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人正是义成公主。

  杨政道一见义成公主,一头扎入了义成公主的怀抱里。

  “道儿,你是隋王,是大隋的皇帝,哭哭啼啼的成何体统,将来怎么统治天下万民。”义成公主眼里闪过一丝悲哀。

  “义成姑奶奶,我不要当隋王,不要当大隋的皇帝。姑奶奶,姑奶奶,我们不当隋王和可敦了好不好?我们,我们和奶奶一起去放羊吧!”杨政道摇晃着义成公主的手臂,涕泪满面的哭闹着。他是皇室帝胄的唯一骨血,故而,凝注了隋朝遗老遗少们的心血,自他懂事起,就天天学习,不间断的学习各种化以及帝王之道。

  一晃多年,当年的婴孩,已经到了贪玩好动的年岁,但因隋王身份束缚,让杨政道完全失去了自由。本就是寄人篱下,还失去了自由。这样的隋王谁愿意当,杨政道已闹别扭很多次了。而这次更离谱,宁愿去放羊也不愿意当这隋王。

  义成公主看着哭闹的杨政道眼中闪过一些不忍,但念起自己悲惨的遭遇,大隋可叹的没落,眼中闪过一丝厉色,冷言道:“好啊!我与你奶奶陪你去放羊,大不了一起被狼吃。”

  杨政道顿时面色惨白,身子不自觉的缩了缩,眼中闪着惊惧之色道:“那我还是当隋王吧。”

  他永远不会忘记,颉利可汗的一次残暴的作为,前些日子,几个忠于突利的部落被颉利的手下屠杀一空,几个部落领让颉利残忍的推到狼窝里去味那几十头恶狼,那凄厉绝望的惨叫,以及那快变成一堆骨头的尸体,在杨政道小小的思想里留下了深刻的阴影,令他有了一种恶狼恐惧症,听到“恶狼”二字,就忍不住为之颤栗。

  义成公主冷眼旁观,看着几欲抖的杨政道,想着越来越渺茫的前景。

  “烂泥扶不上墙”几个字差点脱口而出。

  悲愤、心寒、伤心、绝望……各种负面情绪自心头涌上,压抑义成公主差点窒息,悲哀的心道:“一国之君,可以无才,也可以无德,但不能没有狼一样的野心,不能没有狼一样的胆识。这样的人,能复兴大业么?”

  义成公主不确定,她甚至连想都不敢再想,她怕,她怕自己对杨政道失望,更怕自己复国之心会因此而动摇。

  道儿是杨家唯一的骨血,身上流着文帝的血脉,道儿还小,总有一天会龙翔九洲。

  义成公主别无选择,只能进行自我催眠与自我麻醉。

  为了大隋,也为了她自己的付出能有一个回报。她必须坚持。

  她多年的付出,多年的痛苦就如一个笑话,到了现在还没有得到任何的回报。

  义成公主不甘心,她要报仇,她要向天下证明,证明自己的付出是有回报的,证明杨家还能击败一切逆臣。

  大隋还没有亡,还有嫡系血脉。

  当初能把杨政道从战乱里平安无事的解救出来,今天,她同样能够将他扶上九五至尊之位。

  义成公主坚信自己不会错,坚信杨家遗孤会如同当初的文帝,以摧枯拉朽之势荡平各种不服气,最终一统天下。

  努力摆平了心态,义成公主柔声细语的安慰着杨政道,向他诉说杨家的辉煌,构思无限美好的前景,既给杨政道也给自己画了一个饼。

  杨政道像听故事一样,依在义成公主的怀里,聆听着杨家祖辈的风采。

  只是,他小小年纪心灵里想不明白,既然杨家先祖这么厉害,自己为何会沦落到了突厥,为何会寄人篱下?8



第247章:邪恶

  “可敦,我回来了。可敦,我回来了。”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了,布置军队的颉利回来了。

