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盛唐崛起_庚新-第1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刚过了晌午头,他感觉腹中饥饿,于是和伙计交代了一声,便一个人出门,朝集市走去。
正午的日头很毒辣,黄晔在绕过街角的时候,迎面走来了一个少女。
那少女神色匆忙,好像没有看到黄晔,便一头扎在了黄晔的怀中。黄晔几乎来不及做出反应,就感到胸口一凉。紧跟着,那少女从他怀中挣脱出来,连连道歉,便一溜烟的跑了。鲜血,顺着黄晔的心口流淌出来,他嘴巴张了张,似乎想要喊叫,可是那话到了嘴边,却发不出声音。一手扶着墙,黄晔的身体好像被抽去了骨头一样,贴着墙壁,慢慢滑落下来,而一双眼睛,更是瞪得溜圆……
……
短短三天,死了两个人。
黄文清这一次,可真的是慌了!
死得两个人一个是他的儿子,一个是他的心腹,这凶手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
黄晔被杀的时候,街上的行人有不少。
许多人只记得杀死黄晔的是一个女人,但是去了何处,却无人知晓。
“父亲,还是没有线索。”
入夜后,黄革疲惫从外面返回家中,向黄文清禀报。
屋中,灯光昏暗。
黄文清面无表情的坐在屋中,整个人都好像衰老许多。
他并不喜欢黄晔,但黄晔是他的骨肉,是他的儿子。如今被人杀害,横尸街头,让黄文清又怎能感到舒心?
“没有线索?”
黄文清抬起头,盯着黄革。
那双眼睛,透着一种冷酷的光彩,他轻声道:“没有线索就继续给我查,我不相信,那么大的一个小丫头,会凭空消失了!给我查,给我重金追查……一定要把那个小丫头找到。
我发誓,如果找到了她,我定要让她生不如死。”
黄革激灵灵打了个寒蝉,不敢再啰嗦,转身离去。
老爹这一次怕是发狠了!
不过,黄革倒是可以理解。接连两个黄家人被杀,已经让黄文清的名声受到了影响。此前,一些家族摄于黄家的手段,所以退让三分。可现在,黄家连死两人,难免会让一些人蠢蠢欲动。如果不能尽快抓到公孙幼娘,势必会让黄家受到更大的打击。
想到这里,黄革又怎敢怠慢?
黄文清闭上眼,做了几个深呼吸,努力让自己的情绪平静下来。
他正要起身出门,却见黄五匆匆走来,低声道:“七爷,段县令派人前来送信,请七爷过府做客。”
段县令?
黄文清眉心一动,蹙起眉头。
段县令名叫段简,是在四月才到射洪。
据说,这个人来头不小,不过到任之后,却没有任何的动作。
这时候派人前来邀请我,是什么用意?
黄文清心里悲恸,但是却明白,县官不如现管的道理。那段简怎地都是射洪的父母官,黄文清虽然也有靠山,但是在没有弄清楚状况之前,也不敢轻易得罪。
想到这里,黄文清便拿定了主意。
“五郎,帮我回话,就说我马上过去。”
……
入夜之后,射洪又下起了雨。
城隍庙前的门楼下,一群乞丐正围着篝火,你一言我一语的说着闲话。
梁九郎又被黄革找去一顿臭骂,满心不爽的回到城隍庙。看到那乱哄哄的场面,他就禁不住心里一阵烦躁。
黄晔居然被杀了?
昨天黄晔还和他在一张桌子上说话,可一眨眼的功夫,就变成了一个死人。
这也让梁九郎感到有些惶恐……据说,那个杀死黄晔的人,是一个少女。什么时候,女人变得如此厉害?
“老六,你还记得小哑巴吗?”
就在梁九郎心烦意乱的时候,门楼下几个乞丐的交谈,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一个老乞丐道:“我今天见到了一个女娃,长的很像小哑巴,我当时差点过去招呼。”
“什么小哑巴?”
