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工科生-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嘭!
弓弦震动,飞箭迅速将躲藏在掩体后,双目圆瞪不可思议的突厥人射死。
“这是甚么神鹿!竟是这般大力!”
“流鬼国的珍兽,说是流鬼国北地使鹿部的至宝,天下仅此两头。乃是孪生兄弟,好家伙,当真威猛!”
吭!吭!吭――
驼鹿冲锋之后,会有闷罐也似的回响,声音相当的厚重,乃是上品重低音,任谁听了,都要愣上片刻。
“都尉竟然连这等宝物都有。”
低矮的城头,亲卫在那里惊诧着。
但是战局已经发生了剧变,突厥人本部眼见麻烦不小,瞬间散伙。吐屯特勤诸头人本来就是临时凑成了联军,小一万的兵马,再加上万余杂胡,两万联军料想也能弄死程处弼一千多号人。
可谁曾想接二连三出了岔子,当下突厥的两个特勤就知道事不可为,各自领了自家两千控弦,赶紧跑路。
即便是一人双马,突厥特勤心中也清楚,怕是回到老家,两匹马都得死。这种天气……出来打仗就是受罪,受罪啊。
“唐人!”
一个头插鹰羽的特勤勒马回望,看着朱俱波王城那低矮的城墙,拳头紧紧地攥着,“早知道,当日就一鼓作气,拼了死上一半人,也要冲上去。”
可惜,本以为自己人多,可以耗上几天,磨死唐军。哪曾想,当夜就有守城一天的唐军出来劫营……这他娘的!
“特勤,葱岭被卡住了口子,剩下的几个小国,怕也守不住了。特勤,执失思力派了亲信到了伊州,很有诚意啊。”
“勃律人那些懦夫联军在哪里?”
特勤不答反问。
“识匿部给唐朝仙人带了路,过了雪山,又抢劫了俱密国,眼下就在葛罗岭的上赤河,那里有一个疏勒人的城。”
“唐朝仙人?”
听到这个称呼,特勤气的都笑了,不过他还是摆摆手,“勃律人不足为虑,可要是让他们抢了疏勒,这个冬天,就真的不用过了,都去等死吧。程处弼厉害啊。”
众人听着,特勤抬头望天:“我不是说程处弼能打,而是说程处弼在唐朝的人脉很深,连李淳风这种人,都能帮忙。算上铁勒人、唐朝和波斯的商人、马贼……这个人和别人不一样。”
“李靖当年也是有唐朝人扯他后腿,可这程处弼,竟然没人敢这么做。可见,程处弼在唐朝,有厉害人支持啊。说不定,就是那个长孙冲的父亲。”
可是,怎么都想不明白,哪怕是长孙无忌,也管不到西军、陇右军、北军啊。可程处弼手下那些悍勇精兵,真就有从北军跟过来的。这种人,要是在突厥金帐听命,也是一个百夫长。
“走吧。”
空抽了一下鞭子,带着自己的人马,这突厥特勤,看也不看临时联军的大营,直接朝西北方向去了。
“什么?!都跑了?!”
听到两个特勤跑路,阿史那俱密身躯一颤,差点摔倒在地,捂着心口叫道,“走!都走――”
他咆哮着,却听到一阵高亢的杀猪声,伴随着杀猪时猪的惨叫声,在最后一下突然又变成了“熊吼”。
“这是什么声音!”
驼鹿的嘶吼,就是这样的渗人。到发情期的时候,伴随着这样的嘶吼,公鹿瞬间就会变成森林破坏者。
嘭!
“糟了!这畜生果然不好使!”
唐人的吼叫声传来,让不少突厥人都听到了。但是,这些突厥兵听不懂汉话,只是听到了一声巨响,然后就有唐军的喊叫声。
他们哪里知道,驼鹿和驯鹿大不相同,一旦暴躁起来,面前不管是什么,都会一头撞过去。别说是区区临时竖起的寨墙,就是一头巨熊,也是毫不犹豫,撞的巨熊狼狈逃窜。
“下去――”
嘀――
急促的哨声响起,一路冲到突厥大营本阵,两翼已经乱成了一锅粥。突厥人已经混乱不堪,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
两头驼鹿先后撞墙,脑袋仿佛比铁还硬,唐军从爬犁上下来后,它们还在撞墙……
“拔刀――”
哗哗哗!
