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赵云毕竟受人所托,大家熟归熟,可该做的事情却不能拉下了,当下嘴里道:“我此番前来是受刘玄德刘使君所托,他让我找到李使君之后把这封信‘交’给你”。
说罢,赵云从‘胸’前贴身处‘摸’出一封信笺。
李贤展开之后顿时了然,信中刘备大概描述了一下河北、平原郡的战况,在袁军的攻打下,平原军仅能保持不败,刘备希望李贤的北海军能够北上平原,与他携手御敌。
对此,李贤嗤之以鼻。
曹‘操’很快就要跟袁绍联手了,那时候别说李贤了,就算加上太史慈、陶谦,也绝难讨到好处。
平原郡地处要害,除却浩‘荡’的黄河之外,连个可守之地都没有。
在平坦的土地上,袁绍跟曹‘操’可以充分发挥他们军卒的数量优势,将刘备的‘精’兵淹没在人海的‘浪’‘潮’之中。
只要刘备一日不撤离平原郡,他必败无疑的结局就不会转变,即便李贤北上,也不可能改变整个占据。
无论是曹‘操’还是袁绍,他们麾下都人才济济,绝不会像黄巾那般,空有数量优势,却良莠不齐,从而容易给人可趁之机。
对上他们,李贤不敢妄言必胜!
信中的内容,赵云想必已经猜出了几分,他倒是没有催促李贤,而是将自己沿途间的见闻缓缓道来:“河北诸郡在袁本初的治下休养生息,百姓各得其所,倒是没有什么大的****,刘玄德的平原郡虽然轻徭薄赋,可无奈地穷人弊,无论如何也难以跟袁本初抗衡的,而且,行至半途中,我听闻一个天大的消息”。
胡庸是个大嘴巴,他好奇地问道:“什么消息?”
“卞喜投降了曹‘操’,曹‘操’麾下多出了几十万青壮!”
除了李贤之外,其余几人都是惊呼出声。
即便早有预料的徐庶都是面‘露’惊‘色’,他没想到曹‘操’的动作竟然这么快。
卞喜麾下的几十万黄巾部众,说收降也就收降了。
放眼天下,能够有如此胆魄、如此能耐的,也只有曹孟德了。
胡庸大大咧咧的,嘴硬道:“那又如何,这么多兵马,人吃马嚼的都是个天文数字,他曹‘操’难不成还会变出粮食?”
这‘插’科打诨的话顿时让紧张的气氛一扫而空,确实,就算曹‘操’有通天之能,也绝不可能在兖州立足未稳的情况下养活三十万大军,充其量收编其中的三五万已经是极限了。
不过,饶是如此,曹‘操’收降了卞喜,也等于如虎添翼,这么来看,刘备也支撑不了多久了。
李贤环顾四周,道:“昨日我们全歼了于禁的千余人马,想必用不了多久,曹‘操’就会派兵前来报复,诸位有何高见?”
赵云眼皮一跳,他没想到李贤不声不响竟然已经先胜一阵。
胡庸依旧是那副没心没肺的模样:“使君怎么说,我怎么做就是了”。
徐盛笑道:“如今之计是做好救援刘玄德的准备,我估‘摸’着,平原军很快就要败了”。
徐庶深以为然,道:“不错,曹‘操’有卞喜相助,无论如何刘玄德也是抵不住的”。
周仓偶有惊人之语:“我与黄巾头领徐和有旧,如果找到他,我有把握将其劝降!”
李贤大喜,如果有徐和相助,便是曹‘操’大军来犯,也有取胜的可能。
。。。
第一百八十章借刀杀人
徐和是何方神圣?
史书记载,当卞喜大部人马被曹‘操’收编之后,徐和依旧率领余部在青州多地顽抗,此时,曹‘操’吞并青州,立足未稳,对其无可奈何。
直到数年之后,曹军大将夏侯渊、臧霸、吕虔集结泰山、齐国、平原郡三郡人马方才击败徐和,将其斩杀。
这样一个枭雄,如果能够收入麾下,对李贤来说肯定是大有裨益的事情。
周仓的为人李贤也明白,此人言出必践,从不妄言,他说能够说降徐和,便一定能够说到做到。
唯一值得忧虑的是,徐和人在何处?
