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一品官人(狗尾)-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陆百合大惊失色,惊叫着抱住了李权要打人的手臂,让李权无处发力。
就在这停顿的瞬间,冲来之人似乎也失去了平衡,三人撞在一起同时跌倒在地。
李权倒霉,正巧落在两人之后,被压了个结实。虽不致伤,但终让人气闷。挣扎着从地上起来,正要发火的时候,下方看热闹的客人中有人认出来闹事者的身份!
“陆炳!”
陆炳是谁?三大家族中陆家的家主,虽无官职,却在京城繁衍数百年之久,不管是在前朝还是当朝,一直都已最正统的书香门第著称,每一代陆家人都代表着当代的风向标,在京中名气可说比皇帝还高。为什么?因为很多老人或许不知道皇上的名字,却知道陆家陆炳以及上下好几代人。就连当年庆帝进京途经陆家的时候都要下马徒步而过,唯恐饶了陆家小辈学习。陆家在京城就是一种活化石的存在,没有实权却位列三大家族之首,谁人见了陆炳都要恭恭敬敬地叫一声“陆公”。“公”的称呼不是指“公爵”,而是对陆家地位的一种尊称。
据说当年庆帝入京遭到众多文人的唇枪舌弹,结果就因为庆帝对陆家的尊敬而让文人都闭上了嘴。
然而,陆家最近不景气,其根本原因就是当代最出色地一双儿女都是奇葩。据说陆游有着经天纬地之才,却行为不羁,因为嘴臭,得罪的人数都数不过来,在文人口中名声很不好,若不是念他真有几分本事,就直接用臭名昭著来形容了。而这陆百合也深得其兄陆游之真传,从小养成了奇奇怪怪的性格,一点儿没有女孩家的矜持,总想变着法子出去玩。无奈这女娃越玩学识越好,比人家苦读的女子优秀百倍。
陆炳拿着这一双儿女是毫无办法,想要教育,结果经常被儿女口中的道理说得哑口无言。身为民间的风向标却不知如何教育儿女,久而久之,陆炳就成为了京城为数不多的悲情人物之一。
李权只知其名,知道他是陆百合的老爹。这下算是明白了!
肯定是陆百合来逸居献艺被陆炳所不肯,可这陆百合又不听,结果当爹的就杀上门来了。
李权猜得**不离十,而另外两人好像根本没看到李权一样,一个追一个躲,好好的逸居竟成了两人追逐的场地。
“够了!老子还要做生意呢!”李权忍无可忍,终是大喝道。
两人停住了,都看着李权。
李权揉着额头:“不管什么事情,咱们到后院说,别在这儿饶了我的生意!”
陆炳一身标志的儒衫,大庭广众下追逐显得极为不雅,刚才怒急是忘了照顾自己名声,冷静之后也发现刚才的动作是大大的不妥。于是冷哼一声让李权带路。
别人家出现这种情况大家多半会好奇,但陆炳如此却只让众人觉得无奈,心想这陆百合虽然好,但谁家摊着这样的女儿都闹心。对陆炳竟没有嘲笑,反倒有些同情。
李权走在前头,陆炳跟在身后,而陆百合好似很怕父亲抓他,急步走在李权前面,让李权的身体做两人之间的阻隔。
半路上,李权正在好奇。前方的陆百合忽然放慢了脚步,极小声地说道:“李老爷,你要是能帮我一起劝我爹让我留在这儿,事成之后,我免费在你逸居演出半年!如何?”
也不知父女间到底怎么了,会让陆百合付出这么大。然而,就算没有陆百合的许诺,李权也会想办法让她留下的。对陆百合的提议自然举双手赞成。
原来陆百合之所以来逸居出演源自一桩陆炳包办的婚事。陆百合嫌弃人家是个书呆子不肯就范,谈判无果后竟想到来逸居!
