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崛起_庚新-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少,杨茉莉甚至还把马车赶了出来。

郑虔在楼上读书,青奴则在楼里下棋。

有那四个波斯女仆在里面陪伴,后院还有六个昆仑奴在塔娜的带领下清理,也不可能再出什么事故。

再说了,那楼里还有四只狗,一只猴子呢。

杨守文站在水池的回廊上,看着波光粼粼的水面发呆。

昨晚,悟空也好,大玉也罢,都是追到了水池旁边,然后突然失去了目标。难道说……

他趴在栏杆上,朝水池里张望。

池水清澈,估计有两米深?泛着一抹碧色,水面上还漂浮着几片荷叶。

几条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的游动,看上去无忧无虑。这池水清澈见底,也看不出有什么可疑。杨守文突然想起,郑灵芝曾说过,这个水池似乎和外面的漕渠相连。

会不会是有人从外面潜入了水池?

若是这样子的话,倒也能解释的通,为什么大玉和悟空到了水池边上就没了动静。

“宝珠。”

“奴婢在。”

这宝珠,就是和娜塔一起,另一个会说汉话的女人。

她本名叫做俄日敦塔娜,突厥语中就是宝珠的意思。她出生于碎叶,在热海(今伊塞克湖)边长大,后来随着家人来到中原。本想着在中原赚够了钱就返回家乡,没成想却遭遇马贼的袭击,举家被杀。宝珠侥幸活下来,可十几岁的女孩子,身在他乡异地,又如何生活?没办法,她只好卖身为奴,辗转来到了洛阳。

“你们中间,谁的水性好?”

宝珠而今已经三十多了,早就过了豆蔻年华。

不过也正是因为这样,她也算是历练出来,颇为稳重。

与塔娜相比,宝珠不动如山,而娜塔急侵如火。完全不同的性子,却又是相得益彰。

宝珠想了想,“前院的扎布苏,水性很好。”

“哦?”

“他是吐蕃人,据他说出生在瓜州,家乡有一条河流名叫冥水。幽冥的冥,说那水非常冷,而且很深,水流很急。他号称可以在冥水中游几个来回,水性应该不差。”

“去把他叫来。”

瓜州?

好像王安石有一首《夜泊瓜州》,不知道是不是一个地方。

杨守文对这个时代的地名,并不是很清楚。不过依稀记得,王安石的瓜州好像是在江南,而宝珠说的瓜州在吐蕃,也就是青海那边,应该不是一个地方。反正随之时代的迁移,地名也变化颇多。两个朝代的瓜州不一样,也算不得稀罕事。

他旋即就把注意力放在了水池上,看着水池中的鱼儿,陷入沉思。

扎布苏,个子不高,也就是160公分出头。

肤色黝黑,看上去很精干。

他跟在宝珠身后,来到了杨守文身前,先向着杨守文躬身行礼,而后叽里呱啦说了一大段。

“扎布苏说,阿郎唤他有什么吩咐。”

杨守文想了想,从身上的皮袋子里,取出了一粒金子。

这金子是从金饼上切割下来,一粒只有半两重。如果拿到市面上兑换,在洛阳大约能兑换个四贯钱。当然,这有一个前提,那就是你能够证明,这金子是你的。

“让他下水,帮我看看水下有没有什么异常。”

杨守文说着,把那粒金子递给了宝珠,“做的好,这金子就是他的。”

宝珠面色平静,扭头向扎布苏翻译。

扎布苏听罢,连连点头。

他二话不说,就把身上的衣服脱下来,赤条条纵身跃入了水池之中,溅起一片水花。

“阿郎,你这是……”

“没什么,我只是想知道,这院子里究竟在闹什么鬼。”

说完,他便转过身,看着水池里的动静。

扎布苏的水性的确不错,一个猛子下去之后,足足隔了十几分钟才从水下露头上来。

他叽里呱啦的说了几句,复又钻进水中。

“怎么?”

宝珠笑道:“他是说,他在那边发现了一个水门,准备从水门游出去看看情况。”

有水门?

