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此时的欧陆也普遍出现了人力螺旋桨的情况下,西班牙人也在决战前为其他国家的海军配备过一些小型的船只,这使得这种规模有限的登陆战算不上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百余艘小船很快就放了下来并通过索道输送下足够的水手,第一波次显然就能把这几千人的队伍直接送上岸去查探。这些队伍并不是成建制的野战单位,而是以连为单位分成三十个左右的联队,来自于各个不同的船只。这也是此时代的海军步兵同一般的陆上野战部队最大的不同。

    负责侦察的新军主力部队本就部署在比较远的位置上,因此这些西法联军海上步兵的登陆行动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在这秋季的荷兰海岸,风浪也相对是大西洋上相对比较适宜的时节。

    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无奈之中被强行送下船的队伍还是十分紧张的,甚至到了有不少人难以站着走路的地步,可是当看到了海滩不远处那猛烈炮火带来的效果之后,那种如同押赴刑场一样的紧张才算稍稍缓解了不少,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亲自去那片很可能存在敌军的阵地上侦察。当然各队之中还是有一些负责消耗和探路任务的“炮灰”,这些人同寻常海员的地位并不一样,在威逼利诱之下,还是有几百名负责“探路”的先锋展开对那片几乎被弹雨“犁”了一遍的土地展开了侦察。

    在这样的情况下,终于有枪铳声开始越来越密集的响了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残破的战壕内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几乎是下意识的展开了火力还击,轻易的就打退了这几百名负责探路的敌军,并让这些人中的一半变成阵前的尸体留了下来。

    新军主力部队的火力点其实并没有暴露出多少,不过百余人的开火就达成了这种目标而已,在不少新军官兵的判断当中,这样的火力暴露还不足以让敌军展开全面性的火力报复,不过参战的新军主力部队各营连官兵显然低估了此时西欧联合舰队的作战决心。 miào。*bi(。*)gé,

    仅仅是百余个火力点的暴露,就在之后的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再一次吸引到了铺天盖地般的火力。

    因为在之前的炮击当中对距离和霰弹的特性有了一定粗浅的认识,因此虽然这种海上炮火对陆远程霰弹的误差仍然很大,大到能有半里有余的纵深散布范围,可还是比之前的火力还是更为精确了。

    遮天蔽日的重霰弹群在集中落下的时候甚至会形成不逊色于实心弹多少的破坏效应,足够把简单的藏兵洞砸塌。连续二十轮左右的开火让联军海军舰队在短短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内进行了几十万次开炮,打出了接近两千万发重霰弹,密集的弹雨和动能轰击不但从各个方向灌满了大面积的每一尺土地,甚至还把不少简单的浅层坑道都彻底砸塌下来。在这猛烈的弹雨和火力之下,执行牵制敌军任务的几千名新军主力部队官兵终于遭到了重创。

    在这样猛烈的火力准备之下,尽管上岸的联军步兵撤退到了比较远的距离上,但是被“误伤”的人还是达到了超过一成左右的比例,堪比一些作战了。不过这也让很多人真正的安下心来,因为在这样猛烈的炮火之下没有几成比例的人能够侥幸幸存。除非这些仓促之间冒出来的东方强敌在这一带早就准备了像样儿的地下掩体。

    在鹿特丹以西海岸附近的这场猛烈的“炮火表演”,最终直接歼灭性打击了依托坑道进行掩蔽的几千新军主力部队,有超过千人被后续上岸的联军官兵所俘虏,这样同新军远征部队交战以前前所未有的大胜也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联合舰队的士气与决心。

    敌人对新军官兵被俘人员的审讯还是花了不少的功夫,不过这些并非做为特工来培养的普通士兵在严厉的威胁和刑罚之下还是有超过一成的人在很短时间内选择了妥协,西欧联合舰队也得到了一些似乎十分有用但并不精确的信息。

    “这些陆上而来的人们竟然想用可以在地上抬着走的船来和我海上主力决战?那张海是疯了么?”得到这样的人,很多西欧海军将领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第1289章 海上对决五)

    选择在凌晨进行决战的好处和弊端也都体现出来,早上或傍晚的海边往往是大海最为平静的时候,有利于那些本就不适合出海的小船最大限度的保持战斗力。可是借助海浪来隐蔽自身的能力就差多了。

    当年小船群刚刚展开连绵二十余里的范围,从四五里外逼近西欧联军舰队的时候,那些来不及准备海洋迷彩伪装的小船就被高高的桅杆上以高度的戒备观察海面的英法西等国舰员纷纷发现了。

