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3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从前方展开火力的上百艘主力舰上的数千门重炮打出的火力却是恐怖的,让陆战中也基本无效的射程强行变成了有效。数十万枚重霰弹在十公里上下左右的战线,累计数平方公里左右的海面上掀起了暴风骤雨。大面积海域在猛烈的火力之下似乎骤然间变的沸腾起来。从远处看就似乎和从远处逼近过来的海啸一般形成了一片水柱构成的白色。平均每十平米左右一发的落弹瞬间就让大部分的小船都有弹丸被打中。重霰弹的速度在这样的距离上已经削弱到不比强弩好多少的程度,但依旧让防护精良的官兵们在一轮射击中就付出了七八百人左右的伤亡,至少超过百人战亡。
在起初的时候,新军主力部队原本以为船队已经分散程度足够了,二十余里的战线展开即便在这望远镜开始大规模应用的时代也达到了某种程度上的极限。可是却没有想到当西欧海上主力集结起来的时候,火力竟然是这样的强大的。
不过,软实力远非一般传统军队可比的官兵们并没有因为船上有人伤亡就退缩,而是依旧尽全力的踩动人力螺旋桨并扬起小帆向敌舰群逼近过去。
其实在战前刘洪涛也做过大致的演算。面对火力前所未有的敌军海上主力,就是让船队从三个方向上组成连绵二三十公里大范围内的单一战线逼近对手也不见得好多少。因为在那样的情况下,整个船队将面临上万门重炮乃至侧弦主火力的轰击,这一仗在悬殊的吨位与火力差距之下,就算有着“决战弹药”显然也是要付出巨大代价和损失。而且这种伤亡损失密度距离敌船越近就会越大。
从西欧联合舰队的头两轮轰击来看,以这种能被重霰弹威胁到的船只想冲破敌军的火力防线简直是天方夜谈,就算有着前所未有的人力螺旋桨动力也不可能。唯一的希望仅仅在于新军水上突击部队的猛烈压制能让对手的火力效率低一些,尽可能减少大军在之后的伤亡。
在这样的局面之下,也体现出了新军远征部队各基层军官有效的反应和军事教育素养,在无需命令信号的情况下各船官兵就已经开始在近处营连旗船的指挥下以线膛火力展开了还击。
在这样远的距离,还是在海上,即便以线膛抬炮并配比较优秀的射手还是没有把握以很大命中率射中风帆战舰那样的目标。因此上千艘突击船上在半分钟在展开的数千发线抬炮炮弹药火力仅仅给敌军带来了二三百人的伤亡损失。主要是命中舰体的上千发弹丸有一部分从炮窗附近的位置钻了进去。
这样的火力或多或少的给敌军的炮手带来了一定的压制和威慑,不过算不上明显。第一次见到这种火力的效果的西欧联合舰队甚至连掉转船头放风筝的打算都没有。大部分舰长似乎都看到了在较远的距离上就能以猛烈的火力将来袭的规模庞大之敌彻底击溃的希望。
“我们的弹丸以这样的密度肯定是命中敌舰了!我们的了望手看的很清楚!继续开火!”
“全船,让更多的火炮向敌军开火!”
