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也有可能受伤。

    没有战场上常见的喊杀声,披甲持盾的后金战兵就已经以一种坚不可摧的态势逼近了城头。

    “点了没有?”负责指挥的陈勇虽然有所准备可看到这样的情况还是有些焦急。

    “点了!我们的引信不止一个,都是精心挑选过的,按时间肯定万无一失!”

    就在这时候,已经通过土工作业埋在了敌人在北城土堆下的各万余斤黑火药已经按照在加固了铁板的情况下堆埋了起来。

    张海本来并不十分精通爆破技术,对定向爆破也不十分了解,但是张家新军起家这三年来进行的类似研究和试验可不再少数。

    五千克左右的优质黑火药在埋放合适的情况下可以制成抛石雷,把近一立方的石块抛射到最大百米左右散布范围。

    一万斤大概六吨左右的黑火药,远不能把这数千土方量的土堆炸那么远,但是炸塌却足够了。

    为了不让这些火药炸塌城墙,火药没有如同抛石类那样埋放在城根的地方。而是埋放在距离城根有一定距离的底部。

    伴随着城墙下腾起的远远比京市城头城门楼还要高的黑云,巨大的爆炸声传遍了方圆几里的范围,就连京市宫城附近的地方都能清晰的听到。两处数千方上万吨的土堆伴随着几十名登城的敌军先锋被炸到了几十米高的天空之中。不少的尸体和数以吨计的泥土散落在城头之上。幸运好临近城头的不少地方搭起的砖石堡垒才使得没有人被天上掉下的人员和土石杂伤。

    给敌军精锐造成上近二百伤亡,五十多人当场死亡的巨大爆炸对于城头上负责监视的守军来说也不是零成本或无代价的。

    但即便如此,仍然有临近爆炸区域的二十多人被震的昏迷,四名青壮及一名新编治安军战士被震的内出血而亡。

    为了在爆破不成的情况下有效的展开压制或反击,临时修建的堡垒距离炸点的位置还是太近了。

    “以我们队伍的质量,即便有了这些手段,同城下零伤亡的交换比也是不现实的。不过同敌人披甲持盾的精锐一比十的伤亡比也算是大胜了。”陈勇貌似沉稳的说道。因为他知道面对眼前的这些强敌,至少要坚守大半年的时间是有多么的艰巨。

    此时距离土堆不远处的战士们在巨大的爆炸带来的震撼之后却传来了阵阵的欢呼声,一个月以来之间压在心头上的巨石似乎在这巨大的爆炸声中烟消云散了。

    城北爆破作业的成功不仅宣告了敌军堆土攻城的破产,也显示了守军丰厚的守备物资。这五个多月来陈勇等人按照张海临走前的商讨和布置,动员整个京师中的工匠乃至民众中的不少人力制作了多达上百万斤的优质黑火药,并且利用这些黑火药制作了供应给一万七千余支重火绳枪,数以千计各种大小火炮的相关弹药,数以万计的各种炸弹之后还有不少节余。

    “我大金勇士的命可不能这样随便消耗,制作了那么多攻城器械,该轮到你们进攻了?”负责传令的后金使者对王在晋等人冷冷的说道。

    很显然:如今已经全军主力入关的六万后金军队不仅在战斗力上面对十几万关宁军野战方面占据上风,还有更大选择的余地。新朝如今与残明政权已经是血海深仇。那新朝主力似乎畏惧后金而并不畏惧明军。如果后金不高兴,随时可以撤回关外并且占据那些边关要地,离开了乌龟壳的关宁集团就只能独自面对可能北上的新朝主力之威胁了。

    同野战不一样,明军对这种攻城战也不并怎样畏惧。明军攻城很少让家丁主力或有战斗力的部队亲自上。大多数将领认为让这些宝贵的力量做督战队似乎更有成效。

    不过不知是锻炼部队还是以示诚意,各旗中还是抽选出了几千名善于重箭抛射的弓手为登城的部队提供掩护。这次进攻的主要目的依然是试探守军很可能尚未暴露出来的种种手段。宁远城外的十一门西洋重炮也已经调集到距离攻城处两里左右的距离上并挖好了炮垒。