李贤的商队虽然在青州、兖州多地都有眼线、商栈,可毕竟根基较浅,短时间内,指望他们提供详实的情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青州糜氏的实力在黄巾肆虐之后大为削弱,他们也是指望不上的。
思来想去,李贤只得广布探马,让他们详细查探,一旦发现黄巾的迹象即刻来报。
翌日一早,东莱军依旧往乐安国开拨而去。
卞喜投降曹‘操’的消息虽然比预料中的时间提前了不少,可却也还在意料之中。
与徐庶等人商议一番过后,李贤决定按照原计划行事。
曹‘操’又如何?难道他麾下的大军还能长了翅膀飞过来?
这时候可没有飞机、火车、汽车,最快的机动兵力也不过是骑军而已。
就算曹‘操’查明了李贤所在的方位,命令麾下骑卒全力追赶,等到他们追上东莱军,那起码也得五日之后的事情。
五天的时间,李贤麾下的兵马早已经到了乐安国。
乐安国可不是曹‘操’的地盘,那里距离泰山郡很远,是曹‘操’势力影响最弱的地方。
只要曹军兵马不过一万,李贤就有把握全身而退。
当然了,对曹‘操’来说,李贤虽然是个对手,却还远远不值得他全力以赴,眼下,曹‘操’的眼中钉是自称大汉皇叔的刘备刘玄德。
三日之后,正在大营中查看舆图的曹‘操’眉飞‘色’舞,他对着身旁的一干文武将官说道:“待我大军抵达,刘玄德便‘插’翅难逃,平原郡已入我囊中矣!”
荀彧笑而不答,曹仁却大笑道:“大耳贼自不量力,就凭他那点本钱,也敢跟主公叫板,实在是螳臂当车,不自量力”。
夏侯渊摩拳擦掌,嘴里道:“都说刘玄德麾下关羽、张飞俱是一时豪杰,我倒是想跟他们较量一番”。
曹‘操’捻须笑道:“妙才莫急,刘玄德命大的很,他的两位义弟也不是短命之人,有你畅快对阵的时候”。
“哈哈,那自然是极好的”
帐内气氛热烈,收降了卞喜,曹营一干人马全都喜上眉梢。
连坐拥数十万兵马的卞喜都能够收入麾下,这世上还有什么事情是曹孟德做不到的?
荀彧虽然想提醒一下曹‘操’不可太过大意,可却也不想坏人兴致,只是在心里盘算,等到他人散去的时候,一定得提点几句,尽到自己谋士的职责。
哪曾想,就在众人开怀大笑的时候,帐外忽然传来一声通禀:“报!”
曹‘操’皱起眉头,道:“何事?”
“回禀主公,帐外有两名溃卒,自称于禁于将军麾下,他们说有军情向主公禀告”
溃卒?于禁?难不成于禁打了败仗?是谁干的好事?
毕竟是自家军马,曹‘操’很是关切:“去把他们带来!”
“喏!”
帐内一众军将面面相觑,谁都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一出。
没多久,两名衣衫褴褛的溃卒扑倒在地,连连叩首,道:“请主公为我们报仇呀”。
“说,究竟是怎么回事,其他人呢?于禁呢?”
“于将军兵败被俘,其他兄弟伤亡过半,我们二人要不是见机的快,怕也是难逃一死”
于禁真的败了!曹‘操’强忍住怒意,冷冷地问道:“是谁做的好事?”
“北海相孔融麾下大将李贤!”
又是李贤!曹‘操’‘抽’剑在手,一剑削断了面前的木案,只听他狠狠地咆哮道:“李贤小儿,我誓杀汝!”
夏侯渊等人已经许久没有看到曹‘操’如此发怒了。
李贤的名字,帐内的几人都曾听说过,据说此人大小征战数十起,无一败绩,是北海国内第一将。
原本大家伙儿都觉得言过其实,一个盐贩子而已,能够有什么能耐?
