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伏不出。并非西北天山或极北之地那种很容易被铠甲和兵器冻伤酷寒情况下,寒冷并不是战士们最大障碍。负重长途跋涉行军中全身释放的热量积累在铠甲和铠甲内的军装之下多多少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

    张海所率领的新军核心队伍在对待当地政策方面并没有什么怀柔和妥协。凡以武力抵挡大军的庄户或者态度不友善不合作的,一律视为顽敌进行彻底的清洗。有土围高墙而没有顽抗的则被勒令拆除那些土墙土围。朝中有人为官的,被逮捕而拒不合作或者乡中查出存有兵器的查抄全族迁移至它地处置,而没有“敌伪官员”一时能被找着的一般官绅,所拥有的奴仆最多只留十个人,其余一律发配转移至他处。并且这些日子以来还在所控制的地盘以新法鼓动那些举报那些有违法行为的人。虽然还没有完全替代家族的职能,却把政权的手伸到了乡中。

    起初苏南浙北等地还有不少选择观望的人,但张海等人强硬的主张和在行动中细致的落实一下就把绝大部分官绅逼到了对立面,甚至连东南等省相当一部分民众也视张家等人为仇寇。而乡间多受那些人欺压的人却并不都有足够的觉悟及意识。因此,当队伍从宁波刚刚出发后才发现几乎每行至一地都会遭到当地不少乡勇的顽抗。

    同外在给人的印象相反,张海在内心并不是一个性格十分强硬的人,但起事的这些日子以来随着队伍逐渐变强,顾虑却越来越少。他不担心这种所谓的“逆民心向背”行为会带来怎样的恶果,这些战斗力不怎么样的牛鬼蛇神反而为队伍的练兵提供了充分的机会。在正面战中遇到强敌队伍要尽量的以投射火力杀伤对手以最大限度的避免伤亡损失,而在这些人面前则是尽量白刃见红锻炼在过去的战斗中很少有机会锻炼的拼刺近战中的胆量和勇气。

    在天台以北的新昌乡中,张海所在的近卫第一营第一连及其相应配属的队伍也遭遇到了顽抗。

    见到对方似是严阵以待而丝毫没有迎接的意思,张海便当即下令炮排在顽敌箭铳之外展开了轰击,仅仅是几炮之下就将那看似坚固的围墙轰开了缺口。

 第216章 风卷残云(二)

    同城墙不一样,越小的土围就越难守。当初张海还是在盐山老家与人冲突的时候几次几乎无法守住外墙只能依靠主宅抵抗就感受到这一点。

    即便是拥有几百户人家几千人人口约莫能有一顷之地以上的大庄,全部堪战的几百青壮动员起来也做不到寻常县城或府城城头那样的守备密度,往往平均算起来一丈的墙头才会有一个人。

    当队伍以炮排轰开敌墙的时候顽敌的主力正集中在正门抵御第一连佯攻兵力的进攻准备,而做为主攻人数虽不多但成分却很精锐的张海等人很轻易的就从侧墙杀入,直攻至院内。

    进攻的步兵排是受到更多力量锻炼的弓箭排,但为了锻炼战士们近战肉搏的勇气,全都按照预定的方案沿院内的主要通道快速展开冲击。

    本来这种院内的战斗守方可以房顶至少给冲入院子里的敌人制造不少麻烦,可上风处几十米高处热气球上的精锐弓手不停的从空中射来准确的利箭让顽敌逃脱至房顶的机会也没有。院内所有明显位置上人员的布防也被观测的一清二楚,进攻前早已绘制成图从绳索上滑了下来送到主攻部队的手中。

    喝斥和喊杀声中,官兵们对于一切拿起武器甚至疑似武器的人乃至不听命令的男丁都毫不手软。不管是持着棍棒农具的老人或壮妇还是比较精锐的青壮都在三五一组相互配合的枪剑之下对那些顽敌逐一展开了屠杀和清洗。躲避在房内不打算出来的人不少被纵起的烟火熏死在屋内。

