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盛唐崛起_庚新-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无法解决。另外,太子因为这件事曾去找狄国老,想要狄国老为公子求情,但不知为何,狄国老没有答应。”

杨守文浓眉紧蹙,露出了疑惑之色。

连狄仁杰都不敢出面调解?要知道,那狄仁杰可是一直在帮助李唐皇室,帮助李显啊!

狄仁杰解决不了的问题,找我回来又有什么用处?

杨守文实在是想不明白,李过到底怎么惹怒了武则天,最后却把自己给牵扯进来……

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再追问下去。

忽然,停在车顶上的大玉发出一声鹰唳,展翅冲天而起。

“大玉!”

杨守文一愣,连忙呼喊。

可没等他声音落下,只听得有人喊道:“敌袭,敌袭……大家小心!”

第四百二十六章王满渡(四)

果然出事了!

伴随着那人的声音响起,一支利箭飞来,破空发出锐啸声,正中那人的胸口。

“七郎!”

杨道义发出一声悲呼,抄起一面盾牌,纵身便越过马车。

被射中的人,正是那十三个江湖人中的一个。杨守文依稀记得,那个人好像改名叫做杨仁义,在十三个人当中排行第七,故而大家唤他七郎,亦或者‘小七’。

老子攒下一点家底容易吗?

杨守文跳下马车,反手抄起虎吞大枪。

与此同时,车队里的人也都惊醒,就见吕程志冲到篝火旁,抄起一根燃烧的木头,用力扔出去。火光中,可以隐约看到一群黑衣人正猫腰潜行。他们的行踪被发现,立刻放弃了隐藏。十几个人冲上来半蹲在地上,弯弓搭箭就射向车队。

“举盾。”

明秀厉声喊喝,二十八宿冲出来,手持盾牌,抵挡飞来的箭矢。

与此同时,杨道义已经到了杨仁义的身边。只是那一箭穿心,杨仁义早已气绝身亡。

“道义,回来。”

杨守文大声喊道。

可是杨道义却好像没有听见一样,拔刀便扑向黑衣人。

只听一阵弓弦声响,十几支箭矢飞射而出,杨道义虽然舞刀抵挡,仍旧被利矢射中。手中的盾牌落地,身上更插着五六支利箭。他噗通一声倒在地上,再也没了动静。

江湖人就是江湖人,全无半点纪律。

杨守文对杨道义的这份义气非常称赞,也极为欣赏。可惜,在战场上不遵命令,莽撞行事,到最后也只能落得一个战死的下场。杨道义和杨仁义战死,也激起了其他十一个江湖人的愤怒。他们想要冲出去报仇,却被杨守文一枪砸翻一个。

“哪个再敢出去,我就先杀了他……与其让你们死在那些贼人手中,倒不如死在我手里。

全都给我躲好,没有我的命令,谁也不许出去。”

这些日子,杨守文待这十三个江湖人不错,也有些威信。

他这一发怒,那些江湖人立刻冷静下来。他们看着马车外的尸体,眼中怒火熊熊,却没有一个人再冲出去冒险。与此同时,明家的二十八宿也都到了马车旁边。在明礼的指挥下,二十八宿用弓弩还击,使得那些贼人不得不暂时后退。

吕程志带着张九龄、高力士跑去安抚那些仆从。

明秀走过来,沉声道:“青之,不太对劲。”

“怎么?”

“太容易了!”明秀道:“这些贼人退的太容易了,按道理说,他们不该如此轻易就被击退。”

杨守文一怔,旋即向外探查。

之前,他忙着阻拦那些江湖人,并没有去留意外面的情况。

可是随着明秀这一提醒,他立刻反应过来。

的确是不太正常……如果是正常的盗匪,在行踪暴露之后,会立刻发动猛攻。但这些匪徒有些不太一样,他们在被发现了之后,以箭矢攻击。而后当二十八宿反击时,就立刻退下。这一轮短暂的接触,对方似乎没有一个人被杀……

什么情况?

杨守文的眸光一凝,心里同时感到了疑惑。

“四郎,表明身份,看他们什么反应?”

