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的明末之旅-第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成真正强大的战斗力。
忙着军队训练,忙着各种建设,时间一天一天的过去。
上海造船厂。
今天,张丰看了建造之中的那艘铁甲舰,经过数个月,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工作,终于开工建设,偌大的船坞之中,众工匠在一片忙碌。
铁甲舰是张丰设计不假,但张丰主要完成总体设计,以及一些比较关键部分的设计,其余一些细节,全部交给了唐建清,张丰负责“总指导”,毕竟,张丰手中的事情太多,不能亲力亲为。
张丰提供的也主要是设计示意图,若都是正式的设计图,这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张丰肯定只能主要给设计示意图,真正的设计图不多。
唐建清造船经验丰富,技术造诣很高,即使从木质大船换成了铁甲舰,也能胜任,另外,宋应星经常来造船厂,两人经常相互交流,这样一来,造船工作进展还算顺利。
“总兵大人,咱们的铁甲舰建造顺利,再有约半年左右,我们就要安装蒸汽机等动力系统,一年之后,咱们的铁甲舰就要下水喽!”
从唐建清的语气之中能听出来,充满了高兴,冲满了自豪,第一艘铁甲舰在自己手上建造完成,张丰也一阵阵的高兴。
张丰看着前面一片繁忙的船坞,高兴的道:“蒸汽机没有问题,半年之内肯定制造完成,然后就可以安装在咱们的这艘铁甲舰上面。”
唐建清道:“总兵大人,前面我看了我们的火炮试射,那火炮不错,是不是也考虑一下,我们的铁甲舰也装几门。”
张丰笑了。
张丰道:“唐老,那七十毫米口径的火炮太小了,我们的这艘铁甲舰起码要装一百五十毫米的大炮。”
一百五十毫米!
唐建清先是一阵惊愕,接着就是莫名的惊喜,高兴的看着张丰道:“总兵大人,真的装一百五十毫米的大炮,你莫骗我这老头子。”
唐建清完全知道,一百五十毫米的大炮意味着什么,那威力绝对巨大,远超前次那种七十毫米口径的火炮。
张丰点一点,这一点,张丰完全没有骗唐建清,这些日子,张丰一直在考虑着艘铁甲舰的火炮系统。
现在,上海机器制造局基本开始走向正轨,一万余名工匠的上海机器制造局,又毗邻宝山钢铁厂,有充足的钢材,又有宋应星这样的大科学家,再加上张丰的“技术总指导”,上海机器制造局该发力了。
张丰已经想好了,上海机器制造局下一阶段的重点是铸造一百五十毫米的大炮,张丰的要求也不高,后装大炮暂时不要求,前装大炮即可。
这艘铁甲舰属于“零一二甲”型,“零一二”表示今年是崇祯十二年,“甲”代表的是第一个型号,后续改进型为“零一二乙”型,可能还有“零一二丙”型等等。
“零一二甲”型铁甲舰第一艘为“上海号”铁甲舰,也就是正在船坞之中建造的这艘。
“零一二甲”型铁甲舰,舰长65米,宽9。5米,排水量1800吨,动力采用两座卧式3缸往复蒸汽机,总功率5000马力,最大航速16节,续航6000海里/10节……
武器系统,,舰首装备两门、舰尾一门150毫米炮,均带炮盾舷侧各6门70毫米舰炮(共十二门),此外,还有多个射击位,水兵可以用线膛火枪在这些位置进行射击。
装甲为拱形“穹甲”装置于船身中间,中部位于水线以上,两侧向下倾斜至水线以下。水线带以下不设装甲,只以煤柜防御。穹甲厚约50~100毫米,司令塔装甲100毫米,炮盾装甲50毫米。
船体所用的钢板,包括装甲,已经有一点偏近真正意义的钢板,是含碳量在百分之一以下的铁板,而历史上,早期的铁甲舰用的钢板实际上一般为炒钢板(也算铁板),最多或还未达到“零一二甲”型铁甲舰的水平。
在这个时代,即使是西方国家都还只是木质帆船的时代,这样的铁甲舰基本山是无敌的。不但火力猛,而且装甲很厚。
船坞之中正在建造的是“零一二甲”型铁甲舰的首舰,也就是“上海号”铁甲舰。
听张丰介绍完铁甲舰的火炮系统,唐建清完全不能淡定了,甚至这样一艘铁甲舰的厉害。
唐建清激动的道:“总兵大人,我现在最想看到就是咱们的首舰早日下水,早日驰骋于大洋!”