    生存环境恶劣且寿命不长的农业时代,底层出身的战士们并不像现代人那么多愁善感,没有那么多青式的人关怀。即便如此,若是在其他的步兵连群,当战士们用枪剑刺杀那些虽持有武器但在恐惧之中早已不知所措的妇孺老人的时候或许还会有一丝犹豫,事后多多少少有那么一丝罪恶感的疑惑。可是在受张海影响最深也最为重视的近卫第一营一连,仅仅离开宁波深入浙中南山区不到一昼夜的工夫就已经连续清洗了四个敢于顽抗的大庄,执行主要突击任务的第一排平均每个战士都在一边倒的战斗中屠了不下十名敢于反抗的人,但却没有几个战士做这些事情的时候看起来哪怕有一丝犹豫。

    在这些对近似一神概念的天帝之使之说已经深信不移的官兵中,已经不知不觉的在很大程度上抛弃了无神世俗社会中的诸多旧道德束缚。

    前世张海曾经从小学课本里关于鲁迅的章中听说过这些斯大林时代的苏联,当时以为是如同红色评书一般的伟光正宣传,后来才知道这些诞生在苏联化管制最严时代的”宣传”竟然毫不避讳的描述革命者队伍中的种种庸俗黑暗罪恶,似乎这些不是斯大林时代出版的官方读物,而是冷战初期西方自由世界由那些白左青们出版的那些一类的****反苏宣一样。

    而直到现在,张海才明白为什么苏联的主流舆论尺度为何可以这样大:在西方一神教化环境背景下,拥有崇高信仰的人并不需要受旧道德的约束而成为有道德洁癖的人,只要手段不会给最终目标的实现造成不可承受的负面影响,一切黑暗与暂时的不足都可以忍受。天演论的逻辑之下:自由涣散和战斗力差才是最大不道德的证明,最值得鄙视的缺点。

    村庄中的房屋被点燃之后,在里面不知所措的不少人终于鼓起了勇气冲出门外不知是打算逃亡还是进攻。

    然而毫无疑问:那些才呵斥之下还没有恢复理智的人就是彻底的清洗对象,身穿胸甲,头上带着掩护到面部的头盔,四肢也由板条甲一类东西掩护起来的战士们再次用枪剑将这些人的胸腹桶了个对穿。

    “粮食和地财在哪里?”一个懂当地口音的”带路党”向没有被烧死也最终没有选择抵抗的十几个老人和几十名残余的妇女和孩子问道。

    若有人在惊慌失措之下超过几息的功夫也没有回答,迎来的就是向着四肢的一刀。尽管这南方山区里的民风还算强悍,也终于有人在恐怖的高压之下在也忍受不住吐露出一些地财。

    张海知道要获得全部的地财并不容易,但在整个庄子已经被完全平掉,方圆很大一部分面积的土地已经完全被军队没收的情况下这已经不重要了。

    新军各连群的进攻性扫荡虽然在海上暴露了目标,数天之后展开的清乡扫荡行动却异常迅猛。一路上刀光血影之下还是有不少人逃了出来。

    利用那些人怀着仇恨带来的真诚,张海所在的近卫第一营一连群那些有些与众不同的蛛丝马迹还是被早就有所准备的张圭章等人得知。

    “你确定自奉化方向而来的这一路敌人有一个身材异常高壮的少年,而且射术似乎极为超群?”张圭章认真的问着一个从刀光血火之中逃出来的一位面貌清秀的十一二岁的女孩。

    女孩在长时间的哭泣和悲伤之后早也已经恢复了神智,悲愤的回道:”没错!我不但记得那个全族的仇人,即便是那个听说叫做张海的贼首,烧成灰我也会认的!”