什么阵斩张饶,击溃管亥,在众人想来都是以谣传谣的谎言,顶多是恰逢其会,运气好些罢了。
不过,荀彧从北海国回转之后,再三向曹‘操’谏言,一定要对李贤多加小心。
正是在荀彧的再三建议下,曹‘操’才派出于禁的千余人马,让其在齐国境内监视李贤的动向。
在曹‘操’想来,一千兵马已经足以让李贤投鼠忌器了,他压根没想到,李贤竟然敢主动出击,擅启战端。
几日之前,于禁的最后一名信使刚刚带来了消息,他说麾下兵马已经找到了李贤的东莱军,正在严加防范,密切关注。
哪曾想,今日就得到了噩耗。
按理说,于禁也是军中宿将,怎么会轻易败下阵来?
曹‘操’喘了口粗气,语气森然地问道:“于禁是怎么败的?”
溃卒不敢妄言,一五一十地说道:“于将军派出三队斥候时刻监视李贤的动向,哪曾想,狡诈的李贤竟然使人伪装成劳军的乡民,进入大营之后,乡民暴起发难,大家都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还有呢?”
“营中‘乱’起的时候,李贤麾下大军席卷而来,营中兵马抵挡不住,便败下阵来”
“好,好一个抵挡不住,败下阵来”,曹‘操’喃喃自语,忽而问道:“我问你们,你二人杀了几名东莱军?”
溃卒羞愧不已,颤抖着跪伏在地,道:“东莱军身着铁甲,我砍了几刀却毫无收获”。
为了证明自己不是懦夫,另外一人掀起上衣,急忙说道:“不错,也不知道李贤哪里来的银钱,竟然给麾下军卒装备了厚实的甲胄,我们竭力刺杀,可往往却连对手的盔甲都刺不破,我身上这枪上就是被他们刺到的”。
听到这里,曹‘操’羞恼的神‘色’才趋于平缓,他敲着面前碎裂的木案,嘴里道:“谎报军情可是大罪,你们确定李贤麾下军卒装备了铁甲?”
两名溃卒四目相对,旋即颌首,嘴里道:“绝不会有错,那时候天‘色’渐晚,看不真切,不过,我可以肯定,李贤麾下铁甲军超过了两百之数!”
一具铁甲的造价完全可以打造五面铁盾,五十把长刀,曹‘操’想不明白,李贤为什么会‘花’费这么大的代价。
难道说,北海国真的富庶至此?连普通的军卒都能人人穿着铁甲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于禁败的也不算冤。
曹‘操’松了口气,铁甲的存在总归让他面子上好看些。
不然的话,一千兵马不明不白的折损了,传出去肯定是个笑话。
眼下,正是曹‘操’平定青州的关键时刻,他可不想有一丁点的意外出现。
将两名溃卒打发走了之后,曹‘操’盘膝坐在蒲团上,目光幽冷,道:“李贤小儿狂妄至极,诸位,谁可为我取其项上头颅?”
早已心痒难耐的卞喜急忙前行请缨,道:“末将愿往!”
曹‘操’看了卞喜一眼,嘴里道:“最近几日正是遴选兵员的关键时候,你若是‘抽’身离去,谁为我稳定军心?”
卞喜知道曹‘操’这是在‘欲’擒故纵,可是,灭杀李贤的‘诱’‘惑’实在是太大,由不得他退缩,当下嘴里说道:“主公多虑了,往日种种都已过去,我麾下兵马虽是黄巾,可自打他们向主公乞降的那一刻起,他们就已经痛改前非,此番,我只需八千兵马,必可为主公杀了李贤”。
曹‘操’其实巴不得卞喜离得越远越好,只要有卞喜一日,他想尽收黄巾军心就需要大费周折。
可若是卞喜离开,亦或是不在了,那时候,三十万黄巾便是砧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没了主心骨、‘精’神领袖卞喜的存在,黄巾军永远只是一盘散沙。
卞喜‘毛’遂自荐,对曹‘操’来说是一举两得的事情,他早就想找个由头支开卞喜,如果,恰好有了这理由,一旦利用妥当,就是一条借刀杀人计!
