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崛起_庚新-第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身边的人。”
杨思勖说着向两边看了一眼,把声音又压低了一些道:“那边两个年轻人,年长的名叫裴巽,是义安郡主的夫婿;年轻的那个叫裴光庭,两人都是闻喜裴氏子弟。”
“闻喜裴氏?”
杨守文一怔,看向那两个年轻人的目光,顿时变得有些不太一样。
周利贞和高戬,他没听说,印象也不是很深刻,所以并不在意。
但裴巽和裴光庭?
慢着,这裴光庭的名字好像有点印象,他似乎在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后,做过宰相。
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是裴家子弟。
裴巽是什么人?杨守文也不是很在意。哪怕他和义安郡主成亲……对了义安郡主又是哪个?上官婉儿曾说过,梅娘子和裴家人很熟悉,并说要为他设法介绍。
难道说……
第三百三十七章密旨(上)
“诸君,公主到了。”
就在杨守文神游物外的时候,禅堂外传来哈士奇的声音。
伴随着他尖亢的声音,从外面走进来一群人。为首是两个女人,而其中一个,赫然正是杨守文所熟悉的上官婉儿。不过,今天上官婉儿没有走在前面,而是稍稍落后了另一个女人半个身子。那女人看上去年纪约在二十出头的模样,但周身却散发出一种别样的成熟风韵。那成熟和青涩揉在一起,变成了一种别样风情。
“参见公主。”
禅堂里的人,显然都认识那女子,纷纷起身见礼。
她,就是太平公主吗?
杨守文突然发现,是不是上天特别垂青于武家女子,按道理说,太平公主今年已经三十六(虚两岁,实34)的年纪,却看上去如二十出头的青葱少女。而武则天更夸张,七十多岁的老妇人,乍一看好像才刚四十的模样。这,可真是基因的力量。
杨守文和杨思训也跟着起身,躬身行礼。
而太平公主在走进禅堂的时候,第一眼就看到了坐在角落里和杨思勖说话的杨守文。
她不由得眸光一闪,对杨守文更高看了一眼。
士人,尤其是那种成名的士人,对阉人大都是敬而远之,甚至还会流露出厌恶。
但他们却忘了,阉人即便五体不全,但却是帝王身边的人。
得罪了阉人,特别是已经得了职务的阉人,又岂能有好果子吃?这年头有才的人很多,恃才傲物之人更多如过江之鲫。可这些人,往往不会有好结果,或者能够在文坛上留名,但是在政坛上,却不可能走的更远。
杨守文和杨思勖交谈,说明他知道宫里的力量。
日后他若真个步入政坛的话,少不得会得到一些宫里的支持。
嗯,倒是个清醒的家伙。
太平公主微笑与众人还礼,和上官婉儿在禅堂中间坐下。
在两人的身后,还跟随着两个青年。年长的大约在二十左右,杨守文在瀛洲岛的南天门外见过,貌似是太平公主的亲信;而另一个,则是一名少年,年纪似乎不大。
少年身高,大约在五尺六寸左右,却生的俊朗非凡。
他的面颊棱角很分明,透出刚强之气。一双眸子,灿若星辰,眼眶略有些凹陷,细长。高挺的鼻梁,呈现勾状,也就是人们常说的鹰钩鼻。虽然脸上带着笑容,但却令人不敢轻易接近。嗯,高冷!非常的高冷,放在后世那就是一位霸道总裁的气质。
他直接坐在了太平公主的下首,显示出他和太平公主不同寻常的关系。
“青之,上前坐。”
太平公主突然招手,笑着对杨守文说道。
她这一召唤,立刻引来了众人的目光。
