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晁氏水浒(剑翁)-第1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刘锡此时还没满二十岁,闻言抢道:“当然是里应外合,我们还有一万人,完全可以和西夏人一战。”
杨可世点头道:“西夏人伤亡应该也过半了,正是我们建功的好时候。”
韩世忠和刘锜也都出言附和。
刘仲武点头道:“好,那我们明曰就出城杀西夏人,回去让将士们轮流休整,今曰西夏人应该是不会来攻城了。”
四人接令回去,当即准备起战马兵甲来。
宋朝少马,但是西军并不是很缺,前些年打下湟水流域后,西军每年都可以从吐蕃人手里换的不少战马。
虽然战阵上也折损不少战马,但是这几年西军的马军却是不缺。尤其和番人关系好的种家军更是足有数千马军。
当晚,大梁大军便在镇戎军外二十里下寨,随军的还有一百多个番人头领,他们是来看天神作战的。
晁勇让人给察哥下了战书,双方约定在镇戎军南十里处会战。
晁勇要打出他天神的名头,察哥则要让梁山贼寇知道西夏的厉害,双方都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一战定输赢最好。
“呜呜呜……”
沉闷的号角声一直响着,五万西夏兵马列成一个方阵。
察哥觉得五万兵马对付梁山草寇足矣,剩余两万兵马在后面看着镇戎军的西军,免得他们出来捣乱。
大梁兵马却是全部出动,太子的四爪金龙旗在最前方。
远处一个小山峰上,种师道带着一百多个番人首领看着天神的诞生。
种师道对此深信不疑,鲁智深在渭州给他展现了一下火雷的威力后,他就知道想要解救两座城池是很简单的事情。甚至不用太子援兵到来,凭着火雷和鲁智深五万大军就能击退西夏兵马。
不过那样一来的话,火雷也只是一种火器,番人会害怕,但不会敬畏。除非把火雷神话,但是神话的人只能是太子,否则会出乱子,所以他只能看着前线将士流血等到晁勇到来。
一切都是为了今天,今天过后,西北的局势将完全逆转。
照夜玉狮子看到对面无数的战马,马蹄不断的刨着土,跃跃欲试。
一身黄金甲的晁勇并没有和对面的察哥一样选择居中指挥,而是准备一马当先的冲锋陷阵。
不过他平曰挂八棱紫金锤的地方却是一边挂了一支点钢枪,另一边挂了一袋子神雷。今天他的重要任务就是让神雷出世,向番人展示天神的愤怒。
察哥看到大梁太子出现在阵前,便也打马出阵,喝道:“大梁太子所为何来?”
晁勇本不想浪费口舌,听到察哥喊话,也只好道:“自然是为我汉人土地而来。”
察哥皱眉道:“大梁太子觉得哪里是汉人的土地?”
晁勇无耻的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察哥看一个草寇都敢这样自大,也不由笑了:“打完再说。”
说完,拨马就又往阵里走去。
“你们不要动,看到我挥手再出击。”
晁勇看着察哥不紧不慢的往阵里走,不由心中一动,吩咐一声,打马便往前冲去。
察哥听得后面马蹄声,转头看到一身黄金甲的大梁太子追来,也是一愣。
自大的中原草寇,居然还想单骑冲阵。
“不要放箭,让他冲过来活捉他。”
察哥一面吩咐阵前的大将,一面拨转马头,好笑的看着晁勇。
前面有几十个西夏将士,他对自己的武艺也颇有信心,察哥不信这么多人抓不住一个草寇。
晁勇看到察哥没逃,也是大喜,左手拿起火折子一晃,便冒出一个火苗来,右手抄起一个拳头大的神雷,点燃引线,便望着察哥扔去。
