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战的目的不在于获得多少船和财物,而是要解决那些曾经的仇人,也是严重危害我们长远财路的对手!”
欧洲同其他国家大洲的海路上有不少海盗,在大洋或者远海,海盗们可以用几天的时间来追击目标。比对手稍稍轻载一些就能追的上。而中国的海船除了广东至南洋一带大多是沿海航行,出现问题的情况下往往弃船上岸。因此中国海盗势力的根基往往也在近岸,还往往是诸如泉州这样大港的附近不远。福州一带的乡勇及地面上的主力已经在之前的作战中遭到重创,要想获得主场优势显然在泉州港一带是更好的选择。
远方的郑芝虎等人所率领的海船似乎一直在海天线附近徘徊,船只入夜的时候,对自身远航经验并不自信的韩星等人所率领的新军船队似乎在距离岸边不远的地方抛下锚停了下来。
因为**之间严格的灯火管制以及仅仅在船舷的侧面点燃仅仅能够照亮近距离内景物的灯光,在夜里似乎四下里出动的敌船没有发现船队的锚地所在。天色渐渐两起来的时候,郑芝虎等人的船队已经在仅仅三四里远的地方辉映出身影,而且似乎从增加了不少的船。那是夜里的时候从泉州一带出发李旦之子李国助等人所率领的船队也赶到了。而且在几里之远的距离上,多达上百艘海船的庞大阵容已经显现出来。
“我们要不要展开试探性的进攻?”郑家和李家等海上巨寇所组成的联合船队凑在一起,竟然依然有两三百艘海船大概三万人以上的规模。
虽然新军所率领的船只足够大,但在这些拥有不少海上交战经历的人们来看:这样并不适合快速航行的大船也未必就是难以对付的。
第365章 陆军海战
至少在此时代亚洲的海战中,火器还没有显现出特别重要的意义。船只和兵力占有极大的意义。大型船只之间的交战,十倍以上的船只和兵力就是极大的优势了。
同经常以少敌多的荷兰人不同,如今新军第四旅临时营战斗群所组成的船队,不但不可能具备荷兰人一样的海上航行技巧,更不具备能够足够快速航行的船型,很快就被泉州附近海面上的强敌以三百余艘海船从三个方向围堵起来。在敌船群更远的南面十几里外的海面上,似乎还有数艘西洋轻小的帆船构成的船影。
卢森等人前年冬季在舟山海域遭受到了歼灭性的打击,损失上千人。这是荷兰在东亚一带前所未有的损失,即便是当初攻打澳门的时候也不曾遇到过的事情。在历史上有这个规模的损失的时候还是数十年后的郑家收复台湾之战。不过这样的事情巴达维亚也不是一点儿反应也没有,一年以来还是派出了数艘军舰乃至几百人规模的小型船队来到彭湖等地专门通过各种方式来了解情况。知道最近,这股强悍之敌的大致轮廓才算弄清:他们拥有能够连续发射的多管火器还有似乎比欧洲人同等级的火炮更为犀利的野战炮。这让这些荷兰人起了不少敬畏之心。尽管泉州等地的海上巨主组成的联合船队似乎拥有充足的信心和看起来绝对的优势,前来的荷兰人还是选择了观望。
此时负责总体作战指挥的郑芝虎见郑家,李家,其他海上的一些海主已经聚集起了足够的主力在三个方向上对新军从福州缴获的封舟船队构成了围困之势,并且临近海岸的方向已经拥有至少二百多艘船只和两万余人的兵力负责围困,这才终于放下心来。
郑芝豹笑道:“这些北佬见到我们这么大的优势竟然在离海岸这么远的地方航行,连机动规避动作有没有,怎样迎敌都不会,可真是一群外行啊!我怀疑这些人是不是落到水里以后连踩水和游泳都不会。或者其实这样好的海面乃至这么大的船上其实都早已晕船了。”就连在船上观战的郑芝凤等人也都没有了因为先前的传闻而带来的压力。
