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明末英雄-第1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于是先锋连连长就命随行的翻译在比武结束之后用西班牙人的语言认真的喊话倒:“有能出来讲话的人没有?”
类似的话语似乎在这里的人群中产生了一丝骚动,这就更让先锋连连长把心放了下来:看来:虽然新大陆中部和东部的西方人还没有把手伸到这一带,但是这里的人显然是同南面的西班牙人有过接触的。
双方对峙了大概约几分钟的时间之后,终于有一名似是稍有一些地位的人站了出来,勇敢的独自逼近到距离新军官兵几十米的地方用着不太熟练口音有些异样的西方话断断续续的喊了几句。
“对面再说什么?”先锋连连长问身边的一名翻译。
那翻译斟酌了许久,才大致的回倒:“对面的意思应该是问:你们是不是从东边或南边来的国王手下的人,是不是来传播福音的。”
“告诉他们:我们是从大海西面一个大国抵达这里的人。不信什么福音,我们的主同你们见过的那些外人的主不一样。”先锋连连长送了一口气对身边的翻译说道。
第692章 南方部族
“他们不像是南边儿的白人军队,他们说他们来自大海西面的一个大国。也不信仰白人的神。”一名懂得西班牙人语言的人对各部推选出的临时首脑说道。
后世洛杉矶一带曾是当地人数千年来的定居点,如今已经发展成拥有几百个小型部族,十几个聚落总计几万人规模的不小族群聚居带了。在此时,不要说中国人或美国人,就是西班牙人也还没有将西属美洲扩张到这一带。但这里距离墨西哥城乃至墨西哥西部的阿卡普尔科港已经算不上过于遥远,部落中一些有威望的人对于南面的世界已经并非一知半解。自从数十年前南边儿的西班牙人曾经抵达这里开始,虽然没有兴趣殖民这样一个组织结构松散而又落后的族群,却也时常有过一些贸易上的往来。因此这个大型族群中已经有了掌握并不算熟练的西班牙语的人。
当几十年前这里的人们了解到遥远的南方不少当地大型国家的悲惨遭遇,乃至白人已经成为这一片大陆上大半地区的主宰后对于外海上来临的其他人就多少有了一些警惕。更别说同南边儿西班牙人打交道的经历也不是什么令人愉快的会议。
“他们是不是南面白人的部众和手下?不然怎么也会精通那些南方白人的语言?”另一名有威望的族长有些疑惑的说道。
“我确定他们不是南面的白人!”一名参加比武而负伤归来的人在思索了,他也是有意安排在比武者中试探对方来路的人一个人,许久后有些肯定的说道:“他们在打斗中联络的语言同译者们的语言是不同的,而且我听族里的人回忆说:南方的百人从来不接受不流血的比试,他们总是用剑和火枪来迎接任何他们看似有危险的挑战。”
经过一翻讨论,这一带的当地人终于确定了从海上前来的这些人同南方的白人没有任何关系,并把这个消息传达到不少部族当中,气氛骤然间缓和下来。
当地人负责翻译的人也不在站在远处喊话,而是亲自来到了先锋连战士们的中间表达了各部对于同种大国来使的善意。
先锋连的连长则没有多说别的,而是拿出一本厚厚的画册以及其他一箱书籍对前来的人诚恳说道:“南方的白人或许给了你们有关他们神话故事的书籍。而我们希望你们学习的不是那些外族人的神话故事,而是真正属于我们的语言:这部书应该有助于更多有才智的人真正的了解我们,也真正的了解这个世界。我们用南方白人的语言来进行沟通和了解,这实属一种无奈。”
“请谅解我们的无理,之前我们以为你们同那些南方白人一样,都是大海上来的强盗。”
“这没有什么关系。我见你们不少的男女老幼都来了。而且在比武格斗中并不在意我方是在不公平的情况下取胜。这说明你们也不是险恶而野蛮的民族。”