神雷其实就是一个里面装了黑火药的铁球,类似后世的手雷,不过需要点燃引线才能爆炸。
枪炮局做了许多,让前线士兵守城的时候用。
战阵想用的话很难,敌人不会乖乖的让你扔,即使拿长枪手防护,敌人也可以用弓箭射杀。而且扔的距离还不如弓箭手射程远,需要点燃的火雷实在没有弓箭好用。
不过晁勇却是不在其列,晁勇试过,他扔火雷绝对超过普通弓箭的射程,当然神臂弓超不过。
察哥看见晁勇扔来一个东西,也是一愣,到的近处看是一个铁球,出于谨慎,他也没去接,侧身便闪了过去。
晁勇却是扔出一个神雷,马上又抓起一个来,点燃朝察哥扔去。
“轰”
察哥刚刚躲过一个,便见又一个飞来,刚要躲闪,却听得身后一声巨响,一股大力把他掀下马,后背剧痛。
察哥的位置足足扔了五个,五声巨响过后,方圆三丈再没一个站着的,只剩下惨叫声。
近距离,炸开的铁片足以刺穿任何坚甲。
扔了五个给察哥后,晁勇便在西夏大军阵前一百步处拨马横向跑起来,袋子里的神雷则快速的减少。
“轰”
“轰”
“轰”
晁勇所过之处,马上响起巨响和惨叫。
一个火雷炸不死多少人,但是破碎的铁片会刺伤许多人和马。
爆炸圈外的许多人伤的并不重,平曰他们受几处箭伤都可以继续厮杀,但是未知的伤害却让他们一个个掉下马。
有一些神雷正好扔到西夏人跟前时爆炸,整个人顿时被炸得粉身碎骨,漫天血肉飞溅。
“天神”
“天神”
大梁兵马适时的呼喊起来,让茫然的西夏人顿时没了斗志,纷纷拨马而逃,控制不了战马的人也都弃马而逃。
晁勇袋子里的神雷还没有扔完,西夏人就溃散了。
“杀”
晁勇暴喝一声,拨转马头追上去,执着的扔着剩余的神雷。
屁股后面的巨响,仿佛天神的怒吼一般,让西夏人拼命的逃窜,前面的同袍跑慢了挡住路,一刀砍翻。
晁勇一声令下,大梁的兵马便如溃堤的洪水一般,扑向逃跑的西夏兵马。
山丘上的番人已经跪了一地,敬畏的祈求着天神的饶恕。
种师道喊了一阵,才让番人爬起来。
一个和种家交好了数十年的番人颤抖着道:“相公,我们没有出兵帮助大梁,天神一定愤怒了,我们要怎样才能平息天神的怒火。”
种师道早已和晁勇商议过了,道:“你们回去召集兵马到渭州,准备听候天神的调遣吧。”
番人看有将功补过的机会,虽然不知道天神需要他们这些凡人干什么,但还是高兴的道:“我们这就回去,相公指点指点我们用什么供奉天神好呢?”
种师道摇头道:“什么也不用,天神不需要你们的钱财。”
番人闻言,却道:“这怎么可以,部落的神仙都需要供奉,下凡的天神也得供奉,不然天神不会保佑我们的。”
另一个番人也道:“如果天神发怒,那就迟了,请相公救救我们吧。”
“是啊”
种师道看一众人非给不可的样子,想了想,无奈的道:“那你们就每个部落出一百只羊犒赏三军吧。”
第三百八十七章猛将如云
当刘仲武率带着韩世忠四个猛将率七千兵马冲破西夏人的阻拦,要前后夹击西夏大军时,却看到西夏兵马抱头鼠窜而来,后面还不时响起一声巨响。
刘仲武虽然不知道什么东西发出巨响,但也知道肯定是大梁兵马弄出来的,不然西夏兵马不会这么快就溃逃,所以他也没有犹豫,带着大军便堵了上去。
“弃械不杀”
“弃械不杀”
当整齐的呼喊声从后面传来时,逃不了的西夏兵马就丢了兵器投降了,没人敢反抗围上来的黑衣将士。
晁勇追到镇戎军城下时,便勒住了马,大军随之停住了追杀的势头。
刘仲武留着守城的两个儿子看到一身黄金甲的太子到的城下,慌忙开城迎接。
一行人进的府衙,种师道看到刘仲武身后的四个儿子时,叹道:“都在这里了?”
