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从大船上释放下来的上百艘小船此时已经已经张起了帆,由不过两个人一起操作就在这海面上顺着风向向大船以松散的队形袭来。

    战士们开始从甲板下的船舱内以推杆雷向那些逼近来的小船发起爆破攻击,连续上百次爆破在福船附近引起猛烈的爆炸和四处飞散的弹片当然也杀伤了十几名小船上的敌人。但还是有八十多艘小船及一百几十名负责爆破的敌军水手在距离大船几十米的距离上的时候携带着几十公斤重的漂雷逼近了封舟大船。

    虽然也是接近一石重量的大型水中炸雷,爆炸的位置还在水面以下而不完全在海面。不过或许是因为敌人的黑火药保管不是非常完善也没有合适的预制铅弹做为破片的缘故,也或许是封舟大船在水线一带的船板更为坚固。连续在六艘封舟大船附近爆炸成功的五六十枚水雷并没有像第四旅战士们制作的推杆雷那样给船板带来立竿见影的破坏,并使得不少压仓的粮食也被炸出了船外,仅仅是在不少地方炸透了船板,开始不断有水渗透进来。

    发现这一情况后的战士们不得不分排出不少人手去解决船仓内的问题,并以张开大帆后的航行机动来规避这些“水鬼”。不过这样一来,能够在甲板上下执行御敌任务的官兵们六艘大船上仅剩下的不到四百名战士就只有二百余人负责战勤了。

    似乎看到了机会的敌船开始近一步顺着风向迫近韩星等人所在的大船,数量众多的鸟枪手和弓手从四面八方打出了一密集的弹丸和箭矢掩护着船只的不断逼近。铳炮手则在数十米到百米的近距离开始炮击甲板下一切可能是炮口和窗口的东西。在这样的火力压制下似乎伸出竹竿来用推杆雷爆破都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鼓足了勇气的敌人开始迫近到距离大船接近三十米的距离上。在这个距离上,因为封舟大船的船舷较高,距离水线的距离反而不足以让百尺左右的推杆雷够的到。而从二三百吨的海船船头以横下来做为临时桥梁的竹制云梯来登船却是完全可以做的到的。

    早已在演练和实战中习惯了登船近战的李家与郑家水手们以标枪和长弓重箭的抛射做为掩护,延着并不算宽阔的竹桥展开了近战冲击。

    不过为了防止那令人印象深刻的燧发排枪火力,进攻的敌人也没有过于托大的直冲过来,而是沿着竹梯在精准而猛烈的抛射火力压制下不断的向前爬行。

    终于有人在掩护下登上了第四旅官兵们所驾御的封舟大船,敌人前来做前锋的精锐们一直悬着的心也放了下来。

    其间不是没有人用推杆雷对外进行攻击,不过那在十多米外炸开的炸来终究没有把多半的人震下海。

    见做为先锋的士兵已经攻上了封舟,并且攻上船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这个过程中不是没有发生过对手认真的抵抗。这些事情无疑让郑芝虎等人终于下定了向准备在泉州一带展开登陆,携带着第四旅主力的小型船队展开突击的决心。

    “大家不要担心那些推杆炸雷!只要以精确的鸟枪弓箭在二三十步的距离上压制住他们就没事儿!”各船的头目们不断的向船员鼓舞道。

    韩星等人所率领的船队为了在宽广的区域内登陆并对岸上的敌人展开合围之势已经将二十余艘几十吨排水量的小型帆船沿着总计大约三里左右的范围完全展开。准备发起决定性突击的郑,李等人也因此觉得战胜的信心更大了。毕竟如果船队在数量本就不占优势的情况下还散开,依靠船数人数优势进攻的一方就能够对各只船从各个方向上展开居高临下的围攻,没有不胜的道理。

