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之王爷的奋斗(窝心)-第3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禀总管,某家知罪,不该无令出战!”完颜谋衍还算忠厚并没有强辩,老实的承认了自己的错误。不承认也不行啊,事实在那摆着呢,随自己出战的一个万人队,退回城下营寨后经收拢清点不足半数,且其中还有众多伤者需要救治,战马、兵器损失更多,更让人沮丧的是将旗都让人抢走了,这对于一军主将来说可谓是奇耻大辱,颜面无存。

“好,既然如此,拖出去斩了!”完颜阿邻肃然道。

“大人,这不妥吧!”堂外士兵上来绑人,堂上诸将大惊,一人站起拱拱手说道。

“石古乃,其擅自出兵以致损兵折将过半,依律当斩,你还有何话讲?”完颜阿邻皱着眉问道,他知道此人是娄室家的老三,不过此人虽长得人高马大的模样,却并非擅长武技,而是好文,精通女真、契丹、汉字,尤通吏事,现为黄龙府治所济州知州。两人虽为同僚,可他依然摆出了公事公办的神态。

“大人,谋衍虽违抗帅令擅自出战,但其也是想一扫敌军锐气,以提振士气,只是计划不周,有所鲁莽,可也杀伤敌军数百,若不是后军没有跟上必会取赵二人头,这等悍勇之士不赏也就罢了,何至死罪呢!”石古乃笑笑说道。

“哼,我奥吉部从太祖起兵,力取黄龙府受封世袭济州万户,统管一府军民,要杀恐怕也轮不到府尹大人吧!”这时又有一将站了出来,抽刀将谋衍身上的绳索挑断道。

“海里,你太放肆了,竟敢在帅堂之上弄刀!”完颜阿邻拍案大怒道。

“呵呵,当年我随太祖西征追捕辽帝,擒之于阿敦山,御帐之中带刀献俘,太祖都未曾怪罪,赐下重赏、金牌,你比之太祖还甚吗?”海里笑着说道,他是娄室的族子,体貌丰伟,善用马槊,也是位少年英雄,曾生擒耶律延禧,被封为谋克。

“你……”完颜阿邻听罢脸涨得通红,手指海里张口结舌不知如何分辨。他自知缺少的就是战功,骤然升为高位难免让人诟病,而黄龙府早在女真起兵反辽之初便成了娄室一族的世居之地,加之历代皇帝敬仰娄室英名皆厚待其后人,所以此地简直成了娄室一族的私地。自己贸然到此任职,当然让他们以为是要抢夺地盘,因此双方是貌合神离,阴奉阳违,他今天本想借谋衍违命之事立威,没想到反被其辱。

“请大帅收回成命!”堂上众将纷纷起身施礼为谋衍求情道。

“大人,万户虽一心为国,但也有小过,罪不至死。还望大人网开一面,让其待罪立功!”石古乃再次施礼道,他知完颜阿邻乃是当朝左相宗雄之子,由太师亲自举荐镇守黄龙府,如果让其太过难堪,等于是打了太师的脸。现在已经让其明白奥吉一族的厉害,于是见好就收道。

“好,念其过去功劳,死罪可免,活罪难逃,打三十鞭子示众,以示惩戒。”完颜阿邻说道,可他又觉得轻易放过,有损自己的威严,因此好人没有做到底。

“谢大人,今日不杀大恩谋衍记下了!”完颜谋衍说罢挺胸大笑着走出大堂受刑。

“行刑……”完颜阿邻见此情形刚刚平息的怒火又蹭的窜了起来,他对身后的两名亲兵说道。

‘啪、啪……’堂外传来皮鞭着肉的脆响和点数士兵的喊声及谋衍的闷哼声,座上的诸将看向完颜阿邻的目光中却没有惧意,反而多了恨意,这鞭打万户明显是杀鸡骇猴给他们看的,借此立威呢。