虽然双方起初的时候拥有不少芥蒂,但是在能够相互沟通复杂信息的情况下,没有花费多少功夫就消除了隔阂。
当地人送来了食物和水,也邀请官兵们在市镇中心做客,并不介意全连的官兵们对这些当地人始终保持着戒备。
不到一个白天的时间里,没有分兵侦察,先锋连的人也通过沟通和观察大致了解到这一带当地人的一些情况:这是一个定居的族群,居民们像北面的的当地人一样主要靠打渔和采集过活,但也有不少种植十分粗放的玉米地,只是附近的森林乃至可供采集的资源似乎不如北面那样多。这里的人口更多,也更开化。
东方化中并不十分注重个人**,但也知道见面的情况下有一些问题是不方便当面直接询问。而先锋连的连长却要看看这些当地人是不是像北面那些当地人一样纯朴而懵懂,有没有一些明时代的必要城府,就让负责翻译的人问了一系列比较敏感的问题:比如,居住在这一带的有多少个部落、总共多少人、青壮年有多少。又在夜晚来临的时候派人在不少地方进行了观察。
这一带当地人中的代表也大致做了直言不讳的回答:居住在这一带的人准确人数并没有调查,但总共的部落大概接近三百个左右,依每个部落大约一百到一百五十人左右来看,应有四万人上下,此外还有不少散居的民众。这里的各个土著村落和城镇似乎如北面的族群一样看不到土围或围墙岗楼壕沟等任何防御设施。相比北面那世外桃源中不更世事的当地人来说,虽然开化了不少,但显然也不是什么野蛮好战的群落。
“这南边儿的当地人,同北边儿的相比?你觉得哪个更像是可造之材?”第九旅的先锋连连长向几位排长忽然间询问道。
“我觉得是北边儿,北面的人虽然当初与我们不能沟通语言。但至少连战争和冲突的概念也没有,更没有像回事儿的族群信仰,而南边儿这些人。见识已经太多了,各个部落之间似乎也有了共同的意识。”
“可如果把南边儿的这些人消化过来,价值可要大的多了。我怀疑如果在北边儿那些人里征兵训练,就算没有语言障碍也要花费极大的时间才能让他们通晓利弊,用于战斗。”
“我看恐怕都够戗。这些人似乎对自己的生活和组织方式很满足的样子,哪怕对于南方白人的明世界更多的也是警惕而没有多少羡慕。要真正的把这些人变成自己人,我看只有前年对中原北方的少数民族的那些老办法了:要么全部移民至中原核心地带打散居住。要么解决掉车轮以上高度的成年人。”
几个排长的意见各不相同,先锋连的连长也有些茫然,不过出发前的任务是确定下来的。因此当双方见面后的询问和客套结束后,先锋连连长就向一名似是在这一带的族群里颇有威望似是首脑般的人物询问道:“除了南边的白人,在这片大陆上,你们是不是这里人口最多也最为强大的?”
第693章 南方部族(二)
当地人选派来与队伍沟通的代表虽然对于很多敏感的问题也没有忌讳,但是当先锋连连长这样询问的时候。负责沟通的人似乎也犹豫了一翻。
不过,最终还是诚恳的回答到:“沿着山谷东南方向大概十天步行路程之远的地方有一条河,过了河之后就是鸟族人的领地了。鸟族人的人口几倍于我们,领地十余倍于我们。他们不知通过什么手段有从南方白人那里获得的马匹,而且还拥有火枪。”
“你们和他们经常往来么?”人口密度十分稀少的情况下,如果两个部族之间的距离过远,那相互之间的沟通就很不容易。任何大规模行动的后勤都会成为明显的障碍,但是如果进化到有车也有马的明,那就大不一样了。
“每年秋天草木丰茂的时候都要向西南方向那些强大的部族交纳不少的贝壳,从他们那里换取一些制作精良的饰。但这些其实对于我们这些并不讲究尊卑等级的地方来说并没有什么大用。”负责翻译的人往往需要仔细思索和斟酌不少的时间才能回出看似通顺的话。
不过这些信息也让先锋连的战士们大概有些了解了。
“你们对更远的地方有没有一些了解?”