    已经不是一类渠道确认了这个消息的情况下张圭章终于下定了”乱军之中取上将首级”的决心。

    “父老乡亲们!这些不给我们出路和活路的恶贼在吃了一次亏之后竟然还这么狂妄自大的以不过几百人的队伍前来挑衅,这一次我们一定可以至少再打一个胜仗,给死去的人报仇!而且我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这一次前来围剿的贼人中就有那名号称是天帝之使的贼首,而且竟然孤军领兵前来…”当年轻的张圭章说到这里的时候,鲁王名下集结在台州早已闻到不少风声的各路乡勇们还是吃惊不小,随之而来的便是重新鼓舞起来的信心。

    这些人并不像寻常的乌合之众那样缺乏战斗的决心,可之前在浙北苏南等地张家临时武装起来的治安军就让这些人吃过不少的苦头。多次失败之下即便是之前奉化溪口那场歼敌百多人的偶然胜利也难以鼓舞起人们决战的信心。不少人都认为这一次不下二十路敌人从各个方向袭来的铁臂合围就算能集中力量歼灭其中的一两路,也不过是为队伍的逃出升天创造机会而已,却没有想到这样一个天大的功劳竟然送到了眼前。

    “当然,也不要因此就轻视了这些人。那贼首张海据说也是堪比薛项的神勇之人,诸位务必要戒骄戒躁,拿出与强敌狭路相逢的勇气,一丝不苟的纪律来应对这场致关重要的决战!”张圭章最终叮嘱到。

    为了取得成功,集结于浙中南乃至福建的几万”堪战之兵”中又精选了万余名”披甲率”接近三分之二,拥有不少鸟枪的”精锐”准备对张海这一路人马展开孤注一掷的进攻。

    张海率领的近卫第一营第一连群的三百多名官兵扫荡了奉化之后沿着尚还没有结冰的河流向西南方向沿河而下,于天启三年十二月初六黄昏的时候抵达了天门山与天台山之间的枫树岭,临近的近卫一营第三连群向东进攻象山的钱仓所和爵溪所。而第二连群则进攻东翼不远的宁海县。

    枫树岭在这多山的浙中南之地大小也算是个要冲,原本以为在抄掠这里的一处大庄时不是要经历不大不小的一场”狩猎”就是像不少的地方庄中之人早已人去楼空。没有想到在这颇有些人烟的地方。

    “庄子里的青壮们都被征走了!说是要去远处打仗,这可不关我们的事啊!”不少庄内被临时集结起来的女人们说道。

    “粮食和水井都在那边儿,如果要财物的话家里也确实还有一些。“

    “所有的人全部集中在村中央去!”战士们冰冷的回答道!张海及一连群的各级军官都没有理这些女人们的任何话,而是按照自己对这些人的要求吩咐道。随后将其中不少人单独进行询问了几翻。

    不少人早就对这里的窘异有所怀疑,不论这样里的老弱妇孺们表现的多么人畜无害,队伍里的食水不可能像前不久的治安军连队一样随意。

    为了在夜间随时展开夜间防御战斗,队伍还是一丝不苟的花了近半个时辰的时间展开了土工城防作业。

    “我们今晚应该离开这个庄子,在庄外扎营!”张海下令道。隆冬时节浙中南的山中依然阴寒异常,这样不尽人情的话如果是在寻常的队伍中即便不引起哗变骚动,也会多有怨言。可对于基本上完全由青州以来的老战士组成的近卫第一营一连官兵们不用张海亲自去说就明白为什么要如此:对于队伍的三百多人的人手来说,这方圆能有一顷大小的村落边长有近两里,本来就极不利于防守。何况庄内还有一千余不稳定可疑分子。为了用最少的人手看管这些妇孺,队伍还十分谨慎的动员这些人在村外挖了简单超过一人高的壕沟,围成了一亩左右的禁区将这些人全都集中起来,准备等待明日白天后面的治安营前来接运的时候将这些可疑大户的眷属全部北运。

    “我们还要专门抽调必要的人手来看管这些人么?”张海身边的一名弟子问道。

    “这些人都是搜查过的,靠我们几个轮流值班的时候经点儿心就可以了。”张海觉得在连群规模的队伍中,自己和身边这些战士们是位于阵中的重要预备力量,暂时用于看管这些俘虏已经算是绰绰有余了,便如此说道。