“请大人验伤!”三十鞭子打完,完颜谋衍被架进大堂,他在宋军大阵中冲杀半日早已疲惫不堪,加上刚才又受了窝囊气,三十鞭子打完居然昏过去了。

“嗯,着医士好好医治,在府中静养!”完颜阿邻向下看了看,只见其背上鞭痕交错,皮开肉绽,显然是实打实的并未掺假,他缓声说道。

“谢大人美意,家中备有伤药,不劳费心!”海里上前背起谋衍冷冷地说道……

第五百一十九章应对之策

完颜阿邻一顿鞭子教训了奥吉一族,本想在黄龙府建立起自己的威信,以便能彻底掌握权力。可没想到适得其反,他如此反而激怒了奥吉部,也撕破了脸,当夜海里再次率部突袭宋军大营抢回了万户帅旗,明着看是为了奥基部的荣誉,其实谁都明白这是在向完颜阿邻这个黄龙府的一把手示威,老子就不听你的了,看你能奈我何!

次日,完颜阿邻升堂议事,发现前来的人寥寥无几,除了自己从京城带来的幕僚、家将和几个总管府的书吏再无人前来。他盛怒之下命人去‘请’,可都吃了闭门羹,这也让他暂时冷静下来,考虑下自己当前的处境……

谋衍是黄龙府世袭万户,可以说整个府治之下绝大多数猛安、谋克皆是其下属,掌握了除了管理府库、税赋外的部分经济职权外,军政大权皆归于其一人之手。而济州知州又是谋衍的弟弟石古乃,其族中子弟也多人被授予猛安、谋克之职。就这么说吧,黄龙府的百姓、官员可以不知道皇帝、太师,但是绝不能不知娄室一家,因此无论是谁到此为官都得让他三分。

现在黄龙府所属威州、信州、祥州等州县相继失陷,宾州也危在旦夕,仅剩下府治济州还完全在金国掌控之下。而现在宋军已经兵临城下,切断了周围要道,控制了混同江,所以济州和外界、包括与京中的通信的一切联系都已经断绝。而如今济州驻扎的军队除属于国家五千常备军外,皆是屯驻于此的猛安、谋克的族军,所以完颜阿邻名义上是黄龙府的兵马总管。可能调动的军兵也就那五千常备军,属于谋衍所统领的地方军对他已是阴奉阳违。

其实完颜阿邻和谋衍之间矛盾在他到来之初便已种下。谋衍以为宋军打到黄龙府。自己镇守此地多年,朝廷一定会将全权交给自己。但是结果却出他意料,派了完颜阿邻到此担任总管。谋衍自那时便以为是阿邻利用其父宗雄的影响才得以谋取此职到此镀金,失落之下心里当然就不舒服,不过当时两人相处还算融洽。

而完颜阿邻到此也是想干番事业,取得战功的,因此坚决执行了朝廷布置的坚壁清野,急收入堡的政策,以时间换空间争取拖延到冬季的到来。谋衍是黄龙府的万户,也是当地最大的地主。所属猛安除了向朝廷纳税外,还得向其再交一份的,可一旦实施坚壁清野的计划便要放弃分布在州城周围大小上百座堡寨,将要收割的庄稼全部毁弃,自己损失巨大不说,还要为自己的族民提供战马、武器和粮饷,这又需大笔的开支。因此在执行朝廷的作战原则时,谋衍并不积极,找出种种借口拖延。当然令完颜阿邻不爽。

此后,双方又在动用府库的财物、粮草及如何安置族民的问题上摩擦不断。谋衍想要为自己多争取点利益,希望能开府库救济下入城的族民。可完颜阿邻便以为是谋衍想要夺自己手中的权力,所以紧握财权不撒手。不仅不给谋衍粮草,还要其将手中的余粮上缴府库,以便统一调度。这样一来两人的关系日渐紧张。但还能维持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并没有撕破脸。

而两人最大的分歧还是在如何应对宋军的入侵。阿邻当然是严格执行太师的既定方针。利用坚城深壕阻挡宋军的进攻,并要求谋衍交出指挥权。由他统一指挥各军。谋衍和石古乃想的是固守城池太过被动,应该主动出击,却不是缩在城中当乌龟,他们主张以外围作战为主,利用遍布州城旁边的大小堡寨为依托,轮番骚扰敌军,迫使其分兵清剿。自己则可借机集中兵力采用伏击、突袭的战术打击敌一部,逐步削弱敌人的力量,达到拖延敌人进攻速度的目的。

