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明末英雄-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安排并不合适,那么也可以不再安排近卫部队的官兵们去执行这样的任务了。。。”

    刘洪涛没有再拒绝,在这个时候拒绝也显得并不合适。因此就坦然的说道:“让近卫部队的官兵们凑出一个加强营群跟着队伍一起出海作战也好。毕竟近卫部队的神射手在射术方面不是那些刚刚配属了火器的官兵们可以相提并论的。在最大限度利用人力的战术原则之下可以最大限度起到有效的作用。。。”其实刘洪涛这样说也是为了避嫌。毕竟:近卫部队官兵在过去的时候不仅仅是新朝远征部队里的精兵强将,还有一个潜在意义上的监督队伍的作用。在没有任何监督制约手段的情况下托付重兵也是一种冒失。

    为了最大限度的抓紧时间,刘洪涛终究没有在科隆一带耽误太多的时间,而是迅速以快马起程了。在路途中有专门的部队和据点可以换马的情况下,这样出发反而能最大限度的节省时间,并以最快的速度跟上北上的三万新军主力部队。近卫部队最后的“志愿大队”也是如此。虽然近卫部队的官兵们很少做出给张海或其他上级增加麻烦的事情,不过这一次还是有很多人争着要参加这次出海作战。因为很多明白战局的近卫部队官兵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一次出发很可能是整个新军漫漫征途中最后一次有重要意义的战略行动了。思考更深一层的一些近卫部队军官们甚至还开始意识到:即便一些残敌真的抢在队伍的前面出海。新朝很显然也未必会在这次西征路途中再次出动大量的人力物力跨越西洋去追歼敌军。

    夺取了整个欧陆乃至中东的人力物力,在加上新朝无与比拟的教育和控制体系,就拥有了绝对的战略优势。上万工匠几万核心残敌甚至更多的人手真的逃亡到了美洲又能如何呢。在西征中仅仅是这一路上已经俘虏并且可以为新军远征部队所用的技术底子不算差,有兵工经验的熟练工匠就已经达到了上万人之多。残敌如果真的逃亡到了美洲,所需的也不过是新朝像当年的美洲攻略一样回师之后再派舰队去美洲,执行为期几年顶多数年左右的清剿作战任务罢了。

 1285第1285章海上对决

    新朝十年旧历九月初一,刘洪涛率领的新军水路突击部队在兵临荷兰边境并以很小的代价突袭了阿纳姆,消灭了刚刚复国不久的荷兰集团于国内留守的重兵集团大概三四万人之多。过于迷信棱堡而没有在新的技术条件下全面革新野战防御体系的荷兰军队在远征部队的精锐面前甚至连消耗弹药的作用也没有发挥多少。

    九月初三,新军水路突击部队攻陷鹿特丹并展开了一昼夜左右比较“忙碌”的休整。

    主要是为了应对海上可能要面对的威胁把缴获到的火药集中利用和改装,制作一些临时的火箭爆破船。

    通过对之前海上作战的一系列研究,张海与刘洪涛等人发现:过去的时候海战中要在一二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展开“火箭船”实际上是一种缺乏远程有效压制决战兵器的无奈产物。如果不这样做,面对火力凶猛可以发射重霰弹的舰炮火力,传统意义上的“火攻船”如果没有足够的数量优势根本就没有最低水平的胜算。因此即便在这个距离上展开火箭爆破攻击的成功率不是很高却也不得不这么做。

    然而在队伍能够拥有一些“决战特种弹药”的情况下,如果能够有效瓦解对方舰船在最后时刻的机动力,那么实际上在五十米以内的距离上展开爆破攻击才是最为理想的。在这个距离上展开爆破攻击,人员伤亡风险很大。所谓“杀伤半径”之外当然不是绝对安全半径。在几十米左右的距离上,敌人的船员都会被震的几分钟内丧失战斗力。而做为暴露在外的官兵按照推演和计算,战亡失踪或永久性伤残的概率高达三成到五成。伤亡风险则超过一半。而且在这个距离上展开火箭爆破攻击,推进火药的需求比例会大范围的缩小,更为节省。而攻击的成功率却会明显的提高,甚至在不考虑对手拦截火力的情况下攻击的成功率有可能达到一半以上。

    唯一让刘洪涛感觉到有些不安的,就是这些从河运上缴获过来的船只大多数都是空重几千斤甚至只有一千斤的小船。现代全副武装的官兵并能保证一定的给养和抗风浪能力只能携带十五到三十人左右。不要说是海战,传统意义上的“内河水战”都可以算做是比较小的船了。这样的船就是被敌军海军重炮发射的重霰弹弹丸命中都可能被直接打透并给披甲的成员也带来不小的损伤。