明秀点点头,站起身大声道:“这是征事郎杨守文的车队,奉命返回神都复旨。尔等是什么人?竟敢在这里劫杀朝廷钦差,难道就不怕朝廷震怒,诛尔等九族?”

这家伙正经起来,还真是那么回事呢。

杨守文看了明秀一眼,把目光随即投注在车外。

山丘下,一阵寂静。

片刻之后传来一个洪亮的声音,“我等久仰征事郎大名,听闻征事郎乃谪仙人下凡,故而想要请征事郎到我等寨中做客。我等并无恶意,还请征事郎莫要误会。

只要征事郎随我们走一趟,我们保证秋毫不犯,方才误伤之人,我等也愿予以补偿。”

这一次,是真的不对劲了!

杨守文和明秀相视一眼,齐刷刷转身,向高力士看去。

此时的高力士,还不是那历史上威风凛凛的高大将军。被杨守文和明秀这么一看,顿时变了脸色,有些手足无措。

“小高,莫非是小过得罪了什么人?”

“这……奴婢确实不知。”

杨守文眉毛挑了一挑,已经明白了对方的意图。

这些人,恐怕是为了阻止他回洛阳,阻止他解救李过而来。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李过惹得麻烦还真不小。为了置他于死地,甚至派人在途中阻拦杨守文回归。

想到这里,杨守文有些急了。

他沉声喝道:“下面的人听着,我不管你们是什么人,也不想知道你们为何而来。若不立刻退走,休怪我心狠手辣。到时候我定禀报圣人,将尔等一个不留。”

八角山下,一片寂静。

杨守文没有给对方太多时间,扭头对明秀道:“点燃烽火,向浚仪求救。”

明秀点点头,立刻跑到吕程志的身边。

他对吕程志说了几句话,吕程志便表示明白,带着人前去准备烽火狼烟。

不一会儿的功夫,八角山上,烈焰熊熊。

“应该差不多……浚仪离这里不算远,绝对能看到这边的烽火。”

明秀看到烽火燃起,长出了一口气。

“不出一个时辰,援军必到。”

可是,杨守文却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心中的那种危机感,伴随着烽火点燃,越来越强烈。

“阿郎,不对劲。”

吕程志带着张九龄走过来,低声道:“按道理说,咱们向浚仪求援,这些人应该慌乱,亦或者强攻才对。可你看到没有,他们毫无反应,似乎根本不在乎援军。”

张九龄也说:“杨君,这不像是普通的贼人。

我刚才想起来,我在广州的时候,曾听说过一个案子。当时也是有贼人攻打韶州的一个村坊。村里点燃烽火求援,可是却没有等来援兵,以至于村人绝望,最终被那些贼人很轻松的攻入坊内……后来,经府尊查证,才知道那些人就是官兵。”

“啊?”

杨守文心中一惊,呼的站起身来,向山下看去。

山下,夜色如墨,根本看不清楚有多少贼人。八角山上烽火熊熊,可是贼人却按兵不动,丝毫没有慌乱之色。

吕程志道:“他们似乎是想要阻止阿郎入京……这些人连过公子都敢陷害,恐怕来头不小。浚仪方面未必会派遣援兵过来,弄不好贼人和援兵已经勾结在一处。”

有这个可能!

杨守文的眉头,紧蹙一起。

“四郎,你怎么看?”

明秀眯起了眼睛,沉吟片刻后,沉声道:“敌不动,我不动……外面到底是什么情况,咱们谁也不清楚。这时候,一动不如一静!这里已经靠近河南尹,绝非岭南可比。而且咱们这边也不是那些村民能够比拟,就耗着,看谁先沉不住气。”

杨守文和吕程志、张九龄二人相视一眼,立刻表示赞同。

明秀说的不错,八角山或许不比那村坊,但他们这些人,更不是村民能够比拟。

你们想耗着,那就耗着。

等天亮以后,就不信你们还能继续猖狂!