按说谋衍和石古乃制定的方略虽有私心,可是依城固守的战略已经被证明是失败的,从最初的界壕,到锦州、辽阳这样的坚城一个个攻克,足以说明问题。因此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利用自己熟悉地理,据点众多的优势,以州城为根据地对敌展开外线作战是正确的选择。

完颜阿邻这个中央特派员却听不进劝,坚持要执行朝廷的既定方略,将兵力集中一处凭借着坚城拖住敌人,而不肯因地制宜的变通,一定要谋衍坚壁清野,放弃外围堡寨,集中兵力和丁壮于济州城,否则将上奏朝廷弹劾他们抗命不遵,兄弟俩个儿无奈只能执行,但两方的矛盾已经公开化,只是没有撕破脸……

今天的情况已经表明了奥吉部的态度,没有人再会听的命令,双方就此分道扬镳。而阿邻也意识到自己完全被架空,将令不出府门,甚至自己的小命都攥在了谋衍的手中,即便现在杀了他朝廷也不会知道,而事后他们只需随便编一个由头就可蒙骗过去,反正济州城上下都是他们的人。

想到此阿邻有些后悔昨日的鲁莽,只想着借谋衍违令之机立威,却没想到他们居然敢公然和自己这个朝廷任命的总管叫板,以致现在将自己放到了如此尴尬的境地。而他也知道即使自己的上书能送到皇帝手中,在敌军大举进攻的情况下也不会因此处罚谋衍,否则将无将可用,无兵可调。

这时有亲兵进来禀报,昨夜奥吉部抽调了大批丁壮趁黑出城潜回放弃的堡寨,重新建立据点,对宋军实施骚扰和袭击,配合济州城主力守城。阿邻听了苦笑不已,自己知道了又能如何,好在他们不是出城投降,将自己擒了送给宋军。但自己彻底对黄龙府失去了掌控,这让被篡权的阿邻又怎么能甘心呢……

…………

“陛下,昨夜金军夜袭大营,抢走了悬在营门上的缴获的将旗,这是属下的失误,还请陛下责罚!”行营御帐之中例行的碰头会上,赵勇首先请罪道。

“哦,还有这种事情,说说情况!”昨天营外枪炮声响了半天,赵柽如何听不到,只是没想到金军只是为了那面将旗。

“陛下,昨夜子时一队金军躲过了营外的游骑,袭击了暗哨,突然出现在营前,值守的军兵仓促应战,激战一个多时辰才将敌击退,当时谁也没有留意那面将旗,直到清晨才发现,遍寻不见才知可能被夜袭的敌军趁乱抢走了。”赵勇简要的汇报了事情的经过。

“嗯,一面旗子丢了倒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可敌人能抢走旗子说明他们已经潜行到了我们的眼皮底下,而我们的士兵直到这时才发现。说明除了敌人战技高超外,也表明我们大营防守的松懈。丢旗的事情可以不追究,但是必须严查失职者的责任,以防类似的事情发生。”赵柽想了下说道。

“是,陛下!”赵勇以为皇帝会大发雷霆,没想到却不没有追究此事,而只是要求严肃军纪。

“陛下,巡视的斥候发现昨日夜晚数队金军出城重新进驻放弃的堡寨,多者千人,少者只有二、三百人,不知道意欲何为,我们是不是要派兵清剿?”这时赵廉又禀告道。

“你们怎么看?”赵柽并没有回答,而是问众将道。

“金军去而复来,确是诡异,难道他们以为可以凭借那些单薄的寨墙和有限的兵力就能阻挡我们前进了。”真定镇抚使王衡说道。

“我看事情并不简单,辽阳城那样的坚城都挡不住我们的炮火,完颜阿邻不会蠢得以为可以靠此阻挡我们,其意应该是想牵制我们的兵力。”狼将统领诸葛泓说道。

“诸葛,你为何如此说?”赵柽指着诸葛泓说道。

“陛下,你看济州城周围分布着大小近百个集镇,覆盖了周围方圆百里的地域,看似只是屯驻于此的猛安、谋克的屯田之所及商贸之地,但大多在交通要道左右,形成了一张大网将我们覆盖其中。”诸葛泓指着地图说道。