    也就在这个时候,更为不好的消息从远处海岸的方向传来,那是远征部队水路大军的先锋侦察人员从鹿特丹以西的海面上侦察到的重大敌情。这个未曾预料到的结果更是让刘洪涛有些不安起来,面对如此强大的对手,原本的海战决定还有可能成功吗同时,跟随队伍的田宾也开始为自己的失算后悔起来。

    在原本的估算和情报当中:西欧主要国家的海上力量能够用于决战的风帆主力舰不过二百艘左右,加上巡航舰也不过四五百艘左右的海军作战舰只。这些海军作战舰只有很大部分是执行远洋护航

    任务的,并不是属于短期随时可招回并用于决战的力量。

    可是包括张海在内的不少人似乎忽视了:在这个时代,西方海上运输业的发展已经进入到了大型远洋帆船时代。在东印度公司那里常见的麦哲伦时代级别的中小型海船并不是此时代大西洋航运的主体了。

    这些四百吨到八百吨左右不比二三号的福船逊色多少的西洋运输类帆船虽然说龙骨的密度配置和建造成本同正规的军舰并不相同,但是这些主力远洋帆船却十分适合于在增加火力配置的情况下改装为军舰。

    这时代的欧洲远洋海船的规模数以万计,只所以在远东那样的地方多见中小型的西洋帆船舰船不过是海上任务过多,而且即便以此时欧洲远远超过亚洲的兵工制造潜力也无能力把商船都以重炮部队的标准武装化罢了。然而按照侦察部队的报告,仅仅在鹿特丹以西海域海面上连绵数十里的范围内能够发现的数十炮级别的西洋联军大型风帆主力舰就多达二百余艘,各种十到三十炮左右数百料级别的巡航舰三百余艘;估测仅仅是这附近的西洋海上联军主力就有五百余艘舰只的庞大海上兵力,这还不计算更小型一些级别的舰船。按照粗略估测,仅仅是鹿特丹以西海域上的西洋各国联军海军兵力拥有的重炮数量要在两万门上下的样子,火力齐射量按照二十磅左右的平均规格来计的话,就多达四十万磅三千石上下左右的规模。在这个时代,这是一个极其恐怖的数字了,也充分的反应了文艺复兴这几百年来,西方所积累的优势有多大。

    在这一带就出现如此规模的西洋舰队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西欧各国在很早甚至半年以前就开始准备应敌,并把海军主力全部集结起来,另一种就是把不少平时用于远洋运输的远洋船只来做为主力船只了。

    而且按照一般的兵力运用原则,即便是海军,敌军也不可能把所能动员到的兵力全部投入过来,实际上在海上的西洋各国武装力量可能远不止这个层次。极有可能仅仅是动用的大中型主力作战舰只及武装化的远洋船只就多达近千艘。

    这代表着什么如今从水路出发的新军水路突击部队所拥有的所有那种只能载一个分队级别的小型内河船只的数量如果不计算专门用做火攻爆破船的,也不过千余艘而已。

    在总顿位相差百吨左右的情况下,就算是新军远征部队的火器与训练优势再明显,作战觉悟再明显,也根本弥补不了如此悬殊的差距。

    一艘风范主力舰在齐射时可以发射多达上千枚重霰弹,即便是海上的命中瞄准有困难,这么一轮齐射就有可能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对新军远征部队那些陆上可以抬着走的小船构成严重的威胁了。

    “我们真的还要按原计划从海路出发么”就连一向有不少信心的近卫第一旅旅长也开始有些打退堂鼓起来。

 第1286章 海上对决(二)

    在如此悬殊的差距面前,胜算的唯一可能就是那些决战弹药了。可是这些决战弹药在海战中的效果如果,完全是一件很凭运气的事情,远征部队所准备的爆破船的数量甚至还未必有可能之敌的大中型舰只多,兵力上更是有几倍之多的差距,这些都使得交战的前途未卜起来。

    刘洪涛一时之间也陷入了沉思,不过在权衡了利弊之后他还是决定出战并与海上的强敌展开一场对决。在刘洪涛看来,真正的决战已经在富尔达以西决出了胜负,此时率领的主力部队就算在海战中失利,并且也遇到残敌反扑的情况,远征部队在西欧的决定性胜利也难以被从根本上动摇了。尤其是考虑到并不算长的时间之后就会有新增援的部队从海上赶来的情况下。