    《

 第217章 风卷残云(三)

    早在大军过江南下的时候,为了应付这伙很可能殃及东南繁华之地的“贼寇”南京锦衣卫就召集了不少的高手准备在与这伙强贼展开周旋。

    可不少的人在真正了解到张家新军力量之强悍后却放弃了拼命的打算,毕竟这股力量显然并非寻常的民变贼寇,而极有可能是一股有潜力问鼎天下的力量。历来与这样的势力结怨,为很多人所不愿。

    不过当张海等人在东南等地展开严酷清乡扫荡的时候,不少的人或处于私怨或出于公愤还是选择留下来。北少林正道大师的俗家弟子方鹏算是在天启三年末隆冬时节张海等人展开清乡扫荡时张圭章等人所能调动的江湖名望最高的一人了。

    年过四旬的方鹏不善枪箭,棍棒也只是粗通,但是在擒拿打穴徒手技巧等方面却颇有造化。即便是这样的人当亲自在枫树岭近距离的见到张海及其众兵士的时候原本十拿九稳的底气也变的犹疑起来。

    “若那贼首真如传闻中一样是一位顶级高手,我们这几个人怕是根本没有胜算的。”隐蔽在枫树岭庄内民众之中的准备伏击张海等人的方鹏不是第一次执行便装徒手的暗杀任务了,如今却也觉得有些没底。

    “任他多高的高手,我们攻其不备必有收获。”方鹏曾经在镖行的一名女性同道看着正在不过一人高的壕沟土围出口不远处休息的张海还有负责值勤的几名弟子时说道。

    而方彭却知道:问题就出在张海等人的铠甲身上,若是寻常软甲或锁甲一类,以方彭近三十年擒拿与打穴的技巧或许可以事视为无物,依然能大致估摸出所需要的力量和穴位准确的深浅。可这大面积的甲片则必然使偷袭的手段大打折扣。

    方鹏最终下定决心不出手的原因却非完全在此,他见到张海这些人虽然貌似如强盗一般强横,但是在清理整个村庄的时候几乎没有看到过一件趁机**妇女的现象,甚至没有在这些人征集必要的营妓。而且种种预防性的措施一丝不苟,这样的人倒还真有些天子气象。

    “靠近那庄墙一些,我们准备撤。”对身边的李幼娘等人劝道。

    然而埋伏在老弱妇孺中的几十名练家看到那样的机会又想起巨额的悬赏乃至之前丰厚的定金,还有这些人在浙北的做为终究还是决定孤注一掷。

    亥时刚至,不远处山岭上的无数简单抛石臂抛出的火球带着夜晚中看不清的浓烟就从四面八方袭来。将张海等人连群附近带着呛人烟雾的北风刚过,连队里埋伏在外围暗哨拉响的警雷伴随着连成一片的喊杀声瞬间响彻了大营的四周。

    很显然:在能够相互遥望的热气球让打算埋伏的一股又一股敌人吃了无数次亏后,浙中南一带的残敌终于明白必须以绝对优势的兵力发动大规模的夜袭或许才有胜算。

    对于夜间袭击乃至遭遇突袭的一整套方案,近卫一营一连的战士们在多次实战乃至更多次数的演习中也早已经轻车熟路。

    早已准备好的照明沟瞬间被带着火光的箭头引燃,黑暗中位于前锋位置上的敌人的身影在火光之中同样被照亮了。

    依托胸墙壕沟的近卫一营一连弓箭排负责值班的二十多名战士最先连翻射出了几百支箭,打倒了上百名冲到三十步位置上的敌人,各火器排负责警戒的战士也纷纷沉稳的向着敌人开火。

    敌人在夜间的攻势只是稍稍一顿的功夫,披甲休整中的战士们也迅速的反应过来,纷纷在军官们的联络指挥下充实到防线之中。

    进一步改进过的头盔和铠甲外加上工事防御,再乘以更重要的人员勇气与素养乃至火力上的巨大差距让敌人企图以优势兵力的夜袭在一开始的时候就遭受到了重大挫折。从行军宿营中的一丝不苟到遇敌袭时自信带来的临危不乱都将张家新军中久经历炼的精锐劲旅之风充分的体现出来。

