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东晋末年(酥酥)-第1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史所未有,使得儒学不再一家独大,玄学与释道相继兴盛,有识之士从穷经皓首中解脱出来,可以思考人生与宇宙的真谛,从这方面说,晋室不可完全否定,另外无论如何,将军您现在的身份总是晋人,受朝庭九锡与您五德相克之德并不冲突,就当是与前朝作个了断罢。”
“嗯~~”卫风点点头道:“你说的不错,做人不能忘本,我将向朝庭上表,受大将军、九锡与三礼,辞越公,请封明王,他日我灭了秦国称帝,当是明朝!”
崔浩一直在细细观察卫风的神色,见到一口应下,顿时暗暗松了口气,崔浩的学问非常杂驳,对于他来说,汉朝固然强盛,但思想控制也极其严格,除了儒学,而且还得是董仲舒的儒学,其他的学问全都是异端邪说,这为他所不喜。
他理想中的新朝,是言论自由,放松思想控制,士大夫对帝王形成监督掣肘,类似于江东那样的共天下,而不是皇帝一言九鼎,显然,卫风的表现是个良好的开端。
ps:谢谢修身养性916的打赏~~~~~~~~
第五二八章长孙氏反水
卫风也是目光闪烁,胸中臆满了豪情壮志,对于他,一统天下才是第一步,接下来,他要在有生之年,打造出一个万古不破的帝国,走出王朝三百年一兴替的历史轮加!
好半天,卫风才转头吩咐道:“来人,把长孙嵩带过来。”
“遵命!”两名亲卫匆匆而去。
不多时,面容腊黄,两眼死寂的长孙嵩被带到了卫风面前,对于长孙嵩,并没有五花大绑,毕竟营里有数万大军,根本不可能让他跑掉。
卫风淡淡一扫,问道:“长孙嵩,你想死还是想活?”
“嗯?”长孙嵩那死寂的目光中泛出了一丝秘不可察的神彩,却强作镇定道:“死又如何?活又如何?”
卫风淡淡道:“想死容易,本将现在把你斩首,将你的首级托我朝使者捎带回建康请功,想活,待我大军攻城之时,你于城下喊话,劝说你的族人举义,本将可赦免你长孙氏死罪!”
“这。。。。”长孙氏与拓跋氏的关系可追溯到拓跋什翼犍时期,逐渐受到拓跋氏的信任,成为了拓跋氏的腹心仆族,却又不如贺兰氏那样势**人,因为长孙氏只是鲜卑人中的一个小姓,而不是一个部族,所以受拓跋氏的恩宠已经有数十年了,两族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战斗友谊,卫风要求长孙嵩背叛拓跋氏,他从心理上难以接受。
可是不答应,首先是自己被斩首。这是毫无疑问,当初张检把长孙嵩献给卫风,卫风连见都不见,这从侧面说明了长孙嵩没有价值,没有价值的俘虏连条狗都不如,杀不杀全凭着心情喜好,长孙嵩自己也能猜出,因此他不认为卫风是在虚言恐吓。
另外平城被破也是板上钉钉的事,晋军必然会屠城,自己的宗族几乎不可能逃出生天。答应下来。虽然要承担风险,却有一线生机,至少自己可以活命!
长孙嵩咬咬牙道:“我族连同长孙肥一系合计有族人近千,老夫可试着劝说。只是。。。。不知将军会如何处置我长孙氏?”
卫风不假思索道:“离散部族。改长孙姓为孙姓。以父母子孙为单位,迁入湘广二州定居,发放田地。照章纳税服役,他日族中子弟未必不能有出人头地的机会。”
长孙嵩的脸面现出了一丝苦涩,其实他有那么一丁点为卫风效命的心思,长孙氏世代良将,领军作战自有一套,但卫风根本没有任何招揽的意图,他还偷偷观察了卫风的面色变化,这才确定,人家的确是不需要他。
他明白,部族被打散后强行迁入湘广,就永生永世都别再想叱咤草原了,更狠的是,连姓都给改掉,长孙好歹还是拓跋氏的姓,孙姓,则是最正宗的晋姓,孙姓源于姬姓,出自春秋初期卫武公之子惠孙,说起来,还是卫风的卫姓分出去的一支。
部族改为孙姓,本辈还好些,但下一辈乃至之后的辈份,在时间长河中,又有多少人会记得自己是拓跋氏的血脉?不出百年,将会被彻底的归化为江南人士!