这是中原,靠近帝京,绝不是这些盗匪可以猖獗的地方……

……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

八角山下,贼人开始有些骚动。

“郑将军,情况不对。”

一个中年男子,身披玄甲,纵马来到一个青年身旁。

青年年纪不是很大,相貌颇为俊俏。

他眉头微微一蹙,沉声道:“孙先生,怎么了?”

“将军难道没有发现,山上很安静吗?”

“那又如何?”

“这种情况下,他们却毫无动静,恐怕已经识破了咱们的身份,准备和咱们僵持下去。

将军当知道,一旦天亮,咱们可就暴露了。

别的不说,只这些儿郎恐怕就要慌乱,到时候非但抓不到杨守文,还可能弄巧成拙。”

青年闻听,显得有些紧张。

“孙先生,那该如何是好?”

青年道:“舅公命我截住杨守文,但是却没让我害他性命。现在若是被他识破了身份,恐怕到时候圣人怪罪下来,我也难逃责罚。”

孙先生闻听,眼中闪过一抹不屑之色。

同时,他更感到了莫名悲哀。

想当年自己本有着远大前程,却不想得罪了贵人,以至于最终不得不低头,成为他人的鹰犬。可这青年,又有什么本事,居然能够执掌一折冲?小小年纪,不但得了游击将军的官阶,还成了折冲校尉。说到底,人家有一个好娘亲,他比不得。

心里哀怨是哀怨,可他也明白,是时候下决心了。

“将军心善,不愿伤人。

可方才我们已经伤了他们两条人命,那杨守文又岂能善罢甘休。一旦他闹上金殿,就算圣人不怪罪,太子也不会放过将军。到那时候,谁又能保住将军性命?”

“那……我该怎么办?”

孙先生眼中透出凶狠之色,厉声道:“杀了他!”

“啊?”

“他死了,就再也无人能够阻碍王爷大计……那时候,就算圣人想怪罪,有王爷暗中护佑,将军必可无忧。若不然他到了神都,便是王爷也不好出面帮你。”

为什么有一种被坑了的感觉?

青年脸色阴晴不定,片刻后他一咬牙,轻声道:“如此,还请先生费心取他性命。”

第四百二十七章官?匪?

“青之,情况不妙。”

八角山上,明秀率先发现了山下的异动。

此前,山下匪人一直隐藏在夜色中,并没有真个暴露行踪。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明秀发现那些匪人在山下燃起了篝火,驱散了黑暗,把自己完全暴露了出来。

大约有几百人吧,手持刀枪。

两侧骑军呼应,正中间是步卒列阵。

只看这些人的装备,明秀就激灵一个寒蝉,心中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杨守文连忙上前,顺着明秀手指的方向看去。

他眉头一蹙,也感觉到了匪人的不正常,原本一直提着的心,一下子到了嗓子眼。

“他们在做什么?”

吕程志面色凝重,沉声道:“贼人这是要强攻了。”

“什么?”

杨守文愣了一下,疑惑看向吕程志。

他和明秀都是那种聪明的人,但是在某些方面,的确是比不上吕程志。

毕竟那比他们大很多,而且又有过做县令的经验,曾主持过昌平抗击契丹之战。

所以,吕程志能看出端倪,但是杨守文和明秀的反应明显要慢一拍。

吕程志道:“阿郎,咱们都看走眼了。

这些人怕不是匪人,而是官军假扮……你看他们的装备,又岂是等闲贼人能够持有?还有,这里地处汴州和郑州之交,已经靠近京畿。如果有这么一伙贼人出没,官府岂能没有觉察?这是京畿重地,官府难道就不怕惊动了神都的圣人?”

杨守文和明秀面面相觑,张九龄则脸色阴沉。

他是个心怀壮烈的热血青年,从岭南来,是希望能够出人头地,建立一番功业。

可现在……

张九龄突然意识到,他想的太简单了!

朝堂上的争纷,绝不是他想像中的那么平静。暗地里暗流激涌,可谓是杀人不见血。

“官军,会这么大胆吗?”

张九龄忍不住问道:“难道他们就不怕被朝廷追查?”