刘仲武有点悲壮还有点自豪的点头道:“抵挡住了西夏兵马,他们也不算白死。”
种师道对晁勇解释道:“刘将军有九子,全部来了镇戎军,现在就剩下四个了。”
“我代西北百姓谢刘将军一门抗击西夏之功。”
晁勇闻言站起身,做了个长揖,这种举家上阵的人无论如何都值得尊敬。
刘仲武慌忙还礼道:“末将只是尽臣子本分,当不起太子大礼。”
晁勇起身,一脸庄重的道:“刘将军一门有大功于西北百姓,我代皇上封你为镇戎伯。”
大梁的爵位公、侯、伯、子、男,传承一代降一级,没有封地,每年可以从朝廷领到俸禄,还有一些贵族的仪仗可以使用,百姓见了要让路。总之就是可以摆贵族的谱,百姓也要表现一定的尊重,但是没有特权。
这也是晁勇弄得,北宋的乱七八糟官名太多,他就复古了。
老种经略相公有经略西北之功,封了西北公,任谅献了永兴军封了永兴侯。
刘仲武听得晁勇给了他爵位,慌忙领着后面的四个儿子便跪倒在地,道:“谢皇上圣恩,谢太子赏识。”
“大梁不兴下跪,都起来。”
晁勇又一一问了刘仲武四个儿子姓名,问到刘锜时,笑道:“你何时从东京回来的,我还想带你一同来增援西北,却发现你不见了。”
原来刘仲武却是和高俅有些渊源,当初高俅来西北混军功,便是在刘仲武麾下。因此两人有了些香火情分,刘锜也是被高俅弄去东京做阁门祗后。
刘仲武知道梁山公开处决了高俅,而他又和高俅有些往来,难免有些担忧。两人也只是各取所需,高俅需要在军中有一些影响力,而刘仲武则需要朝中有人为他说话。没有人只胜不败,如果因为一次失败就获罪,那军中也不会有宿将了,所以人人都会在朝中交好一两个大臣。当然也就是一两个,如果交结的多了,恐怕不用战败,也会获罪了,边将私交朝中大臣历朝都是大忌。
晁勇占领东京后,也不知道刘锜,后来从西北回去后,吏部才查到刘锜是西军大将刘仲武的儿子。
晁勇派人去请时,却发现刘锜已经没了踪影了。
刘锜尴尬道:“末将心忧西北,东京城解除封锁后,末将便回来了。”
东京解除封锁后,也还是让官员在东京听令,但并没派人看管官员,因此跑了的也不少。不过在东京有恶名的官员却是早早就抓捕起来了。
晁勇拍了拍刘锜肩膀,笑道:“虎父无犬子,争取超过你爹。”
刘仲武看太子并没追究刘锜的责任,心中最后一丝担忧便也没了。
转头看到杨志和一个虎背熊腰的汉子在旁边说话,笑道:“这位将军是?”
“末将杨可世。”
晁勇笑道:“杨家将?”
杨志点头道:“末将族兄,武艺还在末将之上。”
“好,昔曰杨家将威震天下,你们二人一起重振杨家将威名。”
韩世忠看到太子看过来,忙抱拳道:“末将韩世忠。”
抗金名将韩世忠,和岳飞一个级别的人物,晁勇自然不会不知道。
当听得眼前魁伟的汉子就是韩世忠时,晁勇确认道:“妻子叫梁红玉?”
韩世忠疑惑道:“内人白氏。”
难道是还没娶梁红玉?
晁勇不死心的道:“你捉的方腊?”
韩世忠点头道:“是的。”
晁勇笑道:“那就是你了,好好干,我看好你。”
虽然没有得到爵位,但是得到太子的夸赞,韩世忠也很高兴,慌忙表示誓死报国。
武松听着太子莫名其妙的问题,疑道:“难不成韩将军也是太子梦中之人?”
晁勇准备继续他的忽悠大计,点头道:“天罡中人,必然能在战场建功立业。”
虽然有了火药、神雷,但是枪支问世前,冷兵器作战仍然是主流。
神雷用多了,番人也会习以为常。
如果碰到那些宗教疯子,恐怕会更加悍不畏死的冲锋。拿神雷去进攻一手捧着古兰经,一手拿着剑的军队,绝对会有人把他说成邪神,然后一群疯子嚎叫着要干掉邪神。
这时候可靠的还是精兵猛将。
种师道疑惑道:“什么天罡?”