“接着说下去!”赵柽看看地图点头道。

“驻守堡寨的都是当地部族,本就如同我大宋的弓箭手一般,平日为民、战时为兵,有守土之责,熟悉此处地理。我们军力强盛,他们自知不敌绝不会与我们大军接战,而是以此为据点采用袭扰我们的辎重队,截杀信使,偷袭巡逻队等战术疲惫我军。可我们不堪其扰时必会派军征剿,达到迫使我们分兵的目的,从而拖延时间。”诸葛泓又分析道。

“这正是一箭双雕之计,我们一旦分兵过多,他们便可动用城中的主力与我们决战;若是出动征剿的部队兵力少,他们则可联络周围据点的友军迅速集结到此,以多打少反遭其围歼。”赵廉深以为是地道。

“若是不能及时应对金军战术的改变,我们的大军可能就要被拖在这黄龙府城下了!”赵柽若有所思地道……

第五百二十章挑拨离间

赵柽之所以采用攻下一地、巩固一地,稳扎稳打的战术就是担心因为进攻速度过快,以致无法巩固后方,从而陷入没完没了的叛服无常、反复清剿的窘境。而游击战又是另一个让人头疼的问题,女真人占据了地利、人和,有充分开展的条件,所以他一直以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为主要作战目标,就是担心一旦金军分成无数股小队与自己纠缠不清,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军民不分,很难对付。

现在谋衍突然弃城不守,采用分兵的策略来对付宋军的围城战术,让赵柽惊异之余又感到烦恼,他可不想自己前边高歌猛进,后院却火光闪闪。但若是逐个清剿将牵扯到自己很多兵力,又拖住了自己进攻的步伐,岂不是合了他们的心意。

“陛下,我觉得金军突然改变守城的战术十分蹊跷,而且有违常规。”赵廉突然说道。

“其中有什么不对?”赵柽问道。

“陛下,济州所属本已经完成坚壁清野退入城中的战前准备,现在我们已经兵临城下,距城池不过十里,他们又突然派兵潜出城重新控制那些废弃的堡寨,是不是有些仓促,且那些堡寨在他们撤出前多有毁损,又缺少粮草储备,可以说不具备抵抗攻击的条件,他们若想采用游击战术抵抗我们,又何必多此一举呢?”赵廉说道。

“是啊,他们如此做岂不是脱裤子放屁。”赵勇也点头道,觉得赵廉所想确实有道理。

“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济州城中将帅不和!”赵柽经赵廉一提点立刻想到了这个问题。

“陛下分析的是。完颜阿邻此前年轻一代中并不以武显名,只是其颖悟辨敏。通晓女真、契丹大小字及汉字,从而受到完颜亶的青睐。虽授武职却从未领兵作战;而谋衍兄弟乃是出身将门,深受其父兄影响,弓马娴熟,又自幼随父征战长于军旅之中,对排兵布阵可以说不学自通。”高宠接过话说道。

“完颜阿邻得以出任黄龙府府尹、兵马总管,正是兀术在调整谋反案后作出的妥协,一是给皇帝面子;二是为了拉拢宗雄;三是为了监督谋衍兄弟执行朝廷的战略。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何初期的坚壁清野得以实施,其后两人可能为了争权反目,谋衍一不做二不休甩开了阿邻自己单干了。”赵柽点头道。文武相争在历朝历代就没有停止过,金国同样存在这个问题,而文官过度干涉军务必会引起武官的不满。

若是它人可能朝廷钦差还能压制的住,但谋衍同样出身高贵,他父兄不死现在也必是位列宰执,派阿邻这个新贵前来已经先让其心中多了几分不满。接下来阿邻生硬的执行朝廷诏令,以势压人更加深双方矛盾。虽不清楚是什么导致了双方矛盾的爆发,可从现在的情况看定是谋衍占据了上风,控制了济州城大权。

