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们对于秦风的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只知道他是大唐的风云人物、赫赫有名的后起之秀,也知道他在军政上献出来的一系列改革亮点,以及在平定梁师都时表现出来的惊人能耐,同时,他们也秦风是秦琼的儿子、李世民嫡长公主长乐公主的驸马。

  特别是李世民当前第一红人,长乐公主的驸马这两个身份,压得他们有些喘不过气来。

  本来,孟剑敏、刘大俱、段德操是李建成一手提拔上来的人,说是李建成的忠诚分子亦不为过,自从李建成倒台后,三人就担心被李世民秋后算账,一直以来都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前景如何,担心自己会在什么时候被李世民找个借口清洗掉,故而,做事都是小心翼翼,尽量不要留下把柄。可现在,正值国内进行大清洗运动的关键节点,李世民竟然给他们派来了一个年纪轻轻的上司,他们有理由怀疑李世民这是打算拿他们开刀了。

  三人一合计,甭管秦风来的目的是什么,马屁先拍了再说。就算拍在马腿上,也好过什么也不干。

  接风宴也就举办的额外隆重。

  秦风自是不知三位刺史心中的小九九,也无暇去管去在乎。他来到庆州当这个都督就是为了打突厥的,可没有心思牵涉到什么勾心斗角,争权逐利中去。不过都在一地为官,他们又是自己的下属,很多事情,难免要跟他们接触,需要他们配合。见三人有心示好,自是以热情的态度赴宴,与他们打好关系。

  通过交谈,三位刺史发现秦风极好说话,而且全无干涉他们的态度,更加没有排斥与清洗他们的意图,一个个也是大喜,奉承示好,对于他年纪轻轻,便取得如此功绩,三人还是很佩服的。

  其实单从能力上说,孟剑敏、刘大俱、段德操都是难得的人才。尤其是段德操,更是文武双全,多次击退梁师都的入侵,只是不善言辞,给埋没了。

  一场接风宴,宾主尽欢,三位刺史满意而归,秦风亦是如此。

  虽说都督这个职位能够军政两头抓,但是短期内他还没有干涉政务的念头。毕竟他对政务并不是那么熟悉,也不擅长,冒然干涉,反而会将原本平稳有序的政务搅得一团糟。孟剑敏、刘大俱、段德操能够配合他行动,在他而言是再好没有的事情。

  对于此行的目的,他也向三位刺史坦诚布公:一句话,我是来接手三州军队的,你们只要别给我搞小动作,安安心心的做好你们本份的事情,老子也不来管你们那堆政务,要是在军事上明里一道背后一道,故意刁难的话就别怪老子不客气了。

  三位刺史都是聪明人,知道秦风的目的后,很聪明的表态支持,今天虎贲军在入城仪式时的军威可谓是狠狠的震慑了他们一把,三人在边境担任多年的刺史,眼光十分毒辣,一眼就看得出这不到一万的将士绝对是以一抵十的强兵、精兵,与他们做对,不是找死么?

  秦风做事向来雷厉风行,从不婆妈,只是在庆州休息了一个晚上,到任的第二天便展开了对庆州、绥州、延州所有边军的调查收编,打算以最短的时间将相互不熟悉的边军掌控在手。

  对于如何控制边军,秦风在即将抵达庆州的时候便与麾下大将商议过了。

  最后一致决定以最直接最霸道的方式,将兵权收过来。大义在他之手,畏首畏尾的不是他秦风的风格。

  受到秦风的影响,苏定方等这些人也习惯喜欢上了秦风带着霸道行事的处理方式,也不想磨磨唧唧的跟着那些不愿意放权的边兵将领,对那些阳奉阴违的边兵将领,不服秦风凭空而降的边兵将领墨迹什么。

  反正就是一句话,不服不听话,那就把你撤了。

  你敢造反,行!