    而如果这一场海战取得胜利,甚至还缴获到至少一百艘以上比较完好的敌舰,那么这就意味着敌军连控制远洋的权力也将丧失。虽然在航海能力和操作这种软帆船能力方面新军远征部队还有那些可能增援过来的水师官兵都远未合格。不过考虑到人力螺旋桨时代的特点,操船能力优劣对战斗力的意义被最大限度的减轻了,而足够坚固的大船就能够让那些线膛铳炮手有效的发挥出自身的实力出来,从而在海战中面对传统型的对手赢得决定性的上风。

    更重要的:只要荷兰沿海附近的决战取得了胜利,并且有足够的缴获,那么在面对其他敌舰队的时候就不再是问题。

    “我决定冒险一次,在白天的时候同海上的敌军决战!”刘洪涛最终下定了冒险赌博的决心。

    “为什么要在白天决战。。。”水上远征部队的临时参谋长刚刚问出这样的话的时候似乎也就自己想到了什么,示意自己已经明白了。

    因为很显然:西班牙海军是同新朝的水上力量有过交锋的对手,如果在夜间遇到新军主力部队的突击,这些以西班牙人为首的那些人的选择很可能就是向英伦的方向突围或者企图逃脱并进行运动中的消耗战,那样一来,对新朝远征部队来说显然会陷入不利和被动的局面。

    因此可以选择的作战方法就只有以近快的速度在岸上侦察敌沿海船队的动向,在夜间只负责运动和包抄围拢敌主力舰群,决战则放在天色开始放亮的是。

    在大军准备向海上进发之前,刘洪涛也把指挥层讨论和商议出来的作战方针要领向基层各级单位做了传达和明确:第一,因为这些规模不小的敌舰队群中也有可能配备了人力螺旋桨和线膛铳炮手,因此爆破船应该靠后,船上的一般官兵要要发出坚如磐石般的作战意志抵挡住敌军任何可能突围的方向,在选择爆破攻击如非被围攻或者有敌小船队严重阻隔的情况,否则要在一里左右的距离上使用决战弹药并为继续的突击创造机会。

    第二是对敌大船的突进进攻距离也视海情定在一里半到一里左右的距离上。决战弹药的释放选择在一里到二百步左右的位置上。这个位置显然也是经过严密演算的结果。如果决战弹药能够起到有效的延缓敌军运动并在短时间内使敌混乱的效果。那么三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就足够让以人力螺旋桨全速航行的大多数风向内的小船逼近到距离敌大船很近的距离上。如果敌大船在这个时间内有战术行动机动和回避,那么就要持续的针对敌军展开火力吸引并配合决战弹药的使用来压制对手。

    整个水路突击部队一共配备千余艘小型战船和六百艘左右用于爆破攻击用途的“火船”。

    如果考虑到双方船只近乎两个数量级级别的差距,双方的实力对比是十分悬殊的,超过了人员训练和素养差距所能弥补的地步。而新军远征部队唯一有可能的胜算就是决战弹药了。因此在负责掩护的战船上,所有的上千枚决战弹药都分发到了各船。

    为了避免误伤,因此刘洪涛还是叮嘱了各基层部队:决战弹药的使用如非几种特殊情况,一定要在特定的信号之下集群展开应用,而不能随意的浪费掉。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误伤的可能。

    尽管战前做了各种各样的努力和安排,但实际上刘洪涛也明白:这一次海上的决战是不可能准备的太过完备的。因为如果准备太长时间,从消息的泄露到敌情的变化都有可能错失掉战机。

    就这样,为了牵制和吸引海上的敌人,新军主力部队开始派遣越来越多的“侦察部队”前往海滩上去侦察敌情,并趁夜间构筑了能够有效避免重霰弹杀伤的工事。

    尽管执行这种任务的部队不过几千人左右的规模,拥有绝对兵力优势的海上西洋各国联军也并不再敢于派遣队伍上岸像在伊斯坦布尔附近的战斗中那样上前送战绩了。在土耳其境内的战斗其实已经让西欧各国不少海军官兵也认识到了新军主力部队在陆上的绝对战斗力优势。