    在早已做好了戒备和开火准备的情况下,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火炮就在第一时间把炮弹打向了明显是有效射程之外的远处,四五里左右的距离实际上已经是海军火炮以最大允许仰角下发射重霰弹的极限。猛烈开火带来的摇晃乃至不可能完全整齐的连续开火都带来了更大的误差。

    不过从前方展开火力的上百艘主力舰上的数千门重炮打出的火力却是恐怖的,让陆战中也基本无效的射程强行变成了有效。数十万枚重霰弹在十公里上下左右的战线,累计数平方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掀起了暴风骤雨。大面积海域在猛烈的火力之下似乎骤然间变的沸腾起来。从远处看就似乎和从远处逼近过来的海啸一般形成了一片水柱构成的白色。平均每十平米左右一发的落弹瞬间就让大部分的小船都有弹丸被打中。重霰弹的速度在这样的距离上已经削弱到不比强弩好多少的程度,但依旧让防护精良的官兵们在一轮射击中就付出了七八百人左右的伤亡,至少超过百人战亡。

    在起初的时候,新军主力部队原本以为船队已经分散程度足够了,二十余里的战线展开即便在这望远镜开始大规模应用的时代也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极限。可是却没有想到当西欧海上主力集结起来的时候,火力竟然是这样的强大的。

    不过,软实力远非一般传统军队可比的官兵们并没有因为船上有人伤亡就退缩,而是依旧尽全力的踩动人力螺旋桨并扬起小帆向敌舰群逼近过去。

    其实在战前刘洪涛也做过大致的演算。面对火力前所未有的敌军海上主力,就是让船队从三个方向上组成连绵二三十公里大范围内的单一战线逼近对手也不见得好多少。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整个船队将面临上万门重炮乃至侧弦主火力的轰击,这一仗在悬殊的吨位与火力差距之下,就算有着“决战弹药”显然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和损失。而且这种伤亡损失密度距离敌船越近就会越大。

    从西欧联合舰队的头两轮轰击来看,以这种能被重霰弹威胁到的船只想冲破敌军的火力防线简直是天方夜谈,就算有着前所未有的人力螺旋桨动力也不可能。唯一的希望仅仅在于新军水上突击部队的猛烈压制能让对手的火力效率低一些,尽可能减少大军在之后的伤亡。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也体现出了新军远征部队各基层军官有效的反应和军事教育素养,在无需命令信号的情况下各船官兵就已经开始在近处营连旗船的指挥下以线膛火力展开了还击。

    在这样远的距离,还是在海上,即便以线膛抬炮并配比较优秀的射手还是没有把握以很大命中率射中风帆战舰那样的目标。因此上千艘突击船上在半分钟在展开的数千发线抬炮炮弹药火力仅仅给敌军带来了二三百人的伤亡损失。主要是命中舰体的上千发弹丸有一部分从炮窗附近的位置钻了进去。

    这样的火力或多或少的给敌军的炮手带来了一定的压制和威慑,不过算不上明显。第一次见到这种火力的效果的西欧联合舰队甚至连掉转船头放风筝的打算都没有。大部分舰长似乎都看到了在较远的距离上就能以猛烈的火力将来袭的规模庞大之敌彻底击溃的希望。

    “我们的弹丸以这样的密度肯定是命中敌舰了!我们的了望手看的很清楚!继续开火!”

    “全船,让更多的火炮向敌军开火!”

    向着新军主力部队展开火力的火炮更多了,覆盖而来的舰炮重霰弹也越来越猛烈。已经有一些运气不太好的船被打的四处漏水,不得不动用人力修补船板导致船只落伍到第二梯队。大部分船只被命中的次数虽然不多,但也都有船只中弹。

    当那如同飞蝗组成的黑雾一般的弹群挂着呼啸的风声袭来的时候,也让英勇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不得不感到一阵紧张。

    “要不要发出信号动用决战弹药?!”这时候做为参谋长的田宾也有些恐惧起来,把本不想询问话也说出来。

    刘洪涛经历过堪比此时的危急局面,加上本身还算强硬的心理素养还是很快做出了决定:“现在还不能动用,等到两里左右距离上的时候再做决断。。。”