曹‘操’佯作思索,片刻之后才说道:“也罢,我知道卞喜你想为弟报仇,这样吧,你可自行选择一万兵马,军械、粮秣由你挑选,记着,我在平原郡等你的好消息”。
“多谢主公成全!”
“李贤麾下有铁甲军,你莫要大意了”
“喏!”
“好了,你去吧”
“喏!”
目送卞喜离开之后,曹‘操’换了副表情,嘴里道:“机会难得,卞喜追杀李贤,我给你们五天的时间,五天之后,我要见到一支三万人的‘精’锐老卒”。
“其他人马呢?”
“有‘妇’孺在军中的,可以就地遣散,了无牵挂的青壮,暂时让他们做辅兵吧”
“喏!”
曹‘操’对着舆图半晌未曾开口,不知道过了多久,他才缓缓地问道:“你们认为,卞喜此番可否取胜?”
跟卞喜‘交’过手的曹纯微微颌首,道:“卞喜麾下老卒颇为‘精’悍,李贤不是他的对手,再者,据说东莱军兵马不过五千,就算他军中有少量铁甲,也难以改变战局”。
曹仁深以为然,便是夏侯渊都觉得曹‘操’有些过于谨慎了。
只有荀彧叹了口气,嘴里道:“于将军兵败被俘,罪责在我”。
“先生这是哪里话!于禁之败,与你何干?”
“如果不是我竭力让主公出兵,李贤又怎么会有机会先胜一阵?”
曹‘操’大笑:“先生莫要自责,胜负乃兵家常事,况且,适才你也看到了,如果不是于禁打了败仗,我还没有由头支开卞喜,如今,卞喜离去,我可以放手整编黄巾,这可是天赐良机!”
荀彧又道:“我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先生何须客气”
“还请主公早做谋划,只怕卞喜不是李贤的对手!”
。。。
第一百八十一章循序渐进
荀彧在曹‘操’营中地位超然,他出身望族,又曾陪‘侍’过天子,在河北诸郡拥有不小的声望,可以说是曹‘操’麾下谋士第一人。
这样一个人物,他的言行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影响到曹‘操’的决断。
卞喜有可能败给李贤?
听到荀彧如此断言,帐内诸将俱是面带异‘色’,连曹‘操’都有些瞋目结舌。
自打荀彧从北海国回来之后,他便多次提醒曹‘操’要提防李贤。
事实证明,李贤确实不凡,能够一举击溃于禁,这已经说明了他的能耐。
只不过,于禁之败,可以推脱成敌众我寡,可卞喜又怎么会败?
卞喜为弟报仇,挑选的肯定都是军中‘精’锐,以两倍于敌的数目攻伐李贤,若是依旧败了,那岂不是说,对付李贤须得曹‘操’亲自出马?
一个北海国长史而已,哪里值得如此大动干戈。
胜了,会被人说成胜之不武,败了,铁定会被人嗤笑。
思虑片刻,曹‘操’还是颇为不解,他绞尽脑汁也想不出卞喜失败的理由,“敢问先生,李贤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主公可还记得孔融的粮秣换铁器的要求?”
曹‘操’皱起眉头,那是他少见的被人勒索的记忆,“当然记得,孔融空有仁义之名,却作出利益熏心之事,实在为人不齿”。
“按照我对孔北海的了解,他是不会想出这种主意的,背后另有主谋,近来我多方打探,终于确定,李贤就是那幕后主使”
曹‘操’双眼眯起,缓缓地说道:“只可惜我那封书信没能奏效,不然的话,孔融早就夺了李贤的兵权,没了爪牙的老虎,不过是头大猫罢了”。
荀彧微微颌首,嘴里道:“李贤此人能文能武,夷安城被他治理的井井有条,民生富足,这样的人才如果不能收为己用,最好杀之以除后患!”
曹‘操’吸了一口冷气,这还是荀彧第一次提出要诛杀某人,而且还是因为对方的才能威胁到了自己。
就算是袁绍袁本初、刘备刘玄德都没能让荀彧提出必杀令,这李贤到底有何德何能,值得荀彧如此重视?