杨守文的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嘴角微微翘起。

他没有去追问什么,而是继续在回廊上等待……又过了几分钟,扎布苏从水池中露头,大声叫喊。

“他说,水门很小,他钻不过去。”

“有多大?”

宝珠立刻对扎布苏问了两句,那扎布苏则游到了回廊下,双手扒着回廊的边缘,呼的一下子从水里窜出来。这家伙刚才跳进水里,赤条条一丝不挂。而今他从水里出来,哪怕是面对着宝珠一个女人,也没有流露出半点的羞涩,显得很大方。

宝珠呢,对他这模样,更视而不见。

哈,真豪放!

杨守文不禁在心里嘀咕了一句。

“他说,那水门长约两尺,高约一尺,中间还有一根用生铁铸成,儿臂粗细的铁栏杆。

他试了一下,头能出去,但身子却出不去。”

杨守文满意的点点头,看着那扎布苏道:“做的好,让他赶快把衣服穿上吧。”

宝珠扭头,对扎布苏说了两句。扎布苏点点头,把衣服从地上拿起来,然后伸出手。

第二百六十九章兵车园(二)

就听宝珠笑骂了两句,把那粒金子递给了扎布苏。

他憨厚一笑,便转身离去。

虽已是暮春,天气变暖。

可这水依旧有些凉,这家伙居然不冷?

杨守文搔搔头,转身往水池岸边走去。

“宝珠,你说有没有人可能从那水门里进来?”

宝珠愣了一笑,旋即笑道:“阿郎忘了,那扎布苏不是说,他试过,没办法通行。”

“那……”

杨守文想到了另一个可能,但旋即又甩了甩头。

应该不可能,如果是小孩子的话,能够从一尺见方,也就是三十厘米左右长度水门里钻进来,估计年纪也非常小。不可能,杨守文很快就否决了这样一个想法。

“宝珠,你去照顾十三郎和青奴,我去外面看看。”

宝珠答应了一声,扭头便走。

而杨守文则迈步朝门庑走去。在走出门庑的时候,就听一旁传来悉悉索索的声音。

“谁!”

人影一闪,扎布苏从一棵树后走出来,头发还湿漉漉的。

不过,他已经穿好了衣服,向杨守文躬身。

杨守文也没有在意,朝他摆了摆手,便直奔大门而去。

“屋恩奇。”

“老奴在。”

“陪我出去走一走。”

杨守文说着,一只脚就迈出大门。

不过,他刚走出大门,就听有人喊道:“青之,这是要去哪里?”

杨守文忙扭头看,就见从铜马陌的另一边行来一队人。为首的,赫然是薛楚玉。

“啊,玉郎君怎么来了?”

薛楚玉一身便装,在大门外下马。

在他身后,还跟着窦一郎、薛畅,以及一个小人儿,就是薛楚玉的长子,薛嵩薛太保。

看到杨守文,薛嵩咧开嘴笑了。

他快步跑上前来,奶声奶气道:“太保见过杨大郎,那天杨大郎救我,还未向你道谢。”

这小家伙儿倒是个人精,丝毫没有半点露怯。

与之相比,薛畅倒显得扭扭捏捏。

“太保不必客气,要说感谢,我还要谢你那天替我射了一箭呢。”

杨守文倒是显得和颜悦色,与薛太保笑着寒暄了两句。

薛楚玉则微微一笑,上前揉了揉薛嵩的脑袋,对杨守文道:“青之昨晚好大的气魄,那一把火可是让整个洛阳人都知道你杨青之的到来。我昨夜在府中看到火光,一开始还以为是发生了什么事……没想到,居然是你杨青之在昭示洛阳呢。”

“啊?”

杨守文一愣,旋即苦笑摇头。

你想多了!

我昨日那把火,可真不是想昭示什么,而是觉得心情烦闷,看着满园的杂草,心里不舒服。这特么是洛阳,我距离那位女王不过隔了一座皇城,我有敢昭告什么?

“对了,你这是要去哪里?”

