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壮哉大唐少年郎-第1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重轻伤者不计可数,最为关键的是存活下来的两万突厥兵都是全身湿淋淋的,在这冰冷的冬天里,他们一身湿衣的在马背上狂奔,到最后,能够活下去的恐怕十不存五了。
以三万六千之众与八万之敌血战半天,打退两倍于己的强敌……杀敌数量是获胜一方兵力的总和的两倍。
这一仗艰苦非常,但不得不说胜的极其辉煌漂亮。
“痛快啊,实在太痛快!”老远就听到大嗓门的程咬金哈哈大笑不止:“我老程打这一辈的仗,就属这一仗最为畅快了,虽说昔年虎牢一仗也爽快,可杀的毕竟是我们汉人,是放下了锄头镰刀的农民百姓,提起来也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可这一次杀的都是突厥狗,是异族,这身体上痛快了,心里更加痛快,简单比在炎热的夏天吃上一块冰块还要舒坦,小疯子,你老程叔这是服了你了。”
这老家伙,最后,还是经不住诱惑,在秦风下令全军辗压的时候,他是第一个冲出来的,看他满面笑容的样子,想必也是杀得非常过瘾了,要不然,此刻就不是赞扬秦风,而应是找秦风的麻烦来了。
“可惜了,如果不是为了大唐的千秋大业,我们今天就可以把颉利全歼在这儿了。”
秦风虽然高兴,但想着突厥跑掉的那两余万兵马,心中就很是不爽,道:“若非陌马营、破锋营、跳荡兵找到战马慢了,且追之不及,突厥兵今天能够活着离开的就不是两万余人,而应是数千、亦或是数百人了。”
虽然战绩已经很辉煌了,但是人心不足蛇吞象啊!
想到颉利可汗最后的那一招壮士断腕,秦风亦不得不承认,那一招壮士断腕断的漂亮。直接将秦风意图扩大战果的念头给挽杀住了。一万人不多不少,若秦风不将他们击溃,他们必然斩断追兵的后路,与撤退的两万突厥精锐前后夹击,将大唐的两万骑兵给消灭掉,但是选择将他们击溃,亦就等于错过了乘胜追击的可能。就算突厥兵体力不支,意志不强、士气不高,可是这拼死断后,凭借那股视死如归的气势,罗通、张士贵他们也一时间奈何不得。也只能选择将这股殿后军彻底歼灭,以扩大战果。可是这一万殿后的突厥兵也没有丢失掉他们英雄、勇士之名,一万人视死如归,愣是无一人逃跑,他们用自己的生命维护了突厥勇士的尊严,给颉利可汗争取到了逃生的机会。也正是他们,给倍于他们的唐军造成了四千的伤亡。
突厥人信奉强者,突厥的汉王也必须是强者:拥有服众的个人实力,拥有服众的军事实力,拥有服众的威望以及服众的才智。
但是,大唐亦是一个充满血性的国度,亦是一个崇拜强者的国度,他们对于那一万悲壮的突厥兵也给予了充分的尊重,对敌人的尊重,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自信的体现。
“你小子,这是得寸进尺了!”程咬金见秦风胃口大的可以吞象,实在忍不住给了他一拳。
秦风笑着受下。
“这一战,是可用辉煌来形容。不过,现在还不是我们高兴的时候。因为真正的灭突厥之战才刚刚开始。”
李靖向来持重。这一仗的辉煌自不用说,与破釜沉舟的突厥兵背水一战,西路军获得最终的胜利极不容易。更何况这一仗是以弱克强,击退了倍于己的敌人,杀伤敌军数量是己方出战人数的两倍,确实是无可挑剔的辉煌战果。
但是他们付出的代价也是沉重的,秦风的西路军损失了三分之一的战斗力,剩下三分之一也都带着伤,陌刀营更是体力严重的透支,若无三五天的时间去休息,恐怕连战马都上不了。
而突厥呢?
