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为,陶应这个纨绔子弟恶名远扬,刘备与他在一起,等于自降身价。

其实,如果有选择,刘备哪里会这样自污其身?

还不是为了李贤!

为了阻止李贤执掌徐州大权,刘备才出此下策吗?

不知道过了多久,数千名步卒出现在北城。

北城守将宗元脸‘色’大变,他早已经派人将此处的情形通禀了刺史府。

李贤就在城外,这时候关城‘门’已经来不及了。

可待会儿,万一双方人马打起来,亦或者陶应带人强行入城的话,宗元又该如何是好?

“宗元,我再问你一遍,这城,我可入得?”

宗元咬牙切齿,他依旧缓缓摇头,固执地说道:“使君有令,不可”。

陶应打马疾行,一鞭子‘抽’到了宗元的身上,他破口大骂道:“恶奴该死,这徐州是我陶氏的徐州,你这‘混’账东西,如果不是我父提拔你,你还不知道在哪里‘混’吃等死了,如今非但不懂得知恩图报,反而要噬主吗?”

宗元吃了一鞭,脸‘色’涨红无比。

刚才那一下,以宗元的武艺他本可以躲开,但想到陶应这‘混’蛋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性’格,他还是硬生生挨了一下。

身上的痛楚犹在其次,心里的羞辱却使人煎熬无比。

宗元虽然只是一个统领五百的军校,可却不是他陶氏的家奴!

“请二公子自重!”

陶应大怒,他又‘抽’出一鞭子,哪曾想宗元竟然闪避开来,他啐了一口,道:“好你个杀才,还敢躲?”

宗元忍气吞声,早已经怒到了极处,他大声喝道:“二公子如果再不依不饶,休怪末将不客气了”。

“好,好好,我倒要看看你跟我怎么个不客气法!”

。。。

第三百一十六章乱战

宗元在军中颇受爱戴,此番,陶应三番两次出言折辱,他麾下的军卒当即蠢蠢‘欲’动。

“来呀,一帮吃里扒外的杀才,你们要造反吗?”陶应自持身份,嘴里依旧不依不饶,三百名陶氏‘私’兵生怕陶应有难,急忙上前将其护主。

身上的鞭痕火辣辣的痛,当着这么多的人面,被陶应喝骂鞭笞,宗元脸‘色’涨红一片,今日之耻,他一辈子也难以忘怀。

军将受辱,卫戍北‘门’的军卒们感同身受,他们‘抽’刀而立,冷冷地面对陶氏‘私’兵,不曾有半点畏惧。

眼瞅着一场‘混’战一触即发,刘备、关羽却置身事外,摆出一副冷眼旁观的模样。

李贤有些愣神,剧本不应该是这样的吧,陶应这蠢材不是应该先挑衅自己,再指引大军围攻的吗?怎么先与自家兵卒干上了?

这时候,如果李贤坐山观虎斗,自然可以坐收渔翁之利,不过,适才宗元的言行举止很合李贤的口味,他想救下宗元。

执掌徐州大权之后,李贤肯定要提拔一批徐州本地的军将,宗元能屈能伸,又颇有原则,是名可造之材。

打马前行一步,李贤做起了和事佬,他嘴里道:“陶公子,宗将军也是尽忠职守,你又何必与他斤斤计较呢?”

陶应距离宗元不过一丈远,他本想纵马上前,再狠狠地‘抽’上几鞭子,杀‘鸡’儆猴,在李贤面前摆出陶氏公子的架子,可谁曾想,李贤竟然狗拿耗子多管闲事。

不屑地哼了一声,陶应没好气地说道:“这是我徐州的家事,与你这个外人何干?”

陶应现在就像一条疯狗,逮谁咬谁,李贤自然不会与他计较,可陈登就不同了,他目光幽冷,淡淡地说道:“二公子真是好大的官威呀,李使君是州牧请来的客人,你这么冷言冷语,就不怕触怒州牧吗?”

不提陶谦还好,陈登一提起他,陶应当即勃然大怒:“陈元龙,这里还轮不到你来教训我,你也知道我父亲是州牧?眼下他还没有病故,你就这么急着在新主子面前表现了?莫非下邳陈氏的家风就是这样?”