“唉,先别这么说,轻敌总是不好的。狮子搏兔亦用全力,我们该怎么打还是怎么打。抽签后让选中的人上火船准备展开进攻!先把那些大船外围的小船清理干净。”郑芝虎下令道。
“对付那些一二百料的小船还用我们费周章上火船?我们的火船都不比那些小船小多少了。”有人不解的说道。
“我们有这样的优势,就尽量发挥!对付西洋人的时候敌人的船往往也不大,那时候也是如此。”郑芝虎虽然并不认为今天这一仗可能要面临一场硬仗,但也不愿意面临太多的意外。毕竟那些人据说拥有极为犀利的步兵火器,通常这样的对手就算不识水性在接舷战中也是难缠的。
为了适应在东南南海等地海域航行的时候伴随船队的适航性不是太差,即便是被选做用做火船的船只也并非是当年鄱阳湖水战那种自杀小船,同样有几十吨排水量的级别并且能够安排几十个水手及士兵,除了纵火也有携带士兵攻船的用途,并不是完全做“自杀攻击”的0用途。
不过这样吨位的船只在不携带足够的辎重并且使用相对比例比较大的风帆的情况下确是唯一能够同此时代的西洋帆船比拼速度的船只。
集中在东南方向的三十多艘火船从一个扇面集中从几里之外的距离上向韩星等人所率领的船队扑来。
而在靠近岸边航行的敌船队中也分出了二十艘火船,虽然是逆风却小心翼翼的调整着航向配合着另一边的敌人准备进行试探性的夹攻。一共五十用于试探性进攻的火船携带了将近两千名善于水上近战的士兵。这当然不是泉州之敌的全部家底,不过郑芝虎等人却觉得不出意外有七八成的把握可以决胜了。就算不能一波消灭对手,也可以为之后的战斗做好准备。因此在火船动起来的时候,三个方向上船队也开始操作着风帆娴熟的借用着风力逼近过来。
海面上的交战的确与江河湖面之上大有不同,虽然初夏时节的福建一带近海并没有多大的风浪,可是即便在千吨排水量级别的大型封舟之上,炮口瞄准远方逼近的目标的时候仍然有些摇晃。
韩星在一门九斤弹青铜炮前见到这种情况后就没有了在以往水战中那样在一里或一里半的距离上开火的打算。很显然:自己做为地面部队所携带的这些轻便火炮就是水战中都没有给这么规模庞大的敌人造成决定性杀伤的把握。这些火炮的最大用途就是在近战之中杀伤那些准备登船登舰之敌或者为己方的登船登舰做掩护。如今东亚海面船只上的火炮差不多也是这种用途。
“长炮手准备换链弹,在近战中对付敌军大船!短炮手准备好发射六两重弹以对付敌人可能的小船!”韩星让跟随队伍而来的水师负责联络的旗手们下令到。第四旅做为地面部队并不像水师那样精通复杂的联络旗语,因此在战前的时候针对各种可能出现的情况大多做了交代。在集中起来进行防御作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减少了指挥需求。
新军以前最让东南等地海面强手畏惧的就是那声势骇人的火炮,尤其是当年长江时那一战。所以携带火船前来进攻的泉州船队大多做好了随时炮路的准备。
可是当逼近到二三百步远的时候也不见炮火来袭,并且视力极还的人没有在对面的船上发现多少炮口的时候,不少人才安心下来。
“这股北佬来袭福州的时候不过是几千人的轻装前进,不然也难以越过闽浙边境的关隘,根本不可能携带多少重炮的!”按照战前的吩咐,进攻的火船上负责指挥的人纷纷安慰众人道。
第366章 陆军海战(二)