“更远的地方是连绵的高山和大川,那些鸟族人的语言十分难懂,而且对外人很是敌视。从未有人越过鸟族人的领地向东方更远的地方去过。不过,到是听其他部落负责交易联络的人听那里的人用我们这里的语言说过:在这片大陆上更遥远的东面和北面,有不少更为强大的部落存在。他们拥有更多的火枪和马匹,势力似乎比鸟族人还要庞大。。”
在东方社会,或许只有幼儿之间的交流或者最为亲密无间的人才会这样知无不言。可在这一带看起来还算友善的部落当中,这似乎是一件很寻常的事情。对于先锋连连长提出的问题,这里的人们知无不言。而且看眼神也似乎不像是在说谎。
“看来这还未被西方人征服的新大陆北方,可颇是有一些力量啊。只凭我们连这二百余人恐怕还缔造不了西方人当年在新大陆上的那些神话。”先锋连连长低声对众人说道。
一排长却有些不以为然:“只凭我们这些人控制万里疆域那似乎是有些难度。不过,仅仅是搞定西南面那些什么‘鸟族人’我看只凭我们这二百人也未必没有胜算。”
“我们新军作战,一向是追求必胜和不打无把握之仗。如今我们的任务,当然是从这里借一名暂时能够通晓弗朗机人语言的译者,使得我们可以同北面那些当地人做更深入的沟通。”
先锋连连长同这里的人选派来的译者还有不少有威望的人之间闲聊了不少时候,又讲了讲东方新朝大国之富裕强盛之后就最后提出了这次南下之行的要求:至少需要一名懂得西方人语言能够进行沟通的长者在几年内暂时做为同其他族群打交道的人。要跟随队伍北上去很远的地方。
这个要求对于这一带看起来似乎还算是坦诚好客的当地人来说却似乎是一个不小的难题,那名负责翻译的人也有些沉默不语起来,有些踌躇的回道:“这方圆百里整个部群,只有我和我的长子懂得南方白人的语言。我的长子对南方白人的语言远远没有我这样精通。至少西南面的鸟族人使者所讲的那种十分生涩怪异口音的南方白人语言,只有我能听懂了。我的长子跟你们去。我担心他难以胜任通译的职责,而如果我去。那些鸟族人如果提前赶来,双方的沟通就会是一个极大的问题。”
“这不是问题,我们可以暂时留下一百人和两艘船在这里,还可以赠送你们我们所携带的二十匹马以及一些火器。我们的船队送人北上之后不会超过十天的时间就会重新返回这里并留下至少五百人以上的队伍。请相信我们的队伍:我们的队伍比起当年你们所见的那些南方白人的队伍,战斗力不说一以挡五也可以以一当十。我们还有足以比整个白人世界还要强大的后方做后盾。因此,你们完全无需担心什么”
经过不少的劝说还有展示,并许以不轻的“礼物”,新军第九旅南下的先锋步兵连终于完成了预期的目的,从千里之外的新大陆居民中请来了一位暂时能够利用西方人的语言进行复杂沟通的译者。
当南方的船队回到北面的锚地的时候,先锋营营长秦涛派遣向新大陆北面部落周边进行勘察的战士们也陆续赶了回来。
觉得在海上停留的时间已经差不多,船队的主要目标毕竟是那些南方白人的心腹地带,不可能在新大陆的北部浪费太多的时间,陈勇就决定适当留下必要的人后就率领主力部队南下了起程了。
秦涛还是对北面那些几乎完全与世无争的友善部落的民众更感兴趣,觉得这里更适合做为新军主力部队在新大陆的据点。
不过陈勇在思索许久后却并不这么认为:北面的据点距离新大陆的心腹过于偏远了,在这里建立一个营规模的据点并没有什么大的价值:“在这里留下一个连应该足够了,几百里的范围内似乎没有其他的族群。一个加强连应该足以应对这里的事情。南面的族群聚落,还是有点儿偏南。但是因为似乎是远离南方白人的控制区的第一个沿海群落,又可以向东开拓。可以做为一个营规模的重要据点。我们暂时留下五百人应该足够了。全旅的主力下一步的重点,应该还是南面大海湾以南的美洲中部港口,据说那里有不少华人可以利用。在归途的时候也能顺风。”在旗船上陈勇在一副新大陆的概略地图面前再一次明确了这次船队主要的任务。
就这样,先锋营的大部分战士回到了船上,只留下了一个加强连的兵力和必要的给养。规模庞大的船队就这样在海上停泊了大概十余天的时间后重新踏上了南下的航程。
第694章 中部攻略
如果说自去年秋天到新年以来几个月的航程里让不少战士们都感觉到气候的明显变化,这从新大陆第一个遇到的当地居民点南下的航行中气候的变化就更给人以一种恍惚的感觉。尤其是船队中大部分不经常走远洋海路的战士们。