张丰点一点,此刻,张丰何尝不是这样的想法。
张丰心中想道,也许,该开始着手组建自己的海军了。
唐建清在激动之余,也道:“总兵大人,目前我们的造船厂,一共三个船坞,两个船坞一直在建造木质的蒸汽动力运输船,而第三个船坞,则开始建造咱们的“上海号”铁甲舰。”
“总兵大人,我们的蒸汽动力运输船已经建造了十六艘,这么多船只,是不是考虑放缓建造速度,集中全部物力财力,重点建造我们的第一艘铁甲舰。”
木质的蒸汽动力运输船只,因为是木船,虽然比较大,但比铁甲舰建造起来容易得多,加之众工匠建造木质大船的经验丰富,基本上每月都有木质的蒸汽动力船只下水。
到目前为止,一共建造两千料蒸汽动力船十艘,一千料的蒸汽动力船只六艘,一共十六艘。
这些蒸汽动力船只,现在一般充当运输船的角色,一些用来运送矿石,往返于太平府和上海港之间,一些往返于天津卫和上海港之间。
在唐建清看来,已经达到十六艘蒸汽动力船,已经足够了,完全能满足目前的需求,没有必要再建造下去,可以停止建造木质的蒸汽动力船只,转而全力建造“零一二甲”型铁甲舰。
张丰自己有自己的打算和规划,因为建立造船厂,发展铁甲舰的目的就要组建自己的海军,现在,蒸汽动力运输船只已经达到十六艘,且最小的都是一千料蒸汽运输船,初步条件已经成熟。
从上海造船厂回来之后,一连数天,张丰思考得最多就是海军的组建,有时候,吃饭的时候,张丰都在思考海军的建设。
………
本书已经快到三十万字,每天两更,日更字数在五千以上,就新书而言,这样的更新是比较快的,从明天开始将对更新进行调整,上午九点的更新照常,下午六点半左右的更新视情况而定,若日增收藏在200以上,或日增推荐票在300以上,则更新一章。
这么做,一方面是控制一下字数和更新速度,毕竟已经三十万字,另外最重要的是想得到大家收藏和推荐票的支持,只要收藏和推荐任意一项达到要求就两更,否则就上午九点一更。收藏200或推荐300是一个很低的要求,贝壳相信大家。
第一百零七章组建海军
张丰府邸。
“噗嗤!”
丫鬟小蝶忍住笑了出来,陈圆圆笑着白了小蝶一眼,小蝶连忙吐了吐自己可爱的小舌头,朝张丰做了一个鬼脸。
听到笑声,看到小蝶的鬼脸,张丰才反应过来,自己也不禁笑了一下,因为在张丰的面前,一盘回锅肉被张丰吃了一大半,且全是靠自己这一边的那半碟。
刚才张丰,陈圆圆正在吃饭,因为想得太入神,张丰自己都不知道,距离自己最近的一碟回锅肉吃了一半,这碟回锅肉靠张丰这半边碟子干干净净,另外一半边碟子几乎没有动。
陈圆圆体贴的道:“丰哥,你也别太操心了,别累坏了身体。”
感受到陈圆圆浓浓的关心,张丰心中一暖,“没事,累不坏,只是事情太多,忙起来连陪你的时间都没有了。”
陈圆圆道:“丰哥!”