    隆隆的号角助威声中,针对京师北城墙的进攻再次展开。

    早春时节的临近使得东南风也十分常见,因此这次顺着风向的进攻改在了京师左安门以北的外城东南处。

    带着刺鼻气味的烟雾滚滚的顺着风向覆盖了整个左安门以北的外城东城头,飘来的大量烟雾也有效的掩盖了攻击距离以外的大型攻城器材的调动。直到距离不过二百步远的时候城头的人们才发现至少三十多部云梯车及楼车如同雄壮的高墙一般在将近一里左右范围内逼近了外城东城头。

 第330章 京师守战(二)

    几千名后金精锐射手以优良拉力包线的一石以上清弓抛射出的重箭射向不过一里范围的城头的时候,发挥出的密集压制力量似乎完全不逊色于张家新军主力在攻城时的能力。甚至因为后金集团所拥有的优秀弓手数量更多,依靠辽东广阔的资源和长期的积累家底也远远比当年入寇到京师城下的蒙古人雄厚的多,并不在意数量不少的箭支以不可挥收的方式消耗出去。尤其后金集团听说新朝军队的军队规模远远没有明军那个水准的时候。

    在城头上几乎每平米的范围内一分钟内就有数支重箭落下,即便身披甲持盾的人在城头上也极有可能遭到杀伤和压制。而能够有效应对这种威胁的精制全身板甲在如今驻守京师城头的新军部队中并不多见。

    近一里范围内的城头上的新军在箭雨下似乎完全被压制住了,躲避在一些临时木板下的青壮也因为近百架大小投石机发射出的数百枚石弹而遭受到上百人的伤亡,不得不退入城头的石堡内。

    城头守军在预定的攻城地点似乎被完全压制住的情况下,逼近城墙的三十多部云梯车及楼车携带着七百多名虽然并非家丁一类但还算过的去的战兵全身披挂的逼近了城头。一部分人以三眼铳等火器在极近距离上瞄准着垛口,掩护着另一部分负责近战肉搏的人展开了翻墙进攻。

    一千名最为优秀的后金弓手们在进攻队伍逼近城墙的情况下显现出比张家新军中的清式长弓弓手更为优秀的射术,重箭在六十步左右的距离上以几乎不超过一人范围的误差精确的抛射到临近城垛附近的城墙内为登城的先锋提供掩护。

    几十部楼车和云梯车抵达城头前凸的堡垒的时候,掩蔽在城垛下方和石堡上的火枪手终于在披了两层甲的情况下冒着伤亡的风险暴露出来。以十数斤重量沉重而粗短专门用于守城的火枪向逼近城墙的敌军展开了射击。

    自古典时代至16世纪的两千多年时间里,在投射兵器与盾甲防具的较量中一般是盾甲防具占据上风。除了多人用的**弩或者弩炮等“重兵器”,除了少数极具力量天赋的神射手。大部分普通士兵射出去的箭和抛出去的石块都不能威胁到诸如攻城战兵这类拥有重防护的对手。

    然而威力越来越大的火器越改变了这一点。在欧洲,制造最为精良的钢制板甲加上厚实的内衬也无法抵御穆什克特重型火绳枪的射击。在此时的京师城下,身披双甲兵站在楼车木板之后的敌军也难以和城墙比较防御力。京师各部原由的轻臼铳再经过厚重金属套筒的加固只后已经足以把四五两重一寸口径铁弹以三千焦尔左右的枪口动能和二百米左右的初速发射出去。铳上的勾架还可以依托工事或墙头低消巨大的后坐力,能量巨大的硬质铁弹轰击之下。楼车和云梯车上的档板也不再坚固,弹丸在打穿木板和盾牌的防护后依然有足够的动量将楼车与云梯车上的士兵钝击杀伤。

