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唐朝工科生-第2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言罢,李董倒是感慨,“可朕也要承认,以数为学,当真是大有裨益。宾王,朕欲开辟数学学宫,你觉得如何?”
  “如今数学博士也是有的,王太史门人数百上千,择其优者为教授,当能事半功倍。”
  “原本朕以为,此生想要清查丁口是无望,没曾想,五姓七望,简直不堪一击。清查丁口,看来也是有望的。”
  世家大族在中央政府越发强悍的情况下,彻底变成了纸老虎。李董在扩大科举规模的同时,更是打算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针对教育行业,砸钱砸人,其中就包括数学人才。
  数学学宫这个念头,在王孝通搞定历法之前,就已经萌发。而且李董野心极大,区区一个数学学宫,根本满足不了他。
  作为帝国的皇帝,天然地对人口变化和土地增加有着敏感的嗅觉。同时,作为独一无二之辈,他只需要从“优秀者”那里抄袭答案即可,不需要自己去两眼一抹黑地寻找未必正确的答案。
  更何况,帝国的统治精英中,任何类型的顶级官僚都能找到。
  汇总出来的答案,使得李董更加侧重如何提高人口和土地数量的领域。比如教育、卫生、养殖业、手工业……这些都是皇帝陛下十分看重的产业。
  他并不畏惧挑战,“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那一套,对于困顿或者愚蠢的皇帝来说,会觉得食之津津有味。但对于李董而言,“千古一帝”必须“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他是要超越始皇帝的帝王!
  知识是可以变现是可以变成能力的,与其把这种能力放在几十几百个世家身上,倒不如下放更多。
  至少,到了那个时候,受到挑战的,不仅仅是大唐皇帝;至少,获得知识技能的底层,能够给他这个皇帝,带来更多的收益,更多的身前身后名。
  这是世家大族不能够做到,也不愿意做的事情。
  至于某条忽隐忽现在草丛中的江南土狗,李皇帝虽然不想无视他,但毫无疑问,“地上魔都”的名头,不是他李皇帝取的……
  很微妙的,某条土狗和他这个皇帝,暂时是一个槽里吃饭的牲口。
  “如今跑的最远的,就是东海王万岁,去年抓到的矮人,是在扶桑东北又东五千里之地。至矮人部,抵岸南下航行,便是广袤大陆,有类中国。那些带回来的犎牛,身形巨大,较之骨力干黑牛,还要重上二百斤。”
  “东海是有边的!”
  “王万岁还没有肯定,说有航线前往东海尽头,但是,东海是有边的!”
  “他们在扶桑的船队,一定是找到了航线,就像他们在南海的船队,现在在千里石塘运送的,都是硫磺、黄金、白银!流求的甘蔗园,就是王万岁、单道真所摔船队停靠的地方。”
  “谁要是能拿到海图,赏华润金元五百!五百——”
  在张德等着正旦大朝会看风向的时候,洛阳、扬州诸地,却等着来年赶紧下海,王万岁从东海尽头带回来的犎牛比北海犎牛还要重还要大,引发了极大的震动。
  不是因为犎牛好吃,而是因为东海是有尽头的,而一如往常的,经过十年来的熏陶,使得那些耳濡目染之辈相信,只要投奔大海,一定会有黄金白银作为回报,这简直是一定的。
  作为天然缺金少银甚至连铜都挖不出多少,这让已经尝到黄金航线、白银航线、铜锭航线等甜头的新老权贵们,在听说东海尽头是“有类中国”的大陆,一瞬间就失去了理智,这是前所未有的群体性疯狂。
  然而老张最这些都不感兴趣,定下一年一座钢铁厂的目标,他最大问题就是如何解决劳动力。
  


第八十五章 筹谋
  在东海之上一直忙碌的三大船队到底到了哪里,其实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前后一共有两次抵达同一个地方,抵达的方式也差不多。除了天上的死兆星……北极星还在闪耀之外,都是为了追杀一支座头鲸家族。