尽管他们伤亡惨重,但是形势还是异常严峻的,因为突厥族可召集来战的青壮尚有十三余万之数,且不说狼狈逃窜的颉利可汗还有威望去号召全族,可最少也能召集来一半之数吧,况且,他在一些边境城市里还布在重兵呢,这么算下来,真正掌握在颉利手中的可战兵力少说也还有八万之数,这么一算,也确实没到高兴的时候。
当李靖一一细算,把最终的数目透露出来后,大家的神色不由得为之一正,通过今天一战,他们再也不敢小视突厥兵的战斗力,若非突厥骑兵失去了冲击力的优势,若非陌刀营太过恐怖,那么,唐军的战损少说也要多出一万之众,而这个数字,也相当于北征的西路军彻底残了。
见大家神色凝重,秦风却是从容一笑道:“大总管尽管放心便是。这一战过后,颉利想要征讨的卷土重来绝非易事,如果没有一到两个月的休养生息、招兵买马,他根本不可能汇集到这么多兵马,况且,突厥各个部落互不属统,各自心中都有一杆称,颉利想要说动这些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势必是难如登天,时间决定着战局的走向,现在的天秤已经不向着突厥了。只要我们穷追不舍不给颉利喘息的机会,只要我们用血腥的手段对付胆敢帮助颉利的部落,那么,颉利在突厥各部落的眼里,将会成为瘟疫的源头,将会成为灾星,人人都将避之不及。况且,咱们东路军的李绩大将军迟迟未归,想必他是知道了定襄的形势之后,已是另寻突破口了吧!以李绩大将军之智谋,对付突厥人根本不在话下。”
说到这儿,秦风对着含笑而坐、目露赞许之色的李靖行了一礼,道:“说句不敬的话,大总管现在是杞人忧天!其实,完全没必要。”
“哈哈哈,一语即中。这话是说到点子上去了,现在我们与突厥比的就是时间。谁抓住了时间谁就是最终的获胜者。”李靖开怀大笑,秦风说的他又如何不知?只是见大家兴高采烈的,生怕大家,特别是秦风因此而骄傲自满,这才故意泼冷水,现在见秦风冷静的分析,且推理出突厥现实的问题,心中为之大安。
*****************************
当夜,李靖单独找来秦风叙话。两人一老一少沿着军营而行,定襄城现在臭气冲天,没有谁愿意受那种罪,索性就住在了军营里。
军营处处燃着篝火,照亮了一片天地!
两人也不骑马,就这么走着!
“你不会怪我夺了你的攻城之功吧?”突然,李靖紧紧的盯着秦风问着道。
想不到李靖问出这样的问题,秦风为之一怔,随即摇头笑道:“哪能呢?如果不是伯伯您当机立断的攻下城池,颉利会不会退兵还是两说呢?如果他再一次缩回城里,愣是与咱们硬扛着,不说灭突厥的目标无法在短期内达成,单就攻城咱们就得牺牲无数大唐勇士。战功这东西是死的,早晚会有。人命却不一样,没了就没了。我秦风虽然也恨不得包揽灭突厥的全功,但不至于为了一己之私,无视将士的死活。伯伯先一步拿下定襄城,实在是莫大的功德,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哪能怪您呢?”
李靖动容赞道:“贤侄真乃爱兵如子的大丈夫。”
秦风被赞的有点脸红,笑道:“伯伯过奖了,我可没那么伟大。不过是知道突厥残暴,不想我华夏子民受苦,也恨不得早点结束战事,给我大唐打下数百年的安宁罢了。”
李靖深深的看了秦风一眼,没有说话。
李靖亦是看中秦风存有这份能与士卒同甘共苦的态度,方才愿意倾囊相授。作为一个行王道之兵的统帅,李靖对于这方面还是很在乎的。大唐武将中,侯君集天赋潜力都极其出色,李世民对他特别关照,将之视为大唐的擎天玉柱,特别要求李靖传授他用兵之道,将他培养起来。但李靖觉得侯君集功利心太重,为了点滴利益不择手段,不为他所喜,便没有倾囊相授,只是象征意义的传授些许用兵之法。
第413章:器重
李靖为人重视品性,见此答复更是满意,笑道:“贤侄,听你这口气,好像不怎么喜欢打仗?”