向着新军主力部队展开火力的火炮更多了,覆盖而来的舰炮重霰弹也越来越猛烈。已经有一些运气不太好的船被打的四处漏水,不得不动用人力修补船板导致船只落伍到第二梯队。大部分船只被命中的次数虽然不多,但也都有船只中弹。
当那如同飞蝗组成的黑雾一般的弹群挂着呼啸的风声袭来的时候,也让英勇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不得不感到一阵紧张。
“要不要发出信号动用决战弹药?!”这时候做为参谋长的田宾也有些恐惧起来,把本不想询问话也说出来。
刘洪涛经历过堪比此时的危急局面,加上本身还算强硬的心理素养还是很快做出了决定:“现在还不能动用,等到两里左右距离上的时候再做决断。。。”
依靠猛烈的火力覆盖能力,西欧联军在两里以外的距离上几乎主导了火力战,在不过分钟的时间内就展开了数万门次的开炮,以几百万重霰弹杀伤新军水路突击部队六七千人并当场让上千人战亡。一些爆破船甚至也有极不走运的船只被击沉或是发生了巨大的爆炸。这也让西欧联军不少海军官兵感觉到多少有些紧张:看来来袭的强敌的确是做了充分准备的。
逼近到距离敌舰左右的时候,新军水路突击部队就已经遭到了超过两成的伤亡,不论依照什么标准也处于被击溃的危险边缘。只是一些伤亡比较严重的营群船队也没有发生崩溃这点儿让刘洪涛多少有了些信心。
“把展开掩护射击的信号弹发射出去吧!”在这样的情况下,刘洪涛终于下令道。
两里虽然只比四里近一半,命中率的提升却不止四倍。一部分船员把填装好的线膛铳炮教给优秀射手展开射击的时候,虽然不能保证绝对命中,但也开始能够把大部分弹丸打在敌船的舰体上。
第1290章 海上对决(六)
在一轮开火的时间内会有数千发线膛枪弹命中船体,侧向展开并准备开火的炮手会一次性的被杀伤近千人的情况下,西方联合舰队海上主力终于多少开始受一些影响,一些船只开始掉转帆头并向远方展开了航行,似乎要把船只拉到更远的距离。
这导致其他的船只也不得不跟随。
不论是法国人还是西班牙人似乎都认为:就算在这种机动作战中不能给新军主力部队的帆船以决定性的打击,也能通过重霰弹带来的累计伤亡让这些疯狂的强敌因为伤亡过重而丧失动力,从而不得不退出战斗。
应该说:在旗船之上有西欧最为有经验的了望手和指挥人员参与的情况下,还是大致做出了一些果断的判断:从那些逼近过来的船只似乎有一明显的中弹与损失来看,这些舰群是根本没有机会冲击到几百码以内的近距离并对联合舰队的舰群构成有效的威胁的。更别说在几百码左右的距离上,这些强敌的小船将遭到更为直接的射击,绝对活不过几轮炮击而不紧急是人员伤亡的问题。
就这样,更为激烈的战斗和对射展开了,海上的这场对决也进入到了**之中,新军主力部队的线膛铳炮射手们在面对规模庞大且有坚固船体做掩蔽的全新对手的时候,似乎是第一次不能凭借精准而猛烈的火力给敌船以有效的压制。这也导致刘洪涛对于部队的伤亡多少出现了一些误差。
仅仅是一里距离的缩短,就让新军主力部队的船队遭受了堪比之前两里冲击距离的伤亡。海上的敌舰火力虽然在经过了多轮开火之后射速有所减慢,但也通过连续七八轮的开火再次打出了数以百万计的重霰弹。在接近直射范围内猛烈炮火,这些炮击的精度也多少有了一些提升,甚至有不少船只被密集的重霰弹群直接彻底击亏而遭到全员伤亡的例子。
新军主力部队的伤亡在累计不到二十分钟左右的全速冲击时间内就遭到了近半左右的伤亡,上万人左右的损失。这种严重的伤亡带来的减员和恐惧终于使的整个水上突击部队遭遇了不可承受的代价,和敌船之间的距离拉近已经不像之前那样明显了。