横刀在手,弓弩手们除了手弩,硬弓全部扔到了爬犁上,布条迅速将刀柄缠绕在手中。
“不能退!跟我冲!”
二十名唐军弓弩手,身上只有胸甲,但此时由不得他们犹豫。趁着寨墙内突厥兵被驼鹿撞墙的声音吸引,鱼贯进入突厥大营。
此时两个突厥特勤已经带着自己的心腹人马跑路,整个大营内部,也是人心惶惶四处逃窜。
就是这个时候,二十名唐军喊杀侵入,胸甲在前,横刀在手。
“唐军冲过来啦――”
“前面怎么就没拦住!”
“人呢?!人呢?!”
“我的马!那是我的马――”
“滚开!滚开――”
当看到唐军红黑军服甲衣出现在眼中是,心头的一根弦,彻底蹦了。突厥人几乎是一瞬间就开始夺路而逃,为了争夺最好的战马,他们竟然互相拔出弯刀砍向自己的同胞。
只那一刹那,连唐军弓弩手都愣了一下,他们怎么都没想到,突厥人居然会被他们二十人给吓住。
“吹号!吹号!吹号――”
什长疯狂地吼叫着,弓弩手中的号手这才反应过来,连忙拿起牛角号,猛吸一口气,剧烈响亮的号角声,由近及远,直抵朱俱波王城!
“冲啊――”
“杀――”
嘭!
城外所有掩体后面的唐军步兵,立刻发动了冲锋,披坚执锐,莫不能挡!
突厥吐屯原本就紧张的心情,在这一瞬间,彻底崩塌,他竟然捂着心头,一声惨叫,眼睛向上一翻,彻底的没了气息。
第三十三章 赏功
啪!
一叠还未定稿的《武汉晚报》扔到了崔珏面前。
“喂,这是什么?!”
张德指了指石版印刷的正面大幅画像,这让老张回忆到了前尘往事,实在是太多的感慨复杂。
“且末都尉程处弼夜唤珍兽破突厥啊。”
看着张德那已经扭曲的脸,崔珏也觉得奇怪,“阿郎,你这是怎了?”
“怎了?”
这他妈的是珍兽破突厥?这他娘的分明是圣诞老人手握马槊给小朋友送礼啊!
“这是什么?”
“胡须啊,不是阿郎你说的么?程三郎虎须倒张,分外威猛。”
“这个呢?”
“兜帽啊,保暖之用的兜帽。”
“这个是珍兽?”
“是啊。此鹿我见过,乃是麋鹿‘四不像’,亦有靺鞨使鹿部用之取奶。”
“……”
“阿郎?”
“没什么,我想静静。”
好吧,没什么好说的,没错,这是且末都尉程处弼夜唤珍兽破突厥,没错,就是这样。什么圣诞老人,不存在的,老子让人把过圣诞的都折腾死,不就没有圣诞老人呢?
我真是机智!