“陛下。我们是不是可以利用他们两人间的矛盾来打破谋衍的计划呢?”赵勇沉吟片刻说道。

“这的确是个机会,但要是想让阿邻咸鱼翻身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你是不是已经有了计较!”赵柽看向赵勇道。

“陛下,属下以为可以派重兵大举进攻那些金军恢复的堡寨。小仗大打,搞出声势。一则震慑谋衍,使其产生自己的计划难以阻挡我军的错觉;二则可借此大肆宣扬。称我军其实不怕谋衍,其父兄当年那么厉害。也皆被我们斩杀,况且是他。现在怕的是阿邻。担心其固守不出难以歼灭,现在金军出城恢复堡寨正给了我们各个击破的机会。”赵勇说道。

“嗯,想得还不错,通过散布谣言来动摇其军心,但还不足以让阿邻重掌大权,或是加剧他们的内斗。”赵柽肯定了赵勇的思路,但觉得火候还差点。

“是的,谋衍虽然有勇无谋,可其弟石古乃能谋善断,也许能识破我们的计划,若是能将此人除去便可使谋衍失去一大臂助,那我们攻城时将会减少许多阻力。”高宠点点头说道。

“题已经出了,如何解就是你们的事情了,朕只管看热闹,可半月之内朕要到济州城中设宴!”赵柽看向众人笑着说道。

“陛下放心,属下等必如期攻克城池。”赵勇几位一听就明白了,皇帝这是又想当甩手掌柜的了,可是这回却给他们定下了期限,完不成可是要军法从事的……

不等金军利用堡寨发起袭扰,次日宋军便开始了大规模的拔点作战,他们出动了半数兵力共计十二个旅,在炮兵的配合下以狮子搏兔般的迅猛,对位于后方和侧翼金军堡寨展开攻击,同时派出部分兵力欲伏于济州城外主要道路之上袭击接警后前来救援的相邻堡寨援军。而大营也加强了巡防力量,并在重点地区设置外围警戒阵地,以防敌军袭扰,阻击渗透进来的敌军。

面对宋军强力的攻击,金军控制的堡寨根本无力阻挡,宋军往往只需一轮炮火便能将其单薄的寨墙轰塌,而堡寨狭小的空间根本无躲避之地,还未接战便已伤亡惨重,无力抵御宋军接下来的进攻,能做的只是弃寨而逃。而宋军却没有像过去那样将攻下的堡寨摧毁,而是重新修葺后留兵屯驻,成为他们保护交通要道隔断金军相互联系的据点。

面对宋军疯狂的反扑,谋衍不得不令后续出城的军兵放弃堡寨,而是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藏身于旷野、树林之中,忽聚忽散袭击宋军的辎重和占据的堡寨。但是这种战术同样收效甚微,因为宋军已经控制了交通要道上的据点可以随时出动增援遇袭的部队,而要打下他们守卫的堡寨对于没有重武器的‘游击队’那基本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且要面临被围歼的危险。另一个是金军前期坚壁清野的工作做得太到位了,以致他们离城后缺吃少喝,又得不到族人的援助,只得风餐露宿孤军奋战,根本无法长久坚持。

频繁的失败让军中士气低迷,对谋衍打出去的战术也心生疑虑,更让谋衍等人焦虑不安的是随着逃回城的败兵而来的是越来越多的流言。坊间风传宋军怕的是总管阿邻,担心他全力固守城池,那会给他们造成很大的伤亡,以致无力进兵上京。但宋军并不怕谋衍这个莽夫,其有勇无谋,更是连将旗都被人夺了的蠢货,由他主持济州军政早晚是城毁人亡的下场。

而更可怕的是来自族人们的质疑,因为有流言说谋衍之所以一力坚持恢复城外的堡寨,是因为城中缺少粮草,根本无力供养这么多人,如果宋军围城一个月就得断粮。所以他明知派兵出城会失败,可为了减少供给的负担,消耗多余的人口,还能减轻守城的压力,才会派出一批批的人出城送死。

“石古乃,现在城中谣言四起,几个猛安要求停止恢复堡寨,以免徒耗兵力,被我拒绝后竟然在领取粮草后一再推脱,迟迟不肯出城。”万户府谋衍召集亲信兄弟议事,他皱着眉说道。