两人的感情越来越好,张丰也尽量每天都回来,竟可能的抽时间和陈圆圆在一起。
唯一一点,不管张丰怎么甜言蜜语,陈圆圆坚持,不愿意和张丰成亲,只愿意做张丰的小妾,这一点让张丰很无奈。
………
夜已深。
张丰的书房内还灯火通明,一张精致的红木大书桌前,张丰正在一张白纸上写着一些东西,经过这么多天的思考,关于海军的组建,张丰基本已经大致的计划。
现在已经有十六艘蒸汽动力船只,后续可能会有二十六艘,三十六艘,蒸汽动力船只会越来越多。
除了木质的蒸汽动力船只,还有令人期待的铁甲舰,舰船算是有了,缺的是人才,需要一位出色的海军人才。
另外,当然就是修建海军军港,身为穿越者,张丰自然知道距离上海不远的舟山可以修建成为优良的军港,后世的舟山军港可是大名鼎鼎,张丰决定,第一座军港就修建在舟山。
军港位置定在舟山,至于具体修建规划,张丰必须亲自去舟山一带亲自查看之后才能再定。
舰船暂时不缺,军港位置可以定下来,最缺的就是一位出色的海军人才,一位发展海军的领头人。
张丰的脑海之中,闪过一个个的名字,从王朝勇以下,一直到一些张丰熟知的营、团级军官,张丰发现,没有合适的人选。
这些军官,作为陆军军官无疑是出色的,但海军和陆军绝对不同,作为陆军军官出色,但不一定能胜任海军的军官。
脑海之中闪现一个个的名字,思考良久,一个人的名字在张丰的脑海之中定格,张丰也终于一拍大腿,一脸喜色,心中狂喜,怎么就没有想道此人呢。
张丰差点高兴的笑了起来,正巧,陈圆圆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参汤进来,看到张丰一脸喜色,轻轻的将参汤放在张丰的大书桌上,高兴的道:“丰哥,什么事情这么开心。”
张丰心中正高兴着呢,看到美艳的陈圆圆,高兴的一把抱住陈圆圆,抱在自己的怀里,在陈圆圆光洁白皙的额头上狠狠的亲了一口。
“圆圆,一切迎刃而解了,已经有合适的人选,哈哈……”
见张丰这么高兴,陈圆圆也是一阵高兴,但书房的大门正敞开,被张丰这样抱在怀里,陈圆圆脸色还是微微一红。
“丰哥,等一下被小蝶看见了就出丑了。”
张丰哈哈一笑,“抱一抱自己的女人,怕什么。”
还真别说,小蝶正端着几样精致的点心过来,估计是给张丰送宵夜的,快走到书房门口,看到书房里面张丰正抱着陈圆圆,小蝶脸色一红,心头小鹿一阵狂撞。
小蝶红着脸,连忙转身,低头就往回走。小蝶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知道自己这个贴身丫鬟迟早也是张丰的人,但未经人事的小蝶,看到刚才这样的场面,难免心头狂跳。
幸好张丰没有看到小蝶,陈圆圆因为靠在张丰怀里,自然也没有看到小蝶,不然,陈圆圆真的要不好意思。
海军人选已定,张丰心情大好,将陈圆圆一把抱了起来,惹得陈圆圆脸色一红,轻轻的锤了张丰几下。
张丰将陈圆圆抱起来,参汤也不喝了,朝着自己的卧室走去……
………。
松江府大牢。
赵卫斌正在懒洋洋的抓着虱子,在这大牢之中呆久了,赵卫斌自己都忘记了时间,不知道现在到底是哪一年。
“不记得了,不知道在这大牢之中呆了四年,还是五年,或是六年。”赵卫斌心中想道。
突然,赵卫斌有一点想念自己以前的那一帮兄弟,尤其是自己在水师的那几年,赵卫斌很是怀念。
有时候,赵卫斌甚至在想,如果不是被奸人陷害,如果不是大明腐败黑暗,自己也不会沦落如此,现在起码也该是一个卫指挥同知吧。
“哎……”一切都过去了。
赵卫斌想道自己目前的处境,不禁深深的谈了一口气,将脑海之中的种种挥去,站了起来,准备练一练“五行操”。
一边练习“五行操”,赵卫斌不禁想起了教自己五行操的那年轻人,赵卫斌心中想道,如果有机会,一定再请教一番,这“五行操”后续应该还有很多动作没有教自己。
此时,牢门外响起了一阵脚步声,几名狱卒打开牢门,其中一名领头的狱卒大声喊道:“赵卫斌,跟我来,张总兵要见你。”
“张总兵,哪个张总兵?”赵卫斌大声道:“老子现在没空,老子现在不去!”