  突厥的局势,已经动摇了颉利可汗的威信与统治,这些日子,颉利可汗非常不好过,他除了与突利、夷男正面对峙,还要在后方费心费神的防备、拉拢中间派,焦头烂额之下,颉利可汗已非当初气吞山河、万里如虎的霸主,现在,他鬓发斑白,容颜憔悴,一副疲劳也落魄的模样。

  “我,我!”杨政道脸色一阵死灰,在惧怕恶狼的时候,他连颉利也害怕上了,这个把活人生生丢进恶窝里的男人,比恶狼、魔鬼还要来得恐惧。

  听到这可怕的声音,杨政道潜意识就想躲避,只见他一把推开了义成公主,一头钻进了床底下瑟瑟发抖。

  义成公主恨铁不成钢的咬了咬牙,努力平息心里的怨恨,堆起笑容走了出去。

  “见过可汗!”义成公主强颜欢笑的敛裾一礼。

  颉利可汗今天的心情仿佛不错,他朗声大笑着,粗狂的声音震耳欲聋,“可敦免礼,哈哈!”

  义成公主笑问道:“可汗,可是有喜讯传来?”

  颉利满面春风的笑道:“可敦还是这般聪明,不错,我今天的心情非常好,十分的好。”

  “喜从何来?”受颉利可汗如沐甘霖的情绪所感染,义成公主心头的阴霾略微消散,颉利可汗这种表情,还是内战以后第一次出现,这段时间颉利可汗心忧战局,甚至连义成公主的床都很少上了。

  也怨不得颉利可汗不担忧,只因除了正面的突利与夷男,背后的一些中间派也在偷偷摸摸的有所动作,如果这一仗他打赢了突利夷男联军,便能洗刷耻辱。

  回到草原上。也能向忠于他的突厥民众一个交待。他的实力草原至强,只要民众服他,不众叛亲离,他有自信扫平一切不服者,坐稳他突厥汗王的位子。

  可要是败了,哪怕是打了一个平手,他就失去了洗刷仇恨的机会?众叛亲离的耻辱永远就刻在他的身上。

  突厥人信奉强者,突厥的汗王也必须是强者:拥有服众的个人实力,拥有服众的军事实力,拥有服众的威望以及服众的才智。

  颉利当初便用拥有这一切,才从两个侄儿手上抢过了汗王的位子,而且坐稳到了今日。

  他以为他能一直强势下去,但是大唐的崛起却让他的威信受到了严重的挑衅。

  一次失利,两次失利,三次失利不算什么……却若一直如此频繁的失败,就会导致突厥上下对于他们的汗王产生了不信任的情绪。最终,他们将一一投效他们心目中的强者,留给他的将是一个千疮百孔、众叛亲离的烂摊子。

  突厥本就不是铁板一块,自己突厥内部都有着异议,更何况那些依附突厥,不属于突厥的民族。

  这一次如果他输了,就更加无法跟突厥民众交待。

  他能够想象,一旦失败后,他将面对的是什么情况。

  故而,颉利可汗与突利、夷男一样,对即将到来的战斗,都投入了百分之二百的心思,所以,为了保住大头,只能委屈小头了。

  现在,颉利可汗心情大好,只因他得到一个对付联军的办法。是一个汉人告诉他的,他将信将疑的试过了,很简单,但绝对有效。

  “我找到对付突利、夷男小儿的办法了。嘿嘿,任他们有李唐支持又如何?用你们汉人的话来说,只要用上这个办法,我就能以摧枯拉朽之势破了突利与夷男。”

  “真的么?快与我道来。”义成公主惊喜一笑,整个人恍如百花怒放一般,有着无穷的魅力。

  颉利可汗哈哈大笑道:“你们汉人打仗不行,却诡计多端让人防不胜防。”颉利没有隐瞒,一五一十的低声的说着自己的战略构想。

  义成公主一听,仔细的想了一想,不由得开心大笑了起来,她知道,这个办法绝对起到扭转乾坤的作用。

  颉利见义成公主巧笑嫣然,心头一阵火起,银笑道:“可敦,今晚好生陪陪你。”