想通之后,老张黑着脸,再也不去看那张印刷图,实在是辣眼睛,辣眼睛啊。
兄弟,哥哥我也只能帮到这里了。
老张也没有心思去跟崔珏解释什么是麋鹿、驯鹿还有驼鹿……管她呢,反正都是鹿,有啥区别。
西域传来的战况,不断地刷新着关内人民群众的认知。而程处弼的冬季军事冒险,同样也在不断地刷新朝廷大佬们的认知。
其中尤以李靖对程处弼的大胆出击大为推崇,虽然不可同日而语,李靖乃是灭突厥的致命一击,程处弼是奇谋妙策并出,生生将两万突厥杂胡联军肢解磨死。
但冬季作战的宝贵经验,就这样保存了下来。
此时,不管内廷和外朝,都一致认为要提高棉花种植面积,提高棉花产量。同时要增加榷场的皮货交易,伴随着制皮业和皮草业的发展,原本的一隅一地需求,已经升格到了广大重点地区的需求。
官方的脚步总归是慢一拍的,实际上商人们早就嗅到了时常,在贞观十一年,就开始了大量的皮子贸易。尤其是对蒙兀室韦和黑水靺鞨,长孙冲在他们身上捞到的皮子,可以把生意做到两年以后。
至于棉花更加不用说了,在三州木料仓还是屈突诠作主那会儿,河北沧州等地,只要沟渠开挖,新田必定是棉田一半,剩下的才是豆麦套种。
石城钢铁厂在两年前,已经能够保证所有行政人员和武装人员配发棉大衣,相当的厚重,领子用熊皮、狼皮等缝制,只这一身衣裳,就能在洛阳卖个二十贯。
内廷则是通过后宫的反响,才支持棉花种植,尤其是内府令,更受长孙皇后指使,棉花能不能赚钱,她就算没底,她家哥哥心里还没点逼数?
冬季突厥战败于朱俱波王城,和以往不同,没人会觉得突厥人还能夺回这里。因为五吐屯阿史那俱密已经嗝屁,更何况,厚重的积雪化了之后,是更加折腾人的泥泞。骑兵作战大不利,持续到春末,唐人的物资早就囤满了朱俱波王城。
“此地处图伦碛西南,就叫碛南州吧。”
“那……可要设刺史?还是都督府长史?”
早先的意思,有人提出要设都督府,更有人连名字都想好了。但是眼下的状况,着实超出了预料。程处弼的军事行动,是敦煌认可的,且告知过。只是朝廷万万没想到这个行动的斩获会如此之大。
武力灭五国,仅朱俱波一地,两万人口。就算抽丁为卒,也能拉两千人出来维持治安。而且朱俱波被程处弼套路,那些背叛突厥投降唐朝的人,根本没有退路。所以,让他们帮着盯住不服唐朝的人,他们会比唐军更狠。
皇宫的暖阁中,马周、长孙无忌、房玄龄、李靖等人在李世民跟前讨论着着,眼下的情况,是要嘉奖程处弼的。
但是,怎么嘉奖,却需要思考。原本有人建议召回,多是程咬金的对头,此时若是将程处弼召回,很有可能战果要吐出去一些,于是提出这个建议的人,一向不闹腾的秦琼亲自出马,就在大朝会上,当场将那人摁在地上,最后是执戟士将秦琼架出去的。
秦琼被罚俸,然后闭门思过。
再大的罪名,也没人敢试探,李世民也不会给。
不过秦琼这个行为,却也是表达了一个讯号,诸如秦琼、程知节、张公谨等“反贼”出身的,已经形成了一个团体。
对此,李世民也是无奈。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历朝历代都不能解决,更何况,这些人都是元谋功臣。张公谨更是救了长孙皇后,还是李世民的姐夫,想要下手,放十年前还有机会,现在是没有太多机会。
面对这个情况,李世民既要给程处弼奖励,也不能让程处弼太过权力暴增。
如何控制这个度,就是考研统治者的能力时候。这是不同的经验,没有前人可以给李世民借鉴。
因为前人中,不曾有一群贩夫走卒围在一个“选人”身旁,看他拿着报纸跟人解读上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时下上至士子下到庶民,都被这些全新的信息传播方式,灌输着“且末都尉程处弼”这个“将星”的璀璨。在西域,什么是大唐?
于此时的人而言,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且末都尉程处弼,就代表着大唐。
而李世民又深刻地知道,折腾出这一切的人,并不在长安。
“弘慎。”
李世民从思绪中回转,突然看着张公谨。
“臣在。”
张叔叔虽然还是帅,可一脸的疑惑。
“乔师望如何?”
“聪明果决,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政,乃大才,臣不如。”
“河北郭孝恪呢?”