陈登怒发冲冠,口无遮拦的陶应连陈氏都侮辱了,这让他忍无可忍:“够了!二公子,是非曲直我不想与你争辩,我只想告诉你一点,下邳陈氏不是谁都能够折辱的!”

想到陈氏在徐州的力量,陶应忍不住有些后悔,然而,说出去的话就像泼出去的水,这时候让他厚颜道歉,无论如何他也抹不下面子。

这该如何是好?

李贤、陈登的‘插’科打诨让宗元缓了一口气,如果可以,他也不想与陶应拼个你死我活。

陶谦毕竟是徐州刺史,如果陶应真的有个三长两短,非但宗元自己要陪葬,只怕他麾下几百个兄弟也要受到牵连。

谁曾想,陶应一口气不敢撒在陈登身上,却又寻到了宗元这个出气筒。

“来人呐,拿下这贼子!”

“哗哗哗”,一阵甲叶响动声,陶氏‘私’兵大步上前,就要围住宗元。

宗元又惊又怒,他大吼道:“谁敢!”

陶氏‘私’兵置若罔闻,他们只听从陶应一人的命令。

“大兄莫怕,有我们在,谁敢动你!”说话的这人手持巨斧,他大吼大叫着将宗元护在身后。

在持斧巨汉后头,一百多个军汉群情‘激’愤,他们聒噪着涌到前头。

一个要抓人,一个要护人,两方人马各不相让,很快就厮杀作一处。

“铿铿铿”,刚开始,双方都还有所顾及,他们出手间都留有余地,可多人‘混’战,难免会有人失手,一旦见了血,这场面便越发难以收场了。

陶应没想到城‘门’卒竟然敢为宗元出头,一时失策,顿时让他骑虎难下。

另一旁的李贤宛若没事人一般,悠闲自在,陶应心头暗恨,他畏惧骑卒军力,不敢上前滋事,只得把希望寄托在刘备身上,“刘玄德,速速助我一臂之力”。

关羽一脸的不情不愿,刘备思考片刻之后却应诺下来。

不过,为了防止李贤暴起发难,刘备将麾下兵马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侯在原地,严阵以待,另外一部分与陶应‘私’兵一道剿杀北‘门’卫卒。

局势越发‘混’‘乱’了,三方人马厮杀作一处,宗元浑身浴血,他身后的卫卒数量不多,但却在两方人马的夹击中保持不败。

李贤看得暗自称奇,更对宗元生出了招揽之心。

“杀,杀,杀!”

攻势受阻,刘备脸‘色’十分难看,败给李贤也就罢了,青州军是出了名的强军,可这下邳的守军不过是无名小卒,如果刘家军连他们也收拾不了,岂不是凭白让人看笑话?

“云长,你为二公子擒下那军将”

为了找回颜面,刘备不得不使出杀手锏,让关羽提前出场。

关羽心中不爽,却又不便拒绝,只得憋着口气,打马直冲。

关羽的牛掰之处,李贤可是明白的很,好不容易发现宗元这样一个可造之才,他不想就这么白白糟践了,“哈哈,以多胜少可不是勇者行径,赵统领,你且去与关将军比试一番”。

赵云不拘言笑,嘴里应道:“喏!”。

话音未落,赵云便纵马如飞,冲到了关羽跟前。

“来得好!”关羽瞪大了丹凤眼,挥刀如匹练,“铿”击打在赵云的长枪上。

赵云不闪不避,硬生生吃了这一记。

之前的几次‘交’手,赵云与关羽一直难分伯仲,只是赵云麾下骑卒来去如风,这才让刘备吃尽了苦头。

如今,仇人见面分外眼红,在李贤、刘备、陶应的目光中,赵云与关羽你来我往,厮杀正酣。

刘备心头恼怒,好一个李贤,我这么不动声‘色’却不是怕了你,既然你不知好歹,那可别怪我心狠手辣了。

想到这里,刘备大喝一声:“杀!”