  义成公主有羞花闭月之貌,沉鱼落雁之容,一张脸蛋,精致得跟画儿似的,剪水瞳仁似是会说话,成熟的女人味,无尽的诱惑,让人心神激荡。

  可是,光凭容貌,在颉利后宫里,与之相仿者不在少数。颉利最为依恋的是义成公主比任何人都会侍候人、会侍候男人,每一次,都能够让他欲死欲仙,快不可言。

  除此之外,义成曾经是父兄的老婆,在义成公主这里,颉利得到别是一番的刺激,这是其他任何一个女人都无法给予的感觉。

  颉利可汗大手一伸,把义成公主抱在了怀里,笑呵呵的道:“爱妃,天色不早了,来来来,咱们来繁衍伟大的狼神子孙。”

  突厥于男女事,没那么多礼节,什么时候想了什么时候就要,根本不看什么地方。

  “可汗,不行啊!”义成公主吓出一身冷汗,惊惶失措的推拒着,她可记得杨政道还缩在床底下呢?

  颉利不怒反喜,义成公主无力的推拒,反而助长了他的兴致,哈哈大笑道:“可敦,每次在你这儿,都有惊喜。哈哈,我最喜欢你这样了……”

  床底下的杨政道觉得头顶上的床重重的响了一声。

  “啊!”紧接着,一声女人清脆而充满另类诱惑的声音传来,紧接着就是让人迷醉的声音响起。

  杨政道虽然还小,但是自小在突厥长大的他自然明白在发生什么事儿?

  这一刻,他不但没有害怕,反而露出好奇和兴奋的神色,激动得小脸通红。

  义成公主开始的时候还有所顾虑,但是在颉利的冲击下,快乐成了她唯一的感受,哪里还记得什么杨政道。

  义成公主很配合很享受,呻吟得如痴如醉。

  杨政道听得如痴如醉。

  几度高峰迭起,义成公主总算回过神来,思绪尽复,登时羞愤欲绝,偏偏颉利可汗今天特别耐战,他越战越勇,越勇越兴奋,叫得跟杀人似的。

  义成公主脸色青了,白了,又青了,又白了,反反复复,不知道多少回。脑门上渗出了汗水,心理承受力接近崩溃了。

  “啊!”

  颉利可汗一声满足的大叫声传来,叫得是惊天动地。

  这一声叫,让杨政道仿佛得了军令似的,打了一个寒颤,一脸的满足之色,生平的第一次,就在床底下丢铠弃甲。

  杨政道舒爽得呻吟出声。

  “谁?滚出来。”颉利是可汗,同样是一员骁勇善战的大将,听力自是非同凡响,而且他的警惕心甚强,虽然和义成公主进行一场大战,但杨政道一声轻吟,还是给他听到了。

  颉利跃下床来,飞快的拔出了寒气森森的宝刀,暴喝道:“滚出来!不然休怪我杀人了。”

  杨政道吓得惊叫一声:“姑爷爷,是我,我是政道。”

  “政道?”颉利满脸疑色的看着义成公主,

  义成公主羞愤欲绝,强笑道:“可汗,这是政道的房间。”

  赤身露体的颉利道:“政道,出来吧!”

  杨政道从床底下爬了出来,看着闪着幽幽寒光的宝刀,吓得满脸苍白。

  颉利脸上潮红未褪,他没有穿衣服,冲杨政道一勾手指:“过来!”

  杨政道颤微微的上前几步,屁颠颠的上前见礼:“姑爷爷!”

  颉利可汗上下打量着杨政道,忽然在杨政道的身上闻到了一股熟悉的腥味,他知道那是什么,忍不住哈哈大笑:“爱女,政道长大了,乖!”一双大手抚着杨政道的脸颊,脸上有着怜爱之色。

  可是,他双手上有亮晶晶的液体,发着阵阵幽香,那是义成公主的香汗和玉液混合物。

  杨政道忍不住咽了几下口水,似乎十分享受的吸了一口气,低声下气的道:“谢谢姑爷爷!”

