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边唐-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纯钢铸造的短矛锋利而沉重,将校们都是一顶一的好手,力量极大,何况还有战马前冲带来的巨大速度,威力极为惊人。被短矛刺中的吐蕃人都是被直接贯穿身体,两波短矛扔出去,吐蕃人便又倒下去几十个。

这个时候还活着的几十个吐蕃人终于是反应过来了,一个个怒吼着挥动武器冲了上来,然而此时已经迟了。

之前遭遇元戎弩猝不及防的打击,已经让他们的战马失去了速度,马璘等人却是刚好把战马的速度调整到最大。密集的锋矢阵型如同一把尖刀冲入吐蕃人凌乱的队伍,沉重的陌刀雪片般的飞舞,所过之处断肢横飞。仅仅来回一个扫荡,所有的吐蕃骑士便都倒了下去。

马璘拨转马头,见吐蕃大军居然都停在了原地,一个个极为震惊的看着这边。冲出来拦截他们的吐蕃骑兵共有两支,另外的一队五百余骑兵居然也停在了那里,骑士们都是一脸惶恐的看着这边,没人敢再冲上来。

马璘畅快大笑,大喝道:“逻些鼠辈,不过如此!”说完长笑一声,策马便走。

“逻些鼠辈,不过如此!”杀才们整齐划一的大喊一声,皆是放声狂笑,跟着马璘转身便向来路驰去,心中仅存的一丝紧张也早已一扫而空。

吐蕃大军之中军处,发出阵阵愤怒的咆哮,然后苍凉的号角之声密集的响了起来。

马璘在马背之上回首一看,逻些大军之中快速驰出了数千骑兵,把那五百余骑兵围在中间。

那五百骑兵从旗帜上来看,乃是最为靠近象雄的苏毗部落的战士。几千骑兵把五百骑兵围住之后,又是一阵号角响起,顿时箭如飞蝗,哀嚎连连。

十几息之后,哀嚎之声便不再响起,几千骑兵驰回本阵,五百余苏毗战士连同战马全部倒在了地上。

马璘抽了抽嘴角,心道尺带珠丹也是个狠角色。

这个家伙当了几十年的吐蕃赞普,和大唐争夺河源和安西很少占据上风,麾下各个部落自然难以从大唐掠夺到财富,这样的状况之下居然能保住赞普之位,显然还是有些手腕的。

苏毗部落这些家伙也算是倒霉,五百余人就这样被尺带珠丹拿来祭旗。若是他们不是苏毗部落的,而是赞普家族悉补野氏或者是和悉补野氏关系密切的韦氏、没庐氏的战士,尺带珠丹未必就会下此狠手。

第一百二十七章堑壕显威

吐蕃赞普出兵之时,惯常驱使被征服的部族为先锋,本部兵马则是作为后援。被悉补野氏征服的象雄、苏毗、吐谷浑、党项、白兰等部落的战士,通常就是冲在第一波当炮灰的角色。这些部族战时伤亡率极大,分战利品时则是少得可怜。

这一批被吐蕃大军围杀的苏毗部落骑士大多都只有破旧的皮甲,有些甚至连皮甲都没有,在吐蕃大军之中,苏毗部落旗帜下还有数千骑兵,也基本都是如此。反观尺带珠丹中军王旗之下的逻些精锐,居然有三成左右身上罩着铁片连缀而成的扎甲,手上拿着的长枪大盾重剑也不是苏毗部落战士的简单武器能够相比的。

这一次尺带珠丹带大军汹汹而来,第一波上来的肯定还是那些仆从军,这是显而易见的事情。不过吐蕃中军那两万余人,显然才是尺带珠丹真正能倚重的力量。看这些家伙的装备,便知道这些人都是可做骑兵也可做步兵。这两万多精锐,才是尺带珠丹此战最重要的本钱。