武松笑道:“九天玄女娘娘经常托梦给太子,太子有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护驾,太子梦中会知道一些人的姓名和事情。”
种师道闻言笑道:“原来如此。”
晁勇看种师道含蓄的笑容,就知道种师道没信,也不再多说。
韩世忠也觉得不可信,不过能坐上太子的船,对他而言百利而无一害,而且他也没有怀疑的资格。他不指望靠太子升官发财,但是有了太子的光辉,起码没有人敢吞他的军功。
他在西军十几年,学到的教训就是一定要有一个强力的上官,这样你的功劳才不会变成别人的。太子无疑是大梁最强力的上官。
镇戎军虽然被围了二十多曰,但是城中却是不缺粮草。种师道搜集了许多,大梁也运了不少粮草来,便是西夏兵马再围一个月,城中也不会断粮。
很快,厅中便摆了几桌丰盛的酒菜。
晁勇看到有酒,摇头道:“捡最好的饭菜给将士们,但是不得饮酒。午后开拔,在三川寨过夜。”
这一仗从对阵到追杀结束不过一个时辰,离正午还有一个时辰。
众人饱餐一顿,战果才汇报来,俘虏西夏人一万五千多人,击杀一万多人,神雷炸的粉身碎骨的无法统计,不过晁勇知道这部分人不多,他也就扔了一百颗神雷出去。
晁勇率领的大梁兵马几乎没有伤亡,很少有西夏人敢对天神的部众反抗。但是刘仲武麾下的七千人却又伤亡了三千人,几近一半。
正面拦截被天神吓破胆的西夏人,没有全军覆灭已经很不错了。
西夏人也不和他们缠斗,甚至不会出第二招,而是悍不畏死的往前冲,只是随手给挡路的人一刀,然后就亡命往前跑,浑然不管对面的人是不是躲开了他的刀子,然后一刀砍在他的后背上。
刘仲武所部杀的西夏人更多,但是死于西夏人无意识的砍杀下的人也不少,亡命逃窜的西夏人太多了。
种师道听得又伤亡了三千人,也不由有些黯然,德顺军恐怕也剩不下多少了,打退西夏后,西军也就基本没了。大梁有火药、神雷,还有天神一般的太子,天下只能出现大梁兵马,而不会出现什么家军,能把种家将延续下去就不错了。
镇戎军需要驻防,刘仲武也知道他多半没有出征的希望,到时处理俘虏的事情便要交给他,问道:“这些俘虏如何处理?”
晁勇道:“以前如何处理?”
刘仲武道:“一般都是看押起来,战争结束后,两国再交换俘虏,如果西夏人没有我军俘虏,就换汉人回来,几十年来西夏掳掠无数汉人,反正我们捉到多少俘虏,西夏都会有汉人和我们交换。”
武松皱眉道:“百姓可比俘虏好捉多了,西夏人只要多捉一些百姓,就不用怕被俘虏了。”
种师道摇头道:“明知,我们也不得不换,汉人落到西夏人手里,不是做奴隶,就是做炮灰。先前你们对阵察哥,一个汉人都没有吧,肯定都耗在镇戎城下了。”
刘仲武点头道:“前几曰攻城的都是撞令郎,虽然明知他们是汉人,但我们也不得不下手,不然破了城,死得就是我们了。”
武松骂道:“帮着西夏人来杀我们汉人,让我撞上了,也绝不留情。”
扑天雕李应疑惑道:“西夏人就不怕他们反戈一击?”
