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乱臣贼子-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没有太史慈的允许,这两百骑军谁也动不得。
换做他人,太史慈早大嘴巴招呼了,但对上周昌,他却和颜瑞色的说道:“周将军勇气可嘉,但那二百马卒是我骑军之根本,不可轻易葬送,传我军令,马嘴笼口不动,马蹄布匹不除,大军潜伏不动,违令者立斩无赦!”
“得令!”不消片刻功夫,这森然的军令便传遍了左右两军,盛夏时节,林间树密叶盛,几千人马践踏踩过的痕迹在青州军特意的掩盖下,不仔细观察,还真难以发现。
夹谷岭往北三里的官道上,冀州大将文丑正带着五百精骑快马加鞭地往都昌而来。
这几日,冀州骑军在青州翻云覆雨,着实自在的很。
可是,文丑却一直觉得不甚满意:没能取得一场酣快淋漓的大胜,老是东躲**,很是不爽。
进击都昌,为的就是刺探出城中虚实。
若是城防空虚,文丑定会鼓动袁绍大军南下,一举夺取青州。
明晃晃的太阳下,长途跋涉的冀州军满头大汗,又累又渴,他们胯下的马匹也耷拉着脑袋,无精打采。
文丑强打起精神,他握枪在手,不敢有半分大意。
骑军距离埋伏地点越来越近了,陡坡后的林子里,周昌摩拳擦掌的说道:“将军,咱们杀出去吧?”
太史慈心跳加速,面色充血,等了这么久,终于等到这么一个机会。
只要成功了,定然可以以除心头之恨!
不过,这次伏击的可是正儿八经的骑军,不是先前可以比拟的,想罢,太史慈嘴里说道:“先等等,等他们奔到城门口,戒心大减的时候,我们再从后方杀出!”
周昌点头颌首,嘴中欢快的说道:“城内城外里应外合,杀他个片甲不留!”
“好个片甲不留!”太史慈咧嘴笑道。
又等了有一炷香的功夫,哨探来报,说骑军已经抵达城下。
太史慈眸子闪出一道红光,嘴里冷声说道:传我军令,大军开拨,紧紧咬住这股骑军,万不可跑脱了他们。
“喏!”
几千人马在树林里哗啦啦的前行着,也是天助人威,本来晴朗无比的天空竟然忽然吹起了遮天蔽日的大风,黑压压的云头一片一片的压了上来,竟盖过了青州军急行军的声音。
三里路的距离转瞬既至,太史慈的两千老卒虽憋在林中,但养精蓄锐、蓄势待发之下,赶个三里当然不在话下,离着几百步的距离,太史慈已经可以望见前方的五百骑。
文丑压根没想到一伙敌军早已经潜伏在城外,他弯弓搭箭,一箭射到了城楼中央的字匾上。
“噗!”
巨大的力道、精准的箭术引得一阵叫好声。
文丑大为自豪,他放声咆哮:“我乃河北文丑,谁敢出城与我一战?”
贼子好生嚣张,太史慈眼中寒光一闪,右臂嗖地高嘎高举起,凄厉的呼喝盖过了一切声响:青州军听令,这次贼军远道而来,骄狂之致,就让我们给他个永生难忘的教训吧!杀了他们!
就是这五百骑军在青州引得鸡飞狗跳,着实可恨!
青州军嗷嗷叫着冲出了树林,手持刀戬,恶狠狠的杀向不知所措的冀州军。
步卒杀了出去,太史慈的身边只剩下五百弓箭手,这时他们张弓搭建,寒光闪闪的箭枝借着风势狠狠的抛向百步开外的冀州骑军。
文丑只顾着防备城头袭击,哪想到身后也有敌军、
大意之下,骑军硬生生受了一轮箭雨。
“快,躲开,躲开!”