领头的狱卒道:“哟呵,你胆子还不小,张总兵要你过去你还摆谱。”
赵卫斌骂骂咧咧的起身,非常不情愿的随着这几名狱卒出了大牢,走进松江府衙后堂,赵卫斌一愣。
府衙后堂大厅,知府谭益先正陪着张丰喝着茶,对于谭益先,赵卫斌是认识的,这大堂之中,除了张丰和谭益先,哪里有什么“张总兵”呢?
“张总兵,张总兵……”赵卫斌脑海之中这么想着,突然看上张丰,怔怔的道:“你,你……你不会就是张总兵吧!”
张丰含笑的点了点头。
谭益先则道:“这正是张总兵,万岁爷亲封的松江总兵,正三品,统领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各路兵马。”
谭益先介绍,自然不会有假,这一下子,赵卫斌惊愕起来,“你。。。你真是总兵,张总兵?”
张丰面带微笑,再次轻轻的点了点头。
见赵卫斌呆在当场,张丰轻轻的挥一挥手,谭益先等人马上就退了一个干干净净,整个后堂大厅就只剩下张丰和赵卫斌。
张丰道:“坐,喝茶,我们好好的谈一谈。”
赵卫斌看了看自己破烂的衣服,摸了摸自己胡子拉碴的脸,闻了闻自己身上散发出来难闻的气味,不禁有一点尴尬。
在大牢之中呆久了,肯定是这样,张丰一点也不介意这些,招呼赵卫斌坐下,然后道。
“赵卫斌,松江府人士,三十四岁,军籍,当过把总,百户,千总,五年前任金山卫水军参将,因殴打赵水泉,得罪赵广才而入狱……”
张丰将赵卫斌的情况朗朗的介绍一番,弄得赵卫斌一愣一愣的,奇怪张丰怎么知道得这么清楚。
这些情况,当然是关鹏调查之后告诉张丰,张丰现在当着赵卫斌的面讲了出来。
张丰道:“大牢之中呆了五年也够了,怎么样,有没有兴趣成为我的部下,干回自己的老本行,给我当水军统领。”
张丰本来是准备说“海军总司令”的,但想一想,自己这么说,赵卫斌不一定听得懂,于是说“水军统领”,反正意思也差不多。
赵卫斌脸上先是一阵激动,然激动之情很快淡去,叹气道:“还是算了,赵广才那死太监不会放过我,我还是回大牢算了。”
张丰道:“赵卫斌,如果我告诉你,赵水泉已经被我打死,赵广才也已经灰溜溜的滚出了松江府不再敢回来,你信不信。”
赵卫斌先是不信,但看到张丰目光清澈,没有一点说谎的样子,赵卫斌点一点道:“我信。”
张丰大手一挥道:“赵卫斌,你现在出狱了,去洗漱一番,收拾收拾,半个时辰之后,我带你去一个地方。”
赵卫斌本来想说“让我再考虑考虑”,但看到张丰的眼神,感受到张丰身上散发出来的气势,赵卫斌将话吞了回去,点一点头道:“好,给我半个时辰。”
张丰道:“去吧,我就在这后堂大厅等你。”
赵卫斌没有用半个时辰,估计就只有半个小时,然后就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出现在张丰的面前,收拾一番之后,赵卫斌看上去年轻多了,也精神多了。
张丰带着赵卫斌,首先就去了上海造船厂。
先看了建造之中的“上海号”铁甲舰,接着又看了蒸汽动力运输船,甚至还乘坐了一下蒸汽动力运输船。
这一下子,赵卫斌不淡定了,远远没有想道,世界上居然还有这样的舰船,自己以前在金山卫水军的那些战船和这些相比,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根本就没有办法比。
接着,又去了上海机器制造局,看了制造之中的线膛火枪和七十毫米火炮,赵卫斌当即决定。
“张总兵,士为知己者死,总兵大人这么器重,我今后就跟着总兵大人干,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张丰高兴的笑了,组建海军的领头人终于有了,在张丰看来,这个赵卫斌确实不错,不但精通陆军,陆军的行军打仗很在行,还干过好几年水军,对水军的那一套也非常了解,是一个非常难得的人才。
接下来几天,张丰带着赵卫斌,乘坐蒸汽动力船亲自去了舟山,在舟山一带选址建设海军基地。
张丰也大手笔,调拨十艘蒸汽动力船给赵卫斌,先期拨二十万两白银,后续还会一直追加。