陆炳为女儿无色的郎君是个很传统的书香门第,倒也算是门当户对,正因为传统所以不会接受一个沾染了风月气的女人作为正妻,陆百合来逸居无疑是为了让男方不要自己,而且逸居的新政策也正合陆百合的意愿,更关键的是,她可从没感受过青|楼艺妓是什么感觉,于是决定乘此机会感受一番。
天底下恐怕也只有陆百合一人能生出如此想法来,着实把陆炳惊呆了。
由于没准备,反应过来的时候发现女儿已经站到了台上,故而大怒。
到了后院,父女两依旧争论不休。无奈事情已经发生,陆百合来逸局演出的事势必会流传出去,到时候肯定搅得满城风雨,那户可怜的人家肯定也会知道,至于还娶不娶这不按套路出牌的女子,多半只有陆炳才清楚了。
看陆炳的表情,估计这事儿是没戏了。
陆炳气得不行,李权乘虚而入,一本正经地给对方介绍:
“陆公,您也莫要生气。咱们逸居哪知道会是这么个情况?但是咱们逸居跟别的楼子不同,想必您也听说过,咱们楼子的姑娘是自由的,不能跟别家楼子的姑娘相提并论。况且百合姑娘只是友情出演,是以朋友的身份来的,跟逸居本身没有半点儿关系。打个比方,就像是一桌文人喝酒,到了兴头上,有人举杯高歌一曲而已。这算不得什么伤风败俗,应该说是展才献艺。百合姑娘,您说是不是?”
陆百合躲在李权身后,连连称是。
陆炳自知事已至此,只能找个借口安慰自己,长叹口气道:“老夫若不看在这里是逸居!早就一口血吐死在这儿了!罢了罢了,婚事莫提了!赶紧跟我回去,休要在外面丢人现眼。”
陆百合还有些不信:“我不回去!回去之后保准要被关禁闭!”
说着还小声对李权道:“李老爷,你再说说好话。我这要是被抓回去,不被关个一年半载是不可能的。到时候我出不来,你们逸居的生意可是大大的影响啊!”
没想到这陆百合如此聪慧,李权明知对方把自己当枪使,可还是要依言行事。
听了女儿的话,陆炳气得直冒烟,也亏得这老爷子学了一辈子儒道,养成了一副好心性,不然怕早被女儿给气死了。
陆炳正要说什么,被李权打断:
“陆公,您这做法是大大的不妥。这要是把百合姑娘抓回去,你们陆家的声誉恐怕不保啊!”
第543章:陆百合加盟
在古代,天大地大也不如自己的声誉大。
虽觉李权实在胡扯,但牵涉到自家声誉,陆炳不得不慎之又慎,于是强忍怒意对李权问道:“声誉?什么声誉?你最好给我说清楚点儿!”
李权走进几分,故作严肃,小声道:“陆公,咱们了解内情的知道百合姑娘在逸居表演没什么。但很多人不知道内情,也不晓得逸居跟别家楼子的不同,他们心中自然会把逸居当作跟别家楼子一样。而百合姑娘来此表演,虽然只有一次,那也肯定会传出不少消息。虽不敢当着陆公面说道什么,但背地里会不会猜疑什么很难说清。如果陆公再将百合姑娘抓回去关着,岂不是自己说自己女儿做了错事要受罚?这可是自己打自己的脸,万万使不得。闹得不好,陆家声誉岌岌可危啊!”
陆炳一听,觉得好像是这么个道理,顿时大惊失色,沉吟起来:“如此说来,李老爷有何打算?”
“寻常人家不过爱捕风捉影地谈论,他们并不知道太多,故而善察言观色,只有从陆公您的表现来判断百合姑娘的作为是对是错。如果您表现得慷慨一些,不做过激的行为,别人议论定要考虑您的态度。如果咱们做得光明正大,别人自然不好说什么坏话。依我看呐,还不如放任百合姑娘在逸居表演,以此证明百合姑娘所作之事没有不妥。”
“什么?不行!绝对不行!一次都把老夫气死了,还想有下次?”未经过大脑,陆炳本能地拒绝了。
李权苦口婆心地劝说:“陆公啊!看来您心里还是没真把这事儿的性质定位好。您要打心底里觉得这不是大问题才成。所谓身正不怕影斜,您自己都没挺直腰板现在做什么都无济于事,我看呐,您家的声誉真是难保!”