    如果对手只是岛上的敌人,并且时间比较宽裕,那么精战一团或许能够通过缓慢消化俘虏恢复伤员的方式与敌人展开长期作战的。最终或许会像卡斯特罗那样解放海南全岛。可长时间以来的作战经历让他明白凡事从最坏处着想总是没有错的,特别是经历了这次艰难的等落作战之后。以日本人在松沪的反应速度,短则十天长则两个礼拜就会有集团规模的日军在海南岛登陆。凭借精战一团剩余的这点儿力量是根本无法应对规模如此庞大的内外敌人的。

    海南中部的大山里的蚊子毒虫不得不让精战团于当夜就决定释放了相当一部分俘虏。但严酷暑热的环境也让俘虏的甄别选拔变的更容易了些。最终队伍只留下了一万左右的俘虏以临时制作的扁担每人携带四十千克左右分装的军火以各营为单位向南行去。

 第1287章 海上对决(三)

    见到本不是爆炸弹丸的重霰弹在积累到一定的火力密度和数量的情况下竟然如同打出了连成一片的扬尘,甚至把不少地方的地形地貌都有一定程度的改变了,本来没有排并上岸打算的一些法国人也有一些心动。

    “在这前所未有的火力面前,敌军不管在这连绵十余里之内的范围内部署了多少兵力,都一定会遭到重创的!”一名法军舰队指挥官在用望远镜仔细的观察了一阵岸上的情况之后说道。

    “我们还是小心一些吧,新军主力在之前的不少胜利,就是因为出忽意料的强悍。而且我觉得在天黑之前我们应该远离。”

    “他们的这次远

    征根本没有舰队伴随而来,自陆上而来的这些敌人难道还会有内河临时征集来的船只来给我们这全所未有的舰队带来威胁么?”在西班牙精锐核心主力遭到严重失败的消息传来之后,法国人对于西班牙人也没有之前的那种恭谦的态度了。

    “我们排小部队上岸看看吧,如果残敌依旧暴露出惊人的战力,我们就用猛烈的火力继续来把这片土地翻耕一编就可以了!”此时一名英国舰队指挥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不过却严肃的说道:“当然这样的行动也应该由各方共同承担。。。”

    就这样,拥有十几万海上大军的庞大舰队还是能够轻易的凑出大概四千人左右登陆兵力执行这种岸上任务。在这个水手与陆战队并没有太过严格区分的年代,这些“陆战队”就算遇到较大的失利甚至是做为弃子也不接受的,

    而且这四千人往往也是对舰队战斗力影响最差却也勉强合格的一些备用步兵中抽调,法国那虽然规模庞大然而海军素养却比不上西班牙与英国的海军舰队就成为了承担这方面任务的主流。

    在此时的欧陆也普遍出现了人力螺旋桨的情况下,西班牙人也在决战前为其他国家的海军配备过一些小型的船只,这使得这种规模有限的登陆战算不上是一件多么麻烦的事情。百余艘小船很快就放了下来并通过索道输送下足够的水手,第一波次显然就能把这几千人的队伍直接送上岸去查探。这些队伍并不是成建制的野战单位,而是以连为单位分成三十个左右的联队,来自于各个不同的船只。这也是此时代的海军步兵同一般的陆上野战部队最大的不同。

    负责侦察的新军主力部队本就部署在比较远的位置上,因此这些西法联军海上步兵的登陆行动并没有遇到太大的麻烦,在这秋季的荷兰海岸,风浪也相对是大西洋上相对比较适宜的时节。

    在一开始的时候,这些无奈之中被强行送下船的队伍还是十分紧张的,甚至到了有不少人难以站着走路的地步,可是当看到了海滩不远处那猛烈炮火带来的效果之后,那种如同押赴刑场一样的紧张才算稍稍缓解了不少,不过也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亲自去那片很可能存在敌军的阵地上侦察。当然各队之中还是有一些负责消耗和探路任务的“炮灰”,这些人同寻常海员的地位并不一样,在威逼利诱之下,还是有几百名负责“探路”的先锋展开对那片几乎被弹雨“犁”了一遍的土地展开了侦察。

    在这样的情况下,终于有枪铳声开始越来越密集的响了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残破的战壕内的新军主力部队官兵几乎是下意识的展开了火力还击,轻易的就打退了这几百名负责探路的敌军,并让这些人中的一半变成阵前的尸体留了下来。

    新军主力部队的火力点其实并没有暴露出多少,不过百余人的开火就达成了这种目标而已,在不少新军官兵的判断当中,这样的火力暴露还不足以让敌军展开全面性的火力报复,不过参战的新军主力部队各营连官兵显然低估了此时西欧联合舰队的作战决心。