“哦,不准备去哪里,只是准备去周边转转。

玉郎君当知道,我第一次来洛阳,人生地不熟的。听人说,这漕渠也是洛阳的一景,我想着就住在旁边,所以打算过去看看,顺便再去瞻仰一下那座镇妖铜马。”

“我今天来,可是要找你吃酒呢。

这样,我陪你走走,这漕渠倒也不算陌生。”

杨守文一摆手,便笑道:“玉郎君来了,还看个甚漕渠?走走走,咱们回去说话,我也正好有些事情,想要找玉郎君打听呢。”

说着话,他带着薛楚玉一家人,便走进了院子。

“屋恩奇,你去我舅父家里看看,若是我舅父没事,就告诉他龙门薛家的玉郎君来了,正好一起吃酒。”

那屋恩奇是郑灵芝带来的人,又怎可能不知道郑灵芝的住处。

他答应一声,便走了出去。

薛楚玉则笑道:“看样子十九郎动作倒是挺快,你这才安顿下来,他就给你找了仆从。不过也没什么,你这宅子这么大,想来再多些人,也算不得什么大事。”

杨守文这才发现,薛楚玉身后除了他的亲随之外,还有十几个老军。

为首那老军,看年纪大约有五旬左右,生得魁梧壮硕。

可能是因为饱经风霜,使得他的皮肤看上去好像枯树皮一样,独目,还带着一个黑色眼罩,看上去颇为吓人。在他身后,那些老军的年纪大约都是在三四十左右。他们站在门阶下,虽衣衫褴褛,但周身却散发出一股浓浓的煞气,令人不寒而栗。

“玉郎君,你这是……”

“李从义,乃先父当年为瓜州长史时的亲随。

先父在云州与突厥人决战,从义身先士卒,杀死近百名突厥獠子。先父离世后,从义和一干老军就不知道被调去了何处。我昨日抵达洛阳,才知道他和老军在天津桥附近定居,于是就把他们招了过来。我本打算让他们在我那里养老,可这老倔头却不愿意……后来我听说你这边是座鬼宅,所以就想着让他们投奔过来。”

相传,那行伍之人的杀气,可以令妖魔退避。

杨守文忍不住看了那李从义一眼,就见他身高大约在六尺三寸左右,也就是190公分上下。虽然穿着一身崭新的衣服,但给人感觉……反正好像有一点不太适应。

可饶是如此,从老军那挺直的腰杆,依旧能看出他埋在骨子里的骄傲。

薛仁贵的亲随啊!

只凭着这个头衔,就足以让杨守文不敢小觑。

“好啊,我这里也确实需要有人,来为我镇鬼驱魔。”

别人推荐,杨守文会考虑一下,但薛楚玉推荐过来的人,他不会有任何的犹豫。本来,这宅子就大。虽然说郑灵芝送了十八个人过来,可毕竟都是异族人。有道是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哪怕杨守文眼中并没有胡汉之分,可家里这异族人太多,终究让他不太放心。有这些个老军在,别的不说,也能震慑那些个胡人……

薛楚玉闻听,长出一口气。

他扭头对李从义道:“从义,你看如何?”

李从义那只独目上上下下打量杨守文,片刻后突然道:“小郎君身上是不是有伤?”

“啊?”

“我这里有当年老郎君留下来的伤药药方,据说是孙神医留下来的方子。虽说不得是白骨生肉,但对金创之伤颇有神效。不知小郎君是否需要?我要一百贯钱。”

“从义,你这是干什么?”

薛楚玉闻听,顿时急了眼,感觉有些没有面子。

哪知道杨守文听了,却浑不在意。

他上上下下打量了那老军两眼,伸手从皮兜里取出两铤金饼,然后就递给了李从义。

“青之,你不必如此。”

杨守文却笑道:“老军是个骄傲之人,既然开了口,一定有他的难处。

不过一百贯而已,我出得起。就算没有老军的药方,只凭你曾随薛将军征战,更杀敌近百,就值得一百贯。我不知道洛阳何处能兑换黄金,这两铤金子应该能换来一百贯,老军只管拿去用便是。如若是不够,只管开口……呵呵,一年前,我也曾在饶乐杀了不少獠子,也算是老军袍泽。这袍泽之情,焉能用钱帛计较?”

