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复秦-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一声惊雷,炸响了整个秦营。
  到处是喧哗吵闹痛苦者:喧哗者人云亦云,吵闹者惶恐焦急,痛苦者深信这是上天的警示。
  这一刻,上到将军下到小兵没一个能睡着。整个大营燃起了无数的火焰,到处都是闹腾吵闹。
  自见了溃逃回来的败兵后,秦军上下都无一人认为这是真的:峣关已然失守!前锋全军覆灭!
  赢子婴得了消息后,全身上下突然没有了一丝力气,只剩下非常苦涩的一声叹息:哎!
  上将军李信怒不可懈!他将拳头捏得蹦蹦着响,牙齿被咬吱吱有声。他背着手在大帐中来回转了无数个圈了,整个大帐数十名将军,坐着的跪着的,无一人敢出声!
  坐着的都惶恐不敢言语,跪着的浴血流泪磕地。
  好久好久……久得让人觉得可能会一直这么久下去。
  一道低沉的声音从帐外响起:
  “秦王到!”
  诸将无人不惊,一个个抬头像帐外看去。这一刻,他们突然间太想秦王了。只有秦王到了,他们才能偷偷的喘息一口气,上将军的威慑太大,让他们每人都感觉到了上将军身上那种想杀人的欲望。
  赢子婴负着手,从帐外走进。他目光严峻,双眉深皱,一语不发的走到上首主案坐下。才在偷偷换气的诸将看了,又一时间屏住了呼吸。——貌似,秦王的威严丝毫不下于上将军啊!
  这情况不对!得千万小心!
  诸将心理都乏起这样的念头。
  赢子婴坐下后,倒也没像往日那般一语不发。他一句话打破了帐中的死寂:“帐中跪着的何人!”
  “罪……罪将赵子琪。”
  “你可知你有何罪?”
  “罪将未曾救下峣关,还打了败仗。实在是罪不可恕!”
  “你的确是罪不可恕!上将军,你给他讲讲他除了损兵折将外,到底还有何罪过!”
  李信抱拳道喏,他走到了赵子琪面前,弯腰勾住他的下巴让他抬起头。赵子琪惊惶的瞥了一眼上将军,顿时心一下凉到谷底,这……这什么眼神!
  赵子琪心中惶恐,整个人整张脸犹如掉进水里才被捞起来似的。李信的声音洪亮而不可置疑,他问道:“尔身为秦将多年,可知道何为先锋?”
  “末……罪……罪将知道。”赵子琪的每一个音节都在颤抖,整整八尺的身高却在李信那并不巍峨的身影下啰嗦抖动。
  “那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是先锋!”
  “先锋者搭桥建路,试敌虚实,挫敌锐气,攻敌不备……”
  “你也知道!你看看你自己?你是怎么带领军队的?我且不怪罪你战败之责,单看你行军的日子!秦王让你为先锋,比我主力早行半日,走的是近道,为的就是让你早日领兵去救下峣关!而你呢?你一日行军二十里吗?到全军溃败的时候竟然还没有到达峣关!你这先锋跟我这主力最后相距不过几十里!你是在爬吗?”李信越说越生气,花白的头发在不住的颤动,他的手指都快要掇到赵子琪脸上。
  赵子琪一脸羞愤的答不上话来,他内心无比的惶恐。赢子婴也拍案怒斥道:“行军当日,孤封你为大秦后将军,赏关内侯食邑千户。就是让你勿辜负孤的盼望之情!就如老将军所言,战败是兵家常事,我不怪罪于你。可你竟然连身为先锋的责任都未曾做到。告诉我,你这一路上干什么去了!”
  赵子琪磕头泣道:“末将进军,逢城便入,逢夜便宿。士卒一路叫苦不已,末将只好下令缓行缓止,防止士卒掉队。我自知有罪,但恳求秦王放我一条生路,好让我多杀几个贼子也好。哪怕就是把我罚去与罪军为伍也行——”
  “你休想!”