  颉利眼珠一转,脸上露出了邪恶的笑容,一把掀开义成公主身上的锦被,哈哈大笑道:“政道,你看,这就是你们汉人的女人体,来来来,姑爷爷教你一一指认女人体美妙之处。”

  杨政道看着义成公主泛着桃红的玲珑曼妙胴体,双眼圆瞪,傻愣愣的盯个不体,他从来没有想过女人的身体居然这么好看。

  颉利哈哈大笑,丢下宝刀,一把捏住义成的高耸玉峰,轻捻峰顶的红宝石,邪恶的说道:“来,政道,你也来玩玩。这是女人的……”

  杨政道不知所措,神差鬼使的伸出右手,一把抓住义成公主别一只玉峰,丰硕的玉峰,他一只手根本握不过来。

  “政道,你看这处丛林,水草丰盛,哈哈,肥着呢?是不是像两扇门?你看那白色的水了没有,那是……那珍珠是……”

  颉利像是一个人体学的老师,指着义成公主的胴体,不厌其烦的指教,而且,还抓着杨政道的手,伸进幽谷玩弄……

  义成公主太清楚颉利的变态了,她知道接下来将是意味着什么,尖叫一声,张嘴喷出了一口鲜血,一口气喘不过来,昏迷了过去……

第248章:庆州都督

  

  “若昔帝王之经武,本七德以和众安民;惟我祖宗之有邦,逮百年而胜残去杀。忠勇将军、虎贲将军大唐长驸马秦风忠力济时,忱诚徇国。沈勇多谋,有卫青制敌之机,霍去病之智勇,所向无前,以征必克。功绩著于家邦……特受庆州都督一职,掌领庆、绥、延三州军事,卫我大唐之北疆。”

  长长的一道诏命,秦风也正式授命为庆州都督,负责长安以北庆、绥、延一线的边境安危。

  “陛下,臣反对!”

  召书刚刚念完,马上有人跳出来反对。

  秦风一看,郁闷坏了。竟然是自己的老徒弟孔颖达。

  “孔卿家有话请说。”李世民心知这项任命肯定不会那么容易通过,他心里早有准备,对手孔颖达出来反对,他并没有意外,所以和颜悦色。

  孔颖达肃然道:“陛下,小秦将军文武双全,智勇双全,确实是不世之才,可他毕竟只是十六岁的少年,亦无单独领军之经验,贸然担当重任于国不利,于他不利。庆州一线关系重大,不宜儿戏。”

  在唐朝都督的权力极大,都督固然主要负责地方军事,掌诸州兵马、甲械、城隍、镇戍、粮禀等所有关乎于军事的事物,但也有总判府事的权力。也就是说只要他愿意,一样能够兼理民政,施行军政两头抓。一旦秦风坐实了庆州都督之位,那么,他就是三州之地的土皇帝,老实说,孔颖达反对的理由很充分,毕竟,秦风毫无资历可言。

  “孔大人此言差矣!陛下,臣认为小秦将军足以胜任庆州都督一职。”大唐首相房玄龄悠然出列道。

  “论文自不用说,论武小秦将军是武壮元,具有徒手弑虎之能!论军,独自一人训练出大唐第一军,当今十二卫无不学习小秦将军治军、整军之道;大家都知道目前惩治贪官污吏之法尽皆出自小秦将军之手,吏治就更不用说了吧;若说他无单独领军之资历就更加说不上了,我大唐立国十年,除了小秦将军,谁有率领大军深入大漠千里之经历?千人北上丝毫无损,不但成功让颉利、突利、夷男相互怀疑,并且最终发生了内战,而且,时至今日,对方还不知道当时的那股神秘大军是谁,伤敌无数,过了半年敌人还不知对方是何方神圣,这不是能耐是什么?如果非要以年龄来定论,那么小秦将军确实不够资格,但诸位想一想,前有甘罗十二拜相,后有霍去病深入大漠,逼皖‘匈奴远遁,而漠南无王庭”’,古有先例,我大唐难道就没有这种不拘一格用人才的勇气么?”