    仅仅是百余个火力点的暴露,就在之后的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再一次吸引到了铺天盖地般的火力。

    因为在之前的炮击当中对距离和霰弹的特性有了一定粗浅的认识,因此虽然这种海上炮火对陆远程霰弹的误差仍然很大,大到能有半里有余的纵深散布范围,可还是比之前的火力还是更为精确了。

    遮天蔽日的重霰弹群在集中落下的时候甚至会形成不逊色于实心弹多少的破坏效应,足够把简单的藏兵洞砸塌。连续二十轮左右的开火让联军海军舰队在短短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内进行了几十万次开炮,打出了接近两千万发重霰弹,密集的弹雨和动能轰击不但从各个方向灌满了大面积的每一尺土地,甚至还把不少简单的浅层坑道都彻底砸塌下来。在这猛烈的弹雨和火力之下,执行牵制敌军任务的几千名新军主力部队官兵终于遭到了重创。

    在这样猛烈的火力准备之下,尽管上岸的联军步兵撤退到了比较远的距离上,但是被“误伤”的人还是达到了超过一成左右的比例,堪比一些作战了。不过这也让很多人真正的安下心来,因为在这样猛烈的炮火之下没有几成比例的人能够侥幸幸存。除非这些仓促之间冒出来的东方强敌在这一带早就准备了像样儿的地下掩体。

    在鹿特丹以西海岸附近的这场猛烈的“炮火表演”,最终直接歼灭性打击了依托坑道进行掩蔽的几千新军主力部队,有超过千人被后续上岸的联军官兵所俘虏,这样同新军远征部队交战以前前所未有的大胜也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联合舰队的士气与决心。

    敌人对新军官兵被俘人员的审讯还是花了不少的功夫,不过这些并非做为特工来培养的普通士兵在严厉的威胁和刑罚之下还是有超过一成的人在很短时间内选择了妥协,西欧联合舰队也得到了一些似乎十分有用但并不精确的信息。

    “这些陆上而来的人们竟然想用可以在地上抬着走的船来和我海上主力决战?那张海是疯了么?”得到这样的人,很多西欧海军将领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1288。第1288章 海上对决(四)

    火船战术在这个时代还是靠谱的一种手段,加上新军主力部队擅长一些新式的小船海战战术,因此对此有过切身之痛的不少西班牙海军将领到没有完全掉以轻心:“我看是这些强敌在陆上的连胜可能使他们产生了忽视细节的错误判断吧。当年他们就是用一些小船夜战战术来让我军的海上主力蒙受了严重的损失。这些强敌在海上的战斗精神几乎和陆上一样疯狂和顽强,还是不能小瞧的。我们得知了对方的安排,固然是一次给予敌军更大重创的机会,但也不能因为掉以轻心重蹈当年的复辙。。。”

    法国海军将领们大多对类似的话不以为然。那种自杀性的火船战术虽然有效,但也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上的,比如说明显的数量优势以及大船的掩护等等。面对海上的主力舰,在没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想要单纯的“以小搏打”完全是一种自寻死路的做法。

    别的不说,那些大型的风帆船在海上机动的速度并不慢,而且可以部署更多的火炮和火力,光是几十门炮展开的拦阻火力就能在几轮开火之中打出几千发重霰弹,那种连这时代一般火船的规格都远远没有的小船会在很远的地方上受到压制。

    不过英国人对这场海战的重视程度其实超过了西班牙人,因为如果海上万一有所失利,甚至干脆就是平局,那么对于英伦三岛来说也很可能意味着灭顶之灾。西班牙人至少还有中南美开发比较成熟的殖民地可去。而此时英法在北美的殖民地之不过是一些面对输入新技术后发展起来的大型北美部落都有可能造成威胁的据点而已。就是能不能养活军队和贵族体系的转移都是很难说的一件事。

    “我看我们还是谨慎一些好,我们的小船相比敌人的那些海船都算不上的船只也拥有明显优势。让那些小型巡航舰乃至进一步武装起来的商船执行外围主力舰的护卫任务应该就能尽可能的避免那种危险了。必要的时候,我们也可以用我们的火船来拦截他们那些海船都根本算不上的小船。还可以让我么的小船用绳索连接起来借助大船航行。整个船队面临敌军的时候在有效的机动战中消耗对手。我相信:就是那些强敌的战斗力再强,再海上也会面临重大的损失和失败。我们也应该让那些狂妄而目中无人的强敌遭受一次损失以万计的大败,欧洲的文明才能真正有希望。。。”