  话还未说完,就被李信一句大喝止住。老将军直言不讳的说道:“秦军统帅是我,哪怕今天你向秦王求情放过你,我也不会答应!不斩你如何明正军法?不斩你如何对得起为你而死的五千士卒!不斩你又怎么对得起在峣关上死战的秦军将士!”
  老将军一说完,赵子琪就瘫软在地上。李信朝帐外一声高喝,顿时两名腰圆膀宽的大汉进帐将赵子琪捆住,李信转身朝秦王子婴告曰:“赵子琪贻误军情,犯下大错,理应问斩。还请秦王下令斩首示众,以好告慰战死的将士!”
  “准!”
  赢子婴大袖一挥,顿时两力士将赵子琪拖出帐外,不多时,一颗血淋淋的脑袋就呈进帐内。赢子婴眯眼一瞥,挥袖道:“将首级传阅三军,以平军心!”
  待赵子琪受斩后,赢子婴一瞥在坐诸将,缓缓开口道:“将才上将军所言有理,如今三军统帅是上将军,那军中事务当有上将军处理。哪怕是本王,说了也不算!尔后上将军处理军务,毋须向本王禀奏,直接处理便是。尔后事关军机要事者,不许向我求情告密。只要是上将军不许,哪怕是我也不能为人免罪!尔等谨记!”
  众下诸将一一告喏,上将军李信更是跪倒在地,泣声道:“首战失利,也是末将用人不当之故。如今峣关已失,关中再无关隘可守,秦王还如此信任于我。我心中惶恐,还请秦王下令鞭其一百,以惩战败之过!”
  赢子婴叹道:“赵子琪乃孤亲定的先锋,于卿何关?将才我已经讲过,军中巨细,我不能直接插手。上将军如果认为自己有罪,那便自己惩罚自己吧!不过眼看就要大战,将军又年迈。如果将军因此而不能理事那岂不是我的罪过?所以直鞭五鞭就行了,万事要以大局为重!”
  “秦王英明!”
  “谢秦王鞭!”
  看着下方跪倒的众将,赢子婴心中更是黯然,他长叹一声,随即出门而去。不过在离去的时候,却对两位持鞭的大汉说道:“这五鞭你们可不许放水!得给我打结实了!知道吗?”
  ……
  赢子婴回到帐中,又一次开始反思:我的性格却是太过决断了,那赵子琪我未曾仔细了解过他本人情况,仅凭个人感观就让他当了先锋。此次大败,说到底还是我用人不当之故!唉……这性格有时候真会办错事情,也许哪天让自己万劫不复都不一定。
  不理会赢子婴又在帐中每日三省吾心,却说离大帐不远的一个角落,正发生着一件有趣的事情。
  公孙止偷偷摸摸的找到韩则,悄悄的朝他问道:“你向秦王举荐我没有啊?”
  韩则一拍脑袋:“哎呀!我怎么把先生这么重要的事情给忘了!”
  “……”公孙止无语,他也不敢朝韩则发脾气,又向韩则问道:“秦王此去下了那些命令?做了哪些事情?你给我讲讲?”
  韩则警惕的一瞅公孙止,眼神不自觉就变冷了。公孙止一看这样,立马知晓韩则误会了,他连忙手忙脚乱的解释:“你看秦王周围无一个能为他出谋划策的,所以他才会时常恼怒。我的本事你也知道一点点,但其实我还有更大的本事你不知道。上至天文地理,下至人情冷暖,我一眼就能瞅个通透。上次秦王之病你晓得不?看着那么厉害,我几个字就帮他解决了病苦。我之所以问你,也不过是想了解了解秦王如今的状况,好继续为秦王‘看病’啊!”
  韩则觉得这老儿说得有理,知道他本身就世代居住在咸阳,从祖宗到现在当了不知道多少代的御医,也断然没有投敌的道理。于是他就将今晚所发生的事情一一向公孙止道来,公孙止听见后有时摇头有时点头,当听到秦王将军权完全交付给李信的时候,他忍不住跳起来急声说道:“秦王怎么能这样呢?他身为一国之君,哪有将军权完全托付给一人的道理?帝王心术,秦王一点都不知道?秦王真的是太年轻了,做事情太莽撞,真的是需要像我这样智慧的贤才好好辅佐才行啊!”