骑军待在原地等于等死,必须加快马速,离开此地,只有跑起来,骑军才有活下的希望。
文丑大吼大叫,他击落了三支箭,然而,不远处,一队队装备齐全的步卒正疾冲而来。
一旦让这帮步卒黏上,骑军再想离开的话就难了。
骑军机动性虽强,可是,一旦停下来,再想加速逃离,期间有一个过程。
冀州军明白,已经到了千钧一发的时候了,所有人再也顾不得爱惜马力,他们用力抽打着马腹,试图加速逃离,然而,“吱嘎嘎”,城门大开,城内又杀出一支人马。
前后俱是敌军,留给文丑的时间不多了。
“快,快离开此地!”
文丑肠子都要悔青了,早知道如此,他绝不会冒险前来。
现在倒好,四面都是埋伏。
短短几个呼吸的功夫,就有三十多名骑军中箭落马。
在这种地方落马,其实已经可以宣告死亡。
顾不上伤卒了,带领大部人马离开才是要紧事。
文丑心中悔恨不已,他骑着一匹高头大马,在军阵中横冲直撞。
太史慈亲率两百骑军围拢上来,“我乃东莱太史慈,前方何人?”
文丑精神一振,他听说过太史慈的名头,知道此人是青州地位最高之人,只要将其擒获,说不定可以扭转乾坤。
“某乃文丑是也!”
太史慈只见面前这军将脸色凶恶,奇丑无比,但是武艺却高强的很。
“哼,且吃我一枪!”
“来得好!”
双方都抱着擒贼先擒王的想法,两人挑枪便战。
“铿铿铿”,电光火石间,二人便对拼了几十个回合。
文丑在冀州可以说是数一数二的大将,生平罕见对手,然而,今日,太史慈却让文丑明白,世间多豪杰!
若不是军情紧急,说不定文丑会生出在此大战三百个回合的想法,不过,此时,文丑明白,一旦他受困于此,身后的五百骑卒必然难逃全军覆没的惨况。
此番南下,可是文丑自告奋勇而来。
五百骑军都是从冀州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万万不能一战折损!
身畔,到处是激烈的厮杀声。
“杀,杀,杀!”
“拦住他们!”
一方想逃,一方想拦,双方在小心的战场内血肉相撞。
冀州骑军都是精锐,他们仰仗马匹的高度,居高临下,很是厉害,而出城的青州军也不是等闲之辈,他们人多势众,死死地缠住了这支骑军。
文丑这数百骑之所以能在青州逍遥这么久,却是因为一直未曾遇到厉害的对手。
本以为青州军不过寥寥,谁曾想,到了这都昌城,竟然遇到这么大一个惊喜。
这时候,文丑悔的肠子都青了。
骑军陷入近战,机动性无法施展,长此以往,全军覆没是难免的事情。
不成,绝不能如此!
迟迟拿不下太史慈,文丑明白,须得逃离此处了,绝不能再耽搁下去了,否则的话,一切就真的完了。
。。。
第五百三十三章无处可逃
残阳如血,已然到了酉时,炽热的日头依旧没有消停的迹象。(首发)
从冀州骑军抵达都昌城,时间已经过了小半个时辰的功夫。
志得意满的文丑箭射城匾,狂妄挑衅,谁曾想,太史慈早已经埋伏在城外。
两千名精锐老卒对上五百骑军,却是青州军渐渐占据上风。
没了令人生畏的马速,骑军也不过是骑在马上的军卒而已。
冀州军在文丑的统领下誓死搏杀,无人请降,可是,四处涌来的青州军实在是太多了。
城内城外里应外合,足足有四千多名青州军参与剿杀行动。
双方军士的比例已经达到了悬殊的十比一,也就是说,一名冀州军往往要应对十名敌人。
毕竟是血肉之躯,一开始,冀州军尚且悍勇无匹,不曾畏惧,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数倍于己的敌卒围攻下,冀州军渐渐感觉到疲惫,他们挥舞兵器的速度也慢了下来。
硬碰硬地短兵交接,丧失速度优势的骑军完全占不到上风。
先锋军好不容易逮到这支为非作歹的骑军自然不会轻易放过。
一番激战,五百多名骑军折损了三成,剩下来的这些也是人人带伤。
“文将军,快冲出去!”