    依靠猛烈的火力覆盖能力,西欧联军在两里以外的距离上几乎主导了火力战,在不过分钟的时间内就展开了数万门次的开炮,以几百万重霰弹杀伤新军水路突击部队六七千人并当场让上千人战亡。一些爆破船甚至也有极不走运的船只被击沉或是发生了巨大的爆炸。这也让西欧联军不少海军官兵感觉到多少有些紧张:看来来袭的强敌的确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逼近到距离敌舰左右的时候,新军水路突击部队就已经遭到了超过两成的伤亡,不论依照什么标准也处于被击溃的危险边缘。只是一些伤亡比较严重的营群船队也没有发生崩溃这点儿让刘洪涛多少有了些信心。

    “把展开掩护射击的信号弹发射出去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洪涛终于下令道。

    两里虽然只比四里近一半,命中率的提升却不止四倍。一部分船员把填装好的线膛铳炮教给优秀射手展开射击的时候,虽然不能保证绝对命中,但也开始能够把大部分弹丸打在敌船的舰体上。

 第1341章 政事概览四)

    首先是“主权在君”的政治理念,身为新朝天帝之使的开国之君及其所授命的第二代君主有权否定任何层次上的司法审判结果,即便立法也是“由君所出”。制定游戏规则却没必要自己遵守,“即当裁判员又当运动权”说起来虽然不好听,但这却是集权政权影响固化的社会关系的一种必要手段。

    主权在君的政治理念当然也延伸出:内外情报及一定级别以上的中央官员的司法审查由直属君主的特别庭来进行。包括近卫部队在内民事刑事等非安全范畴案件并不在特定的保护之内。

    一般内外情人员及广大军队基层的违反犯罪案件按照现代一些国家的规矩来说也可以超脱司法系统之外,不过张海却觉得那样并不合适,也没有那个必要。拥有明确法统并且地位还相当巩固的君主社会,并不需要收买拉拢整个行政层面的“体制内”。至少要做一个军队有可能衰败带来危险的评估。

    一个现代国家,甚至是一个第三世界政权,用子弹喂出特等射手级别的“近卫部队”外加一定的技术兵种就可以保证军队拥有最低限度的战斗力。然而在这个时代,军队战斗效率要是衰败起来那是很没有底线的。单靠炮兵也未必能够解决全部问题。因此张海并不愿意让整个公务员体系及军队体系成为一个独立的民间法制系统以外的体系。

    张海也对身边的孩子们提过后世诸如“三权分立”之类的概念。不过这么多年下来,在政事经验上已经不在理想化的很多小女孩儿们却都明白:至少立法权还不能与行政权分离,否则,整个“主权在君”的集权政治体系都会发生动摇。司法与行政权一定程度上的分立,已经是在权衡各种利弊之下所能的最大妥协了。

    确定了“两权分立”的行政区化与政治构架之后,就是流官制的一些原则了。

    比如:谁去那里当官,考核的规矩和原则是什么,几年轮换。

    在旧时,一任地方官少则三年多则九年,不会在一个地方很长时间。这显然是脆弱的君权之下为了防止地方的做大不得已的一种手段。李千兰等孩子们结合这些年来的治政经验,认为三年的时间其实只够地方官熟悉一个地方的基本情况,刚刚建立起个人的势力范围,要真要有所做为,没有五年以上的时间是很的。如果任期只有十年,那也会在稍有一些权势的情况下就存在“知道你要走”的问题。

    因此确定考评以年计、末位淘汰制、中央机构的民意调查也是重要辅助性参照依据。一知府知州在不犯错误不被处理或者有特殊情况调动的情况下通常为十年。削弱“熬资历”这个说法和对中间官僚体系的替代。

    这样的前提当然是君权或中央层面的调查能力及政务处理能力非常强才有可能。张海有信心在自己在位乃至自己下一任君主的情况下能够保持新朝旺盛的中央权力。其实不少古代王朝也都能做到这一点。古代王朝要考虑几百年的长治久安,而就张海的看法来说:如果半个世纪或一个甲子整个社会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那么就证明自己在这世的目标失败了。  8miào8bi(。*)gé8。。