“就是看守城门的班头林海介绍的小哑巴啊,你忘记了?年初时来的射洪?”
“哦,我想起来了。”
“也不知道那小哑巴现在怎样了,挺乖巧的孩子,怎么一声不响的就不见了呢?”
女娃、小哑巴、年初、失踪……
当这一连串的词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梁九郎突然想到了什么。
他猛然走上前,一把将那老乞丐抓起来,“老牛头,你说的女娃,是在何处见到?”
第五百七十八章一张白纸
“城南,小涪桥。”
老乞丐被梁九郎吓到了,结结巴巴回答道。
城南?小涪桥?
梁九郎的眼中闪过一丝疑虑。
小涪桥那边,居住的大都是富贵人家。
如果那凶手真的是老乞丐所说的‘小哑巴’,这里面可就复杂了。黄家在射洪声望很高,却不代表没有人敢招惹。难道说,是射洪某个大家族在针对黄家吗?
如果是这样,梁九郎觉得自己最好还是不要牵扯进去。
思忖良久,梁九郎沉声道:“老牛头,从明天开始,你就在小涪桥那边做事。给我机灵一点,若是再见到那女娃的话,也不要惊扰了她,帮我确认一下她的住处。”
说完,梁九郎缓和了一下语气,笑着对老乞丐道:“老牛头,把这件事做好,少不得你的好处。”
身为射洪的大团头,梁九郎素以狠毒而著称。
没办法,手底下全都是一帮子老油条,如果他梁九郎没有手段,又怎能让他们听命?
老牛头眼睛一亮,整个人都变得精神许多。
“九爷放心,这件事就交给我老牛头,绝不会让九爷失望。”
“很好,我信得过你。”
说着话,梁九郎取了一贯钱塞到老牛头的手中,便转身离去。
小哑巴?
小涪桥?
梁九郎觉得,这件事似乎变得越来越有意思,究竟是哪个大家族,要找黄家的麻烦?
……
进入六月之后,碎叶河谷的天气也越来越热。
不知不觉间,碎叶之乱已经平息下来。薄露带着家人逃往五弩失毕中,又召集了五六千人,盘踞在葛逻禄岭。封思业则挥军西进,试图和薄露决战。但薄露是个老奸巨猾的家伙,并不想和唐军决战,凭借着对地形的熟悉,与封思业僵持下来。
与此同时,安西都护府副都护田扬名,也在于田和器弩悉弄僵持着,双方各有胜负。
从总体情况来看,安西在逐渐趋于稳定。
乌质勒到龟兹向田扬名请罪,却不想长子吉力元英趁机作乱,攻占了俱兰城之后,把俱兰城洗劫一空,而后带着本部人马飘然西去,直奔锡尔河下游而去……
待乌质勒返回俱兰城时,面对的是一片狼藉。
吉力元英把能带走的全都带走,乌质勒经此变故,可谓是元气大伤。
他想要找吉力元英算账,奈何吉力元英已经远去咸海。如果乌质勒不顾一切的去找吉力元英麻烦,结果嘛……他必须要先稳住自己的部族,然后恢复元气。
否则的话,过冬时连粮草都供应不来。
杨守文算得非常清楚,接下来乌质勒肯定要向朝廷请求援助。
所以,他准备趁此机会,在乌质勒的脖子上拴上一根绳子,只有这样才能将其掌控。
当然了,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但只要能够把乌质勒拖到年底,吉力元英就会在锡尔河地区站稳脚跟。到那时候,乌质勒再想要对付吉力元英,也就没那么容易。吉力元英的存在,将使得安西西部的局势发生重大改变,而杨守文就是一举把这场改变推行成功……
硕大的西瓜,从深井里取出,上面覆盖着一层细碎而冰凉的水珠。
把西瓜切开,露出鲜红的瓜瓤。
井水已经把西瓜冰透了,一口咬下去,那瓜香和沁入肺腑的凉意,立刻把体内的酷热驱散。
杨守文吃了两瓣西瓜,长出了一口气。
他洗了洗手,从帐篷里走出来,看着头顶那喷洒着毒炎的骄阳,顿感置身于火炉之中。
太热了,太晒了!