首先在四周的大海上展开炮击的竟然是火船上的敌人。二百步左右的距离上五十多艘船上的二百多门轻炮以实心弹展开了猛烈的一轮开火,连续三轮的炮击打出了大约六百余发一斤上下的炮弹。这些炮弹中大概五十余发炮弹命中了封舟附近的随行船只,还有十几发炮弹命中了大船。
这些敌船上的轻炮发射的炮弹即便打在船只的水线附近破开口子也能被船舱里负责留守的战士们轻松堵住。因此,仅仅给趴在甲板上的战士们造成了一人战死,两人负伤的杀伤。还有一名舱内临时负责堵漏的船工被炮弹打入舱内飞溅的木片杀伤。除了在面对敌人的炮击时船上的人有效的掩蔽外,这些封舟之外的辅助船只上第四旅并没有部署多少兵力。通常驾驶一艘几十吨排量帆船的只有七八个水手及几名舱内的警卫外加十名在甲板上准备迎敌的战士而已。
就在这时,无数的飞火神鸦乃至火箭雷的兵器也由处于上风处的敌舰那里飞了过来。韩星等人所率领的船队虽然操船和海战技巧都有问题,在这样相对风平浪静的海上倒也没有像以前的湖面上交战那样静等着“贼来扑我”,毕竟这一次船队遇到的敌手远非过去那种情况可比。尤其是队伍并没有充足的重炮的情况下。
即便在“风平浪静”的海面上,东南一带的近海海风往往也有四五级左右的风力,那些“飞火神鸦”在这种情况下更重要的作用与其说是纵火,倒不如说是释放烟雾以降低对手可能炮火的威胁。
不过同以往新军船只往往在很远的地方就开始发射火炮不同,这一次匀速行进中的韩星等人率领的船队直到敌军的船队从三面逼近到一百五十步到二百步左右的最近位置的时候还是没有开火。
而在这个时候,不少火弩火箭之类的兵器也从三面射了过来,将整个携带第四旅官兵的船队笼罩在烟雾之中,能见度似乎降低到三十米左右。已经有不少的火苗开始在船上燃烧起来,迫使本来就人手有限的第四旅官兵们不得不抽出相当部分人以大气压及封舟上水塔原理的皮管去救火。为了在敌人的攻击下保持有效的队形,船队也不得不在敌人的围攻下停了下来。
这个决策和举动似乎又鼓舞了来袭之敌的信心,规模庞大的敌船在连绵数百米的战线上似乎如墙一般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
海主们的先锋精锐似乎不像内河上的官军一样习惯用火器接战,在这个距离上似乎是更依赖轻小而实用的轻炮和弓箭压制船上的对手。船舷虽然能挡住大部分攻击,可如雨一般从四面八方射来的箭支似乎让在中小船只甲板上的战士们避无可避。幸亏这次参加水上战斗的战士们好不容易才凑出了从福州守军那里缴获的铠甲与盾派做为掩护才大幅度的降低了被杀伤的概率。可敌人火力的压制下有效的用推杆雷攻击对手仍然是极考验勇气与协作精神的一件事。
最外面的二十艘辅助的船只上负责甲板作战的二百名战士分成四十个步兵伍,每个步兵伍协作起来将长达二三十米套着带有四五十公斤重木外壳制的“万人敌”向着烟雾中敌船来袭的方向推去。
当来袭的敌船快要撞到漂浮在海面上的“万人敌”,负责引爆的战士就用线绳拉动机关迫使已经烧红了的金属火种落入能够快速引爆的黑火药池中带来整个万人敌的爆炸。这些能够漂浮在海面上的“万人敌”木制的外壳大概有近两寸左右的厚度,能够抵御敌军能够单兵使用的绝大多数箭弹乃至霰弹的攻击,包括那沉重的竹竿也做了特别的加固和防护。虽然这样沉重的竹竿和推杆雷即便是几个人合作也难以抬起,但是仅仅利用水的浮力推向敌船来说却是足够了。