周利贞脸上带笑,但目光凝戾;高戬不苟言笑,却透着几分欣赏。裴家兄弟则是一副默然表情,裴光庭略显好奇,而裴巽似乎是漠不关心。倒是在太平公主身后的青年,还有那个少年,则显得有些热情。特别是少年,朝杨守文还点头示意。
“参见公主。”
杨守文可不敢得罪太平公主,忙上前见礼。
“刚才听哈总管说,青之偶得佳句。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倒是对我这禅院颇为赞赏。以后青之作出全诗,记得手书一篇送来,本宫一定要着人雕刻碑上,说不得以后也会成为这禅院的一景。”
高戬和裴光庭眼睛一亮,露出了羡慕之色。
而周利贞眼中的戾色更浓,裴巽依旧是漠不关心。
“坐吧,就坐在你姑姑身边。”
杨守文唤上官婉儿‘姑姑’,已经成为了一段佳话。
上官婉儿笑着打了太平公主一下,招手让杨守文过来,在他身边坐下。
这时候,禅堂房门随之关闭。
“想必诸君都已经认识,不过青之平日里不太出门,所以有些不熟。本宫就介绍一下。这位是凤阁舍人高戬,行左春坊太子中允事;周利贞,司刑寺司直;裴巽乃朝议郎……”
太平公主话音未落,裴巽已抢先起身。
“公主,此次若是在洛阳行事,下官定不推辞。但若是离神都远行,恐义安郡主不会赞同。下官尚不知公主有何差遣,但若是要离开神都,恕下官不敢从命。”
义安郡主,性子火爆。
她本生就一张如花似玉的娇靥,却不想幼时随太子李显前往房陵时伤了面孔,以至于有半面郡主之称。这义安郡主是个极其强势的人,裴巽虽为郡马,却要战战兢兢。
太平公主眉头一蹙,看了裴巽一眼。
她倒是没生气,沉吟片刻后道:“既然如此,请朝议郎离开吧。
不过,出了这扇门,朝议郎在半年之内,不得离开大福先寺。此事本宫会与太子说明,请朝议郎谅解。来人,送朝议郎去大福先寺,未得本宫准许,任何人不得与之相见。”
裴巽闻听,脸色大变。
而杨守文心里一沉,立刻意识到了什么。
“连城,你呢?”
连城是裴光庭的表字,听闻太平公主呼唤,他连忙起身道:“家母吩咐,命下官听从公主差遣。”
“很好!”
太平公主不再理睬裴巽,而哈士奇则带着人进来,把裴巽带走。
“连城乃裴宪公之子,今拜太常丞,也是圣人钦点之人。”
太平公主向杨守文介绍,一旁的上官婉儿,也低声向杨守文说明:“连城不但是圣人钦点,更是梁王举荐。他是梁王的女婿。”
裴光庭,是武三思的女婿?
杨守文闻听,不禁有些好奇。
“他叫穆明玉,是本宫侍卫。”太平公主指了一下身后的青年,然后又指着身边的少年道:“阿瞒想必诸君也不陌生,此相王家三郎,甚得圣人称赞,有李阿瞒之称。”
相王三子?
杨守文心里一动,朝李三郎看去。
那,不就是唐玄宗,李隆基吗?
似乎感应到了杨守文的目光,李隆基朝他微微一笑。
李阿瞒,是唐玄宗的小名。他长以阿瞒自诩,今年十四岁。据说在他七岁的时候,一次去参加祭祀,见金吾大将军武懿宗呵斥他的随从,就立刻反驳道:这是我李家朝堂,与你何干,竟然敢训斥我的扈从?从那之后,武则天就对他很关注。
“诸君,都介绍完了。”
太平公主说完,正要往下继续,却被杨守文拦阻。
“公主,还有一位没介绍。”
太平公主一怔,旋即反应过来,笑着向杨思勖招手道:“倒是本宫忘了,此司宫台寺人杨思勖,上前来坐。”
杨思勖本来并不在意,反正也不是第一次被忽视了。
不过,当他听到太平公主的召唤,忍不住心里一阵火热。
他感激朝杨守文看了一眼,上前来躬身道:“诸位郎君面前,哪有奴婢的座位,奴婢站着就好。”
太平公主看在杨守文的面子上叫他,不代表他可以得意忘形。
说完,杨思勖便走到了上官婉儿的身后,垂手而立。
倒是个聪明的家伙!