荀彧目光长远,思维缜密,从来不虚言妄言。
曹‘操’吸了口气,嘴里道:“先生的意思我明白了,不过,卞喜是成是败还在两可之间,且稍等几日观察一番吧”。
让卞喜对付李贤,这是曹‘操’应诺过的事情,这时候若是再调派人手紧随其后,只怕反而会让卞喜反感。
荀彧自然明白曹‘操’的顾虑,当下也没有不依不饶,他的意思原本就是让曹‘操’提升警惕,不要对小觑了李贤。
如今,目的达到了,荀彧也就闭口不言。
只是,卞喜真的会败吗?
李贤麾下的东莱军已经进入了乐安国,黄巾渠帅管亥流窜北海国之前就是在这里晃悠的,虽说管亥自家兵马极少滋扰百姓,可其他黄巾头目难免会做出一些欺男霸‘女’,强取豪夺的事情。
李贤击溃管亥,打的这位黄巾渠帅无影无踪,这就等于给乐安国百姓出了一口恶气,乡民们自然感恩戴德。
虽说乡民的热情与北海国内的百姓比起来大有不如,可却也是要粮给粮,要‘药’给‘药’。
对这些知情知趣的乡民,李贤自然不会亏待他们,缴获的曹军武器当中,他挑选出一些用不上的,赠给了这些乡堡。
乡民们乐不可支,‘乱’世来临,手中的武器可比什么都靠得住!
李贤的所作所为,周仓等人早已经习以为常,可赵云就不然了,他跟李贤接触时间较短,还是第一次见到如此对待百姓的官儿。
就算是刘备刘玄德,他在面对黎民百姓的时候,那也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模样,却不像李贤这般,压根没有什么官架子。
这样一视同仁的态度让赵云感到很亲切,他虽然学得一身武艺,可却也是寒‘门’出身。
倘若李贤像袁绍袁本初那般只爱世家子,不喜寒‘门’人,赵云说不定早就拍马离开了。
五日之后,东莱军哨探发现了徐和麾下黄巾的迹象。
周仓听闻之后只身离开大营,临行之前,他向李贤许诺道:“多则四五日,少则一两日,是成是败必有分晓”。
李贤怕徐和起了歹心,折损了周仓,那样的话,等于说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可周仓意义已决,李贤无奈,只得嘱咐他,一切以保存‘性’命为佳。
周仓大笑,道:“借他徐和十个胆子,也绝不敢留我!”
周仓走后,他麾下的背嵬营暂时由胡庸掌管,而胡庸麾下的五百背矛士‘交’给了赵云,
背矛士在东莱军卒地位极高,可以说是‘精’锐当中的‘精’锐。
初闻消息,赵云诧异不已,他只不过是一个传信的使者,李贤怎么敢把这么一支兵马‘交’到自己手中?
如果是别人,说不定会欣喜若狂,可赵云却坚辞不受:“使君三思,子龙初来乍到,有何德何能掌管如此‘精’兵?”
李贤大笑,道:“不妨事,子龙只是为我代为统领罢了,等到周仓回转,你还是你,我绝不多言”。
赵云顿时明白,李贤这是看中了自己。
无论是谁,被人欣赏都是一件值得开心的事情。
赵云在公孙瓒军中也曾统领过一百名骑军,不过像李贤这样,甫一开始就委以重任的经历却是从未有过的。
“使君!”
赵云生怕因为自己的缘故,使得李贤麾下的军将们离心离德,那样的话,他可就成了罪人。
有了这方面的顾虑,赵云依旧不想接受这差事。
哪曾想,李贤意义已决,他板着脸说道:“莫非子龙不拿我当朋友?将背矛士暂‘交’与你手,这是我跟徐元直商议过的事情,徐盛他们也没有意见,怎么,难道常山赵子龙连几百名老卒都掌控不了?”
明知道是‘激’将法,可赵云心里还是涌出一股好胜心,“如此,子龙便领了这差事!”