然而,不同意的结果是宗族被屠,一丝血脉都别想传续!
形势比人强,长孙嵩别无选择,无奈的称谢道:“老夫代我族人多谢将军手下留情。”
卫风意味深长道:“长孙嵩,你应该庆幸被崔公捉住,要不然,你哪来与我见面的机会?你说可是?”
“那是,那是!”长孙嵩讪讪应道。
卫风点了点头,向朝庭禁军吩咐道:“你们,把九锡搬入帐中,小心轻放。”说着,就招呼上众人向回走去。
。。。。。。
第二天一早,朝庭使臣匆匆离开,这一行上百人根本不敢在卫风的军营中多呆片刻,毕竟卫风上表自请为明王,连公都跳过去了,这摆明了是谋夺晋室江山的节奏啊!
不知不觉中,时间来到了十一月十日,这一天,洗恩卓领两万八千余军返回,说明攻打雁门阵亡了千多人,但带回的首级有七千余级,其中还有雁门太守悦力延!
次日,卫风就决定攻打平城,因为河东魏人必然会发疯般的反扑雁门,早先卫风是打算以雁门为绞肉机来大量杀伤魏人的有生力量,可是在采纳了崔浩的意见之后,必须要给魏人保存一定的力量,否则即使入了关中,也迟早会被姚兴吞并,反而白白壮大了姚兴,只有对姚兴构成威胁,姚兴才会投鼠忌器,允许魏人暂时入关中。
十一月十一日清晨,各营中鼓声震天,号角长鸣,从四个方向,一队队军卒越过壕堑,于城下布置起阵形,主攻是南门与西门,东门作为牵制,而北门以防守为主,在平城的西北方,还有座城为盛乐,虽然兵力不多,却也要防备着出兵突袭。
平城城头站满了人,经过近一个月的围困,全城军民的士气出现了分化,不再是万众一心誓死拼搏了,有相当一部分守军的脸面现出了恐惧之色,卫风相信,如果多围两个月,平城的士气还会下降,但他不能等了。
拓跋嗣的脸面也布满了紧张,他虽然竭力保持镇定,身体却在阵阵颤抖!
无数次,拓跋嗣想领军出城突击,但这个想法只能一遍遍的在脑海中回旋,他不敢出城,晋军的强大令他胆寒,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围困被逐渐完善。
约摸半个时辰之后,阵形大体布置完毕,卫风拎着颗头颅,排众而出,冷眼一扫城头,正见着拓跋嗣,于是把头颅一举,唤道:“本将请魏主认个人,此人可记得?”
拓跋嗣探头看去,霎时间面色大变,这正是雁门太守悦力延,其余诸人也陆续认出了这颗头颅的主人,拓跋屈惊呼道:“陛下,悦力延镇守雁门,莫非雁门被破了?”
拓跋嗣面如死灰,城头上也是一股恐慌的气氛迅速蔓延,雁门太守被斩,意味着雁门被破,也意味着河东魏军不可能来援,平城彻彻底底的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卫风把人头递给亲卫,又唤道:“看来你们都认出了此人是谁,是不是绝望了?长孙嵩!”
长孙嵩极其不情愿在这个时候出头,只要稍有良知的人,叛主投敌都会心虚,可是没办法,只能把心一横,上前几步来到了卫风身边,拓跋嗣顿时满腔愤怒难以抑制,城头的长孙氏将领也是满脸的不敢置信之色,怔怔看着长孙嵩。
拓跋嗣伸手一指,怒道:“长孙嵩,自从你失踪之后,孤还发派人手四处寻找,却没料到,你竟投了晋人,好,你果然很好,朕真是瞎了眼!”
长孙嵩的老脸上浮出了一丝愧色,向上拱了拱手:“臣是当日与崔尚书同行,出城迎接您,不料途中中了崔尚书暗算,被擒获给晋人,陛下,臣也是迫不得已啊,我大魏国外无援军,困守孤城,已经完了,臣虽死不足惜,却不能不为宗族考虑啊,卫将军允诺臣,只要我长孙氏子弟于阵前举义,便可赦我长孙氏一族,陛下,臣对不起您了。”
说着,长孙嵩蓦然爆喝道:“我长孙氏的族人子弟,你们还犹豫什么?速速把魏主拿下,打开城门,迎接晋军入城!”