上官婉儿也好,太平公主也罢,不由得对杨思勖的感官有了新的认识。
两人也不再啰唆,相视一眼后,上官婉儿起身道:“诸君,今有圣人密旨,请诸君接旨。”
“恭请圣旨。”
禅堂内众人纷纷起身,躬身领旨。
上官婉儿道:“元文都秘藏,事关重大,不可怠慢。
今敕命高戬、周利贞、杨守文、裴光庭、李隆基、杨思勖六人持密旨秘密前往苏州,寻找元文都秘藏。此行,以凤阁舍人高戬为主,司刑寺司直周利贞、司刑寺评事杨守文为辅,务必要谨慎行事。此行若遇困难,可凭龟符调遣各地兵马配合。
钦此!”
第三百三十八章密旨(下)
果然……
杨守文不由得心中松了一口气,暗道一声果不其然。
那元文都的笔记被发现之后,武则天一直按兵不动。但杨守文相信,她不可能对这么一笔黄金视若无睹。只是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竟然会被派遣,参与寻宝。
上官婉儿宣布了密旨后,便退后一步。
众人恭声道:“臣,遵旨。”
然后,大家再次落座,但气氛较之先前,已经有明显不同。
上官婉儿轻声道:“公主,你来说吧。”
太平公主点了点头,那张略显年轻的面庞,却笼罩上了一层凝重和威严的神采。
“想来诸君一定奇怪,为何要秘密行事。”
她说完,深吸一口气道:“不瞒诸君,自铜马陌发现了元文都笔记之后,圣人立刻就派人追查。只是这过程中,却发生了许多波折。比如,上官才人的手下在豫州跟踪无畏贼僧,却被人暗杀于白狗栅。随后,无畏贼僧潜入淮南道,下落不明。”
所有人听到这里,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
上官婉儿的手下,那就是小鸾台的密探喽。
这贼人还真是胆大包天,竟然连小鸾台的密探都敢杀害。
“而十天前,长洲县令被人毒杀于府衙之中。据苏州府密报,那长洲县令王元楷,曾奏报苏州府,言发现辅公佑留下的宝藏。狄公以为,这辅公佑的宝藏就是元文都的秘藏。只是长洲县令奏疏不久,就被毒杀身亡。府衙中一应案牍被焚烧殆尽。
很显然,有人想要获得这些黄金,而且这些人的实力不容小觑。
本来,圣人是希望狄公能够前去查找,但是狄公的身体实在是……狄公特意举荐了杨守文,是因为青之与其中一伙贼人见过面,所以必须同行。诸君,这次南下,事关重大。四千万贯黄金对于朝廷而言至关重要,请诸君切不可有怠慢之心。
这一次,朝廷会派遣两队人马出动,一明一暗。
明里,狄公之子,中散大夫狄光远会以钦差密使之身份,走淮南道而入江南东道;另一支就是诸君,走河南道过淮阴,经扬州自江阳渡江,进入江南东道,后日动身。
诸君可带心腹随从,但不得超过三人。
到了苏州之后,可秘密与苏州府联系,而后配合中散大夫行事。若有人胆敢破坏此事,勿论出身,勿论官职,格杀勿论。”
太平公主说完,眼中闪过一抹冷色,扫视众人。
杨守文等人则面面相觑,片刻后再次起身,躬身领命。
……
会议结束,天色已晚。
杨守文从太平禅院出来,只觉一阵眩晕。
他深吸一口气,抬头仰望星空。
这时候,李隆基从身后追上来,“杨青之,此次南下,还要请你多多费心关照。”
“三郎说得哪里话,确是我需三郎关照才对。”
“嘿嘿,那咱们互相关照。”
李隆基脸上,露出笑容,让人不由得心生好感。
不得不说,李家人的基因确实不错,杨守文见过的几个李家人,长的都非常俊美。
李过,是一种阴柔的美;李隆基则是一种阳刚的美。
杨守文当然希望和李隆基搞好关系,这可是未来的唐玄宗,抱住大腿的话,一世无忧。
而李隆基也释放出了足够的善意,让杨守文难以拒绝。
和李隆基说了两句之后,两人便告辞分别。
杨守文则回到了铜马陌,只是他才一进家门,就见杨氏在门口匆匆迎了上来。
“兕子,上次来的那位上官姑娘在八角楼等你。”
“啊,快带我去。”
上官姑娘,除了上官婉儿还能有谁?之前在太平禅寺,上官婉儿不好与杨守文交谈太多。她现在前来,说明一定还有吩咐。只是,她不怕被人看到,露出破绽?