五百多同族被赞普围杀,剩余的几千苏毗部落战士极为愤怒,却没有一人开口说话。被逻些人征服了一百多年了,这些事情他们已经习惯了。

马璘并没有继续在吐蕃军前停留,而是带着将校们直接回到了受降城中。下马威给一次就够了,战斗还是要实实在在的打。

逻些大军如潮水一般缓缓逼近,站在受降城城头之上,可以看到大军之后跟着大量的吐蕃奴隶还有老弱妇孺。驱赶着大量的羊马牦牛。

这是吐蕃人作战时最常见的状况。靠着这些牲畜可以维持较长一段时间的补给。便于持续作战,遭遇挫折也可以快速补充兵力再战。不过坏处也是很明显的,那就是只能胜不能败,一旦彻底败了所有的东西都归敌人所有。是以唐军在和吐蕃人的作战之中,取胜之后缴获的羊马牦牛往往数以万计甚至十万计。

密密麻麻的吐蕃人如墙而进,地面剧烈的震颤着,壕沟内隐藏的象雄老弱男丁一个个兴奋的握住手中的武器。他们明知道自己的命运,却并不感到畏惧。

这是象雄的复国之战。必须要取胜。他们身为伟大的象雄王的子民,已经是做好了流血的准备。

吐蕃大军在壕沟外面二里停了下来,黑压压的人群从城头上看上去便如同是一片海洋。

受降城背靠大山,紧邻大道,周围三面全部被壕沟重重包围,城市无法和中原的大城相比,却穷尽了马璘的智慧,结合了中原城市和西方堡垒的特点,设计得极为特别。

城市不是中原城市常见的方形,而是六芒星的形状。城墙曲曲折折,转弯极多。八牛弩便隐藏在转弯之处。纵然敌人有重型攻城器械,想要从城墙上打开缺口也极不容易。

建造这座城市,马璘并非是仅仅为了这一战,而是要把这座城市当做大唐在高原上的一个永久据点。

城市之外的壕沟是用来削弱吐蕃人的,这是象雄人需要完成的任务,而等到吐蕃人到了八牛弩的射程之内,才是安西健儿出手的时候。

……

支离破碎的草甸,壕沟后锋利的铁丝网,一座突兀出现的巨大城市,这一切似乎让吐蕃人很难适应。吐蕃大军停下来之后,不断有游骑驰出前往查看,却并没有立刻发动进攻。

马璘站在受降城城头看着这一幕,嘴角泛出一丝冷笑。

吐蕃人远道而来人困马乏,想要歇息一下乃是正常。象雄人在壕沟里等待许久,便如同是绷紧的弓弦一般,若是等待太久未免就泄气了。这样的事情,他自然是不容许发生。

马璘摆了摆手,很快城头高杆之上挂出了一个裹满了石灰的少年人头,整匹的西州大练上写着“赞普之子”几个大字,在风中来回飘荡。大字乃是用鲜血写就,在白练上显得极为显眼。

吐蕃游骑来往如飞,这里的状况尺带珠丹肯定会知道。马璘不信看到自己儿子的人头之后,这个老家伙还能坐得住。

果然不出马璘所料,片刻之后,吐蕃大军之中苍凉的号角声密集的响起,大队的吐蕃骑兵列好了阵型,开始向着城市缓缓逼近。

这些人身上只有简陋的皮甲,有些连皮甲也没有,正是被尺带珠丹征发而来的炮灰部队。

骑兵逼近壕沟,却不知道该如何是好,这时号角声再次响起,声音更加的急促。

为首的骑兵首领一阵怒吼,骑兵们一个个下了战马,拿着武器逼近了第一道壕沟。壕沟内忽然有大量的羌人冒出头来,迎面便是一阵箭雨射了过来。

象雄老弱射术倒也不错,几十个倒霉的吐蕃人被射倒在壕沟边上。见到迎接他们的不是唐军那种恐怖的弩雨,吐蕃战士们反倒是有了信心,怒吼着拿着武器冲了上去,直接就跳进了壕沟之内,和象雄人展开了血腥的厮杀。