“是啊,现在城中人心不稳,尤其是那些被宋军攻破堡寨的谋克们,私下里抱怨万户不该违抗总管的将令派兵出城以致损失惨重,却收效甚微,还不如躲在城中的好。”海里也说道。

“愚蠢,正是因为我们不断派兵出城袭扰才使得宋军无法腾出手来攻打城池,而我怀疑正是宋军故意散布谣言乱我军心,实施反间计,通过挑拨我们与阿邻之间的矛盾来达到他们的目的。”石古乃忍不住骂道。

“我觉得散布谣言的却是阿邻那厮,他被我们架空心怀不满,恰好这几仗打得又不顺,因而借机命人造谣生事抬高自己,以便重新借助这股力量掌握权力,我想赵二即便是神仙再世也难猜出我们城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更不会为阿邻说好话。”海里却不同意石古乃的分析。

“嗯,我也以为是阿邻那厮是主谋,探子们发现晚上有人暗中前往总管府拜访,密谋重新夺权,而其也将保卫总管府的兵丁全部换成了府军。”谋衍说道,说到此更觉背上的鞭伤疼痛难忍。

“哼,就凭阿邻和城中几个趋炎附势的小虾米翻不起大浪的,只要我们将府库牢牢的掌握在手中,谁都得看咱们脸色行事,否则就只能饿死!”石古乃对这些并不担心,冷笑着说道。

“报万户,总管府来人称京中有使臣到了,请大人及知州大人前去听旨。”这时有亲兵进来报告道。

“哦,宋军现在已经截断了各处道路,使臣是如何到了咱们这里,且守城的兵将也未通报,其中会不会有诈?”石古乃听了疑窦丛生,尤其是在双方已经翻脸的情况下,突然来请不能不让他多个心眼。

“怕什么,济州城是咱们奥吉部的天下,他还能翻了天!”谋衍却不在乎,不相信阿邻敢对他如何……

第五百二十一章歼敌于野

金上京路共辖有:一府,即会宁府;三州,即肇州、济州、信州;五路,即蒲与路、曷懒路、咸干路、曷苏馆路、胡里改路;六县,即会宁县、镇东县、宜春县、始兴县、利涉县、武昌县。现在三州中的肇州、信州已失,济州也被南路宋军围困断绝了消息。五路中的曷懒路、咸干路也陷入宋军之手。现在会宁府所辖的三县宜春也被夺占,表明宋军已经深入了金国的核心地带。

得知宋军攻占宜春后,朝野震动,皇帝完颜亶令征调上京路所有丁壮为军,同时号召各地军民进京勤王。命副都统军完颜彀英为上京路兵马都总管,会宁府牧唐括辩为副帅,集中所部兵马迅速剿灭侵入会宁府的金军,保卫京师安全。

而完颜彀英正在南岸休整,抓紧整编残军、加固江防,准备阻挡宋军渡江,此前派出打探对岸消息的斥候终于带来了大家所关心的情报:北岸的宋军在战后休整和得到补充后已经沿江向东而去。这让大家都松了口气,但很快京中有圣旨到,除了严加斥责外,还带来了宋军已经攻占宜春,让他领兵歼灭宋军的命令。

接旨后完颜彀英不敢怠慢,匆匆率军赶往京师,但此时他手下的十数万大军仅剩下不足七万。在肇州的血火之夜里,除前军顺利渡过江外,中军也只有半数得以过江,负责掩护的后军几乎全军覆没,没有被宋军杀了,也被滔滔江水冲走。得以逃脱的只有数千人,十数万大军折损过半。

据下游驻军报告在三岔口处从上游冲下来的人马尸体堵塞了河道。使江水暴涨数尺,沿江河汊、水湾浮尸无数。现场惨不忍睹,仅沿江军民打捞上岸埋葬的就有万数之多。这一仗可以说让完颜彀英统领的金军元气大伤,人人胆寒。而当时在肇州北岸、肇州城下和混同江畔,将西路宋军前锋团团围住时,他都曾有多次扭转战局的机会,但一时的优柔寡断、万事求全让他错失了歼敌的良机。

