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苍茫起伏的乌骨城外,一股红色的旋风席卷而来。
隆隆的马蹄声震耳欲聋,张辽身披红甲,引领五百骑军像飓风一般冲向城门。
摇摇欲坠的城门在张辽眼中越来越大,两者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就在众人以为张辽即将撞到城门的时候,他嗖然掷出一枚硕大无比的链球。
黑黝黝的链球足有五十斤重,在巨大的惯性引领下,链球凶狠无比地撞向城门。
“嘭”早已不堪重负的城门栓从中间断开,露出门后惊惶失措的兖州军卒。
足有两丈宽的城门在链球的撞击下开启了一道四尺见宽的通道,这通道足够单人骑马通过。
面对黑压压的兖州军,张辽屹然不惧,他嘴里发出一声巨大的嚎叫,顿时打马跃进了城门。
好重的煞气、好大的蛮力
谷阳城的城门栓是用精钢铸成的,虽说之前就已经承受了无数次撞击,可谁也没有想到,最后的这致命一击竟然是被一个铁球砸开的
那头颅般大小的铁球看上去就厚重无比,若是被砸实了,铁定是魂飞魄散的下场。
所以,当张辽跃马直入城门洞的时候,原本严阵以待的青州军卒竟是畏惧地后退数步。
张辽嘿嘿笑着,他借着马势凶狠地撞向了兖州军阵之中。
“噗哧嗤”,血肉飞溅,披上铁甲的马匹足足有数百斤重,加上那疾奔而来的冲力,差不多有上千斤重。
这么重的力道,谁能挨受的住
马上的张辽将长枪抡使的出神入化,一眨眼的功夫,数丈之内便空无一人。
“杀,杀了他”
守将惊怒交加。
张辽不屑一笑,他目光锁定守军,就要打马冲刺。
此时,一名曹军弯弓搭箭,试图偷施冷箭,可这时候,“吱嘎嘎”城门大开了。
一骑又一骑青州骑军疾冲而来。
城门开了,张辽不再是一个人。
堵在城门洞口的军卒一击即溃,连半个回合都没有支撑下来。
只因为张辽的骑卒早已经蓄力已久,斗志高昂,而兖州军呢,在数波箭雨的侵袭下,早已经又累又疲,能够在军将的呼喝下勉强组成有一个军阵就已经颇为难得了。
可谁能够想到,原本依为屏障的城门竟是这么快就被撞开了。
疾冲而来的骑卒人马俱甲,刀砍不动,枪刺不透,而对方每一刀挥出,都可以轻而易举地带走一条生命。
与这种铁甲怪兽交战,那就得拿命来堵
在付出了几十条性命之后,城门口附近的守军连退几十步,即使身后的军将吼破了嗓子,可对骑军的畏惧让他们置若罔闻,依旧不肯动弹。
这时候,张辽又冲了过来。
“雁门张文远在此,谁敢一战”
张辽一声大吼,震的城门洞嗡嗡作响。
无人敢应,守军已经吓跑了胆。
若不是狭窄的空间内,无法发挥骑卒的威力,并州军早已经大获全胜。
张辽麾下的大部人马都在与曹军对峙,眼下,他只带了五百骑军随行突袭。
并州精骑原本就是西凉精锐,他们在自家军将的带领下,以张辽为锋矢,恶狠狠地往前凿入了兖州军的战阵之中。
越来越近了,张辽盯住守将,一枪刺去。
这一枪划破了空气,直冲对方要害。
“啊,杀”
守将发出绝望的呐喊,试图拼掉张辽的一只臂膀。
张辽深吸一口大气,右臂用力一夹,竟是硬生生地卡住了枪头
任那守将如何抽拿,长枪就是不动分毫。
守将的脸色惨白一片,有心撒手不管,可此时已经身不由己了。
再看张辽,只见他双臂用力,却是用长枪把守将挑了起来。
“挡我者死”犹若雷霆炸响,张辽手腕用力,硬是将长枪捅入守将的胸腹。
“守将已死,谁敢再战”
高高地举起守将尸首,张辽放眼四望。
滔天的怒吼加上死相极残的守将给顽抗的兖州军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杀神再现。
不少守军掉头就逃。
五百骑军彻底冲破了守军的防线。