卫风跟着补充道:“长孙氏麾下兵将,如能举义擒杀拓跋氏,也在赦免之列!”
胡族没有忠义的概念,只是利益结合体,这话一出,城头立时传来了惨叫声,已经有人死于了长孙氏所统兵卒的手中,他们原以为今日是必死无疑,没人指望能从晋军手里脱逃,所想的,无非是多拉几个垫背罢了,可是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卫风出乎意料的赦免了长孙氏,原本如铁板一块的阵营立刻分裂开来,长孙氏所统兵卒不算多,大约有万余人,可这万余人,也能给守军带来致命打击!
“杀!杀!快,捉住魏主,捉住他便是大功一件!”
“反了,反了!全部杀光,一个不留,把那逆贼抄家灭族!”拓跋嗣气的浑身颤抖,这场动乱来的太突然了,完全打乱了他的布置,也摧毁了守军的意志!
因为身边的同伴不再是可靠的战友,而是随时会捅你一刀的敌人!
城头的混乱快速向其他城门蔓延,长孙氏纷纷反水,卫风也大手一挥:“上!”
霎时间,城上城下喊杀声震天,守军陷入了内乱当中,根本无力抵挡来自于外部的进攻,在石弹,巨箭的掩护下,攻城势如破竹,很快冲车就把城门给撞开,骑兵旋风般冲入城里!
平城破了,是非常轻松的被攻破,卫风原以为即使破了城也会有巷战,他已经做好了把平城彻底摧毁的打算,但长孙嵩的策反无疑是极其成功的,整座城池根本组织不起有效的抵抗,甚至有诸如晋人遗民、丁零、贺兰等部自发的参与到攻打拓跋氏当中,城池里,处处都是鲜血与尸体!
约摸正午时分,喊杀声渐渐平歇,晋军四处散开,维持着城内的秩序,卫风也进入了鹿苑,这是他的习惯,攻入一个国家的都城,肯定要与皇后、妃嫔及公主们照个面啊。
“禀将军!”一名亲卫迈入殿内,拱了拱手:“拓跋珪诸子,拓跋熙、拓跋曜、拓跋脩、拓跋连、拓跋处文、拓跋黎己全部捉拿!”
第五二九章魏宫十美
“哦?”卫风把目光投了过去,五名少年,最大的十一二岁,最小的三四岁,均是面色煞白,浑身瑟瑟发抖。
卫风仅一眼就把目光移了过去,他对小屁孩不感兴趣,他感兴趣的是跟在一边的几名妇人,有姿色、有身材、有风韵、有气质,归根结底就是两个字,漂亮!
这些女人不比卫风家的诸女差上多少,不愧为曾经最强大皇帝拓跋珪的女人!
张宁有如个龟公,谀笑着介绍道:“将军,这位是慕容皇太后,慕容宝第四女,于中山城破时被拓跋珪掳走,后因铸金人战胜了拓跋嗣的母亲刘氏,被立为皇后,未有子嗣。”
所谓铸金人,是草原上的一种占卜仪式,起于匈奴,盛于羯赵,为拓跋部继承,大体是在夜晚点燃篝火,周围有女巫手摇铜鼓吟唱,皇后候选人走上祭台,亲手铸造金像,成功者为皇后。
慕容皇太后眼睛眨巴眨巴,缕缕电流向卫风射来,她也想得到卫风的宠爱啊,但卫风对她不感兴趣,这个女人美是美,年龄却有三十左右了,又心机深沉,传说与拓跋仪是同一派系,她支持立拓跋仪为拓跋珪的继承人,而拓跋仪支持她铸金像。
卫风把目光移向了其余的女子,张宁又介绍道:“将军,这位是大王夫人,这位是王夫人,她们是姊妹俩,分别生了拓跋熙与拓跋曜,这位是段夫人。育有两子,为拓跋连与拓跋黎,可惜刘皇后被拓跋珪处死了,还有贺夫人也于不久前被拓跋绍连累,死于拓跋嗣手里,听说贺夫人是拓跋珪诸后妃中最美的一位,真可惜啊!”