他连忙又返回帐篷,就见那一个西瓜已经被明秀等人消灭的干干净净。
“唐都督那边,可有消息传来?”
杨守文坐下,看着明秀问道。
“还没有……如今于田战事未止,唐都督估计也没有精力来询问碎叶河谷的事情。
这种事情很正常,你建议唐都督重修碎叶城,估计他也要向朝廷奏疏。”
唐都督,便是陇右都督唐休璟,同时也是安西都护。
鉴于此前水淹碎叶城,杨守文向安西都护府建议,重修碎叶城,加强碎叶城的防御。
可这,却需要朝廷的帮助。
如果唐休璟不点头,想要重修碎叶城,难度不小。
杨守文听完后,也就没有再询问下去。
“对了,我准备过些日子,等陛下那边传来消息后,去忽论城走一遭。”
“好!”
明秀洗了洗手,然后把毛巾丢进了水盆里。
“我陪你一起去。”
颜织是生是死,到现在都没有弄清楚,杨守文自然无法安心。
这是武则天给他的任务,也是主要的任务。现在,他已经找到了吉达,接下来就要把全部精力,转移到颜织的身上。可惜,颜织音讯全无。李客那边也没有任何有用的消息,除了知道颜织去年到了忽论城之外,就再也没有其他的线索。
这也让杨守文感到头疼!
忽论城,隶属天马都督府,是吐火罗人的地盘。
那边的情况,同样是比较复杂,据米娜说,忽论城以西曹国人为主,混杂了康国、石国、以及东曹国、米国等国的国民。昭武九姓内部,同样是勾心斗角,关系复杂。而天马都督府虽然是大唐帝国设立,可实际上的执掌着,是吐火罗人。
去忽论城,当地的官员是否会给予配合呢?
杨守文不太敢确定,但是去忽论城的决心,却没有丝毫动摇。
连碎叶城这么复杂的局势我都撑过去了,哪里会害怕一个小小的忽论城?
就在这时,吉达突然取出一封书信,递给了杨守文。
“大兄,你这是……”
吉达微微一笑,朝杨守文比划手势道:忽论城我就不去了……米娜准备前往呼罗珊,召集她的子民。那边是大寔人所统治,很危险,所以我准备和她一起回去。
米娜要回呼罗珊了吗?
杨守文眼睛一眯,想了想,点头表示赞同。
“大兄,呼罗珊那边很危险,你陪米娜去,要多小心。”
放心吧,我知道轻重!
吉达比划手势,示意让杨守文安心。
而后,他又指了指那封书信,比划道:这就是之前差点害得我送命的书信……
你去忽论城,顺便帮送过去吧。
对于这封书信,杨守文其实非常好奇。
他很想知道,这信里到底是什么内容,竟然能让薄露派人劫杀吉达,似乎是势在必得。
只是,他知道吉达的脾气。
除非他主动拿出来,否则不可能看到。
吉达极重信诺,所以才惹来了这场祸事。现在,他把书信交给了杨守文,也就代表着,他不想再掺和进来。
“大兄,我能拆开来看吗?”
吉达愣了一下,旋即比划道:信交给你,就由你做主。
杨守文点点头,拿起那封书信。
信封上,沾着血迹。
不过隐隐约约可以看清楚上面写有文字……
“这是什么字?”
杨守文发现,他竟然不认得信封上的文字,于是递给明秀。
明秀摇头道:“我不认识这上面的字。”
“啊?”
