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219章 风卷残云(五)
相比近忽极限的力量及箭术,张海近战博击的经验和技巧其实都并不突出。
不过自幼与家人训练的时候就十分注重实战方向,再加上这些年来实战中的锻炼,躲避来袭的投射物方面完全不逊色于江湖人物中的一些高手。
见到前面一个女子扬起手来的时候张海便迅速飞身向左移动,虽然躲开了手绢扬起的灰尘却没有躲开后面的几个孩子以鞋为端、青沙为绳的飞索。
至少两根飞索在张海跳起来的时候于脚下走空,可还是有一根挂着鞋子的细长青纱结实的缠绕在了自己的右脚腕之上。趁张海立足未稳的时候沿着青沙向后拽动的力量瞬间就把张海拉到在地,兵器也脱了手。
周围四名十一二岁的孩子、七名青年女子、三名中年女子及三名老人见此情况知道机会失不再来,以最快的速度跃过两丈左右的距离逼近到张海的近前。
两个孩子以反关节技掰住张海的手指,两名青年女子则顺着两个孩子力量反关节从后面按住张海的手臂、两名中年女子分成分别将张海的两只脚压在地上的同时向外侧反关节猛别。另外四名青年女子则尽全力压住自膝窝至**部的部分,其余三人站在了张海的背上,还有三人把张海的头部侧着紧压在地上的同时用缠住其脖子的青纱紧紧的勒住。
接近十几个人的体重约摸能有上千斤的力量压在张海的身上。
局面似乎如当年嘉靖皇帝年轻时被十来名宫女们制服在地的情况类似,似乎就算是不像嘉靖皇帝那样胆小懦弱,不论多强壮的男人也会被制服。
而此时剩下的李幼娘拿出了隐藏在头巾里的精钢淬毒制成的钢簪握在右手来到张海近前没有多罗嗦浪费时间的废话便从脖子和关节等部分寻着铠甲的缝隙向内扎去。
没想到这握在手中的钢簪竟然一时难以透过张海在脖子和关节等位置包裹的梭子甲以及其内衬。
张海当然不会因为绊倒了一下就倒地不起,但是他不想在站起来了。如果这样游斗下去就算自己的战斗力占据绝对优势短时间也很难把这十七个人一一抓住,仔细的观察到这些人似乎再也没有什么有威胁的兵刃就倒在地上假装将自己的反应速度降低了几拍,干脆让这些老弱妇孺给自己做做全身按摩。
可张海还是低估了这些人的技艺乃至借助体重的力量,以张海至少五倍于训练有素的壮年男子的力量竟然不能直接抗衡这些人的力量加以摆脱,心中也不由的紧张起来。尤其在脖子上似乎感觉到戳来的力量和刺痛的冰凉的时候更是如此。
全身几乎连接起来的板甲和四肢板条外甲乃至护手护脚抵御了可能的利刃,也化解了站在自己身上之人的压力乃至最大限度的化解反关节及内劲威胁。可自己的全身也有些不灵活,很难通过扭动身躯的方式卸掉对方的力量。
不过这些老弱妇孺力量的耐久度还是远不如张海,在经历了连续近半分钟的较力之后,因为铠甲和护手的关系根本无法有效以反关节之计控制住自己,拿住自己右手的一个男孩瞬间被自己反抓住手腕。随之而来的当然就是巨大握力下那个男孩的一声惨叫。拿住自己的右臂的女子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右臂的情况下,张海迅猛的以右手向头前身后猛扫,当下就将三名妇孺的手臂打的骨折。十数名对手对自己的擒拿边瞬间化解了。
历经不少实战的李幼娘见到这个力量乃至防护装具都惊人的对手知道机会已失,再继续逗留下去就有极大的危险。
可其他十六名老弱妇孺见到张海那威胁巨大的兵器早已脱手,却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改继续纠缠还是战斗。