张丰承诺,以后还会为新组建的海军建造一千料,两千料动力运输船,承诺大量建造铁甲舰。
赵卫斌也按照张丰的指示,很快进入角色,组建海军,在舟山一带建造海军基地,金山卫水军的旧部,除了部分被淘汰,大部分编入新成立的海军。
………
第一百八章首次远航(为推荐加更)
今日新增推荐马突破300票,新增收藏也距200不远,大家加油,贝壳相信你们,很快就会突破300和200,加更先送上!
………。。
四月中旬。
经过一系列的情报侦察,关鹏已经基本摸清楚,那大批的粮食和钢铁到了张献忠、罗汝才手上。
粮食将成为军粮,那些钢铁则被用来打造兵器和铠甲,种种迹象表明,张献忠、罗汝才在谷城、房县准备再度起事造反。
这些,本来不关张丰什么事,用不着张丰操心,但因为钢铁是从宝山钢铁厂流出,为了以防万一,防止被有心人拿这说事,张丰还是起草了一份奏折,将情况进行禀明。
奏折自然到了京城,到了内阁,最终到了崇祯皇帝的手上。
奉天殿,早朝。
百官禀奏完毕,临近退朝,崇祯皇帝扫视了一眼文武百官,缓缓的道:“诸位爱卿,松江张总兵上了一个奏折,禀明张献忠、罗汝才准备在谷城、房县再度造反,大家怎么看。”
兵部尚书陈新甲出列,禀奏道:“万岁爷,张献忠、罗汝才反复无常,不可不防,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内阁首辅刘宇亮道:“陛下,张献忠、罗汝才已经招安,造反的可能性几乎没有,张总兵的奏折内阁已经仔细的看过,多半属于捕风捉影,臣以为不可信。”
大学士杨嗣昌一般和刘宇亮穿同一条裤子,也附和道:“陛下,臣以为我们的主要敌人是关外的满清,我们的重点是对付关外的清军。”
文武百官有多人禀奏了不同意意见,但大部分认为张献忠、罗汝才已经招安,造反可能性不大。
加之崇祯皇帝可能也认为造反无直接证据,最后,张丰的奏折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月底,一些消息还是传到了张丰的耳中,什么“手伸得太长”,什么“瞎操心”等,听到这些,张丰气愤。
“反正老子已经提醒了,你们爱信不信,如果张献忠、罗汝才真要造反,关老子鸟事。”张丰不爽的心中这么想。
五月,张献忠、罗汝才在谷城、房县再度造反。
消息传来,朝廷自然一阵哗然,崇祯甚至想,当初应该听张丰的就好,不然不会这么仓促和被动。
既然造反,自然要镇压,于是朝廷开始考虑加派“练饷”,考虑选派人选,调集军队,开始镇压。
当然,这些事情和张丰无关,张丰也是“吃一堑,涨一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张丰正在抓紧训练自己的新军,建造自己的铁甲舰,建造自己的大蒸汽机。
第二批新兵已经完成一个月的训练,开始编入各旅,各团,最后一批新兵也招收完毕,开始进入训练。
在军队的建设上,张丰舍得花钱,除了原有的小青山军营之外,又在苏州府,常州府选址建立了两座大型军营。
一旅驻小青山军营,二旅驻至苏州,三旅驻至常州,这样一来,整个松江府、苏州府、常州府真正意义在张丰的控制之下。
当然,舟山海军军港的建设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设,每天至少有数千民夫在那里劳作,大量的钢筋和水泥也通过蒸汽动力运输船运至舟山军港建设工地。
六月,朝廷加派“练饷”730多万两。
七月,叛军在罗猴山大败明军左良玉等部。
八月,以杨嗣昌为督师,主持围剿叛军。
………
舟山军港。
从四月份开始组建海军,同时开始建设军港,现在已经是农历八月,即使已经四个月的时间,但军港的建设远未完工。
让人满意的是,即使军港建设远未完工,但第一座码头已经初步建设完成,正停靠着好几艘蒸汽动力运输船。
四个月的时间,海军建设也初见雏形,人员已经达到四、五千余人,其中包括一支近千人只有的陆战队和一些辅助人员,真正的海军水兵在三千人以上,蒸汽动力海船达十六艘。
海军开始起步!