当太史慈引领人马自城门而入的时候,城中大规模的反抗已经完全停止了。
此战,杀敌四千有余,自身伤亡不过数百,如此悬殊的伤亡比例,却是因为战俘的存在
太史慈觉得这种法子很是好用,不过,如果不是曹操在泰山郡大开杀戒,青州军也无法“还施彼身”。
这样的战例可一不可二,如果多了,只会伤及人心。
一个时辰之后,谷阳城便被青州军完全占据了。
城内敢于反抗的守军全都被斩杀一空,只有极少数投降乞命的兵丁活了下来。
事后清点,手脚齐全的守卒只剩下八百多人,,这个数目甚至还不能弥补攻城的俘虏的损失。
不过,太史慈关心的并不是俘虏的多少,而是城内的粮秣辎重。
大军出行,离不开粮秣。
此番,青州军为了达成突袭的目的,并未携带粮秣。
若不能及时得到补给,仅靠军卒身上的紧急食物是万万不够的。
好在谷阳城不大,粮秣却绰绰有余,足够太史慈所用。
在干燥封闭的库房内,太史慈见到了一袋袋的米粟。
粗略估算,这些米粟足够两万人马半月之用。
不过在那之前,太史慈需要好生生地休整一日。
之前,谷阳守将派出送信的三个亲卫都被张辽使人抓了起来,他们被尽数处死。
然而,谷阳城这么大的动静,早已经惊动了百里开外的曹军大部。
徐晃、许褚勃然大怒,他们有一种被人愚弄的感觉。
该死的青州军竟然如此猖狂,难道就不怕曹公报复吗
回援,抽调兵马回援。
不过,在曹操军令下达之前,谁也不敢轻举妄动。
如今,战场上的形势牵一发而动全身,只有真正高瞻远瞩之人才能作出正确的决断。
那么,曹操的决断又是什么
“退军”
听闻谷阳失守的消息之后,曹操许久才冒出这么一句话。
众人面面相觑,“使君三思”
“此番一退,谷阳可就收不回来了”
“再不退的话,我的三万大军可就不在了”
说到这里,曹操表情狰狞。
郭嘉缓了口气,道:“使君,请联络西凉韩遂、马超,只有西凉军才可以给出致命一击”。
曹操眸子一亮,道:“如何行事韩遂老谋深算,怕是不会答应”。
“韩遂、马超不和,只要说服马超即可,韩遂一定不会坐视马超作大的”
曹操觉得可行性很大,一直以来,青州军强悍的进攻能力让人汗颜。
与之相比,兖州军虽是精锐,却总是缺了股劲儿。
可是,西凉军就不同了,他们久居边塞,自有一股天不怕地不怕的气势,倘若真能说服韩遂、马超,这将是威胁李贤的一大助力。
只是,西凉军会出兵吗
李贤又会作出怎样的防备
曹操的使者已经上路,与此同时,徐晃、许褚、曹仁同时退兵三十里,他们收缩防线,摆出一副严防死守的模样。
太史慈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照曹操以往的性格,这时候应该抽调兵马前来夺取谷阳城才对,可是,为何兖州军弃之不顾
曹操到底意欲何为
敌我双方相互提防,谁也没有妄动。
真正的战场厮杀只是几个时辰的事情,可是,战前的准备却是长年累月的,谁准备的更充足,谁在战场上的胜面便更大一些,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
第六百七十一章求才
曹军退却之后,青州军彻底掌控谷阳城。
这时候,太史慈已经渐渐缓过神来。
曹操之所以未能及时奔赴战场,只有一个原因:曹操怕了。
连番恶战之后,曹军虽有余力,可是,曹操却不敢冒险了。
兖州军力原本就比不上青州,如果再有折损,一旦李贤倾尽全力,曹操将再无还手之力。
荆州刘备的例子就在眼前,曹操不想重蹈覆辙。
兖州军一反常态,转攻为守,顿时令人大跌眼镜。
李贤倒是无所谓,近期徐州的战略目标便是荆州,能够在兖州夺得谷阳这样一个立足之地,对于李贤来说已经足够了。
接下来,只要曹操不寻事端,李贤甚至没打算与曹操纠缠。
刘备就惨了,三方压力之下,荆州急需援军,可是,曹操倒好,愣是将之前的承诺抛之脑后。