被李权这么吓唬,陆炳还真虚了。
之后,李权又详细地为讲解了逸居现在实行的制度。
说了好久,陆炳才有了些许松动,不是觉得逸居的制度好,而是实在想不出别的补救方法。
眼看父亲有了动摇,陆百合也一阵好言相劝,总算让此事划伤了一个句号。
只是陆炳还有担忧,陆百合已过了代嫁之年,如今婚事是个难题,担心女儿再这么抛头露面今后难以嫁出。
李权为求陆百合给逸居带来生意,也不再多做思考大包大揽地将此任务放在了自己身上。
于是乎陆百合就以驻场嘉宾的身份成了逸居的一员,对外称之曰客卿。
果不其然,陆百合的加盟很快引起了轩然大波,对于陆百合和陆家的议论也多了起来。这些倒不是李权该关心的,他只知道逸居有了陆百合,生意更好了,至于那些个传言,显然是该陆炳操心的才对。
逸青的抱怨起了些作用,接下来的几天,李权将学堂的事情放到一边,每天都会在黄昏前来逸居一趟,之后再回老宅一堂,忙是忙了点儿,但处处都有女人,光看着也是种享受。
……
……
每天都来逸居,李权渐渐跟陆百合熟了。
陆百合是万中无一大美人,而且性子活泼,是个典型的自来熟,第一印象就像是个现代女子,不过又比现代女子含蓄一些。
女人是个好女人,但不是李权的菜,对这个女人,李权破天荒地每生处什么非分之想。
两人相互间的感觉差不多,很快成了朋友。每日陆百合演出完毕都会跟李权有说有笑地酌上几杯。
今日,秦棉难得获许来了逸居。却不是为了表演,而是陆百合死缠着李权要让她再见见当初在群芳宴上战胜自己的女人。
因为有了秦棉,陆百合把李权当成了摆设,跟秦棉了得很开心。
秦棉好久没跟人这么开心地说话了,也很开心。
看两个女人嘻嘻哈哈的样子,不畅聊一天是不行了,于是领着陆百合一起去了老宅,还邀请她没事儿常来陪陪秦棉。
陆百合高兴得不得了,连说跟李老爷认识了这么久,就这句话最中听。
路上买了点儿卤牛肉和糕点,带上两瓶清酒,准备了足够两人畅聊的吃食,到了老宅便开始说个不停。
女人家谈话,李权实在插不上嘴,便想在院中走走。不想,还没开门,林轻尘风尘仆仆地回来了,带来了新的书信。
碧州家中已知道了李权要娶秦棉的消息,没有遭到任何人反对,反而都觉得是的顺理成章的事情。故而家书中有了属于秦棉的一份。
生活日趋平淡,在一起看家书成了秦棉和李权之间温存的时候,不管重复多少次,每次拿着家书便会情不自禁地产生浓浓的爱意。
秦棉很珍惜这样的机会,因为每次跟老爷一起看家书都能尽情地享受老爷最温柔的一面。
家书到来,秦棉急不可耐,连声跟陆百合说抱歉,要先回信。问她要不要等等?或者今日先回也行。
陆百合感觉没说上什么话,意犹未尽,故答愿意等候。
这时候,林轻尘很自然地注意到了这个与众不同的女人。
“喂!木头桩子!你一直看我干嘛?”
陆百合也注意到了对方,林轻尘严谨的表情一向是陆百合最不喜欢的品种,故而语气不善。
林轻尘少有地在发呆,一时间没听到陆百合的话。
陆百合又提起声音喊了一次:“木头!问你话呢?”
“姑……姑娘,你……你叫我?”林轻尘恍然地指着自己鼻子,对这个与众不同的女人莫名地有种亲切感。
“不是叫你叫谁?你看看这屋子里出了你像跟木头一样站着还有谁?”