  杜如晦亦道:“陛下,臣赞同房相之言。除此之外,庆州位于灵州、代州之间,左有兵部尚书李靖、右有左威卫大将军李绩牢牢看守,一个四分五裂的突厥已经无法威胁我大唐边境,庆州一线乃是第一道防线,即便动兵也不至于到此,故而,作战的机会十分渺小。秦风担任庆州都督,第一,能够人尽其才,第二,能够为我大唐培养后继人才。诸位大人,请大家好生想一想,李尚书已经五十七,李绩将军已有三十四,李道宗已近三十……再过十年二十年,若现在不培养下一代中坚力量,十年、二十年后,还有几人能为我大唐守护边疆?汉景帝富甲天下,可用之将唯有周亚夫一人,其中的悲哀与苦楚尤有眼前。现在不给后辈人才机会,难道非要置我大唐于无将可用的时候才悔不当初么?”

  房玄龄从才华上分析秦风可担重任,杜如晦则历数了当朝名将的年龄,为大家敲了警钟,同时,也借助李靖、李绩二将的威望来打消了大家心中的疑虑。

  二相出面,顿时压下了一大片大臣的异议,满朝文武除了窃窃私议以外,再也没有一个人站出来反对的。

  长孙无忌尽管不愿,但,房谋杜断一唱一和,配合默契,几乎阻挡了所有的理由与借口,连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他知道李世民早有定断,他狡猾似狐,心知此刻要是出声反对李世民的决定并没有任何好处!索性不言。

  蓦然,狭长的双眼一亮,看了房杜二相,又看看稚气未脱的秦风,意味深长的笑了一笑:“对哦,让他到北方折腾去。免得他在朝只有多接触陛下的机会,要是打的不漂亮……哼哼,那就怨不得老夫了……”长孙无忌心念于此,道:“陛下,房相、杜相言之有理,臣赞同。”

  随着最有影响力的三大首领先后表态,庆州都督最终落到了秦风的身上。

  “秦风上前接旨!”

  “末将领命,定不负众望。若异族胆敢进入庆、绥、延地界,必教他们有来无回。”秦风慎重的上前领命,自信十足的夸下了海口。

  李世民难掩鼓励的神色,道:“小秦将军,你有何要求尽管道来。”

  秦风接过任命,提议道:“兵贵神速,末将希望能够不带粮草,明早即刻出发!”

  李世民沉声片刻点头道:“好,朕既任命你为庆州都督,这事情由你来决定。朕这就快马加鞭,沿途吩咐地方官员沿途相助。”

  古代行军,分为好几种方式,若用能够理解的词语表示就是正常行军,急行军,还有加急行军,是根据战情不同而改变的行军方式。

  正常行军这个不用说,寻常的速度,寻常的赶路,物资辎重齐备,以稳妥为主;急行军则意味着赶路急行,自带吃喝以及一些轻便的物资,笨重的物资则需要弃之一旁,减少部队负担,加快行军速度。加急行军连吃的都不带,只带兵器衣甲,闷头闷脑的赶路,只有在战况万分危急的时候,才会选择的行军方式。

  当然也不要以为兵卒是铁打的,可以不用吃饭。不要忘了支持军队运转的是国家,为了应对战事,自古到今,朝廷都会在战略性要地搭建军用粮仓,以备突发战事所需。

  面对这种加急行军,地方上的官员会从军用粮仓里领出粮食,在指定地点做好膳食,等大军抵达时,可以立刻食用。这样地方官员与军队的配合,能够最大限度的将行军速度提升到极致。

  历史上很多看似不可能的行军都是这样完成了。一般只有在战况万分紧急的时候,才会选择如此行军。

  这一次出征,秦风选择的就是、加急行军。

  加急行军需要沿途官员配合,所需求的物质经济更在前两者之上。李世民也知道给秦风去前方安排的时间不多了,顶多只有半年时间,故而,对他的要求无有不允,

  贞观三年。一月中旬。

  秦风渡过了新的一年,终于收了镇守边疆的任命。

  这一离去,也不知多久才能返回长安。秦风再此之前,早以抽空安抚好了长乐、郑丽琬。正如秦风想的,庆州并不是很远,他不能返回长安,但是长乐、郑丽琬却能随时随地的赶去庆州,往返也就是几天的路程,同时,秦风也承诺安顿之后,接二人一道去庆州团聚。彼此倒也不是很伤感。