早就按捺不住的张飞出矛如飞,他挑翻了两名徐州卫卒,几个回合便来到宗元跟前。

“记住,某家乃燕人张翼德!”张飞大声咆哮,震得人双耳“轰轰”作响。

一矛刺出,宗元匆忙出刀拦阻,“铿”,张飞势大力沉的一招顿时让宗元虎口发麻,他心道,这黑厮好厉害的手段,难道今日要死在此人手下吗?

李贤自然不会坐视不理,可他身边只有赵云一员猛将,臧霸、于禁却是留在了小沛,如若不然,倒是可以拦下张飞。

宗元虽然身手不凡,可比起万人敌张飞,总归欠缺了几分手段。

十个回合过去,宗元便捉襟见肘,随时可能丧命。

李贤深吁了口气,就要下令骑卒投掷短矛,然而,就在千钧一发之际,一支军马从城中杀了出来。

“住手!”

为首一人脸‘色’铁青,不是陶商又是哪个。

陶应不屑一顾,道:“拿下宗元!”

“杀!”刚刚有些止歇的厮杀声再度‘激’烈起来。

陶商急的宛若热锅上的蚂蚁,临来之前他只是听说陶应与李贤同时到了北‘门’,却没想到陶应竟然与守‘门’的卫卒厮杀起来。

这是什么情况?

“二弟,宗元犯了什么罪,你非要拿下他不可?”

陶应咬牙切齿:“这贼子投靠了李贤,吃里扒外!”

陶商疑‘惑’起来,果真如此吗?

宗元左臂被张飞刺中,他痛呼一声,竭力辩解道:“大公子莫听他胡言‘乱’语,是他一心想置我于死地!”

“住口,死到临头还敢嘴硬”,陶应大声喝斥。

单看这模样,陶商便看出来谁在撒谎。

“二弟这是在犯傻呀!”陶应做出了‘混’事,陶商却想着为他遮掩过去,然而,他身后的兵马虽多,可他们身上的军服颜‘色’与卫卒相同,贸然‘插’手,极可能引发更大的‘混’‘乱’,陶商只是老实内敛,可并不代表他是个蠢蛋。

不成,绝不能任由他们厮杀下去!陶商暗下决心,这时候他抬眼看到李贤,顿时眼睛一亮,嘴里道:“李使君还请快快出手!”

“喔?如何出手?”李贤故作不知。

“拦开他们,让他们不要再自相残杀”

李贤似笑非笑,道:“只怕会有误伤”。

每时每刻都有徐州军卒倒下,陶商心急如火:“不妨事,只要能够止住兵戈,李使君尽可放手施为”。

有了这句话,李贤当下大声呼喝:“青州军何在?”

“在!”

“分开他们”

“喏!”

没有赵云统领,青州骑卒依旧井然有序,他们分出一半的人手前去“劝架”,另外一半护在李贤身旁,静观其变。

相对于徐州军来说,青州兵与刘家军一样,都是客军,毫无疑问,只用言语相劝的话,厮杀正酣的三方人马绝不会收手,因而,青州兵的劝架方式也很是特别——直接上去厮杀。

反正在外围的人马都是刘家军以及陶应的‘私’兵,只要杀散了他们,自然能够救出宗元的人马。

青州骑卒借助马镫之利,他们在马上发挥了十成的战力,甫一加入战团,刘家军与陶应的‘私’兵便损失惨重。

陶应目眦‘欲’裂,他破口大骂:“贼子敢耳!”

刘备心在滴血,他已经没了根基之地,手中的人马折损之后很难得到有效的补充,然而,这时候一旦认怂,立刻就是前功尽弃的场面。

再者,李贤兵马虽强,可他过于托大,身边只有五百骑卒,这时候,只要大军掩杀,说不定能够将其斩杀当场,报了乐安国的一箭之仇。

复仇的念头涌出之后,很快便在刘备脑中生根发芽,“杀,杀了他们!”

长久以来,刘备一直活在李贤的威‘逼’之下,今日,所有的负面情绪全都迸发出来,他下达了全军掩杀的命令。

四千名刘家军聒噪着急冲而至。

李贤不动声‘色’,陶商却脸‘色’大变,这是谁的兵马,为何要与李贤作对?