别人若这么说,林轻尘早露了敌意,可他自己都不清楚为什么,听到这位姑娘有些霸道的问题却怎么也生不起气来。
一时间,林轻尘默然不知如何答话。
陆百合皱起秀丽的柳眉,狐疑地看着林轻尘,忽的看见他身后白布包裹着什么东西,来了兴趣:“喂!你背后是不是剑啊?”
“嗯……嗯!”
“那你会武功咯?”
“嘿!有趣有趣,耍几下来看看好不?”
第544章:谢师宴
林轻尘回京城了,李权没忘记让他去调查一个人。
之后,李权又继续自己的生活。
晃眼,春闱就要开始。
在这时期,京中明显多了外地来的文生。这时候正是京城热闹的时候,氛围浓厚,到处都能看到各大酒家挂出对联灯谜供文人游戏,以此来吸引客人。某些小康之家的小姐也借此机会忙往外跑,希望能遇到个学富五车的白马王子。
外地人给京城带来了生机,翰林院却也迎来了一年之中最忙的时候。春闱的各项工作都要由翰林院的人来配合进行,翰林院从上到下无论职位高低,各个都忙得不可开交。
好在李权要教学生,这倒让他躲过了一劫。但是,李权现在也不好受,因为针对这些学生的考试也要到了!
到了现在,几乎每天都有大人物前来询问自家孩子的学习情况,可到底是什么情况只有李权自己清楚。李权开始意识到事情有些棘手,如果考试太糟,别说皇上,就是这些大人物也不会让自己好过啊!
于是,一次针对考试而进行的特训开始了。但这次教学不像之前那么顺利,学习了三十六计的学生对那些传统知识好像一点儿不感兴趣,总觉要像三十六计那样有实际用处的才好。
李权没想到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万般无奈不知如何做。
结果,在李权还没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时候,考试已经开始了!
李权学生的考试在春闱之前一周,题目都是皇上亲自出的,监考也是皇上亲自监考,阅卷也是皇上亲自阅卷。
因为人少,故阅卷可当场完成,结果……结果就没结果了。
当天夜里,百姓都说京城中大人物的宅子里都传出了恐怖的咆哮,也不知发生了什么事?
而皇宫里,皇上看着面前的答卷颇为无奈。
无事的皇后娘娘也拿着小辈们地答卷上下翻看了一遍,忍不住怒容满面:“皇上,这这都是些什么?一个人就算了,怎么各个都说得牛头不对马嘴?肯定不是孩子们的问题。”
“哎!我知道。”
“看来李权根本没什么学识,让他教孩子,臣妾真当心他把咱们大庆的未来给葬送了。我看朝中大臣们也会不悦吧?皇上您就不打算处罚他一下?”
“罢了罢了!事已至此,朕懒得做那些无所谓的事情。现在朕操心的是用怎样的由头给那小子正名。在翰林院这样的地方呆久了终归是不好。”
“皇上,您……”闻听此言,南宫皇后的表情有了明显的变化,不过这变化只持续了一瞬,很快就消失无踪了,接下来的语气不怎么好,“臣妾看来不如让他去监考再参与评卷,若能为朝廷发现有德之人,也算是功劳一件。之后要再做任命也好说了许多。”
皇上微皱的眉头轻轻舒展,思考之后赞同了皇后的决定。
此时已是深夜,宫殿中也无他人,皇后表情渐渐舒展,笑着:“陛下,时辰不早,不如随臣妾一并休息了吧?”
“皇后你个自睡去,朕还有正事要做。”
冷冰冰的声音将皇后这一瞬流露出的柔情破坏殆尽,心中不免生出一丝怨气:
“正事?什么正事?整夜都望着什么都没有地方有什么意义?皇上,您就陪臣妾一夜不行?您知道您是有多久没陪过臣妾了?”