其实早就在推演中预料过较坏局面的张海以直将那五米长二十斤上下重寻常的人根本难以有效挥舞运用的重型枪剑底部以不少的细线连接在自己铠甲内的腰带前端。挣脱对方的束缚后张海便以最快的速度顺着那些细线猛然间重新将早已脱手的长兵底端握在右手之中。
张海没有去管搂抱住自己腰腿,并在自己的护裆上寻找弱点的人。而是尽可能的用尽全力甩动超过一丈半长度的长枪剑去攻击那些似乎打算逃离的人们。
势头沉重刚猛的刃光重新扫过张海身边至少三四丈的方圆将十一名还没有见机逃走的对手均撩倒在地,随后猛然向最近处正在逃跑的两个孩子展开追杀又扫倒了两个人。而威慑住小土围内的人群重新赶过来的几名弟子这才急忙拉开弓向着那些逃去的四名女子放箭。
正当张海等人尽全力的平息阵内突如其来的变乱的时候,似乎闻到风声的阵外规模庞大的敌人也再次展开了孤住一掷的进攻。
缺乏阵内足够预备队力量的情况下,面对张圭章集中起来的精锐尖兵在一个方向上接连不断展开的猛烈突击,拥有对敌人不小战斗力优势的情况下整个队伍还是略显单薄的作战队形还是险些被攻破。
李千兰对热气球的操控这些日子以来也有了一些经验心得,她通过控制炉灯火苗让热气球下降了几十丈高度,在百米左右的高空中对百步以内似乎是攻势最猛的地方将吊篮里的百单元发射箱接连不断的向敌群释放火箭。
短时间内上千支火箭在不远的距离上至少杀伤了近二百名队形密集的敌后队,而阵内的炮排则对近处的敌人展开依托近战兵拼刺刀般的轰击数轮攻击也杀伤了一二百名做为先锋的敌精兵。
猛烈的火力支援配合步兵重新稳住了阵脚,又付出了数百精干伤亡损失的情况下阵外的敌人对张海所在的近卫一营一连的猛烈进攻又被化解了。
“。是我们没有及时赶到让师傅遭遇到这么大的危险。”几名弟子有些懊悔与紧张的向张海请罪到。
“你们的确有责任也该罚,要知道遇到这种情况至少应该留下一两人在师傅身边。不过这也有我自己的责任,没有吩咐你们这样做。我罚你们再次跟着我一起去上阵去将敌人的威胁彻底清除!”
第220章 荷兰海盗
张海原本打算带领队伍展开全面反攻以彻底击溃敌人,但最终还是没有决定展开全面出击,而只是通过战术上的几十步范围内的反冲击迫使敌人不能将包围圈缩小的太小。
“告诉弓箭排前队,敌人不冲到近前放箭的时候不要拉满,并且减少些射速。火器手也适当减少些人开火。佯装出疲惫的样子,不要让敌人丧失对我们围攻的信心从而有逃跑的迹象。”来到阵前的时候张海改变了以前的开发叮嘱道。
黑夜里规模近万的敌人在经历了至少两千以上损失,精锐骨干折算大半的情况下再也没有展开起初那样势头进攻的勇气了,尽管其中不少人都身负家仇。
“黑夜里我们进攻他们防守,这便宜占的太大。”不少军官骨干们有些低落的抱怨道。见眼前这些人的士气,张圭章明知到了白天的时候包围圈里的这股强敌所拥有的优势将变的更大,而且要冒着越来越大这股强贼援军赶到的风险,但还是决定暂时放弃进攻而是以优势的兵力对张海等人展开围困,在夜间等待着对手的主动进攻以缩小一些双方的损失差距。
原本张圭章等人以为天亮的时候才会遇到不远处张海等人两路援军的先锋前来查探情况,中午之后才面临比较大的风险,而当后半夜的曙光刚刚从东方出现的时候,张海所在的近卫一营一连东翼天门山方向的一营二连、天姥山方向的三连就在接到热气球传递来的警训烟火弹后在三个小时之内越过二十余里的山路抵达了交战地点附近,并用一个时辰左右的时间完成了对战区地形的大致侦察,沿着主要方向上的南北两条退路完成了对残敌的包围。