壕沟内顿时杀声一片,双方的武器都大致相差无几,狭小的壕沟内根本无法躲避,全部都是硬碰硬。

一个年迈的象雄战士把锋利的吐蕃式长矛刺入对手的肋间,拔出长矛之时却被一柄重剑拍碎胸骨,用剑的吐蕃战士却又被一位象雄少年在腰间刺了一刀,和象雄老者一起倒了下去。

嘶吼之声在第一道壕沟内密集的响起,利刃入肉的声音接连不断,壕沟内的地面很快就被鲜血染红。

很快第一道壕沟里的象雄人被清理干净,吐蕃人也付出了极大的代价。狂热的象雄人为了复国悍不畏死,虽然是老弱也给吐蕃人造成极大的杀伤。

壕沟后是一道高高的土坡,是挖掘壕沟时取土堆成的,拍打得极为结实,上面扎着锋利的铁丝网。吐蕃战士面对着这道铁丝网毫无办法,只好跟着几个逃走的象雄人沿着曲曲折折的壕沟向前追去。

刚刚转过一个巷道,迎面便又是一波箭雨,这么近的距离,皮甲也无法防御,顿时吐蕃人又倒了一片。而身后不知从什么地方又冲出了一波象雄人,全部是拿着锋利的吐蕃长矛,如树林一般密集的攒刺过来。前方的象雄人也是抛下了角弓,拿着吐蕃长矛便扑了过来。

被象雄人从两面夹击,吐蕃人的人数优势便没了用处。别的武器在这里忽然变得极为累赘,长而锋利的吐蕃长矛在壕沟内占尽了优势,百余名吐蕃战士被四十余名象雄人持长矛堵在巷道内两面夹击,不一会儿就被杀得干干净净。

杀光吐蕃人之后,象雄人很快就消失在巷道之中,后续的吐蕃战士冲了上来,只看到一个背影。

在壕沟之间的地面之上,还有些曲曲折折的通道,足以容好几匹战马并行,部分吐蕃士兵策马冲了进去,用羽箭居高临下的和壕沟内的象雄人对射,然而忽然战马一个个嘶鸣着倒了下去。

掉下战马之后,骑士们这才发现原来脚下地面上全部都是密集的浅坑,战马一踏进去便生生折断马蹄。象雄人顺着坑道的斜坡冲了上来,锋利的长矛一阵攒刺,便把骑士们全部刺死,又顺着斜坡溜进了壕沟。

壕沟之内,不时响起象雄人短促的命令之声,一**的象雄人倏忽来去,把涌入壕沟内的吐蕃人包围截杀。每一个象雄人都对自己驻守的一段壕沟极为熟悉,也学会了听头领们发出的那些唐人发明的简单命令。狭窄的壕沟之内,长而锋利的藏式长矛成了最恐怖的武器,个人的武勇完全没了用处。

有吐蕃人勉力翻上壕沟,迎接他的便是从各个方向飞来的羽箭。他们没有防御厉害的扎甲,这么近的距离之上,直接便是被象雄人射成刺猬。

后续的吐蕃士兵并不知道前面发生了什么,连绵不断的跳下壕沟,一旦跳下去之后很快就失去了方向,只能是跟着同伴茫无目的的冲杀。

无处无在的巷道,无处不在的象雄人,一队队的吐蕃士兵被象雄人偷袭、分割、截杀,在锋利的藏式长矛之下倒下。

两千多吐蕃战士进入壕沟之中,很快壕沟之内的厮杀声便平静下来,浓郁的血腥之气在壕沟内飘散,无主的战马在壕沟之前来回徘徊不肯离去。几百名象雄人忽然从斜坡冲出壕沟,把吐蕃人留下的战马顺着壕沟之间的通道驱赶了回去,全部赶到了受降城下。

吐蕃人第一次试探性的攻击,就这么结束了。

独臂的象雄王站在马璘身边,目光变得极为明亮。他实在是没想到战斗会是这种局面,象雄人的老弱居然这么快就这么全歼了敌人。

按照事先的要求,双方的伤亡被很快报了上来。吐蕃人派出的苏毗部落战士超过两千六百名全部战死,一个没能活着回去,象雄人战死五百余,伤者基本也是此数。

五百伤者基本也是失去了战斗力,大半都不能再参与作战了,然而即便是如此,苏毗部落精兵和象雄老弱的损失比例也是达到了二比一的惊人比例。

听着象雄斥候激动的声音,马璘淡笑着点了点头,心中却是重重松了一口气。

象雄王李贡布看着马璘,忽然重重地跪在地上,向着马璘连连叩拜。

第一百二十八章成神之夜

马璘笑了笑,也没理他。李贡布叩首三下之后站起身来,看着马璘一脸惭愧道:“将军真神人也!小王之前还在心里埋怨将军不肯派弩手出战,实在是惭愧。将军大人能教我们这么多,象雄人哪里还能奢望其他!”