深宫之中,度日如年,没人知道皇帝女人表面的光鲜下有怎样的苦楚。若非忍无可忍,身为皇后是不会说这样的话的。
但是,皇后的冒犯没有引起你皇上的重视,终归是没有再说什么,摆摆手自顾自地走了。
皇宫之中有一座无名宝塔,足有十三层之多,高约四十米,比京城另一座高大建筑摘星楼还高出一倍。这是皇帝登基以来惟一一次兴师动众而建造的建筑,话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却没人知道这座塔是用来干什么的。也没有名字,只有极少数人知道皇上几乎每天夜里都会到塔中。
有人说皇上是在塔中修炼不死之法,妄图长生不死,有人说皇上是在塔中修身养性,也有人说皇上要在塔顶俯瞰天下,以彰显帝皇之气。
整个天下,只有皇后一人知道皇上每天夜里在塔里做什么。但是她虽知皇上在塔中干嘛,却不知到底有何意义。
四十米的高层建筑,出现在古代显得格格不入,而在百姓眼中,这座塔其实没什么特别,因为隔得远,所以没人知道它是有多么雄伟壮丽。只有身在其中,站上塔顶才能感受到世间万物在这座塔面前是多么渺小。
不过,皇上没有往下看一眼,和往日一样来到塔顶后,点一炷香,然后便抬头看着漆黑的夜空,时不时会低头在纸上坐着一些记录。
这便是皇上在塔中的全部,看着天,直到夜幕散去。
……
……
第二天,世家公子们考试的结果很快穿了出来。
有人欢喜有人愁,都知道李侍讲这次捅了篓子,这是有史以来皇上最不满意的一次。
昨夜在家受训的学生早早地出门到学堂聚在了一起,唯独没有南宫晋方。
时隔半年,受训后的表现变得淡定了。一个个风清云淡,压根儿没把那考试当回事。
倒是李权气得直吹胡子,指着他们的鼻子一个接一个地骂:“我说你们是怎么了?就算不会也不止于这么差吧?你看看你们的答卷,这是你们的真实水平么?尤其是柔怡!你还是群芳宴的第二呢!别告诉我这样的考试你都应付不过来?你们……”
学堂正院的水池边,一群年轻人悠哉地站成一圈,把李权围住,被李权点名的柔怡不以为然,反问道:“这不是先生教的要示敌以弱么?不可轻易在人面前展露出自己的全部能力。”
“……”李权呛了一口,不知该说什么。
身边古莫微笑:“柔怡说得极是,我等都这么想的,故而随便写写算了。大不了就是回家按一顿骂而已,为了以后,这一顿骂大家都是挨得起的。”
“对对对!”李芷玉也拍手称赞,然后狡黠一笑,“而且顺便还能看看先生会受到什么惩罚。最好是被逐出翰林院!”
“艹!你们是商量好了来坑我的是吧?老子教你们这么久,不报答就算了,还有这么坑人的?”
李芙拍了拍李权的肩膀:“哎唷,别生气了。谁叫先生高才呢?咱们是担心先生留在翰林院继续教书,届时教出一批敌人就难办了。这叫永绝后患。”
事已至此,李权也只能撇撇嘴:“教会徒弟,饿死师傅啊!”
“放心,饿不死的。咱们今天来不就是为了一场谢师宴么?”
考试之后,李权跟这些年轻人的师生情谊算是告一段落,经过半年多的学习,大家都没像现在这样轻松过,谢师宴在情理之中,李权欣然应允。
宴席定在京城最好的韵楼,其规模比碧州的天丰楼还要大。而往来其中的客人身份自然更加显赫。
可为了这一次谢师宴,这些个公子小姐竟然把整个酒楼都包了!
从以往的经历看,这些公子小姐和他们的老师那关系是水火不容,他们老师的悲惨命运可说是公开的秘密。何曾有过谢师宴的说法?难不成这一次的教书先生放弃了尊严让这些纨绔为所欲为?这样才让学生对老师有了好感?