杨守文匆匆来到八角楼,就见上官婉儿一身粗布衣裙,看上去好像普通的妇人一样,坐在客厅里正逗弄一月。
见杨守文进来,上官婉儿笑着说道:“这小丫头,倒是可爱的紧呢。”
“粑粑,粑粑!”
一月看到杨守文,也叫喊起来。
她正逐渐意识到,‘粑粑’这两个字,似乎就代表这杨守文。因为她每次呼喊‘粑粑’,杨守文都会过来把她抱起。这一次也是一样,杨守文走过来,把她抱在怀中。
“姑姑,到底是什么情况?”
杨守文坐下来,看着上官婉儿问道。
上官婉儿则朝外面看了一眼,杨守文立刻心领神会,起身走到了门口,把杨存忠唤来。
“叫四名老军过来,没有我吩咐,任何人不得靠近。
同时,派人守住正门。从现在开始,没有我的准许,任何人不得走出大门一步。”
家中,还有六名老军。
杨存忠闻听立刻领命而去,而在八角楼外的门廊上,悟空四兄弟则匍匐在门外。
“你这家里,倒是挺严备嘛。”
“姑姑说笑了,宝珠的事情发生之后,我又怎敢大意。”
“嗯,谨慎一点的好。”
上官婉儿深吸一口气,沉吟片刻后道:“兕子,这次南下的名单,圣人也是考虑很久。你们这支人马,认识的人不算多,行事也会方便一些。不过,你也要小心,你们这次一行六人之中,却代表了整个朝堂上的派系。三郎就不用赘言,他说是随行历练,但却是相王一脉。而且,相王在江南东道也颇有一些实力。”
“这一点,我知道。”
“我看到,你今天交好杨思勖,非常高兴。
说起来,杨思勖算是我的人,但他同时,与公主府和相王府都有些交情。杨思训此人,早年曾在少林学艺,身手极其高明,而且遇事冷静。你有事情,可与他商议。
高戬高六郎,是公主府的人,而且与公主交情极好,你要留意。
而周利贞则是梁王幕僚,听从梁王的差遣。裴光庭嘛……我相信你应该明白我的意思。”
杨守文听罢,不由得暗地里呲牙。
他嘴角抽搐了一下,轻声道:“那我算是那边的人?”
“你是圣人的人,是我的人,也是太子的人。”
“啊?”
“不管你愿不愿意,安乐一日没有定亲,你身上就有东宫的烙印。这些人之中,高戬为人忠直,可以多多交流;周利贞心狠手辣,且心计深沉,你必须要提防。”
我勒个去,就这么一支人马,里面的关系却错综复杂。
杨守文心里暗自叫苦,但表面上,却是一派平静。
他沉吟片刻,轻声道:“姑姑,是不是很棘手?”
上官婉儿犹豫一下,点了点头,“非常棘手。”
“怎么说?”
“无畏禅师你是知道的。
当日他逃离广化寺后,我就命小鸾台沿途监视,最终在白狗栅盯上了他。只是我没有想到,那家伙还有帮手。十名密探,外加我安排在汝阳的小鸾台密舵,被对方连根拔起。如今,整个豫州的小鸾台需要重新建立,你说这事情,是不是棘手?”