    不过在这样近距离可以直接瞄准作战的范围内,即便是一些不合格射程近的火器也有其用武之地了。

    装载着不少事先填装好弹药的楼车里的火器手们接连不断的向开火的垛口和暴露出来的射孔开火。以上百名先锋伤亡为代价也杀伤了几十名在城头上冒着箭雨出堡作战的新军战士们。

    城外数量众多的辽东集团官兵也有用于守城的不少的爆炸物,当挑选出来并用重赏重罚激励之下的敢战先锋们用支架将不少陶制黑火药炸弹支到城垛内侧引爆的情况下终于没有几个人敢坚持守在外凸的堡垒之上了。

    不断登上楼车和云梯车的明军先锋在经过数分钟却又显得很漫长的激战后终于突破了城墙,翻入一片狼籍的城头外堡墙头之上。

    攻上城头的明军先锋迅速从外凸的堡垒展开沿城墙展开的进攻,冒着城头堡垒不断射来的铳弹前进,在近一里的外城东部上攻入城头的明军披甲战兵越来越多,上城的人已多达数百人的兵力。按照传统的经验:这么多的人上城,应该完全可以在城头站稳脚根了。

    然而就在城外的守军爆发出攻上城头的欢呼声的时候,猛烈的炮声响了起来。精确的部署在敌攻城地段两侧的各四门共计八门中重火炮以最大限度的装药量向人群打出八发炮弹,在第一轮开火中就以散弹和实心弹相结合扫倒了攻上城头的二百余人。整个城头上的敌群正在向外扩展的攻势为之一顿。沿城墙的火器手中的重臼铳也似乎像是无需填装弹药并且打不完似的,狭窄的城头之上在十数秒种的时间内就打出上百发铁质重铅弹成片的将参与攻城的明军杀伤。城内的重型配投石机及重臼炮似乎也早已集中的部署在了敌人重点攻城的地段,接连不断打出的巨石和泥弹精确的落入敌群,将退入四五个外堡内的残余明军及城外的涂有防火泥的攻城楼车运梯车砸毁了大部。

    这种“城头炮”并不是第一次运用了。上一次给围攻青州的明军就带来不小的杀伤。不过张海自起家以来同南至广西狼兵北至宣府大同兵等不少明军都交手过,而一直对抗建州的辽东各部却很少于张海等人的队伍交手过。自然对于张海等新军迥然不同的城防战战术欠缺多少了解。

    京师被缴获的购自澳门的“红夷大炮”一共约十八门,其中能够有效机动的不过十七门。再加上陈勇等人带队驻防京师后利用京城内的铜钱资源及铸炮工匠新造的二十四门四百斤身管的九斤弹青铜炮,一共不过四十门火炮。

    这些火炮如果用于防守青州城那样城墙不过十几里范围的寻常府城,只要部署在城门各城就能在整个城头形成完整的炮火封锁线。而对于内外城周长近八十里的京师城头来说却显得的有些不够了。这也是听闻到张家新军在内地不少战事后的孙承宗等人并不以为意的原因。

    “真是倒霉!我们选择的攻城范围怎么就能那么恰巧的在城头敌军的两座炮垒之间呢?”袁崇焕等负责进攻的辽东武官员不由觉得晦气,但并没有多少人丧失拿下京师的信心。

    攻上城头的明军被密集的炮火轰退之后,辽东军所拥有的十一门“红夷大炮”调整了瞄准的方向。针对之前城头上炮垒大致存在的位置展开了接连不断的猛烈轰击。

    这时代的“红夷大炮”威力可能不比拿战时期的四磅轻炮威力大多少,尤其葡萄牙人卖给明军的这批。不过即便如此,那些命中城头的重炮炮弹也能轻而易举的摧毁和破坏并非实心建筑的砖石堡垒和京师的新军在城头加筑的那一层空心墙。数百发炮弹的轰击之下,进攻城段两处各几十米范围内的石堡都被轰击的垮塌下来。