在正常的情况下,就算是新军远征部队主力这样的队伍面临绝望也有可能造成士气的崩溃,只是相信新军主力部队一定能凭什么撒手锏赢得最后胜利的心理使得大部分船只的官兵们还在拼尽全力的滑动船只向前推进。
当然即便如此,各船之间的队形也早已不像刚才那么严整了。
此时的刘洪涛已经意识到了决定成败的时刻到来了:在火力与船体差距如此之大的情况下,新军水上突击部队本来可以说是毫无胜算,唯一的胜算就在于后备敢死队员们的突击情况还有决战弹药的效果。
不过,刘洪涛还是做了坏的打算,他早已穿上了厚重的铠甲。在水上的战斗中,这无疑要冒巨大的危险,选择自杀也更为容易。就算出现被震晕的情况也极容易迅速沉到海里而不是被敌军所俘虏。
携带决战信号弹的船只这时候已经有两艘在严酷的战斗中被击沉,不少成员落水。不过对这种情况有所预料的刘洪涛关于决战信号弹的准备就达到百余枚,并分派到数十艘船上。尤其旗船附近的信号弹比那决战弹药的火箭还要大。
为了防止敌军有所警惕,这种“信号弹”不再是新军远征部队主力常用的“烟花弹”,而是威力异常巨大甚至超过爆破船,装有两千斤黑火药的“信号爆破船”
新军主力部队的船队开始有船只发生了巨大的连环爆炸,这让一里之外的敌人都有所震惊和紧张,可随后见整个强敌的船队在猛烈的火力打击之下终于停止了前进也开始欣慰起来,越来越多的炮手针对远处的敌船只展开了火力。
而就在这个时候,西欧联合舰队的炮手和了望手开始发现点点的白烟在先后大致十多秒左右的时间内纷纷升了起来。无数火箭在海面上拉着白烟飞了过来。对于这些手段,西欧等国联合舰队的军官们早就通过俘虏的审讯而有所了解,甚至对基层的很多水兵炮手们还讲解和分析了新军远征部队这些可笑的准备。
因此,在这些精度极差的火箭袭来的时候,尤其是这些火箭飞行到近处让人能够看清这些兵器那极不靠谱的精度,反而让一开始有所紧张的人们缓解了不少。然而就在这时候,一连串的白光在距离敌舰各种方位大概几十米到百米左右的范围内爆炸来。
这一次决战,新军远征部队所剩余的大部分闪光火箭弹一共一千五百余枚在广阔的战线上于短时间运用出去,这还不包括战前被敌军猛烈火力所摧毁的闪光火箭弹,为了避免暴露作战目的。所有的闪光火箭弹在存贮的时候都是包裹在粉尘与水套组成的专门容具内,就是发生爆炸,也能最大限度的钝化闪光或者失灵而让敌军不会提前被发觉。
这一千五百余枚闪光火箭弹在理论上可以让半径三十米内的大多数人于数分钟内有效丧失视觉,不过不少的火箭弹即便是在距离敌人五百到七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发射,误差也相当之大,超过了有效射程甚至掠过目标上百米才发生爆炸。
可上千枚闪光弹在接连不断爆炸的时候所形成的共同晖映加成效果还是超过了战前的估计,激烈的战斗中凡是关注着战斗的几万名西法联军官兵都在一时间受到了影响,猛烈的火力一下降就听了下来,甚至超过几分钟的时间内都再没有炮声传来。就是没有被闪光弹所影响的一些敌人也被这种诡异的场景所威慑,一时不敢继续有效展开火力。
在这种情况下当然也有一些幸运而又应用的西欧联军炮手以最快的速度反应过来,开始来到炮位前准备操炮射击,可这样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再也形不成之前的那种声势了。
第1291章 海上对决(七)
张洋本不是决死队的成员而是负责掩护的精干,但是在决死队人员出现损失,整个部队体系都有不少人在炮火的压制下死伤的情况下不得不义无反顾的站了出来,承担执行操船爆破攻击的任务。