    尽管还是有不少人似乎有种危险的预感,觉得这股北面来的强敌如此托大其中必定会有蹊跷,不过在看到自家的队伍已经攻上封舟大船,后续的队伍也在源源不断的增援上去之后这些顾虑也大为减轻了。除了这些因素之外,岸边上接到传信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似乎规模不止万人的自家乡勇民团的助阵更是增加了福建船队的气势,在这么近的海湾交战,就算是自己一方的船员在战斗中落水也可以向岸边游去并被救起。那些北面来的北佬就没有这样的运气了。

    见到展开了队型的敌船从东南面如墙一般的围拢过来,直到如雨一般的箭支都可以压了过来。原本似乎准备打算登陆的由那些几十吨的帆船释放下来的看起来不比竹排大多少的小船忽然艰难的掉转船头向敌船来袭的方向艰难的应面划取。

    曾经吃过亏的敌人似乎感觉到了某些危险,不过那些小船就四携带了足够的炸药又怎样?即便是风平浪静的海面上,这些如内河独木舟一般大小的船只也显得太小了。迎着海浪的时候根本难以快速的航行,光是保持船身的平稳就就花费不小的时间。而且即使是这样的小船也至少要两三个人一起来划才能保持足够的内河速度,而这些迎面转向过来的小船似乎连合适的桨也没有,且都仅仅是不过一个人在狭小的舱内努力的驾御着。

    “那些小船必然是敌军的雷船!注意观察有没有水下的水鬼,如果敌人逼近到七十步以内的距离,就命令弓手和鸟枪手乃至轻炮手首先向那些靠近的小船开火!”负责第一线指挥的郑芝虎命令旗手向第一线的各船下令道。

    小船在宽广的方向上排开队形在敌人射来的箭支和弹丸最远边界处保持着大致相当的距离。当一百余艘小船大部分完成了作战准备之后随着以烟花制成的独特的信号在一艘小船上腾空而起,形状奇怪体积却不大的一百余艘小船的尾部忽然伴随着猛烈的火光喷射出滚滚的浓艳。那是用硫磺及特殊做为火药动力比配的黑药做为燃料的“火箭推进发动机”起动了。

    每艘小船上安装了两部二百公斤上下装有一百几十公斤火药的大号喷筒,推进着两千多斤全重的小船在海面上如同滑行一般的飞了起来。两个大型喷筒和船只自身的重力使船体在巨大的推力中保持稳定,操作员艰难的用双手和双脚控制着在船头方向如同杆雷也好似立起来的船桨一般的分水板来决定着控制方向。

    百步左右的距离内,每秒种几十公斤火药气体被以几百米每秒的速度喷射出去带来的动量推动着小船在短短的十秒之内的时间里达到了近二十节左右比绝大多数人在陆地上短跑冲刺还快的速度直奔敌船而去。

    飞快的速度最大限度的减少了小船中箭弹的概率,从敌人的大船上射来的寻常箭弹虽然这样小的船只也难以靠船板有效的防护,但对于披着铠甲的战士来说却够不成危急时刻足以导致丧失战斗力的致命伤,同样也无法引爆船上的火药。大约有五六艘船被敌穿投下来的炸雷在近距离提前引爆了,还有几艘引信问题一时错过了引爆机会,更有近十几艘船因为操作掌握分水桨十分困难而偏离了目标。

    尽管有这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一百艘火药动力为推进的自杀小船中还是有近七十艘于敌船船舷附近开了花。四五百公斤黑火药的爆炸似乎远远超过了那些万人敌级别推杆雷的威力。就算针对数百到千料左右的大型敌船,三丈之外炸开了花的火箭动力自杀爆炸船也足以把敌船的整个船头或船尾炸烂,或者在船侧炸开一个几乎将能使整个船断成两截一般的口子。巨大的爆炸声不仅传遍了海面,也传到了岸边之上,让在岸边上还在准备迎战的乡勇们也不由的为之胆寒。

 第370章 登陆泉州(三)