    拥有强大兵力的城外辽东与后金联军在第一天的进攻中当然不是只针对一处或几处城头。在初步试探性的进攻遭受挫折之后就利用兵力和物资上的优势于城南、城东、城北所有可以借助风势的方向展开了全面进攻。

    面对这种全面进攻的压力,陈勇的要求很简单:只有在遭遇到密集重炮炮击或者存在四部以上攻城车同时进攻的地方,才可以示意相应城墙内侧的旗手和信号兵示警。在其他大多数敌军以云梯蚁附攻城的地方,小号的“万人敌”等爆炸火器外加重型短铳向敌人开火。

    同时,利用这几个月来在京师城内搜集起来的材料乃至留在城内的工匠,京师城内的新军也赶制出两部牵引式热气球用并用此时在全城也并不多见的望远镜武装起来。

    城内的多部马车牵引在高空各处观察城外敌人的动向。因为无需像张海直属的航空队那样携带大量百虎齐奔箭发射箱而只需携带一些信号火箭弹,每部热气球可以携带两个体重不算很重的成年人,一个负责以望远镜观测敌情,一个负责以信号或者速写的方式向下面负责指挥的人传达敌情。

    在城四周的敌军猛烈再各个方向上攻城的情况下为了不错失战机或者指挥失误,陈勇命副指挥王鼎亲自携带望远镜登上热气球,在高达五百米的高空中观望着数里之外的四周敌军动向。

    集中精锐兵力和攻城器具的后金辽东联军在城北,内城东,外城南的三个方向上有展开了烟雾掩护下的突击,曾经三次以几百人到数百人的兵力在精确抛射的重箭箭雨掩护下登上了城头立住了脚根。但都毫无例外的恰好被两个炮兵连至少八门以上部署到位的中重火炮组成的炮垒在城头上包击,在猛烈的铳炮火力和投石机密集的打击下遭到了失败。

    仅仅第一个白天的全面攻击,攻城的各防就伤亡损失两千余人。虽然在对峙和消耗战中也杀伤了几百名城头的守军,但是对于并不缺乏人力的京师城内新军来说这种损失比是完全可以接受甚至是一定程度上占便宜的。

    “真实奇怪了!难道南朝军队的主力不在扬州或南京,就隐藏在这京师城中?怎么会有这么多的火炮和投石机?我们在哪里进攻,他们城头上的炮阵就部署到哪里。好象在这四十里的京城城头上处处是陷阱一般?”在第一天的进攻中损失了五六百名精干的阿敏及莽古尔泰都有些惊疑的抱怨道。

 第331章 京师守战(三)

    早春时节后金与辽东联军在攻城的第一天里对京师城头的全面进攻也不是没有收获。至少通过在各处的全面试探性进攻,不少的军官将领都看的出来如果不是城内的守军在屡屡被敌攻上城头的情况下仍然留有余力,那么城内守军的兵力相对着京师内外城八十里的城头必然是人力上有些捉襟见肘的。

    对手能够从城内新增加的兵力无非是一些老弱妇孺之类的辅兵,在辽东参加过不少攻坚战的后金官兵都知道:这样的辅兵在白天守城寨的时候或许有用,但是在夜战和近战中哪怕面对飞爪勾索级别的登城攻击都是脆弱不堪的。至少面对这种守军兵力并不是很充足,又在白天激战了一天的城池,夜间以精锐的突击有很大的破防成功率。

    不过这种野战中的登城进攻依然是很大风险的事情,以这京师城头的高度如果掉落下来虽然没有当场死亡的风险也有极大概率受重伤。

    参加第**夜间突袭的八旗各部再也没有敢于像白天那样用精兵骨干投入消耗战,而是在佐领以下所有披甲战兵中各部抽签选出参战的甲喇,再由随机选出的甲喇抽选出负责登城的战兵,虽然这样一来参战部队的素质大为下降,但是各部却可以因此承受更大的风险并拿出更多的人来。按照六万人中三十抽一的原则选拔出两千名军兵,并由万余人负责掩护分别选择内城西至外城西四个外堡做为夜袭突破方向。