  那就承担造反灭族的后果。

  对付军队,揉捏造作,虚与委蛇不见得就比直来直往,以实力镇服来的有效。

  反正就是一句话,他秦风承担的起逼反边军的后果,但边兵却受不起造反的结局。

  这也是秦风的依仗。

  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就是秦风打算烧火的方式,在军中建立起自己绝对的威信……

第250章:拿什么拯救边军

  在秦风,乃至所有虎贲军将领心中,无不认为边军长年累月的与异族作战,绝对比十二卫野蛮、横蛮得多,要想收服这些人,绝对要花费不少的功夫,对此,大家还商量出了一大堆炮制边军的手段,就当大家磨刀霍霍的时候。

  结果……

  意外的事情出现了。

  接手延州的苏定方、李业诩、程处默,绥州的张士贵、尉迟宝庆,庆州的罗通、薛仁贵、房遗爱在最短的时间里先后回报称他们已经顺利的完成了所有的交待,全程没有任何意外,边军上下配合得非常好,好到他们都不好意思给边军下马威,与此同时,三方主将均用一个词汇来形容边军——温顺的绵羊。

  对!

  听到绵羊这样的词儿,秦风傻了眼了。

  边军不应该是桀骜不驯、滑不溜手的老兵么?

  这绵羊,怎么也不应该轮到他们头上啊?

  绵羊,有什么用?

  秦风需要的是如狼一样的兵卒,如虎一样的兵卒。绵羊一样的兵卒?有毛用啊!

  “立刻将苏定方、李业诩、程处默、张士贵、尉迟宝庆、罗通、薛仁贵、房遗爱给我叫回来。”

  秦风在都督府下达了当任都督以来的第二道任命,第一道任命是让他们去接手边军,第二道命令是让他们回来。

  是分别派苏定方、莫虎儿、薛永去延州、绥州、庆州军营接手军营。第二道却是将他们叫了回来。

  罗通、薛仁贵、房遗爱年纪轻,没什么经验,所以,让他们编成一组,放在庆州,若有差错,他也好及时从旁纠正、协助,至于苏定方、张士贵经验老道,则让他派住了延州、绥州。

  庆州军营与都督府相隔不远,所以罗通、薛仁贵、房遗爱第一时间赶了回来,三人黑着脸,一副郁闷至极的表情,房遗爱大声嚷嚷道:“老大,庆州这些年太弱了,不是说他们的体质弱,而是他们的意志,他们根本就没有具备军人朝气蓬勃、奋争上游的气质,我的感觉是暮气沉沉,没一点点的活力,麻木不仁、得过且过。庆州边军共计一万,看似不少,但是与我们虎贲军根本没有可比性,以他们这种状态,从虎贲军中随意挑选一千人就能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这种兵,没救了。”

  这家伙说话不太靠谱,秦风看向罗通与薛仁贵,示意他们二人说话。罗通苦笑道:“老大,遗爱说得不假,甚至还高看这些边军了。”

  “仁贵,你怎么说?”

  薛仁贵道:“弱,太弱了。不堪一击,这些人死气太重,一击即溃,若要他们出击突厥,恐怕只会拖后腿、帮倒忙。”

  “如此说来,延州、绥州那边的情况也是一样了。”秦风思索片刻,给罗通下了一个命令道:“罗通,带我书信马上前往朔方,向柴大将军要人。”

  罗通双眼一亮,道:“老大是说……”

  秦风笑着点头道:“那群逃奴,个个都是骑射能手,大多是无牵无挂的青壮年,尤为重要的是他们与突厥人有着不共戴天之仇,他们认识你,只要你出面,相信至少能够带一半出来,一半也有近万人,这万人可以弥补我们一时的缺口,至于这些边军,仁贵、遗爱就执照我们的方式给我狠狠的训,把不合格的害群之马全部给我剔除。我就不信一万人中,取不出一千可以之兵。”