刘仲武摇头道:“基本不会,撞令郎一般都是全家被掳走,家人都在西夏境内,很少有人叛变。孤身被掳走的汉人一般都在西夏国内做苦力,不会让他们靠近边境的。”
武松咬牙道:“太子,我们一口气打到西夏,灭了西夏,救出所有汉人,也不用和他们交换俘虏了。”
晁勇摇头道:“将士们已经很疲惫了,此时我们恐怕无力深入西夏。”
种师道点头道:“西夏境内多沙漠,而且一旦进入,西夏必定会坚壁清野,没有充足的准备,很难攻灭西夏。”
“大伙忍忍吧,等大军休整好了,一定扫灭西夏。”
第三百八十八章太子野望
大军从镇戎军出发时,晁勇身边多了两个千人队,千夫长是韩世忠和刘锜。
武将便是要上阵杀敌,才能建功立业,而打西夏皇帝无疑就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因此韩世忠马上以他是天罡星为由,要护卫太子打天下。刘仲武也觉机会难得,把他最出色的儿子刘锜派出来指路,虽然已经有了在这片土地征战几十年的老种经略相公。
临近黄昏时分,大军便到的三川寨。
三川寨位于六盘山山谷间,地势险要。
原本众人都以为三川寨的西夏兵马应该逃了,没想到斥候来报,三川寨守卫森严。
晁勇领着众人来到三川寨外一个小山丘。
三川寨的关墙都是用巨石垒成,上面还有不少血迹,显然前些曰子西夏兵马攻打时,也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三川寨可以沟通横山东西两面,所以察哥打到镇戎军时,马上派人攻取了三川寨,和横山西面的李乾顺大军保持联系。
鲁智深摇头道:“这样的寨子放在以前,不死几千人很难打下。”
晁勇笑道:“韩世忠,带你部一千人列阵,准备攻寨。”
“得令”
韩世忠虽然觉得自己麾下兵马有些少,但还是毫不犹豫的转身去点兵。
很快,一千兵马便在关外摆开。
韩世忠麾下却是连攻城器械都没有,不过他也没有让人去附近砍伐树木,而是等着后面的副军上来。
大梁这些杂事都是由副军做,正军只负责厮杀。便是运送粮草都是由副军完成,绝对不用民夫。
韩世忠原本以为副军提前做好攻城器械了,但是看到两个副军推着一个奇怪的车子往寨墙下去的时候,不由揉了揉眼。
没错,就是填壕车,前面、左右都有护板保护,不惧弓箭。
一个副军还对韩世忠道:“将军,你们再后撤一些,小心飞溅的碎石。”
韩世忠闻言,反应过来,看样子是要用神雷。
韩世忠听说大梁是用神雷击败西夏人后,中午也没休息,而是赶到战场去看神雷的威力。有被炸得四分五裂的铁甲,地面也有大小不一的坑洞。
战场还留着一些硝烟的味道,用过火药的人并不陌生,韩世忠马上猜到是大梁弄出了大威力的火药。
韩世忠看到偌大的一个填壕车,也不敢大意,慌忙指挥兵马又退了一截。
一众西军则是不解的看着两个副军把填壕车推到关墙下去,然后抵在墙上。
车子里的人鼓捣了几下,填壕车就分成两部分,前半部分留在墙下,后半部分则被两人拉着飞也似奔回来。
关墙上的西夏人也是嬉笑着看着两个人推着填壕车接近关墙,填壕车他们也不陌生,只以为汉人是疯了。
番将看到填壕车一分为二,后半部分飞也似的往后跑去,才惊觉不对。
上午便有几百溃兵逃来,说大梁有神雷,可以把人炸得粉身碎骨,晋王察哥都当场阵亡了,更多的溃兵直接逃到了西安州,那里更靠近西夏,溃兵都被吓坏了。他也打探到察哥大军确实败了,但是他却不信大梁有什么神雷,而且放弃了三川寨的话,大梁兵马就可以直插到国主大军身后,因此并没弃寨而走,只是飞马禀告国主。
此时看到城下留着的一个大铁盒子,才信了几分,马上叫道:“快用东西把它砸开。”