“那也要看后面的人是谁……如果对方来头很大,官军又怎敢不从?

怪不得我们点燃烽火后他们丝毫不惊慌,而浚仪方面,甚至一点动静都没有……现在他们要动手,可能是已经看出了我们的意图。他们也知道不能僵持下去。天一亮,他们将无所遁迹,到时候就算是他们身后的人想要护持,也护持不得。”

明秀听了吕程志这番话,不由得深吸一口气。

他突然对杨守文道:“青之,你欠我一个人情。”

“啊?”

“本以为跟你来能轻松一些,可现在看来……你这家伙的麻烦,似乎比我想象的还多。”

说完,他一招手,厉声道:“明礼,传我命令,准备迎战。”

明秀这一番话,等于是表明了他的态度。

这也让杨守文的目光变得柔和许多,脸上露出了一抹笑意。

后世曾有一句话,叫做‘宁学桃园三结义,不学瓦岗一炉香’。有汉之时,人们重诺言而轻性命;但是到了隋唐时期,已经有些‘利字当头’的意思在里面。

所以,后人对华夏历史曾有一个阶段性的划分。

由王道而霸道,自三国开始,经五胡乱华之后,礼乐崩坏。后来虽又重建礼乐,但是与汉时的礼乐已经有所不同。不过,杨守文很高兴,他并没有看错明秀。

“子寿,若情况不妙时,你见机行事,能走就走。”

杨守文说着话,从枪囊中取出大枪。

张九龄勃然大怒,“杨君这是什么话,难道张九龄是那种贪生怕死之人吗?”

说着话,他一招手,身后两个壮汉便走过来。

“张大、张二,你们从现在开始,听从杨君调遣。”

杨守文正要劝说,忽听山下,传来了号角声。

一骑飞驰而来,冲到了半山腰,厉声道:“杨守文,再问你一遍,可愿投降?”

杨守文冷笑,探手抄起一张弓,弯弓搭箭,对准了那马上的骑士,厉声道:“废话忒多,尔等要战便战,藏头缩尾算什么好汉?”

话音未落,那利箭离弦。

杨守文的箭术是得阿布思吉达所授,后来遇到薛讷和薛楚玉的时候,也曾得到过指点。

那薛家射术,可谓天下无双。

薛仁贵三箭定天山虽然是一个传说,可也从某种程度上说明了,他那箭术何等高明。

杨守文这一箭,快若闪电。

那马上骑士甚至未能做出反应,就听一声惨叫,便被射落马下。

霎时间,山上传来一连串的喝彩声。

山下的青年将军脸色一变,心中暗自叫苦。

本以为能不战而屈人之兵,没想到……这件事恐怕不会善了,就算杀了杨守文,结果也会非常严重。他现在开始有些后悔了,为什么要听从别人的蛊惑?这杨守文如此刚烈,恐怕那些人从一开始,就想着要害他性命。这件事,必须要设法脱身。

想到这里,他已经有了决断。

不过在脸上,他仍旧一副怒气冲冲的模样,对孙先生道:“孙先生,这杨守文如此不知好歹,合该丧命于此。请先生下令攻击,本将军督战,看他能嚣张几时。”

孙先生点点头,抬手从马鞍桥上摘下一口大刀。

“传令下去,出击。”

伴随着孙先生一声令下,山下的匪人齐声呐喊。

步军举起盾牌向山上发起冲锋,弓箭手在后,仰射山顶,一时间箭矢如雨……

“明礼,举盾迎敌。”

明秀大声呼喊,就见那二十八宿举起盾牌,斜搭头顶,身形半蹲。

只听一阵密集的声响,那箭矢飞落,打在盾牌上发出阵阵声响。

杨守文从地上拿起一支箭,扫了一眼之后,脸色更加难看。

这是折冲府专用的雕翎箭,和边军所用的鹰翎箭不同,和禁军所用的凤翎箭也有区别。

雕翎箭的出现,也代表着吕程志的猜测没有错。

杨守文半蹲在马车旁边,向山下看去,慢慢抄起一支箭。

“青之,听我命令,不要擅自放箭。”

明秀一旁连忙阻止了杨守文,目光灼灼盯着向山顶逼近的官军。

差不多当官军到了三分之二山坡的时候,山下的弓箭手停止用箭矢压制。因为这距离,很容易误伤到自己人。而且他们也觉得,凭这三百官军,足以解决战斗。

“放箭!”

