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大唐皇太子-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凭什么?凭什么要本王退!

就因为他比本王早出生了几年,就理所应当是太子?本王哪一点不如他了?父皇母后都如此维护于他,哪怕他无数次顶撞父皇,哪怕他无数次打击母后,哪怕他宁肯亲近那些酸腐文臣,也不肯跟母后和解?”

李贤的声音有些歇斯底里,即便是青衣男子也未曾见过这位俊秀温和的雍王殿下如此情态。

所以青衣男子知道,自己阻止不了他了。

可是一步走错,他……同样也没有任何的后路了啊!

李贤的脸色突然变得一片宁静,房间内尚且回荡着他刚刚的喊声,两人都没有说话,气氛显得有些奇怪。

顿了顿,李贤的声线平和,隐约带着一丝不甘,声音低沉。

“呵呵,就算是棋子又如何?棋子未必就不能变成棋手……”

…………

“这道旨意是一个考验,也是一个机会!”

李弘的声音平淡,仿佛在述说一件小事一样。

只是望向窗外的目光,深邃而又复杂。

一道道的宫墙外,是繁华忙碌的长安城!

“即使聪明如戴师者,也不免因父皇这道旨意而产生疑虑,更何况他人?”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弘的眼中闪过一丝异色。

但是戴至德却没有注意到,因为他终于明白了皇帝这道旨意的真正用意。

长安城当中有无数大大小小的势力,盘根错节,利益相关,但是总归都是有立场的。

而这些人心中的真正想法,没有人知道……

太子殿下是皇朝正统,储位之人,看起来是众望所归,但是若真的是的话,就不会有皇城遇刺,就不会有这种种的阻力。

雍王殿下是浮出来的那个人,但是谁知道,暗中潜藏着的,还有多少人?

往常的时候,太子殿下一家独大,自然没有人敢撄其锋芒,但是现在有了雍王殿下,尤其是,似乎帝后都十分偏向雍王殿下的时候。

又会如何?

直到这个时候,戴至德才真正发现,这位自己认识多年的皇帝陛下,究竟是如何的一位君王。

一道旨意搅乱了长安城,让无数的人蠢蠢欲动,却浑然不觉自己的处境。

他像一位高傲的巨龙一样,冷静的洞悉着长安城的一切,掌控着一切。

这不止是给李弘的一道考题,也是给所有人的一道考题,就看接下来,他们该如何作答了。

戴至德甚至在想,如果不是陛下身患风眩多年,想必,以如此的胸襟和手段,当是一位不弱于太宗皇帝的君王吧……

…………

随着青衣男子不急不缓的声音再次响起,李贤的眼睛慢慢亮了起来。

“陛下的这道考题是出给太子殿下的,也是给殿下的!不过区区一道旨意罢了,就让长安城风起云涌,世人真是小瞧了陛下!”

青衣男子由衷的赞叹一声。

不过片刻之后,眼中陡然涌起一丝狂热。

李贤不想放弃,他又何曾想过放弃!

顿了顿,继续说道。

“不过越是危险的境地,却也越是机会所在!陛下将所有人纳入棋盘,纵然气势博大,却算漏了一点!

那就是殿下并非是毫无准备的被推了出来,这些年殿下和某家的努力,岂会白费?”

李贤的面色渐渐平复下来,眼眸中却闪过一丝激动。

“呵呵,父皇欲要为太子扫清障碍,却不知这是在为本王增强实力!”

这一次,青衣男子的脸色总算好看了些许。

“是啊,陛下的这道旨意之后,必然有无数势力做出自己的选择,陛下有信心这场博弈太子殿下会赢!

某家也有信心,这场博弈,殿下会赢!”

青衣男子的脸色微微有些激动。

的确,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这一次,可谓是雍王殿下最大的机会,摇摆不定的人会做出自己的选择。

必然有很大一部分会归到雍王的旗下,因为这一次,帝后站在自己这一方!

至少……他们会以为帝后站在自己这一方!