杨守文顿时傻眼了,有点不知如何是好。
不认识上面的字,又怎么去送信?目光,从明秀身上跳过,他又向其他人看去。
吉达不识字,不用再问了。
米娜嘛……如果她认得上面的文字,肯定会告诉吉达。
封常清也不认得,否则以他那爱炫的性子,绝对会一早跳出来,向杨守文炫耀。
至于杨存忠……
好吧,当我没说过。
“阿郎,我认得这上面的字。”
就在杨守文感到不知所措的时候,身后传来一个弱弱的声音。
扭头看,原来是杨十六。
他轻声道:“那好像是吐蕃文,我以前随阿郎……哦,那个郭四郎的时候,曾跟吐蕃人学过一些吐蕃文。如果我没有看错的话,这写的是‘忽论城天马丝行骨列干苏巴什’。”
“十六,你认得吐蕃文?”
杨守文露出惊讶的表情,看着杨十六。
在他的印象里,杨十六属于那种你吩咐下去,我照做的人,很少见他主动表现。
杨十六点点头,然后指着那信封道:“我学过,所以我认得。”
“很好!”
杨守文深吸一口气,想了想,让封常清取来火烛,把信封封口处的火漆化开,而后从里面取出了信瓤。
把信纸打开,杨守文却愣住了。
“青之,上面写的什么?”
“一张白纸。”
杨守文说着话,把信纸放在桌案上。
这是一张巴蜀特产的鱼子笺,但是上面却空白一片,什么都没有。
不仅是杨守文愣住了,便是明秀等人也都愣住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有些茫然。
“大兄,这是怎么回事?”
吉达也是一脸茫然,比划道:我不知道,那个人给我的时候就是这样,怎么是一张白纸呢?
“青之,这反而说明,事情不简单。”
“哦?”
明秀率先反应过来,看着杨守文道:“我曾听人说过,以前人们为了保密,所以制作了一种药水。据说用这种药水写出来的文字,表面上根本看不出来,必须要用另一种特殊的药水才能显现出来。吉达曾说过,他遇到那个人的时候,那人身受重伤,而且还被追杀……而后他又遭遇伏击,说明这封信一定非常重要。
我们只有把信送去忽论城,找到苏巴什才能够知道,这信上究竟写了些什么……”
第五百七十九章斥责
夜,已经深了。
杨守文坐在大帐里,看着摆在面前书案上的空白信纸,呆呆发愣。
他说不出是什么原因,但是却隐隐感觉到,这封书信很可能与颜织有密切关系。
颜织是去年失踪,而吉达也是在去年遇到了那个拜托他送信的人,而后便遭遇伏击。从表面上看,二者似乎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可是杨守文却不这么认为。
他的第六感很敏锐,帮助他解决过很多麻烦。
现在,这种直觉又一次出现……
“青之,还没有休息吗?”
就在这时候,帐帘一挑,明秀从外面走了进来。
杨守文抬起头,看着明秀,半晌后问道:“四郎,我有一种直觉,颜织去忽论城,很可能就是为了这封信。”
“哦?”
见明秀露出诧异之色,杨守文忍不住也苦笑起来。
“似你日间所说,这种写信的手法,普通人一般不会使用。
颜织是小鸾台在安西的首领,而且他为人心细,用这样的方法传递消息,倒也符合他的性子。从时间上来看,颜织去忽论城的时间和这封信出现的时间吻合。
我实在想不出来,除了颜织,还有谁会用这样的方法……”
明秀撩衣坐下,笑道:“既然如此,我们走一趟忽论城,自当真相大白。”
“我也是这么想。”
杨守文说着,把信又装进了信封里,而后把那火漆重又封好,放进随身的挎兜之中。
他站起身,长出一口气道:“可是唐都督让我在这里稳定局势,陛下又没有新的旨意传来,我也不好轻举妄动。这的确是让我很为难,正犹豫着该如何行事。”
说着,杨守文的目光便落在了明秀的身上。
明秀一怔,旋即明白了杨守文的意思。
“青之的意思,是要我先去忽论城吗?”