    这些事情就不像之前那样基本构架那样简单,而是花费了李千兰等人不少的经历来确定规则。

    最重要的人事选拔与安排上:张海和李千兰等人都没有打算过多的冒进。依然最终坚持新朝四年的时候所确立的两个原则:第一,官僚体系不能成为宗族势力把持的对象。大族背景不得入官。必须由海外的军功并且是南京特选班的成员才有资格成为知府及以上官员。如果不这样决绝而仅仅是改革下科举制度及内容而已,那就不能从根本上革新数百年来的政治格局。第二,张海不迷信西方,也不迷信中国传统中集权体系那套原有的原则。在坚持整体中央集权和流官制的基础上,也不忌讳吸取其他体系好的一面。比如一定程度上的司法独立和极为有限的民众参政。比如州府一级的行政掌官虽然受到种种约束而不是封王,但实际上也拥有更大的权力,要比旧时的知府知州更强一些。比如拥有州府以下非要害领域的人事权。

    近现代警察体系在理论上属于司法体系的一类,不过李千兰等人其实还有张海在内并不完全迷信这一套。在这个时代,行政工作和警察体系是很难分开。特别是对于政府要起到重要作用的情况下来说,在司法审判独立出去的情况下如果也把检查权和警察权也独立出去,那一系列政务的落实在中国的实际情况下就会面临问题,恐怕又会回到“黑社会理政”的路子上去。

    而警察真正脱离与军事需求的关系,在这时代也显然不具备条件,因此李千兰最终还是没有打算对公安军体系动大手术,张海也同意这一观点。

    至于新朝的军事力量体系,在回师之前张海就早有规划,稍做修正后也对李千兰等人谈出了看法:用于野战和做为中枢的近卫部队大概维持在七万到八万人的规模。并且可以分成一百个左右的营战斗队。如果近卫体系的兵力太少,如牙兵牙将或早期奥斯曼近卫军那样,后患实际上是不小的。而如果太多,君主层面就难以有效的控制。因此以最大规模的投资武装起来的数万左右的近卫部队外加炮兵海军等独立技术兵种构成中央军体系,在不缺马匹和机动能力的情况下实际上也已经足够了。

    至于旧疆以西的西域还有复员辽阔的新占领地区,此时新朝还没有真正巩固的建立起有效的统治,相关情况显然要靠刘洪涛那里送来更多的情况与资料才能进一步的做决定了。

    就这样,在回宫之后的连续几天时间内,张海暂时没有如一些人预料中那样松懈下来,而是花了不少的经历把这一年多以来积压下来的一些重要事物进行了核实与批准,确定了新朝未来少则二三十年多则五六十年内的组织框架。

 第1343章 无光大会

    不知过了多久,李千兰等女孩儿们才发现意识渐渐清醒过来,但四周却处于一片黑暗之中什么也看不见。如果不是似乎听力和触觉等感官并没有丧失,而且是几十名女孩儿们聚集在一个不过两丈方圆左右的狭小空间里,能清楚的听到同伴们那有些惶恐不安的低语声,大多数女孩都会以为这是死后来到了阴曹地府或者阴阳相间的某个地方。

    “我们没有死?。。。”

    “这不是阴曹地府?”

    “是啊,如果我们死了,怎么会这么有触感,并且依然聚在一起?”

    “哈哈!我就知道圣主根本不可能让我们去死,是我们误会了。。。”

    大多数女孩儿都由最初的紧张转变为兴奋和喜悦,李千兰也把心放了下来。而在这个时候只有杨莉悲伤的痛哭了起来,不知道以后应该怎样去面对。至于这狭小空间里的黑暗倒似乎根本没有多少人在意。这时候几乎没有几个人去怀疑可能是自己看不见了,人们都认为这不过是处于黑暗之中罢了。只不过没有多少时候就听见了隐隐的脚步声,这脚步声密集而沉重,并且似乎来自于四面八方。

    女孩儿们都不是寻常人,早年都是曾经升过天空上过战场的,心理素质和危急情况下的思考能力都非比寻常。因此,并没有太多的人陷入慌张。既然自己这些人没有死去而是有条活路,那么这一切不过就是圣主与自己玩的游戏罢了。

    而在这时候,女孩儿们却似乎隐隐之中听到了一些似乎是壮年男子的议论声。

    “咱大新朝不是没有犯官之女要这样处理的先例么?你可别蒙我们。”

    “你看看?这话怎么说的,来路如何。你们听口音,看资色身材自然就清楚了。虽然谈不上倾国倾城那一类,但绝对都是上等货色。”

    “不错不错,身材都还可以,肯定是从小打的底子。”

    “哎,我说有些不对啊?她们的眼睛怎么了?你蒙我们!”