日出的时间还没有完全到,天空只是在阴暗之下稍稍放亮的时候,准备许久的近卫一营一连群官兵已完成了新一轮的出击准备,展开了对这股规模不小打算“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之敌的全面反攻。
残敌里颇有些战斗里的骨干在做夜的进攻中伤亡减员严重,战斗力下降到不及原来的六成。在依托防守的优势勉强弥补了战斗力上的削弱。张海所在的近卫一连群在昨夜的战斗中战死十数人、伤亡七十余人。很多是比较轻的负伤,在战斗间歇又经过比较良好的包扎救护,纯减员只有三十余人整个连队仍然维持着三百人左右的兵力。
经过夜间的交战,官兵已经对近战接敌没有太大的心理负担。炮兵排和空中热气球上的李千兰又展开新一轮的进攻。进攻中对处于防守状态的敌人杀伤力虽然有所减少,但配合火器与弓箭排的几千箭弹在近距离内的抛射又杀伤了数百躲避在辎重车掩护下的低人。
那些辎重车被超过音速的九斤铅弹打中的时候往往可以给更多低人带来杀伤,当突破车垒的战士们端着枪剑组成的如从一般的闪亮白刃逼近到近距离展开有秩序的突刺的时候,曾经意志坚决的顽敌再也承受不住压力不断沿着山中的道路向南退却。
知道队伍在承受了三四成伤亡损失,面对强敌处于崩溃边缘的张圭章等人终于下定决心抛弃携带来的辎重以做短暂的阻敌,全军迅速向南撤退。
当败退下来的敌人逼近到二连附近的防御阵地的时候,埋伏起来的二连战士们利用早已填装好弹丸的臼铳向退来的敌群在六十步以内的距离上展开了准确而猛烈的开火,弓箭手们也纷纷站起身来向敌群放箭,几千支箭弹在很短的时间内又将数百名拥挤在并不宽阔的山岭间内的敌人打倒。而趁着近战兵的掩护完成了新一轮弹药填装的一连火器手也趁机向残敌展开射击。
尽管参加围攻张海等人的万余敌人是各路人马中的“精锐”但在六七百人不到一个大队编制的张家新军中最强部队的防守反击与夹击之下却终于崩溃了。张圭章等人的万余主力除了被歼灭的以外没有多少向北撤退,后来赶到的第三连投入到对逃入东西两翼山岭间残敌的围剿中。
这次挫败敌人对张海所率领队伍的围攻队伍所付出的伤亡代价虽然不能说微不足道但也算不上有多严重,前前后后只有一百余人伤亡,其中很多还是简单包扎后可以重新作战的轻伤。但张海却坐在路边的一处石头上思索着整个战斗的过程。
下面负责统计的弟子们报来缴获和战绩的大致相关统计的时候,张海不再像以往那样关心。很显然:此时已经拥有江南核心地带至少数万可以动员的工匠的队伍,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依赖于缴获了。即便在青州之前,不少缴获到的兵装也只能做为重新回炉或加工的原料。
这此战斗给予张海本人的经验和教训却是不少的:自己曾经以为自己拥有了万无一失的力量素质,然而如果压住自己的人不是那十六七个“老弱妇孺中的高手”而是十几个训练有素的壮年高手会如何?如果自己不是在这种独斗中摔到,而是在战阵之上摔倒从而遭到不少人踩踏又会如何?习武算起来不过十一个年头,年纪也还没有成年的自己,距离充分开发自身潜力的颠峰其实还有不小的距离,需要花费不小的精力去完善这一点。如果想要像起家初期那样重新面对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敌人,还需要在防具上近一步下功夫升级才行。