  “韩则啊!你看着我们也这么熟悉了,再怎么说也有点感情了是不?下次一定要将我向秦王举荐啊!秦王需要我啊……”
  “啊?啊?好的,秦王在叫我了,我得走了!”
  “嘣嘣……”一阵脚步离去的声音。
  “韩则?韩则?你听见没有哇?你怎么又跑了?我话还没说完呢!我的能力真的很大!我真的很有才呀!……”


第二十章 一触即发
  第二日,晨时。
  入关不久的刘邦此时已经有种急不可耐的心情了。如今峣关已失,关中最后所依的一道屏障已经失去。这关中王仿佛也唾手可得,这让刘邦一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他急忙招来张良,对他说道:“如今峣关已下,我思量着不如渡霸水直下咸阳。关中诸地一概不管!”
  张良瞥了刘邦一眼,假意叹了一口气,朝刘邦弯腰作揖道:“如依沛公所言的话,那请让张良早些抽身离去,免得跟着一起身首异处。”
  “唉……子房,我告诉你,你觉得我的计划不对你就直接跟我说,别这么装模作样啊!你想走?走得了吗?即便是要死,我也要拉着你一块死!你想独自逃生,没门!”
  “那好吧!沛公既然连死都不肯放过我,我也只好如实道来了。我们打下了峣关,并不代表关中就没有什么部队可以阻拦我们了。那秦王子婴既然能杀掉赵高,想必也不会甘愿束手就擒。他现在肯定已经率领着部队前往峣关了,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将他依仗的最后一支部队给他打烂!然后还要稳扎稳打,先攻下蓝田,这个地方可以让我们的部队得到粮草的补充。还要在此地收拢民心,让关中百姓知道我们是来覆灭暴秦,救他们于危难的。这样做的目的有两个:一是逼子婴投降、二是让沛公尽快的将关中掌握。”
  听张良说完,刘邦也不愧为后世建立大汉的开国皇帝,其中意味只要稍微点出就明白了。张良这是在告诉他,秦王子婴已经不足为虑了,关中也是唾手可得的,现在他的敌人不仅仅是秦军了。只有尽快的将关中掌握,得到关中的民心,才能将这关中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要知道,背后的联军也要入关了。
  张良可不管刘邦在那如何动作,语气淡定的继续说道:“如果依照沛公所言,入霸下直去咸阳的话。秦军就能通过驰道日夜兼程赶在我军前面攻袭峣关,断掉我军后路。即便秦军主将是个庸才,他不懂得攻袭峣关,但只要守住霸水不让我军回头。那我们只有去强攻长安,或者逃到山里。在粮草不济,兵心不稳的情况下,攻打长安这种艰城,我军毫无胜算。蓝田就好打得多了。”
  一听张良这么一分析,刘邦也感觉自己先前的决定有些莽撞。他连忙朝张良小声的陪着不是,他现在脑袋也一下反应过来了。打蓝田多好,有驰道跑得快,打不下也能迅速的逃离!
  心中已经明白,刘邦当即就下定决心:“那好,让周勃留守峣关,我亲自领兵去打蓝田!”
  就在此时,一卷信使来到。
  “报!灌婴将军来信!”
  刘邦持书简一看,随即仰头大笑:
  “哈哈哈哈……子婴小儿必死矣!灌婴通过小路已经到达蓝田了,此时隐藏在距离县城二十里的山栾之中!他在路上还消灭了秦军的先锋!一共五千余人呀!真是大块人心!大块人心!传我命令,赏关里将士每人一块肉!啃完了我军就出发!”
  ……
  “老将军是准备在这与刘邦一决死战么?”
  秦营,王帐之中,秦王子婴与上将军李信跪坐在案边。李信今天是向秦王告之他通过军情做出最终的部署,虽然秦王言军事都由上将军做主,但秦王毕竟在军中,他哪敢什么都不向秦王禀报。
  “我将秦军主力埋伏在离城十里的位置。蓝田城中,已经有左将军白廷带着三千人马驻守。我军只需要在刘邦攻城的时候从他们后面发起攻击,必然能将他们一举击溃!”