马璘淡淡一笑:“你象雄人欲要复国,必须要靠自己的力量击败逻些人。若是全靠大唐之力,逻些人败了也不会服气,你们胜的也没底气。”

李贡布连连点头:“将军教训的是,是小王自己糊涂了。”

马璘没再理他,心道不派弩手出战不过是不想让汉家儿郎遭遇损失罢了,你象雄人死一万个老子也不会在乎,死上一个汉家子那就是割老子的心头肉。至于别的话,老子都不过是说说而已。

……

这些堑壕的设计马璘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至于效果如何其实心里也没底,象雄人能够执行到什么程度更是没有把握。如今看起来,效果倒还是不错的。

远道而来的吐蕃人显然不明白堑壕战该怎么打,毕竟这是千年之后的智慧。堑壕铁丝网都是未知事物,象雄人又训练了一段时间的堑壕作战,所以这才占了便宜。

堑壕可不仅仅是壕沟,还有大量的藏兵洞穴,纵横交错的岔道。不熟悉的人进入其中,势必要迷失方向。象雄人适应了一段时间了,完全就是主场作战,吐蕃人不吃亏才是怪事。

两千多人的试探性攻击之后,吐蕃人便没有再派兵过来。反而是后退几里安下了营寨。马璘明白此时尺带珠丹一定极为愤怒。可是他居然是忍住了。

也是。毕竟当了一辈子的赞普,哪能像白痴一般冲上来送死。没有一点儿城府,也当不了上位者,大唐是如此,吐蕃人也是如此。

吐蕃人不急,马璘自然是更不着急。手里兵精粮足,脚下一座坚城,有什么好担心的。

白日里试探性的一战之后。双方便转入了对峙。象雄人中,忽然就有了大唐的马璘将军是象雄人的护法神,是辛饶米沃麾下战神祖师转世的流言。

马璘听了这样的说法,自然是付诸一笑,然而到了晚上,忽然在象雄王宫外的庙宇里见到了一座新的雕像,他顿时就笑不起来了。

象雄人笃信苯教,受降城既取代穹窿银城成为象雄人的新都城,自然该有苯教的祭祀之地,是以李贡布请求在王宫外建造一座苯教庙宇之时。马璘并没有反对。这座庙宇早于受降城落成,马璘之前便去看过。供奉的是辛饶米沃和苯教的各个祖师。如今看着这个粗糙的身着明光铠的苯教护法战神雕像,马璘立刻明白这个就是自己。

联系起白日里忽然在象雄人中传出的流言,马璘如何不明白流言也是李贡布搞出来的。

“拆了!马上拆了!”马璘看着雕像,一脸的恼火。

李贡布只是一心想着复国,他根本就不是虔诚的苯教教徒,他今天忽然搞这一出,不过就是向马璘示好,不过马璘很清楚,这可是犯忌讳的事情。

朝堂上的公卿们对于手握重兵的边将极为忌惮,若是让人知道了他马璘成了象雄人的护法神,会有什么后果显而易见。虽然不至于一杯毒酒,宣召入朝是免不了的。那样还如何持节安西,如何进军河中?

“将军大人,小王真的认为你是我苯教护法战神转世。小王白日里假寐之时,先祖辛饶米沃便是这样告诉小王的。”李贡布陪着笑脸,恭敬地道。

“此事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也不愿给你那先祖当什么护法战神。”马璘沉着脸道,“在我们汉人里,只有死了的人才有资格享受血食供奉,你想要祭祀本将军,那就等本将军死了之后再说吧!”