和一般的战士相比,张洋虽然在射术上有些天赋,可是年纪太小,力量也太弱了。在人不到十四岁的时候,肌肉都还没有发育起来。像新朝圣主那样自幼天赋神力白肌纤维众多的不过是万中无一的特例罢了。
但是此时的张洋在操船只后却拼尽了全力站着身子狠命踩踏着踏板,甚至在背上足够的重物之后似乎是跳跃着蹬踩着人力螺旋桨的踏板。这样的操作加上天亮之后逐步开始明显的海浪让整个小船摇摇晃晃起来,似乎随时有可能翻船一样。如果是使用传统的划桨,这种外行的操船法显然会事倍而功半。可是这人力螺旋桨却不同于传统的划桨,对于技巧的要求降低到了最低。这却是很多人一时之间还不了解的。
这样一来,就让张洋操作的人力螺旋桨虽然处于比较靠后的位置上但还不算是最为靠后。
携带着不少炸药和火药的小船以最快的速度展开向敌船的航行之后,刘洪涛的心也终于安了下来:因为他发现负责执行决死爆破攻击的官兵们在这种情况下单独操作小船的速度要超过标准六节左右的慢跑速度。
训练有素的在几分钟内的时间内利用最为有利的体重做功方式搞爆发输出的时候,功率甚至可以达到一马力左右的水平。以这样的动力和螺旋桨的方式推进一吨有余型制不算太差的小船差不多可以达到八节左右的速度。如同一个人中速跑步或某些职业龙舟一般。至少是在短短小几分钟的时间内会是如此,在这样的情况下,尽管不少敌船还在向后退却,但因为风向和风力并不处于最佳的状态,还是在三分钟左右的实际内,整个战线上有几百艘敌船被爆破小船追了上来。在这样近的距离上,负责掩护的官兵们也开始倾尽全力的展开火力掩护。
在正常情况下,这种掩护力量与突击力量不得不脱节的攻击与自杀无异。可是闪光火箭弹带来的作用还是明显的,并不仅仅在于对西欧联合舰队大船的影响,还在于对大船附近的一些负责掩护的巡航舰与小船构成了更为严重的影响。
因此在这最为关键并且决定胜负的三四分钟时间内,负责突击的决死队爆破船并没有遭遇到想象中猛烈的火力拦截,这也是短时间内在海上的航行速度能够超过原有标准的原因。几分钟的时间看似短暂,但是在倾尽全力的体力输出中,就算是训练有素的决死队员们也已经到了某种体力上的极限和边缘了。甚至有一些操作小船的决死队战士在疲惫与紧张之下忘记和丢失了自己的目标,不得不去和战友攻击同一艘船。也有的甚至是忘记了在距离敌船几十米远左右的时候要跳下海中没,直接由爆破攻击变成了自杀攻击。
在末段处于稍微靠后的位置上因此目睹了不少悲剧的张洋终于没有犯那样的错误,不过却大胆的让船逼近到距离目标不过二十米左右的距离上的时候才点燃了火箭动力之后跳船。这个距离虽然不是必死的距离,但也显然要冒着严重的生命危险。
骤然之间,如同直接如在海面上炸开的一连串响雷,猛烈的爆炸在连绵二十余里的战线上于短短半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先后想了起来。五百余艘负责突击的小船大概有不到两成遭到了敌军残余火力的拦截而不得不提前引爆或是退出战斗。还有一些小船终究没有追上逃亡较快的敌人也不得提前引爆。
不过即便如此,还是有三百余艘西班牙人未于视线范围之内的风帆主力舰、巡航舰乃至改装为炮船的大型风帆运输船遭到了攻击。攻击爆破的成功率则达到了八成左右。
这时代黑火药的爆炸力是各项性能的一个短板,但是当总重量超过四百公斤并引信和质量也不算差的时候就爆发出了巨大的威力,掀起的海浪直接覆盖了半径十五米左右的范围。并且让那些看似乎很坚固,甚至火炮也打不穿的船体肋骨都大面积的损伤并被破坏开来。一些海船在水线附近因为压舱物的缘故原本是比较坚固的,但是在近距离相当于几十公斤现代炸药的威力之下也开始发生大面积的断烈。