  和金银铜铁的利润属于一次暴富不同,华润号在海上的稳定收益,除了正常贸易之外,就是捕鲸业。
  一条巨鲸的任何一个部位都不会浪费,哪怕是腐烂的内脏,都是特殊的肥料。虽然气味相当的糟糕,但是对大豆的增产,效果明显。
  至于鲸肉,更是属于北地工场最受欢迎的肉类补充。不仅便宜,还能保证大量供应。像石城钢铁厂这种初级煤钢工业体,一天肉类消耗是非常巨大的,而传统大牲口,还不足以保证供给给奴工苦力。
  肉类蛋白的补充,就是个混搭模式,其中鲸肉占据了很重要的部分。
  至于鲸油,更是不必多说。
  然而捕鲸船先后两次都穿越了广袤的一片海域,其中一次比较冒险,是直接从扶桑之南的暖流一路追杀。等到发现不对头的时候,已经远离太过,最后是硬着头皮,一路靠罐头、豆芽、鲸肉、海鲜撑到了东海尽头。
  抵达东海尽头之后,又选择了北上追逐北极星,然后发现星图和海况,居然符合早先抵达流鬼国的探险队资料。随后北上,遭遇另外一股洋流之后一路西行。八天不到,终于看到了有靺鞨人盘踞的岛屿。
  而这个岛屿,正是华润号重要的木料基地。
  找到了港口码头,得到休整补给之后,捕鲸船终于返回扶桑,最后将一路的航海资料,转交给了王万岁。
  和这一次惊心动魄的穿越大洋不同,另外一支船队要安全的多。因为船队最早的目的,是从流鬼国交换黄金和陨铁,然后继续东行,进入极圈捕杀北极熊。然而在东部的狭长半岛上发现矮人部落之后,这支船队在交换了几个矮人部落的奴隶之后,获得了这一支部落的“友谊”。
  随后逗留了十天,通过比划,得知这支矮人部落和另外一支部落发生了战争。船队基本都是由战斗人员组成,很快因为“友谊”,帮助这支矮人部落击溃了他们的对手。
  这支被击溃的矮人部落,以游猎犎牛为生,兼具捕杀棕熊、野狼之类。
  记录在纸上,就是“有丁口三万,胜兵两千”。
  因为这次作战,无意中发现了“东海尽头”,大量的海豹、海狗聚集地被标注,还有数量规模在一万以上的野生犎牛群,这些资源,在华润号看来,远比黄金白银还要珍贵。
  在王万岁收集了这些资料之后,很快把消息传到了江阴,而江阴很快将消息传递到了武汉。活体犎牛更是以“进贡”的形式,送到了洛阳。在贞观十七年的年尾,可以说是无比激励人心的事情。
  老张在看过东海传来的资料后,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船队顺利抵达了太平洋的东海岸,而且可能还是在北太平洋暖流在东海岸的交汇处,大概就是加拿大和阿妹你看的交界处。
  买来的矮人部落奴隶,很有可能是爱斯基摩人的某个分支,至于他们击溃的另外一支矮人部落,很有可能是生活在阿拉斯加的东南部的爱斯基摩人。
  至于那些犎牛,张德直接可以断定,是西伯利亚野牛的近亲北美野牛。这种体型硕大,肩比臀高的野牛,在唐朝的势力范围内,基本可以说是灭绝。每年能够进贡犎牛的地方土豪,往往都是西来的塞种人,或者就是西突厥的附庸。
  在唐朝重建丝绸之路之后,就有弗林国人将犎牛带到敦煌。也就是说,在老张脚底下的这块大陆上,犎牛应该在欧罗巴还有……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海象应该是百万级的,北美野牛,应该是千万级的。”
  作为一条曾经在海上钻油平台浪过的工科狗,老张跟阿妹你看的同行是打过交道的,其中就有一条犬类希望国出品的工程狗,祖上是赚过“印第安人头皮花红”的主,杀野牛杀成保护动物这件事情,它一清二楚。
  然而老张并不能确认北美野牛真的就数量巨大过,不过从东海传过来的资料来看,至少海象肯定是数量庞大的。
  船队返航获得的海象数量不少,其中海象牙更是满仓。
  仅仅从海象牙所获来计算,这一次的冒险,回报相当丰厚。