即便是连以上在新军的教育体系下知识丰富的人也切实的感觉到了整个新大陆南北纵深的广袤。
各大洲的命名在新军内部其实有远征的队伍众所周知的正式名称:比如这地图上新大陆的北部叫做北东洲,而南部叫做南东洲;欧洲基督教势力范围叫做景教西洲,天山以西的伊斯兰教势力范围叫做天方西洲,而景教西洲以南的海域叫做西洲海,西洲海以南沙漠再往南的地方则被定义为黑夷洲。
这些大洲只要以中国为中心按方向论即可,张海当时命名的时候也不觉得有什么问题。可在东洲新大陆上具体的地名名命就曾经让包括张海等人颇费了不少脑筋。毕竟中国的地名至少是县或以上大多都很雅,要在一片陌生的大陆按照那种标准取一个恰如其份的像样地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这次船队出征目的并不在于同西人争夺整个新大陆的控制权,暂时仅仅控制几个沿海据点就可以,沿海据点的命名权就交给了远征的陈勇等人自己。按张海等人给出的条件:西方人聚居的内陆大镇,暂时可以延用原有的译名。所需要占据的沿海港口并不多,可以明明为南北洲港之类。而发现的比较孤立规模也不算太大的沿海当地人聚居地则可以自由命名。
有关北东洲第一个当地人的聚居点的命名陈勇心中早有定见,但还是问了问在那个地方给人感触最深的是什么。
可几个营长却有些说不上来,除了感觉那里的人很好客纯朴,没有什么别的。陈勇又问了问那名负责与当地人进行交流的手语与绘画专家。这人并不是新军系统内出身,而是一个四十多岁有着丰富人身阅历的江湖艺人出身。在北面的小聚落的时候与当地人的交往也最多。
“我在海内走南闯北去过不少的地方,出海的时候也去过很多的地方。即便是那些民风比较纯朴较好的地方,村落的内部往往也会有远近亲疏、有家庭琐事、有不幸的家庭和个别不怎么好的人,还会有长幼尊卑。正所谓新华书局那些小说中常有的一句话:‘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可是经过我同当地人这十多天的交往和了解,尤其是南面的翻译来了之后可以做一些比较深入的调查之后,我却发现这些当地人从家族到群落之间基本没有什么矛盾纷争,还是建立在男女老幼之间的尊卑也没有的情况下。并且弱势的人或族群还可以得到相应的照顾。估计过去所说的大同世界也不过如此。在其他的地方,这样的地方根本也想象不到。我看可以叫做乌有之乡。”那名负责绘画和手语翻译的人认真的说道。
“‘乌有之乡’?一般战士似乎不觉得什么。陈勇小时候是自小跟着张海一起读书学习的。总感觉有什么地方不对。不少曾经在小时候读过书有点儿化底子的第九旅营级军官们似乎也觉察出什么了。
“这个名字感觉有些不吉利。我们还有一个连队留守在那里。别到时候如同《桃花源》中所说的那样回去的时候找不到莫名消失了。”秦涛觉得这名字不太合适。
“那就简单点:北面的叫做新州大同乡,除了营生手段差点,算是大同世界在现世的样板了。南面的似乎达不到所谓大同的标准,但那里的居民也似乎安居乐业的样子,就叫做太平谷好了。”陈勇最终决定道。
让船队没有想到的是,沿岸的航行没有多远,就在刚过太平谷的地方大概一天航程左右的地方就发现了另一处有人烟的地方,再向南还发现有船支从一处港湾内使了出来,旗船上望远镜观察的战士们观察了很久最终从海上的雾气中辨认出来:“是西人的帆船。”
“港口内八成会有西人的据点”负责指挥旗船的也是周松手下一名经常出海的新朝水师内的得力干将,见这样子也猜测出了个**不离十。
新发现的这个港口并不像是什么繁忙的大港,港内的西洋人似乎也是通过了望哨发现了远处而来的庞大船队,因此就出港前来查探。
其实这新大陆西海岸最北端的西班牙人据点里并没有多大规模的常驻力量,第九旅主力这样大规模的船队如果是类似西洋帆船的造型。据点里总共不过五艘小型海船的机动兵力是什么也是不敢惹的。不过见到远处前来的船队是规模不小的东方远洋船队后,港内的西班牙人就有些轻视了。甚至觉得这是大捞一笔的机会。