战况紧急,文丑身旁的亲卫急忙上前挡住了太史慈,为文丑争取到了脱身之计。
文丑本不想逃,可是,越来越多的军卒涌上前来,只为了拖住太史慈!
“文将军,快走啊!”
文丑明白,时间拖得越久,他麾下的兵马便折损越多。
“哎呀呀,冀州军,随我冲!”
文丑目眦欲裂,他跃马横枪,直剌剌地往前冲杀。
没了太史慈阻拦,文丑麾下几无对手。
“铿铿铿”,青州军装备精良、配合默契,可是,在文丑的冲击下还是付出了不小的伤亡。
主将大发神威,残存的冀州骑军当即奋起余力,试图冲杀出去。
只要逃出去,一切都还来得及。
太史慈手中挥舞着镔铁枪,百余斤的枪杆“呼呼”作响,但凡有冲到前头的冀州军,毫无例外,都被枪头刺中,有的倒霉鬼中了一枪,直到枪头离身之际犹自没有察觉,过了好半晌之后,他们才陡然发出一声惨叫。
惨烈的情况骇的冀州军心头急跳,他们下意识地避开了太史慈所在的位置。
杀神再现,真真正正的杀神呀。
在青州待了这么久,太史慈早就憋闷不已,眼下,冀州骑军好死不死地送上门来,太史慈哪里会留手?
男儿当杀人,一步杀一人,所过无人敌。
杀人无数,血溅五步的太史慈像极了那传说中的索命阎罗。
“噗噗噗”,太史慈杀得的正起劲,冷不丁地发现正面已经没有冀州骑军了
“嗯?人呢?”
四下望去,犹未死伤的冀州军都躲到了其他地方,哪怕面对重重包围,他们也不愿独自面对太史慈。
明眼人都能够看到,只有太史慈面前的尸首堆得最多,而且死相最惨。
就算是死,谁也不想自己死的太难看……
文丑已经冲了出去,此时,依旧待在他身边的人马只剩下寥寥数十骑。
回首望去,大部人马已经淹没在青州军的人海中,牙齿咬的“咯咯”作响,文丑大声道:“走!今日之耻,我文丑必加倍奉还!”
抛下一句场面话,文丑扭头便走。
另一端,时刻盯住文丑动向的青州军急忙将情况报与太史慈知晓。
“什么?文丑逃了?来人呐,随我追!”
文丑可是条大鱼,太史慈在辽东逛荡的时候,他便小有名气。
后来,文丑投奔袁绍之后,更是平步青云,官运鸿通。
斩杀五百骑军,虽然也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功劳,可是,与俘虏文丑相比,这份功劳还是显得略有不足。
此时,冀州骑军已经完全陷入了包围,进退维谷,兵败身亡只在旦夕之间。
文丑先行逃窜,太史慈引军追击,一追一逃,双方的距离却越拉越远。
深入敌方腹地,能够作出这等冒险行径的骑军都是百战厮杀的精锐。
也许,近战对敌,他们双拳难敌四手,然而,一旦策马狂奔,冀州军有把握胜过任何人。
太阳即将落山,天色将晚,一旦文丑他们逃离视线,再想予以缉拿的话可就难了。
太史慈明白这一点,他卯足了力气,一心想俘虏文丑。
“哒哒哒”,马蹄急促,双方的差距却没有因为太史慈的想法而改变,反而越拉越远。
难道文丑就这么逃走了?
太史慈觉得很不甘心。
距离太远,箭矢、弩矛之类的完全没有效果,战马若是跟不上,文丑只会逃之夭夭。
太史慈很是懊悔,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早知如此,他就应该留下近卫骑军,随时待命,而不是像之前这般为了追究大胜,一股脑地派出所有兵马。
现在后悔已经晚了。
看着一行人远去的背影,太史慈叹了口气。
文丑真的逃了吗?
忽而,前方传来一阵短促的喊杀声。
太史慈勒马急停,嘴里道:“全体戒备,探马何在?”
“喏!”
“速去探明来报”
“喏!”