今天,张丰亲自来了这里,军港码头上,整齐整齐的站着起码数百身穿白色海军军服的水兵,紧邻码头的蒸汽动力运输船甲板上,整整齐齐的也满是身穿白色海军军服的水兵。
海军,多么神圣,今天将在这里起航!
这是首次远洋训练,十艘两千料海船,六艘一千料海船,全部蒸汽动力,虽然是木结构海船,但经过了改造,每一艘海船上装了七十毫米口径火炮,每一名船员都装备了火枪。
前面一段时间,大家都在以舟山军港为中心,远不过一、两百海里的近海范围进行训练,这样的训练此前已经进行过多次,现在,可以进行远航。
张丰声音很大,也十分慷慨激昂,在张丰的身侧,赵卫斌的心情也微微激动。
慷慨激昂的讲话之后,张丰大手一挥:“登船,出发!!!”
一共十六艘海船。上海造船厂的木结构蒸汽动力海船建造一直未停止,后续将每月有一、两艘海船列装海军。
每一艘两千料海船的水兵大约两百余名,一千料海船的水兵大约一百余名,随着张丰一声令下,大家开始登船。
气笛长鸣!!!
一艘一艘海船离开军港码头,驶向深海蔚蓝……
“总兵大人,您选得日子真好,这秋高气爽,情况万里,简直就是…。啧啧…。。”
站在甲板上,看着蔚蓝的大海,感受着极好的能见度,赵卫斌在连连称赞今天的好天色。
张丰感受到徐徐的海风道:“老赵,今天我们到了什么位置?”
赵卫斌一挥手,一名水兵拿来海图,在张丰面前摊开,指着海图道:“总兵大人,您看,我们现在在这个位置,今天是我们出海的第五天。”
这是一张大海图,说起这张海图还和张丰有一定的关系,因为这张海图是张丰经过修正的,比较科学。
明朝就有海图,但张丰结合自己的知识,在原有海图的基础上进行了细致的修改,毕竟张丰在后世的时候见惯了世界地图,在张丰看来,明朝的海图太古老,错误很多,自然要修改一番。
经过张丰修改的海图,自然大量印发,各舰长都有一份这样的海图,其实在舟山军港指挥大厅的墙上,还一副巨大的“世界地图”,这是张丰指导绘制的,和后世的世界地图起码有八、九分相似。
有了这份“世界地图”之后,很多海军军官才知道,原来世界如此之大,世界上不仅仅有大明,还有欧洲,非洲,澳洲,美洲等七大洲,有太平洋、印度洋等四大洋。
张丰看了看海图道:“现在这个位置是琉球西北,距离琉球约一百余海里,按现在八节的航速,大约要一天的时间才能抵达琉球。”
赵卫斌眼球一亮,“总兵大人,我们是不是去琉球转一转。”
张丰对赵卫斌越来越了解,知道这家伙不是一个安分的主,唯恐天下不乱,如果真去琉球,还不知道闹出什么动静。
现在的琉球,还是明朝的藩国,琉球国王接受明朝的册封,琉球也向明朝纳贡,当然,因为琉球的地理位置关系,西侧是东海,东侧是太平洋,一些日本商船经常停靠琉球,在琉球各色日本人也不少。
张丰对赵卫斌的心思自然非常清楚,张丰哈哈一笑道:“那就去琉球,我们去那里看一看,到那里补充一下淡水,休整两天。”
赵卫斌大喜,高声的喊起来:“修正航向,目标琉球!!!”