  赢子婴听后,却又问道:“如果刘邦不前往蓝田又该如何?”
  老将军冷哼一声道:“如果他不走驰道,而走小路的话,我便立即挥军拿下峣关,将他们围困在关中,来一个瓮中捉鳖!”
  “嗯,既然老将军有此意思,那就依此办吧!”赢子婴想了想,自己真的没什么好建议的,于是也就同意了李信的决定。
  “秦王放心,我已经往峣关布下许多斥候,断然不会做无准备之仗!”
  “将军留心就行。”
  ……
  在离蓝田东南方向的一处山沟里,灌婴带着一千多名骑兵就在此地安营扎寨。这山沟离县城不过二十里,距离驰道更近。他们在此地等刘邦大军前来,因为之前他派出的斥候已经得到了消息,蓝田城里驻扎着几千秦兵,如今严加看守,非他这一千多骑兵能啃得动的。
  灌婴坐在大帐中正努力的啃着一块肉,他的脚下被按跪着一个浑身血污的将军。
  他低着头,闭着眼睛不言不语。脸上身上都留有一道道触目惊心的鞭痕,双手被反绑在背后。傅宽坐在下面皱着眉头向那看押的士卒骂道:“此人是个勇士,为何如此对他。还不快给他松绑。”
  “慢着!”坐在上面的灌婴挥手止住了那士兵,转头朝傅宽说道:“是我让士兵用鞭子拷问他的。”
  傅宽对灌婴还是非常敬佩的,闻言却不解说道:“此人乃忠义之士,如能为我军所用岂不大好?为何要对他用刑呢?”
  灌婴呸的一声从口里吐出一块骨头,道:“忠义之士我见得多了,你认为像这样的忠义之士又岂能为我军所用?”
  傅宽听见这话也有些生气了,他皱眉道:“如此忠义之士,既然不能为我军所用,那便给他一个痛快!如此行径,遭人不耻!”
  说罢,也不言语,气呼呼的别过头去。
  灌婴摇头苦笑一下,这傅宽打仗倒是不惧生死,就是脾气有点倔,心中对忠义二字看得极为重要。他可不愿意跟副将闹得不愉快,于是指着李必说道:“此人忠肝义胆,被友军拒在营外,不仅不投降,而且还朝我军冲锋。这等行为,在秦军心中就是完全的忠义之士!”
  傅宽忍不住了“既然是忠——”
  灌婴举手止住了傅宽的询问,继续说道:“那夜,从我军手里逃脱的秦兵还是有很多。他们会把这个忠义之士的向秦军汇报,会在整个关中流传!到时候关中人人都知道他是什么人!我之所以鞭责他,可不是为了他口中的什么消息。我是要以后在关中每战一个城池的时候,我就将他用长杆挑起,让城里人好好看看他们盛传的忠胆义士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此策……太过毒辣!”
  傅宽依然不敢苟同,他指着李必道:“他有可能击垮敌军的意志,也有可能激起秦军的怒火的!”
  “如果他们敢怒,我就会让他们看看怒的下场是什么!等他们怒气消掉后,我再把他挂上去,一定会让他们认清楚事实:怒是没有用的。”


第二十一章 行踪暴露
  刘邦派彭越为先锋大将领兵五千前行,自己坐镇中军,任敖为后军。靳歙、奚涓为大军押送粮草,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峣关,走直道,直往蓝田而来!
  灌婴、傅宽受张良之计继续按兵不动,往日只是派些侦骑多处巡游。他向刘邦说道:“子婴出咸阳兵至峣关,如今峣关已下,他必然藏兵在蓝田。只有在蓝田击败我军,他才有希望将沛公赶出关中!如果蓝田一失,关中必然动乱,到那时大势已去,任凭子婴有天大的本事也无可奈何!”
  刘邦执鞭冷哼道:“那就在蓝田一战吧!一战决胜负!我刘邦又怕过谁来着!”