秦风的好战性格,他是知道的,见他竟然存着早日结束战争的心思,难免奇怪。据他所知大多将军都不希望战争结束,因为那样他们就没有了用武之地,只能呆在家里混吃等死。
秦风理所当然的道:“杀人不是件愉快的事情,作为将军,士兵,过的都是刀口舔血的日子,没准今天晚上我们就让你别人在睡梦摘掉脑袋也未可知。老实说,打仗并不是我喜欢干的事情,从军也无非是机缘巧合,说句难听的话,是让我那岳父大人给逼的,他给了我两个选择,要么从军,当一名将军,要么从政,从一个县令干起,我想了又想,觉得从军虽说是危险了一些,可只要练出一支强大的军队,再加上自己事事小心一些,日子过也挺安逸的,况且,杀杀异族人,说不定还能混个名将之类的称呼,而从政就麻烦多了,每天都要处理如山一样的卷宗,每天都要处理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情,那烦也烦死了。几经思考,最终还是从了军,不过总的来说吧,我最大的愿望与陪伴自己的老婆周游天下!从此不再过问朝中军政要事。等彻底打败了突厥,我想我会休假一年,用这一年的时间来仗剑行天下,管管闲事什么的,偶尔调戏调戏一下良家妇女,然后用自己在诗作上的水平,骗一骗深闺中的千金,想来也是有趣得很。”
李靖这才真正认识秦风,哑然失笑之余,也在庆幸自己的决定:他已是花甲之年了,也想有个徒弟能够继承他的本事。只是兵法这学问博大精深,没有特别的天赋经历很难体会个中奥妙。加上他个人信奉儒学,不喜妄造杀戮,对于弟子的品行也有很大的要求。是故选择徒弟更是苛刻,到现在为止天赋上得他认可的也只有侯君集、秦风两人,品行上侯君集就逊色秦风许多。也因此选择将自己的编写的传给秦风,但他一直不确定自己的选择是否正确。
至为重要的原因是秦风的的煞气太重了一些,他喜欢杀了敌人之后,将敌人的部落也全部干掉。固然没有什么针对自己人之事,但以后之事,真的难说。李靖不确定秦风的煞心会不会用错方向,将矛头指向自己人,直到现在,他终于放心下来,知道自己的选择没错。
“不瞒伯伯您说,我与陛下已经达成了一个协议。”
“什么协议?”李靖这样持重的人,也忍不住好奇了,通过秦风的话,他发现这家伙的心态有种纨绔风流子弟的心态。不过,时下人皆如此,也不什么伤大雅之事。
秦风笑道:“其实也没什么好说的,就是和他说了,当我干到四十或者五十岁的时候,就会卸下一切的职务,安心的做一个属于我自己的秦风,而不是大唐虎贲将军的秦风。”
李靖诧异道:“你这想法挺别致的。”
“官场如战场呐。我不怕强大的突厥,就是怕与自己人勾心斗角,那样很没意思。”
“这…到时候也许容不得你了…”李靖心下一叹,他的心思与秦风想的一样,他也想当一个单纯的军人,可现实根本不允许,他这个兵部尚书之位,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盯着呢,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巴不得他犯错呢!此战过后,他的威望将到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功盖全唐的自己又如何自处?进一步就是出将入相的入相了,到时候,陛下应该如何安排自己?这要是当了宰相,军政谓是一把手的自己,那真可谓是一人之下了,
嗯,或许这小子说的也不错!
李靖并没有在这个问题做纠结,不过,也回答了他最初的那个问题:“放心吧,这一战过后,只要懋功发挥的好,就无战可打了。”
秦风疑惑了好一会儿,突地想起了李靖的布局,顿时佩服的五体投地。他受李靖的指点,渐渐的学会了战略,开始走向通过战术达到战略目的升华,但与李靖这决胜千里的战略军事家,还是有着一定的差距,想不到那么远,他已经想明白了缘由,安逸的坐等胜负消息。
一切都如李靖战略所预料的,颉利可汗这个人志大才疏,有称霸天下的志向,却无坐稳江山的能力。这一次关乎突厥未来的最后时刻里,他所依仗的不过是朔方、定襄加上东面战场三处犄角防线。如今朔方防线首先落陷,定襄紧随其后,相互依仗的犄角已破其二,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东面战场,不过以李绩的军事水平,想必东面战场也好不到哪里去了。契必何力确实有名将之才,可与李绩这头老狐狸比起来,还是有着很多的差距,况且,契必何力统领之兵并非是让他名垂千秋的令到禁行的大唐铁军,而是一盘散沙般的突厥兵,想要打败李绩,那简直是白日做梦。
李靖接着问道:“贤侄,接下来有何打算?”
秦风笑答:“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李靖目露赞许之色,这诗句用在此时是最妙不过的了,比任何言说更有具霸气,不过,他终究说出了最直接的问题:“此战,你损失了三分之一的军队,而且陌刀营累得连筷子都拿不起了,你还有何依仗?”