    四五百公斤的黑火药爆炸的时候由量变带来了质变,其威力不在是以前那样仅仅相当于三十分之一重量的现代炸药,也不是爆速看起来相对缓慢的燃爆。其威力要明显超过十几公斤的现代炸药。

    十公斤的tt炸药包爆炸的时候即便没有破片,大概也能摧毁十米外的普通砖墙或使四五米外的装甲车钢板发生塑变。几乎相当于几十公斤现代炸药威力的炸雷在命中最多不过三四十米长度的船头爆炸的时候,爆炸的震动几乎能够使整艘敌船上的人短暂的丧失意识,就像张海等人所遇到的那种情况一样。

    可是敌人的船支却没有张海所率领的亲卫连那样的钢板防护,整个船头或者船身被炸开的情况下,那些几分钟内丧失反应和意识的大多数人变跟随着沉没的船只被卷入了水底。

    海上一连串的巨响犹如反攻的信号,封舟上的战士们不再把燧发排枪像一般的火枪那样运用,也不在只是仅仅留下很少的人在甲板上层的木制建筑内抵抗蜂涌而至之敌的进攻。六艘船上的三百余名战士相比在陆战中没有其他负担的情况下接连不断的把一千二百余件四管燧发排枪及三千多支填装好弹药的超轻臼铳内的八千多发大小弹丸如雨一般的向登上六艘大船的敌人发射出去。六艘船上刚刚拥上船的两三千名敌人瞬间就在战士们强有力的火力及反击下被杀伤了大部分。

    骤然的惊变让这些原本还算勇敢的郑李等海寇的精锐先锋们也丧失了继续战斗的勇气,不是呆滞的等待着屠杀,就是反应灵敏的回身跳下了大海。

    封舟西北靠岸方向上的二十余艘主力旅官兵们驾御的船只早已做好了准备,逆着东南风艰难的前进至刚才敌军来袭水师沉船的区域,继续向敌军船队逼近。可却发现在自杀袭击之后郑李等人的船队早已向东南方向逃去,似乎并没有救助有可能落水的己方船员的意思。

    辅助帆船上的第四旅官兵们也仔细的搜索着海面,但一直没有发现沉船后在海面上冒出头来的敌人。

    过了许久,负责指挥各船的官兵们才终于明白是怎么回事儿。那是自杀舟的巨大爆炸连同快速的沉船几乎让大部分的敌人不是死于爆炸就是葬送到了海底。几乎没有多少落水而逃的。

    这一轮袭击及反攻,百余名战士用生命让整整多达九千的敌人外加七十多艘战船葬送于海底。这种交换比即便在以往相对顺利的地面战斗中显然也算不上亏。

    算上之前的战斗,福建海面上郑李等人的联合船队损失了过半的船及近半的兵力,再也没有战斗下去的勇气了。不少人已经纷纷开始指挥着船队撤离泉州附近的洋面。只有郑芝虎等人并不甘心失败,不愿意就这样撤退。可是继续留在海上又有什么意义呢?难以阻止这股强敌的登陆,而如果在岸边交战,那似乎更是找死。

    又有不少似是以前那种自杀舟一般的小船被放下来之后,就连郑芝虎等人也放弃了“半渡而击”的打算。只能在望远镜中看着早已完成战斗准备的数百名第四旅官兵直接攻上了泉州附近的港口。

    而在港口一带担任守备任务的乡勇们早已逃之夭夭了,几乎没有付出多少代价。韩星等人所率领的船队就攻占了泉州一带的码头。

    泉州府城比不得京师应天苏杭一类的大城,可在海内的府城中却算是较大的。因为海贸的缘故繁华不下于济宁。城周长多达三十余里,而城头的高度却似乎比福州城还要矮一些,不过两丈出头不到七米高的样子。

    九斤弹青铜炮被运上了岸准备开炮的时候才发现似乎火炮的威力有些下降。队伍自从南下以来从陆上到水上经历了不少激烈的战斗,这些做为全旅主力的火炮虽然还没有完全到达使用寿命并出现鼓包一类的危险,可同准备的那些实心弹之间有些不匹配了。