这就够了,至少,这样我们真正有了一搏之力!

青衣男子望着窗外阴沉的天空,脸上浮起一丝笑意。

…………

“可是……”

戴至德有些欲言又止。

自从他明白了皇帝的意思之后,就一直皱着眉头,言语之间也十分犹豫。

“可是若是孤输了又如何?”

李弘倒是大大方方的说了出来。

这场博弈,很显然是帝后在幕后亲自推动的,尽管戴至德对于李弘的实力相当了解,但是还是不免有一丝隐忧。

这一把,实在是太大了!

李弘看着戴至德,没有等他回答,事实上,这件事情他也不能回答。

“输了便输了吧!六弟又何尝不是父皇母后的儿子?皇位承继,自当是有能者居之。”

声音轻描淡写,脸色平静如常,仿佛说的事情不是事关国体的大事,而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罢了。

“何至于此……”

戴至德的脸上带着一丝惊恐,为这种可能感到不可思议。

难道说,陛下真的动了易储之心?

第二百八十三章:应对

见此情景,李弘轻轻摇了摇头,失笑道。

“戴师多心了,该着急的是六弟,而不是孤!”

这句话并没有十分刻意的去炫耀什么,就是平平淡淡的说了出来,仿佛只是一件小事一般。

却让戴至德明白了!

这是一种自信,李弘身处东宫多年,要是连这点事情都摆不平,那他这个太子也就不用当了。

甚至于皇帝的这道旨意,是在说太子可以出手了,而真正应该着急的,的确是雍王。

因为一直以来,戴至德都很清楚,哪怕雍王已经清清楚楚的表达了自己的夺嫡之心,但是太子殿下却一直没有做出任何反应,这一点戴至德也感到很不明白,但是那已经不重要了。

皇帝的这道旨意,代表着他已经打算将两人之间的争夺,交给他们自己处理,而如此一来,恐怕太子殿下也不会继续留手……

戴至德抬起头,眉头仍旧是微皱,不过口气却是平缓了许多。

“殿下打算如何出手?”

既然知道了这件事情,必然是要抢先出手的,否则的话,等对方占了先机,事情便不大好办了。

只是,戴至德的心中隐约有一丝担忧,要知道,雍王殿下毕竟是太子殿下的亲弟弟啊……

“不急!”

李弘摆了摆手,开口说道。

“如今的时机还不到,父皇既然要让六弟来当棋子,总要给他些力量,不然如何能够磨刀……”

戴至德心中一惊,道。

“殿下的意思是?”

…………

“恐怕过些日子,陛下还会有更明显的表示!”

虽然仍旧是初春,但是青衣男子却是拿着一把折扇,一脸笃定的开口说道。

而李贤的脸色则是微微激动。

对于他来说,不管如何积攒下来的势力,都无所谓!

父皇既然要让他来做太子的磨刀石,自然要有足够的硬度。

而仅仅这么一道旨意,想必是不够的。

李贤的眼中闪过一丝凛然。

就怕,这磨刀石太硬,反倒崩掉了对方的牙!

“而且想必这些日子,太子殿下是不会动的……”

青衣男子沉吟片刻,缓缓开口道。

“如今某家能够想到此节,太子殿下必然清楚,既然是陛下要让殿下兴盛,想必太子殿下也不会阻止!”

“哼!他怎么会阻止?想必在太子看来,本王的行为是在替他揪出有异心之辈吧!”

李贤冷笑一声,开口道。

“只是不知道,他有没有力道接下这所有异心之辈的谋算!”

…………

“殿下的意思是,陛下还会再继续帮雍王殿下?”

戴至德的脸上浮起一丝凝重。

要知道,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事情可就大了!

到时候就算不想站队,也要站队了!

就连他也没有把握,能够战胜那么强大的一股力量,难道太子殿下竟然一点都不担心吗?

“马上要春耕了……”

李弘忽然没头没尾的说了这么一句话,让戴至德有些发愣。

不过片刻之后,戴至德猛然明白了李弘的意思。

大唐以农为本,农耕乃是大事!