  因为海象牙又被称作虬牙,和象牙、犀角、牛角一样,属于价格相当不菲的特殊物资或者奢侈品。
  老张从海象数量来判断,或许那条阿妹你看的工程狗,应该没有吹逼,很有可能北美野牛,真的有过千万级的种群数量。
  只从牛皮牛肉干牛骨牛角来看,都足以让船队进行这场大冒险。
  “看来,木料价格又要上涨了。”
  老张的判断是准确的,原本约定好的正月木料单价格,有人溢价两倍甚至三倍买断。扬子县某些疯子,甚至五倍六倍溢价,在年关将至的腊月,扬子县李县令在贞观十七年马上就要过去的短短几天内,拿到了十几份来年申请修建码头的申请。
  只看这十几份申请,就能保证明年最少二十万贯左右投入。仅仅这些投入,就能够让扬子县吸收两万以上的劳力。
  期间不算抽税,仅仅是房屋田舍建设的利润,扬子县的财政收入,就能保证不输给江对岸的润州。
  “眼下东海扬子江兴建码头港口甚多,工部当趁此机会,加以利用啊。”
  “旧年就曾想置办港务局,只是品秩未定,有人不服杜构,所以作罢。照今年行市,不服也得服。工部不但要插手港务,还要插手船运,这其中好处,自不必多说。最重要的,我等既然在朝为官,若是能为君分忧,还怕不能简在帝心吗?”
  “反正市舶司是不成了,那点人手哪里够,如今都是对外招募,也不怕出事。”
  “怕甚?只要能上缴银钱,再大的事也能压下去。我已托了人,前去武汉打探了消息,张江汉也透露了口风,料定这几年造船当成事业。既然造船当大兴,工部又身在其中,岂能白白便宜市舶司,白白让民部去露脸?”
  “只是……工部在地方上,多少还是缺些门路啊。”
  “怕甚么?丹阳郡公有个儿子,不是在扬子县做县令么?同朝为官,胡同一下有无,有何不可?扬子县有别它县,民部给不了甚么好处,咱们工部,大工名匠总归不少,又有营造队伍,眼下是最适合扬子县施政的。”
  “那甚么时候联络?”
  “这光景不行,还需上禀尚书,正旦之后方有计较。”
  


第八十六章 盼着
  找到了东海的尽头,对帝国那些参与航路狂欢的新贵们来说,他们游弋的藏宝池塘扩大了几十倍几百倍。而对老张来说,他开始琢磨要不要弄出无线电。
  可调电感配合水力、风力或者畜力发电,两两配对之后,在这个时代,如此方便快捷的长距离通信,就成了国之重器。可以说,一旦出现,唐朝的军队,可以一路平推到大陆的西部尽头,直到另外一个池塘出现在唐人的眼前。
  至于要用掉多少黄金白银,和丰厚的回报比起来,根本不值一哂。
  几经权衡,还是放弃了这个诱惑力极大的念头。
  他还年轻,等得起。
  老张自信寿命要比李世民长,此时此刻的微妙平衡,才比较符合小霸王学习机的发展道路。
  至于大海之上充斥的风险,和他无关。
  他既不优雅,也非从容不迫,只是欠缺了大无畏的气概。倘使后来者说他没有领袖气质,老张是认账的,且绝不会寻找借口来辩驳。
  之所以愿意等,除了勇气之外,他本以为此时会诞生那么一丢丢“法国大革命”也似的土壤。然而在贞观十七年的当下,老张陡然明白过来,和那如火如荼的巴黎街头不同,中原底蕴深厚,绝大多数的人,多多少少都有退路。
  有退路,就会妥协。又或者说,损失还能承受,资本仍有利润,便依然会妥协,直到亏损的那一天那一刻,甚至是直到破产直到一无所有的那一瞬间。
  于是老张清理了一下头脑,才知道法国的发展,扔到唐朝,大约是水土不服的。说到底,两千万人口左右的唐朝,其疆域远远超过三百万平方公里,是三百万平方公里的几倍。在这个硬件上,受挫的老大贵族或者心思复杂的商人们,更多的选择是逃避或者开辟新的“蓝海市场”。
  抄家伙和李董对着干,除非是深仇大恨,又除非倾家荡产亏到姥姥家,就好比巨野县那帮倒霉蛋……
  再傲慢一些,高卢老司机体量远不如盘亘中土多年的华夏老铁。用“小国”的模式去套大国,出什么问题不知道,但一定会出问题。
  更何况,这是一个中土和天竺总人口加起来可能达到世界总人口一半的时代。倘若再把中原周遭那些杂七杂八的部族人口都计算进来,这就是“世界”。
  “法国大革命”?