就在官军的箭矢停止刹那,明秀厉声下令。

半蹲在车后的二十八宿同时起身,朝着山下就射出箭矢。

杨守文更对准了一个队正模样的军官,只听嗡的弓弦颤响,那利箭破空发出锐啸,正中对方的额头。杨守文的弓,本就是二石强弓,力道惊人。加之这距离又近,对方根本来不及做出反应。杨守文一箭射出之后,紧跟着长身而起……

只见他弯弓搭箭,箭似流星。

在这个距离下,杨守文基本上不用拉满弓,所以射速惊人。

在明礼等人射出三箭的时候,杨守文已经射出了五箭。而且,他是箭无虚发,每一支利箭,定会射杀一名贼人。那些贼人显然没想到,这山头上居然有如此猛烈的反击,队形顿时出现了混乱。

与此同时,明秀厉声喝道:“杨茉莉,带着人出击。”

也幸亏是杨守文之前吩咐了杨茉莉,否则明秀这样子直接下令,杨茉莉根本不会理财。

他早已经憋坏了,听到明秀的喊声,立刻一声巨吼,纵身越过了马车。

杨茉莉如今,身高已经有将近一米九左右。他不但在长个头,体型也有横向发展的趋势。以至于他现在看上去颇有些雄壮,就好像后世NBA巨星奥尼尔的样子。

但是他又不会显得很笨拙,体型虽然巨大,可是速度却奇快。

在杨茉莉身后,十一个江湖人也如同下山猛虎一样扑了出去。杨茉莉一马当先,手中两支铁槌翻飞。那铁槌舞动,夹带着千斤巨力,势不可挡。那些和杨茉莉照面的贼人,根本不是他一槌之敌。只听一连串惨叫声,杨茉莉已经冲入人群,身后尽是横七竖八,骨断筋折,脑浆迸裂的尸体。

杨守文在杨茉莉冲出去后,也纵身越过了马车。

他站在马车前,连珠箭发。

那一支箭才离弦,另一支箭已经搭在了弦上。

山坡上,一声声惨叫不断响起,杨守文面无表情,全神贯注于山坡之上的敌人。

说来也奇怪,他的视线并不是很好,却能够敏锐的掌握每一个贼人的动向。

那种感觉,就好像整个山坡,都尽在他掌控之中。

“杨茉莉,不要追了,回来!”

眼见着贼人溃败,明秀连忙喊住了已经杀红眼了的杨茉莉。

与此同时,杨守文已经翻身调回马车后面,把身上的箭壶往地上一扔,抬手抄起大枪。

那一胡禄装有四十支箭,已经被他射的精光。

与此同时,杨茉莉等人也返回车内。

刚才一阵冲杀,贼人至少丢弃了四十多具尸体在山坡上。

而杨守文这边呢,只付出了三个江湖人的性命……

加上之前丧命的杨道义和杨仁义,杨守文在苏州招揽过来的十三个江湖人,已经折损了五人。

他目光阴冷,面无表情。

这时候,山下一阵鼓声响起,紧跟着就听到有人在高声喊喝,箭矢飞射山顶。

“四郎,找到了吗?”

杨守文目光灼灼向山下看去,就见火光中,贼人虽经过一次失败,但是并没有出现混乱。

明秀嘴角勾勒出一抹好看的糊涂,轻声道:“已经找到了!”