如果诅咒可以杀人,曹操早已经死于刘备的诅咒之下。
“谁都靠不住,荆州只能靠自己”
刘备有了惨痛的经验教训,可是,时间不等人,他面临的形势日渐严峻。
倘若再没有起色,用不了多久,荆州将落入他人之手。
这对于刘备而言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等了这么多年,好不容易才有了大展拳脚的地盘,说什么也不能丢了。
绝望之下,刘备放弃了尊严,他数次拜访“水镜先生”司马徽,恳求相援。
司马徽是襄阳名士,素以素以知人、育人、荐才、克己而著称于世。被世人称为“人鉴”,俗称“水镜先生”。
初见刘备,司马徽未曾松口。
刘备知道,自己实力不足,只能以诚动人。
于是,刘备三次拜访司马徽。
终于,司马徽见了刘备。
甫一见面,刘备便施礼恳求:“请先生救我”。
司马徽摇了摇头,道:“我非神仙,如何救你”
“先生学究天人,若能出山相助,荆州定能转危为安,逢凶化吉”
“使君高看老朽了,我不过多读了几本书,一无撒豆成兵之能,二无呼风唤雨之术,怕是帮不了使君呀”
刘备好不容易抓到一根救命稻草,自然不想轻易放过,“先生大才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值此危难之际,还望先生体谅百姓,助我破敌”。
刘备搬出大义的名头,司马徽不好拒绝,他叹了口气,道:“我已经老了,有心相助,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刘备脸色一黯,他嘴唇颤抖起来,不知道该如何答复。
谁曾想,接下来司马徽竟然转口说道:“不过,我可以向使君推荐两个人,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
刘备大为好奇:“伏龙、凤雏,他们是何方高人”
“伏龙却是隆中诸葛亮,号卧龙,凤雏乃襄阳庞统,他们二人胸有丘壑,若能有他们相助,区区李贤,何足道哉”
刘备信心大增,他诚心作揖,道:“多谢先生指点,他日若有所成,必不相负”。
司马徽不置可否。
等到刘备告辞之后,司马徽吩咐下人:“即日起,府院封门闭院,若有人来访,便说我闭关修书了”。
“喏”
刘备离开司马徽的府邸,第一时间将法正唤到跟前。
“孝直,水镜先生给我举荐了两名大才,一为卧龙,一为凤雏,我想修书一封,与他们详谈一番,你觉得如何”
法正连连摇头:“使君不可如此,卧龙也好,凤雏也罢,都是世外高人,像他们这等人物,绝不可呼之即来挥之即去,使君若是诚心相助,倒不如登门拜访”。
刘备眼前一亮,他拍了拍脑门,道:“却是我糊涂了,不错,登门拜访,以示诚意那便先见凤雏”。
法正又道:“使君又错了,先见卧龙,后见凤雏,绝不可颠倒了次序,否则,两者只能得一”。
刘备略一琢磨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幸有先生提点,否则,谬之大矣”。
法正没有居功,只是提醒了几句,让刘备做好被拒的心理准备。
刘备叹了口气,他知道,如今荆州就像个烫手山芋,除非真有扭转乾坤的大才,否则的话,局势不可逆转。
对于小有名气的名士来说,荆州太过危险,如果施展计策使得荆州转危为安倒也罢了,定能成就一番美名,可是,如果荆州沦陷,出仕的名士必将受到牵连。
刘备别无选择,外部的力量靠不住,他只能从兖州内部想办法。卧龙也好,凤雏也罢,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有他们相助,荆州说不定真有转危为安的可能。