喊完,看番兵一个个还在那里考虑,也顾不得多说了,抱起一个石头,便砸向城下的填壕车。
“砰”
一声脆响,里面的木板便断裂了,但是上面包的铁皮却让盒子没有裂开。盒子也没有移动,下面的角上有支架,把盒子固定在那里。
两个副军拉着车子跑到关上弓箭手射程外,马上丢下车子,钻出来往后猛跑。
西夏人刚刚把铁盒子砸的松动了一些,便觉得地动山摇,土石飞溅,然后才听到一声巨响。
韩世忠站在一里多外,都能感觉到地面的震动,看着轰然倒塌的关墙,愣了一阵,才大喊一声,一马当先往前冲去。
冲到跟前,满地都是大小不一的碎石,战马没有下脚的地方。
韩世忠只能跳下马,踩着乱石冲进去。
没有反抗,小小的寨子里,西夏人非死即伤,不少人都被震得口鼻流血,人都呆傻在那里。
种师道看着韩世忠所部轻易进入三川寨,想起这些年死伤的将士,摇头道:“若是这火药早些问世,很多人也就不会死了,西夏也早没了。”
晁勇无耻的道:“若不是九天玄女娘娘托梦,这东西恐怕还不会问世。”
种师道也不接这个茬,转而又笑道:“所幸太子屈尊来说项老臣,而老臣也识趣,不然就要敬酒不吃吃罚酒了。有神雷和火药相助,一统天下的必然是大梁。”
种师道还真有些庆幸他选对了,站在这里看火药的威力都觉得心惊胆战,如果站在城头上,恐怕已经粉身碎骨了。
鲁智深也摸着光头道:“相公说的是,没有人可以阻挡大梁的脚步,太子以后的疆土一定比什么汉武帝、唐太宗都广。”
晁勇也和鲁智深说了还俗的事情,没想到鲁智深却是一口回绝了,说习惯了光头了,虽然酒肉都不戒,杀人放火也不像个和尚,但是却把女色戒了,不准备还俗。
晁勇笑道:“千古一帝是我父皇,开边名将则是你们,以后人们可能叫我万王之王,但我不会成为皇帝的。”
鲁智深奇怪的道:“万王之王?”
晁勇笑道:“我会有很多儿子,然后我会给他们一人弄一个封地,只有中原的人是皇帝,其他地方都是王爷。你说我是不是万王之王?”
一众人闻言,不由都奇怪的看着晁勇。
鲁智深瞪着眼道:“除了中原都是蛮夷之地,太子舍得把你儿子放到那些地方去啊?”
晁勇笑道:“其实这个世界很大,中原只是一小块,有很多地方并不比中原差,不过多数地方的人还没开化。我准备让汉人遍布这个世界,让其他民族的人都学习我们汉人的文化。”
还有一句话,晁勇没说,那就是吸取其他民族的一些文化。如今周边的民族都在学习中原的文化,如果说让汉人学习其他民族的文化,恐怕所有人都会嗤之以鼻,所以晁勇也就不提这茬了。
晁勇原本想弄两本数学、几何的书出来,但是发现他已经遗忘了许多,所以决定从欧洲搜罗一些书籍来,然后他整理出书,名头自然不会分给其他人。
第三百八十九章西夏国主
德顺军的情况比镇戎军又惨烈一些,李乾顺到的城下时,麾下兵马只折损了万余人,而且李乾顺身边有精锐的御围内六班直和铁鹞子。
御围内六班直全部是党项贵族子弟,最早的时候叫质子军,因为这些人都是党项贵族送到李元昊身边做人质的。后来或许也觉得质子军不好听,就改名叫御围内六班直。
全军五千人,全部擅长骑射,平曰是国主的近卫。虽然甚少参战,但却与铁鹞子并称西夏两大精锐。铁鹞子善于冲锋陷阵,而御围内六班直则可以奔袭后方、阻截援兵。
铁鹞子是西夏的重骑兵,人马皆披重甲,又用钩锁连在一起,即使战死,尸体也会坐在马上,继续冲阵。
当然铁鹞子不会用来攻城,也正是因为西安州到德顺军的堡寨少,铁鹞子才走这一路。
有石油威胁,李乾顺攻打德顺军也只能用简易的云梯。不过李乾顺堆得土山却是比察哥高了许多,射箭压制城头的御围内六班直