战斗完全停歇下来的时候张海才忽然感觉到脖子上似是无数根扎的刺痛感觉传来,伴随着麻痒的感觉让自己一阵阵眩晕。好在近卫一营里有的不仅仅是负责简单外伤处理的卫生员,随身颇有名望的医生乃至许多珍贵重要的药也都有不少。
正在张海与刘洪涛手下的两个旅二十多个连群展开几百里的封锁线兼进攻线,风卷残云一般的扫荡围攻浙中南鲁王名下聚集起来的十多万残敌的时候,更往南的福建沿海却也燃起了战火。
自从不久前雷耶斯佐恩率领的舰队和船上临时拼凑的“陆战队员”们在进攻澳门吃了大亏之后死伤了几百人之后,一年多时间以来的连战连捷又重新的助长了在巴达维亚就以主战和强硬风格闻名的雷耶斯佐恩内心中那颗充满着野心和狂热的心。
“那些黄皮肤的远东土著们可真是能干,居然一千五百用三个月的时间内就在岛屿上修建了完善的堡垒。”
“谁不知道那都是卢芬上校功劳?不过这些被抓来的中国土著现在只剩下二百多人了,这都是我们通过淘汰驯化优选出来的精!没想到佐恩船长对待土著那么强硬,对待巴达维亚的命令却是那样的懦弱,居然把这些人送回去做为礼物。”
“要不是我们再澳门吃了亏,急缺兵力,谁愿意这样做。现在的我们已经完全拥有同李旦那为中国船长摊牌的实力。”
充满野心却又勇敢而自信的荷兰海盗们在中国沿海完成了几百次劫掠之后自信心已经重新膨胀起来。他们决心不再依靠李旦那位“中国船长”从中斡旋的外交工作。而是直去金夏。
如果不算夏季的热带风暴,冬季的台海是一年中气象和海况最为恶劣的时候,即便是中国沿海的一些常走海路的商船和海岛在这隆冬的台海也大多蛰伏在港湾之内。
驾驶着不比明军内河的大船们高大多少的数十吨百来吨的荷兰人却早已在漫长的大洋航行中习惯了这样恶劣的海况,几乎没有几个人会在这样的风浪下晕船。在他们看来,这样的风浪下不要说是炮战,就算是跳帮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福建历来是海贸重省,明军水师排水量恐怕要比荷兰人用商船改装的海盗船大上数倍甚至十倍的福船拥有不少,可在荷兰人看来:那些大船不过是一群不敢出海的人所驾驶的肥猪而已。
“不要浪费炮弹了!我们也学学他们的那些火船战术,迫近过去烧毁它!哈哈!”雷耶斯佐恩拿着全船队为数不多的望远镜望着远处在港口内摇摆的明军战船笑道!
“这是我们创造一个比西班牙人更为辉煌历史的开始!”在雷耶斯佐恩的眼中:这些东亚土著的明水平虽然好象比印地安人高那么一些,可仍然不过是可以做为练兵对象的两脚羊而已。似乎只用东印度公司这总计不过几千的人手就可以整整一个省的地盘。他不喜欢有人提出的那套东方式的行事方法,他就是要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用枪炮来同这些土著谈外交。“野蛮人往往畏威而不怀德”,这是很多地方都颇为成功的经验,当然即便是欧洲也是如此。
猛烈的海风中荷兰帆手们熟练的在风中操作着调整风向的帆索,在船上已经准备完毕的炮手和“陆战队员”们看来,这样有风而无雨的气象反而是最适合作战的了。
同历史上相比,曾经让荷兰人学会用外交和参与者的方式处理东方问题的彭湖之战没有任何准备展开的迹象。明军的不少水师精锐都在秋末的长江炮战乃至不久前的舟山海战中遭到了严重的损失,各卫所中的水陆精兵也大多调往北线去了。
第221章 荷兰海盗(二)