    韩星上岸之后见到泉州一带的城头上似乎并没有北方不少地方常见的工事被覆防御,或者说因为敌人没有想到船队能够登陆上岸而没有进行很可能要耗费巨大人力的守城准备,不过城头之上的守敌似乎还企图依托城头顽抗,并没有像刚才那样轻易放弃的意思。

    见到这种情况,船上的六十门七十公斤左右的劈山炮被抬了下来,这些轻炮虽然威力不大,六十门炮一轮开火却能把六千多枚左右的五六两重的轻臼铳弹丸以不逊色于轻臼铳的威力斜着抛射到城墙之上。再加上早已填装好弹药的轻臼铳做为抛射火力的补充,很快就在船战所用的梯板协助之下登上了城头。二三十米长的登船板搭在不过七米高的城头上的时候,几乎可以从城下直冲上去。

    已经完成了重新填装的燧发排枪被不断集中到了负责沿着城墙先头进攻的战士手中。第四旅走海路而来的战士们所携带的盾甲等防护装具乃至火炮配属也远远强于福州之战以前,虽然泉州城头上的万余名敌人似乎比福州一带的守军更为顽固,可战斗之顺利却毫不逊色之。

    唯一似乎比较麻烦的,就是这泉州城也如南方的不少城池一样内部道路并非四四方方从城头一览无余,自泉州登陆上来的六百多名战士似乎还不足以完成对这个六七平方公里面积,拥有几十万人口的大型府城进行全面的控制。

    不过队伍在福州出发之前,对于出海作战的任务大致确定的也很明确:那就是重创泉州一带残敌的有生力量。虽然队伍占领的地盘并不多,但自从第四旅南下福建以来从闽江至福州一带的作战,外加上海上的决战歼敌乃至泉州的攻城作战,差不多已经消灭了累计六七万敌人的有生力量。在第四旅不惜代价的积极作战之下,福建之敌在并不算长的时间内就被瓦解了核心力量,新改编的公安军力量控制全省已经将是水道渠成的事了

 第371章 苦难行军

    新朝三年春末夏初,就正在王新盟所率领的第四旅官兵在闽浙边境缓慢的向前推进并闽江至福州泉州之间的海路展开一系列积极的水路作战的时候,石垒所率领的第三旅官兵却在自南直隶至闽地的两千里陆路上进行着漫长的行军。

    每日行军四十公里对于身体素质优良一些的接近成年的少年兵源来说算不上什么挑战,可是要在昼伏夜出的隐蔽要求条件下行军,并且还要进行长途的翻山越岭就是一种严峻的考验了。更别说似乎越往南,天气就似乎月湿热,山间的蛇虫之类的也越多。

    因为要进行的远征路途漫长,石垒并不愿意在并非关键作战阶段的时候使用背负的那些热量很高的“罐头”,为此没少在赣闽边界同当地的民团乡勇们发生零星的清剿战斗。在连续数天的清剿战斗中至少上万的“顽固者”被消灭于当地,队伍伤亡不过五六十人。然而尽管在饮水和卫生乃至医疗等方面队伍于行军的时候百般注意,可队伍里的兵患减员就接近百人。

    百分之二比率左右的非战斗减员在传统旧军队里可以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不过在习惯了低病员的主力旅队伍里来说就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了。

    自旧历四月初队伍过江走水路后自宁波一带开始南下计,经过了连续二十余天的强行军,没有铠甲等辎重带来负担的战士们终于从江西方向逐渐逼近了粤地。

    “岭南也是全国海贸重地,自江西南下广东,自古以来的大军一般选择两条路线为主。一是由江西西南的定南至平远一带沿驿路向西南方向直至惠州,由东路进逼广州府。二是从南雄府直攻韶州府境内的关隘,然后直下广州。”临时做为第三旅参谋的第三旅一营营长王光说道。