    可这一次前来夜袭的敌人所表现出来的决心却似乎远非寻常,加上兵力众多的优势在付出了几百人死伤的情况下势头依然不减的冲到了土围与壕沟近前,将一排排的标枪投了过来,鸟铳的射击声乃至弓弦声也在极近的距离上此起彼伏的响了起来。

    战在阵外第一排最前面的战士,头盔之下带有倾角的面甲还有整体式优质胸甲之外四支上也有比以前大的多的甲片,还配了挑选出来的上锁子甲的内趁,简直就是专门为近战应敌而准备的。来袭箭弹标枪的钝击伤害也被减少到最低,虽然近半数的战士们都被黑暗中袭来的投射兵器所命中,负伤的人却寥寥无几。

    张圭章等部明军及乡勇发起进攻之前其中不少之前参加过与新军核心主力交战的人们都向手下的安慰道:这股强敌自持投射强悍,近战迎敌队形往往十分单薄。往往只有单薄的一队,一冲就垮。

    然而这一次,三百多名战士却在方圆十多丈的核心阵地上聚拢起两列肩并肩密集的横队。因为前排战士足够优良的铠甲装具,后排战士直接把如短矛一般长度的枪剑从前排战士腰间的缝隙出穿过组成剑阵迎敌也不会过于担心误伤。

    冲击来的敌人有不少持有的也是短矛,但也有不少持有的是七尺到一丈二不等的长枪或其他长兵。首先被占有长度优势的敌人击中的前排战士确实有不少,因为优良的防护装具即便面部被不甚划中也不至于负伤。相反迎击而来的敌人即便是那些在最前排的人,除了胸腰部分的铠甲还算象样外,其他部位基本上形同虚设。

    日常的搏斗训练中近卫第一连的战士们对于从上、下、左、右袭来的长矛已经有下意识的防刺和反击意识。虽然在近战肉搏中仍然不免有所恐惧和慌乱,却可以凭借训练养成的条件发射展开战斗,并且可以在号令中展开相对整齐划一的攻击。而这些正是近代队列白刃战的核心要义。

    有节奏的号令中,前排的战士们依靠铠甲的优势接连不断展开防守反击,短时间内就将不少伸来的手臂或矛头斩断。

 第218章 风卷残云(四)

    云集于枫树岭一带的敌人都是各路残余明军及乡勇中筹集而来的“精锐”,冲在前面的人就更是如此。但这些人个体水平虽然不差,似乎在夜战进攻中的纪律性并不比庆云之战时遇到的那些敌人好多少。

    从兵器装备到训练及觉悟,双重因素累乘起来带来的巨大差距在近战肉搏的交锋中也显现的淋漓尽致。带着普及到士兵的铁手和面甲的战士们几乎平均挨上十次攻击才会有一次来袭的矛头因为划入四肢板条甲的缝隙中或插入眼睛与脖子的缝隙中、又或者是被砸中了手指而减员负伤。

    而战士们向敌人展开命令下条件反射般的进攻,平均每两次攻击就有一次能得手。甚至敌人身上的那些铠甲也往往抵御不住以水力锻锤精锻而成的利刃。

    在勇气意志乃至纪律上,前锋上的敌人或许勉强接近了近代军队最低限度的门槛,同二战后期中国战场上的二流日军或国民党军相当。而近卫第一连战兵们的平均线却如并非大扩军时期颠峰时期的革命年代共军主力大致相仿,也有多达五六倍的差距。