危急关头,容不得陶商多想,“快,李使君快快入城!”

“不妨事”,李贤语气平淡,仿佛刘家军的目标不是他一样。

话虽如此,李贤却不愿坐以待毙,前往小沛求援的骑卒早已经出发了,护在他身旁的五百名骑卒也已经投出了手中的短矛。

“嗖嗖嗖”,寒光闪闪的短矛‘露’出嗜血的光芒。

陶应从未见过类似的场面,一时之间有些愣神。

刘备却顾不得欣赏,他大声咆哮道:“快,举盾!”

“咚咚咚”,盾起,矛至。

刘家军准备充分,多数短矛都落到了铁盾上,在赵云骑卒的接连追杀下,刘备麾下兵马早已经炼出了一手抵御短矛侵袭的手段。

如今甫一施展,竟然很有效果。

“快,冲过去!”

刘备知道,自家兵马虽然有盾牌遮挡,可一旦李贤麾下的骑卒脱离了战场,谁也拦不住他们。

只有趁着李贤犹豫不决的时候,果断将骑卒包围住,这样的话,才能让其进退维谷。

五百名骑卒已经与其余两支人马‘混’战成一团,宗元也在同伴的掩护下逃过一劫。

张飞有心一矛刺死宗元,奈何四周的兵马太多,不伤及友军的情况他,他很难施展出一身武艺。

“啊呔!”,眼瞅着宗元落荒而逃,自己却追之不及,恼怒之下,张飞只得将怒火倾泻到对面的卫卒身上。

赵云与关羽依旧部分胜负。

下邳北‘门’外,到处都是‘乱’战厮杀的军卒。

偌大的战场上,只有李贤、陈登、陶商、陶应与刘备没有加入战团。

之前,曾有骑卒让李贤退到安全之处,却被他拒绝了。

刺史,李贤身边只有护卫六人。

陶商觉得李贤陷入危险境地,完全是因为他的缘故。

如果不是因为陶商的请求,李贤绝不会分兵出击。

骑卒不分散,就算刘备全军出击,李贤麾下兵马也可以来去自如,不受任何人牵绊。

现在就不同了,李贤麾下的千余骑卒失去了最擅长的机动力,只能与敌‘乱’战。

若不是青州骑卒早已经身经百战,只是这一役,说不定便要折损大半人马。

“李使君,随我入城吧”,陶商吸了口气,事到如今,保住李贤的‘性’命才是要紧事。

李贤依旧摇头:“不必如此,他们奈何不得我们!”

话虽如此,然而,刘备麾下兵马却绕开了青州兵的狙击,呈扇形包围而来。

“主公,速退,再不退就来不及了”,这是护卫头领在向李贤谏言。

李贤犹豫不决。

陈登也适时出言:“李使君,暂避锋芒吧,等到大军抵达之后再谈其他”。

“李使君莫要因为我的缘故陷入危险境地,若如不然,只怕我寝食难安,还请随我入城吧!”这是陶商在自责。

原本李贤还想留在原地鼓舞士气,现在看来,如果再固执下去,很可能被刘备瓮中捉鳖,那样的情况,李贤也不想看到。

“好吧,我且在城外等待于禁”

李贤退却之后,留在外围的五百名骑卒也渐渐脱离战阵,只有城‘门’口的骑卒陷入重围之中,难以脱身。

眼瞅着自家兵马竭力死战,自己却无能为力,李贤很是自责,早知如此,就应该听信臧霸之言,将大军带至此处。

现在倒好,刘备舍命一击,顿时让李贤进退维谷。

就此退去?难道彻底抛弃那五百骑卒的‘性’命?

上前厮杀?训练这千余骑卒,赵云可是‘花’费了不少力气,如果这一战折损过半,日后补充起来肯定也要大费周章。

于禁何时才能赶到?

从小沛到下邳,起码要一个时辰才能抵达。

一个时辰,只怕骑卒坚持不了那么久!

李贤心头黯然,他知道长久以来的顺风顺水让他滋生了骄傲自满的心理,却浑然没想到刘备会孤注一掷。

于禁、臧霸,不知你们何时才能抵达!