杨守文忍不住吞了口唾沫,脸色有些难看。
“不仅如此,小鸾台在苏州一直未能设立起来。这些年我曾多次试图在苏州开设密舵,却屡次被灭掉。我怀疑,朝中早有人知道这些黄金的存在,但却未能呈报。
青之,这次任务很危险,敌我难辨。
所以你要更加小心,黄金事小,性命为大,切不可贪图功劳,而去轻身涉险,明白吗?”
上官婉儿的话语很严厉,却让杨守文心里,暖暖的。
他笑了,轻声道:“姑姑放心,我可不是那种莽撞的人。”
“还说不莽撞,不莽撞,你会跑去饶乐冒险吗?对了,公主说这次每个人只能带三名随从,不过我为你求了一个名额,你可以多带一人去。但这人手,必须谨慎。”
“我懂了!”
上官婉儿松了口气,看杨守文的目光,也随之变得柔和许多。
“青之,你是聪明人,聪明人不需要我叮嘱太多……我只有一句话:小心行事,安全回来!”
第三百三十九章约定(上)
杨承烈远在终南山,无法给予杨守文太多指点。
虽然没有和杨承烈有太多的交流,但上官婉儿却知道,杨承烈记得她,知道她。
就冲这一点,上官婉儿已决定要维护杨守文周全。
只是,此去苏州,数千里之遥,哪怕是上官婉儿也无法护他周全,只能反复叮咛。
对于这种近乎于啰唆的叮嘱,杨守文倒是不觉得讨厌。
他很清楚,作为一个穿越者,哪怕他已经生活了十几年,可对于这个世界的认知,仍旧是一片模糊。昌平也好,洛阳也罢,不过是这个大时代的冰山一角。上官婉儿特意叮嘱杨守文,要注意江南东道的生活习俗,以及他们的语言习惯……
与后世便利的交通不一样,这个时代的交通并不通畅。
江南东道,大体上包括了后世的江苏和浙江两省,不管是语言还是各方面,和洛阳的区别很大。除了少数人能够熟练掌握官话之外,大部分人说的还是当地方言。
“这一路上,你要尽量学会一些苏州的方言,否则到了那边连交流都不通畅。
另外,到了苏州之后,要设法找到一些能够说官话的本地人做向导。如果高六郎周利贞他们不与你配合,你也不必理睬他们,只管自己行事。总之,安全为上。”
“姑姑放心,侄儿省得。”
上官婉儿又与杨守文说了一阵子,这才离开铜马陌。
“姑姑,可知道我父亲什么时候回来?我怎地听人说,他好像要做官了?”
在送上官婉儿出门的时候,杨守文突然问道。
上官婉儿则露出迷茫之色,轻声道:“我怎知他什么时候回来?他这次去终南山,怎地也要一段日子,不可能那么快就回来。”
但她旋即又笑道:“你这小猴倒是消息灵通,圣人确实有意让他训练武骑团兵。可惜他躲得时间太久,若不然怎地都是个正五品的洛州刺史。这次圣人命他为洛州团练使,守洛州司马,也是破例提拔……这职务还是他从张柬之那边得来。”
“啊?”
杨守文听到这里,顿时一怔。
“从张公那边得来?”
上官婉儿点头道:“本来,狄公是举荐张柬之为洛州司马。但圣人更属意你父亲,所以就没有同意。不过,张柬之也算是因祸得福,拜鸾台谏议大夫,总算是没有薄了狄公的面子。”
原来如此!