    辽东的关宁集团则抽抽选出一千名比较堪战的战兵由五千于人负责掩护在城北两个外堡做为突破方向。“红夷大炮”也在白天瞄准要了将要进攻的城段。并在火弩的指引下使队伍在暗夜中不会迷失方向。

    与此同时,后金与辽东集团规模庞大的兵力下随时能够出战的数万作战部队分成二十多股在其他各个城段展开佯攻。

    “我就不信,这城头之上莫非有几百门那种犀利的火炮?把每一里都以足够的火炮严密的封锁住!”阿敏所部在白天的作战中损失不算微乎其微,没什么好气的说道。

    “这一次如果再是不成,我们就不要再出动自己的精锐攻城了。”奴尔哈赤说道。不是面临生死对决,两三千的损失已经是后金集团愿意在一次作战中承受的极限,如果只算各旗内的满州本部,通常每年新成年的男性兵源也不过如此数量。

    拥有庞大兵力的城外联军为了不让城头上的守军安心休息,在夜间依然由负责出战的五万多人以辽东军为主,后金为掩护的人马在京师内外城的几十处城门展开了佯攻。

    面对夜间防御这个难题,陈勇王鼎等人依靠对当初青州守战的总结及讨论后的改进也做出了大致的安排:漫长的城头当然难以像青州府城那样仅仅依靠二十四门部署在城头上的火炮就构成完善的防线。夜战守卫城头的主力应该是这数个月来逐步装备部队的一万七千余支能够击破进攻之敌任何单兵防护的重火绳枪。

    五万左右的核心战兵在夜间将有一万三千人左右驻守在八十里城头上每隔百步大概150米一座的横堡上。横堡是由布置在内侧平台上的石板和石墩在黄昏以足够的人力时临时搭建起来的。每个石堡上可以部署五十名士兵使用粗短而容易填装单位的重火绳枪进行警戒。堡垒面向城头一方只有仅可供枪管身处和有效观察城头地段的射孔与观察孔。就是长矛伸近来都难以左右摇摆。箭支射近来也只能沿固定的方向才能飞过。另外四千余名战士在夜间将以八到十人的班为单位部署在各个里坊街口处在固定位置上担任警戒,当遇到渗透入城的敌兵的时候主要任务是在遇到危险的情况下发出信号指示敌兵存在的方向。

    负责休息及做预备队战备的三万余主力及规模庞大的青壮将驻守在距离城墙不远的地方,其中约一万五千主力及三万多可以在夜间有效调动的青壮将做为预备队应对城头及城内可能出现的问题。

    当然大部分进攻力度并不强的夜间袭扰性的进攻会被在八十里城头负责当值的三万余名用守城器材及推杆负责防御的青壮有效的抵御住。

    在城内暂时还拥有足够的守城物资下,这套守战策略在面对明军主力进攻的时候是万无一失的,但是面对在白天表现出强悍战力的后金主力则并还要看战士们的实战表现如何。

    陈勇等人并确切的知道敌人的全面强攻在白天之后会紧接着在攻城的第一个夜晚继续展开,但还是在黄昏的时候吩咐曾经在新军主力部队里当过兵的连营干亲自睡在城头的不少横堡内为战士们打气。

    夜里最初负责在各处佯攻的几万明军并不强,但负责掩护的几千名后金精锐弓手却发挥出处人意料、并且比张家新军主力中的弓手还要精湛的技艺。距离城头五十米外以盾车掩护着的后金弓手们以百步左右的抛射也几乎能借助城头附近火光辉映出的城头把箭倾斜的射在横向误差不过两三米左右的范围内。抛射过来的重箭完全不是负责值守的那些青壮们简单的棉甲所能抵御的。