李贡布脸色微变,连忙道:“小王不是咒将军早死,实在是感谢将军大人,这才想为将军大人立一座雕像,让将军大人受我象雄人世代朝拜。”

“也就是说,根本没有你那先祖托梦之事了?既是如此,那就更不用立此雕像了。”马璘冷哼道。

“大人,雕像都已经立在这里了,哪里有拆掉的道理。我虽是象雄王,也不敢这么做啊。”李贡布看着周围的象雄工匠,一脸为难地道。

马璘看了看这些人,这些家伙都是陪着笑脸,一脸的感激与崇拜,与见到的别的象雄人一般无二。

他和李贡布说的是官话,这些人都听不懂,感激是因为他是唐军的主将,唐军是来帮助象雄人复国的,至于崇拜……那就是他这个新的苯教护法战神的头衔了。

马璘忽然明白这件事已经沾身上了,把雕像砸了也没有用处,除非把象雄人全部杀光才成,不然的话这个护法战神他是当定了。

象雄人是盟友,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是,自然不可能把象雄人全部杀光。这个护法战神,看来不当是不成的了。

马璘摇了摇头,一件事情如果无法拒绝,那只能是坦然接受。他忽然想起那个兵败投洱海而死的李宓,后世也是被南诏人当做神灵祭祀的,一时间感觉极为怪异。

现在是天宝十二年,李宓兵败自杀似乎是天宝十三年的事情,暂时还没有发生。不过马璘明白这件事恐怕还是会发生的,他的出现并不会影响到这个人的命运。

象雄人的雕像技术相当粗糙,眼下便只有一个轮廓,身上的明光铠倒还清楚,面目却还没有成形。

“随便雕刻一下吧,不要雕刻成我的样子。为了你象雄复国不知道还要死我多少汉家儿郎,就当是雕刻的他们吧。”马璘摆了摆手郁闷地道。

“将军,这可不行。我的子民都知道你是护法战神……”

“那就随你吧!”马璘看着别的那些苯教祖师的雕像。忽然意识到刚才的话完全是白说了。这些家伙不管再如何努力。以他们的水准也不可能真的雕刻得像自己。

被李贡布这么来一下,马璘心中极为郁闷。他知道老家伙现在是真心感激自己,才会搞出这么一出,不过活着就被人祭拜,这样的感觉实在让人无语。最麻烦的还是长安那边,马璘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样的事情。

不管如何,安西节度使的位置决不能丢。

现在虽然兵权在握,长安城内一道圣旨就能把自己撤换下去。这是最为麻烦的一件事情。命运操纵在别人手里,而不能是自己自主,这是他所有问题的根本。

“怪不得那么多人挤破头想要出将入相,明知道极有可能身败名裂也不在乎。若我不是一个小小的安西节度使,而是坐在现在杨国忠的位置之上,便不用操心这样的破事了。”马璘不由得心道。

长安虽是个烂泥塘,他却不得不听命长安。不听命长安,那就是造反,就是乱臣贼子。

他来自后世,自然谈不上忠于长安皇室。他只是忠于整个汉民族而已。然而在这个时代,忠于汉民族也只能忠于皇家。因为这二者在这个时代根本是无法分割的。

安禄山和杨国忠不和,便能举兵造反,这样的事情,他却是无法做到。若是有朝一日他被逼迫的无法立足,顶多也就是放弃一切,跟高芊芊一起浪迹天涯,真正的做一对游侠儿罢了。让他对于汉人举起钢刀,还不如直接杀了他。

不再想这些有的没的,马璘来到城头之上,看着远处火光点点的吐蕃大军,知道明天势必才是真正的恶战。歇息了一夜的吐蕃人不可能在坚城之下停留太久,明天一定会有相当规模的攻击。

招呼来了段秀实等几个心腹幕僚,便在城头之上摆下酒宴,有岑参赋诗佐酒,畅饮了几杯之后,马璘自觉心怀畅快了许多,这才向段秀实杜环几人讲述了这件让人郁闷的事情,想听听他们的看法。