“英雄。”
“好。”
李世民十分的满意,张公谨一向让他满意,因为张公谨会做人,识时务。张家上下,只有一个人彻底让他感觉到不自在,也让李世民觉得不识时务。
没过几日,在长安西市华润号见了大档头的韩二郎,猛地听到朝廷新设碛南都督府,乔师望为都督,郭孝恪为都督府长史。
而且末都尉程处弼,转为碛南都尉的同时,更是碛南州司马。
“从五品!”
韩二郎双目圆瞪,“二十五岁的从五品!”
一旁维瑟尔小声地问道:“二郎,可要帮忙拜访乔都督?”
“乔师望不见了,见他作甚?我今日便去凉州,赶紧到了碛南州才是。眼下于阗王尉迟渥密都是自缚请降了,图伦碛堪称坦途啊。”
虽然韩二郎说的狂妄,但维瑟尔也认可这一点,眼下图伦碛南部所有国家,已经全部灭亡,唐人相较以前,越发的如入无人之境。
第三十四章 盼国强
“叔逊。”
“兄长怎地这幅神色?”
看到李绩一脸的严肃,郭孝恪有些奇怪。他从贝州任上归来,前后攒下的家业,也多亏了李绩回护,否则河北那些人,未必带他玩。哪怕他是老资格,但跟脚不行。
犹豫了半天,李绩才道:“若在西域有不决之事,可在敦煌寻华润号中人。倘使有危难,便去且末、碛南。找程三郎的旧部,如安菩,乃是程三郎心腹。”
郭孝恪愣在那里,心中本想说有事难道不是应该去寻都督乔师望吗?
不过他和李绩交情非同一般,他是无赖出身,在家中也不甚被看重。要不是跟李绩的交情,加上张公谨从左骁卫上退下,他也不能在左骁卫站稳脚跟。
此行西域,左骁卫中有雄心壮志的,都愿意跟着他去。
“小弟记下了。”
郭孝恪抱拳行了礼,李绩这才点头道,“再有几日,朝廷会颁布碛南都督府新政,此间有大机遇,你当早些和部下通气。”
“噢?”
听到李绩这么说,联想自己此行的职位乃是督府长史,郭孝恪心中一动,顿时明白这是事关人事的大好处。
于是他连忙又拜了一拜:“兄长支援之恩,小弟铭记在心。”
“吾这就要去禁苑见太皇,便不多待。叔逊,你自己多保重。”
“兄长也要保重。”
李绩看了看院墙外的晴天,笑道:“倒是个泡汤的好日子。”
上了马车,车子缓缓地朝着龙首原方向去了。至宫门口,李绩从车窗外看到了一抹粉红,便道:“竟是桃花开了。”
禁苑中,春寒料峭时仿佛要重病去死的太皇,又一次挺了过来。不但挺了过来,好像还减了肥,身上的皮肤也紧致了一些,还能玩一会儿呼啦圈,打一会儿桌球,偶尔还能拿起弹拨乐器,唱“长亭三叠”……
“陛下。”
“怎么这辰光才来?老夫……朕等你多时了。”
言罢,李渊一脸肃杀,拿起一根棍子,挽了一个枪花,冲李绩道,“你身手要胜老夫甚多,便治一治这老货。”
硕大的台面一侧,李靖面无表情,只是抚摸了一下自己的美髯,然后拿起球杆,瞄准白色的桌球,轻轻一推,红球应声入袋的同时,白球竟然还向后退缩,碰撞了一下桌沿后,在黑球不远处稳稳地停下。
白球、黑球、左底库,几乎就是一条直线。
啪。
白球撞击了一下黑球,黑球入库,而白球又向前旋转,撞击两次桌沿,在另外一颗红球前稳稳停下。
白球、红球、左中库,又是一条直线……
“这象牙的球,到底是要比烧制的好。”
李靖风轻云淡地说完这句话,李渊顿时气的一指,看着李绩,“你看!”
只看太皇这精神头,李绩就心想,怕不是还能熬死几个老臣子。
正当三个姓李的在禁苑打桌球光景,长孙无忌正在中书省找他的眼镜,一边找一边烦躁地骂道:“阿史那社尔到底是个甚么东西!连这点事情都办不好!老夫要他何用?!”