杨守文点点头,轻声道:“我们早一日找到颜织,便早一日完成陛下所托之事。
我现在找不到其他人可以托付,思来想去,唯有四郎你最为适合。
只是,此去忽论城,我也不敢确定会是什么情况。颜织在那边失踪,说明忽论城并非那祥和之地,说不定会遇到很多危险。所以,四郎你要拒绝,我也理解。”
明秀闻听,顿时笑了。
他站起身来,走到杨守文的身前。
伸出手,拍了拍杨守文的肩膀,明秀沉声道:“青之,你知道我一定不会拒绝的。”
“那,就拜托你了。”
明秀点点头,道:“那我过一会儿便动身。
此去忽论城,让十六跟着我足矣……我刚才找米娜询问过,忽论城有一条天马街,在天马街的一端,有一个八角亭。我每天酉时,会在八角亭停留,以便你我汇合。”
果然是心有灵犀啊!
恐怕明秀早就猜到了杨守文的想法,所以已提前准备。
杨守文道:“如此甚好,那咱们就在天马街的八角亭汇合。
我这边一俟等到陛下的回复,就会立刻前往忽论城。四郎你在那边也要小心……”
明秀是个行动派。
和杨守文商议妥当之后,便立刻叫上了杨十六。
两人各牵了一匹骆驼,在夜色中悄然离开大营,直奔忽论城方向而去。
……
又过了数日,转眼间已是六月中旬。
碎叶城的修缮工作已经全部结束,八成以上的碎叶百姓,都搬回到了城中居住。
此时的碎叶河谷,已经完全稳定下来。
薄露和封思业在葛逻领对峙,而乌质勒则返回俱兰城,去收拾俱兰城的残局……
也就是说,碎叶城的危险已经过去。
再加上哥舒道元坐镇阿史不来山口,监视着乌质勒的动静。
如此一来,巴什岭也就没必要继续驻扎兵马。
在杨守文的密令之下,苏弥射率保大军残部自巴什岭撤出,返回裴罗将军城休整。
高舍鸡继续留在巴什岭驻扎,以防葛逻岭的战局发生变化。
来曜呢,则在碎叶城征召了三百民壮,负责在碎叶城巡查……
杨守文心急如焚,想要尽快前往忽论城。
可是,在朝廷没有发来具体的指示前,他也不好轻举妄动。毕竟,他留在碎叶城,多多少少能够稳定局势。若他现在离开,碎叶城群龙无首,势必会陷入争斗。
朝廷的回复,什么时候能送达呢?
杨守文一边等待着洛阳方面的消息,一边组织人手,强化碎叶城西面的城墙。
十八日,米娜和吉达前来向他告辞,准备返回呼罗珊。
杨守文把他们送过了碎叶水,送出了阿史不来山口,与吉达依依不舍的道别……
吉达走后,又过去了数日。
这一日,杨守文正在碎叶城西的河滩上,指挥人手修缮河堤,就见杨存忠和封常清两人急匆匆赶来。
“阿郎,朝廷来人了。”
“啊!”
杨守文顿时喜出望外,连忙把来曜招来,让他继续监督,然后自己带着封常清两人赶回城中。在数日前,杨守文就已经从城外搬到了城里。那是薄露的府邸,此前已经变成了废墟。不过,薄露家的那几幢房屋却保留了下来,正好用来居住。
“小高?”
当杨守文匆匆赶回城中后,却意外发现,此次前来送信的人,竟然又是高力士。
高力士忙上前行礼道:“杨君,别来无恙。”
“小高,可是陛下要你前来?”
“正是。”
高力士风尘仆仆,一脸疲惫之色。
身上那件衣服,已经看不出到底是什么颜色,脏兮兮的。
他看着杨守文笑道:“杨君做得好大事,一场叛乱,竟在杨君手中轻描淡写的化解。
太子得知以后非常高兴,也颇为赞赏杨君作为。”
也就是说,杨守文给李显提的建议,得到了李显的认可?
听到这里,杨守文长出了一口气,轻声道:“裹儿那边可好?”
“杨君放心,公主甚好……杨君离开之后,你家的那位婶婶,还带着你妹妹一月前去陪伴公主。奴婢离开洛阳的时候,她们还住在太微宫里,和公主颇为融洽。”
“那,陛下可有吩咐?”