“行军不需要用手脚,给我半天时间,我的兵就能恢复如初。”秦风十分自豪的回道。
“是吗?”李靖用深邃的目光盯着秦风看了一会儿,说道:“可不要在阴沟里翻船。”
秦风信心十足道:“我知道我的兵,我一直强调高强度训练,全军上下皆以战时标准负重训练,与今天不同的是,以往只是训练,而今天是真正的厮杀。除此之外,无任何区别。”
“如此便好。”李靖知道秦风爱兵如子,他对敌人是秋风扫落叶一样的残酷,可是对自己麾下每一人,都能做到一视同仁,这一点,也是身为主将必须具备的品格。
“伯伯,重伤的弟兄们,就拜托您了。”
“应该的,你不说我也会这么做。”
“伯伯,小侄就此告辞了。”
“嗯!去吧。”待秦风走后,李靖望着那道背影,大声道:“记得你说过的话,用兵当行云流水、不滞于物,兵无常势,水无常形。尽信书,不如无书,坚持你自己的理念,不要让兵法限制了你的风格。”
这人有专攻,每一位将军都有领域之长。
秦风的长处就在擅于打硬战,能够利用自身武勇在短时间内激励三军,发挥极为可怖的战斗力,强行取胜。这也是勇战派的特点所在,李靖就算是当代军神,也做不到自己不擅长的事情。
像秦风这种近乎同归于尽的打法,他还真打不出来。
秦风回头道:“谢伯伯指点,”
对于李靖愿意倾囊相授却不愿意收徒的原因,秦风最初不了解,但经历了些许事情,也想明白了:李靖是何等了得的人物,放眼整个中国历史能够与他相提并论的也就孙武、吴起、白起、韩信、卫青、岳飞等廖廖数人。这些天下拔尖的人物除了急流勇退的孙武,从不养士卫青,又有哪一个有好下场的?
他们功高卓越,却无人能比,但最后皆因功高震主而亡。以李靖的能力,他的成就显而易见。
出将入相,对于他来说,有若家常便饭。这平心而论,手握军权威望盖世的统帅,确实比朝堂上的宰相更加可怖,更加的遭受忌惮。而他传授的能力是行军作战的统帅之学,以他的本事哪怕学了一半也足以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
试想一下,一个出将入相的功高卓越的统帅居于高位,背后还有一些干略非凡手握兵权的徒弟,那会是什么景象?这摆明了结党营私。在自寻死路嘛!
李靖是罕见的聪明人,都是那类功高天下而主不疑的了得人物。处事之圆滑,自是得心应手。
事故历史上李世民让李靖指点侯君集兵法乃至于得到真传的苏定方也未有师徒之名,作为功高一世,却不受疑的李靖。固然遇上了李世民这个有容人之量不滥杀功臣的君王,但他自己圆滑的处事风格也有着莫大的关系。
秦风想清楚这个缘由,也就断了拜师的念头,但心底深处却一直将李靖视为师傅。
回到自己的帅帐,秦风长长的吐了口气,回想起与李靖相遇的点点滴滴,暗道:“自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啊!”虽然只是短时间的接触,但李靖给他带来了很不一样的感觉。
让他感觉到了李靖是一个人!
这不是奇葩的感觉,而是事实存在的。李靖太有名了,有名的都成了神话人物。秦风与他通过李世民结识之后,所有的军事疑问,军事难点都能通过他得到解决。
所以很多军人对于素未谋面的李靖,都存在着些许崇拜的,在潜意识里觉得他无所不能,甚至将他视为了神,军神。
但是当你与他一接触,立刻发现他是一个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可就是因为有这种发现,才深刻的体会到了李靖的了不起,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充满了为人的智慧,有着绝对的冷静绝对的理智,给予人一种安心值得信任的感觉。
神做到这点不难,但作为一个人,李靖却有这番本事,实在了不起了不得。
这已经不关乎才智问题了,而是才智阅历经验,年过半百的李靖才智阅历经验都处在巅峰时期,是他一身中最强大黄金时期,也难怪给秦风如此感触。
反朴归真!
化神为虚!
是李靖最真实的写照!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第414章:医界泰斗
过了不久,张士贵、罗通、李业诩、程处默、尉迟宝庆、房遗爱等人都来了。??
秦风问道:“兄弟们如何了?”