张宁叹了口气,一脸的惋惜之色,崔浩的目光中有些古怪,在他眼里。这些皇太后。皇太妃都是卫风的战利品,他惋惜什么?
卫风也不点破,挥挥手道:“来人,把小孩子都带下去。将来押往建康斩首!”
霎时间。殿内哭喊声震天。母亲哭,小孩也哭,但亲卫们没有丝毫同情心。一人拉起一个,向着后殿奔去。
卫风又吩咐道:“把拓跋嗣与他的皇后妃子带上来!”
不多时,拓跋嗣与五名十来岁的女子被带入殿内,这些女子,最大的十五六岁,最小的十二三岁,均是花容月貌,卫风不由摇了摇头,这么小的年龄就被人日过了,尤其那两个十二三岁的,可能连毛都没变黑吧,这他娘的也被拱过了!
二十来岁,三十来岁的女人不是处女卫风觉得不可惜,是处女反而不正常,这个年龄段的女人讲究的是风情万种,处女又哪来的风情?但十几岁,尤其十二三岁的女子讲究的是纯洁,不是处女,卫风始终觉得心里不舒服,一瞬间,卫风失去了兴趣,仿佛美好的事物被生生玷污了一样。
还是张宁介绍道:“将军,这位是姚兴女,秦国西平公主,深为拓跋嗣宠爱,这位是魏国阳平公杜超之妹,杜氏,这两位分别为慕容大夫人与慕容二夫人,这位是尹氏。”
卫风点了点头,其实他清楚,拓跋珪与拓嗣父子俩的女人不可能只有这十个,张宁却只带了这十人来,说明这是最漂亮的,在整个鹿苑当中,连宫女、女官加各级妃嫔上千的女人总是要有,而且城里还有拓跋氏各王、公、候以及鲜卑权贵的妻妾、美婢与侍妾,很可能会收获到近万名美女,另外还有姿色一般的普通民女!
魏国作为曾经最强大的国家,平城是魏国的都城,其中蕴藏的财富与美女肯定会远远超过龙城,卫风充满着期待!
卫风又看向了拓跋嗣,拓跋顿时冷哼一声,昂首道:“卫将军,你的确很厉害,我大魏接连四次败在你手上,但朕只是时运不佳罢了,继位尚未有所作为便被你来攻打,若是能有个三两年时间,鹿死谁手,仍未可知!”
卫风摆摆手道:“好了,现在发牢骚有什么意义?你自认为时运不济,那燕国呢?如果慕容垂多活几年,北方哪有你拓跋氏的份?你说可是?”
“哎~~”拓跋嗣颓然叹了口气:“既落于你手,朕无话可说,朕只求速死!”
卫风嘿嘿一笑:“不急,刘寄奴于建康斩了南燕主慕容超,本将不日将称明王,便以你之头颅于建康成就我明王之名!来人,带下去,好生侍候着。”
“遵命!”两名亲卫把拓跋嗣带了下去,拓跋嗣也不问他妃嫔们的去向,在他想来,问了也白问,肯定是今晚与卫风大被同眠,想多了反而心里难受,只不过,他仍是很不甘的看了西平公主一眼,这个女人最受他宠爱,也最为漂亮。
拓跋嗣不问,不代表别人不问,张宁就问道:“这些女子该如何处置?”
顿时,崔浩惊的嘴都合不拢了,这种话哪是臣下能问的?
王道怜、陈少女与茱丽娅也是把美目投向了卫风,一丝警惕油然而生,陈少女更是忍不住轻咳一声:“家里的姊妹们,也有两年没见着将军您了吧?”
卫风脸一沉,不悦道:“陈少女,你少阴阳怪气,我是那种薄情寡义之辈吗?按规矩,这些女人全依战功分赐给有功将士们,本将一个不留!”
那三个女人现出了满意之色,崔浩也是无比钦佩,赞道:“古往今来,掳得别国妃嫔谁不是据为已有?始皇帝尽收六国粉黛,我朝武皇帝也掳吴宫佳丽五千余人,而将军不为美色所惑,心志坚毅,将来成就必超秦皇汉武!”