  省省吧。
  非法穿越带来的奇葩社会学产物,在这个已经面目全非的贞观朝,多到让人无法直视。而老张作为一条工科狗,是没有那个能力去猜想会有什么后果的。
  于是,老张也琢磨出了一点点趣味,与其琢磨那些“革命”套路,还不如老老实实发育。
  小霸王学习机,果然不是那么容易就折腾出来的。
  “怎么抱个孩子,也能想入非非?”
  暖阁内,崔珏同样抱着孩子,坐在暖榻一侧,和银楚说着一些经验,转头一看,发现自家男人正抱着个入睡的孩子发呆,顿时心生厌烦。
  “甚么想入非非,某在想朝政大事,你懂甚么。”
  瞪了一眼崔珏,老张摇头晃脑,索性不再去琢磨这贞观朝到底会发展成什么奇葩模样。横竖自己拖家带口的,就算要造一台小霸王学习机,那也必须自家人一起乐呵。
  “哎,适才你们两个,说甚么呢。”
  “银楚说了,男孩取名辽,她是从辽地来的,也好有个纪念。”
  “这是甚么话,辽地来的就叫辽,她还是瀚海公主呢,怎么不给儿子取名瀚海?她还是突厥人,是不是还能叫张突厥啊。”
  “好,你说的,就叫张突厥。”
  “别,还是叫张辽吧,听着霸气。听着就能打,名辽挺好,挺好的。”
  银楚一看这男人如此无聊,顿时将了他一军,果然效果斐然,江南土狗当场认怂毫无风范可言。
  “那女娃呢?女娃名个甚么?定了么?”
  “你把云梦泽都填了一半,所以取名云梦,以做纪念。”
  “填云梦泽就叫云梦,我还让人在洞庭湖围湖造田了呢,难不成还能叫张洞庭……好好好,算我没说,就叫云梦,叫云梦还不行吗?”
  一看银楚又要顺他话头,老张顿时认怂,反正名儿也不算糟糕,总归比他的名字强三条街。
  回想当年取字,想死的心都有了。
  当然了,银楚也是多方打听之后,才决定找武汉的“姐妹”一起商量。实在是某条土狗给后代取名字实在是太随便了,第一个因为出生在沧州,于是叫张沧;第二个出生在沔州,于是叫张沔;在洛水之畔的叫张洛水,在鄂州出生的叫张鄂……
  一开始都没注意,要不是后来崔珏回过味来,某条土狗还要这样继续下去。
  突厥悍妞显然不乐意这种结果,更不想将来子女问她这个当娘的,为啥他们叫这个名字的时候,她的回答充满着令人浑身不适的恶意。
  “阿耶,妹妹是叫云梦了么?”
  张洛水歪着脑袋,抬头问他爹。
  “没错,雪娘以后就多了个妹妹,叫云梦。”
  “妹妹的名真好听……”
  张洛水一脸的羡慕。
  “阿妹的也好听,古代有人专门写了《洛神赋》,就是专门写来夸阿妹的。”
  一旁张沔立刻给张洛水加了buff,老张差点想飞起一脚。
  “古人还写文章夸我么?”