按照礼制,不久之后,就是帝后亲耕的时候了。

而且这些年一来,因为皇帝的身体不好,一直是由太子代替春耕。

这也是东宫储位稳固的标志之一!

难道说今年会有所变化吗?

“难道陛下会让雍王殿下代为春耕?”

戴至德的声音中有些难以置信,倒不是老头子不相信李弘。

这件事情着实是太过不符礼法,以至于连戴至德都没有想到这一节。

储君代皇帝行天子事!这本是理所应当之事,但是如今天子尚在,太子尚在,雍王哪有这个资格?

皇帝难道就不怕举朝反对吗?

的确,朝堂当中的确隐匿着许多对太子不满的人,但是这种违背礼法的事情必然是会遭到反对的。

这和阵营无关,而是涉及到礼法的问题。

如果没有足够的理由的话,就算是皇帝也难以说服文武百官。

“春耕固然重要,但是与突厥和谈一事也不输于此啊!”

李弘的声音带着几分苦涩。

他只顾着自己父皇的意思,却忘了更重要的东西。

即便是有荣国夫人再旁,若是未曾和李治商议过,武后又岂会轻易表态?

…………

“这么说,太子这回是自找苦吃喽?”

李贤的声音中充满着得意。

丝毫看不出昨天的时候,他还在为这件事情而感到无比的懊恼。

“也不能如此说,若是突厥和谈的事情谈定下来,太子殿下的声望也必然会再上一层!只不过在陛下的刻意之下,让殿下也捡了个大便宜罢了,此间的利弊,倒是真的难以说得清楚!”

青衣男子摇了摇头,轻声开口道。

“无论利弊,只要本王能够将春耕之事握在手中,必然能够和太子分庭抗礼!”

李贤的眼中陡然涌起一阵狂热。

尽管他一直在谋划夺嫡之事,但是其实他心里清楚,太子位居储位多年,想要将他推下去有多么艰难。

否则的话,他不会用刺杀这等下作的手段!

但是如今的局面,才真正让他看到了希望……

“对了,先生,既然太子要负责突厥之事,我等又岂能让突厥之事如此顺利?”

李贤冷笑一声,仿佛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殿下放心,某家已经在着手安排此事,必会让太子殿下自顾不暇……”

青衣男子抚扇轻笑,仿若智珠在握!

…………

“他们难道敢在如此大事上捣乱?”

戴至德问道。

不过口气当中却是带着一丝犹豫,要知道,这件事情可是陛下亲自关注的啊……

“呵呵,搅坏事情是不可能的,不过让孤多些麻烦,无力阻挡他春耕,想来还是有可能的!”

“那……我等是否要提前防范?”

戴至德皱眉,说道。

“呵呵,戴师,如何防范?如今突厥视孤为仇敌,又岂会配合我们?”

李弘轻笑一声,开口说道。

紧接着,后者的脸色隐约有些冷色。

“不过既然他们敢破坏和谈,那春耕的事情,孤也不会这么轻易的让他们拿到手……”

这下子戴至德显得越发的忧虑了。

要知道,春耕的事情恐怕是皇帝的意思,难道说太子殿下能够阻挡的了吗?

而李弘自然知道后者的顾虑,继续开口道。

“戴师,父皇布下了一盘大棋,但是孤却不想入这场棋局,要知道,人心是经不起试的……”

戴至德仿若明白了什么,叹了口气,没有说话,转身离开了东宫。

而李弘则是静静地站在晨光下,神色有些复杂。

其实他心中还有一个问题,一直没有说出来,因为他知道,说出来也没有答案……

父皇,你为何如此着急?

第二百八十四章:和谈

长安城依旧平静,然而只是看起来平静如常。

因为皇帝陛下的一份旨意,长安城已经悄悄的发生了不同。

譬如雍王殿下的府门前多了许多拜帖,譬如长安城中再次涌起了无数的流言,譬如许多原本亲近太子殿下的大臣们都锁紧大门,谨言慎行……

李弘没有心情管这些。

他很忙,因为和突厥的和谈终于启动了!