装有几百公斤黑火药的爆破船攻击的巡航舰甚至会被直接炸断舰体,而一些风帆主力舰多半在这种爆炸中因为根本不可能抢救的破损和沉没。西洋海船坚固的外壳也显然有其代价,那就是不可能拥有太过完善的水密隔仓。
当然也有一些爆破船因为提早爆炸而没有取得狼毫的爆炸效果,不过十米以内的爆炸也往往能让整艘船的大部分刚刚开始恢复有限视力并开始尝试着睁眼的西方联合舰队官兵又在巨大的爆炸声中陷入和昏迷。
这一波猛烈的攻击,直接就导致整个西洋联合舰队沉没了三分之一的主力舰,并有超过半数的军舰不同程度的受创而继续在短时间内丧失了战斗力。西方海军主力参战兵力多达十几万人之多,而在这一波次的攻击中直接就造成了六七万人左右的伤亡损失。如果是换成陆战,这样的打击和伤亡比例必能击溃对手。因为就算是新朝也不可能拥有十几万人之多的死士乃至承受短时间内严重打击的人。
当然,海战同陆战有所不同,因为人员分散而只在很小的范围内集中,恐怖不会传染,通常来说伤亡损失承受能力要比陆战高一些。不过新朝海上突击部队如此凌厉的攻势还是威慑住了残余的法国舰队乃至一些西班牙舰队。比较勇敢而积极的英国舰队在之前的爆破攻击中损失惨重,也是联军海上力量最终决定撤退的重要原因。
第1292章 海上对决(八)
《
荷兰鹿特丹以西的这场海上决战持续的时间并不算长,从前到后的**阶段还不到半个时辰,也恰恰是这样新军海上部队以承受过半伤亡超过万余人的减员为代价最终击退了西欧联合舰队。
不过在刘洪涛的心中却清楚:似乎自从新军起事以来所进行的无数次战役和战斗中,带有赌博性质最大的就是这一场了。如果海上的强敌同样坚韧而顽强,遭遇到这样大的突变的情况下没有率领后队逃离战场。而是继续寻机展开交战,就算残余的海上突击部队还有战斗力的官兵能够抢到一些大船,结果也将是难料的。并且必然会付出巨大不可恢复损失为代价。
可是临时拼凑起来的敌人显然并不是这样一支坚韧的海上对手,在面临不可知的危险的时候选择了撤退甚至说是溃逃,连留出一部分船只进行牵制的举动也没有。这也让剩余的新朝海上突击部队在俘船战斗中幸运的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
整个海战中留下来并且受破坏程度不算太严重的海船大约有四十七艘左右,舰上的敌人大致约有万余人。基本在震撼和昏迷中被登船突击的官兵们所俘虏,如果按照常理,新军主力部队官兵在这样的情况下不会留太多的俘虏。
不过因为这些大船没有方便操作的硬帆也没有人力螺旋桨。即便在海况不是很差的季节里操作这些软帆为主的舰船也是没有接受过专门训练的人所很难从事的任务,因此大多数俘虏还被留了下来,在官兵们的轮流监督之下负责操船。
这四十七艘海船大致装有两千门左右的重炮。舰船上的海军重炮所配属的炮弹通常并不多,每炮大约一百发左右。不过因为联合舰队在荷兰附近沿海的作战中没有太多激烈的消耗,所以储备的炮弹仍然多达一半。
新军主力部队的大多数战士并不仅仅是单纯的自身兵种,比如大部分步兵也懂得一些火炮操作的要领。因此并没有把操作火炮这么重要而危险的事情交给那些俘虏去做。这些俘虏的大多数人仅仅负责操船而已。
集中了上万伤员和一万俘虏乃至一万新军官兵的这些海船一下之间变的拥挤不堪。不过还算在这些大型海船的载员允许范围呢。只是这样的情况下舰队的自持力无疑就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了。不过这对于可以依靠海岸进行“海盗式补给”的大军来说,就算继续远征里斯本显然也并不是多大的问题。