  翌日,凌晨五点左右,秦风就到了终南大营,击鼓聚将,将出征之事告诉军中所有文武。

  罗通、程处默、尉迟宝庆、张士贵之流听到秦风果真是三军主帅,一个个欢呼雀跃,连连恭喜。

  秦风没有让他们闹下去将自己的意图说了出来。

  诸将一个个也停止了嬉戏,分头准备去了。

  还不足短短的一刻钟,诸位军中之将先后回来复命,他们准备好了。

  除去苏定方前期带走的十千五百兵马,余下的八千五百兵马的出征准备时间不足十五分钟,秦风对这速度满意的翘起了嘴角,这就是他改制后的成绩,现在的右骁卫军是一支随时随地都能投入战斗的强兵,而不是一群老兵痞组成空有战力却纪律极差的兵卒。

  这样短暂的准备时间,在古代绝对是神速中的神速了。

  一并前来相送的李承乾、秦琼、程咬金、尉迟恭等亲友见此,无不叹为观止。

  秦琼、程咬金、尉迟恭心中估算了一下,若是在自己所属的军队中,若是自己领军出战,这准备的时间少说也得半个时辰左右,故而,对虎贲军的速度与整齐的阵容更加惊叹

  秦风在拜别了亲友长辈,踏上了前往庆州的道路。

  秦风这一次十分干脆,虎贲军一个不落的全部带走了,除了聊聊几十人看守,终南大营差不多让他搬了个空。

  作为军人,虎贲军上下需要的不是父亲母亲一样呵护,军人从来不怕吃苦,只怕没有属于军人的荣誉。所以评价一个好将军,首要的条件不是什么与士卒同甘共苦,亦不是什么爱兵如子。而是能打胜战,一个能带着兵卒打胜战的将军。才是一个好将军。至于与士卒同甘共苦,爱兵如子什么的这些都是次要因素,有则更好。没有亦无伤大雅。

  秦风,虽然是一个毛头小子,但是,在虎贲军将士心目中,他毫无疑问是一个能打胜战的将军,是一位能够给部下带来荣耀带来荣誉的将军。其次他向来都是与士卒同甘共苦,一并训练,以身作则。至于爱兵如子,秦风或许差上一点,没有到那个地步。但是对于士兵的关爱也是有目共睹的。

  如他这样的有能力且能与士兵同甘共苦,对兵士还不错的将军几乎是没有什么缺点了。能在他麾下效力,正是兵卒梦寐以求的事情。

  对于秦风的相招,几乎是没有人不答应了。

第249章:三州刺史

  虎贲军绝对是大唐军队中最为奢华的一支军队了,只因全军上下,没有一个步兵,八千五百人中,除了人配一马,甚至还有多余出来的战马。李世民对秦风,对虎贲军的偏爱可见一斑。

  行不到三里,秦风远远的第一眼就瞧见了在长亭外等候的长乐,她端坐在一匹雪白无杂色的小马上,一身雪白外袍将自己的玲珑身躯包裹着。白色绣着金丝飞凤的披风在晚风的吹拂下,向后飘荡,朝雾照在她身上。非但无法喧宾夺主,反而如同绿叶一般衬托出那一身高贵气派。

  她当真如同夜黑中的皓月,明亮而迷人,让人无法无视她的存在。却又因为那一身气派。不敢逼近。

  她身侧立着一位身着青衣背负长剑的郑丽琬,她双手抱胸而立,有种冷艳高傲、英姿飒爽的不让须眉的风姿,两人站在一块,宛若春花秋月,难分高下、各有所长。

  秦风让诸将领着部队先行,驾驭着天罚往二女的方向赶去,经过长时间的相处磨合,天罚在两女的身上找到主人的气息,故而,二女虽无法单独骑乘,但,已经不像对其他人那样,对二女心怀戒备。