和谈的地点设在鸿胪寺,因为突厥人并没有其他可取的地方,或者说,其他可去的地方,他们也不敢让大唐的官员知道。

至少明面上是不敢的。

鸿胪寺主掌外宾之事,自然不会弱了声势,会谈的大堂修建的相当华丽,正中间是李弘在坐。

而下首则是阿史那伏念和阿史德温傅以及几个突厥贵族,不知为何,那名跟随他们上殿的突厥贵族少年,却是没有过来。

想来是因为那少年终归是要做人质的,知道太多东西对他也不好……

剩下的便是鸿胪寺的官员和礼部的诸位官员,甚至于为了表示大唐对于这件事情的重视,这次的和谈不仅李弘亲自到场,而且负责此事的,正是礼部尚书严善思!

“既然人都到的差不多了,严尚书就开始吧!”

抬眼看了看时辰,李弘呷了口茶水,淡淡的开口道。

而随着李弘的这一句话,也标志着双方为之谋划了这么久的,大唐和突厥的和谈计划,终于正式开始!

既然是和谈,礼部和鸿胪寺的官员自然早有准备,李弘的话音刚落。

便有一个礼部的主事起身宣读了一份文书,内容大致不过是言及此次西征之战的起因全在突厥,大唐此番招降突厥乃是仁心善政,还有就是一番武力威胁,让他们以后老实点。

这其实是惯用的手段了,因为对于谈判来说,最重要的不过是气势,而如今在大唐的主场上,对方自然气势上先弱了一头!

不过让严善思有些失望的是,对方的态度很恭谨,因为紧接着,阿史那伏念就站起身来,开口说道。

“皇太子殿下容禀,此次突厥之乱的确是因为有些不轨之徒而起,然我突厥和大唐乃是世代友邻!

此番进入长安,愿奉大唐为宗主之国,永不相叛!望皇太子殿下向皇帝陛下转达下臣最真切的诚意!”

口气相当的客气,态度也十分有礼。

甚至于客气的不像是一个突厥的可汗。

“可汗放心,大唐和突厥世代友邻,自当相互扶助,如今突厥百废待兴,突厥于大唐若能成功缔结盟约,自然全力帮助友邻!”

李弘的口气很大,但是却绵里藏针。

不过阿史那伏念却毫不在意,躬身行礼,然后便坐了下来。

紧接着,便是双方互换文书。

毕竟和谈涉及的方方面面太多,若是口述的话,还不知道要拖多久,写出文书就简明许多。

而李弘的手边,自然是有双方的文书,不过大唐的文书本就是他亲自审定,自然没什么好看的。

所以李弘抬手便翻开了突厥递过来的文书,或者说,是降书!

“不行,大唐欺人太甚!”

不料李弘刚刚将文书翻开一页,就听到一声巨响,伴着阿史德温傅愤怒的声音响起。

“你说什么?”

“放肆!”

最先反应过来的是鸿胪寺的两名青年官员,鸿胪寺掌外事,自然是见多了这种动不动就冲动无比的突厥人。

所以这些青年官员的口气也是相当的不客气,直接反问道。

而且随着阿史德温傅的一句话,门口立刻布满了拔刀警戒的卫士。

谈判一开始,就充满了火药味!

“德温傅!坐下!”

看着场中一下子变得紧张的气氛,阿史那伏念眉头微皱,沉声开口道。

而这下子阿史德温傅方才脸色难看的重新坐了下来!

只不过李弘却是静静的看着突厥人的这一边,而门口的卫士也依旧警戒,丝毫没有撤回的意思。

见此情景,阿史那伏念苦笑一声,起身行礼道。

“皇太子殿下恕罪,德温傅性情冲动,难免失礼,和谈之事甚大,难免有所摩擦,尚请皇太子殿下谅解!”