虽然在冬季的漳州湾内荷兰船队依然是逆风,但在有效利用风向侧向慢行的情况下仰起的弦板反而成为更好的掩护,并且让敌船内的不少目标暴露出来。直到迫近到六七十步左右距离的时候,雷耶斯佐恩终于下达了进攻的命令。
“开火!”卢芬上校下令道,它本是负责地面战斗的军官,而在对付这种不被视为海上强敌,包括商船在内的对手时却更习惯用火枪去攻击。四磅炮也往往是在火枪的交战距离上发射霰弹为主。这些小型弹丸往往能够在近距离内压制那些大船上敢于暴露出来的人员,或者击中对方的小船而不至于让铅弹落到海里而无法回收。
依托船弦的水手们开始使用重型火枪向那些大船上暴露出来的目标展开射击,几千焦尔能量重达近两盎司的铅弹似乎比北面张海队伍上使用的臼铳穿透能力大的多,很轻易的就能打穿有效射程内两寸厚的舷板并杀伤依托其防护的人员。而就算拥有超过这个水平大船上的人们往往也会因为横飞的木屑而被压制。
对于那些提醒过大的船只,炮手们也会集中起来以侧弦临时可以陆用的四磅轻炮展开对舰射击以威慑里面的人员。
被封锁在漳州湾内的明军水师也有不少船支在各自的命令下准备对荷兰舰船展开火船攻击,可是在缺乏合理包围队形与有效组织指挥的情况下还是在十余艘武装商船改造的荷兰战船上百多门轻炮放风筝般的连翻轰炸击之下被击溃或投降。仅仅是起到了将敌船逼出不到一里左右的作用而已。
击溃了明军不成体系的火船抵抗之后荷兰军舰以缴获的火船展开反攻,在火力掩护之下又烧毁了不少精锐匮乏、缺乏与敌交战勇气的明军船只
没有趁机逃到岸上而选择跳水逃跑的人被俘虏了不少,对这些俘虏,卢芬上校并不满意:“这些看起来营养**确定是水手而不是敌船上的奴隶么?让他们去干重活难道还要先让我们负责为他们恢复体力么?我们不收俘虏,赶他们下海去!”
漳州湾内剩余的那几十艘明军海船的软弱表现不由的使整个船队的荷兰人都信心大增。
雷耶斯佐恩亲自登上旗舰的桅杆以望远镜向远处眺望了许久,确定至少两个小时内不可能有什么规模庞大的敌船赶来就决定展开一次冒险的陆上活动。
“又不是第一次在陆上行动了,我想这一次我们的探险可以更远一些。”卢芬私下里对下面的军官说道。
同不少深受**化影响的中国政治组织不同,逐渐趁着英国与西班牙在争霸中两败俱伤而崛起的荷兰人只要做为迦太基一般的海上民族在讲究一定内部原则的同时于许多方面下级单位也有相当自由裁量的行动自主权。
卢芬这次并不打算如往常那样在陆上活动一番就走,他要建立更大的功勋以彻底摆脱澳门之败的阴影。
荷兰这次前来的海上船只虽然普遍偏小,没有什么象样的主力舰但毕竟是不平底的海船。为了防止在这种野滩登陆的时候遇到危险各船还是分批放下小船以每次十余人的标准接连往返着在船炮的掩护下将九百余名士兵和可以做为陆上士兵的水手送上了岸,每个人都携带了头盔胸甲重型火绳枪或长矛直剑,此外还有十余门四磅轻炮及少量的炮弹。
做为海贸重地的漳州湾附近自古就时常遭到海盗的侵袭,倭寇时代以来更是如此。因此在这一带云集了镇海卫、宁海卫及金门所、厦门中左所等规模多达万余人的驻军。即便在立国一百几十年后的南方也维持着规模多达数千的堪战兵力。
不过在浙江战事风起云涌的情况下福建一带各地各地兵力近半的力量都被北调了。如今在整个泉州府及漳州府内的堪战兵力也不过四五千人,大多集中起来守卫府城。这让登陆的卢芬等人在上岸之后几乎如入无人之境。