时间紧急,在一队百余人的骑军护卫下,刘备来到了隆中。
谁曾想,接连两次刘备都吃了闭门羹,诸葛亮拒不相见。
虽说门童说的委婉,可是,对于刘备这等人精来说,再委婉的语气也掩盖不了直观的事实,诸葛亮不想出山。
有心转身离去,再去见见庞统,可是,来都来了,总归要见上一面,否则的话,如何能够甘心
刘备劝慰自己,于是,在一分风雪交加的日子,他再度叩响了诸葛亮的院门。
这一次,诸葛亮没有搪塞。
相会之后,刘备按捺住激动之意,道:“久闻先生大才,我有一事不明,还请先生教我”。
诸葛亮云淡风轻:“使君过誉了,我常居于乡野之地,孤陋寡闻,只怕会误了使君的大事”。
刘备连连摇头,“先生莫要自谦,如今汉室衰败,奸臣假借皇命行事,荆州风雨飘摇,不知先生可有妙计”
诸葛亮沉吟一番,嘴里道:“益州刘璋不足畏惧,真正威胁荆州的还是江东孙策,徐州李贤,只要分而化之,荆州之围立解”。
刘备眼前一亮:“请先生教我”
“我听说孙策有一个妹妹嫁给了李贤,如果此女突遭不测,江东、徐州必生间隙,那时,使君再使人离间江东,当可收获奇效”
刘备恍然大悟,这么简单的道理,为什么他之前没有想到
孙尚香是联系徐州、江东的纽带,如果她出了问题,不管凶手是谁,双方的关系都将破裂,那时候,夹缝中的荆州就有了可乘之机
俗话说,一叶障目,难道真是这个道理
只是这一计,刘备便对诸葛亮刮目相看。
接着,刘备又请教天下大势,诸葛亮一一道来。
曹操、孙策皆可为援,益州刘璋懦弱可欺,占据荆、益二州,当可争取天下
刘备听得眉飞色舞,很多之前他想都不敢想的东西,诸葛亮都有了实施方法。
刘备惊为天人:“请先生出山助我”。
诸葛亮微微颌首,应承下来。
刘备大喜过望,他没想到,到了这种时候,诸葛亮依旧肯出手相援,这份恩情,足以铭记终生。
诸葛亮出山之后,刘备又去见了庞统。
与飘逸的诸葛亮相比,庞统又丑又矮。
古人常以外表论才能。初见之下,刘备心中不喜。
可是,想到司马徽对庞统的评价,刘备只好耐下性子,出言试探。
谁曾想,庞统第一时间便表达了效忠之意,“如果使君不嫌,我愿为使君效力”。
刘备有些奇怪:“荆州已是危局,多少人避之不及,为何你要助我”
庞统笑了起来:“若非局势危急,如何能显出我辈的手段”
刘备大受震撼,难道这就是名士的气概
想到这里,刘备又将荆州面临的困境复述了一遍,恳求破解之策。
庞统锊着胡须,嘴里道:“徐州强盛,仅靠荆州一部,只怕敌之不过”。
“先生有何高见”
“我有一计名曰驱狼吞虎,如果能够大功告成,区区李贤,不足为惧”
刘备觉得庞统有些夸大其词。
如果李贤这么好对付,他又怎么会落到今天这般惨况。
不过,当务之急是听听庞统的计策,如果行不通,再做计较。
庞统心有定计,嘴里道:“李贤、孙策并非亲密无间,只要离间二人,江东军当可为我所用”。
“如何离间”
“听闻孙策有妹曰尚香,便从此女着手”
刘备瞠目结舌,感情庞统跟诸葛亮想到一块去了。
庞统以为刘备惊呆了,当下志得意满地笑道:“如何使君觉得此计妥否”
刘备缓了片刻,方才颌首称赞:“此计若成,江东之围立解”
思来想去,刘备还是觉得隐瞒有必要隐瞒诸葛亮的计策。
如果让庞统知道,他所谓的妙计早已经付诸实施,说不定他会接受不住。
诸葛亮、庞统接连出山,荆州的后勤补给顿时上了一个层次。
自从张绣与徐盛联手,关羽的荆州军就没讨过好处。
刘备亲领兵马增援之后,情况虽有好转,可是,徐州军依旧占据上风。
时光如小溪流水,涓涓而淌,无声无息,似乎昨日间还在街头热的出汗,但当第一缕彻骨的寒风从北方吹来,将人冻得直哆嗦的时候,人们才恍然,冬天已然来了。
正值隆冬时节,凉州,往日里这时候说不定会飘上点琐碎的小雪,但今年那祥瑞的兆头却似乎翩翩来迟,总是不肯早一点降落到等候已久的田地禾苗上。