至于中书令找阿史那社尔办什么事情,外面一群文书都是面面相觑。反正这阵子投降唐朝的突厥人,都是忙的不可开交,大约是跟中书令家的大公子好些天没消息传回来有关吧。
内廷外朝都在忙碌着,掖庭宫中,吃着罐头的郑观音难得开心地问道:“婉娘也有喜事?”
“前日江夏王觐见之后,寻我说了一事。”
“甚么事?”
“说是若今年战事顺利,便由我出宫去。”
“怎可能?”
郑观音用叉子插着黄桃肉,倒也没什么感情波动。十几年下来,再有怎样的心思,都淡了。
贞观朝的国力之强盛,恢复之急速,历朝历代从未有过。哪怕是在掖庭宫,她偶尔缝补衣服时,也听忙碌的少年内侍说起皇帝的狂言。诸如诱杀建成余孽之类的话,可见李世民现在的自信,已经到了不可一世的地步。
当今皇帝,根本不在意李建成那些拥趸们的活动,乃至打算让郑观音出去,引诱那些人拿她作为旗帜来造贞观朝的反。
此时的大唐军力,根本无人可挡,这种底气,郑观音也是无奈乃至绝望的。不管是不是真的李建成心腹要死灰复燃还是卷土重来,面对这种力量,都是死路一条。
“倒也不是随意走动,不过能跟着去东西两市。”
“那也不错啊。”
郑观音忽然有些羡慕起来。
“孃孃,眼下的大唐,不一样了。”
“是啊,不一样。”
点点头,多少还有点感慨,只是作为女人,尤其是被幽禁的女人,基本没什么希望再去多想什么。
李道宗能来见李婉顺一面,跟她说这样一番话,等于是给了一点点希望。与其以宗室女的身份,嫁给哪个世家子。
倒不如就这般过一辈子算了。
“对了,孃孃,武汉新来的米粉,可要吃一些?”
“有几多?”
“有十来斤,给安利号做的那身衣裳,换来的。”
“这米粉倒是合口,也能饱腹。”
“也有肉干,有一斤多些,牛肉的。孃孃可要?”
她既然叫郑观音,自然不愿吃肉,不过又听禁苑帮忙的内侍说起过,若想长寿康健,要吃肉还要多运动,太皇便是如此,原本的胖大身材,如今也是缩减了一些。
“要吧,不过还是要多些豆芽。”
“孃孃放心,夜里泡一些豆子,稍后就能吃。”
同样在掖庭宫里艰难生存,李婉顺变着花样让郑观音过的舒服一些。从郑观音这里学来的精妙女红,以前本以为没甚用处,哪里想到,时下的有钱人家,竟然都穿得起丝绸,买得起白叠布。
这一门手艺,变成了安利号中的招牌,心向权贵的女郎们,节衣缩食也要攒上一套,以便邂逅豪门子弟。
“贞观朝蒸蒸日上便好,兴许再有二三年,你我都能出去。哪怕只是看看东西两市,哪怕只是住在城西,也总比抬头看这一片天的好。”
郑观音说罢,李婉顺笑着道:“会有这一天的,孃孃。”
第三十五章 正当红
永兴象机11版本出来之后,没等老张琢磨怎么推广,就有一票武汉录事司的同僚,屁颠屁颠跑了一趟长安,跟他们的老板长孙无忌汇报工作。
“噢?这永兴象机老夫是见过的,庞大无比,不是只能在煤矿用么?”
“令公,这新制象机,比老款要小上一些,力道则是要大上一些。虽说也是用煤,可用在‘围圩造田’,甚是好用。尤其如今樊港镇也能进出船只,运煤也省力。武昌县那边能增不少田地。”
“拟个章程上来,老夫须上禀陛下,还要和马宾王相商。”
“下走明白。”
一票录事司的小伙伴,于是就愉快地去了。
至于在武汉的老张,还在琢磨着,这往复式蒸汽机,还是得让朝廷背起这个锅。毕竟录事司的牲口们也是脑洞大开,不是说“围圩造田”排淤排水不方便吗?不是说永兴煤矿用的象机可以抽水吗?抽哪儿的水不是抽?