直到卢芬等人一路抢掠逼近到漳州府不远的时候才有不少为应付海盗威胁而临时集结起来的乡勇们向这些平时并不了解的夷人海盗展开试探与威胁性的进攻,企图像以往那样让对方感觉到得不尝失而知难而退。
“开火!”卢芬下令到,在四周乡勇的压迫下也自觉集结起来的各队按照原有的经验做好了作战准备。习惯了远洋航行中高人员损失、高风险、高回报的荷兰人完全不同于中国的海盗。并不比一般正规的陆军更加畏惧陆上的战斗。
南方民间的鸟枪相比官府中的不少虽然质量还可以甚至堪比东洋铁炮,但在重型火绳枪面前与轻炮面前射程还是差了不少。中国民间的海盗为了防止水战的时候落水或者遭到严厉追求少有明目张胆着铁甲的,而荷兰人那些仅仅包括胸甲和头盔的一片式防护就比明时绝大部分普通正规军小兵强上不少了。
兵器装备上的差距加上长期以来的历练与勇气不同带来了悬殊的战斗力差距,荷兰人一轮排枪及几轮轻炮发射的数百发重铅弹及几十发轻炮弹于百步之外接连杀伤了近百人左右情况下就将四乡里临时集结起来的乡勇击溃了。
直到卢芬等人进逼到漳州城下才遇到象样一点儿的抵抗,轻炮终究难以应付城外的明军早已挖起来的堆土壕沟,缺乏有效工事掩蔽的情况下炮战也不能占据绝对优势。
卢芬等人就强令掠来的上千个还算还算听话而且干活比较利索的“土著奴隶们”在漳州城的城门各处不远处修建炮垒似乎是要做出来而不去长期留守一般的打算。
此时正在漳州城内的南居益早已没有了刚刚上任时的雄心壮志,福建境内精兵同江北悍贼的几次交锋陆水师精锐损失过半,剩下的船支人员也抽调了不少。剩余的主力又大部分去确保福建海贸重镇泉州乃至府城的安全,不要说像秋天曾经计划的那样集结大量陆水师精锐反攻彭湖,这样长期下去就连漳州府都有沦陷的危险。
不过,李旦等人的密使还在漳州城内的消息还是让南居益想到了不知最终可行与否的主意。
第222章 荷兰海盗(三)
南居益面前的这个年轻人看样子不过二十岁上下,这样的年纪在通常的印象里都是难堪什么重任的。不过从他手下的那些人乃至不少人的证实来看,他确实不仅是李旦手下的使者,甚至还是其为之重用的心腹。
“你同红夷打过交道?精通这伙人的语言?”南居益有些不确信的说道。这些日子也有不少懂葡萄牙语曾经在澳门做过事的人被派出去联络过,但似乎城外那伙“红夷”同澳门那些完全不同。
“红夷之中也分多国,各国语言不同。鄙人不才,因早年常随父亲往来于南洋各地,对这些夷人的语言都略有精通,新来的这伙洋夷同澳门那些并不是一路。”这个名叫郑一官的年轻人以标准的南京官话回道。又像南居夷粗略的介绍了一些自己所了解到的这些国家的大致情况。
“你们果真打算帮助朝廷驱逐这些洋夷么?同这些新来的红夷交战,你们海主那里可有几成胜算?如果能协助朝廷赶走这些人,那么在这危机存亡之秋,以十分宽厚的条件来获取官府的名分都不是一件难事。”南居益试探着问道。
此时的李旦虽然在海上的地位虽然不逊色于摆平刘香李魁奇等人之后的郑芝龙,然而在荷兰人刚刚抵达东亚海面的时候,李旦还远远没有后来的郑家那样大幅进步后的实力。在技术和经验等诸多方面要应对这些西夷还要花费很多精力与时间。
“回巡抚的话:这些西夷海寇万里而来人单势孤,我们集结起足够的力量将其击退并不难。然而这些长期航行在大洋之上的夷人独有一套操帆航行的技巧,即便能凭借船高人多将其逼退往往也难以全歼,他们在南洋乃至更远的地方依然可以不断的获得补充和增援。日后我们的海路就再也不安全了。毕竟不可能每一支出洋的船队都要集结起上百艘战船乃至万余人去护航。更重要的是:眼下朝廷最大的敌人并不是那些万里之外而来人单势孤的西洋海盗,而是北面那伙占据了天下财赋之地的强贼。”