  “老大,柴大将军可以很眼红那群逃奴呢。他会放手么?”罗通想了想道。

  秦风神秘一笑道:“他们是天然的强兵,我怎么可能舍得拱手相送呢。临离之时,我已经与他们作出了一年之约,一年之内我将带领他们杀向突厥。柴大将军固然不错,但他用兵保守,不符合这群人的性格,唯有我军才适时这支充满狼性的天然强兵,对了,李穆在这群人里有着很高的威望,我会让他协助你完成此事。这些中很多都是在突厥里长大,十分信守承诺,既然我说一年内去找他们,他们是肯定会等到一年时间的。”

  罗通嘿嘿一笑,道:“柴大将军要是知道老大算计了他一回,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那怪不了我,要怪只怪柴大将军与他们没有救命之恩。”秦风匆忙的写了一封书信,并盖上自己的官印,递给了罗通,唤来了李穆,让他全程配合罗通做好此项工作。

  李穆不但是秦风的亲卫统领之一,而且还是他的记名弟子,对于秦风的话从未打折扣,信誓旦旦道:“将军放心,即便他们到柴大将军手下做事,我也有办法让他们一起过来。”

  “别做得太过分了。”

  “喏!”

  罗通、李穆接令而去。

  “给的时间不多了,我给你们一个月时间,将这群绵羊给我训练成个模样。若这点本事都没有,你们跟着我就算是白跟了。”秦风对薛仁贵、房遗爱道。

  两人听了这话,登时不乐意了,投效秦风对于他们而言是这辈子做的最正确的一个决定。在秦风麾下他们都得到了重视,学会了许许多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一听秦风现在说这话,两人差点跳了起来,叫道:“将军放心,一个月,一个月后,我们保证让让这群绵羊,变成一群嗷嗷叫的老虎犊子。”

  他们气势汹汹的说着,又气势汹汹的走了。

  “等等,我也去看看!”秦风坐不住了,喊住两人,一道奔向军营。

  到了军营,击鼓集合。

  虎贲军将士不到五分钟即刻全部到位,而边军则拖拖拉拉的花了差不多四十分钟,而且,集合完结,他们还在聊天嬉戏。

  一边是朝气蓬勃、精神十足,一边是懒懒散散,毫无军纪可言。两相对比,高下立判。

  秦风终于明白各位主将心中的苦恼了,这些人已经没有了荣耀,已经没有责任感,名为军人,实则与鲁迅先生笔下的阿Q一无二致,麻木、投机,没荣耀、没信仰,有的只是得过且过,混日子的心态。

  秦风没有说什么,只是让大家一道操练!

  让人意外的是,这些边军很配合,没有丝毫怨言的按照他们原有的套路在进行着,只不过,一个个软不拉叽的,像没有吃饭一样。

  薛仁贵苦笑道:“将军,你看到了吧。”

  “垃圾!”

  秦风心中怒极:“说他们是绵羊太看得起他们了,一堆废物、垃圾而已。”

  房遗爱道:“老大说得太对了,他们不就是没有丝毫用处的垃圾么?”

  “将军。末将认为一支军队,可以实力不济。但是不能没有朝气,没有军人的风采。可延州的那些边兵,一个个根本就没有当军人的自觉,懒懒散散的。让他们干什么,他们就干什么。你不说话,他们就在悠闲的聊天嬉戏,根本就不像个军人。他们,根本不配军人这个名称。”作为一个正统的军人,薛仁贵是很瞧不起这些人的,要是可能,他宁愿重新招人也不想用这堆垃圾。

  “成事不足,败事有余。”

  秦风冷声道:“负面的东西最是容易影响人,我们倾尽心力去打造虎贲军,半年时间才有目前的成效,要是与这群人呆在一起,难免受到影响!这样的兵,我宁愿一个不要。”过了一会儿,秦风越看越不爽,这哪是操练,分明是小孩子过家家,叫得杀声震天,可动作宛然是电影里的慢动作一样,秦风不禁让他们气乐了,“真不知道这些个家伙是怎么活到今天的。”