  “那当然!”
  张沔一脸正色,全然没有任何破绽,这让崔珏也是掩嘴一笑,看着张德那复杂的眉眼,轻声道:“倒是有你风范。”
  “甚么话!”
  老脸一红,张德便假装哄孩子,遮掩了过去。
  不过双胞胎的姓名一事,也就算是就此揭过,对阿史德银楚而言,她能够掌握这么一个小小的权力,十分的高兴。
  作为一个突厥女子,她觉得眼前这个一脸窘迫的汉人,终究还是宠爱她的,只是方式有些别致,有些难以明言。
  正月,为了给双胞胎庆生,观察使府稍微有些忙,而在洛阳城,同样无比忙碌,只是忙的有些不同,官僚和阉人都在等着最后的消息。
  


第八十七章 巡狩辽东
  “众卿,封禅泰山,当用何礼?”
  大朝会上,李董丝毫没有掩盖自己要装逼的心思。以前还有人想要阻挠一下,自从……忘了自从什么时候开始,大约是李董开了无敌之后,就没什么敢去作死。想当年,清河崔氏还是敢伸伸爪子的,也有不少清崔背后的小动物还能呲牙咧嘴。
  现在呲牙咧嘴的也不少,不过那都是因为被李董虐的缘故。
  学士们憋了一肚子的周礼,还琢磨着是不是把南北朝跑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列个表,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六部之首的某个毛糙汉子,跳出来就说道:“陛下功高盖世,不拘于礼,亦通上帝!”
  说起来,侯君集是个妙人,当然了,是不是被李董关进小黑屋做了什么不可名状之事,这就不得而知。
  但总归在贞观十八年的年头,侯君集的亮相还是很讨人喜欢的。
  一帮学士一看特么的你个流氓居然让老板不尊礼仪,实在是该死,看老子怎么喷死你。
  “臣以为侯尚书所言甚是!”
  晚上睡觉门也不关的某个李姓胖子,突然冒了出来,猛地让兵部的好汉们纷纷表示李天王你节操何在?
  作为四大天王最佳第五人,李靖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能够把李氏家族好好收拾收拾,开枝散叶并且稳稳当当,就是最好。
  现在什么最省力?拍皇帝马屁最省力啊。那末,皇帝现在愿不愿意假惺惺地和世家大族们摆什么亲民姿态?很显然不愿意啊。
  那还要啥自行车!
  李天王打仗向来效率高,既然跟着皇帝混有肉吃,又何必费那么多力气?
  而且李天王也琢磨过来,就这行情,世家门阀死翘翘,横竖就是这二十年。二十年后,还妄想浮现汉末以来的“死灰复燃”盛况,那是绝无可能的。曾经清河崔氏倒下了,然后过了一代人,又站了起来。
  现在,不可能的,李董说打死你就是打死你,而且还不是斩草除根的打死你,是让你为边疆发展事业添砖加瓦,消耗最后一点点光和热。
  哪怕是死了,尸体也得炼油。
  万民之主不配一点尸油,实在是说不过去。
  当然了,李天王第二个跳出来说“老板你随便浪”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某个侄儿在扬子县当县长。虽然这个县很小,可是潜力非凡,最重要的一点,它来钱快。
  汉时窦氏、田氏作为外戚,尚且要疯狂捞钱,更何况是即将到来的世家门阀最后光辉?