    “这两条道路是不是也可以平坦的走马车?”石垒问道。

    “天下间的驿路及关口,乃至大军能够有效行进的道路大抵不过如此。轻装前进的我军并不依赖马车,也不是人数规模上万的大部队。按照前线侦察来的情况看,从定南一带直接绕过山岭直抵达广州府的东面也不是不可能。”王光回答到。

    不过做为张海弟子的石垒总是思考的要比一般官兵略多些。在简略的战区地图上他其实不仅仅想到了粤地,还想到了师傅所率领的队伍乃至与自己一同南下,正在攻掠福建的第四旅。而如果湖广一带如果师傅所率领的队伍取得胜利—这几乎是必然的,那么也有可能率领队伍南下。至少完全会有充足的公安军野战部队来执行收尾任务。

    “如果你是残明绍武帝朱聿鐭,或者何士晋也一样,总之是广东之敌的决策者。当你收到福建和湖广等地的败报后会做何反应?”石垒问道。

    王光思索片刻便回道:“我不是朱聿鐭,不知道他是一个什么性格的人。但我以一个冷静的谋士来猜想:他们之所以定都选择在广州登基而不是福建乃至其他什么地方,就是因为从这里逃跑比较容易。当前线传来不好的消息,那当然是做船南逃,首选是海南。海南是孤岛,如果连水师的优势也都不确信,或者海上的那些海主们也无法依靠,那就选择向广西逃。广西守不住去云南,实在不行去西南境外的其他国家也可以,这样我们将要面对的就不是单独广东一地的力量,可以把西南土司甚至境外的势力也都牵扯进来。进入深山老林落草为寇?虽然说对于那些贵族出身的帝王来说这种选择很困难,不过也不是绝对不可能。。。”这种可能性推断完毕之后王光也大致明白了旅长的意思。

    “旅长要先去粤西,从西面进攻广州府。”

    “最好还是以营为单位,当年我们在山东的时候能够以营战斗群对抗几万敌军,现在应该也有这种把握与决心。也只有这样,能够在敌军的心腹一带最大限度的提高隐蔽性,并且使队伍更为灵活。”石垒回答道。

    可两广粤西一带地形与民风都很危恶,谁也不清楚究竟多长时间才能抵达预定的作战位置,十五天左右的高能罐头乃至千里左右的极限行军任务是否能够达到目标。于是队伍选择了比较这种的方岸:分散隐蔽前进,但并不离开南雄一带至肇庆府的大道两段。

    广东北部的山岭相比太行等地似乎并不险峻,但是逐渐热起来的天气乃至山林的地形却整个第三旅分散成相距不远的营战斗群后依然感觉到了越野行军的艰难。

    如果说在福建作战的王新盟手下第四旅的官兵们后悔没有携带足够的铠甲而导致严重的伤亡减员,那么此时的第三旅官兵们却庆幸队伍没有了重甲的负担。否则着不知道这两千余里漫长的远征该怎样熬下来。

    汗水湿透了战士们身上的常服,脚上和背上的汗臭引来成群的蚊虫,如果不是那些花了大价钱的青纱当住了大部分袭扰,整个队伍的命运都是难以确定的。

    队伍不再大规模集结起来行军并且相互之间尽量散开的时候,似乎山间的蛇类也再也没有了以往那种对大规模的震动带来的天生畏惧,不时有战士被咬伤的报告从各营传来。

    自古以来南方热带地区作战就面临种种战场之外的考验,这还远不是境外,不过也让战士们感觉到了岭南一带行军作战同北方的不同。

    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止火药受潮,行军的时候战士们除了挖掘隐蔽工事并注意其中的防虫还要对火药进行检查和防潮,火器保养的任务也更重了。对于对此并不完全习惯的新兵来说这也算是不下的负担。

    “苦难的行军”也让第三旅的官兵们这近一个月来都憋着一股劲,那就是在大规模的作战中一定要给敌人一个痛快。主要使用冷兵器的传统旧军队在疲劳的时候也会带来恐惧,不过作战方式已经大为进步的战士们却并不畏惧在疲惫的时候遇到大规模的敌人。