段秀实是谦谦君子,保守秘密绝无问题,杜环和岑参都是名利中人,却都把前途绑在他的身上,是以面对他们几个,马璘便没有什么忌讳。

几人听了,都觉得是一个大麻烦,可想来想去,这件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了。

还要靠着象雄人对抗吐蕃,总不能把他们都杀了。唯一的方法就是封锁消息,可是安西健儿们这边还好办,羌人那边就难办了。

商议的结果,也就是走一步看一步。按照段秀实的估计,这一战若是胜了,长安那边肯定是要按照惯例召马璘入朝述职,那时候结果会是如何便会见分晓。

便在此时,吐蕃营地之中忽然有惊雷般的声音响起,连续十几声如同霹雳一般,整个吐蕃人的营地忽然喧闹起来了,也惊动了壕沟内的象雄人,不少地方一根根火把打了起来。

吐蕃后营内火光一片,然后又是接连几声巨响,声势极为骇人。马璘看着这一幕,嘴角现出一丝笑意。

“将军,那声响是怎么回事?”岑参被吓得一杯酒泼到了地上,见到马璘神色笃定,不由得问道。

“大概是打雷吧,哈哈!”马璘莫测高深的一笑,心道米雪赵扬他们真是好样儿的,也不知道尺带珠丹死了没有。

吐蕃后营的火光越来越大,有浓郁的焦糊味道传来,那是青稞烧焦的味道。不少象雄人跳出了壕沟,举着火把看着烈火熊熊的吐蕃营地。

忽然又有几声巨响响起,隐隐看到有断肢残躯飞上天空。象雄人之中,忽然有人大声的欢呼起来。

“护法战神马璘将军显威,召来天雷要杀光逻些人!”

这个声音不知从何处开始,然后如同瘟疫一般快速的传染了每一个壕沟内的象雄人。象雄人跳出壕沟疯狂的大吼,每一个人都在重复着这样的话。

世家子听着这些人的叫喊,看着马璘苦笑道:“将军,看来这个象雄护法战神你是跑不了了!”

……

第一百二十九章混乱

天雷响起的瞬间,赞普的营帐忽然就飞上了天,里面的人一个都没了,地面上留下一个巨大的深坑。夜色之中,吐蕃中军乱成一片,人们乱纷纷的奔跑着,嘴里发出各种惊慌的叫喊。

那震彻天地的声音,让吐蕃人充满了恐惧。远处象雄人的叫喊连续不断的传过来,吐蕃人听得真真切切。难道那个唐人将军真的是辛饶米沃麾下的护法战神转世,能够引来雷罚不成?

高原上的羌人对于神秘之事最为敬畏,尺带珠丹虽然尊崇佛教,士兵们却都还是信奉古老的苯教,对于辛饶米沃同样是极为尊敬。

不少吐蕃骑士直接跪倒在地上,乞求着护法战神祖师的饶恕。这一刻,吐蕃人的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一脸浓须的尺带珠丹被百十个身着扎甲的亲兵护着,大步走到深坑之前,脸色阴沉得可怕。

他根本不信奉苯教,自然不信什么辛饶米沃麾下的护法战神这样的虚妄之说。他心里很清楚,这一切都是唐人捣的鬼。

刚才他不过是去小解,回来之后他的帐篷就没了。他自己还活着,刚才还陪着他在帐篷里议事的大臣们却全部都消失了。

这一定是唐人的手段,就像白日里见到的那种恐怖的弩雨一般。唐人敢于上高原来,果然是有些不同往日的手段。

尺带珠丹看着跪倒在地上的战士们,心中极为愤怒。他信奉佛祖,这些战士们却依然信奉古老的苯教。苯教中确有护法战神祖师的传说。眼前这诡异的一幕。已经让这些对他最忠诚的战士们信心发生了动摇。

这些人尚且如此,更不用说那些被征召而来的其他部族的战士了。尺带珠丹明白必须要尽早和唐人展开决战,不然随着时间的推移,象雄人有苯教护法战神护佑的消息将更加深入人心,到了那个时候,这仗就不用打了。

必须要抓到那个唐人将军,然后当着众人的面杀死他!只有这样,才能破除象雄人传出的谣言。才能稳固赞普家族的地位!