滚滚的阴云笼罩在苍茫一片的大地上,天地之间,似乎触手可及。
只是瞅上几眼,便觉得心中堵的慌,极目环顾,却见军营四周的狂野上呈现出一种灰色的死气,草木枯萎一片。
大汉征西将军韩遂凝神望天,觉得心郁难耐,摸了悬挂在腰侧的佩剑,他翻身入帐。
帐内正有一对女子在瑟瑟发抖,韩遂褪了衣甲,一声大吼。
只听得声声惨叫不绝于耳,不知道过了多久,韩遂阴沉着脸,掀帐而出:“来人呐,埋了她们”
“喏”
帐内的女子早已经七绝身亡,她们身上青肿不堪,生前遭受了非人的待遇。
“曹操的使者在哪里,让他来见我”
“喏”
甫一见面,韩遂便笑道:“曹孟德意欲何为”
“唇亡齿寒,恳求将军南下”
“对付李贤吗”
“正是”
“李贤兵力强盛,又有鲜卑、乌桓相助,我为何要与他为敌”
“将军此言差矣,李贤狼子野心,孔融、陶谦、袁绍皆为其所害,如果将军置身事外,等到荆州事毕之后,只怕将军就是下一个”
韩遂嗤之以鼻:“屁,我与李贤井水不犯河水,他占他的,我打我的,他若是小觑于我,我定会让他付出代价”
曹使趁热打铁:“将军若肯出兵,使君愿奉上金银、军械,以表心意”。
韩遂略为心动,不过,还是犹豫起来:“马孟起那里是什么意思”
曹使面不改色:“将军何处此言将军为西凉定海神针,自然应该先问过你,再问其他人”。
韩遂很是满意:“不错,你回去回禀曹操,让他拿出诚意,否则的话,免谈”。
“不知这诚意”
“你直说便是,曹操会明白的”
曹使无奈,只得应承下来。
益州刘璋退军了,又一次立在城头,只见北方方圆数十里的地方尘烟沸腾,无数的益州旗帜耷拉着脑袋,仿佛也在为这次退军而感到无奈。
黄忠心中长长地吁了一口气,不管是谁,面对三路大军,面对司数万大军,若说心里没有一点担忧,那定是不可能。
如今刘璋终于退军了,荆州的压力终于少了一分。
“将军,我愿领精骑一千,前去冲杀一阵,请陛下恩准”副将双手抱拳,大声请命。
“刘璋虽退,但却阵式不乱,贸然出击,非行军之道”,黄忠摇摇头,拒绝了自己的副将。
副将无奈,重重地跺了跺脚,只得作罢。
“若是二将军在此,刘璋危矣”这时,简雍意犹未尽的感叹了一句。
是呀,荆州唯一的一支骑兵军团已经被关羽带到了新野,如今整个荆州只有东拼西凑聚集城了千把骑卒,无论是坐骑,还是军士都远远比不上关羽的手下。
没有骑军,以步卒冲击益州军阵
没有认为这是个好主意,在平野交战,只有当骑军撕开一道豁口之后,已方的步卒才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杀伤对方的有生力量,不然,那不叫乘胜追击,而是阵地战。
。。。
第六百七十二章遇刺
荆州,随着益州刘璋的退却,刘备终于有了一丝喘息之机。
至于刘璋为什么会退兵,这就要从汉中张鲁与刘璋的关系说起。
刘焉在位的时候,张鲁本是益州大将,后来,张鲁占据关中,与刘焉分庭抗礼。
刘焉大为震怒,多次出兵讨伐,然而,张鲁仰仗地利之便,硬是挫败了益州军的攻势。
等到刘焉死去,刘璋继位之后,张鲁与益州的关系非但没有和缓,反而更加恶化。
刘璋试图击败张鲁,证明自己有掌控全局的能力,而张鲁也垂涎益州的丰腴,意图取而代之。
此番,刘璋出兵讨伐刘备,刘备向张鲁求援。
张鲁大喜过望,他第一时间点齐兵马,进犯益州。
信奉五斗米教的关中军卒战斗力极强,益州军根本抵挡不住。
无奈之下,刘璋只得退军。
荆州的战局牵一发而动全身,益州军的离去,刘备的困境立刻缓解了三分。
如果刘璋、李贤、孙策一直保持高强度的进攻,就算诸葛亮、庞统合力施为,很难让刘备反败为胜。
现在就不同了,三方敌人正剩下两个,而且,这两个人马还有反目成仇的危险。
只要计策成功,荆州之围立解!