此时代的西班牙人海上作战经验虽然不如新崛起的英国与荷兰,但是船支火力相比几十年前无敌舰队的时代也有很大的进步。即便是不到百吨的小型海船至少也会配备十几门在陆地算是正规重炮的舰炮。而此时代的东方海盗们最有效的作战方式不过是火船,而船上的那些‘火炮’在西方人看来根本不算是炮,近接交战的时候这些东方人甚至更愿意用弓箭做为海上交战的兵器。更重要的是:这一带的海面海算是相对平静,十分有利于西方船只发挥舰炮的优势。因此对第九旅从远处逼近过来的船队主动迎战而毫不回避。按照这里海上指挥官的想法,即便正面交战无法迫使击溃这些造型落后的船只,通过航速绕行回港或者去南面请求援兵也都不存在多大问题。
陈勇下达了开战的命令,但暂时命令敌船更近一些在展开包抄。从计划上说,他是不愿意在陆上的行动之前就和这些新大陆上的对手们发生大规模海战的,因为如果船队受损严重就会影响到按计划运送大量硬通货及贵重物回师,但还是觉得应该试探出这些西人海上的斤两比较好。
第695章 海上决斗
海上晴天而且风浪不大的情况下,双方的船队在五十里远的地方就已经相互发现,但相互之间的接近就算其中一方并不回避而是选择迎战往往也需要至少一个时辰的时间。
“来袭的敌船只有五艘,队伍里谁主动愿意参战?”陈勇命令旗船上的旗手向各船询问道。
见到几乎所有的船只都没有畏惧来敌的意思,陈勇就挑选出了五艘以往成绩乃至吨位和火力配备都在中等水平线上的船只迎战来袭的敌船。而其余九成左右的船只则做好准备当敌船逼近到一定距离内后准备利用人力螺旋桨带来的航速优势包抄对手。
进行这样一次奇怪的海战安排,也是陈勇想看一看对付这些寻常小型武装商船级别的西人舰只,平均每船只配备两门火炮的新军船只海战能力是否占优。
当远处的敌船逼近到十里左右的距离的时候,船队就逐渐利用帆力展开散开了队形准备迎面包抄来袭的敌船。
“他们想从四面八方包抄我们,可海战经验乃至战术素养也太低了些。”从望远镜里见到远处的对手船头迎敌散开似乎很大的队形的时候负责指挥这只不比当年麦哲伦环球航行时大多少的小型船队的西班牙船队指挥官就将稍稍有些紧张的心放松了下来。
“对手既然这样选择,我们就给这些没见过世面的东方人上上海军战术课!全速进攻,首先以最快速度击破前方敌船的拦阻!”见到逼近过来的那些东方海船也不过只有五艘的规模,虽然船体吨位看似大了点儿,但双方船体的差距并没有大到层次性的地步。在远东见识过这些东方海船的西班牙人并不认为没有龙骨的二百吨上下东方海船会比能够远洋的最小型号西方帆船坚固到哪里去。
在双方船只接近到两里左右的距离后迎面而来的新军海船似乎停了下来,既没有前进也没有后退,在双方船队距离近两里远的时候就展开了火力。
这些行为更让那些西班牙船队的官兵们确定了眼前这股东方来的对手在海战方面恐怕是个外行。各船船长笑了笑就并没有予以理采,而是自觉的展开横队利用帆力之字型前进,机动着回避对方可能的炮火。
在这时代,即便是陆地交战,也少有火炮在这么远的距离上开火。而在大海之上除了心理上的意义外这个距离上开火的实际杀伤意义可以忽略不计。
望远镜里新军从北面前来迎战的海船火炮发射的白烟点点升起,巨大的水柱转瞬就在前来的西洋帆船前方百米或左右不超过几十米的距离腾起。
新军五艘海船上的十门火炮展开的第一轮射击没有一发命中,给予敌船的威慑却是巨大的。让敌船了解到:虽然这些前来的东方船只上的火力配置依然不足,但火炮的射程和威力却毫不逊色。如果论炮术,恐怕还要在英国人或者荷兰人之上。而己方是绝没有把握在海上于这么远的距离上威胁到对手的。怎么说也得到在将距离拉近一半才有把握开火。
从大概九百米左右的距离到四百米左右的距离,十艘船上的十二门火炮展开了十三轮开火。五艘小船上发射出的一百五十余发九斤弹火炮只有不到一成命中敌船,但却让来袭的敌船或多或少的都有了些伤亡与破损,并造成了十几人的杀伤。
歧视汹汹的敌船见到这么猛烈的炮火也不由的展开了回击,而在这时,除了炮手之外的船员们只用少数人操作硬帆,而多数人操作人力螺旋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双方船只之间距离的逐步缩小就开始停止了,似乎保持在了大概四百米左右的距离上。