    在第一轮的进攻之下就有上千名负责在城头之上坚守的青壮们在数万支抛射过来的重箭箭羽下遭到杀伤。相比白天,夜间来袭的重箭往往看不清来袭的箭道,更让人防不胜防。

    在夜间投来的土石炸弹和箭羽的掩护下,有重点箭雨掩护的十几处城头都被攻下,上万名“先登”依靠着简单的云梯接连不断的涌上了城头。

    横堡的重型火绳枪开火了,为了防止暗夜中的慌乱导致开火不准确,城上的横堡每一个射孔在厚厚孔壁之下都只能沿着大致差不多正确的方向开火。堡内的每一轮排枪中的十发重型弹丸有时候会接连将两名防护水准不怎么样的敌兵打到再地。一个横堡利用填装好弹药的一轮射击往往就能杀伤四五十名登上城头的敌兵。填装弹丸的间隙,负责在射孔值守的精干战士还以弓箭接连不断的向外射箭,以威胁那些防护并不是很优良却在掩护下攻上城头的敌兵。

 第332章 京师守战(四)

    攻上城头的明军在最密集的地方不过于半里左右外城西段接连不断以云梯攻上一千五百余人。但在至少三座横堡一百五十名重火绳枪手利用填装好的弹药及工事掩蔽的第一轮开火之下就遭受上百人的伤亡。接连不断射出的弓矢及城内的预备队以弓箭和投石展开的袭击之下敌兵不得不放弃城头退守占据的外堡。

    城内的弓矢投石向相应外堡展开的攻击造成密集的人群惨重损失的情况下甚至有不少的明军不得不跳下城头,或是在混乱的踩踏中伤亡。

    攻击中的不少箭矢弹丸也同样落到了城外,并且早城城下个别负责掩护的后金军主力负伤。

    以辽东军为主力的佯攻虽然失败了,但是做为进攻主力准备展开攻击的后金主力却看到了成功的希望。

    因为那些在激烈的交锋中落到城外的箭矢似乎力道并不大,难以给身披双层铁甲的大多数后金战兵以实际的威胁。从城内投来的石块儿泥弹能给重装的战士造成伤亡,不过在这样的打击下负伤的人远远多于战死的人。这说明城内并没有多少配重的重型投石机或者投石机的数量根本不足以掩护长达数十里的城头,大多是连投石索都不能熟练运用的士兵投出的简单带着绳索的“马尾飞石”

    在通过试探性的全面佯攻摸清了城上的横堡大致所在位置后,城外利用暗夜搭起的配重投石机开始不断把一石重的巨石从近二百步的距离上按照白天所测定的距离和角度重新调整之后展开了攻击。

    史上少见的规模庞大的队伍,不仅仅使得攻城的联军拥有充足的人力和物力,还能够挑选出十分精通于攻城器械的极少数人才和足够精锐的士兵。这使得攻城的能力似乎好不逊色于当年的张家新军主力多少,不论守备多么完善的城池也能轻而易举的攻上城墙。

    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准备的四十多部重型投石机已经在暗夜中被部署到了预定的地点,外城西和外城东两处准备进攻的后金主力及辽东军精锐做着火力铺垫。

    每一轮轰击都能将几千斤的石块儿投掷到将要展开进攻的城段之上。在连续不断的石块轰击之下原本看起来十分坚固完全能抵御投石攻击的横堡也被砸塌了四五处,为登城的后金军队打开了通道。

    不仅仅如此,在城头之上堆积和散落的石块还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了更外侧城横堡的重型火绳枪火力射界。

    物力似乎好不逊色于中原军队,素质也很优良的几千名后金精锐弓手再次于夜间展开了猛烈的箭雨。除了精锐弓手之外,使用五六斗弓力的不少寻常满州士兵也参与到对城头的掩护中来。这些普通的箭手射出去的箭即便没有准确的抛射到城头,而是给自己的攻城人员造成“误击”往往难以威胁那些全身铁甲的后金主力战兵,而防御力逊色的多的大多数守军在这样的箭支抛射袭击之下即便能够用简单的盾牌有效的护住身躯,却难以有效的展开守城作业了。