李弘微微一笑,轻轻挥了挥手,门口的卫士方才退了出去。

顿了顿,李弘轻声开口道。

“可汗,下不为例!”

说这句话的时候,李弘的口气凝重,甚至带着丝丝冷意。

他没有假惺惺的客套什么,因为根本不需要!如今的突厥人在屋檐下,由不得他们不低头!

哪怕是双方都很清楚,那些卫士并不敢真的动手,但是他们都清楚的是,突厥必须道歉,李弘的态度也不会软化。

这是大唐的自信,也是战败之国的无奈……

大堂内的气氛略有缓和,谈判自然还要继续。

“殿下,虽然刚刚德温傅的行为鲁莽,但是对于这份文书,下臣也的确有些不解,如今我突厥尊奉大唐为宗主国,为何还要向大唐赔款?

下臣有幸拜读过唐律疏议,似乎从未有过赔款的条例……”

阿史那伏念的声音看似谦恭犹豫,但是实则坚定无比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

相比较刚刚阿史德温傅过激的态度,实在是好了许多。

而李弘则是没有理会阿史那伏念,继续翻看着刚刚突厥递上来的文书。

倒是对面的礼部尚书严善思沉声开口道。

“可汗刚刚也曾说过,此次西征之战皆因突厥叛乱而起,而我大唐军队乃是助可汗平叛,是否?”

“是!”

阿史那伏念犹豫了一下,开口说道。

虽然事实真相并非如此,但是既然刚刚他已经开口说了出来,此刻也不好反驳,所以尽管他意识到对方可能在这一点上做文章,还是不得不硬着头皮应承下来。

“既然如此,我大唐助可汗平叛,因此而靡费国孥,难道突厥不该为此担负责任吗?”

严善思正襟危坐,口气严肃。

“这……”

阿史那伏念一时语塞,不过他旁边刚刚安静下来的阿史德温傅却被这一句话再次激怒,直接站了起来。

“当然不该!”

所幸他记得刚才的教训,没有砸桌子,也没有高声喊叫,只是口气当中依旧抑制不住的愤怒。

“唐军毁灭了我们的家园,让妇女孩子在风雪中忍饥挨饿,无数突厥男儿因此而死去,这些损失,谁来赔偿?

难道说有人来侵犯我们的国家,还要我们支付路费不成?

真是笑话!”

说到最后,阿史德温傅的口气变得讥讽无比,脸色也无比的愤怒!

而相对的是,李弘依旧沉默,连头也没有抬起来。

一时之间,倒显得阿史德温傅有些像个滑稽的小丑……

第二百八十五章:领教

“阁下的意思是……”

大堂内一片沉默,李弘仍旧在翻看着突厥的降书,片刻后,严善思的清冷的声音响起。

声音中隐含的锋锐之意,让人难以相信这个一个从未涉足战场的儒生。

“我大唐此次的西征是入侵突厥?唐军乃是不义之师?”

口气轻缓,但是任谁都能听出其中的威胁之意。

“严尚书莫急,德温傅是个蛮夷之人,说话之间难免有所冒犯,此次突厥内乱全赖大唐援助方能平息,突厥上下皆对大唐天威敬畏无比,断无此意!”

见此情景,阿史那伏念顿时脸色一变,正色说道。

只是眼中却是掠过一丝难看,心里也是憋屈无比。

其实阿史德温傅的话就是他们心中的想法,但是问题是,如今是在长安,在鸿胪寺。

他们不是想要挑起战争,而是想要求得喘息的机会。

如此一来,西征之战的原因就必须是他们的错误,这才是他们能够坐下来和谈的基础!

这一点不仅阿史那伏念清楚,而且严善思也清楚。

所以在谈判的一开始,严善思就用文书的形式圈定了这一次战争的概念,阿史那伏念的姿态也放的很低。

这才是双方能够谈下去的根本所在。

“阿史将军真是性子急切,不过此乃鸿胪寺,大唐与突厥和谈之地,并非阿史将军的牙帐,将军还是收敛些好,有些不该说的话,就咽下去!”