听说了谢师宴的人都这么认为,此说法也正好解释了这次考试的成绩为何这么差。
不过从一行人到了酒楼后,这种说法便不攻自破,因为这些臭名昭著的纨绔子弟在先生面前可没有一个敢造次,真的如学生一样给了先生足够的尊重。连店小二都看出了端倪,闲暇之余偷偷地议论起来。
包下韵楼可不是有钱就行的,要不是这些公子哥代表了下一代朝廷的中坚力量绝不会有人给他们面子。不管是何种达官贵人,今日一到门口,稍加打听便一声不吭地离开,没有引起半句争执。
到了这时候,再好的酒菜也不能打断众人的热情,学生一个接一个地给李权敬酒。
知道先生酒量不好,故选择了没劲的米酒。同时也知道先生喜欢李芙和李芷玉,就让她们两个伺候左右。
享受着学生的特殊照顾,李权颇感欣慰,至少不枉他费心费力地想了那么多知识传授给他们。
一桌十余人,可惜没有到齐,李权稍感惋惜,多嘴了一句:“南宫晋方怎么没来?”
“谁知道?好像是说家中有要紧事没法脱身。”
另一人不屑地插嘴:“嗨!什么没法脱身?还不是记恨先生开学当日打了他?南宫晋方这人骨子里阴气重,懒得与之……”
“说什么呢?你还不许人家有事儿了?”
李权忙打圆场:“好了好了,不管南宫晋方如何,大家都是同学一场,休要说那些伤和气的话。话说回来,这顿之后大家聚在一起的机会就少了。临别之前,我这做先生的就想问问你们各自有什么打算?”
第545章:学生的未来规划
谁能想到一群年轻人之间轻松的交谈中会出现未来的朝廷格局?谈及个人未来规划,学生们一个个都摩拳擦掌。
郭汜身处的郭家是三大家族之一,当今家主官居礼部侍郎,而且家中还有数人位居朝廷要职。是庆朝家族中同宗做官人数最多的一个家族。
听了先生的问话,郭汜没有丝毫掩饰,如实回答:
“学生日后要想办法接手父亲职权,以谋生路。同学都知道我郭家之中暗流涌动,宗亲众多,与我同代之人多不胜数,想要让父亲重视我可不简单。以前都没抱希望,可听先生教诲之后心中便生出一丝希望。酒席之后我便要回去好好合计一番,争取不辜负先生的尊尊教诲。”
郭汜的处境的确不好,作为同学,自然要为之担心,不时就有人提议道:“郭汜,你家中如此凶险,要不大伙儿都利用下家中势力帮你一把如何?”
郭汜摇头:“不必了。自己的事自己解决,若此事都解决不好,那我还有何面目称先生之徒?”
“郭汜说得没错,先生教了这么多,难得有机会实践,咱们还是自己做自己的事情。”古莫插嘴,“而我多半是随父亲安排在吏部当差一段时日,希望能积累些功绩,也好顺理成章地继承父亲相位。”
孔宁一脸羡慕:“古莫就是舒坦,以后的路子都被铺好了。不用似我等这般操心。”
古莫冷笑:“舒坦?郭汜虽处境不佳,但倘若郭汜没有成功,顶多在家中碌碌无为而已。而我身处之局却关系整个家族,丞相之位有多少人盯着?若丞相之位被他人所夺,家族地位便要一落千丈,以往那些仇家必将倾巢而出,搞不好整个家族都要牵连致死。”
李权默默地听着,没想到这些世家公子都有着这样的背景。
再说孔宁,身为工部尚书长子,其父年轻,在京中官场的明争暗斗下步步惊心,比李权稍长的年岁却已有了一头白发,孔宁所想不过在其父身后出谋划策,帮父亲百优解难。
而那魏继明,其父是魏忠将军,常年驻守边疆,少有返京。魏忠不想儿子疆场厮杀,故让其习文,而三十六计之终要乃是用兵。魏继明自然像随父出征,用所学之兵法荡平南方大华,成就不世之功。
男生每个人都有明确的目标,虽然一路艰难,但也都干劲十足。
而六位女生却显得要轻松一些,大都说要走一步看一步,也不知道以后自家夫君是谁,所学之能怕是要用在帮助未来夫君的身上。
各谈目标说了很久,话到最后,学生们忽然醒悟:“先生,此后您有何打算?还是要在翰林院教书?”