而这时候新军船只上的火炮则以昂贵、却配备有不少的链弹展开了还击,接连几分钟之内六七轮左右的开火五艘新军迎战的船只以六十多发链弹彻底将敌船的桅杆大部摧毁。全船随后尽全力展开了航行,在一分钟之内就逼近到了距离敌船大概二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将五艘早已准备好的火箭爆破船接连不断的向敌防释放而去,除了一艘火箭爆破船在敌船猛烈的炮火下被拦截外,其余五艘在敌船丧失机动能力的情况下虽然大多有不小的误差,巨大的爆炸带来的气浪却依然瞬间掀开了并不算大的敌船船板,让海水在很短的时间内就灌了进去。
这场新大陆沿岸的第一场似是决斗般的海战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似乎像以前在南海和东海同那些海盗们的交手一样教科书般的结束了。
可当船员们向船舱内望去的时候才大吃一惊,不但不少战友在激烈的海上交战中被透过船板的炮弹致死或致残血肉横飞,还有两艘船的水线附近被打中并灌进船内不少水。还有一艘船则被直接打坏了人力螺旋桨,船队同敌船交手满打满算不过七八分钟的时间而已。可配备了五十门左右火炮的敌船在四百米左右的距离上在这时间里打出了几百发炮弹,至少有六十发炮弹命中了各船,直接造成新五艘船上五十余人伤亡舰船不同程度的负伤。死伤人数竟接近全船的两成左右。
陈勇在并不算远的距离上观察了这场“海上决斗”,西方海船猛烈的火力再一次带来了震撼。这场海战也让不少人认了此时代的西方海上强国同寻常海盗乃至朝鲜日本等东亚海上对手的巨大差别。虽然新军船只的主炮远比对手精良,但是在同等数量舰只至少五倍左右的火力配备差距下,同对方进行炮战依然会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如果不是新军海船配备了火箭爆破船和大量的链弹以特有的战术应敌,同等数量恐怕输的一方还是自己。
“再往南,要是遇到对手更大规模的船队怎么办?”旗船船长向陈勇询问道。陈勇不置可否,却说道:“船队准备登陆,去敌人的港口内看看!看看这一带有没有西人的军事据点。”
第696章 东洲首战
张海从前世的记忆到如今各种渠道了解到的一些情况,认为西班牙人的势力范围主要还集中在后世墨西哥中部乃至秘鲁一带,并没有扩散开来。而实际上至西班牙乃至整个欧洲在新大陆上投入的资源和力量远远超过后世大多数人对“探险时代”的印象,不仅仅后世墨西哥乃至秘鲁和玻利维亚附近的矿区已经成为整个新大陆的核心地带。新大陆其他地方也拥有很多城镇和据点。
后来圣迭戈一带做为美国本土的第二大军港及太平洋西岸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在这时代也逐渐移居了很多西班牙人并同这里的印第安人从事各种贸易。
这里的西办牙小镇的人口已经多达三千人的规模,而这只是整个新大陆几百个西方殖民城镇中的一个。
因为这里能够安稳的停靠大船,除了五艘船和二百人左右的驻防船队之外还拥有三百守军以及四百名武装动员起来的民兵。除了居民们日常居住小镇还临时修建了方圆二百米上下左右的简单棱堡。
新大陆东岸北部远离矿区,这一带很少有海盗或其他欧洲探险者的活动。在美洲的诸多西方城镇中算是比较荒辟的一个了,这里的陆海武装平日里的战备也很松懈。不过在十分有利于警戒的大海上,海上船队之间的交战还是提醒了岸上的人们:海盗或其他不友好的势力来临了,而且看起来规模还不小的样子。
小镇平时是通过海上同遥远的南方进行联系的,如果向大陆深处撤退?在这探险打猎都很困难的地方根本不可能靠携行的给养去其他的城镇了。更大的可能性是在迷路中成为白骨,或被某些心怀不轨的当地人解决掉。
因此:数百名西班牙武装大部分选择了推入堡垒坚守。
在西班牙人同荷兰人于欧洲的交锋中,荷兰人那些土工作业曾经让西班牙人吃够了苦头。双方差不多的战斗力,没有七倍以上的兵力和至少一年以上的时间是很难攻克哪怕是十分简陋的防御据点的。
虽然海上的敌人来的是如此快速,而且在海战中拥有出色的表现。不过驻守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