荆州,经过一番详细了解,刘备让诸葛亮主内,负责内政、后勤,让庞统主外,负责大军征伐,二人各司其职,也算是物尽其用。
下邳,李贤居住的大将军府内,绣娘、孙尚香、大乔、糜缳以及孔黎住在一处。
绣娘、孔黎都有了孩子,每日里以逗‘弄’孩子为乐。
孙尚香最喜舞刀‘弄’枪,与糜缳较为密切。
这一日,孙尚香与糜缳约好了要去城外冬猎。
夫人出行,随行的护卫自然不敢怠慢。
与亲卫营商议过后。两百名百战‘精’锐随扈左右。
阵势搞的这么大,孙尚香有些过意不去,糜缳倒是无所谓。
只要能够出城透透气,便是多带一些人又如何?
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了下邳,在城外,糜缳兴致高涨,她笑道:“妹子。出城打猎,总得有个彩头。不如我们比试一番,瞧瞧谁的猎物最多,如何?”
孙尚香微微一笑:“都依姐姐”。
“好,那咱们分头行猎吧,一个时辰之后再到此处碰头”
“好!”
下邳城东三十里有一片山林,这里野物极多,正是打猎的最佳所在。
孙尚香自幼习武,一身‘射’术也非比寻常。
如今好不容易有了大展身手的机会,孙尚香自然很是兴奋。
与此同时。一伙骑军自东‘门’而出。
为首一名骑将行‘色’匆匆,他铁青着脸,焦躁不已。
“快,快些!”
随行的骑军没有多言,只是拍马狂奔。
孙尚香耳听六路,眼观八方,她仔细听着林中的一举一动。
忽而。前方传来一阵响动。
孙尚香大为兴奋,难道遇到猎物了?
是野猪,还是黑熊?
身后还有百余名军士,孙尚香自信满满,就算遇到巨熊,她也完全有能力斗上一斗。
就在孙尚香放缓脚步。谨慎往前的时候,一支冷箭破空而至。
孙尚香大为惊恐,千钧一发之际,她微微侧了身子,幽光闪烁的箭矢从她的左臂处破甲而过。
“敌袭,保护夫人!”
随扈的军将快要疯了,他怎么也没想到竟然会有人在他的眼皮子底下行刺孙尚香。
如果孙夫人有个三长两短。护卫百死莫辞。
军将狂奔而来,试图将孙尚香护在身后,谁曾想,两名‘蒙’面男子已经冲了出来,挥刀斩向了孙尚香。
孙尚香深吁一口气,她宛若蝴蝶一般翩翩起舞,竟然险而又险地避过了大部分的攻势。
“快,拿下这娘们!”
黑衣人久战无功,难免有些急躁。
谁也没想到孙尚香的功夫竟然如此了得,这可以说是一个意外。
不过,箭上抹了毒‘药’,只要中箭破‘肉’,一样可以达成效果。
没错,黑衣人的目的便是杀死孙尚香。
当然了,如果能够将糜缳一同杀死,倒也是件好事。
几个回合过去,随扈的军将终于护住了孙尚香。
适才那番‘交’手,孙尚香只觉得伤处一阵酸麻,她脸‘色’大变。
中毒了!