一连串猛烈的爆炸接连不断的从韩星等人摔率领的船队附近的海面上响起,数十声从四面八方传来的爆炸声在平静的海面上似乎掀起了如同四面八方涌来的小小浪潮,震动着包括六艘数百到千吨排水量级别封舟在内的不少小船。而装有十几公斤炸药并在海面上炸开了花的炮弹至少达到了二战时代八二迫弹的威力。向四面八方飞散的重型弹片不仅将三十多艘来袭的敌军火船的船头炸开了花,也把不少碎木及预置的铅弹碰到了自家的船上乃至封舟之上。
为了对敌人展开这一轮决定性的爆破攻击,有十几名战士在推杆操作的时候被对面的弓手射来的精准而有力的弓箭乃至轻炮发射的散弹杀伤,还有数人被爆炸产生的碎木和重铅弹带来的飞溅所误伤。不过二十余人伤亡的代价却物有所值,三十艘来袭的火船上的近四百名执行压制任务的敌并被当场炸死或炸落水中,他们没有想到这些推来的黑火药炸雷会有如此的威力。还有临近船只上的百余名敌兵也被飞溅到很远地方的破片乃至预制铅弹所杀伤。
一成左右的伤亡当然不会动摇负责外围战斗的第四旅战士们的决心,负责外位战斗的战士们所准备的爆破推杆当然也不止一件。
当第二轮推杆雷如划桨一般推向敌人的时候,不久之前火船上十分沉着的敌人也变的惊慌失措起来,拼命扭转船帆企图向外逃去,不少的推杆因为距离太远没有够到敌军的船只。尽管如此,短时间内连续四十余轮巨大的爆炸声也给三个方向上剩余的敌船中的大部分船只开了难以堵塞的巨大口子,水线附近的船板被炸开后水入决口的河流一般灌入那些敌船的船舱之内。在第二轮爆破的袭击中,再也没有多少来自敌军火船上的压制火力。二百多名敌人在一连串的爆炸中被炸死,还有上百人被四处飞散的破片所杀伤。而第四旅的战士们仅仅只有四个人因为崩来的碎木和飞散的预制铅弹而被杀伤。
第367章 陆军海战(三)
并不算长的短短不过几分钟的时间,四十多艘火船被接连不断的炸毁让郑芝虎等人大惊失色,赶紧向旗手下令船队向后撤保持距离。
而当爆炸的烟雾被并不算轻微的海风吹淡的时候,早已瞄向敌船的十二门长炮接连不断的以早就准备好的链弹向百米左右距离上的敌军大船展开了火力。
链弹的有效射程并不远,三十几磅弹的重长炮发射这种弹丸有效射程也不到一里左右的样子,而十二磅炮发射的链弹哪怕针对硬帆的有效破坏范围也仅仅不过一百五十步大约二百多米的有效射程而已。不过在这个距离内,即便在海上有效射准也不是太大问题了。
从第四旅的封舟距离火船背后的敌军大船百米左右的距离到敌船撤出二百米的链弹有效射程,十二门长炮展开了三轮射击,一共把三十六门链弹射向一二百米外敌船。
由于双方的兵力及船只差距太大,来袭的三百多艘敌船除了火船之外在最前沿展开的只有四十艘左右的大船,这些链弹一下就破坏了前排敌船中桅杆数的大半。
就算韩星等人操作船只乃至船队协同作战的能力远不能同荷兰人乃至那些海主们的船只相提并论,各围船按照战前的推演及约定此时也知道应该做的是什么了。按照战前的推演及商讨,被链弹命中的敌船就是短时间内我方小船可以追的上的目标了。对于这些敌人虽然在理论上采用火箭动力的自杀爆破船最好,但是这样做很可能会使敌人提前警觉起来,不利于最大限度的重创及杀伤敌人。在海上航行能力相比敌人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就像草原之上的纯步兵遇到纯骑兵,除了一定程度上的诱敌,最大限度杀伤敌人的手段十分欠缺。