“大将军,由于我们药材准备得充分,重伤的兄弟也均得到了妥善的救治。”说到这点,张士贵尤为钦佩。
虎贲军一个个都是百战精锐,尤其秦风的特别关照,每一个人的装备都是将校级别的铁甲,就算是朔方的普通边军,关键部位也都镶嵌着钢条等防具,武器都是纯钢锻造的,砍上百八十人头也不会缺口。当然这并不和规矩,兵卒的装备是有规定的。朝廷不可能给小兵小卒也配备钢制兵器。
但是秦风财大气粗,直接自己掏腰包支付了所有装备。
当官的怕财露白,引起上面的猜忌。
秦风却没有这个顾忌。
这他确实是有钱,这连连打胜战的,李世民左一个赏赐右一个赏赐,加上他爵位的俸禄、大将军的俸禄。还有数百户封邑的税收。秦风平时也不爱花钱。除了日常开销,这最大的支出就是买酒钱。
这银钱日积月累下来,着实是一笔雄财。
秦风这里还只是计算自己的收入,还没有将长乐公主的计算在内。
长乐公主每月的收入相当于秦风的十数倍,且不说那丰厚的嫁妆,李世民这个护犊皇帝左一个赏赐右一个赏赐,仅仅只算长乐公主身为大唐嫡长公主的上千封邑,足以让秦风一生无忧了。
可是,尽管收入不菲,可两人的收入加起来,还不如人家郑丽琬这位女财神的一半。
中华楼现已成为一个品牌,说是遍地开花亦不为过,在“不忘初心”的经营理念,以及保质保量、物美价廉,再加上各种跨越千年的营销手段之下,在诸多行业领域,中华楼已经形成了垄断,特别是在茶叶市场方面,由于中华楼的茶叶被封为御用之物,是贡品,故而,效仿的人虽是多不胜数,可在同等价位、同等质量之下,其他家的根本就比不过中华楼。
故而,秦风这个败家子花起钱来,根本就不心疼,对于自己的兵,他用的都是最好的,特别是在药材方面,储备的就更多了。
在装备上,也都是用着最好的。
秦风有钱,而且还是巨额的财富。还要装着一穷二白,那才是真有问题。
秦风私掏腰包。也应了一句话:有钱,任性!
只是他比较聪明,手法也做得十分隐晦,根本就不给人落养私兵的口舌,因为他直接找上了李世民,先将钱捐给国家,再由国家调配盔甲武器。
得了精良装备的虎贲军,如虎添翼。
至于药材方面,则是秦风自己弄的,也不怕别人闲言闲语。
“那就好,那就好。”秦风连续说了三次。
张士贵由衷的感谢道:“这多亏一个民间的大夫,这大夫医术高明,多亏了他,不但挽回了咱们几十名兄弟的性命,而且,也让十多名兄弟保住了他们的手臂。”
“哦?快点把医生,大夫给我请来,我要好生感谢感谢人家。哦,不,给我带路,我要亲自去请,去感谢人家。”秦风很是开心的说着,他军中不缺药材,就缺这种良医。一听有良医送上门来,比打了一场大胜仗还要开心几分。
在张士贵的带领下,以秦风为的一行主将来到了伤兵休息的地方。
找到大夫时,大夫正在给一员轻伤的士兵包扎,手法十分老道、迅,秦风一看就知道此大夫是个中行家。
此刻,大夫聚精会神,对于秦风他们的到来,毫无察觉。
秦风止住了正要行礼的士兵们,就在一边静静的等候着。
秦风也算是一员医生,以前,他也亲自给士兵治疗伤势,故而,对于秦风的到来,将士并不意外。
“好了,休息半月又是生龙活虎。”大夫忙碌完毕,向士兵交待着说道。
士兵也没有注意到秦风的到来,只听他有些为难道:“大夫,实在太谢谢您了。我,我这是轻伤,不会影响战斗吧。”
“不行。”大夫摇头道:“伤筋动骨一百天,半个月已是少算了。你就好生休息吧,军队那么多人,少你一个不少,多你一个不多,可是对于你的家庭而言,你是不可或缺的。”
“不,大夫。我没有家庭,我的家让突厥毁了,军队就是我的家,虎贲军就是我的家,大将军是我们的灵魂,我的兄弟们上阵杀敌,我怎能躲在背后休息。”
“行了,就听大夫的吧。”听了士兵的话,秦风心头感动,见他还要坚持,便出声制止道:“大夫只说对了一半,在虎贲军这个大家庭里头,在我秦风的心里,每个人都是我秦风不可或缺的兄弟,今天的休息就是为了更好的做完明天的事情。”
“大将军!”那员士兵挣扎着想要起身,尤自嘴硬道:“大将军,我可以的。”
“这是军令!”秦风脸色一沉。
“喏!”那员士兵委委屈屈,心有不甘的样子。
“服从是军人的第一天职,以后,我不希望再听到违背的话。别忘了,当初我是怎么惩治你们的。”
众将士一听,无不脑袋一缩,一刹那,似乎又回到了热火朝天训练的时光里,而秦风,则是化身成了那个恶魔一样的教官。
秦风见状,神色忽然一缓着笑道:“晚上有行动,自认为可以出战的,绕着军营跑一圈,如果胜利通过,我会同意你们的要求。”
“好,好!”