你说是吧,梁丰县子。
开脑洞不是录事司同僚们的专利,自从看到玻璃制的斯特林发动机能带着木船模型跑的飞快,汉阳造船厂和江夏造船厂的船工们,也在琢磨,哪天是不是弄台机子上去,然后跑的比谁都快。
给录事司官僚解释永兴象机的人是原先军器监和工部司的同僚,早先跑到鄂州跟流放似的,结果长孙无忌一上台,风水轮流转,平地升官半级也是没谁。
又回到长安时,这位老哥心潮澎湃,正要诗兴大发,却听车把式在前头眉飞色舞地说道:“客人打南边过来吧?嘿!要是求财求功名,客人真是来对了时候!”
“此话怎说?”
“你们外地人,不知道京城这边行情。不是俺吹嘘,这京城一百零八坊,就没有俺不知道的消息。这光景,前头且末都尉打下五国,客人听说过么?”
“知道,知道这回事。”
“嘿,那客人可知道,眼下朝廷新设碛南都督府,还有个新政?”
“甚么新政?怎地在外面客舍不见有消息?邸报也未曾说啊。”
“那是自然,外间郊县岂能晓得这等干系?俺长住天子脚下,和外边可是不同。跟客人你说,眼下碛南都督府这新政,着实了得,若非俺那儿子是个夯货,不然怎地也要读个书甚么的。”
“还未请教甚么新政……哦,这是某一点心意,劳烦老哥。”
说着,很是熟练地从怀里摸出二十枚开元通宝。车把式眼睛一亮,比坐车的还要熟练,唰的一下,就见二十枚铜钱就从人手上消失的无影无踪,若非眼见着,差点以为这钱是凭空消失的。
“俺跟客人讲,客人莫要外传。”
“省得。”
“俺听胜业坊的兄弟说,这新政有个名字,叫做……叫做《碛南都督府辟除令》,凡在碛南都督府内人士,不拘外来的本地的,只要有碛南都督府诸州县军寨官长保举,就能在碛南都督府治下做官。”
“啊?!真的假的?这不是魏晋……噢,那别处的呢?”
“只有碛南都督府有,伊州、瓜州也是没有的。听俺兄弟说,眼下乔都督正是当红,六部各司不知道多少人拜见,可比中书令府邸还要热闹。”
“这必须如此啊。有人保举就能做官,岂不是比科举要便当?想那大理寺卿,做了状头,也是熬了多少年,更有多少人支持,才有今日之功。”
“俺还听说,除了乔都督,见别家也是行的。且本钱要少的多……”
“噢?”
本来回京目的是陈述项目内容,可眼下哪儿管得了那么多,鄂州那地方虽然蒸蒸日上,可欠账一千不如现钱八百啊。这要是逮着个机会,跑去碛南都督府那鬼地方熬一熬,总也不必鄂州还难熬吧?
图伦碛那大沙漠,好歹没吸血的蚂蟥,一丈的鳄鱼,会飞的蟑螂等等“珍兽”吧。再说了,眼下既然设了督府,肯定是用人之际,只要是人才,还怕没前程?
从鄂州来的时候,早就听说不少青少年为了效仿“程都尉”,那是满腔热血立马就要喷突厥人一脸。既然这些夯货都敢拼,自己好歹是有门第的人家,怎地还不如?
不过正所谓消息得快狠准,作为一个老江湖,鄂州来客顿时一咬牙,从怀里又摸出三十枚铜钱。
他此行带了钱囊,铜钱哗啦啦的响,除了铜钱,剩下的银元,都藏在脚底板里,别人也不知道。
车把式耳朵灵光,只听到铜钱的声响,只闻到铜钱的气味,以为这鄂州土鳖也就这点行情,便撇嘴摸走三十枚开元通宝,然后压低了声音道:“俺在左领军卫也有兄弟当差,俺听一个兄弟说的,说是若去怀德坊,寻卢国公夫人,便有个前往碛南州的门路。”
“卢国公?”