卫风无所谓道:“伯言,你扯的太远了,不就是裤腰带吗?哪有那么多的道理?美女谁都喜欢,但人要克制住自己的**,不能所有的好东西都纳入自己囊中,包括皇帝在内,你说可是?今次我纳你之言灭去魏国,你居首功,按老习惯,这些女子你先挑一个,虽然不是处女,可你跟着我又没带妾侍,接下来还得跑河东,回河北,由天津渡海往建康去江陵,领回去暖暖床也好嘛。”
崔浩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了,还在发着愣,张宁已不无羡慕的劝道:“崔家郎君,你可莫要客气,也别假清高,其实末将还巴不得你不要呢,这可便宜了弟兄们啊,哈哈哈哈~~”
崔浩并不是古板的人,美女谁会不要?对于妻室,肯定是对贞洁有要求,尤其是河北大族,不是处女根本不能成为正妻,但卫风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是当妾,对于妾,男人不看重红丸,年轻漂亮、会取悦男人就可以了,甚至有权贵相互交换妾氏都很正常。
“那浩就多谢将军了。”崔浩称了谢之后,把目光投向了那十名美人,拓跋珪的女人年龄偏大,他不感兴趣,大略一扫就看向了拓跋嗣的妻室,其中在西平公主身上多望了几眼,明显大为心动,却不知想到了什么,向慕容大夫人指了指:“浩要她就可以了。”
卫风却眉头一皱,问道:“伯言,你明明对西平公主动了心,为何选别人?”
崔浩老老实实道:“西平公主是拓跋嗣的正妻,随时会得到皇后身份,也是秦国公主,是皇室出身,浩不敢取,其实浩建议,将军您不妨自己留下,虽然不是完壁之身,但请恕浩直言,您当初从慕容熙那里掳来的符皇后与符昭仪也不是完壁吧,您可以留下封个妃嫔,这里也只有您可以把西平公主纳为已有。”
西平公主是羌人,羌女也挺开放的,两个男人互相推让,她完全没有半点羞耻感,反而瞪着大眼睛在卫风与崔浩之间来回打转,俏面的笑容迷人之极,要说丰神玉润,崔浩强过卫风,卫风多年征战,又杀人如麻,身上带有一股硬朗,杀伐之气。
这个女人的美目却频频扫向卫风,显然是卫风的身份高,她属意于卫风。
卫风也留意到了,而且还能看出崔浩是真的不敢要,不禁有了一瞬间的动心,其实崔浩说的不错,玩玩而己,在这时代,有权有势的男人玩女人是天经地义,女人被玩了还要千恩万谢,谁都不会与荒淫联系在一起,曹孟德专取人妻,也没人说他荒淫。
但立刻,卫风就摇了摇头:“伯言,你不懂,我为会稽都尉出使燕国,于慕容熙的酒宴上见着苻氏姊妹,当即惊为天人,可那时我身份卑微,无力取来,只能把她俩藏在心里念念不忘。
苻训英与苻娀娥,代表着我的理想与心愿,是我成就的证明,所以我对她俩有一份特殊的感情,我可以包容她们的过去,无论过去有多么的不堪,我都可以包容,哪怕变得又老又丑,我都不在乎,我会照顾她们一辈子,这方面与西平公主不同。
西平公主美则美矣,不过,我临行前曾答应过妻室王蔓,绝不从外面招惹别的女人了,男儿当有信,逞论对一女子食言?伯言,你把西平公主领走罢,至于公主身份,这好办,本将剥去不就得了?更何况秦国也是秋后的蚂蚱,蹦达不了几日,马上国家都没了,又哪来的公主?当然了,你如果还是推辞,本将也不会要她,哪,你看张宁,眼里的绿光直冒呢!”
ps:谢谢春羽的月票~~~~~~~~~
第五三零章入雁门
崔浩肃然起敬,可随即,心里就凉了半截,卫风已经摆明了不会再接纳别的女人,那么自己的妹妹怎么办?
崔宏、崔浩父子均是仪表堂堂,有当世美男子之称,崔浩的妹妹也不但是个美人胚子,而且知书达礼,才艺俱佳,他相信,必然能得卫风宠爱,关键是年龄小啊,卫风的那些女人都是二十多了,总有年老色衰的时候吧,但如何才能让妹妹入宫呢?