    夜晚之中如同飞蝗一般的箭雨下,身披双层重甲的后金先锋们首先利用如同守城战具一般的带叉挂着绳索的木杆搭在城垛的下方,使得即便有冒死身披重甲的守军企图以推杆破坏如同云梯一般的木叉也无从着力。随后后金负责登城的先登精锐便顺着木杆以一定的倾斜角度向城头攀登而去。即便有躲避在城垛之下的守军沿着大致的方向漫无目的的向外抛出开水或者石块火罐爆炸物一类的东西也只有在士兵们接近城垛的时候才有威胁。

    在战兵们接近城垛大概两三米距离的时候,便迅速向城头投出携带的黑火药葫芦炸弹以清理有可能躲在城垛下的敌人。并借助爆炸的声势用长兵勾住城头,登着木叉攻上城头。

    那些被选为先登的后金战兵们虽然参加过多次攻城作战,却依旧有些紧张。不过在冒着敌我双方的箭雨于黑夜中攻上城头之后却并没有想象中的多少残敌在顽抗。城头那些素质和装备都并非优良的青壮们在门板木**也无法有效防御的重箭抛射和投石机的火力准备之下已经没有多少人敢于继续在城头立足了。不过这此攻上来的后金主力有了上次佯攻中的经验教训,为了防止可能的重型火铳威胁大多尽可能的低着身子。这样还可以躲避从城墙内侧不断砸来的石块儿和威力并不算大终究可能会带来危险的箭矢。

    在少量的后金先登攻上城头之后,做为预备队的青壮们对城头的后金战兵展开了反击。不过双方在夜战中的防护差距似乎同以往新军同那些乡勇锻炼战斗的时候反了过来。在加上做为预备队的普通青壮及新军战士同后金先锋的巨大近战能力及经验差距。第一排攻上城头的先登就把多达近十倍的青壮和新军预备队士兵们刺杀的频频后退。越来越多的后金主力战兵在外城西墙登上了城头,并在拥有了足够立足的兵力之后迅速沿城头向南北两端攻去。

    登城城头附近一里以内的横堡都在不久前的投石机火力准备中被砸的跨塌下来,开始不断有后金战兵把引火照明的火团抛到城内侧以掩护着下城的战兵向城里攻去,攻到城内的几百后金战兵同逐渐赶来的近万名预备队在城下边缘临近城门的地方爆发了激烈的巷战。

    而在登城敌人所占据城段外侧的横堡前,重型火绳枪射程范围内的后金士兵在卧倒的情况下利用碎石做为掩蔽抵挡着远处不断袭来的重型铁弹。后面的人不断从城下送来已经拉好弦上好箭的强弩,供那些先锋战士同横堡对射。

    弩箭的射速并不比火枪更快,但在夜战中隐蔽性的优势外加有人在后方负责开弩上弦并不断送过去的情况下前方的士兵可以卧倒射击,很快就逼近进距离压制住横堡内的火绳枪射孔。

    此时身在广宁门附近不远的地方指挥战斗的陈勇见到后金军队如同新军主力一般丰富的攻城经验和犀利进攻也不由为之惊叹。

    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那种似乎只有在新军主力部队中才存在的应变能力、战前观察与准备能力。

    见到这些,才知道为什么在辽东的不少城堡攻坚后金军队往往能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将城寨拿下,也才了解师傅为何在对待这股特殊的关外蛮夷时那样的谨慎。

    不过不论是陈勇还是在城内负责指挥预备队的王鼎虽然赶到了险战一般的压力却没有完全绝望。

    “内城轨道上那些防区内的重装备就绪就绪好了没有?”陈勇焦急的命令传令的士兵以约定号的灯光信号询问道。

    当后金军队从四处攻上城头已经完全控制了近一里的城墙并开始准备跃入城墙直攻城内的时候,黑夜里一连串巨大而沉闷的爆破响了起来。更确切的这种声音既像是爆炸声又像是炮声。

    那是通过城墙内侧轨道而逐步从攻城敌军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