李从义愣住了,呆呆看着杨守文。

直到杨守文上前,把那两铤金子放在他手上,然后拉着薛楚玉便走进了大门。

“老军,若看得起我,有功夫就来陪我吃酒。

我这里别的没有,好酒管够。”

李从义闻听,向左右看了一眼,站在门外大声道:“小郎君放心,酉时我等比来报到。”

说完,他也不矫情,带着一干老军就走了。

薛楚玉苦笑道:“青之,我本想给你找些帮手,却没想到……”

“玉郎君,你已经为我带来了最好的帮手。

放心吧,他既然说酉时前来,就绝不会食言。他今日说出这种话,一定是有过不去的难处。玉郎君你那边财帛不厚,可我这里有啊!潘家刚赔了我二百铤金子。”

第二百七十章兵车园(三)

虽然不知道李从义这些人为什么不去找薛楚玉借钱,杨守文也不想知道。

按道理说,他们和薛家的关系更密切。

两铤黄金而已,值个什么?且不说杨守文身上还有二百铤金子,就算没有,他也会想办法。不为别的,只为李从义他们身上那股子桀骜之气。如果不是走投无路,他们一定不会开这个口。甚至,薛楚玉这次来到洛阳,都不可能见到他们。

为了这股子桀骜之气,两铤金子不算什么。

好吧,杨守文自己也承认,刚才他有点过于情怀了……

“杨大郎,你这宅子,可是比我们的住处强多了。”

窦一郎跟在薛楚玉的身旁,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薛楚玉苦笑道:“一郎,你倒是会说实话。

人常言,洛阳居,大不易。青之这次是受圣人所邀,和你我的情况,完全不一样。

再说了,这次兵部给咱们安排到了铜驼坊,也不错啊。至少风景甚好,而且也很方便。”

“嚯嚯。”

窦一郎笑了两声,让薛楚玉立刻闭上了嘴巴。

不管是杨守文,还是薛楚玉,都下意识的避开了刚才李从义的事情。

众人穿过门庑,刚走进了庭院。杨守文就看到扎布苏迎面走过来,令他不禁眉头一蹙。

“你为何进来这边?”

杨守文厉声喝问,那扎布苏顿时脸色煞白。

这时候,宝珠从跑过来,先行了礼,而后道:“回禀阿郎,是奴婢刚才想到了一件事情,把他叫过来吩咐。没想到阿郎这就回来,实在是……这都是奴婢的错。”

“宝珠,你也在大户人家做过事,当知道规矩。

以后没有我的允许,前面的人不得擅自进来这边。这若是传出去,还说我杨家没规矩呢。”

宝珠连连认错,然后叽里呱啦的呵斥了一顿,扎布苏吓得一溜烟的走了。

“那是个吐蕃人?”

薛楚玉忍不住问道。

“是啊,玉郎君竟然能看出他的来历?”

“什么看出来历,刚才你家那婢女用吐蕃话呵斥他,他也是用吐蕃语回答。这应该是个瓜州人吧……你忘记了,先父晚年曾为瓜州长史。当年我陪他一起去的瓜州,还在那边学了一年的吐蕃话。呵呵,本来我是不愿意学的,可先父却说,日后少不得和这些胡人打交道,能学会一门胡语,以后可以给自己很多方便。”

“薛将军远见卓识,倒是令我敬佩。”

很显然,在一千五百年前,薛仁贵就意识到了学会一门外语,是何等重要的事情。

“昨夜,烧得就是那里吧。”

走进了庭院,薛楚玉就看到后院那被烧得焦黑的墙壁。

“是啊,就是那里。”

杨守文笑道:“说来也不怕玉郎君笑话,昨夜我也是一时冲动,才在后园里纵火。”

“怎么了?”