  薛仁贵道:“这也是我所好奇的事情,详细询问了一下。才发现他们已经养成了一套可笑的战术打法,突厥来了。他们就躲在城里防守,向长安求援,反正是打不过,出战就是送死,只要守住城池就是无罪。然后我们派来的援兵将突厥打退之后,突厥仓惶的从他们领地经过。他们就逮着这个机会浑水摸鱼的出击,击退了几股跑散的突厥兵,就是大胜,就是值得炫耀的战果。这便是他们的作战的方式,他们连真正与突厥正面交锋的勇气都没有。这样的兵,跟绵羊有什么区别?”

  秦风呆了片刻,有些傻眼了,这战术打法是高明呢,还是不高明呢?好半响,他才憋出一句话来:“好一个乌龟战法,难怪突厥来一次,大唐就要派兵增援一次。边兵如此,谈什么茂守一方。陛下这是给我一群羊,让我把他们训练成老虎去杀狼,难度太大了吧。”

  薛仁贵叹息道:“想要将一群羊在最短的时间里训练成狼、老虎、狮子,这确实是一份苦差事。但是,时间不允许我们多做挑剔啊。”

  “嗯,你说得没错。”到了这步田地,秦风也没有临阵脱逃的打算。

  “将军,在我看来。那些兵真正算起来也不是一无是处,上过战场的兵,不管是胜利还是吃了败战。能够活着就是一种实力的说明。他们或许不强,远不及十二卫。但相较那些没有上过战场的府兵,那些没有经过训练的新兵还是要胜过一些的。只是他们大多都习惯了放纵,没有纪律,没有目标。将军说过一句话末将到现在都还记得,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这有了目标,有了向往才会去拼。这些士兵给我的感觉就是没有目标,没有向往,就像没有魂魄一样。这少了魂魄的军队,也就自觉没有朝气,自然就如绵羊一样,逆来顺受的。实在难以想象,这向来勇悍著称的边兵,竟然是这个样子。”

第251章:皇帝偏心的结果

  这细细想来也是,如果边兵一个个都是玄甲军、虎贲军的水准,每一个都能以一当十,以一战百,还需要他大老远的跑到庆州来做什么?

  只要不是无能的人指挥,手握数万玄甲军,绝对轻易的就能将突厥干翻。要知道玄甲军是天下骁锐,满员也不过三千人,是从大唐所有精锐中挑选出来的悍勇之士,经过严苛的训练而成的强兵。玄甲军阵亡一人,需要补充名额的时候会向从关中十二卫每一军中选出十位代表,相互比试之后,择优胜者补充。

  要知道关中十二卫是大唐的核心强兵,每一军的人数都在一万上下。玄甲军便是从十万精锐兵卒中,选出最优秀的那一个。

  论战斗力,随随便便的一个玄甲军都不会逊色于校尉级别的统帅。

  李世民在虎牢之战,敢以三千五百骑兵硬冲十万以上的窦建德大军,三千人玄甲军便是他的底气。

  若边兵人人都是玄甲兵,突厥真的不用混了。

  李世民作为手握天下兵权的天策上将,对于边兵的情况,不可能不知道。千里迢迢的将他安排过来,必然是因为相信他能够在一定的时间内。将边兵练得如狼似虎。若就这样夹着尾巴,灰溜溜的逃回长安,就太丢人了。更何况李靖、李世绩他们遇到的情况也应该差不多。他们在努力的练兵,他秦风又有什么理由放弃?

  都是一个脑袋,爹妈生的,谁怕谁啊!