须臾,探马去而复还,大喜道:“将军,是赵将军的骑军,他们来的正是时候,正好堵住了文丑的退路,我来的时候,赵将军正与文丑厮杀”。
“喔,这却是好事!”
天色渐晚,距离太远,甚至有些分不清敌我。
不过,根据四周军卒的惊叹声,太史慈还是可以面前分辨出赵云的位置。
赵云勇冠三军,值得他出手的人物一定是文丑!
赵云、文丑,谁是胜利者?
不知道过了多久,胜负已分。
赵云麾下骑军发出阵阵欢呼声,看模样,应该是赵云胜了!
无论如何,只要能够留下文丑,这场大捷便全无瑕疵。
“可是赵子龙?”
“是太史兄?”
“不错,正是我”
“贼帅文丑已然授首,请查验”
太史慈摇着头,笑骂道:“子龙做事,我自然是放心的,来人呐,今夜入城,我们不醉不归!”
“好,不醉不归”
文丑是在败给赵云之后自刎的,身为河北大将,他无法承受失败。
突入青州,原本是为了打探敌情,谁曾想,竟然为此折了文丑。
倘若消息传回冀州,这对于冀州军而言绝对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颜良、文丑,这二人是袁绍麾下赫赫有名的大将,此时,文丑战死,颜良可否为其报仇雪恨?
当天夜里,各部人马云集都昌城。
之前许诺的军功已经到了应验的时候了,按照军功簿的记载,从各处俘虏的军马都已经到了放归的期限,眼下正在交给太史慈过目。
终于到了狂欢的时候。
夜空下,太史慈立在校场的木台之上,西面,数千名军卒久经战阵军卒在夜中直立如松,没有窃窃私语,没有交头接耳,更没有不堪忍受的小动作。
太史慈立在高台上,放眼望去,月光落在军卒的身上,好像要把他们融掉一般。
没有军卒敢轻易动弹,太史慈很是满意,不动如山,动则迅若雷霆,这才是一直梦寐以求的军队。
看来,一个多月的厮杀磨砺了军心士气,更将铁血的军纪深深地印刻到了行伍之中。
“这一个月来,你们没有让我失望,没有让全郡的百姓失望,那郭汜如何?二万大军如何?还不是一败再败,最终丢盔卸甲,命丧徐州?从今往后,你们用手中的刀、箭,向世人昭示了徐州军的强悍!袁绍又怎样?文丑的脑袋还不是悬挂在城头?此役,徐州军的名头势必将名扬天下,而你们也将光宗耀祖!”
简短的激励之后,声震山谷的呼喝便冲天而起:“我徐州军,万胜!”
“万胜!”
保持高昂士气的有效方法,便是赏罚分明,有功就要有赏,不然不足以定军心。
日间,军卒们打了胜仗,又累又疲,夜间,无论如何都得畅饮一番。
为了此次犒赏,太史慈已经把所有库房中堆积的银钱都收拢了过来,加上那些堆积如山的米粟,才堪堪可以抵的上欠下的犒赏跟月俸。
好在军卒也可以选择用米粟支付,这才解决了钱粮不足的窘境。
当然,如果不想要米粟的话,青州境内出产的肉罐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军阵解散之后,军卒纷纷找到了后勤辎重营,确定战功。
郑方担任后勤辎重营统领,专门负责犒赏、米俸的发放事宜。
军功确认无疑。
在老卒的指点下,所有领取军饷的士卒都老老实实地排起了长队,没有人敢轻易插队。
领取米粟的军卒首先要把代表自己身份的军牌交给郑方,由他甄别之后,从军功簿上遴选出与之相应的犒赏。
之后,自然有其他的吏员帮助发放。
如果是军功数目足以抵消囚罚的死囚营军卒,郑方会在他们的名册上面做上标记,然后重新为他们分发军牌。
新的军牌做工复杂,每一块木牌都需要耗费匠工不少的时间。
军牌上刻有杀敌的数目,现在的职务,以及隶属的军伍,在最下方甚至还有名姓,以及出生的籍贯所在。
一牌在手,让人生出一股天下我有的感觉。
军牌、犒赏到手,有的军卒甚至哭出声来,搏杀了这么久,终于博来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他们是喜极而泣。
按照军规,分发俸禄的这一天,军卒可以去城内采购物品,不必受到时间的限制,当夜甚至无须归营应卯,不过翌日卯时三刻,未归营的军卒必须回到军寨之中,这是铁律。
也就是说,军卒们有一个晚上的时间来发泄剩余的精力。
都昌城内的大小酒肆都已经客满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三五成群的青州军卒。
钱三攥紧了腰间的荷包,目光在酒肆里小娘的身上来回游弋着,今年他已经十九岁了,可却从来没有尝试过女人的味道。
小娘的那对奶/子是那么的大,钱三真想把她们狠狠地攥在手里,大力地揉搓着。
都说女人奶/子越大,滋味越好,可钱三一直没有尝试过,就在他身下的小兄弟蠢蠢欲动,甚至有昂首挺胸的迹象。
“他奶奶地,老子忍不住了,走,去找人泄泄火去!”