  李靖是拎得清的,所以他虽然睡觉不关门,可到底还是受了李董的赏赐,专门拄着一根御赐拐杖上朝。
  身份的象征。
  学士们一看一个管官帽子的,一个军方的精神代表,居然都放了这样的话出来,顿时心中忐忑惶恐不安。虽然恨不得咬死侯君集和李靖,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枪杆子刀把子够硬,就是天理在彼。
  不服?不服憋着。
  “文人雅士”这时候终于感觉问题有点不妙,于是寄希望于某个老喷子,目光锁定魏徵的时候,江淮行省的总督老大人居然一副我在思考的模样。
  很好,很强大。
  紧接着,以许敬宗为首的马屁军团立刻展现出了惊人的阿谀奉承之力,分分钟就拍的李董浑身舒爽,觉得不管是日用还是夜用,许敬宗都是首屈一指啊。
  李董于是在“勉为其难”的情况下,决定带着精锐兵部跑去泰山溜一圈,跟昊天上帝打完招呼之后,立刻“代天巡查”,一路北上,直扑辽东。并且要在“太白山”勒石刻字,以表其功。
  讲白了,李董就是要武装游行,而且这次武装游行的范围,差不多跟始皇帝有得一拼。只是始皇帝是东巡,李董是要做一会“北漂”,然后跑去东北唱个二人转啥的。
  毕竟李董也没见过什么大城市,想去铁岭看看,人之常情。
  “辽东巡狩”一事,以一种非常“草率”非常“不成熟”的方式,在目瞪狗呆中,就这么定了下来。
  和杨广的玩法不同,这一回李董的“辽东巡狩”,开创了许多先河。
  尤为突出的,就是皇帝出行居然可以“招标”。
  当然了,安保问题肯定不用招标,但是人吃马嚼一应用度,拿来招标没什么不可以的。
  最重要的是,这符合精神文明建设啊。
  煤饼、煤球、木炭、棉、麻、丝、乐器、工具、饲料……林林总总几百项,倘若交由内府集中包揽,或者让朝廷全盘组织,浪费是肯定的,组织是松散的,行程是缓慢的。
  而李董这一次是“武装游行”,说到底,效率还是第一位。什么封禅泰山什么祭告上帝,都是拿来用的,而不是纯粹的用来装逼。
  正兵军需交由兵部民部解决,而辅兵辎兵的用度,则可以进行外包。朝廷所要做的,就是在某个领域某个部分进行招标。
  比如运输队伍的骡马,可以不必动用民部兵部的储备,直接交由民间运输,所要付出的,不过是开元通宝。至于期限之类,军令如山,谁误事谁负责。商人要搏一把,把性命押上又算得了什么稀奇的事情?
  皇帝要怎么玩,都是可以的,哪怕不合理不科学,但他玩得起。
  “看来是要清除高句丽余孽了,没想到是辽东。”
  “外朝已经放了消息出来,皇帝欲‘巡狩辽东’,命各部共筑辽阳城,以待天子。”
  “看来是要榨干辽东蛮子的最后一点气力,到这个份上,这些杂七杂八的胡人,是半天退路都没有的。这是阳谋,摆明了要耗死你。”
  “万一契丹人降而复叛呢?”
  “御驾在前,幽冀辽东,谁敢放肆不成?”
  “听闻已经决定,要勒石大青山,树碑鸭绿水。太白山南北,皆为臣妾!”
  纷纷扰扰的猜测议论,在洛阳的街头巷尾,时不时地听到。然而和当年杨广的情况不同,别说是发动民夫百万,怕是十万都没有,兵部及“军器监”旧时作坊,连半点铁料都没有动用。
  这一次的“辽东巡狩”,举凡兵器铁料钢锭,全部由石城钢铁厂供应,并且石城钢铁厂所在地,还能提供规模高达三万人的工程队伍,以助筑城辽阳。
  “依诸君之见,朝廷当真只是为了高句丽余孽?”
  “怎么不论封禅,反倒是去盯着‘巡狩辽东’?”
  “皇帝功业,不须禀告上帝,天下早已知晓。封禅虽重,于你我太远……”
  “说的在理啊。”
  “依我看,辽东筑城,未必只有一个辽阳,说不定太白山南北,都要筑城。不但要筑城,要修港!”
  言罢,一人突然拍案而起,“扶桑多产金银,然则远离中国,欲得其利,必绝其祀。若置港城于新罗、百济故地,可呼应登莱。一如当年北击匈奴,乃是东西呼应,西域漠南共同出击!”
  “区区倭地,要来何用?”