    前排的战兵队战士一个人负伤退场的同时,就几乎有近三十名来袭的敌或在长兵相交的对峙中负伤退出,或在不知不觉中流血倒地。

    包括亲临一线的张圭章在内的不少人都看到了这种局面,虽然这一次集结起来的兵力也有张海等人几十倍之众,但这些人却大多都明白:企图以夜袭而一举成功的可能性根本不存在了。至少这样的对手在绝境中的损失承受力会远高于攻击方不说,部署在最前面的那些轮番参战的人是几万人中挑选出来的精锐,再这样继续消耗下去既有可能导致战事发生逆转

    进攻受挫的情况下云集起来进攻张海等人的各路人马只得选择放弃主动的进攻,转而选择围困和防御,并轮番派遣队伍前来骚扰以牵制张海等人的兵力。准备在凌晨前夕阵地内的战士们疲惫之时再展开决定性的进攻。

    张海并不忧虑这一仗的结果,双方的交战刚一开始的时候,见到外面战况和战士们井然有序的抵抗之下几分钟的时间也未必有一个负伤后被抬下来的人就大致安定了。

    敌人进攻的**接近尾声的时候,张海终于决定亲自带领已经进入战斗状态的队伍展开反攻。

    击退敌人蜂涌而至的初此进攻之后,队属气球班的战士们终于有了相对安全的空间来释放热气球。

    跟随张海这一队的小女孩李千兰也从最初的惊慌中恢复过来并勇敢的登入了吊篮,旺盛的火苗随即从炉具中窜出逐渐将气球支撑起来。

    在队伍南下之前的时候已经预料到可能在夜间面对的危险,因此吊蓝的上方尽可能的以黑布罩上以防止夜间暴露出热气球的火光。只有气球班负责牵引绳索的战士们可以从吊篮底部的光亮观测到这气球的大致位置。如果当外面的敌人也能通过底部漏出的光亮发现热气球所在的大致位置的时候

    当反应过来的敌人发现异常,从黑暗之中投来不少标枪和石块的时候,跟随队伍的炮兵也已展开了射击准备。

    炮火在夜间虽然难以像白昼那样充分的展开火力杀伤敌人的大队,但是不论是随队的长炮还是臼炮都可以一轮开火把几十上百枚的铅弹发射出去,向不远处的敌群展开了近距离的抛射轰击。

    正当队伍离开土垒准备在炮火和热气球班的掩护之下向黑暗中的顽敌展开反击的时候,张海身后不远处那些集中起来的平民忽然躁动不安起来。

    严格的条理和纪律之下,李幼娘等人整整半夜的时间都没有寻找机会以最稳妥的方式解决掉临时小土围出口处负责看守的张海手下那几个弟子,在这危急时刻就只能采取强攻的办法了。

    二十多名事先已经挪动到出口附近的壮妇乃至大龄一些的儿童等人突然装做惊恐和慌乱一般向外冲去。遭到张海身边几个弟子阻拦的时候几个十一二岁将已经接过来的几个腰带猛然间向前抖去。暗夜光线并不明显的情况下这些手段极难防备,当场就有前去阻拦的少年感到一股剧烈的疼痛让双眼难以睁开,甚至不由的倒在了地上。其他几个反应比较迅速的人虽然在昏暗的光线下也躲开了另外五六名女子以白灰和药粉的暗算,却不得不背着身自屏住呼吸不敢面向对方。

    经历过不少刺杀和训练的李幼娘娴熟而准确的飞身向前用左臂勒住一名少年的脖子,用木簪准确而阴狠的深深插入那少年战士的眼眶中。选拔前来的这些“武林中人”没有几个是卖艺耍把势的花架子,多多少少都有实战博杀的经验乃至专门的训练。

    一切兵器都会被遭到搜查和警惕的情况下,除了少数高手才能有效利用起来的木簪碗筷,也仅仅有这些事先缝在腰带里的混有药粉的白灰不容易在搜查中被发现了。

    “大家再不逃出去!就是被战后被平灭的下场!”面对突如其来的巨变,不少平民百姓虽然早就有所预料也惊慌失措起来,但在鼓动之下也纷纷向出口处涌去。

    身后的惊变当然瞒不过早已全身披挂随时准备整装待发的张海,对那些人时刻抱有警惕大致估摸出是怎么回事儿的张海毫不犹豫的决定先以威慑平定这些人的内乱。

    为了防止自己的眼部再次如上次那样遭到暗算,也凭借着自己全身铠甲的优势,张海将长达近五米的全铁枪剑舞动如竹竿一般,并尽可能低头背着敌人以声音和远处火光之下的人影为依据,将沉重的枪如鞭子一般向身后危险的方向扫去。