旁边陡然传来的一声怒喝,惊醒了痴迷的钱三,他恋恋不舍地望了小娘最后一眼,跟着同伴离开了。
如今都昌城内的皮肉生意多数是由流离失所的外乡人所做的,可这些日子,先是远航的水手归了航,让他们这些憋了几个月的汉子,没日没夜地折腾了几个时辰,身子骨儿还没有休整过来呢,徐州军的这帮军爷又来了。
虽说赚到手的银钱不少,可做皮肉生意的女子们却实在是有点儿怕了。
同样是爷们,这些军爷的力道、精力比起水手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真要是被他们搞上一夜,怕是要昏过去几次吧……
这一日,都昌城内所有做皮肉生意的地方都已经是客满了。
想来也是,青州军卒有三千多人,即便抛去那些有家有室的,起码也得有千把人需要外出求欢,加上那些索求无度的水手们,真真是僧多肉少的局面。
若不是有严厉的军法压制着,在好几家酒肆门口,不同隶属的军卒便要争风吃醋地厮打起来。
好在同伴及时制止,才避免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都昌的县尉今日里也是忙的不可开交,他点齐麾下的乡勇、衙役,大街小巷的巡逻、守护,一旦发现有滋事的士卒,他会第一时间予以擒拿,这是太史慈特意交给他的任务。
钱三已经跟着同伴转了好几家酒肆了,可无一例外的,店中都已经客满了。
有的时候,站在楼下,甚至都能听到里间歇斯底里的“呻/吟、呐喊”声,床板的震动声惊天动地,以及同样声嘶力竭的女子叫声。
这他娘的怎么听起来比打仗厮杀还要累?钱三有些疑惑,可在女子的叫声中,他觉得自己的小兄弟已经胀了起来,好像浑身的精力都往下涌了过去。
这么下去可不是个办法!硬抢肯定是不合适的,一旦被执行军法的那帮家伙发现了,用不了多久就得卷铺盖走人!
进入青州军可是祖坟冒烟的大喜事,吃苦受累的时候都已经熬了过来,现在,到了,得了好处,青州军的军卒们谁都不肯轻易离开。
当时为了进入军中,他们耗费了多少气力?现如今好不容易熬出了头,可不能轻易放弃了。
值得为了一时之欢,葬送掉自己的前程吗?
清醒过后的军卒们拉着同伴,恹恹地回到了军营之中。
当夜,太史慈得知了城内发生的事情,一时之间,一个迫切的想法涌上心头,是得多寻些女人来了!
这些军汉也有七情六欲,他们也需要发泄过多的精力。
可正儿八经的良善人家,谁会出来做这种皮肉生意?
即便是那些流离失所的流民,他们也渐渐在都昌城找到了活计,靠双手混口饭吃。
不行,下一次海航,定要嘱咐商队多买些女人过来!
李贤大力建造的船队正侯在码头,眼下,未曾出航。
让船队去买些东瀛女人过来,专供军卒所用!