‘对了,将军占了河东,不还要回河北吗?便让妹妹先回清河老家候着,到时把她一起带去建康,江陵不就得了?朝夕相处之下,总是有机会的。’崔浩万般念头转动,立刻有了定计,但是西平公主他仍然不敢要,在他眼里,他是臣下,卫风是主上,主上把西平公主给他,那就相当于把自己的妃子赏赐给部下,给他十个胆子都不敢收啊!
于是,崔浩深深一躬:“将军乃成大业之人,不为美色所动,令浩钦佩之至,只是,浩见着西平公主有一种发自内心的亲切感,仿佛是前世的兄妹,因此浩斗胆,请与西平公主结为兄妹,还请将军成全。”
卫风无奈之极,赏赐出去的女人都没人敢要啊,他又看向了张宁等一干亲卫,这些色狼们,原本色眼尽在西平公主身上扫瞄,可崔浩这话一出,立时收回了目光,转而看起了别的女人。
“哎~~”卫风叹了口气,摇摇头道:“由得你了。那你就挑个别的好了。”
“多谢将军!”崔浩深施一礼,与平西公主当场结为了兄妹,然后挑走了慕容大夫人。
西平公主的美目中也射出了一丝希望,还带着无边的幽怨望向了卫风,只不过,卫风也不去看她,他既然答应过王蔓,就不会再从外面带女人回家,至于最终如何,还是看王蔓的意思吧。
卫风最后扫了眼还剩下的八个女人。这八个女人立时把胸脯高高挺起。霎时间媚态丛生,谁都想把握住这最后的机会,甚至有的连眼泪都没擦干,惹人楚楚生怜。
卫风却如看行尸走肉一般。一扫便收回目光。唤道:“张宁。把功劳簿拿来,本将给所有有功将士论功行赏!”
“遵命!”张宁匆匆而去。
不多时,全军欢声雷动。有功没功的都纷纷赶来,魏宫诸女乃至各权贵的妻妾女儿也被带到了鹿苑当中,卫风手持功劳簿点名,被他点到的,均是哈哈大笑着把一个个的美女拉走,卫风挺享受这种感觉,不厌其烦的报出无数名字,一直到天黑,除了对西平公主达成默契,没人敢要,其他女人全被分了个精光。
好像现代大公司发年终奖,举办个晚会,由总裁亲自把一沓沓红票票发到员工的手上,但卫风发的不是钱,而是美女,比年终奖还要吸引人啊!
这在军中能够起着很好的激励作用,没分到的,只能眼巴巴的看着别人把一个个美女领走,只能眼红,眼红怎么办?只能奋勇杀敌,争取立功!
又过三天,收获统计了出来,平城不愧是魏都,别看人口不多,财富却极为惊人,合计掳来金三万五千斤,银十五万斤,铜铁都在百万斤以上,麦、粟等粮食三百万石,羊、牛各有五十万及一万余头,马匹近十万匹,兵甲堆积如山!
次日,卫风遣向弥领步骑五万去攻打魏国旧都盛乐(今呼和浩特和林格尔县境内),盛乐位于平城西北方向五百里,卫风下的命令是杀人劫财,留下城池,因为盛乐往北百余里便是战国时的云中郡治旧址,斜倚阴山,是与柔然的分界线,过了阴山,往北的弱洛水(今外蒙古土拉河畔),便是柔然汗庭所在。
阴山目前控制在柔然手里,魏国几乎每三五年就会发兵进攻,因此盛乐是与柔然作战的第一线,卫风留下盛乐,就是给柔然占领,在他眼里,游牧民族进了城,形同于失了牙的老虎,大军一围,弩箭射杀,一个都跑不掉。
这也使得卫风必须要在平城留驻重兵,平城的地形地貌以丘陵平原为主,几无险可守,平城若失,会直接威胁到雁门甚至蓟的安全。
攻打盛乐非常顺利,魏国接连三次大败之后,兵力捉襟见肋,为了防备来自于南面的威胁,只能从北方抽调兵力,使得盛乐的守军只有两万不到,而且他们逃无可逃,西北方向是阴山,逃入柔然的势力范围只能是找死的行为。
向弥对付盛乐采用的是卫风的老一套,赦免一部分人,诱使守军内乱,如今魏国已经灭了,卫风对于魏人也不再一味的屠杀,在死亡五千余人之后,剩下的万余军与全城百姓开城献降。
合计近五万口与牛羊十余万头,在晋军的严密看押下,于十一月三十日回到了平城,对于原魏**民,卫风仔细甄别,凡是与拓跋氏关系较为紧密的部族,解除武装,押送天津,趁着冬季运往岭南或者湘州安置,关系不紧密的,打散部族,改为晋姓,编入丁户于平城落户,并抽取精锐随卫风征战,这项工作足足持续了半个月,除去雁门守军,卫风的兵力达到了十六万之巨!