    就这样,在得知新军远征部队竟然分出了几万人以那些像样儿点儿的风浪都不一定尽的主的小船来和史无前例的庞大舰队进行对决,就意识到这是一个重创强敌的好机会,并没有选择再退缩。而是做了充分的准备和安排,法国和英国人的不少船只也大方的让那些西班牙人的新式铳炮部队上船加强火力,准备展开同强敌的决战。

    西班牙人的三万残余新军还是至少分出了六七千名官兵来参加这海上的行动,在水手们的复制之下,这携带几千支线膛抬炮的队伍实际上还可以发挥出更强的火力。

    “对了,我还听说这些强敌似乎准备了一种决战弹药,不知道是什么。这样力量悬殊的对决,如果他们真的是一点儿手段都没有,会和我们选择决战么?”

    “按照我们审讯俘虏的报告综合来看:应该是一种火箭兵器。说不定有十分优良的引信和精度,不过也仅仅是如此了。在海上用火箭作战是东方的一种传统。可是想凭借这类手段来在今天的海战中立足也太有些异想天开了。。。”

    在重新整顿船队准备迎接决战的前夕,一些战场觉悟好的人们还是似乎感觉到好象有哪里不妥,但又说不上来是什么原因。因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陆上而来的敌军都不可能拥有同西欧海上主力正面交锋的实力。大型船队只要在夜间有效保持运动,显然就会是安全的。

    此时代即便是西欧海军中素养最差的法国海军至少在编队航行上也是没有问题的,再得知新朝主力部队部队打算全军主力乘小船群准备展开决战后,西欧联军海上主力虽然有着绝对的优势,但还还是尽可能的向大海的深处航行半天左右的时间拉开上百公里的距离以回避夜晚的时候那些疯狂而强悍的敌军可能带来的威胁。而在天色放亮之后,西欧海军主力则开始全面展开广大的队形在荷兰沿海及其附近对新军远征部队主力进行大范围的搜索。

    战争和战役很少按照一方的企图与计划所进行的事情,即便是对强大的新军远征部队也是如此。当刘洪涛所率领的上千艘小船所组成的海军主力在夜间展开大范围包抄搜索时没有发现西欧联军海上主力的时候就明白决定命运的时刻就要到来了。

    刘洪涛没有选择在这种情况下让主力船队撤退回岸上,因为从刚刚得来的消息看:那样显然也并不安全。规模庞大的敌军在轰岸时也能打出难以想象的火力并给队伍一定的威胁。而如果在海上展开决战,虽然这种情况下已经丧失了围歼西欧海军主力的可能,但是还是有可能凭借决战弹药取胜并拥有一定程度上的缴获。

    敌情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刘洪涛只是对作战原则进行了一些重新的安排,就决定把队伍展开宽广的距离迎接天亮后可能展开的决战。

    事实上在太阳还没有从近海陆地上的地平线上升起来的时候,深蓝色凌晨夜幕之下的光亮就已经吹响了战斗前哨的号角,首先是新军小船群的外围舰只首先发现了十多里外西欧联军海上主力舰群中那望远镜中在这样的时间段依旧清晰可见的身影,并利用这不到一个时辰左右的凌晨暗夜时间尽可能的谋求比较好的作战态势,就算已经不可能在合围对手,也能在形成半包围的夹击之势。

 第1289章 海上对决(五)

    选择在凌晨进行决战的好处和弊端也都体现出来,早上或傍晚的海边往往是大海最为平静的时候,有利于那些本就不适合出海的小船最大限度的保持战斗力。可是借助海浪来隐蔽自身的能力就差多了。

    当年小船群刚刚展开连绵二十余里的范围,从四五里外逼近西欧联军舰队的时候,那些来不及准备海洋迷彩伪装的小船就被高高的桅杆上以高度的戒备观察海面的英法西等国舰员纷纷发现了。

    在早已做好了戒备和开火准备的情况下,早已填装好弹药的火炮就在第一时间把炮弹打向了明显是有效射程之外的远处,四五里左右的距离实际上已经是海军火炮以最大允许仰角下发射重霰弹的极限。猛烈开火带来的摇晃乃至不可能完全整齐的连续开火都带来了更大的误差。

    不过从前方展开火力的上百艘主力舰上的数千门重炮打出的火力却是恐怖的,让陆战中也基本无效的射程强行变成了有效。数十万枚重霰弹在十公里上下左右的战线,累计数平方公里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