自己如果果断放弃肇州,乘宋军渡江时突然袭击;在肇州城不是等待大批援军的到来,而是即可与其展开围歼;甚至在撤军时后悔屈从于朝廷的压力和太师的权威,若是抢先发动攻击重创宋军后再渡河。也不会遭到这么惨重的损失。好象毎一次机会都能改变战局、改变历史,但完颜彀英自己放弃了机会,那么历史的天空自然不会再眷顾金国。

在如今的形势下完颜彀英现在也只能苦苦支撑,他不敢奢望将宋军的西路军彻底击败,也知道这是基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一声令下后,七万大军按照计划赶往预定地点与仆散忠义率领的另一路金军会合,挡在进入会宁府的必经之路上。可当完颜彀英率军风尘仆仆的赶到时,并没有遇到唐括辩,也没碰到宋军。而是又接到命令:宋军中途突然变道,转向东北方向,似是要突袭皇陵,让他即刻前往保护祖宗安息之地。而唐括辩正率军随后追击。

随即七万大军又和京师说再见。再次声势浩大的赶往皇陵所在的胡凯山。可当完颜彀英紧赶慢赶的到达时,发现宋军西路军还没有到,反而随后追击的唐括辩抢先到了。完颜彀英询问之下才知。宋军渡过海古水后,其判断宋军会攻打镇东县。他抢先抄近路赶到镇东时,宋军却没有出现。他担心中了宋军声东击西之计。又赶紧渡过按出虎水赶到胡凯山设防。

战机似乎再次出现,也许宋军刚刚渡过按出虎水,正忙着休整呢!但唐括辩以为最佳战机已失,如果冒险前去寻找很可能会被漂浮不定的宋军钻了空子。而惊扰了皇帝列祖列宗,这个罪谁也担当不起,完颜彀英自然也不愿在这种关键问题上冒险。于是两人商议以胡凯山据险而守,摆开阵势,将步军布于山前,骑兵布于山后,然后静静地等待宋军的到来……

相比金国的情报系统,大宋这边情报机构显然更加完善和高效。赵礼通过军情司和情报司及时获得了金国方面的情报,在金廷获知自己过江攻占了宜春之后,绝不止是像传说的震动,简直就是八级地震,完颜亶急召众臣议事,想要弃城出走,以避宋军锋芒。皇帝的话让大家哭笑不得,宋军还未到便要跑,这仗还怎么打,苦劝半天才让其暂时打消了这个念头。

但皇帝暂时不走了,不代表危机就解除了,现在黄龙府已经被围,赵二正率南路军攻打。而西路军在肇州大败完颜彀英,自宜春渡河,近十万敌军距京城不足二百里,形势已经极为危机。太师兀术和几位重臣紧急磋商后,决定动员所有的女真男子从军,令各州府及屯驻各地的猛安、谋克进京勤王,坚决消灭入侵之敌。

赵礼掌握了金国的动态后,也及时获得了金国方面的军事情报,敌军的领兵将帅、兵种组成、最新动向、都被他了解的一清二楚。现在驻守京师之地的精锐部队大部已被完颜彀英调走,折损过半,但靠他们已经无力战胜宋军,于是他们紧急征发了八万大军交由驸马都尉唐括辩率领前去增援。

可能兀术也知道自大宋北伐以来,金军连连失利,部署在两个元帅府和各府的精锐几乎损失殆尽,此时征调的军队良莠不齐,缺乏训练,战斗力肯定不行,因此特从守卫京师的侍卫亲军中拨出两个万人队赐号‘护**’,加强给唐括辩,凑足了十万人。两军合兵后加上辅助部队总兵力达到二十万人。

但赵礼了解到由于大宋历年来的征伐,金国的养马之地逐步被攻占,导致战马严重匮乏,不得不从民间征用补充军马。而宋军发起北伐后,金国损失了大量的战马,超过他们的补充能力,所以不得不削减骑兵增加步军。因此新征发的军队几乎全部编为步军,而完颜彀英所部在渡江时战马也损失很大,骑军的数量也大为减少。

综观全局,金国方面已处于绝对劣势,只要宋军两路大军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灭亡金国指日可待。作为西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