关于接下来的行动刘洪涛虽然早有打算,不过还是尽可能的在重新整编队伍让队伍回归原建之后花了一天左右的时间进行商议,并将商议的结果通过集中代表的方式来讨论决定是不是要继续展开对里斯本的远征。
因为在这个时候很显然,新军海上突击部队已经遭遇到了严重的损失和伤亡,就算是一支有活力的队伍,但毕竟算不上精挑细选的死士。如果在遇到严重的消耗战,刘洪涛已经有些开始怀疑队伍是否还能拥有像以前一样稳定的表现。
为了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刘洪涛还费了不少的功夫亲自去各船调查。然而看到的情况却让刘洪涛有些感动。这场激烈的海上对决最终取胜的时候,年轻的官兵们虽然显得有些疲惫,却没有丧失继续决战的勇气。很显然:决战弹药的神奇鼓舞了官兵们。在这个年纪全新军队的队伍中,一股潜在的凝聚力似乎仍然存在。那是对于勇气的坚持。
此时的海上突击部队的参谋长田宾却还是有些忧虑起来,提醒道:“如果再经历一次过半规模的伤亡消耗,我担心那些俘虏们就可能有些不稳了。”
“有不稳的苗头就抛弃掉。”在这个时候,刘洪涛的决心也坚决起来,说道:“经过这一次海上的大战,我军伤亡过半,可海上的敌人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西班牙帝国的核心是我们这次远征的最终目的,意义实际上还要强出之前,队伍的士气没有问题,就让船队继续出发吧。”
俘虏们在威逼之下展开了操船航行,起初的时候船队展开航行的速度并不快,那些被俘的人群虽然没有明确的抵制计划,但在这样同平时里相对宽松的管理环境大不一样的情况下,积极性也不由自主的降低下来。
面对这种情况,刘洪涛让跟随队伍的通译告诉那些被俘的敌人,如果因为某些人的消息而让船只明显处于落后位置,或者出现最不尊从命令的情况,所有的水手将有至少有半的人被严刑处死而不仅仅是扔到海中喂鱼那么简单。
在这种强迫之下,船队总算能够以虽然速度不是很快,但还基本象样的状态展开前行了。当然,为了保证不会有太多的敌军俘虏逃亡,大船的附近依然拉载了很多新朝海上突击部队原本拥有的小船在大船附近巡逻监视。防止一些人企图跳海逃跑。
最一开始的时候,有不少被俘的水手打算在夜间航行的时候逃亡,但是在经过几次针对这些俘虏的公决,并且清理了一些抵抗意志过于明显的人之后,整个船队终于能够重新恢以正常的状态向西南方向的目标展开航行。
而此时正在准备新一轮的大战的刘洪涛所不知道的是:此时位于里斯本附近的西班牙留守舰队在收到一连串最终被逃会来的人员所证实的那些“大败”之后完全丧失了同新朝远征部队抗衡的信心,不论是在陆上还是在海上。携带着不少工具,装载有不少工匠的庞大船队最终下令离开里斯本前往美洲。毕竟此时的中南美经历了上百年的开发之后已经算不上是多么荒僻的地方了。只比北美那些英法殖民据点要强上不少。
在这样危急的情况下,甚至西班牙国王被俘的消息也没有引起内讧和混乱,因为人们都知道:如果这个时候相互之间内讧,那么结局很可能就是灭亡,就会断送整个文明复兴的希望。
《
1293。第1293章 海上对决(九)
刘洪涛所率领的船队在西欧海岸的航行中最初的时候因为水手们的一些问题前进的速度并不快,如果不是在人员表现上的自信,刘洪涛是不敢率领队伍继续向西南方向航行去寻求与那可能的强敌进行决战的。没有人能够想象,在水手都不可靠的情况下进行海战是一种什么样儿的场景。