之前,李贤曾让船队带过几百个女人,这些女人多数因为水土不服的缘故病逝了,残存的这些,完全不足使用。
夷女而已,用来发泄**足矣,没有人会傻到跟她们传宗接代。
阵斩文丑,尽歼五百精骑,这等捷报已经飞鸽传书报与李贤知晓,想必用不了多久李贤就可以看到了。
与此同时,兖州,曹操正在议事。
忽而,有军卒来报:“使君,外头有人求见”。
“嗯?所为何事?”
“他说要为使君献宝”
“什么宝贝?”
“那人藏的严实,并未言明”
曹操俨然失笑:“宝贝?嘿,来人呐,将他喊过来”。
“喏!”
须臾,一名尖嘴猴腮之辈行至正厅。
“小人拜见各位官爷”
“嗯,起来吧,你今日前来所为何事呀?”
“小人得了重宝,想献于使君知晓”
“嗯?什么重宝?”
“敢问使君,骑军远行,最怕的是什么?”
“战马折损”
“不错,正是这个道理”
“怎么?”
“如果我有一计,可以保护战马,延长战马性命,不知使君有何赏赐?”
“且先试试,如果真的有效,一定重重有赏”
“喏,使君请看,这是我的宝贝”,话音刚落,此人便摊开手,嘴里道:“有此物,胜过万千良驹”。
半弧形的铁块,这能有什么用处?
曹操觉得难以置信。
“请使君牵一片战马来”
“好!”
没多久,战马来了。
献宝这人似乎懂马,他摩挲着马的鬃毛,嘴里道:“诸位,快快帮忙,将这马固定住”。
曹操不明所以,“照做!”
有了曹操的命令,几个人很快将马捆住了。
翻开马蹄,只见四只马蹄已经有了较大的磨损,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血迹,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铿铿铿”,飞快地将马蹄铁嵌入马蹄掌,献宝人吸了口气,道:“有这宝贝,使君何愁战马磨损?”
曹操不置可否:“来人呐,试马!”
“哒哒哒”,熬过最初的不适之后,战马兴致高昂,蹄间的痛苦不翼而飞,“使君”,这可是好宝贝,骑卒由衷而叹。
曹操大喜过望,他想到了更多,骑军长途奔袭,最大的敌人不是对方的骑士,而是己方的坐骑。
倘若坐骑伤了下肢,骑军为了求稳,只能驻步不前,可是,如果马蹄上的东西真的有效,无疑是件货真价实的宝贝。
。。。
第五百三十四章新的发明
曹操掌权之后,每隔一段时间都会有各式各样的人以献宝为由试图接近曹操。
有真才实学的,或者言之有物的,曹操都会不吝赏赐,对于招摇撞骗的那些,曹操一样毫不手软。
事实证明,李贤的不拘一格收人才的方式很是有效,因而,曹操有样学样,也在自己辖区施行招贤令。
刘会将马蹄铁献给曹操之后,很快就获得曹操的褒奖:“这马蹄上的铁片着实有效,你想要什么赏赐?”
刘会讪笑着,嘴里道:“听说曹使君知人善用,我想在使君麾下谋个一官半职,不知可否?”
曹操锊须笑道:“这却简单,以后便由你负责督造马蹄上的铁皮,如何?”
刘会知道自己一无所长,能够督造马蹄铁已经算是格外优待了,当下他急忙叩首,道:“多谢主公,小人必定兢兢业业,尽忠职守”。
曹操虚扶了一记,道:“起来吧,我且问你,这马蹄上的铁片从何而来?”
刘会不敢隐瞒:“这铁片名唤马蹄铁,是小人从徐州得来的”。
“喔?”
“徐州骑军早就装备了这马蹄铁,不过一直控制消息,未曾泄漏,小人也是机缘巧合在山崖下发现了一匹死马,这才发现了上头的东西”
曹操心中很是不爽,怪不得赵云麾下骑军能够纵横近千里,感情都是这马蹄铁的功劳。
想到之前青州骑军从兖州从容过境的经历,曹操阴沉着脸,道:“你能发现这马蹄铁,这便有功,记着,这马蹄铁定要保密,不可泄漏出去”。
刘会连连颌首:“小人明白,小人明白”。
“好了,你且退下吧,我会让匠工配合你行事”
“喏!”