六艘封舟附近的二十多艘用于外围防线作用的几十吨排水量级别的小型帆船开始向被命中的敌船吊转船头发起了决死般的冲击。
那些桅杆暂时无法修复的敌船知道将要面临着什么,虽然一时还想不起十分有效的办法。三十多艘船上的三千余名弓手及铳炮手却开始向几百名驾御着二十多艘小船的展开了猛烈的火力。
几十吨排量的小船迎对手如雨射来的箭矢弹丸在短短几分钟之内还是逼近到距离敌船不过二三十米左右的距离上。被打中了桅杆的那些敌船似乎比战士们所驾御的小船乃至刚才来袭的火船大了不少,不会因为投石机大小的推杆雷的轰击而立即面临沉没的命运,这让战士们足足的用完了所携带的所有推杆雷才将这三十余艘千料左右的大型敌船炸的看似再也难以恢复。
在这之间的对抗中战士们又因为敌人的弓箭铳炮乃至推杆雷带来的误伤付出了近三分之一大约六十余人减员的代价,自身的船身也被打的千创百孔。但是却也让这些船上的敌人大部分面临着落水减员的命运。
船队面临水鬼的威胁下,理想的选择当然然是乘帆机动,可为了最大限度的打击这些敌人。韩星以陆军的联络信号旗向各船下达了停止前进的命令。
三十多艘做为先锋的大船上的敌人落水之后绝大多数人并没有选择去做什么“水鬼”而是向自己船队的方向潜游而去。
没有旗船传来的命令,此时的战士们也明白应该怎样做了。第四旅用于辅助的几十吨排量的小船上一直没有开火的散弹炮此时发言了,装药不变的情况下双份装弹的七十公斤青铜制成的劈山炮一次能把六百余枚十五毫米直径的二十克铅弹以强弩般的初速发射出去。在双份装弹却不按标准增加装药的情况下,铅弹的初威力会仅仅只有一百焦尔左右的初动能,打到上百米甚至更远的距离上不过几十到数十焦尔的能量而已。这样威力的弹丸就是连寻常的软甲也难以有些威胁。不过这对于那些落入水中后大多没有披甲的敌人就带来了完全不同的效果。弓弩范畴速度的弹丸在落入水中的情况下也不会像鸟枪弹丸那样因为过高的速度和水阻入水很浅就丧失了威力,对于水中的大多数没有防护的敌人仍然能够造成极大的杀伤。
二十多艘船上的四十余门轻炮在连续三轮的开火中就把三四万枚二十克重左右的铅弹泼洒了出去。每门炮的每一轮开火都如同雨花一般覆盖几百平米的水面内一切敢于冒头或者没有深潜的人。
或是因为这些集群起来的火炮无法攻击逃散到更为广泛区域内的目标,或是在大海上熟悉水性的人依靠风浪和潜水躲过了攻击。不少人潜入水中一段时间后在更远的地方上冒了出来,却又躲不过船上的战士们以超轻臼铳以及燧发排枪联合起来展示出来的猛烈火力。
曾经十分自信的郑芝虎等人虽然还拥有着超过二百艘战船及两万几千人的兵力,却再也没有了之前的那种歼敌于海上的自信。
“那些人临时征集来的大船航行的并不快!还有功夫回泉州安排好转移人财物资的事儿,如果就这么放任这股强敌在泉州登陆,那我们在大陆上的跟基就失去了。”负责联络指挥的旗船上,李国助劝道。
历来海上的交锋不讲究像陆战那样的决胜,因为在海上能够靠的住的船员并不像地面上的武装那样可以随时组织与动员起来。更不要说人员的损失往往伴随着船只等“财物”的巨大损失。
郑芝虎沉默了很久,最终还是决定趁对手打算在泉州登陆的时候展开一次决定性的突击。以望远镜观战的他已经大致有了想法:敌人的那些船并非龟甲船一般的东西,只要集中起优秀的弓手组织远距离的压制,是可以在给对手重大杀伤的情况下遏止住对方的爆破作业的。至于对手那些用于爆破的推杆雷?只要用轻型的虎尊炮准备好了合适的架子就应该能对付。