不过向西南方向的航行大概持续了一周左右之后,那些被俘的西欧联军水手们的消极对抗渐渐少了不少。就是一些有反抗之心的人们也明白:与其在现在这种情况下逃亡或送死,还不如在可能到来的决战和海战中趁这些强敌不备发挥巨大的作用。
海上的速度毕竟还是比陆上行军强多了了,在激烈的海上大战之后经过二十天左右的航行,队伍终于在濒临新朝十年十月的时候来到了里斯本附近的海域,也的确见到了规模并不算小的船队。
起初的时候,新军主力部队的官兵们全都做好了与强敌血战到底的准备,可是当距离渐渐的逼近,能够用望远镜比较清晰的看清这些“敌船”的种类之类,不少的人都大失所望。里斯本及其附近地区的船只虽然也有几百艘左右的规模,但都是巡航舰一级的小船,船上甚至还没有足够的炮窗,似乎就连那种改造过的武装商船都不是,在更远的岸上,除了寻常的西班牙士兵之外似乎还有很多看起来并不算贫困身着各种异域衣装的人们在等待着上船。
大海之上的确不比陆地,在气象良好的情况下双方往往在二三十里左右的距离上就能清楚的发现对手,想要突袭可以说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就是一些海盗船也不得不在轻载的情况下拥有高素质的水手才能在连续几天的漫长追逐中拦截到载满货物的商船。可是对如今刘洪涛所率领的这支船队的状态来说。如果远处的这些帆船群打算逃跑,那么水手都不可靠也没有人力螺旋桨加成的大船们追上并围堵住那些人的希望是十分渺茫的。
不过,让刘洪涛感觉到一丝希望的是在新军主力部队船队逐渐靠拢的时候,远处的那些民船与商船似乎没有逃跑与惊慌失措的迹象。至于原因,不用想的太多也能大致猜测到一二:新朝远征部队虽然在欧陆上让人闻风丧胆,但是却没有舰队伴随远征的消息。一支陆上的强军不论拥有多大的本事似乎都不可能缴获到这么多海军乃至远洋大船。
虽然通过望远镜很多人都在较远的距离上发现了这五十多艘大船的附近有不少的小船,不过却根本没有多少人怀疑这是陆上那些东方强敌的船只。在这些船队逼近到大概十多里,用肉眼都能看清一些状况的时候甚至还有不少岸上的人欢欣鼓舞起来。似乎是像为了自己一方的海军取得了胜利而庆祝似的。
而那些风帆之上操船的水手们显然多了不少紧张和焦虑。
在这种情况下,刘洪涛迅速让大多数不必要的水手们下了帆,并换上了缴获到的西班牙一般水手和舰载官兵的装束站在船舷附近,而新军主力部队的官兵则尽可能的以各种角度侧第和半对着敌人的方向,并没有像绑匪一样藏在什么地方。因为在过去实战对抗演习的时候刘洪涛等人就明白,要是那样做,那么本就很难保证老实配合的人只要一闹,就有可能坏事儿。而在自己的看押人员光明正大的情况下,就算有人看到了船上的冲突,也不一定会怀疑什么。
五十多艘船也可以在海上展开二十余里的距离,在最近的船逼近到距离目标大概二三里远的时候,刘洪涛开始命令整个船队对岸上的对手展开围拢。因为提早就让一些水手们按照航行的方向拉好了帆,因此这种行动虽然在最后被一些被俘的水手发现了不妥,却没有多少人发作起来。偶尔的一些“冲突”,也被远出用望远镜看到的人觉得不过是水手们之间正常的殴斗罢了。
不过当整个船队似乎要对里斯本港口及附近的船只展开合围的态势开始成形的时候,越来越多以望远镜仔细观察的的西班牙人似乎终于感觉到了有些不对。
“情况似乎有些不对!”
“那些船上发生了什么情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