 第372章 明绍武帝

    此时绍武帝绍朱聿鐭正在广州衙门临时改的宫殿中的一处小楼上腹望着繁华的广州城。

    明后期的广州城已是一座人口上百万的大城,在全国似乎也就比过去的苏州逊色些。不亚于杭州与京师。虽然地处岭南,却因为海贸外加珠江的缘故格外的繁华。同江东一带不同的是,这里的各色民众普遍还有着一些朴实精悍之气,宗族势力的强盛也带来地方的组织比它处强上不少。

    所有的这一切都似乎使朱聿鐭有一种幻觉,那就是自己掌握的力量相当强大。似乎以这广州城的人力与财富,轻易的就可以拉起一只数量在十万人以上的大军。再加上此时朱聿鐭逐渐了解到整个天下的大半还是在明廷手中,又有东虏的强援,似乎局面早已不在十分危急。

    当朱聿鐭回过头来的时候,却看见楼中的几十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当中有几个似乎早就厌倦了先生留下的写字作业,东张西望起来。

    朱聿鐭迅速回过头来冷笑道:“你们可知?欺君该当何罪?谅你们也不知道,那是死罪。今天这梅雨的时节里天气格外好,我也不与你们计较。过来!朕让你们长长见识!”

    与一般大人批评小孩的时候那冷若冰霜的面孔还有刻薄刁钻的语言不同,贵族出身的朱聿鐭平日里即便是对下人也从来没有机会骂过,自然也不知道应该怎么训斥人。不过动手却是即便内向的人也会的。

    那几个曾经走神的小女孩知道自己将要面临怎样的命运不由的痛哭起来,可这却无济于事。体罚的惨叫声还是不断的传出了小楼。

    明时的大户们豢养家奴女仆并不是什么新鲜的事情,不过由于张海对于此时代传统知识分子的态度前几些年山东的一些风闻便迅速传遍了大江南北。同张海身高过人,身负绝世武艺的传闻一样,这新朝政权的首脑**,特别是好女童,除了侵犯女童之外还以一群女童为驾驶天上特殊武器的战兵并且在政治上委以内廷重任。这些还并不仅仅是传闻乃至谣言一类的东西,专门添油加醋的谣言当然更为夸张,这甚至是某些内部邸报乃至信笺中做为事实来描述的东西。朱聿鐭起初有些怀疑,不过登基之后与人接触久了却也不得不信了:至少相比朝中的那些大臣等人这女童做为自己的仆从来说打起交道乃至各种训教都容易了很多。

    让这么小的孩子完全识字并能处理那以言的公可不是见容易的事。这时代的奏章就如同后世的一些官方新闻乃至官八股军八股一样,背后的信息通常需要十分敏捷的思维和广泛的经验才能猜测出来。这些官方字及语言的学习,可比张海及其弟子乃至整个新军体系内部流行的通俗白话以及全面化的简体字难多了。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奏章都那样的生涩以及其怪八绕,一些军情急件那些经过半年多的教育刚刚学会识字和句读的小女孩们在把奏章当做作业来学习的时候还是了解的。

    “把这封奏报念念!军务方面的应该没那么难!”朱聿鐭向一个小女孩说道。

    别的那些同白话出入很大的言奏报此时的小女孩往往十分困难的才能读出来,不过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这一封奏报不是来自于福建,而是来自于福建的潮州府,且十分的简短通俗:“贼精兵数万犯福建,福建总都熊灿率军与南下贼军熬战于闽江至福州,泉州。三万精兵及四万乡勇尽没。贼军已经开始由闽江转而席卷全省。”