  秦风如此琢磨着。

  “明天开始,搞对抗赛!他们不是没有脾气吗?就把他们打出脾气来。泥人都有三分土气,更不说是处于险恶环境中的边军了。一次不够就打二次,二次不够,三次,四次……直到把他们打成百炼钢为止。”秦风恶狠狠的说道:“仁贵,明天就让你的虎贲二营挑战这群软骨头,给我狠狠地打,只要不出人命和残废即可。一千五百对一万,想必他们也没有脸面说三道四,出了事算我的。对抗赛连续进行三天,输了放他们回去,晚上再来,晚上过了,第二天双开始。周而原始,直到三天为止,第四天,统一全装备训练,常规项目一个不落。淘汰一个放弃一个。想领国这俸禄不做事,门儿都没有。真要不想,不愿做事,就安心回家养老去,别占着茅坑不拉屎。”

  次日,庆州一万边军让虎贲军二营将士收拾得非常凄惨,一个二个都鼻青脸肿的,有的甚至给揍得连他亲人都认不出来了,本以为,多少有几个刺头站出来发飚一下,可让秦风与薛仁贵等人失望的是,这些个家伙似乎逆来顺受习惯了,竟尔一声不吭,这份抗压能耐让人不得不佩服。

  晚上,对抗还未结束,整个晚上,虎贲军都在搞偷袭,直接冲到军营,一桶冰寒的水浇下去,把那些边军弄得鸡飞狗跳!但,愣是没有人出来找事,弄得虎贲二营好没意思。这样一支奇葩的军队,让他们找不到丝毫的成就感。可上峰有令,二营将士还是很好的执行了秦风认命,三天的对抗赛下来,边军不爽快,虎贲军同样觉得没意思,有种成年人欺负小孩子的感觉。

  第三天的时候,苏定方与张士贵等人也分钟从绥州、延州赶来了,因为绥州与庆州之间隔着一个延州,两者之间相差了一个白天的时间。

  果然如秦风预料的一样,苏定方所带来的情况与张士贵带来军情与庆州的如出一辙,像差不了多少。都是强调,边军兵无战心战意。个个都是逆来顺受。混吃等死的作风状态,一点军人的朝气,军人的精神都没有。

  为着此事,大家彻夜长谈,大家最初存着相同的看法,在他们的印象中,边兵应该很强的。他们常年受到异族的威胁,生活在战火之中,护卫着边疆的安宁。所以古往今来,边军都是勇悍之士的代名词,在许多朝代,边军的实力甚至远胜于中央军。

  因为中央军远离战场,很容易受到奢华生活的侵蚀,受到利益的蛊惑。以致将校之间爱财惜命,影响到了全军的战斗力,不堪一击。历史上因为边境失陷,中央军不堪一击的事件,数不胜数。最典型的例子无疑是宋朝了,当时的禁军已经腐朽到了极点,全国可用之兵,唯有西北种师道种师中兄弟的种家军,以及折家军,明朝后期亦是如此,可用之兵只有关宁铁骑,王朝内部是无兵可用。

  但是在唐朝,这种情况却是反着来的。

  内强外弱

  无疑是唐军的真实写照。

  这也跟唐朝的崛起密不可分。

  唐朝立足关中之后便采取了以关中战天下的国策军制,在关中秦川一代建立十二军府,也就是耳熟能详的关中十二军。高祖武德二年,将关中分为十二道,即十二个行政区域;每道置一军,共十二军;又设若干骠骑府、车骑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武德三年分别授予此十二军军号:万年道参旗军、长安道鼓旗军、富平道玄戈军、酒泉道井钺军、同州道羽林军、华州道骑官军、宁州道折威军、岐州道平道军、邠州道招摇军、西麟州道苑游军、泾州道天纪军、宜州道天节军,每军设将、副将各一人,督率府兵且耕且战。

  大唐征伐,必调关中十二军,几乎可以说整个大唐江山绝大部分都是十二军打下来了,关中十二军的强弱能够直接代表着大唐王朝的战斗力几何。

  因为关中十二军过于强势,大唐军队的发展也向着关中十二军。一切优良的装备先满足关中十二军,有赏赐先给关中十二军,有荣耀也是关中十二军的。长此以往,关中十二军越来越强,而边军心底各种不平衡,也就丧失了因有的斗志。