  “以前是不用,但现在是以前吗?须知不拘靺鞨金、流鬼金、伊予铜……航路都在扶桑腹心之侧。如今,王东海之船队,又寻得东海尽头,倘若东海尽头金银无算,到那时,不还是要如此么?”
  此话一出,众人纷纷侧目,一时间竟是有些冷场。y7
  


第八十七章 巡狩辽东1 yqxs。cc
  “众卿,封禅泰山,当用何礼?”
  大朝会上,李董丝毫没有掩盖自己要装逼的心思。以前还有人想要阻挠一下,自从……忘了自从什么时候开始,大约是李董开了无敌之后,就没什么敢去作死。想当年,清河崔氏还是敢伸伸爪子的,也有不少清崔背后的小动物还能呲牙咧嘴。
  现在呲牙咧嘴的也不少,不过那都是因为被李董虐的缘故。
  学士们憋了一肚子的周礼,还琢磨着是不是把南北朝跑去泰山封禅的皇帝列个表,结果万万没想到的是,六部之首的某个毛糙汉子,跳出来就说道:“陛下功高盖世,不拘于礼,亦通上帝!”
  说起来,侯君集是个妙人,当然了,是不是被李董关进小黑屋做了什么不可名状之事,这就不得而知。
  但总归在贞观十八年的年头,侯君集的亮相还是很讨人喜欢的。
  一帮学士一看特么的你个流氓居然让老板不尊礼仪,实在是该死,看老子怎么喷死你。
  “臣以为侯尚书所言甚是!”
  晚上睡觉门也不关的某个李姓胖子,突然冒了出来,猛地让兵部的好汉们纷纷表示李天王你节操何在?
  作为四大天王最佳第五人,李靖也没什么太多的想法。能够把李氏家族好好收拾收拾,开枝散叶并且稳稳当当,就是最好。
  现在什么最省力?拍皇帝马屁最省力啊。那末,皇帝现在愿不愿意假惺惺地和世家大族们摆什么亲民姿态?很显然不愿意啊。
  那还要啥自行车!
  李天王打仗向来效率高,既然跟着皇帝混有肉吃,又何必费那么多力气?
  而且李天王也琢磨过来,就这行情,世家门阀死翘翘,横竖就是这二十年。二十年后,还妄想浮现汉末以来的“死灰复燃”盛况,那是绝无可能的。曾经清河崔氏倒下了,然后过了一代人,又站了起来。
  现在,不可能的,李董说打死你就是打死你,而且还不是斩草除根的打死你,是让你为边疆发展事业添砖加瓦,消耗最后一点点光和热。
  哪怕是死了,尸体也得炼油。
  万民之主不配一点尸油,实在是说不过去。
  当然了,李天王第二个跳出来说“老板你随便浪”的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自己某个侄儿在扬子县当县长。虽然这个县很小,可是潜力非凡,最重要的一点,它来钱快。
  汉时窦氏、田氏作为外戚,尚且要疯狂捞钱,更何况是即将到来的世家门阀最后光辉?
  李靖是拎得清的,所以他虽然睡觉不关门,可到底还是受了李董的赏赐,专门拄着一根御赐拐杖上朝。
  身份的象征。
  学士们一看一个管官帽子的,一个军方的精神代表,居然都放了这样的话出来,顿时心中忐忑惶恐不安。虽然恨不得咬死侯君集和李靖,然而并没有什么卵用,枪杆子刀把子够硬,就是天理在彼。
  不服?不服憋着。
  “文人雅士”这时候终于感觉问题有点不妙,于是寄希望于某个老喷子,目光锁定魏徵的时候,江淮行省的总督老大人居然一副我在思考的模样。
  很好,很强大。
  紧接着,以许敬宗为首的马屁军团立刻展现出了惊人的阿谀奉承之力,分分钟就拍的李董浑身舒爽,觉得不管是日用还是夜用,许敬宗都是首屈一指啊。
  李董于是在“勉为其难”的情况下,决定带着精锐兵部跑去泰山溜一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