这时候,李贤分外想念臧霸,他只希望这个桀骜不驯的家伙能够早一点抵达,这样的话,陷入重围之中的骑卒才能够少折损一些。

“呜呜呜”,忽而,一阵急促有节奏的号角声响起。

李贤环顾四周,仔细聆听,声音好像是从身后传来的。

是谁的号角?

“李使君,臧霸来也!”

视野尽头,一员大将打马如飞,往此处疾冲而来,在其身后,是黑压压的军卒。

臧霸来了,竟然来的这么快!李贤大喜过往。

李贤不允许臧霸尾行而来,臧霸却扛令不遵,一直守候在十里开外,所以才来的这么及时。

“啊哈哈,臧霸,快快救出城‘门’口的骑军!”

这时候顾不得计较其中的涵义,只要臧霸能够救出骑军,那便是大功一件。

“好嘞,使君你就瞧好吧!”

在陶商兄弟二人目瞪口呆的目光中,臧霸径自杀入‘混’战之中。

一柄大环刀上下翻飞,所过之处宛若无人之境。

无论是陶应‘私’兵还是刘家军全都死伤惨重。

张飞见猎心喜,急忙上前与其厮杀。

甫一‘交’手,两人便是难分伯仲的情况。

刘备刚刚松了一口气,又一伙兵马奔袭而来。

隔着老远,一杆硕大的“乐”字大旗便迎风招展,

李贤大喜过望,于禁也来了。

陶应吸了口冷气,他感觉自己好像捅了一个马蜂窝,之前惹祸的时候只觉得酣快淋漓,现在,他终于感觉到了恐惧的滋味。

连臧霸都投靠了李贤!

李贤麾下真的有两万兵马。

两万兵马大军压境,即便陶应身手有再多的大族支持,那又能如何?

绝对的军力威胁下,没有人敢大言不惭。

。。。

第三百一十七章刘备的抉择

世上最悲哀的事情莫过于大喜之后的大悲,刚开始,臧霸率军抵达的时候,刘备便觉得大事不妙,不过,那时的他还抱有一丝侥幸心理,因为单从场面上看,刘家军与臧霸的兵马数量相仿,而李贤的‘精’锐骑卒正被团团围住,只要再有一炷香的时间,刘家军便可以将其彻底剿杀掉。

若能灭掉五百骑卒,刘家军挟大胜之势,绝对可以占尽优势,然而,于禁的到来却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呜呜呜”,低沉的号角声仿佛催命的音符。

无论是刘家军还是陶应的‘私’军,在青州兵主力抵达之际,他们的表现并无不同,胆怯,畏惧,恐慌。

相反,听到青州军不间断的号角声,赵云麾下骑卒士气大振,又来了一支援军。

三支兵马合作一处,谁能挡得住?

有人欢喜有人愁,面对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青州兵,刘备麾下兵马全无战心。

打是打不过的,须得找个合适的机会夺路而逃!

“杀!”经过一日休整,青州军一扫颓态,他们在各自军将的统领下昂首阔步,疾冲而来。

一万三千名军卒,加上臧霸的五千兵马,这就是一万八千人,他们后发制人,呈弧形包抄而来。

“来的这么快,李贤一定是倾巢而至了”,刘备、陶应面‘色’如土,谁也没想到战局竟然演变成这个模样。(

一炷香之前,刘备兵力占优,打的李贤狼狈退却,然而,一炷香之后,局势逆转,李贤竟然成了生杀予夺的掌控者。

坚持毫无意义,刘备只犹豫了片刻,便大吼出声:“云长、翼德,速速退军!”

“叮叮叮”,刘备身旁的传令小校急忙鸣金收兵,也有人快马奔驰,将军令传递到厮杀的最前线。

厮杀正酣的时候,军将、士卒想要全身而退,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赵云训练出的数百名骑卒,哪怕陷入重围之中,他们依旧板着脸,竭力拼杀,因为他们相信,赵统领不会放弃他们,刺史李贤也不会放弃他们!

现在,臧霸、于禁果然带来了援军,青州兵占尽优势,到了这个时候,骑卒就更有搏杀的必要了。

“莫走了刘备!”