    人的童年和少年往往能够真正以最有效率习武的时间最多不过十数载,在力量和箭术上出众异常就不可能在技巧上也有惊人表现。这也是武艺上存在内外之别的原因。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外家更注重所谓包括力量在内的“功力”上的修炼。神秘的“内功”并非是气,而是某种运用力量的技巧。张海算是极端意义上的外家,依靠身材和先天力量上的优势往往通过一力降十会和一长一寸强的方式来压倒不论有多强和数量有多多的对手。

    因为张海明白:自己面对的战场不是擂台比武,如无绝对把握,自己也不会去参加这样的比武。而是本就没有公平可言的战场,在战场之上:力量和体能强上一分,就能身穿更重的铠甲、更长而坚固的兵器灵活的作战。力量和自身的体能带来的战斗力在不限制兵器规格的情况下带来的战斗力将成几何意义上的增长。

    昏暗的灯光之下如同旋风一般的白光一次又一次扫过接近两丈半径的距离,打算从简单土围出口出冲出去的女人和孩子们远远披甲持盾的敌人承受力差的多,一轮猛烈的攻击就将十余人扫倒在地,眨眼间的工夫就有混杂着四五名高手的妇孺躺倒在地,即便是一些凭借优秀的步法和身法侥幸逼到近距离准备施展摔法的人却没有想到拥有足够力量优势的张海使用长兵在近处挥舞着后端的钢制身杆也有足够的杀伤力,轻易的就能重创那些无甲的人。

    巨大的威慑之下刚刚躁动起来的人群虽然不少的人都有家仇,但在巨大的威慑下还是条件反射般的在付出了几十人死伤的情况下如潮水般的退去,将十七名留下来还打算同张海周旋的大龄儿童、妇女、老人暴露出来。

    这些人不论老少都有相当的步法根基,至少要比欠缺这方面锻炼的张海强的多。每当张海向一个方向开始发起进攻的时候那个方向上的几乎没有多少正规兵刃不敢碰硬的人就自动向后退闪,总是以一定范围的距离将张海围在中间拖延时间寻找机会。

    张海有自信即便身披重甲并持着不轻的兵刃,冲锋跑动的速度也快过其中的很多人,突围不是难事。但那样以外,就会给外面阵中作战的战士们带来或多或少的麻烦,不是没有出现意外的可能。

    当不停着转动着身躯的张海背向自己的时候,李幼娘终于愁准了机会,将一张手帕摊开包好石灰与药粉,并从地上拣了一块儿为数不多的石块包裹在其中,同时左手拿起准备好的另一石块。这是在无法携带任何兵器的情况下所能利用的唯一绝杀了。

    当张海再次转向面对自己的时候,李幼娘先是迅速投出左手的一块儿地上拣来的石头直击张海的面门。这是对高手的一种佯攻,如果对方要在不远处躲避着石块,那势必不可能将视线背过去露出空门。右手手绢包裹的药粉和白灰则是迫使对手转身回避,而其中的石块却是另一次攻击。如果左右手的攻击均不能得手,也可以为近身展开摔法和刺杀提供有利的机会。

    与此同时,另外四名年纪不大的女孩也将连接起来的腰带绑住鞋子做为搭力的绳索如鞭子一样从张海侧后的下盘方向甩动过来。就算不能达成哪怕将对方摔倒的目标,也要为师傅李幼娘的攻击吸引住张海的注意力。

 第219章 风卷残云(五)

    相比近忽极限的力量及箭术,张海近战博击的经验和技巧其实都并不突出。

    不过自幼与家人训练的时候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