杨守文送上官婉儿出铜马陌,目送她登上一辆马车离去。
慢着,张柬之……好像是推翻武则天的主谋之一。杨守文记不清楚他到底是什么时候做的此事,但想来应该是在入主了中枢之后。现在,张柬之这算是提前入了中枢吗?如果按照正常历史的话,应该是狄仁杰推荐张柬之,而后再入中枢。
只是现在老爹的横空出世,让张柬之提前拜入鸾台。
杨守文这心里,突然有一种不安的感觉。
他总觉得,张柬之入鸾台,只怕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吧……
……
这一夜,杨守文睡得不是很好。
马上要离开洛阳,他的心情却很复杂。此前,他做梦都想走,可是真要走的时候,又发现自己在这里,好像有很多牵挂。铜马陌不可能被收回,老爹回来后会住在这里。杨氏不可能随他同行,小一月也要暂时分别。还有,还有李过、李林甫。
好吧,李林甫只是一个附带。
关键是李过。
虽然认识李过的时间不算很长,可是杨守文却觉得,他和李过之间,已非常亲密。
好烦好烦!
杨守文翻了个身,不过是个小小子,我牵挂他作甚?
翻来覆去的,一直到天将大亮才睡着。
只是没睡得多久,就听到邦邦邦一阵敲门声,紧跟着从外面传来一个悦耳的声音:“杨守文,起来啦。”
“谁啊!”
起床气颇重的杨守文,迷迷糊糊走下床,打开了房门。
“过儿,你怎么来了?”
“哼,我要是不来,某个人是不是要不告而别?”
李过也不管杨守文衣衫不整,气呼呼一把将他推开,闯进了杨守文的卧室。不过,杨守文却觉得,李过是故意如此。他在闯进屋里后,扫视一周,露出满意笑容。
“什么不告而别?”
“你不是要去苏州吗?”
“你怎么知道?”
杨守文蓦地一下子清醒过来,瞪着李过。
“瞪我作甚,我父亲是太子,我知道你去苏州,又有何奇怪?”
“可是……”
“放心吧,这件事我父亲只私下里与我知晓,没有告诉任何人,你不必担心走漏风声。”
我怎能不担心!
这还没有出发呢,我要去苏州的消息就传出来了?
这太子府未免像个漏斗,万一被人知道,岂不是打草惊蛇?不过,看李过那一副娇憨的模样,杨守文又不好把话说明。只是这心里面觉得,李家人办事太不劳靠。
说好了是密旨,结果你太子就走漏了风声。
只希望,你只告诉了李过。
“过儿,我和你说,此事千万不要和任何人说。”
“嗯?”
杨守文不知道该怎么解释,在李过那双清澈明眸的注视下,话到了嘴边,又硬生生咽了回去。
“放心吧,我谁都没说。”
李过说着话,显得有些低落。
“怎么了?”
“你走了,以后谁陪我玩耍?”
“呵呵,你害怕没人陪你玩吗?这洛阳城里,只怕有人排着队想要和你结交呢。”
“谁稀罕。”
李过坐在榻上,两只脚轻轻摇晃,低着头,半晌后轻声道:“杨青之,有一件事我想告诉你,但是你要答应我,等我说出来之后,你不许生气,不许怪我,好吗?”
杨守文一愣,笑着在他身边坐下。
“你说吧,我不会生气。”
“我骗你,你也不生气吗?”
“你骗我,肯定也是为我好。既然是为我好,我为什么生气?”
“真的?”
“当然是真的!”
听到杨守文这么说,李过一下子变得高兴起来。
他犹豫许久,低声道:“其实,我是……”
就在这时候,楼下传来了杨存忠的声音,“阿郎,外面有一个叫吕程志的人求见。”
“啊?”
杨守文连忙站起来,走到门外,在楼梯口道:“他有没有说找我什么事情?”
“没说,只是看他样子,似乎是有求阿郎。”
“好,你帮我告诉他,我马上过去……对了,我要洗漱,让米娘准备一下。”
“喏!”
看起来,吕程志想通了!
杨守文的心情,顿时大好。
他正有些担心,自己去苏州,身边少了个出谋划策之人。
如果吕程志愿意投效的话,正好可以填补这个空缺。想到这里,他忍不住兴奋的挥舞了一下拳头。
“过儿,你刚才说什么?”
李过这时候,张着嘴巴,片刻后起身,气冲冲走到了杨守文的身边,在他脚上狠狠踩了一下。
“你干什么!”