    话从七八岁的小女孩口中讲出来的时候似乎像是随口的玩笑一样诡异,不过朱聿鐭却知道这些话都是真的。

    这些还没有什么,小女孩儿读到下一封从江西方向传来的战报的时候朱聿鐭就在也没有之前的那种好心情了:福建是大败,赣北又是损兵六七万人的大败。而且这些败仗还不全是在陆地,不少还是在水战及海战中造成的。

    当政已经几个月,对于不少军务和政务朱聿鐭已经不在像以前那样一无所知。他知道这些奏报中报告的敌情或许有误,然而损失却绝对只会缩小而不会夸大。这两场大败更大的可能是连同海面上招抚过来的一些势力加上湖广等地好不容易才培训起来的精锐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赔光了。虽然还有北面的关宁铁骑乃至东虏可以指望,不过此时的广州会不会在夏季的时候面临危险?

    站在窗前之时的那些自信经过这两场大败军报的打击早已烟消云散。通过对朝廷之前不少公的了解此时的朱聿鐭已经清楚的知道那些北方的强敌拥有怎样强悍的战斗力。不仅仅是野战的强大,在攻城乃至水战等方面也显示出了东虏也无法比拟的战斗力。

    此时的朱聿鐭已经开始有了迁都的念头,他对地图乃至史书也琢磨了很久,觉得云南一带或许是个很不错的地方。打输了仗可以去国外,如果获得胜利,也可以立志像当年的蜀汉一样争夺中原。更重要的是:朱燮元等人在现有的朝廷内的实际权力太大了,他掌握着整个川蜀乃至湖广之地。赣北湖区一带那些人的战败正好是个削藩的机会。。

    不过,虽然没有多少执政经验,他也知道迁都的事涉及太多的人和事。自己身边那些刚刚学会读书识字的小女孩儿最多只能成为自己的内阁幕僚,办不了什么太重要的实事,甚至像太监那样当做钦差来用都是困难的。因此最终还是找到了拥立自己继位的何士晋

    何士晋所知道的消息其实要比朱聿鐭还要更为详实。可身为一个官,他却怎么也下不了赞同继续逃亡与迁都的决定。

    “局面还没有崩坏到必须迁都的时候,不过为了稳妥其见,圣上可以暂时不要居住在宫中。做好逃亡的准备。同时福建战事糜烂,广州的城防也要进行战时的筹备了。”此时的何士晋也只能参考京师的教训想出这些对策。

 第373章 突袭广州

    自南直隶南下开始经过近一个月左右的水路跋涉,石垒所率领的第三旅主力终于有惊无险的翻越过了山岭近逼广州府城。

    广州府城周长约二十余里,同时依山傍水。经过数个月以来的加筑城高也达到了山东府城一带的水平,可以说仅仅就攻城来说难度仅仅逊色于当初的应天府,不下于京师。因为在陆路可以进攻的通道并不多。广州城内的商团此时大多就有自己的武装,全城人数也不少,又经过近一年时间以来的备战,似乎在这样漫长的城头之上也有着充足的兵力。并且不少的地方都已经有木堡工事被覆完善起来。相比当初的应天乃至京师,守备无疑要强上了许多。让不少曾经参加过几年前起事的战士们想起了当初在盐山,庆云一般的摸样。

    石垒跟随王光做为先锋的第一营抵达城下的看到这广州城的大致局面的时候就知道这府城虽然对于新军来说算不上难以克服的困难,却也未必好打。

    不过如果是以前,石垒面对这样的城池或许还会犹豫。要不要进行大规模的土工作业爆破作业之类的。可是想到了出征前师傅的话,又得到了第四旅在福建一带的作战详报,思考的东西就不仅仅是像过去那样纯军事上如何代价小的情况下取胜了。

    “我们旅炮营这次出战携带的可以用于攻城的火炮不过是十二门九斤弹青铜炮,外加近百门便携的劈山炮。如果以损失全部火炮的实弹寿命消耗掉所有弹药为代价,不是破不开这广州的城墙。可我认为这个代价不值。如果没有在广州城内达到‘斩首’的目标或者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