    “别这么说啊,真要蒙你们还会这么正大光明的玩?又不是选老婆,这是玩玩而已。”

    这些话让李千兰等女孩儿们的心中升起一阵狐疑,迅速陷入了沉默之中。但主流的心思,是觉得这一切可能都是圣主再与自己开玩笑呢。圣主会对为新朝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们做出那种事情?根本不可能。

    可是当那些男人的脚步声逼近,很多同伴们都开始惊叫起来之后不久,似乎那层牢固的信任与幻想被重重的砸破了。

    如果这一切都是假的,怎么那些男人在深手不见五指的黑暗之中是那样的行动自如,就像看的见一样,怎么逃也逃不掉?

    如果这一切都是假的,最多是吓唬吓唬而已,怎么可能让这些男人动真格的侮辱姐妹们?

    唯一的可能就只有自己真的看不见了,而那些男人们却看的见。

    唯一的可能就只有自己与姐妹们真的被。。。

    意识到这些的时候,悲伤与气愤让大多数女孩们更是绝望的哭了起来,那哭声在印象中似乎至少已经有十多年的时间没有了。似乎那些只属于幼年的记忆罢了。

    而在悲伤和了解到一切之后,不少经过这些年来的经历本就不算性格软弱的女孩们不少都并非那些寻常女子可比。很快就下定决心死也不能死的窝囊,拼死反抗起来。女孩们低着身子滚着、摸着、不断有人被踢打踩踏。但只要感觉到周边有姐妹们的呼救声就迅速赶过去数个女孩以一起死死的抱住那些恶人的双腿扭打起来。

    让孩子们没有想到的是这些人竟然身上还拥有软甲一类的东西。

    忽然间,李千兰在与姐妹们同一个身材高大的强敌搏斗的时候似乎感觉到了一股熟悉的呼吸声与感觉,不由之间悲伤涌上心头,虽后却是一种决绝:自己必须下死手了。

    扭打中,她狠狠咬住了那名身材高大魁梧男子大腿后侧一块儿肉,并用尽全力破开了口子,迅速动作娴熟的用手指拔尽了伤口之中。制造伤口并尽可能的扩大伤口,这是李千兰曾经听说过的狠斗之中的一种方法。规则最宽松的格斗比赛中也往往是禁止的规则。

    其他一些女孩儿也开窍起来,攻击不到对手防护严密的要害,也无法赤手空拳的情况下造成什么危害,就在找到机会的情况下拼明撕咬起来。

    “啊!”就在张海感觉到一丝危险的时候而手忙脚乱的应付云集在自己身边同自己扭打在一起的女孩儿的时候,同二十多个女孩儿肉搏的情况下还是被人找到机会从身后狠狠的抓住了大腿根部内侧,被抓的血肉模糊。如果不是自己死命护住最为关键的要害恐怕就会在这阴沟里翻船了。

    而这时候,跟随张海一起来的中央剧院几个擅长口技的“艺术家”们也终于醒悟过来。而张海身边的一些亲卫也迅速打开天窗上遮蔽光芒的黑布,隐隐透露着一似亮光的黑布迅速露出了天窗内的多个折射镜子,将这黑暗而狭小的空间照亮起来。

    而在整个屋子亮起来的时候,除了少数几个女孩儿还没有听手,包括李千兰在内的大多数女孩儿似乎都已经意识到了什么:原来自己并没有失明,那些人也并不是陌生的男人,而是剧团里擅长声音模拟的几个女子。身上披的粗糙软甲不过是为了防止在扭打中被认出是女儿之身,不由愣在了当场,整个屋子也迅速的平静下来。

    这沉默足足持续了至少一分钟左右的时间,心思最为敏感对张海也最为信任的李千兰才反应过来,愧疚的低声问道:“圣主!赶紧包扎伤口吧!这一次我们辜负了本来应该有的信任,没有接受住考验,愿意领罚。”

    “这不管你们的事儿,是我玩的有些过了!”张海似乎还想再说些什么,可是却觉得有些话总是过尤不及,就没有好意思再说出口。

    这一次的“无光大会”就这样的结束了,可对于张海来说却感觉到依然是个不大不小的教训。

 第1344章 盛世之乱

    当李千兰等女孩儿们借助那并不算太明亮的光线仔细看过去的时候,才发现此时张海的身上尤其是下半身已经是伤痕累累,不少地方甚至都已经被鲜血所染红。跟随在张海身边的其中一名影卫战士这数年以来也算是精通一些简单的外伤包扎和消毒处理。随身又带着不少止血的名贵药材,加上张海并非是被利器所伤,除了大腿内侧的一处伤口外其他大都不算深,在这样的情况下,没有花费太大时间,总算止住了下身的伤。

    不过当平静下来的时候,张海也感觉到一丝伤痛,故意有些埋怨似的说道:“没想到你们下手这样狠毒,等我伤好一些,非要好好教训你们一下不可!”