而李弘也是轻轻抬起头,眼神冷峭,对着阿史德温傅开口道。

这件事情他没有出面,是因为严善思能够处理的好。

现在他出言警告,看似是针对阿史德温傅,实际上却是在对阿史那伏念说话。

这个老狐狸!

真以为他不知道,阿史德温傅的所有行动,都是由他授意的。

一个红脸一个白脸,不去唱戏真是可惜了!

而阿史德温傅也是脸色难看,终究没有说什么,气哼哼的又坐了下来。

“殿下容禀,此次战争虽是因突厥而起,但是突厥也因此而民生凋敝,无尽的风雪将会掩盖许多部落,无数的壮年在战场上牺牲,女人和孩子失去了保护,如果不想成为奴隶,就只能埋葬在寒冷的风雪当中。

下臣在突厥的时候,素闻大唐的皇帝陛下宅心仁厚,皇太子殿下仁慈温和,还请皇太子殿下怜悯突厥的子民。

让他们能够在皇帝陛下的统治下,自由自在的生活!”

不得不说,阿史那伏念才是一个聪明人,闭口不谈其他,只说如今的突厥有多么的可怜。

情真意切,甚至眼角隐约有几滴泪花,让大唐的官员也有几分不好意思,觉得自己此举是否有些过分。

就连老狐狸如严善思一般,也沉默不语,不知道该如何应答。

因为他看的出来,阿史那伏念的话并没有丝毫掺假。

正因为真,所以才让人无言以对!

可惜李弘却不是这么容易就能够被对付的人。

眼看着大堂中沉闷的气氛,李弘的声音越发的冷峭。

“孤来到鸿胪寺之前,曾经听闻一句诗,想要告诉可汗,可怜狼牙山下骨,犹是深闺梦里人!”

狼牙山,又称狼山,就是这次西征大战的主战场!

这两句诗算不得押韵,但是却让大堂内的所有人心情都沉重了几分。

“可汗说的不错,这场战争让突厥损失惨重,无数人熬不过这个风雪寒冷的冬天,但是那些我大唐的将士们呢?”

李弘断喝一声,口气显得相当的愤怒。

“他们因为你们的一场叛乱,远赴边疆,埋骨沙场!突厥的将士还埋葬在自己的家乡,而他们却永远无法再看一眼自己热爱的土地!

可汗觉得,多少的钱财可以抵得上无数大唐将士的性命?

若是可汗能够让他们毫发无损的回到大唐,孤来做主,无论多少钱财都无所谓!”

此时大堂当中的官员们也清醒过来。

的确,突厥是很可怜,但是这一切都是他们咎由自取,怨不得别人。

而大唐的将士们,那些战死沙场的将士们,说不定他们家中还有嗷嗷待哺的小儿,还有满头银发的老娘,还有正值新婚的妻子……

多少钱财都换不回他们的性命!

而阿史那伏念的头上也是冒出了冷汗。

他倒是真没有想到,这位大唐的皇太子殿下言辞如此犀利。

区区片刻之间,便用一模一样的手段反击回来,让大堂内的局势骤然逆转。

定了定神,阿史那伏念有些艰难的开口道。

“皇太子殿下,这场战争带来的惨痛教训,是下臣和殿下都不愿意看到的,也是无法挽回的,只是如今我突厥尊奉大唐为宗主国!

下臣有幸拜读过大唐的唐律疏议,似乎其中并未有赔款的律令!

想必皇太子殿下深明大义,定然会依律而行!”

李弘抬了抬眼皮,这个阿史那伏念还真不是个好对付的主。

竟然连唐律疏议都看过,看来是没有少为这次和谈做准备。

没错,唐律疏议当中,的确对这方面有过规定,在对外事务方面,没有接受赔款的先例。

但是不要忘了,李弘才是唐人,用这些东西来搪塞他,未免太天真了!

“可汗真是博学多才!”