高力士脸色微微一变,朝杨守文身后看了一眼。
他认得杨存忠,但是却不认识封常清。
杨守文连忙向他介绍,并且道:“小高放心,丑奴是我的弟子,可以放心。”
高力士道:“陛下,很不高兴。”
“什么?”
“奴婢出发之前,陛下还专门把奴婢召见。
陛下让奴婢给杨君带一句话:混账东西,朕要你找人,可是至今还没有线索……你做好朕交给你的事情,其他的事情,休要过问,朕自有安排,无需你来指手画脚。”
第五百八十章颜织的身份
武则天这道口谕,乍听似乎很严厉,但实际上却没有什么怒气。
这更像是一个长者对晚辈的提醒,告诉杨守文,不要忘记此次西行的主要目的。
“陛下,只有这一句话吗?”
高力士略显尴尬点点头,道:“陛下就是这么吩咐,奴婢绝不敢有半句遗漏。”
看样子,武则天对这个颜织确实很重视!
杨守文思忖片刻后,已经做出了决断。
“小高,烦劳你回去后禀报圣人,就说我并未忘记圣人的托付,已经让明秀提前去了忽论城。颜织离奇失踪,最后留下的线索便是忽论城,但目前还没有头绪。”
“杨君,这些话你还是回去后亲自与陛下说吧。”
“为什么?”
“陛下命奴婢留下来,协助杨君,直到找到颜织。”
“你留下来?”
高力士道:“奴婢曾见过颜织,所以陛下让奴婢配合杨君。”
“你,见过颜织?什么时候……”
“去年,当时颜织返回洛阳时,奴婢曾见过他一次。
奴婢还记得,那天公主也在上阳宫,奴婢有幸在宫外伺候。颜君和陛下见过,离开时曾与奴婢打了一个照面。当时公主还问奴婢他的身份,可奴婢却不太清楚。
再后来,公主告诉奴婢,那个人名叫颜织,是司宫台内侍,也是陛下身边的心腹。
不过,颜君常年在外,具体做什么事情,除了陛下之外,知者不多,连公主也不清楚。若非这次陛下吩咐,奴婢都不会知道,颜君竟是在安西这边做事情呢。”
司宫台的人员配置很复杂,有监两人,少监两人以及内侍四人。
这内侍,大约相当于从四品以上的职务,是皇帝身边的近臣,非一般人能够担当。
似高力士的衣服高延福,和颜君职位相当。
只是,这么一个人物,谁又想到会是安西地区的密探头子?
杨守文有些发懵,轻声道:“你是说,颜君是……和你一样的人吗?”
高力士点点头,算是回答。
哈,这算不算是唐代的‘东厂和西厂’呢?
杨守文顿时意识到,这个颜织手中一定掌握着连武则天都在关注的情报,否则武则天也不会如此催促他找到颜织。
看起来,忽论城之行必须要尽快了……
……
杨守文之所以留在碎叶城,是担心碎叶城群龙无首。
不过,在高力士抵达的第二天,安西都护府便发来了命令,任命来曜为保大军军使,重建保大军。同时,安西大都护唐休璟又下令,任命北庭都护府游击将军高舍鸡,暂领碎叶城城主一职,待消灭了薄露之后,进行大规模的修缮改造。
看样子,杨守文的建议已经得到了认可,朝廷开始加大对碎叶城的关注。
这也让杨守文放下心来,于是在安西都护府的命令到达当天,便悄然离开了碎叶城。
苏弥射,朝廷会另有任命。
根据从安西都护府传来的消息,苏弥射将会被调往武威任职。
很明显,武则天也接受了苏弥射那所谓‘安兴贵同宗’的身份,亦或者说,武则天也需要有这么一个人,在武威重振安家的门楣。但具体是怎么想?杨守文不得而知。
唯一可惜的是,塞黎尕在巴什岭一战中身亡。
若不然,他很有可能得偿所愿,前往安西都护府任职。
杨守文没有再与苏弥射见面,因为他答应苏弥射的事情已经做到,无需再有交集。
相信,以苏弥射那八面玲珑的性子,也很清楚接下来该如何做事……
来曜走马上任,重建保大军。
高舍鸡暂领碎叶城,一直到葛逻岭之战结束。
至于吉力元英和米娜的事情,武则天没有任何的交代。不过,杨守文大体上明白武则天的意思:想要得等我的认可,那就先展示出你们的才干,证明你们有资格获得我的认可……
从这一点而言,也就是说武则天对这两件事,是一种默许的态度。
很好,这样最好!