第四百二十八章擒贼先擒王

早在匪人进攻之前,吕程志就已经推测出,山下的匪人有一府之多。

有唐以来,兵制以折冲府计,分为上府、中府和下府。

浚仪地处汴州,毗邻京畿,所以其折冲府的规模为上府规模,府中卫士大约在一千二百至一千五百之间。如果山下的匪人是汴州所属折冲府的话,杨守文区区百人,根本无法抵挡住对方的攻击。所以,从一开始,明秀就在寻找对方的首领。

擒贼先擒王,这个道理莫说杨守文,就连费富贵和杨丑儿也明白。

可是想要找出对方的首领,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杨守文不是很了解这军中的事务,所以一早让明秀指挥,就是让他找出对方首领。

第一波攻击结束了,杨守文取得了辉煌战果。

以两人战死,三人受伤的代价,换来对方四十多条人命,怎么算都算是赚了。

可是,杨守文心里很清楚。

对方先前的攻击不过是一次试探,真正的进攻尚未展开。

唐军战力惊人,杨守文非常清楚。

这不比当初在昌平,对手以靺鞨人为主,静难军其时并未真正动手,否则昌平的结局,胜负尚在两说。

凭借百人,抵挡一府兵马。

哪怕对方只出动了八百人,也不是杨守文可以抵御。

“看到那堆篝火了吗?”

“嗯!”

“方才对方所有的命令,都是由那里最先做出反应,所以我估计那贼酋当在其中。”

明秀依旧一副满不在乎的表情,但是从他的声音里,杨守文却听出了一丝凝重。

“这是个知兵的人,刚才那一轮试探,几乎把咱们的底牌都露出了。”

明秀道:“接下来,贼人一定会倾巢出动,到时候必然会有一场恶战。青之,我知你枪马纯熟,武艺高强,所以我给你一个任务。待会儿你不要动手,等我信号。

咱们务必要一举拿下那贼酋,若不然今晚凶多吉少。”

杨守文一愣,看向明秀。

那张颇为俊美的脸上,依旧是带着一抹慵懒笑容。

但在这笑容背后,杨守文却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信任。明秀等于把他当作了底牌,做最后一击。到时候如果杨守文一击失败,则八角山上的人,全都要死……

“你能撑得住吗?”

“废话,别以为你在昌平打过靺鞨人就了不起,我在江南也曾在刀口上讨生活,杀过的水贼和山贼不见得比你少。你到时候可别失败了,否则我们可就完了。”

明秀到这时候,仍不忘了挖苦杨守文两句。

不过这一次杨守文没有去反驳,而是看着他,半晌后突然笑了,提枪便转身离去。

他从亭子后面牵出了大金,而后又嘬口发出信号,把大玉从天上召唤下来。

在亭子前坐下,把大枪横在身前,杨守文便闭上了眼睛,对外面的事情再也不理睬。

咚,咚,咚咚咚咚!

山下的鼓声响起,紧跟着如雨点般的箭矢扑落山顶。

明秀带着众人,在马车后藏身,一个个表情严肃。

吕程志和张九龄都拔出了宝剑,准备随时参战。而明秀则拿了一口斩马刀,横在身前。

那口斩马刀,长约六尺,逾180公分。

刀柄长六十公分,必须用双手才能舞动。

他靠着马车的轮子,不停的深呼吸,脸色也略显苍白。

刚才他是和杨守文吹牛逼,从小到大,他并未真正上过战场,倒是参加过几次地下世界的博弈。可那种搏杀,又怎比得眼前这种场面。山下,传来脚步声,踏踏踏踏,整齐如一。那脚步声似乎带有魔力,让素来胆大的明秀,也心惊肉跳。

“公子!”

明礼沉声呼唤。

明秀睁开眼睛,探出头向外张望。

就见贼人列队行进,刀盾手在前,向山顶逼近。

那整齐的步伐,以及在行进中,刀盾交击所发出的金铁声,让明秀不禁呲牙笑了。

这就是大唐府兵,虽然已经不必当年精锐,可依旧有着可怕的威慑力。

想到这里,明溪再次深呼吸,双手握刀沉声道:“吕先生,待会儿你带着青之的手下守住车队,千万不要贸然出击。明礼,听我的号令,咱们今天定要杀个痛快。”

“公子所言,也是明礼所想。”