  “长乐、丽琬!”秦风没有在军营见到两人,知道他们肯定在就近出现,故而,一路上都有留意。

  见到两位心爱的女子,他心下一阵温柔,他身着明光铠行动不便,便并不影响他的行动,他纵身下马,大步走到二女面前,一手揽住一位爱人,在两人冰凉的面颊上各吻一个,笑道:“二位夫人,劳你们久候了。等我安顿了,就接你们过去团聚。”

  二众推拒一下,发现秦风抱得死紧,便任由他抱着,长乐公主整理着他的鬓发道:“此去任务重大,郎君初次领兵。还望谨慎行事。我与姐姐连夜求了平安符,愿君平安归来!”长乐公主手里拿着一块紫檀木制成的平安符,伸手递给了他。

  没有多余的话语,却能感受到那一片情意。

  秦风从不信鬼神,但对于爱人的一片情意,也隆重的接受了下来,并且当着二人的面贴身收藏。

  “你呢?没什么说的吗?”秦风看着一脸无所谓表情的郑丽琬,十分不爽的在她丰盈的香臀上重重的拍了一记。

  郑丽琬笑着轻轻踢他一脚,道:“平安回来,我等你娶我。”

  “好,一定!”秦风哈哈大笑,稍有的离别愁绪也为之一散。此时的秦风穿戴上等铠甲、衣袍,配合那俊秀的脸庞,卓尔不凡的气质,自有一股迷人的风采,

  郑丽琬有些痴迷的看着自己心爱的男人,柔声道:“边军不是你亲手带出来的军队,战斗力强不到哪里去,短时间内肯定无法给你多大的帮助,一切都看你的虎贲军,你要小心一些。”

  大唐的军制沿袭隋朝,用的是府兵制。府兵制不比募兵制,有利有弊。利处是多了数十万劳力,能够增加收成,有效的缓解隋朝带来的伤害。弊端自然是因为主帅不接触不参于训练,对于府兵的战斗力没有足够的了解。

  尤其是秦风这样还没有指挥过大军的统帅,对于陌生的府兵更是没有半点的衡量。尽管李世民已经采纳了他的常备军制度,但,目前正处于试验阶段,还没有在全国推广,故而,目前执行的依旧是府兵制。

  府兵还好一些,边军就更不好说了。边军的习惯是敌人来了就跑,打了胜仗就风涌而上,在年纪、意志方面远远不如十二卫及府兵。秦风要求紧急行军,兵贵神速是一点,更重要的是抓紧时间前往庆州整军备战,要知道,他还有四万名额需要在边军中产生呢,若无充足的时间,根本无法达到他想要的战斗力。

  秦风傲然笑道:“你们放心,只要给我半年,不,三个月的时间,即便是一团烂泥,我也能够打造成铁一般的军队,大不了,我宁缺勿滥,一万虎贲军使用好了,一样能够发挥出十万人的效果。”

  郑丽琬看着意气风发的秦风,颔首道:“这个我相信,也从来没有置疑过郎君的能力!谁会无端的否认自己的眼光呢?用郎君常用的话说,不是自己打自己脸嘛!”

  秦风一阵大笑,道:“我走了,等着我的好消息吧!”

  秦风重重的搂了二女一下,抬了抬手,做了最后的道别。

  两女远远的眺望着,直到那身影消失了很久,才打道回府。

  **********

  虎贲军一路北上,过汾州、宁州直抵庆州。

  庆州刺史孟剑敏,特地设下了宴席款待于他,绥州刺史刘大俱、延州刺史段德操一并到场。

  秦风的都督职位在孟剑敏、刘大俱、段德操之上,也因此存在着节制的问题。对于秦风这个突然冒出来的上司,三人自当怀着些许的不安。

  他们对于秦风的了解只停留在字面上,只知道他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