  也造成了突厥大军一来,边军龟缩着,护着主要城镇不让突厥攻陷,而如狼似虎的关中十二军在李渊的调派下奔向了前线战场。

  如此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大唐太过依赖十二军了。

  历史上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李渊觉得天下大定,关中十二军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也就撤销了十二军建制。结果突厥大军袭来,唐军被打的落花流水,以至于将士慑惧,三军大骇,不敢与战。

  李世民不得不亲自率领玄甲军百骑掠阵,领着百人在突厥五万大军面前叫阵,鼓舞士气,这才逼退了突厥大军。

  李渊亦在此战后,恢复了十二军建制,足可见大唐对于关中十二军的依赖。现在,撤十二军设十二卫,名目不同,功能却是一样,但是大唐对于十二卫的依赖是依旧的。

  这也是为什么边兵弱如绵羊的缘由所在。

  这种情况与民国时期一模一样,十二卫相当于蒋校长的嫡系部队,而各地边军就成了爷爷不疼娃娃不爱的弃儿。抗战初期,蒋校长的嫡系部队打得很英勇,几场大型战役下来,嫡系部队都打残了,而当时很多地方部队对蒋校长阴违阳奉、各行其事,这也怨不得人家,平时你爱理不理的,还想方设法的整治人家,关键时期,又有几人能够像川军那样怀着一颗爱国心肠,脚穿草鞋的为国厮杀呢?

  同理,亦然!边军现在的心态与蒋校长时期的地方军毫无二致,明面上都配合得很好,让你抓不到一点把柄,但是,一到战时,个个都是出工不出力。而且理由还很充分,你们是嫡系部队,平时你们吃穿用度都是最好的,战时,你们打头阵,理所当然;撤退时,你们垫后,理所当然;攻城掠地、攻坚克难、送死……理所当然!

  这一些都是秦风经过反复思索、结合古今,并询问庆州刺史关于边军各方面的待遇的问题后,最终得到的答案。

  “这种情况在其他时代不正常,但是在前朝与我大唐发生这等问题再正常不过的了。”秦风叹息了一声,这个问题必须飞马向李世民汇报,要不然后果实难预料。

  “将军,你找到边军弱的原因了么?”苏定方、张士贵等人惊喜的询问,只要找到了问题之所在,就好对症下药了。

  “没错,这是军制上的先天缺陷以及陛下与太上皇的‘偏心’造成的,其实,也怪不得边军。”秦风将这些原因对着一众心腹大将细说。

  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苏定方、张士贵、薛仁贵、房遗爱、刘仁轨、马周、杜荷等人面面相觑,方才明白过来。

  “原来如此!”苏定方颔首道:“将军说的不错,十二军过于强势,以至于边军的风头都让抢了过去,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这军心不定,人心不在,长此以往,也就成了今日毫无上进心的边军。”

  张士遗担忧道:“因为他们觉得就算是在努力,远在朝堂的陛下大将军也看不到,觉得朝中的文武都将重心放在十二军上,忽视了他们的存在。他们越这样想,表现的越不经如人意,表现的越差,越得不到军人的一切。直接堕落成今日的边军,不知上进,不思进取,混吃等死。”

  罗通道:“这样也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持续发展下去,边军就要废了!”

第252章:我有办法,不告诉你


  “你们说得对很对,但是,没有切”秦风点点头,又摇摇头,对老神在在的刘仁轨道:“仁轨,你把深层次的危害分析给大家听一听!”