李弘微微叹了一声,脸上却是浮起一丝笑容。

片刻后却是脸色骤冷,开口说道。

“不过孤要提醒可汗一点,唐律疏议是为我大唐子民颁布,而突厥从叛乱的那一刻起,就不再是大唐的子民,若是这次的和谈不妥的话,自然也就用不着唐律疏议了!”

阿史那伏念的脸色一白。

他没想到李弘竟然这么不要脸,连大唐的律法都敢不遵行。

不过就算是他,也没办法在这一点上多说什么。

既然他承认了是突厥叛乱,那么大唐的律法不再约束和保护突厥,自然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不过他这次到大唐来,本来就是打着要打秋风的主意,要是真的还要赔款,算是什么事儿?

一念至此,阿史那伏念的脸上有些凝重,口气却变得有些无赖。

“殿下,突厥如今民生凋敝,货物短缺,如何能够经得起如此大数额的赔款,请恕下臣有心无力!”

第二百八十六章:互市

“可汗此言差矣,我大唐乃是宗主之国,岂会逼迫突厥强行此事?”

不过相反的,李弘的脸上倒是露出一丝笑容,淡淡的开口道。

说罢,身后的王伏胜极有眼色的从袖中掏出一份文书,送到了阿史那伏念的桌案上。

“突厥如今苦寒,父皇自然是仁德宽厚,所以准许尔等以岁币来偿还赔款,并特意准许尔等以各种牲畜牛羊,马匹布帛折算!

甚至于若是突厥有部落难以过冬,可以暂时迁移到边境的草原之上,大唐的军队会负责保护他们,并且提供过冬的粮食!”

这一次李弘的声音很真挚,听到的人想必都不会怀疑他此刻的悲悯和温和。

但是遗憾的是阿史那伏念并非一般的人,从他在长安城外见到李弘的那一刻起,他就对这位大唐的皇太子殿下保持着浓浓的警惕。

突厥信奉的是伟大的狼神,所以阿史那伏念一向骄傲于自己有狼一样的耐心和小心。

所以他眉头微皱,并未开口说话。

因为直觉告诉他,这句话无论应或者不应,都不合适!

不过阿史那伏念不说话,不代表李弘会就此罢手。

“怎么?可汗刚刚不是请求父皇赐予突厥子民怜悯和仁慈吗?如今突厥的子民正在风雪中艰难度日,可汗还在犹豫什么?”

不知为何,阿史那伏念总觉得李弘的笑容有些诡异。

“皇太子殿下,下臣感谢皇帝陛下的恩赐,但是……”

想来想去,他还是觉得有些不妥,正要开口拒绝,只是话说到一半,就被打断了。

“既然感念父皇恩赐,就恭顺和泰,不要再起事端!好了,谈下一项吧!”

李弘的声音很强势,根本容不得阿史那伏念多说一句话,让他的脸色有一瞬间的难看。

不过毕竟谈判才刚刚开始,权且先答应下来吧……

阿史那伏念的脸上保持着笑容,心中却是有些无奈,顿了顿,继续开口道。

“皇太子殿下,当初因为一些意外的原因,皇帝陛下关闭了和我突厥的互市,如今突厥既然已经成为大唐的藩属国,是否请皇帝陛下仁慈,重新让突厥的百姓们享受到皇帝陛下的恩典……”

口气很小心,甚至带着几分卑微。

让看到的人都不由得有些可怜他!

此人身为突厥之主,竟然沦落到了如此的地步。

不过叹气归叹气,该办的正事却是不能耽误,所以仅仅片刻之后,严善思便重新站了起来,开口说道。

“互市之事,一则是因为当初突厥暗含不臣之心,二则是突厥屡次劫掠我大唐边境,陛下忍无可忍之下,方才稍加惩戒!

如今可汗要求开放互市,那么敢问可汗一句,您能否保证突厥各部不再劫掠我大唐子民?”

许是因为刚刚阿史那伏念的态度,此刻严善思的口气很平和,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