杨守文笑着摆摆手,便迈步走进了楼阁。

杨青奴正在楼阁外逗弄八戒,悟空三个则趴在门廊上,用一种鄙视的目光,看着那个正一脸阿谀之相的八戒陪青奴玩耍。狗有狗格,你要不要装的一副弱智模样?

不过,当杨守文走进来的时候,悟空它们立刻站起来,欢蹦乱跳跑上前。

杨守文挨个抚摸了它们一边,带着薛楚玉他们走进了楼阁客厅。

“杨家哥哥,你的鸟呢?”

薛畅从进门开始,就左顾右盼。

没有看到大玉的影子,他显然有些失望。才坐下来,就忍不住问道。

老子的鸟,在老子的身上!

对于这二货的语病,杨守文已经无力吐槽。

“是大玉。”

“哦。”

“一大早就飞出去了……你也知道,海东青属于天空,它喜好自由自在的飞翔。它飞累了,自然会回来。至于这会儿飞去了哪里?我也不是非常清楚。”

说完,他便坐在了围榻上。

……

郑灵芝过来的时候,薛嵩已经跟着杨青奴在院子里玩耍。

而楼阁客厅里,酒菜也都摆好,杨守文正和窦一郎薛楚玉两人在那里推杯换盏。

“青之,吃酒为什么不等我一下。”

郑灵芝慌慌张张跑进来,让宝珠把碗筷取来。

这个年月,大家都还是实行分餐制,每个人都会有一份定食,若吃完了会有人添上。不过,郑灵芝今天显然是有些不胜酒力,吃酒也不似昨天那么痛快。杨守文估计,这也是因为薛楚玉在场的缘故。正因为大家都是贵胄功勋子弟,更要讲究礼仪。杨守文把郑灵芝喊过来,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让他来帮忙应付一下。

“舅舅,有个事情,想请你帮忙。”

“嗯?”

郑灵芝吃了一口酒,疑惑问道:“什么事?”

“舅舅可知道,这宅子的来历?”

郑灵芝笑道:“我昨天不是和你说过,这是霍献可的住所。”

“霍献可什么时候死得?”

“霍献可啊,我记得好像是长寿元年吧。”

不等郑灵芝回答,薛楚玉便抢先开口。

杨守文道:“可我看着宅子,可不像是只有六七年的模样。”

“哦,你说这个啊……当然不止六七年了。”郑灵芝放下筷子,歪着头想了想道:“你要是问这宅子何时建造,那可有年头了。如果算起来的话,至少有八十年之久。”

“啊?”

看杨守文露出惊讶之色,薛楚玉一旁道:“八十年恐怕不止。

我记得这所宅子,是前朝皇泰主还是越王的时候,赐给元文都的宅子吧。那应该是大业十三年……嗯,我要是没记错的话,是隋炀帝游幸江都,临行前命越王总管洛阳,并留下了段达、皇甫无逸和元文都三人辅政。隋炀帝离开之后,越王就把这宅子赐给了元文都……嗯,没错,就是大业十三年。这样的话,少说有九十年。”

说完,薛楚玉向郑灵芝看去。

郑灵芝连连点头,“玉郎君说的一点都不错。

那时候应该是族长的曾祖父郑公仁基为洛阳司马……我好像听先父说过,但是没有玉郎君记得这么清楚。没错,就是这所宅子,当年皇泰主赐给元文都所有。”

皇泰主是谁?

元文都又是谁?

杨守文倒是知道隋炀帝,可是对郑灵芝和薛楚玉提到的其他人名,完全是一头雾水。

郑灵芝心里也有些疑惑,忍不住问道:“青之,这好端端,怎地问起了这件事情?”

第二百七十一章兵车园(终)

杨守文说不清楚原因。

职业习惯?

他上辈子做警察没多久,就因公受伤,而后在床上瘫痪了十几年,还真说不上是什么习惯。说是直觉?有点靠谱吧,但似乎也不是这个原因。抿了一口酒,他轻轻叹了口气,苦笑道:“舅舅问我原因,我也不知道。可能是闲的吧,所以想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嗯,我听说了这鬼宅的故事之后,对它的历史产生了兴趣。”

兴趣?