李贤大喜,“好,这才爽快”。
凡事讲究循序渐进,这事情就好像‘女’人的衣服一般,一开始总是裹的比较紧,可只要你解开一颗扣子,再往下,便是褥衣也有为你敞开的那一天!
李贤不禁开始臆测,若是能够抢在刘备之前下手,将赵龙拐到自己麾下,这感觉,想一想就爽呆了。
常山赵子龙呀,长坂坡七进七出,连曹‘操’都赞叹不已的大将,一定要加把劲,将其留在麾下!
。。。
第一百八十二章计赚临济城
初平三年十月,东莱军抵达临济城外。
城内的守军闭‘门’不出,即便李贤亮出身份依旧无济于事。
王老八麾下的探马已经在三十里外遭遇了卞喜的追军,一番‘交’手,平分秋‘色’,各有折损。
据悉,卞喜麾下有兵马近万,其中,骑军足有一千,剩余军卒人人着甲,看模样也是黄巾‘精’锐。
李贤闻听之后急忙把徐庶等人唤到跟前,仔细商议军情。
赵云初来乍到,身份颇为尴尬,自然不会多言,而胡庸是一贯的大大咧咧,指望他出主意比母猪上树还困难。
徐盛倒是不慌不忙,冷静地分析起来:“卞喜这么快就追了过来,肯定得到了曹‘操’的应允,如果不出意外,只要我们击溃卞喜,短时间之内应该不会有第二股曹军来袭”。
李贤深以为然,“我杀了卞南,与卞喜早已经是不共戴天之仇,他这么心急火燎的追到乐安国,也是毫无退路,若是败了,曹‘操’那里将再也没有卞喜的容身之处,所以说,卞喜极有可能破釜沉舟,不可不防,对此,不知诸位有何高见?”
徐庶手指临济城,道:“为今之计只有拿下临济城,据城而守,我军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临济城高池深,若不开‘门’,徒之奈何?”
徐庶悠然一笑,道:“这有何难?眼下黄巾大举来袭,若是没有我们相助,临济如何守的住?”
胡庸愕然,“徐和?周仓不是去寻他了吗?他怎么会攻城?”
徐盛琢磨了片刻,忽而眼睛一亮,嘴上‘露’出一抹笑意。
李贤大笑:“哈哈,先生一语点醒梦中人,不错,此计一出,由不得临济不乖乖开‘门’,请我们入城!”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力气,徐庶欣然一笑,并不多言。
胡庸憋的脸‘色’涨红,他环顾四周,就连赵云都‘露’出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偏偏就他想不出所以然,“哎呀呀,先生,你就莫要打哑谜了,究竟是什么妙计,快快说出来,不然可要憋死我了”。
胡庸一向直爽,从来不会搞什么委婉的说法,眼下,见他果然是一副抓耳挠腮的猴急模样,众人对之报以和善的微笑。
徐庶笑道:“胡庸,我问问你,从济南国到乐安国,快马奔驰须得几日?”
胡庸琢磨了半晌,方才冒了一句:“七八日吧?”
徐庶没有反驳,又道:“我们是什么时候得知卞喜投降曹‘操’的?”
“也就七八日之前!”
“那不就得了吗?若不是赵子龙恰逢其会得知了卞喜归降的消息,我们岂不是还被‘蒙’在骨子里?”
胡庸依旧不解,“可这跟我们攻打临济城有什么关系?”
李贤笑骂:“你个蠢材,我们知道卞喜投降了曹‘操’,已经是官军,可临济城的守将们知道吗?只怕听说卞喜来袭的消息,他们首先想到的便是黄巾又来了!”
胡庸瞪大了眼睛,片刻之后才赞道:“妙,实在是妙的很,哈哈,这么简单的事情,我怎么就没想到呢?”
李贤没好气地翻了个白眼,嘴里道:“胡庸,好了,这件事情待会儿就由你去做,你挑选几个嗓‘门’大的军士,让他们告诉守军,卞喜麾下数万黄巾已经到了三十里开外,他再不开‘门’,我们可就要撤离此处了”。
胡庸磨拳擦掌,道:“这就是‘欲’擒故纵?”
“没错!”
“包在我身上!”
“事不宜迟,你这就去吧”
“喏!”