“碛南都尉的父亲大人啊。”
“对啊!”
一拍脑袋,看着车把式猛地把衣裳一紧,生怕他把铜钱要回去的样子,这鄂州来客顿时一阵懊恼,心中暗道:我真是个豚彘脑袋,张江汉的结义兄弟,便是卢国公家的三公子,怎地不去寻这门路呢?
只是他又忘了,不来长安,他哪里晓得这消息。
到了城内客舍,住了一宿,也不见有人传播这等消息,以为是个车把式骗人的胡吹言语。哪曾想过了几日,又是新月月初,骤然就有朝廷新政颁布。
和那车把式说的一模一样,当真是《碛南都督府辟除新政》,里面详细地描述了关于碛南都督府具备的选拔人才任用的范围,以及举荐用人的官僚最低要求。
一时间,碛南都督府都督乔师望,直接成为贞观十五年最红之人,没有之一。
“如此一来,乔师望堪称一方诸侯啊。”
“这等权柄,几为封建。”
“朝廷此举有何深意?”
五庄观老干部活动中心,一群老干部在那里讨论着。
忽地,唐俭摸着下巴,微微颔首:“此举倒是不差,若有二十年,至多五十年,约莫二代人光景,此地亦是陆上辽东。”
“噢?茂约,你这般看好?”
“当下和前隋是不同的,若以旧朝论,填补甘陇,多是从巴蜀、关中迁徙百姓,乃至流放诸等犯官家族。而此时决然不同,只说‘运粮换引’一事,敦煌之于碛南都督府,便犹如凉州之于陇右道。”
几个老头一听,回味了一番,倒是明白过来,纷纷点头。
“此事依茂约之见,是谁之功?”
唐俭哈哈一笑:“还能是谁?多半是出自长孙无忌和房乔这二人。若老夫所料不差,乔师望此去,不过是个奶公,唯有郭孝恪……”
说到这里,唐俭自己闭口,众人也是心领神会。
第三十六章 程家往事
卢国公家的门槛,当真是彻底被踏破,虽说也谈不上沾儿子的光,程知节也不需要靠三子程处弼来添砖加瓦。可外人眼中,大约还是要盯着程家这个程字。倘若关起门来,程知节也是一阵郁闷……
谁能想到程处弼能有今天?别说外人,更别说“忠义社”那群富贵子。作为老子,程知节自己也没有想到,程处弼能混成这样!
“入娘的……”
骂了一声,急的抓耳挠腮。左领军那票部下天天堵他,想要塞个家中子侄到碛南都督府去,最好是在碛南州,于程处弼帐下听命,也好有个照应。
这照他娘啊应他娘啊,老子跟这孽子闹翻了啊!
闹翻了好几年啊!
用一句话来形容程知节现在的心情,大概就是:操操操操操操操……
至于几年前闹翻的时候,谁能想到眼下这行情?当时琢磨着,也就是程处弼能混个一官半职,然后搂点钱拉倒。
不然三子这么**,让老大程处嗣这么办?让叫皇帝岳父老大人的程处亮怎么办?家族运作,家族维持,家族延续,本来就是一个厚此薄彼的过程。只是谁能想到幺蛾子他娘的这么大,辣么大,辣么大,大跟悲伤一样。
“妾虽不知三郎同你有何分歧,只眼下这光景,也不得意气行事。阿郎还当早些做个应对,否则,若是为外人晓得家中父子不合,于门第有辱。”
清河崔氏的女子,见识自然不可能就琢磨如何让娘家风光。崔氏生父又非凡俗杂流,乃是上等人物,齐周时的名流,隋唐间的君子。虽说清河崔氏屡遭摧残,又逢这“天下未有之大变革”,但凭借庞大的家系,眼下还是稳稳当当。
“娘子有所不知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