“多谢将军!”
一些轻伤的士兵顿时,又生龙活虎了起来,迫不及待的跑了出去。
他们不需要监督,秦风也懒得去监督,如果连训练都需要监督,那他就不够资格当一员好兵。
“这位将军。”这时,大夫双眼喷火的盯着秦风,大声道:“你知不知道,他们是伤兵。”
“我知道,但是我更知道他们是大唐的士兵,他们的使命是保家卫国,现在,国家与百姓需要他们。”
大夫脸红脖子粗的说道:“你,你,你这是不爱惜士兵的生命。”
秦风道:“士兵是杀人的职业,大夫是救死扶伤的职业,我知道两者是矛盾,也理解大夫的心情,可,身为军人就要有牺牲的准备。我秦风虽是虎贲大将军,可我同样是一员士兵。也拥有战死沙场的准备。他们,也一样。”
“是的,我们都是一员士兵,我们可以随时牺牲。”秦风身后的将军们异口同声。
顿时,一股澎湃的气势油然而起,将大夫说得讷讷无言。
“多谢大夫不辞辛劳,挽救了我一众兄弟的性命,解除了他们的痛苦,谢谢。”秦风深深一躬,然后问道:“敢问大夫如何称呼?”
大夫回了一礼,用**的口吻道:“草民孙思邈见过大将军!”
“你就是神医孙思邈?”
孙思邈!
秦风听了这个名字,整个人有一种让雷劈到的的感觉。
又一个了不起的伟人横空出世!
也许孙思邈的知名度远远比不上唐太宗这类的君王,比不上李靖、李世绩这类的千古名将,但是他给中华给世界带来的影响绝对不会逊色他们之中的任何一个,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
药王孙思邈!他是继医圣张仲景之后中国第一个全面系统研究中医药的先驱者,为中医展建树了不可磨灭的功德,是我国医德思想的创始人,被西方称之为“医学论之父”。
“久闻孙神医之名,今日得见,实在荣幸。”秦风肃然起敬。
他一脸欣喜之色,孙思邈却冷冷的说道:“与秦大将军之医术相比,草民这点医术算得了什么?神医之名草民不敢当。”
秦风一时不差接受不了,呆立当场,但见孙思邈一脸的厌恶,恍然大悟。
孙思邈厌恶的不是他,而是战场。作为一个宅心仁厚,悬壶济世的大夫,他对于战争有着深深的厌恶,而自己刚刚又下达那样的一个命令,使得孙思邈对自己产生了抗拒之意,厌恶之心,觉得自己是一个不珍惜生命的人,这才摆出一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脸孔。
“你这老头,你……”脾气火爆的房遗爱大怒,只是他话未说完,就让一边的罗通扯住了,作为秦风的兄弟,罗通知道秦风一直致力于打造一个军队中的医疗队,通过秦风的语气,他也感觉到秦风对于这个自称是孙思邈的人的重视。
秦风沉默片刻,问道:“孙大夫,不知你今年贵庚?”
孙思邈依旧有些恼怒,但还是答道:“六十有三!”
秦风心算了一下孙思邈出生的年份,道:“六十三岁,也就是说大夫出生时,前朝大隋刚刚建立不久,那一年隋朝建立,不久后一统南北,统一天下,然后迎来了开皇盛世。如此说来,孙大夫亲眼目睹了整个隋朝的兴衰?”
孙思邈不明所以,点了点头。
秦风沉重道:“我记得在大业二年,隋朝的人口将近九百万户,而在天下一统,贞观初年却户不及三百万,之间损耗六百万户,死了数千万人,对于这恐怖的数字,孙大夫不知有何感想?”8
第415章:医者仁心
“大将军说得一点没错。 当时真可谓是: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大将军年幼是不知道,那活着的百姓也是骨瘦如柴、面黄肌瘦,不用人去杀,只要一阵冷风就能把人给吹死。”
孙思邈眼睛透露着悲痛的情绪,言语中带着一丝恐惧与颤抖,可见,当时的情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