第368章 登陆泉州
“如果在海上都不能对付这些人,让他们上了岸又有什么机会?至少他们又没有追歼我们船队的能力,在泉州附近我们还是应该趁他们登陆之时再搞一次!我不相信这些海上操船的陆师准备好了长期留在海上像我们一样与海为伴!”郑芝虎下定决心的说道。
海面上曾经十分激烈的战斗就这样结束了,韩星所率领的第四旅船队主要与敌人交战的外围船只上的战士们以十九名战士的战死及伤死外加五十四人不同程度的负伤。主要是推杆雷爆破时带来的误伤以及对手弓箭造成的杀伤,火器类的杀伤仅占小部分。而带来的战果却是不仅成功的抵御并摧毁了福建一带海主们的联合船队一共五十多艘火船的袭击,外加彻底解决了三十多艘大船,给对手至少造成了大约四千上下的不可恢复减员损失。其中不少还是对手队伍中的先锋精锐。对于靠海吃饭而不是拥有庞大国力支持的非正规海上力量来说这个损失给予对手的打击已经着实不清了。
不过对于船上的主力旅官兵来说这样的战果,同以往的作战比起来,特别是考虑到之前在闽江一带所付出的巨大代价,远远不能满足。
“船上携带的补给只要我们注意保质和烘干,连同淡水也算在内足够一年之用。我们有能力同敌人这样耗下去。”战斗结束后一名从小船上撤下来休整的连长说道。
身在封舟大船上的韩星远离战斗的紧张,因此并没有忘掉身后的第四旅乃至秋季可能将要到来的决战:“旅长让我们这些人出海,大家也是做了遇到意外的情况下全员损失的准备的。但是旅长能接受不代表我们就可以拿这种接受来冒险。圣上同我们说过:今年秋天与关外强敌的决战是鼎定海内命运的关键之战,为了在大战前让第四旅最大限度的恢复战斗力,我们不能长期配着敌人在海上冒险。初夏的现在虽然风平浪静,但是遇到暴风雨怎么办?即便是如今出海的这六艘封舟也不安全。为了最大限度的避免意外,我们只能选则快速攻下泉州。我当然知道敌人的两只脚一只脚在岸上另一只在海里,这正是我们诱敌出战的良机。”
韩星思索了很久下定了决心才把这些话讲出来,而跟随韩星一起出战的各连连长们都知道这些话背后的潜台词是什么。
“让各船上的官兵们抽签!抽中的在关键的时候上!”韩星下令道。随后把包括自己在内的名册拿了出来。
“营长你是圣上的弟子,参加这种任务完全不值。”步兵第二营的营长没有用劝告的语气,而是直言不讳的说道。
韩星思索了片刻,没有再多说什么。而船队进行了激烈的海战之后继续向泉州开进。已经依靠操船的优势撤退到几里之外距离上的敌船似乎像是另一支护航编队似的一直跟随着新军主力旅官兵所驾御的大船,因为畏惧不感靠近也只能在那喊话骂战都听不到声音的距离上徘徊。
泉州相比福州更成为东南一带的贸易中心除了这个地方是远来的船只最有可能落脚的地方外,还在于这是福建一带最为优良的港湾。它不像福州那样太过于深入内陆因此也无需面对内陆势力上的太多麻烦。泉州距离福州的距离也不算遥远,经过一昼夜的航行及战斗,没有花费多少工夫与时间,整个船队的近千名官兵就在时刻的戒备之下濒临了泉州的外海。
这时船队似乎要面临一个选择:如果使入泉州附近的海湾,那么船队就要面临被敌人陆海夹击的挑战。不仅如此,泉州港外的敌船队还将因此占据上风的优势,这也是郑芝虎等人决定一赌的原因。
不过,早已做出决定的韩星等人此时却没有犹豫。没有编队航速的优势还要重创敌人,唯一的机会就只有诱敌,这些有利于敌人冒险的因素也是一种机会。