“没干什么,就是想踩你。”
“你……”
“好啦,知道你很忙,我不扰你了……不过你要记得,不许生我气,听到没有。”
“我生你什么气啊。”
“哼!”
李过没有理他,噔噔噔走下楼。
“我走了,待会儿我让小高给你送些物品过来……那什么,明天我就不去送你了。”
“喂!”
杨守文忙走到楼梯口,只是李过已经跑了出去。
他只好有回到屋中,趴着窗户,冲着李过大叫一声:“过儿!”
“什么事。”
李过在楼下停下脚步,转身仰头向杨守文看过来。
杨守文张了张嘴巴,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心里面有一种舍不得的感觉,他犹豫许久,突然笑道:“等我回来,记得带我去游玩。神都好多地方,我还没去过。”
李过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
“那你也要多小心。”
“我知道。”
“那我走了。”
李过说完,转身离去。
不过,他走几步,便回头看看,见杨守文还在窗口,脸上的笑容更浓。
目送李过的背影消失在门庑后,杨守文这才收回了目光,在屋中徘徊片刻后,突然间‘啊’的大叫一声。
我是直男,我是直男!
他反复唠叨,然后长出一口气。
没错,我是直男,我一定是直男……特么的那是兄弟情,我怎么可能对兄弟动心思。
杨守文说完,却颓然坐在了榻上。
不过,这种感觉真的是……
他说不清楚,他对李过的感觉,就好像,就好像当初幼娘陪伴在他身边的感觉一样。
可幼娘是个女孩子啊!
杨守文一想到这里,顿感人生晦暗。
老子大好青年,穿越到了唐朝,怎么开始朝弯的发展了?不正常,这一点都不正常。
想到这里,他再次大叫一声,便趴在了床上。
……
米娘送来把洗漱的物品准备好,杨守文一脸晦暗之色从楼上下来,整个人都无精打采。
洗漱完毕,他来到了前院。
吕程志已经等了很久,但是却没有流露出半点不耐烦的意思。
被妻子赵氏开导一番之后,吕程志想明白了。
自己的心态不对,总是端着以前在昌平时候的架子。特别是在杨守文面前时,难免会把他和当初昌平县虎谷山下的那个杨阿痴重合起来。殊不知,杨守文已名动两京。
第三百四十章约定(下)
有时候,念头通达了,也就放得开了。
吕程志见杨守文进来,躬身一揖道:“杨公子,吕某今日前来,特请杨公子收留。”
杨守文眼睛一眯,上上下下打量吕程志一眼。
能伸能屈,与昨日的吕书生已经大不相同,再无半点架子。
既然吕程志这么说了,杨守文也不可能继续端着架子,“吕先生若再不来,我就要前去拜访了。能够得吕先生相助,实杨守文之幸也。以后,还望先生多多指教。”
其实,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你架子没了,我也不可能端着。
你想要投效我,我需要你出谋划策,两边是一拍即合。至于戏文里经常出现你谦我让,这时候也就不可能出现。杨守文也不赘言,沉声道:“我正有事要请教,请先生随我来。”
说着,他在前面引路,令吕程志来到八角楼。
外面有杨氏和杨茉莉盯着,杨守文自然没什么需要提防。
他打开了元文都留下来的密室暗门,带着吕程志,沿密室的甬道走进去,点上了灯。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换气,密室已没什么异味。
杨守文请吕程志坐下,沉声道:“吕先生可知道,这是何处?”
“啊?”
“这是前朝元文都留下的密室,在月前被我发现,同时还在这里面找到了一份笔记。
说到这些,先生可明白了吗?”
吕程志一开始有些茫然,不懂得杨守文为何突然带他来这里。
可是听杨守文说完后,他顿时恍然大悟。
犹豫片刻后,他轻声道:“难不成,皇泰宝藏出世了?”
“皇泰宝藏?”
吕程志见杨守文一脸茫然,不禁吓了一跳,“我说错了吗?”
“不是元文都的秘藏吗?”
“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