随着一声令下,舰队开始转向,朝着琉球方向航行,张丰看了看赵卫斌一脸兴奋的样子,不禁心中想道,看来这趟琉球之行肯定不会平静。
十六艘海船组成的舰队编队航行,浩浩荡荡行驶,场面有一点壮观。
“总兵大人,有情况!”
…………
第一百九章遭遇
一名水兵飞快的跑过来,向张丰汇报情况,此刻,张丰正和赵卫斌两人在指挥室,正居高临下,看着远方。
舰队之中,其中一艘两千料海船正是整个舰队的旗舰,舰队指挥室位于这艘两千料海船的最顶层,位置最高,也看得最远,在指挥室的顶层还有一个瞭望哨,汇报的正是这瞭望哨上的水兵。
张丰拿着单筒望远镜,顺着这名水兵所指,看向远方,通过望远镜可以看出来,海平面上有几个小黑点,毫无疑问,肯定是海船。
赵卫斌也拿着望远镜,也认真的看起来。
随着玻璃厂建成并投产,张丰制造了一批单筒望远镜,不但陆军的连级以上军官都装备,海军也列装不少。
赵卫斌道:“总兵大人,这望远镜还真好使,简直就是千里眼,那些是海船无疑。”
因为距离很远,敌我情况不明,只能静观其变,张丰朗声道:“传我命令,减速,保持队形!”
张丰有预感,估计是善者不来,来者不善。这里已经远离大陆,不可能是明朝水师,也不能是满清,因为满清骑兵厉害,水军的话几乎没有,最有可能是日本船队或是琉球船队。
但琉球是小国,这么样大船队的可能比较小,种种排除之下,最有可能的是日本船队,因为距离的关系,不知道是日本商队还是日本舰队。
水兵打出旗语,舰队减速,从八节的航速减至两、三节,这个时候,双方之间的距离也近了很多。
张丰站在指挥室中,拿着单筒望远镜,因为双方的距离近了很多,张丰已经看出来,对方起码有二十几艘海船,数量上比张丰多,且对方似乎也发现了张丰,正全速行驶过来。
这些海船当然是风帆大船,船只大小不一,最大的排水量估计超过一千吨,看上去比张丰的两千料海船还大一点,最小的则没有一千料海船大。
“那是日本战船,且不是商船。”
张丰一边拿着单筒望远镜看着远方,一边缓缓的,神情非常凝重的道。旁边的赵卫斌也是一脸正色,整个指挥室,气氛一时间非常的凝重。
不管是张丰,还是赵卫斌,两人都知道,自己的这支舰队组建时间尚短,没有实战经验,如果真发生冲突,首战就遇到这么强大的对手,结果很难说。
对方鼓满风帆,正朝张丰行驶而来,待距离近了,加之有单筒望远镜,情况就更加明了。
对方大大小小一共二十八艘海船,最大的海船比张丰的旗舰,也就是这艘两千料海船还要大一些。
“老赵,来者不善,对方大部分是战船,估计不是日本舰队就是日本海盗!”
赵卫斌点头道:“他们径直朝我们行驶过来,总兵大人,下令吧,我们先发制人!”
张丰朗声的道:“传我命令,大家各就各位,准备战斗,我的命令一出,就给我开炮,给我击沉他们!”
狭路相逢,这个时候,只有一战,别无选择!
旗语打出,水兵们纷纷进入战斗位置,火药入膛,每一门七十毫米火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