船队大胆的向泉州的港湾内行使,没有理会紧随起后从东南方向将船队围堵住的敌人们。李国助郑芝虎等人的火船已经不多,但因为战局了上风处,在三百步左右的地方以各种炮火和纵火的火箭向韩星等人所在的六艘封舟大船接连不断的释放而来。幸好战士们在火药的运输管理方面有一套手段,敌船不逼近到所需的战斗距离大量的火药就不上甲板才没有发生太大的意外事故。
为了执行登陆作战任务,伴随六艘大船的二十多艘小船不得不集中到大船的西北方向上准备上岸任务,掩护封舟的战士一下自少了很多。
全船近千名官兵,大概有六百多名战士转移到几十吨左右排量的小船上准备靠岸进行登陆作战,就连封舟上的不少火炮也在不远处敌船队的注目之下移动上了小船。
见到第四旅的战士们这些看起来很“愚蠢”的举动,原本对这此围攻十分有顾虑的李国助等人也觉得或许真有不少机会能够歼灭这股北方而来的强敌。
趁着战士们向小船转移人员火炮的功夫,泉州海湾内集结起来的福建船队开始进一步向战士们所在的船队逼近。大概在二百米左右的距离上,无数铳炮弹丸及箭矢如同飞蝗一半袭扰而来。
比较重的十二门青铜炮并没有全部转移到小船上,韩星手下的炮兵战士们也开始操作为数并不多的中型火炮向来袭的敌船展开了射击。
虽然在船只的航行速度上封舟不如敌人的那些海船,可坚固度的优势却一下显现出来。九斤弹青铜炮发射的五两铁弹能在二百米左右的距离上打穿敌船船舷杀伤对手。而对面射来的轻重炮弹及箭式却似乎都无法对大型福船的船板构成危害,不得已之下只能采取近战火攻的战术。
诱敌作战,不怕对手进攻,就怕对手试探性进攻。不过在经历了不久前的大亏后,就连郑芝虎等人似乎也变的十分谨慎起来。福建船队仅仅派出了二十余艘战船做为试探性进攻的前锋顺着东南风从韩星等人所在的大船后面逼迫上来。
第369章 登陆泉州(二)
这一次顺着东南风赶来的敌军前锋似乎吸取了之前的教训。尽管十二门青铜炮的在中距离上的威力也很强劲,然而却很少能够对大型船只的水线处构成威胁。就算炮弹打进舱内最多也不过造成一人或几人伤亡,然后用专门的木塞就可以将进水的地方堵住。而这些长炮发生的链弹却是极为危险的。
到了大概二三百米左右的距离上,那是链弹有效射程的边缘,一二百吨排水量的战船上福建船队上的精兵们识趣的把硬帆降低到很低的高度,只是微弱的借着风势前进并始终保持一定距离。
炮手们试探性的展开了一轮链弹的开火,12磅炮上下规格的火炮逆着海风发射的链弹到了二三百米左右的距离的时候弯曲弧到似乎已经很大了。除了杀伤了十几名福建船队船上的船员和士兵外并没有起到破坏硬帆的作用。
相反,顺着风向射出的箭雨在二百几十米的距离上却似乎依然能够发挥作用。敌军二十多艘船甲板上的两千余名集结起来的弓手以每分钟上一两万支箭的火力密集的向同一艘大船上展开压制的时候,甲板上任何活动的人和物都不得不撤到船舱之中。仅仅能够凭借船舱内临时开的射窗和射口以炮火向敌船展开还击。
趁着这样的机会,郑家与李家传统中水性比较好的水手们开始活动了。水底龙王炮一类漂雷改装的炸类众人也不是没有。
从大船上释放下来的上百艘小船此时已经已经张起了帆,由不过两个人一起操作就在这海面上顺着风向向大船以松散的队形袭来。
战士们开始从甲板下的船舱内以推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