  秦营之中,赢子婴弃白棋叹道:“吾又输了!”
  公孙止扯着下巴上的几根山羊须,将子婴弃在地上的棋子捡起,然后将它放在棋盘的另外一个位置。棋局也因此子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已经困死的白棋身上竟然又并发一缕生机!公孙止一脸得意的看着赢子婴,咧嘴笑道:“那可不一定,凡事都有转机,棋局中更是变化莫测,秦王可不要轻易言放弃!”
  赢子婴盯着公孙止落子的位置,一脸激动的叹道:“妙啊!妙啊!真是妙棋!白棋因此子而活,先生棋艺真是棋艺高绝啊!”
  公孙止脸色一僵,心思这秦王怎么连我言外之意都听不懂?他现在应该问我,先生可是话中有话?
  看着秦王依旧还在为那颗白棋而赞叹,公孙止决定还是主动出击!于是他三角眼一翻,对着旁边站立的韩则目送了一个信息,韩则知其意,抱拳朝秦王道:“公孙先生不仅医术高明棋艺非凡,更有过目不忘之能,棋盘纵横这么多子,他都能了然于胸,是有大才的啊!”
  赢子婴听见韩则赞扬公孙止的才能,先是一惊,后想到什么又是一惊,然后脸色变的极为难看,他抽动着脸颊显得有些不自然,他朝公孙止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先生果有此能?”
  公孙止在心中大骂韩则,这小子完全没一点眼力啊!没看见秦王才输棋了吗?为什么还要在这个时候赞扬我的过目不忘之能!我的才能可不止这一点呐!!!
  韩则却在此时生怕秦王不信他之言,替公孙止分辨道:“公孙止先生的过目不忘之能我是亲自见识过的。前日秦王去见上将军,我一不小心把棋盘给弄翻了,公孙止先生凭着过目不忘之能竟然将棋子一一归位,而秦王回来后竟然也一无所觉。”
  赢子婴听后脸上更是淡淡的说道:“既然先生才能不止在医术棋艺上,凭着过目不忘之能,正好能为孤分忧。上将军昨天跟我说,军队里差个能统计粮草的,调拨赏银的能使。先生如若不嫌弃的话,就先在那协助上将军吧!”
  “这……”公孙止扯落几根胡须,有苦不能说。
  赢子婴有些疑惑,他如今知道这御医有过目不忘的能力,派去掌管粮草更能发挥出他的才能,怎么看这人模样却一副不怎么高兴的样子?公孙止心中苦笑,如今事情被韩则搞砸了,他还能说些什么,只能跪在地上跪谢了秦王的提拔之恩。
  韩则也为公孙止高兴啊,自己今天终于为这老御医举荐了,免得他三天两头的来找自己。万事大吉!万事大吉啊!
  ……
  上将军李信在蓝田到峣关这一路上派了上百个侦骑,为的就是能将周围所有地方的风吹草动全然了解。
  在此地展开决战是他向秦王建议的,此战代表着他首次出山后为秦打的第一场仗!他此时举着宝剑仔细的擦拭着,口子喃喃的哼道:“……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大帐外,似乎又传来兵戈之声。他恍惚回到了那年辞别始皇帝,带着二十万大军一路高歌伐楚的时候。
  一时间,却不禁泪流满面。
  ……
  王二哥是秦军中的一名侦骑,他本身也是关中老秦人,在二世元年的时候被烁阳守将征兵入伍,因会骑马,所以成了大秦的一名侦骑。
  王二其实只会骑驴子的,马看上去和驴子也差不多,所以骑着也不困难。他一家有三口人,家中只有自己一个壮丁,可惜还是被秦兵抓了当兵,家中只剩下老母和妻子,度日确实艰难。不过还好的是今年三月回家的时候,妻子已经怀孕,只要她肚子争气,给自己生个儿子,我王二想必也不会绝后。