“杀!”

青州最重军功,若想一鸣惊人,平步青云,须得有靠得住脚的战功。

在大军压境之际,刘备兵马毫无战心,无疑成了最佳的“头颅提供者”。

关羽对赵云、张飞对臧霸,双方大将拼得火气十足。

四名军将的武艺都在伯仲之间,他们短时间之内要想拿下对手,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原本张飞狞笑着,还打算将臧霸刺杀于马下,然而,几十个回合下来,李贤的兵马竟然接连而至。

片刻间,刘家军便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

青州大声聒噪着,要活捉刘备。

“贼子可恨!”张飞面相粗犷,可却粗中有细,他知道,绝不能恋战,若不然,待会儿自家兵马只怕要陷入绝境。

“叮叮叮”,好在若有若无的鸣金声响彻在战场上空。

刘家军卒听罢之后大喜过望,终于可以离开了战场了。

张飞也松了一口气,刘备积攒出这一支兵马很是不易,倘若折损过多,日后再想补充起来,只怕就很难了。

于禁的大旗还在几十步开外,与刘家军相比,青州兵军力大占上风,刘家军无论如何也抵挡不住,在这时候,最佳的选择就是退避三舍。

否则,一旦于禁大军‘逼’近,合拢了包围圈,那时候再想突围而出,只怕要付出惨烈的代价。

兵器‘交’戈声、绝望的呐喊声不绝于耳。

饶是关羽、张飞见惯了生离死别的场面,在这一刻也不禁勃然变‘色’。

死去的军卒多数都是刘家军,他们的口音带着浓郁的平原郡特‘色’,与北海国的军卒截然不同。

五十步、三十步、二十步,距离越来越近,刘备心急如焚,退兵的军令已经下达了很久,可刘家军却只撤出来一小部分。

多数兵马连同关羽、张飞一道,都陷在了军阵之中,短时间之内很难撤出来。

这可如何是好?于禁的兵马绝不会坐等刘备退军的。

二十步的距离转瞬及至,留给刘备的时间不多了。

“大兄,速退!”

“我等为大兄断后!”

关羽、张飞接连表态,愿意牵制住敌方大将,为刘备的逃生争取机会。

其实,换句话说,以关、张二人的实力,除非他们使出玩命的手段,如若不然,绝难从赵云、臧霸手中安然退却。

赵云与关羽早就是老对手了,他们对彼此的套路招数很是熟悉,而张飞与臧霸却是第一次遭遇,两员猛将走的都是“急、狠”的路线,甫一碰面便是针尖对麦芒,

张飞的脑中从来没有认输这个观点,而臧霸却也明白,自己的对手在刘备军中地位重要,如果将其留下,一定可以做为投名状,进献给李贤。

从开阳到小沛,一路行来,臧霸虽然软硬皆施,为青州军筹备了不少军粮,然而,真正拿得出手的战绩却没有一个。

此番,好不容易在下邳城外遇到了张飞这个对手,臧霸哪里肯轻易放过?

张飞惦记刘备的安危,一身武艺只发挥出七八成,他瞥见刘备打马而立,没有半点逃脱的意思,当下急得上火:“大兄速退,莫让我们为你分心!”

是战,还是逃?

刘备面临着抉择,电光火石间,于禁的青州兵已经冲到了十步开外的地方。

战,意味着要置之死地,与关羽、张飞并肩而战,至于能否生还,那就要看天意了;逃,抛弃关、张二人,意味着结义的兄弟情只是**‘裸’的利益关系,即便关羽、张飞全身而退,日后刘、关、张三人之间也肯定会生出隔阂。

紧要关头,刘备作出了决断。

“我乃刘备刘玄德,儿郎们,随我杀贼!”刘备大吼出声,他率领亲卫往关羽的方向疾冲而去,半途间,他又叫道:“云长、翼德莫要多言,我们三兄弟同生共死,今日有难,为兄绝不苟活!”