  刘仁轨一愣,与马周相顾一眼后,苦笑道:“什么事都瞒不了将军啊!”他轻了一个嗓音,道:“诸位将军,边军不满十二卫由来已久,他们消极怠工!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尚在其次;我担心的是十二卫与边军因此走向不合,最终拿战场当儿戏就危险了!十二卫瞧不起边军,边军不服十二卫,在战场上大家互相扯皮,相互推后腿,白白给了敌人趁机而入的机会,久而久之,两者谁不服谁,最终将会水火不相容!军队是一国立世之本,查是军队的内部都如此,以后,怎么同心协力的为我大唐共建大业?不打起来就很不错了。”

  众人听罢,神情肃然了起来。

  秦风道:“仁轨言之有理,不过亡羊补牢,尤未为晚,你即刻起草一份关于此事的奏章,天一亮,派人加急送往到陛下手中。”

  “喏!”

  秦风沉吟片刻,道:“既然知道了问题所在,就给我对症下药,将风气给我改过来。不管怎么样,先将军纪给我拉上来,让他们有一个军人样子。从最基本的抓起,至于如何让他们找回军人的荣耀,我这里有一个不错的办法,眨眼就能解决目前的问题,但是,我不会告诉你们的,我不希望你们事事依靠我秦风,这样对你们不利,对大唐不利,与此同时,你们也留意一下。我相信所有边军中还是有可造之材的,还是有有怀才不遇不愿意同流合污的好兵,只不过大势如此,他们不得不沉淀在污泥之中,将他们早出来,特别照顾,我有大用。”

  看了众将一眼,秦风笑着道:“我只要两个结果,第一,让边军成为真正的军人,第二,让他们认可虎贲军!过程如何我不过问。给我们的时间就那么多,你们自己看着办吧,到时候,是五万大军出境呢,还是只有孤零零的一万虎贲军,在于你们。”

  诸将沉声道:“末将领命!”

  “万事开头难,这只是我们前进路上一点小小的困难而已,是练出一支雄兵,还是灰溜溜的返回长安,受天下人所嘲讽,就看你们的了。”秦风笑看着自己这群爱将部下。

  大家只觉得双肩重若千斤,目光也先后凝重而坚定。

  他们能有今日,皆是秦风一手提拔起来的,见秦风有办法却不说出来,他们没一人有所怨言,只因他们都清楚这是秦风在考验他们,也是给大家独立的机会,于是各自告诉自己决不能辜负厚望。

  秦风对于他们并没有任何不放心的,苏定方、薛仁贵、张士贵自不用说,一等一的帅才,罗通、李业诩亦有名将之姿,程处默、尉迟宝庆在历史上名声确实不显,但为人粗中有细,多年相处下来,亦知他们是一个可以信任的对象。

  比之他们,房遗爱这里还需他多费些心思,不过,这家伙也没有当名将的想法,他立志做一个冲锋陷阵的猛将,所以房遗爱反倒是最让人省心的人了。

  苏定方、张士贵、薛仁贵、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等人在学独当一面的同时,秦风自己也在学习如何当一个大都督,做上位者应当做的事情。

  与此同时,秦风将刘仁轨提拔为诸曹参军事,将马周提拔为录事参军事,各自都官升一阶。至于杜荷,一边追随薛仁贵他们军训,一边还要跑来帮助刘仁轨、马周处理政务,可谓是最忙碌的一人了。

  不过北上庆州之时,他回家了一次,并带来了杜如晦写给秦风的信。信的内容没有丝毫公事上的事情,有的只是一个普通父亲的感谢,以及对自己孩子的期望,杜如晦在信中放下身段,以请求的口吻请求秦风像带房遗爱一样,将杜荷带成一个正常人。秦风阅读完杜如晦的书信后,递给了杜荷,杜荷看完之后,失声痛哭了一场,之后,就变成了一个工作狂。

  杜荷为人机灵口才绝佳又虚心求教,政务上遇到了问题,立马就向刘仁轨、马周用心请教,杜荷如此用心,他们也不吝啬的指点。杜荷天赋本就绝佳,又得刘仁轨、马周的指点,未来的道路,将会如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