  此次出征,秦王动用了他的库房,三军将士都得到了一笔不少的赏钱。王二大小还是个屯长,得到的赏钱也颇为可观,他托人将赏钱带回了家中,想着家族妻母也能借此过得好点。将家中安顿好了,王二此时觉得自己即便是战死了,家中也还能勉强过下去,于是也就安心了。
  他此行一共五人,都是军中善于搏击的好手,不仅能在马上拉得硬弓,还能提着刀剑劈砍,他们的骑术比之当年驻守在长城的骑兵也不会相差太多。
  五人以王二为首,沿着白鹿塬一直往南侦查。五人当中有一位住在蓝田汤峪的本地人,对此地的地形也都很熟悉,还知道许多偏僻的小道。此时他们就是沿着一条通往辋川的小道一直向前,准备在日落之前到达辋川。
  前些日子,听说辋川发生过大战,大秦又一次遭到了失败,后将军都被砍了脑袋。他们今天的目的就是要在这周围找到那一支歼灭前锋的骑兵!这是上将军亲自交予侦骑的任务。
  五人快马在山间小道中行使,他们不时的跳下马爬到旁边的山坡上观望,看看周围有没有敌军的踪影。到了吃饭的时候就拿着干粮捧着河水吃掉,他们已经在这周围晃荡了一整天了,却连个人影都没看见。王二心中也叹了口气,不说遇见敌骑,就算是抓住两个战败的溃兵也好嘛!这都是赏钱啊!
  草草的吃了顿午饭,五人又开始上路。不过走到一个山崖的时候,那位住在本地的骑兵却蓦然停住。他偏着头看着里面那道凹进去的山崖有些疑惑的说道:“这地方我怎么看着有些眼熟呢?特别是那山崖顶上的那块大石头!我明明记得那快大石头后面是个好大的山沟呢!”
  王二在前面吆喝着说道:“还不快走,在这么耽搁下去,我们晚上可到不了辋川!”
  那骑兵听见了也忍不住嘟嚷:“我就是看着那块石头眼熟嘛!不过周围的景色又这么陌生!真是奇快!”
  “你管那石头干嘛!要是有怀疑你就爬上山崖去看看!”
  “我的娘咧!这么陡的山崖你怎么不去爬!我还在还没儿子呢?可不想这么早就摔死!”
  “懦夫!快走!唧唧歪歪什么呢!”
  五人骑马快鞭又跑了一段路,突然间一条小溪将路拦住,小溪对面出来几个山包,也没路了!
  王二转头朝那地熟的问道:“怎么回事?你咋指的路,这突然间怎么就没路了呢?”
  那地熟的支支吾吾了半天,也说不出个所以然。他跳下马沿着小溪向上看,一会又跑到梁上眺望。最后喘着大气向王二说道:“伍长,是俺带错路了。这条路不是通往辋川的,还记得那个三岔口吗?那里还有另外两条。两条都是通往辋川的!”
  其他侦骑都忍不住笑骂:“就一条错路你还带错!还本地人呢!”
  “这地方弯弯沟沟的太多,有时候也分辨不清楚!”
  “别废话了,赶紧回头!办事要紧!”
  一行人又回到了三岔口。这一次那本地的侦骑说道:“我们这一次走中间这条路吧,我想起来了,那块石头下面的那个山沟就是这条路过去的,那地方宽敞,藏个几千个人都没问题!我们不如就走这条吧!”
  “好!立刻出发!”
  五人驾马前行,没过一会那本地的侦骑又叫住了同伴们。
  “那山沟得从这边过去,唉……算了,我知道你们赶着去辋川,我不进山沟了,我去那边那个山头眺望。你们等等……”
  “真是事多!”
  “等等他吧,小心无大错。”
  “嗯,都下马歇息会吧!”
  几人都下了马围坐在一起谈笑,任凭那本地侦骑去山头。没过一会本地侦骑就气喘呼呼的回来,他着急的朝同伴说道:“那边山头有人在上面眺望!必然是敌人的哨岗。我们这里刚好避过了他们的视线,不过还是要尽快逃走。如果他们走到那边石岗旁,就能看见我们了!”