没有了那些可以倚重的大臣,尺带珠丹只好亲自下达命令。赞普家族的积威依然存在,中军的逻些勇士们在首领的催促之下一个个站起身来,重新回到了自己的帐篷。

只要中军稳住,其他的事情就好办得多。那些部族全部的兵力加起来,也没法和精锐的逻些勇士们相比。

尺带珠丹看着后营处,脸色沉郁无比。那里有着珍贵的辛辛苦苦运来的大量青稞,如今却已经是燃起了大火,分明是要不得了。

逻些勇士们需要保护他的安全,没法分出人手。现在即便是去。也救不出来多少了。少了这一批给养,大军能在此地停留的时间就更短。

不过也没什么。反正已经决定了明日和唐人决战,青稞烧了就烧了吧。击败了唐人和象雄人,不愁没有足够的粮草回去。

……

吐蕃后营之内,此时已经是乱作一团,从逻些辛辛苦苦运来的大量的青稞,突然就着了火,惊雷般的声响不时在火光中响起,有靠近的吐蕃人忽然就伴着巨响四分五裂了。不少吐蕃人直接跪在了地上,请求天神的宽恕,却再也没有人敢于靠近救火。

象雄人的声音在暗夜之中极为响亮,很快部族战士们都知道了是辛饶米沃麾下的护法战神招来了雷罚。怪不得有那样的威力,原来是天上的雷霆!

流言如同瘟疫一般蔓延开来,很快所有的吐蕃战士包括更远处的老弱妇孺们都知道了这个消息。帮助象雄人复国的唐人将军,居然就是传说中的护法战神祖师!

一个个羌人惶恐的走出帐篷,在帐篷外跪下去祈求护法战神祖师的原谅。也有个别不信这个消息的,立马被族中的老人大声斥责。

赞普的帐篷都被雷罚轰上了天,除了辛饶米沃麾下的护法战神祖师,谁还有这样强大的法力?

这一夜,对于大部分的羌人而言,无疑是个不眠之夜了。

米雪隐藏在暗影之中,青稞烧焦的味道这一刻居然是这么好闻。

能为他做一些事情,是米雪最为开心的。

回头看了身边的赵扬一眼,赵扬微微点头,一个黑黝黝的物体悄然扔到了大火之中,片刻之后又是一声惊雷般的巨响。附近的羌人吓得脸色苍白,大声的乞求着护法战神祖师的原谅。

将军大人对于密探营最为信任,密探营得到的装备永远是最好的。这种新的武器安西新军之中并没有装备,马家作坊造出的仅有的一点儿全部给了密探营。这种新式的武器加上一些廉价的火油,便要让吐蕃人的所有青稞化成灰烬。

眼看着吐蕃人的几百车上好青稞烧成一片,米雪和赵扬对视一眼,都是点了点头,隐藏在夜色之中缓缓离去,几位密探营的兄弟也连忙跟上。

一路上看到的状况让兴胡女子极为满意,总算是没有辜负他的信任。

这次行动造成的伤亡也许并不大,对羌人心理上的打击却是巨大的,那么多跪在地上的吐蕃人,便可说明这一点儿。

此刻吐蕃人的营地极为混乱,夜色之中扮作羌人的密探好手们来去自如没有任何障碍。米雪带人再次靠近吐蕃人的中军处,看到灯火一片通明,地上一个巨大的坑,火光中心处一群全身被扎甲严严包裹的吐蕃战士,脸上都是有着恐惧之色,中心处那一个一脸胡子的正是傍晚见过的那位吐蕃赞普。

这个家伙,居然还在活着!

将军大人神机妙算,知道吐蕃赞普的帐篷一定会设在这个制高点上,一个月前便已经让她做了准备,那种东西密探营只有三十余斤,在这个山坡下面就埋了一大半。

结果吐蕃大军到来之后,果然是把赞普的帐篷扎在这里。原本以为这家伙一定死了,没想到现在还活得好端端的。

几个密探营的兄弟靠了过来,脸上有着惭愧之色。米雪摆了摆手,示意他们无须自责。

没能杀死吐蕃赞普,心里有些可惜,不过米雪却并不感到遗憾。吐蕃赞普这样的大人物,运气通常要比别人好一些。将军大人说过保全自己最重要,这已经给吐蕃人带来足够的麻烦了,杀死吐蕃赞普这样的盖世功劳,还是留给将军大人自己吧!

几位密探跟着米雪和赵扬悄然离开吐蕃人的营地,向着东南方向而去。今夜的任务已经完成,下一步就是要断掉吐蕃人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