接下来,就要看吉力元英和米娜的本事了!
杨守文临行之前,交代来曜,请他代为关注一下吉力元英和米娜的事情。对于杨守文的这个安排,来曜也略有所知,并且表示赞成。因为,他也觉得,朝廷在五弩失毕中和濛池一带的控制力确实有些不足,这两支力量进入,可以强化大唐帝国在安西西部的影响力,不管是对碎叶河谷,还是整个安西,都大有好处。
“杨君,此去忽论城,可要我派兵随行?”
杨守文笑着拒绝了来曜的好意,趁着夜色,他带着杨存忠、封常清以及高力士,四人四骑,还有两头骆驼离开碎叶城,向天马都督府的方向行去……
“小高,洛阳这些日子以来,可有什么事情发生?”
杨守文和高力士骑马行在前面,而杨存忠则照看着封常清,跟随两人身后。
出了碎叶城后,杨守文又恢复了僧人的打扮。
一身白色僧衣在夜色中格外醒目,只可惜手里却少了那么一把九环锡杖。此前在碎叶城,杨守文所使用的斩马刀并没有携带,而是被他当作礼物,赠给了哥舒道元。
“这些日子,洛阳还算是风平浪静。
杨君离开之后,陛下下旨任命杨公为东都副留守,朝中不少人表示反对,认为陛下对杨公的升迁太快。不过陛下和太子并没有理睬他们,以至于杨公被不少人嫉恨。”
高力士口中的杨公,就是杨守文的父亲杨承烈。
杨守文听闻老爹又升官了,非但没有高兴,反而隐隐感到担心。
老爹此前为洛州司马,兼任团练使,后暂领千骑,已经让不少人感到不满。现在可好,东都副留守,虽然这只是一个虚职,可是却会给老爹招来更多的仇恨。
“那我爹怎么说?”
“杨公倒是没有在意,领了陛下的旨意。”
“太快了,老爹升迁太快了……他根基本就不稳,如今又升迁这么快,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杨守文暗自担心,可苦于身在安西,无法给予老爹帮助,也只能在心里埋怨两句。
不过,老爹身边有吕志程和张九龄二人出谋划策,相信也不会有太多的问题吧……
“还有别的事情吗?”
“别的事情?”高力士想了想,突然神色一整,轻声道:“奴婢出发前,倒是听到了一个消息。陛下和狄公发生了争执,甚至还大吵了一场。”
“狄公和陛下争执?”
在杨守文的记忆中,狄仁杰是个很能隐忍的人,而且对武则天从无违背。
很少听说他会和武则天争吵,怎么这突然间……
“为什么争吵,你可知道?”
高力士道:“其实……事情最初是相王上疏,说卢舍那大佛风吹日晒,已有些破旧。相王言,陛下威加海内,理应重建大佛,令天下僧尼日出一钱以助其功。
陛下对此倒是颇为心动,和狄公商议。
狄公却认为,今年来水旱成灾,边境时有征战。
虽说陛下新得了元文都宝藏,但朝中需要用钱的地方实在太多了。建造大佛,花费甚巨,劳民伤财。一旦再有灾祸发生,到时候难免会捉襟见肘,对国家不利。
为此,陛下很不高兴,认为狄公危言耸听。
但狄公却坚持己见,甚至追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