  王二闻言大喜,他用力的拍着本地侦骑的肩膀,低声说道:“既然如此,我们就立刻回去像上将军禀报。你是本地人,就暗中藏伏在此地,观测敌人动向,免得他们逃走!”
  “喏!”
  “好,你们快点上马!与我回营!”


第二十二章 夜袭
  李信从王二那得到刘邦骑兵的消息后,心中大喜。这几日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就是这一支不知道藏匿在什么地方的骑兵!从辋川溃兵口里已经得知,这支骑兵足足有二千骑!这两千骑兵完全能在大军决战的时候给予秦兵很大的打击!有可能关乎着关中秦国的将来的命运!
  老将军很有自信能在正面战场上击溃刘邦!因为通过他几日来不停的打探,根据所得情报来看,刘邦的部队极为混杂,多为轻兵步卒,灌婴这支骑兵就是他唯一的一支机动力量!对付步兵轻兵,最厉害的不是骑兵的强弓硬弩,而是另外一个兵种!这个兵种虽然因为骑兵的出现而慢慢的被取缔了。但只要骑兵还不能冲锋陷阵的时候,这个兵种就是战场上最为恐怖的攻坚力量!而在关中,这个兵种还依然保持有很大的规模!击溃刘邦,就得需要它!
  老将军重赏了王二数人,自己背着手在大帐内不停的度步。
  既然已经得到了敌军骑兵的消息,如果不将这股骑兵歼灭的话那也太对不起自己了。想到这里老将军就恨不得马上领兵将这股骑兵给灭掉,但如今他已经是大秦三军统帅,在大战在即的情况下怎能轻自外出?可是能独当一面,胆大心细的将军又有谁能担当此重任?
  他脑子想起一连串的人来:前将军周援、骁骑尉王冲、裨将军吕文……
  这些人或勇猛或稳重,但能独当一面的却无一人能行!这支骑兵战力不差,而且都是骑兵,也只有带着骑兵去偷袭才能让他们逃脱不了。而且带这支骑兵的人打败敌寇后要急身回援,因为照他的推算,刘邦的主力已经离蓝田不远了!
  自从李必、骆甲的三千骑兵战死在峣关之后,整个关中所有的骑兵加起来也才不过一千五百骑!而能有信心拿着这千骑去打败灌婴的骑军之人,老将军觉得除了自己就再无他人!
  要知道他李信可是当年连蒙恬都自愧不如的骑兵大将啊!他曾帅骑兵击燕逐辽,立下赫赫战功!
  “不行,这支骑兵威胁太大。不能出一点差错!我必须得亲自带兵将他剿灭!”老将军思前想后,觉得都不妥当。他思及这支部队就藏在旁边窥视,这叫他如何能放心与刘邦一决死战?
  “事不容缓,我立即禀告秦王,星夜出发,将此贼骑剿灭!”
  李信下定决心,立即备马前往赢子婴的大寨。
  此时赢子婴才刚刚睡下,李信让韩则立即去叫醒秦王。赢子婴本还未曾睡着,如今看到老将军这么晚还来找自己,知道必然有什么大事要交代。他不敢怠慢,急忙披上一件外衣就出帐迎接。
  一入帐中,李信就直言道:“如今斥候已经探明贼子骑兵所在,吾欲亲自领兵将他剿灭。我走之后,大军的一切事宜还得由秦王亲自处理!如果刘邦攻城,我还未回来的话。秦王就去找前将军周援,周援昔日曾为王贲副将,随之一起灭掉过魏国,是一员老成稳重的将军,军中有什么不明之处秦王可以询问他!”
  赢子婴听到这消息不禁一惊,言道:“将军走后,军事可由前将军抉择。我未曾领兵,不通军事,让我掌管全局,是不是有些不妥?”
  “周缓年纪大,脾气大,与左将军白廷、咸阳城中的世族都不太对付。不然凭着他的资历怎么还被发放到废丘去当一名守将?他与众将不睦,恐怕不能服众。秦王虽然未曾亲自领兵,但昔日与我交谈,我观对军旅之事都有不凡的见解。更何况秦王能审时度势,决断时毫不犹豫。这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