郑一官虽然最近没有去过东南一带,但是从义父李旦及其手下那里了解到不少关于最近在江东立足并几乎要侵吞整个浙江的势力。这些人大不同于以往那些起事者,信奉武力而组织严密,这样的一伙人若是建立起一个新的王朝那绝没有自己这些人什么好果子吃。更重要的是:海贸的大头丝茶等产地一旦被这些人占据或垄断,他们毫无疑问的会像明太祖那样对于海寇和海贸要严厉打击,完全不是属于那种能与别人分享利益的人。
与南居益商讨了有关同荷兰人谈判,引洋夷斗强贼的策略及相关问题之后,年轻的郑一官又带着曾经同荷兰人打过交道的几个手下带着义父李旦曾经事先准备好的信笺出城去出执行出使任务。这样做当然要冒巨大的风险,但年纪不大却已经有几年海上生活经验的郑一官却习惯了这样冒险的生活。
“我是甲必丹的使者,要见你们的船长雷耶斯佐恩阁下。”没有高举着白旗,在距离荷兰人营垒卫兵们火枪有效射程边缘的距离上,因年轻而声音洪亮的郑一官高声喊道。
虽然那荷兰话的口音有些不太自然和标准,但是一个土著黄人居然懂得荷兰语还了解自己这支船队的指挥官却成为可以打交道的“明人”之最好的名片与通行证。
“我们的政府想要询问贵方,这样武装的上岸并直逼漳州城下是想要做什么?”没有多少客套,在简单的介绍之后郑一官直接问道。
“我们要你们像对葡萄牙人那样将一个港口和一片领地交由我们管理,至少是几个县拥有十万以上人口!还要为我们的这次行动所需要的费用买单。而且今后的海外贸易,只允许同我们荷兰人打交道。”卢芬上校笑道。
郑一官没有表现出任何愤怒,也不想与这些人争论双方实力的长短,他不想在这些洋人勉强表现出自己过多的政府立场,而是有些平静及诚恳的回道:“如果是这样,那么你们可能找错商谈的对象了。”
“你是说要让我们去北面的都城沿海附近找你们的皇帝去谈么?别以为我们不敢试试倒也无妨。”
“我是说中国这片大陆,今后有一定可能要易主了。如果要找皇帝去谈,你们该去应天府和不是北方顺天府。如果你不知道应天府和顺天府都在哪里,我们带来一张地图可以大致的指给你看。即便他们今后没有可能推翻朝廷,至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会垄断我们可以用于出口的大部分生丝及丝绸资源。不同他们去谈,反而威胁我们,那么可能除了抄掠到一些只能熔了铸炮的铜钱乃至需要消耗不少粮食的人口以外,你们在这一带获得不了什么。再往北千三四昼夜的全速航程去找那里的人。”
跟随雷耶斯佐恩一同来到远东的卢芬上校自然是在出发前曾经做过一些功课的,特别是这一两年通过对几百艘海船上的人们各种烤问获得了不少有关中国的信息。对于这些信息雷耶斯佐恩持不相信的看法,他不相信一个拥有几百万或至少几十万军队的大统一国家会同周边那些小国小部落长期共存。但也知道:对于短时间内可以航行******上的自己来说,如果这些话不过是为了争取那些当地官员们逃跑的脱身之计至少对于自己来说将毫无意义。
“好,我相信甲必丹那位中国船长的使者应该是中立而诚实的,我这就给雷耶斯佐恩写一封信由你带去金门,我们的人也会使先联络。”卢芬没有多少废话,但显然没有离开这里的意思。他是想让雷耶斯佐恩带领剩下的舰队先去远东大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