或者说,是好奇心吧!

每个人都有好奇心,对于一个曾经缠绵病榻十几年的人而言,同样如此。但由于身体的原因,使得他在那十几年中动弹不得。被积压的好奇心,在这一世终于爆发出来,也就使得杨守文变得比其他人的好奇心更强烈,对神秘事物更有兴趣。

至于是不是真的?

其实杨守文也不是非常明白。

不过,他的答案很显然满足了郑灵芝。

杨守文的情况,郑灵芝和薛楚玉都很清楚。

武则天把他招来洛阳,说穿了就是为了让他解除婚约。但这种事又不能做的太明显,否则传扬出去对李显的名声不好。毕竟,杨守文现在也不是那种无名小卒。

一篇爱莲说,已经在洛阳小范围传播开来。

一首清明,更令杨守文小有名声。

他的过往,他的经历,颇有传奇色彩。这样一个人,武则天也不得不费些心思应对。

杨守文主动悔婚?

不可以!那样一来,会让人觉得李裹儿有问题。

李显退婚?也不行,毕竟杨守文一家是他的救命恩人,而且因为李显流落昌平,隐姓埋名十余年。如今倒好,你李显发达了,就要把杨家踢开?且不管这里面有什么原因,坊市间肯定会流传出李显的不是,对于李显将来继承大统会有影响。

当然了,李显如果根基强硬,也没什么。

关键是李显的根基太弱,现在没怎么已经快变成了靶子。如果在传出这种事情,李显的麻烦就会更大。

总之,武则天现在为难也就在于此。

她要把杨守文招来洛阳,然后把他放在世人的眼中,暴露他的缺点,而后就顺理成章……

人无完人,武则天不相信杨守文没有缺点。

就算没有缺点,也可以制造缺点,只要他在自己的控制之中。

这可能要花费一些功夫,需要水磨的耐心。

薛楚玉道:“青之如果对洛阳的历史有兴趣,我倒是可以帮忙。

我有一个族兄,是汾阴薛氏的族兄,与我关系颇为密切。他如今是正议大夫,可以请他帮忙搜集一下。”

郑灵芝闻听,眼睛不由得一亮。

“玉郎君所说,可是那薛异华吗?”

“十九郎也知薛异华?”

“我怎能文懿公公子,褚学士甥孙,大名鼎鼎的薛异华,我怎可能不知道呢?”

杨守文在一旁听得迷迷糊糊,一脸的茫然。

没办法,他对这个时代的了解实在是太陌生了。郑灵芝和薛楚玉说的人,他几乎都没听说过。

“舅舅,文懿公是谁?”

“你竟然不知道文懿公?”

郑灵芝露出讶然之色,令杨守文非常羞愧。

可问题是,文懿公,我有必要知道他吗?

还是一旁薛楚玉为他解围道:“十九郎不必如此,青之此前隐姓埋名于昌平,估计文宣也没机会真正教导他。他不知道文懿公,也很正常,你又何必大惊小怪呢?”

说完,他看着杨守文解释道:“文懿公便是我汾阴薛氏的族叔,姓薛讳元超。文懿公过世的时候,估计文宣的年纪也不是很大,对他印象不深,倒也在情理之中。

不过,褚学士你当知道吧。”

褚学士?

唐代姓褚的名家不多,在盛唐之前,最有名的就是褚遂良。

莫非,他们说的褚学士,就是褚遂良吗?那这样说来的话,薛异华倒也是名门之后。

想到这里,杨守文点了点头。

“你看,我就知道……三娘生前最爱褚学士的书法,还临摹了许久。也不知道你这小子是怎么回事,居然自创文字,与褚学士的书法完全不同,自成一家……呵呵,我们说的薛异华,名叫薛曜,拜正议大夫,是褚学士的甥孙,明白吗?”

明白了,好牛!

杨守文一脸的钦佩之色,可是心里面却暗自嘀咕:薛曜又是哪个?