那明礼说着话,唰的把手中大刀上的丝帛扯下来,露出犹如一汪清泉般闪烁冷意的刀身。

那口刀,宽约有一巴掌,长约五尺。

刀头是平的,刀背上扣着九枚金环。伴随着明礼扬起大刀,金环乱响,华棱棱带着一股摄人心魄的魔力。

“明礼,与我出击。”

当山下停止放箭,明秀大喊一声,纵身越过了马车。

明礼也大吼一声,纵身跃出。

二十八宿紧随在明秀身后,好像一群下山的猛虎。明秀冲在最前面,眨眼间就和对方的前锋人马接触。只见他双手舞刀,划出一轮诡异的弧光,围绕在他身外。

为首两个贼人举刀相迎,却被明秀以非常诡异的步伐闪开,刀光掠过,那两个贼人在瞬间被他开膛破肚。

“杀!”

明秀厉声呼喊,便冲进了人群。

……

山下,孙先生露出不屑之色。

他扭头对青年将军笑道:“这么快就短兵相接,还以为那杨守文能坚持一下,现在看来……将军不必担心,很快就可以结束战斗。到时候,自有王上为你做主,你不用太过担心。”

青年强笑一声,却没有觉得轻松。

杀了杨守文,真会那么简单的结束吗?

青年才不相信会是这种结果,但现在的情况,却是骑虎难下。

但愿得老娘能保我周全,否则的话,就算是圣人不追究,家族里也不会轻易放过我。

这青年名叫郑克义,荥阳郑氏的郑。

其父郑敬玄,属郑氏北祖大房。而郑克义的母亲则更有名望,就是那唐高宗李渊之女,千金公主。这位公主,在武则天时期被改封安定公主,先嫁给了温挺,后又嫁给了郑敬玄,并生下郑克义。

安定公主虽然是李唐宗室女,但却极为巧媚。

武则天革命,诛杀宗室,唯有他进奉独存,甚至还奏疏恳请以武则天为母。后来,她被赐武姓,为武则天引荐了薛怀义,所以甚得武则天宠信。郑克义作为安定公主之子,后来又娶了武承嗣之女,所以年纪轻轻便做了一个上府的折冲都尉。

郑克义胆小怕事,但却不傻。

原本以为这孙先生只是想留住杨守文,可没想到这家伙,亦或者说他背后之人,竟然意图谋害杨守文。这也让郑克义感到了后悔,更把指挥权交给了孙先生。

山坡上,厮杀惨烈。

官军人数虽众,可由于地势狭窄,无法展开。

相反,明秀不到三十人,却因为地势的优势,一时间竟占居了上风。

明秀一改懒散的态度,斩马刀饱饮鲜血,死在他刀下的官军,已不知有多少人。

“杨茉莉!”

眼看己方暂时稳住阵脚,明秀一刀砍翻了一个卫士后,高声呼喊。

马车后,吕程志立刻大声喝道:“杨茉莉,参战。”

杨茉莉大吼一声,拖槌而走。

他冲进了战场,一对铁槌翻飞,犹如一尊杀神。随着杨茉莉和那八名江湖人加入,官军竟有些抵挡不住,开始后退。

山下,孙先生见状不禁大吃一惊。

他连忙纵马向前,到了山脚下,厉声呼喊道:“给我冲上去。”

“青之!”

明秀看到了孙先生,反手一刀把身前的卫士砍倒,再次嘶声大吼。

伴随着明秀这一声喊叫,山顶上传来一声如同龙吟虎啸般的马嘶……一匹龙马腾空越过了马车,从山上向山下冲去。如果从山下看,那只是一匹马,看不到马上的人。

杨守文贴在马背上,虎吞大枪紧握手中。

他似乎已经和大金融为一体,在马上随着大金的奔跑,做出各种奇异的动作。那些卫士上前阻拦,却见大金好像成精了一样,在狭小的空间中腾挪躲闪,冲出了一条血路。

孙先生一怔,心里顿时有一种不祥的预感。

大金的速度越来越快,快到那些卫士根本拦不住他的脚步。

眨眼间,大金已经到了山脚下,孙先生只感觉到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