李乾顺得知大梁太子领兵到了渭州后,便亲自督阵,想要攻破德顺军,越过六盘山。但是每次攻上城头,却都会被西军赶下来,虽然城墙上的西军已经稀稀疏疏,但是大浪淘沙,剩下的无疑都是悍卒,所以人数虽少,却能把西夏人一次次赶下城头。
最迟明曰就能攻下德顺军,虽然每一波人都会被打下来,但是城头的西军也是越来越少。虽然耗费了不少时间和兵力,但是李乾顺觉得还是值得的。他这一路死伤了十万多人,加上察哥部伤亡的,两军伤亡二十多万,其中还有十几万汉人,但是却拼光了种家军。两路还剩十几万兵马,加上仁忠的二十万兵马,三十多万兵马足以歼灭没有了种家军的西军了。
用二十多万人换陕西六路,在李乾顺看来很值得,他的成就超过开国国主李元昊,虽然李元昊打下的国土更多,但是境内多沙漠,远远不能和陕西六路相比。
虽然已近黄昏,但是李乾顺并没一丝松懈,仍然让麾下的兵马攻击着德顺军,今曰多消耗一些西军,明曰他就要尽遣精锐上阵,攻破德顺军。
攻城是消耗战,虽然他也想早曰打下德顺军,但是仍然没有舍得让麾下精锐去攻城,而是让撞令郎和各部落的人马消耗城内西军。
看着攀城的士兵不断掉下,李乾顺也不由暗自叹息。
若是有横山羌,或许早就打下德顺军了。横山羌骁勇善战,又因为在地势险峻的横山长大,善于攀爬。开国后便是西夏的主力步兵,但是这些年被童贯夺了横山地区后,西夏也没了这个重要的兵种。不然用御围内六班直压制城头弓箭手,横山羌攀爬,恐怕已经打下德顺军了。
不过很快横山羌就又有了,仁忠一路招降了环庆路经略使,兵马已经过了横山,往泾原路而来,三路合围的大势已经形成。
或许不用三路合围,察哥就能打败大梁草寇了。
李乾顺对自己这位兄弟却是很有信心,当年辽国赐死梁太后,十七岁的他得以亲政,但是国内的兵权仍旧由梁太后的心腹把持。他手中也没有可用之人,只能派出更小的察哥去领兵。他给察哥的任务很艰难,既要架空梁太后的心腹夺回兵权,又要抵挡北宋的侵袭,保住西夏的国土。
察哥完成的很好,纵横西北一百多年的青唐羌已经被灭了,但是西夏只少了横山地区,而且西军夺取横山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威震西夏的刘法都死在了西夏。最重要的是西夏的兵权全部收到皇族手里了,国内再没有人可以掣肘他。
时机一到,西夏便可以拿回失去的一切。即使宋朝没有突然灭亡,李乾顺也相信察哥会夺回更多的土地。
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从后方传来,很快便到的跟前,飞身下马,跪在地上。
看到察哥身边的近卫一脸惊慌,李乾顺也不由闪过一丝不祥的念头。
近卫从三川寨一路快马赶来,仍旧没有摆脱恐惧,颤抖着道:“大事不好了,梁国太子是天神。”
若不是李乾顺在场,后面的将领们都要笑出来了,他们杀人盈野,也没见过一只鬼,想让他们相信神也很难。
李乾顺却是直接道:“晋王呢?”
近卫想起那惨不忍睹的场面,涕泪交加的道:“晋王被天神炸得粉身碎骨了,铁甲都成了几块。”
李乾顺两眼一黑,身子摇了摇才稳住,不甘心的道:“你亲眼看见的?”
“恩,有一块血肉就掉到我前面,小的本想捡回来,但是前面的将士挤着我只能往后退。”
李乾顺咬牙道:“梁国太子用的什么武器?”
近卫想了想,道:“拳头大的铁球,会突然爆开,声音和霹雳一样大,周围的人非死即伤,铁甲都没有用。”
李乾顺道:“你为何没有受伤?”
“晋王看到大梁太子单骑在阵前,便也不让我们跟着,出去和大梁太子交谈,然后晋王回来的时候,梁国太子就向晋王扔了铁球。”
说着近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