“玉郎君,不过是些许小事,就惊动了正议大夫,未免有些小题大做把。”

薛楚玉一愣,旋即哈哈大笑。

“这种事,我自然不可能请薛异华出面。

不过他交友甚多,其中不泛那案牍之士。到时候请他帮忙说一声,何必要他出面。”

我就说嘛!

杨守文连连点头,一副受教的模样。

郑灵芝问道:“青之,你那后园打算做什么用?”

“这个……我倒是有些想法。不过至于怎么实施,还没有想好,恐怕到时候要请舅舅帮忙。”

“帮什么忙?”

“帮忙找人啊?我打算在后园开设楚河汉界,到时候舅舅可以来玩耍。”

“楚河汉界?”郑灵芝吓了一跳,“青之,你要做什么?”

“嘿嘿,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对了,舅舅可知道这洛阳城里,可有金石大家?我想找人在后园门口立一个石碑,篆刻几个字。”

“金石大家?”郑灵芝想了想,回答道:“若说金石大家,你怕是请不动。

不过北市倒是有一个篆刻的好手,你如果需要,我倒是可以帮忙,只是你要篆刻什么字?”

“兵车园!”

“啊?”

杨守文笑道:“一个小游戏,等弄好之后,舅舅就明白了。”

一听这名字,郑灵芝就没了兴趣。

反倒是薛楚玉眯起了眼睛,捻须笑道:“兵车园,倒是个好名字,我到时候定要来见识一下。”

……

这一顿酒,吃到了天将酉时。

郑灵芝和薛楚玉心满意足的走了,临走的时候,还叮嘱杨守文,从明天开始,要薛畅过来读书。他看到郑虔在楼上读书,非常羡慕。薛家不缺武人,却少读书人。特别是龙门这一支,之所以在汾阴薛氏面前抬不起头,也就是没有出来读书人。

杨守文,自然不会拒绝。

他今天没有吃太多的酒,虽有些醉意,但是没有昨天那么强烈。

把宝珠找来,让她清理了一下客厅。杨守文就带着郑虔和杨青奴两人,来到了后园。

后园那些房舍,已经被推倒了。

五百多平方米的院子,此刻变得空空荡荡。

几个昆仑奴正坐在一旁,一边吃饭,一边休息。看到杨守文过来,娜塔便走上前。

“阿郎,这边都已经清理好了,接下来该怎么办?”

“明日找人,把这里的垃圾都清理干净。然后把这里丈量一下,报与我知晓……好了,今天辛苦你们。让他们都回去休息,有什么事情,我会再告于你知晓。”

娜塔答应一声,带着昆仑奴走了。

杨守文从门口抄起一根棍子,在院子里一边走,一边计算着什么。

郑虔和杨青奴则在后园的门口,好奇看着杨守文的举动。

就在这时,杨氏走了过来。

“十三郎,奴奴,饭已经做好,你们快去吃饭。”

“知道了,婶娘。”

两个小家伙转身离开,杨氏则走进了后园。

她看上去,好像有心事。不过见杨守文在想事情,就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着。

“婶娘,有事吗?”

杨氏咳嗽了一声,走到了杨守文的身边。

“今天,我在北市见到了一个人。”

“哦?”

“我觉得有些眼熟,吉达也认为是同一人。我不知道,该不该与兕子你知晓。”

杨守文笑了,轻声道:“婶娘看到了什么人?”

杨氏深吸一口气,压低声音道:“我只看到那人的侧脸,虽然他换了装束,但我却可以肯定,他就是昌平县城的王县尊。”

第二百七十二章豪士(一)

“王县尊?婶娘说的是那王贺吗?”

杨守文乍听之下也是一愣,但旋即就反应过来,那‘王贺’并非王贺。自昌平一别之后,已经有大半年没有听到过他的消息。朝廷方面是不想提及,这对于朝廷而言,绝对是一个耻辱。同样的,对于太原王氏来说,假王贺同样是他们的耻辱。

杨氏道:“我说不准。

兕子当知道,我和吉达对那个人都不熟悉。刚才在集市上的时候,我也是远远看了一眼,眉目轮廓上有点像。后来等我追上去的时候,却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