。。。

第三百一十八章置之死地而后生

秋意渐凉,下邳城外的喊杀声愈演愈烈。访问:。

李贤没想到刘备竟然留了下来,于禁之所以围三阙一,就是想让刘备兵马落荒而逃。

只要军卒没有死战的决心,大获全胜只是时间的问题。

不过,谋划好的一切却因为刘备的原因出现了变故。

将为兵之胆,刘备放弃逃脱的机会,大呼求战,当即挽回了摇摇‘欲’坠的士气。

不少军卒萌生了死战的心思,主将尚且不畏死,小小军卒又有什么可怕的?

抬眼望去,关羽、张飞都在与敌酣战,这时候,谁想借机开溜,只会为人唾骂。

慨然赴死者在任何时候都会有,懦弱胆小者也从来不会或缺。

面对铺天盖地的青州军,一千多名刘家军还是做了逃兵,他们不顾同伴的喝骂,抛弃了刘、关、张三位主将。

此时,犹在奋力厮杀的刘家军不过三千多人。

胆小怕死的陶应冷静下来之后早就夺路而逃,他只带了十名护卫,其他的‘私’军却是全部丢到了城‘门’外,任他们自生自灭。

临行间,陶应大吼大叫:“刘玄德,你且在这里压阵,我速去找寻援军!”

援军?陶应还会有援军吗?

整个下邳城,守军不过八千人,陶应又能策反几人?

简雍刺死一名试图偷袭的军卒,他叹了口气,大事休矣。

关羽、张飞虽有万人敌,可他们的对手也不是等闲之辈,在个人勇武无法发挥作用的时候,刘家军的实力降至最低点。

现在,短时间之内犹能保持不败,不过是凭着一股悍勇之气罢了。

一旦这股气泄掉了,大军必将一溃千里,简雍希翼地看向关羽,只希望那时候,关云长能够及时甩脱对手,为刘备杀出一条血路。

李贤骑在马上,怔怔地发呆,刘备明明有机会逃脱,可他偏偏留了下来,这人真的是对别人狠,对自己也够狠。

可以想象,一旦关羽、张飞存活下来,他们势必会对刘备感恩戴德。

同生共死,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真正事到临头的时候,又有几人能够做到这一点?

大耳贼,蜀汉的建立者,难道今日就要葬身于此处?

不知怎的,李贤总觉得有种不踏实的感觉,他深吁了口气,朗声喝道:“众将士听令,莫走脱了刘备,生擒刘备者,赏金百两,当场击毙者,赏金五十两!”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没有关羽、张飞这两个杀神的护佑,在绝大多数青州兵眼中刘备都是一个香饽饽。

“莫走脱了刘备,杀呀!”

青州军聒噪着,缩小了包围圈。

军心可用!

于禁挥军上前,彻底将刘备的兵马团团围住,他抓住时机,嘴里道:“干掉刘备,生死勿论!”

刘备面沉若水,他双剑齐出,刺死了一名又一名敌卒,可无奈青州士卒太多,让他步履维艰,即便身旁的护卫竭力阻挡,然而,更多的青州军卒涌了过来。

“大耳朵长胳膊的就是刘备!”

隔着老远,一名裨将模样的军汉呼喝起来。

刘备脸‘色’一变,战场上最防不胜防的却是冷箭,一旦被人视作处之而后快的对象,每时每刻都等于在刀尖上跳舞,一个不甚便有可能坠入深渊。

几十步开外的地方,确实有几名长弓手在弯弓搭箭,试图狙杀刘备。

适才李贤李使君可是说的很明白,只要杀死刘备便有五十两黄金的赏赐,虽说比不得活捉的赏格,可弓手们已经满足了。

就是现在,趁着刘备身边没有多少青州军的时候!

“嗖嗖嗖”,箭矢呼啸而去,直往刘备而来。

危急关头,刘备好似多长了几个眼睛,他侧身一避,险而又险地躲开了一支箭矢。

大滴大滴的冷汗浮现在额头上,刘备咬牙硬撑,已经到这个时候,必须坚持下去!

哪怕是死,也要死在前进的路上。

比起苦苦支撑的刘家军,青州军的装备、士气都要更胜一筹,如果没有奇迹发生,刘备这支兵马今日便要折损于此处。

张飞、关羽都已经使出了以命搏命的手段,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