李权从来没有过什么打算,想了想,怅然道:“皇上要我干嘛我便干嘛。计划赶不上变化,还是随遇而安的好。”
说着,李权话锋一转,严肃起来:“尔等要注意了,今日之后,尔等都要各自为阵,将来难免出现利益摩擦,本先生可不想看到你们用学到的东西来对付在座之人。”
李权这话不无道理,很快让场面变得严肃起来。
那魏继明忽然以拍胸口站起身来:“嗨!先生你何须担心这些!半年以前,在座都只是有所耳闻,但一起生活了半年,有同出一宗,咱们这情分能浅?将来不管到了什么时候,咱们之间只会回想帮衬,何来自相残杀一说?”
“就是!先生你多虑了。”女生也纷纷出言。
李权忧色不减:“若将来还记得今日之话就好了。”
众人见先生忧心重重,气氛也不如之前了。古莫忽想得一计,提议道:“先生若不放心,咱们在座之日就乘今日结为兄弟,由先生做见证可好?”
此意立刻引得众人追捧,李权也乐得见此情形。于是,就在这酒楼之中,没有任何细枝末节,仅凭一杯酒便确定了十一人的兄妹之情。
因身份敏感,没有大哥二弟的区分,日后依旧用名字互相称呼,但这结拜之情永生不忘!
……
……
李权看着这些学生,大感自己老了,不过自己的现代思想在这些年轻人的身上得以展现,也是一件让人欣慰的事情。
宴席匆匆结束,十余人各自散去,消失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
李权身边剩下了三个姑娘,李芙、李芷玉、柔怡。
李芙不用多说,这妮子好不容易出来,自然要粘着李权,李权去哪儿她就去哪儿。
而李芷玉要回宫,以后再想出来就难了。
分别之际,李芷玉竟发现自己不知如何称呼对方,是叫“先生”呢?还是“好哥哥”呢?
危险的关系存在已久,到了分别的时候忽然有些不舍,心想要是以后不再担心对方会不会闯入房间,那样的夜晚该有多寂寞?
李芷玉不晓说什么好,李权抢先道:“好了好了,大家都走了。你也现回宫吧,你是公主,难不成还查不到我一个教书匠在哪儿?随时来随时欢迎。”
“哦。”李芷玉失落的“哦”了一声,然后转身上轿。
看着轿子远去,李权把目光投向柔怡。
“柔怡,刚才席间,你对你的打算说得含糊其词,也不知道你日后将如何?”
“以后……以后我应该在醉仙阁吧?不过应少有抛头露面,或许遇到个心爱之人,会随他去吧。”
这时候,记忆深处的情景浮在柔怡脑中,这是只有她知道的秘密,而面前的男人一点儿影响都没有。这是好事儿又是坏事儿,经常让柔怡纠结,总觉得自己跟先生之间应该有着别样的分别情景。
可现实是如此的平淡,除了黄昏下拉长的身影显得有些唯美之外,没什么让人留恋之处。这让柔怡有些不甘心,本已转身,却忽然回头补充道:
“先生,若他日您有麻烦,请记得柔怡,柔怡一定用您之所授帮您。”
李权没有听出话中多余的情感,没心没肺地笑道:“好了好了。知道柔怡同学是成绩最好的,放心吧,不会有那么一天的。”
柔怡叹了口气,多看了先生两眼,也消失在街道。
这下,李权的目光停在了李芙身上。
这女人不给对方下逐客令地机会,连声警告:“喂喂喂!别看着我,我是不会走的。”
李权扶着额头,心想果然是这妮子最难处理:“你不回去想要干嘛?”
“人家跟你学了那么久的破玩意儿,现在好不容易解放了,你作为本姑娘的姐夫兼未婚夫,难不成就不带我到处玩玩儿?”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