于十二月十五日,即将被流放的近三万人与分配给军卒的女子两万余人在两万军的押送下向蓟行进,次日,卫风领十万大军,带着拓跋嗣浩浩荡荡行向雁门。
平城则留守军四万,在崔浩的推荐下,卫风大量任用原投效魏国的晋人遗民,担当平城各级官员,这些人都是汉家血统,没有投降柔然的可能性,出身于赵郡李氏的李晃被暂时任为云中太守,镇守平城,当然了,他们的宗族必须要迁回河北或幽州,而且严格按丁授田五十亩的标准授田。
十二月十九日傍晚,卫风抵达雁门,从关城向下眺望,城下布满了攻城器械的残骸与七零八落的尸体,在目力可及的远方,还有成片的营帐,显然魏人重夺雁门的战役惨烈异常,这是他们回家的通道啊!
卫风猛一挥手:“开门,出城布阵!”
“咚咚咚~~”战鼓重重擂响,队队军卒鱼贯而出。
巨大的动静也惊动了魏军营寨,并州刺史、阴平王,拓跋仪的亲弟拓跋烈立时出寨观看。
就看到晋军仿佛无有穷尽,从狭小的门洞连绵不绝的喷涌而出,并迅速展开于城前布阵。
拓跋烈的面色愈发难看,他的长子拓跋裘惊呼道:“父亲,出城的晋军远不止两万,他哪来那么多的兵力?莫非是平城被破了?”
这个问题,拓跋烈也一直在脑海里盘旋,只是他不敢承认,除了河东的近二十万魏人,大魏国已经完,而且雁门被扼,平城被破,连家都回不了!
随行诸将也是脸面渐渐现出了绝望之色,一名部将操着颤抖的声音问道:“大王,世子的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咱们该如何是好?那姓卫的心狠手辣,实力强劲,我军虽然占据河东,但雁门已失,晋军若是以雁门方向主攻,辅以太行各隘口突破,只怕支撑不了多久啊!”
又一名部将提议道:“当年苻坚被姚苌轼杀,庶长子苻丕于晋阳自立,仗河东之险续苻氏统胤,若非内部不和,被晋扬威将军冯该击杀苻丕,恐怕慕容垂想灭去苻氏绝非轻而易举!
大王,如若平城当真失守,陛下。。。。末将是说如果,如果陛下遭了不测,您应于晋阳登基为帝,您是昭成皇帝后裔,必得将士们拥戴,倚河东之险,与那姓卫的周旋也无不可!”
“不妥!”拓跋裘却不看好,跟着道:“此一时,彼一时也,苻丕称帝时天下大乱,而如今,晋室除了河东、关东、关中与秦陇,已三分天下有其二,完全可以集中力量攻打河东,我大魏接连受挫,已对晋人生出了恐惧,如何能战?何况河东丁口约百来万,我拓跋氏及诸位部族仅占五分之一,倘若那姓卫的煽动河东百姓叛乱,内外交逼之下,据守河东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
拓跋裘此言在理,每个人都生出了天下之大,无处可去的感觉,提议拓跋烈称帝的那名将领急的咆哮道:“这也不成,那也不成?难道咱们白白等死?”说着,向拓跋烈猛一拱手:“大王,横竖都是死,索性请您下令与晋人拼了,杀一个够本,杀两个赚回来!”
拓跋烈的脸面阴晴不定,显然难以作下抉择,好半天才无奈的叹了口气:“说不定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