打发走了胡庸,李贤开始进一步部署。
“徐盛”
“在”
“待会胡庸赚开城‘门’之后,你率本部兵马只取城楼,莫要给他们后悔的机会”
“喏!”
“周东昌”
“在”
“你为大军看好辎重,莫要为贼人所趁”
“喏”
“沐临风,赵云,你们随我一道入城,咱们去会一会这临济的守将”
“喏!”
临济城下,胡庸已经与五名军卒一道,扯起嗓子吼了起来:“城头的守军你们听好了,黄巾大将卞喜率领数万‘精’兵已经到了二十里开外,我们奉李使君军令前来转告你们,一刻钟之内,若是你们再不打开城‘门’,我们东莱军可就要走了”。
什么?黄巾又来了?来的还是卞喜?
不是说卞喜麾下已经有数十万黄巾了吗?他若是倾巢而出,临济城怎么抵得住?
守军不敢怠慢,急忙禀告守将。
临济守将惊惶失措,别说数万黄巾了,就是一万黄巾昼夜攻打,这临济城能否守得住都是个大问题。
在各股黄巾的轮番滋扰下,临济城内民生凋敝人心涣散,若不是有守土之责,临济县令早就撒丫子开溜了。
得知卞喜来临的消息之后,临济城内的百姓彻底炸开了锅,街面上到处都是狼奔犬突的场景。
临济县令与县尉面面相觑,俱是叹了一口气。
“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不管是真是假,城内的民心已经‘乱’了,让他们上城杀敌等同于痴人说梦,那李贤再怎么说也是孔融的麾下,谅他也不敢作出太过分的事情,可如果来的真是卞喜,我们又把李贤拒之‘门’外,你认为,城内的百姓会怎么想?”
想到绝望之下的乡民有可能作出的极端行为,县令打了个寒碜,道:“罢了,开城‘门’吧”
“嗯,李贤为北海长史,官职在你我之上,我们去迎他一迎吧”
“好!”
于是,在胡庸意犹未尽的目光中,临济城的南‘门’缓缓地打开了。
“他娘的,怎么开的这么早,我可还没骂过瘾”
“你说什么?”
不知何时,李贤已经来到了胡庸身后,正好听到了他发的牢‘骚’。
胡庸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李贤收拾他,“啊哈哈,我说开的好,开的妙,开了城‘门’省的我再叫”。
“好了,别贫嘴了,你速速回营,待会儿率领背嵬营随我一道入城”
“喏”
“轰隆隆”,沉重的城‘门’落下,溅起了一片尘埃。
‘门’外,徐盛的神策营兵马严阵以待。
‘门’内,临济县令生怕东莱军不分青红皂白杀过来,急忙大喊出声:“我乃临济县令,请李长史出来答话”。
李贤听到呼喊,打马来到阵前,嘴里道:“我就是李贤,不知使君意‘欲’何为呀?”
临济县令没想到李贤竟然如此年轻,略为讶异过后作了一揖,道:“鄙人听说李长史千里奔援,铭感五内,特来此处相迎,适才如有冒犯之处,还请多多见谅”。
李贤大笑,道:“使君客气了,按照你这意思,我们可以入城了?”
临济县令干笑道:“可以,当然可以!”
“那好,传我军令,东莱军,入城!”
“喏!”
在临济大小官吏的注视下,徐盛的神策军打马入城。
整齐划一地步伐,寒光闪闪的兵刃,厚重耀眼的铠甲,整整一千五百名军卒却给人造成了一种千军万马的错觉。
临济县令与县尉相顾骇然,他们各自吸了一口冷气,庆幸不已。
东莱军竟然强悍如斯,即便临济城闭‘门’不出,只怕也撑不了对方几个回合!
怪不得连管亥都落荒而逃,这等‘精’兵,就算卞喜来了只怕都难得好处!
这还仅仅是一营人马,那么其他人马呢?
在临济百姓惊喜的目光中,一队队东莱军卒开赴入城。
装备‘精’良,步伐齐整的军卒让人眼前一亮,临济的百姓从未见过如此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