刘会辞别之后,曹操深吁了口气,不无忧虑地说道:“李贤似乎总能鼓捣出这种行之有效的东西,先是水车,现在又是马蹄铁,我兖州何时才能有这样的人才?”
郭嘉劝慰道:“主公勿忧,李贤能有今日,招贤令功不可没,如今主公依样施为,无需多久,兖州便可招揽到真正的人才”。
“希望如此吧,李贤有天子做招牌,却是我不能比的”
“听说天子跟李贤起了间隙,使君只要好生谋划,未尝没有渔翁得利的可能”
曹操来了兴致:“李贤不过是个乱臣贼子罢了,天子能够辨清忠奸,倒也算是件好事,对了,郭汜、李战果如何?他们夺了几座城池?”
郭嘉微微摇头,道:“刚刚接到急报,郭汜、李都败了”。
曹操一惊而起:“什么?都败了?郭汜、李现在何处?李贤动用了多少精锐?探马不是言之凿凿,说下邳没有重兵的吗?”
“臧霸的开阳军出其不意,杀了郭汜一个措手不及,郭汜、李都死了”
曹操只觉得心惊肉跳:“怎么会这样?郭汜兵败也就罢了,李麾下俱是骑军,怎么也败了?连性命都丢了?”
曹操觉得有些难以置信。
郭嘉同样吃惊不已:“使君,李贤实力深不可测,汝南还需从长计议呀”。
曹操很不甘心:“退出汝南容易,重新夺回就难了”。
“李贤在汝南有神策军、背矛军、背嵬军、丹阳军,敌之不易呀”
“不是还有刘辟他们吗?”
“区区黄巾流寇,难挡徐州大军一击”
曹操叹了口气,道:“数年前,谁能想到一介盐丁会有今日?李贤的实力膨胀的也太快了些”。
“袁本初、刘景升都对李贤恨之入骨,使君何不联刘拉袁,共讨李贤?”
“李贤挟持天子,我等师出无名呀”
“只要想法设法,何愁师出无名?”
“矫诏?”曹操觉得这注意不错。
只要有一个讨伐的名头,谁去在乎真假?
郭嘉不置可否。
与此同时,汝南境内,徐州军势如破竹,黄巾连连败退。
紧要关头,黄巾渠帅何仪、刘辟、黄邵与何曼一道联络孙策,流露出投靠之意。
孙策大喜过望,急忙召集群臣议事。
“诸位,汝南黄巾想投奔于我,你们觉得如何?”
周瑜很清醒:“我听说李贤挥军直入汝南,周仓、徐盛势如破竹,何曼、刘辟该不是走投无路了吧?”
好端端的一场弃暗投明之举,到了周瑜嘴中就变了样。
孙策强忍住心头的不爽,他告慰自己,忠言逆耳,不能嫉恨周瑜。
黄盖性子直爽,嘴里道:“刘辟能来投靠,这对江东而言是件好事,主公还犹豫什么?尽数收下便是”。
周瑜张了张嘴,本欲反驳,可是看到黄盖那志得意满的模样,他当即摇了摇头,不再多言。
是否接纳黄巾,从根本上说还需要孙策一言而决。
只要孙策下定决心,谁也不会与他较真。
趁着孙策还在犹豫,张昭环顾四周,嘴里道:“使君,黄巾是国之大贼,若是江东将其收入麾下,岂不是会引起非议?”
“口碑是作出来的,我江东军行得正,坐得直,何曾怕过谁?”
孙策很是高兴:“好,此言甚得我心,一伙贼军而已,若是能够不战而屈人之兵,谁敢乱嚼舌根?”
周瑜明白,看这模样,孙策是打算收降刘辟他们了。
黄巾麾下足有数万兵马,就算去繁存简,汰除老弱,也可以得到近万精锐。
江东实在是太缺兵马了,为了弥补这一点,孙策甚至不再去考虑李贤的想法。
身为军师,周瑜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