    张海这样的话,在密厅内的女孩儿们听起来并没有恐惧也没有比刚才能浓烈的忧伤,听到可能面临的责罚心中反而稍稍缓和了一些。

    因为身上的伤并不算重,因此在最初放纵的想法遭受了一丝挫折之后张海也好回到了书房之中,在小慧兰与柳香等人回师之前暂时代替起李千兰平时的工作,亲自来处理每天送过来的海量奏报。

    此时的西院在比较清闲的时候,一天之内来自军内军外的各类奏报也有一两千件之多。靠张海一个人就是像朱元璋或者秦始皇一样也是根本处理不过来的。不过到了新朝十一年的时候第二批入宫的那些小女孩儿们已经九岁上下的年纪了。

    这些孩子同李千兰等那一代相比,在业务能力上自然是有所不及。特别是难以执行一些出宫的任务。不过要是同类似年纪八九年前的那些孩子们相比的话,整体质量上则要明显高出不少。因为李千兰等孩子们被选入张家时候,张海还仅仅是刚刚起事不久没有太多地盘的一股势力而已。在某些方面的能量不比山东一些民间教门强多少。而到了新朝五年的时候,全国大多数地方已经鼎定,新朝的统治能力已经深入到了社会基层之中。选拔出来用于身边辅政的女孩儿自然在各方面都很优秀,往往聪慧且塌实懂事。姿色上张海当时没有提出什么要求,毕竟这种事情同选拔宫女宫妓的根本目的可不同,不过从整体上看,这些孩子即便在幼年就往往是那属于比较顺眼的一类。整个成长阶段又大部分在衣食优良的宫中,如今在身材与姿色方面甚至可以说同龄人中不比中央剧团的那些孩子们差多少。

    加上这些小女孩儿们平时大部分时间都用来学习如何理政还有天下的形势,工作起来竟然不比几年前李千兰她们差上太多。各种总结的选取要事乃至相互监督的办法,这些年来也学了不少。

    这些不到十岁的小女孩们在处理奏报的态度上往往也很认真,虽然送来的奏报少,但是相关的分析却写的也更详细一些,而且工作的时候也十分懂规矩,同张海没有太多的闲话。

    “香儿和小慧兰她们一行人的队伍已经出了河州进入陕南一带了吧?”张海回西院的这些日子当然也重点了解了一些有关回师队伍情况的通报。柳香还有小慧兰等人率领队伍回师的时候并没有像张海那样为了了解一些情况而不得不很多时候昼伏夜出的“微服行军”

    随着从西域回师的先锋人马越来越多,并且一股接一股。再加上张海回西院之后解除了一些消息的禁令,短短不过十余天的时间之内,新朝在西域还有整个极西之地取得前所未有大胜的消息已经在整个中原大地上传开了。

    而就在这个时候,忽然一名十来岁的小女孩儿火急火了的跑了进来,没有多说什么,而是把一封涂有红漆的奏报送到了张海身边专门负责宣读的孩子的手里。就

    “是二等急件?究竟是什么事情?”张海当然也看出了那信的情况。

    新朝大多数类别的信件传信速度都不逊色于过去的“六百里加急”或者“八百里加急”。头等急件是大规模的军队叛乱或者京内造反这种足以动摇新朝安危的事情。二等急件至少也是某些地方出了足以影响到全国的重大自然灾害或者兵祸人事之类的事情了。

    不过当张海身边的负责宣读信件的小女孩念出一些事情的时候,张海的心反而送了下来。身边的小女孩儿们在得知之后也并没有太大的紧张情绪。

    张海笑道:“这真是有勇气有魄力啊!居然在新朝开国统一全国之后的第七年就搞这种事情,还学我们当年的手段?我们当年在盐山起事儿的时候,实际上时机远远没有成熟。如果不是我当年处理一些问题的时候太缺乏经验,实际上多争取一年的时间也不无可能。若是遇到新朝这样的情况,我可不敢小隐隐于野几年有了不到二百骨干就起兵造反了。”

    原来,那信件说的正是六安霍山发现一股二百余人的“悍匪”四处袭扰起兵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