孙尚香竟然遇袭受伤。
李贤闻听之后勃然大怒,他将陈宫狠狠地训斥了一通。
“锦衣营都是饭桶吗?刺客‘混’到下邳,你们竟然一无所知,若非孙尚香有些武功底子,说不定早已经死了”
陈宫羞愧不已,他知道李贤的逆鳞便是几位夫人。
狡辩是不理智的选择,陈宫知道自己只要做一个聆听者就好。
李贤越想越怒,“查,一定要查出凶手,我要将他碎尸万段”。
陈宫松了口气,“五名刺客只留下两名活口,初步推断,与荆州刘备有关”。
李贤咬牙切齿:“刘备,老虎不发威,真当我是病猫,来人呐,传令下去,丹阳于禁火速出兵,务必击破荆州,擒拿刘备,至于丹阳、吴郡,暂时由李典防控”。
“喏!”
三日之后,孙尚香遇袭的消息方才传到孙策耳中。
在此之前,刘备早已经使人散布谣言。
谣言说得像模像样,说那李贤早已经恶了孙尚香,若不是顾及孙策,早已经将其休掉。
孙策又羞又恼,如果谣言是真,江东绝不会善罢甘休。
李贤实力强劲又如何,江东军早已经不是昔日的江东军了,就算真刀真枪地拼杀一番,孙策也有底气。
不过,当周瑜一一分析之后,孙策便明白,这应该是刘备的挑拨离间之计。
话虽如此,可是,隔阂已经存在。
孙策觉得李贤怠慢了自己的妹妹。否则的话,怎么会让她受伤?
原本江东军攻势猛烈,可是,随着孙尚香遇袭受伤的消息传来,江东军上下反而没了那种不顾一切的拼劲。
凶手到底是谁?
孙策觉得意兴阑珊,他生怕自己围攻荆州是在助纣为虐。
怀疑的种子一经种下,很快便生根发芽。
襄阳是荆州重镇。江东军围城多日,一直不得寸进。
近日。张绣、徐盛两军合力,终于杀破重围,来到邓县。
邓县位于襄阳以北,古语有云,若破襄阳,必攻邓县,邓县不下,襄阳难取。
刘备使出下作的手段刺杀孙尚香,消息传出。青州军都觉得义愤填膺,他们大声叫嚣着,要为夫人复仇。
邓县守军极多,关羽退却后,城中有兵马两万。
这样一个防备严密的城池,若想攻下,定然旷日持久。
张绣、徐盛一筹莫展。
紧要关头。一名锦衣暗哨寻上‘门’来。
张绣急忙召见。
见面之后,暗哨直入主题:“我有法子可以‘混’入城中,只不过此计很是冒险,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张绣已经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要能够攻破邓县,再大的险他也愿意冒。“但说无妨”。
“邓县引沔河之水入渠,渠深数丈,渠水绕城一圈,经城内而出,这是活水,攻城的难处便在于此,可是。将军有没有想过由水‘门’入城?”
张绣连连摇头,道:“城上守军防备森严,我多次遣人下水才探清楚,原来那水‘门’早已经被人堵死。”
“可问清楚是用什么堵的?”
“是用木桩卡住了水‘门’,木桩之间的缝隙不过拳头般大小,人是过不去的”
暗哨笑道:“无妨,木桩而已,如果我能使人截断木桩,由水‘门’入城,胜算又当如何?”
“军情大事,由不得玩笑,据我所知,那水‘门’水深三丈,水势急湍,决不可久留,况且关羽对护城河早有防范,若是发现有人潜水,定会‘乱’箭齐发,你有何手段躲过他们?”
暗哨‘胸’有成竹,道:“若是别人自然躲不过去,更扛不住那么长时间的潜泳,可是,我们营中有伙好手,人人善水!”
张绣大喜过望:“好,倘若你真能截断木桩,由水‘门’入城,我便为你记下这一功!”
几人商议一番之后,决定以暗哨为头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