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秦-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另外一个侍卫反应也是极快,他在同伴倒下的同时立即抽剑向韩则刺去,韩则当时一剑用力过深,将剑身整个都穿在了那侍卫的脖子上。他所使用的剑乃是秦朝的一种特长的剑,剑身足有一米多!当年荆轲刺秦时,秦王屡次拔剑不出用的就是这种剑。韩则如要拔出剑的话,那侍卫的这一剑就无论如何也躲不开!
身为一个习武之人,韩则反应也是极快,一见拔剑不出,立即后退。身隔不远的子婴看到韩则情况危急,将手中匕首用力扔出,他本想是扔给韩则的,哪知道将才才杀了赵高,手中一直颤抖,这一扔不知道仍偏了多远,更兼这一下力度不够,还未至身前就开始下坠。那侍卫命也衰到了极点,如此不着力的一柄匕首,他好死不死的刚好窜前步,匕首便直接扎在他的大腿上。
侍卫发出一声痛呼,韩则见机不可失,一纵身将侍卫扑倒,手捧住脖子用力一扭,只听咔嚓一声,那侍卫便软绵绵的没了动静。
几人动作也不过一会的时间,殿外等候的侍卫也听到了动静,直往殿里扑来。韩则取了侍卫的长剑,飞步赶到门口,将敌众堵在门口。
赢子婴大呼了一口气,他看见赵高还在地上不断挣扎,心中强忍着那种反胃般的不适。走到将才第一个被刺死的侍卫身边,看着鲜血中那张恐惧不甘的脸,赢子婴额头上的冷汗如泉水般下涌,他用左手去拔剑,竟然一次没有拔出来。然后双手颤巍巍的握住剑柄,聚起力气用力一扯!脚下一个踉跄,剑倒是拔出来了,人也在地上摔了个四脚朝天。
先前别看他表现得可圈可点,爆发的勇气和拿捏的时机都刚好。说到底也不过就是凭着一口热血与胆气罢!究竟前世也没杀过人,这一世虽然也见到了几次血腥,毕竟与自己亲自动手还是不一样的感觉。在这股胆气稍微泄出后,他人就感觉到一种虚脱,额头上更是不争气的抖落几滴冷汗。
听着门口争斗激烈,赢子婴担心韩则寡不敌众,须得快些将赵高弄死,好去支援韩则。费力的从地上爬起来,走到赵高面前,看着他在地上不停翻滚叫唤,赢子婴闭着眼,双手按着剑柄,照赵高身上没头没脸的乱捅!足足捅了十几下,感到身下人再也没用丝毫动静后,赢子婴才睁开眼向地上看去。
赵高脑袋脖子身子被刺了好几个狰狞的窟窿,几个窟窿还咕噜着往外冒着血泡,整个身体被赢子婴刺得是惨不忍睹。
第七章 赵高之死(二)
玉玺离赵高脸面不过一尺之地,他却只能张着无神的眼盯着。——咫尺,有时候也就是天涯。
赢子婴神经质的嘿嘿笑着,用手在脸上一抹,顺着脸颊鼻子擦出了一掌宽的血痕。他看了看前面还在激斗的众人,又回头看了看缩在墙壁边发抖的宫娥宦官。突然间,他从肺里长长的吐了口气,乏着血丝的双瞳死死的盯着赵高的头颅。然后,他弯腰蹲了下去,手中的剑被他当成刀使,剑刃在赵高的脖子上来回的拉动着。
剑在切到颈椎骨的时候切不动了,赢子婴似恼怒了一般,轮着剑照着先前的痕迹就往下砍。连砍了十几下,连着下颚到肩膀的位置全成了一坨碎肉!赢子婴将大半边首级往上一提!马蒂,竟然还有一丝肉皮连着未断!
手抓住使劲一扯,终于将这血淋淋的头颅扯了下来。脚下踉跄着,赢子婴提着头颅用剑指着那群缩着身子颤颤发抖的宫娥宦官们,嘶哑的声音如破锣般敲击在心头:“赵高已经成了如此下场,不想死的,去将宫殿里面的桌凳棍棒拿起,将门口那群乱贼赶出去!”
宫娥们尖叫着逃跑了,有几个宦官吓得屁股滴水靠着墙不停啰嗦。剩下几个胆大,跑到里面去,不一会竟然提了几根一人半高的木质烛架出来。
“你们很好,随孤去将这群贼子赶走!”
韩则一人将众甲士堵在了门口,他武艺虽高,但毕竟不是神仙,身上又未披甲,连带着先前的大小伤口怕不下十几处,之所以还未倒下,也不过只是凭着一股毅力在强自支撑罢了!
几个提烛架的宦官跟发了疯似的,不等赢子婴支配,就嗷嗷叫着从内殿冲出。手里的木架够长够大,虽然不会武艺却乱七八糟的挥舞捅着,一时间竟然把门口的甲士都逼了出去。
赢子婴提着赵高的人头朝外面大呼:“奸贼赵高已经伏诛,尔等还不投降?”
赢子婴自以为只要将赵高的人头示出,这些贼兵不说投降也自然会退去。哪知道却适得其反,这些甲士都是赵高豢养的门客,大多数都是先前六国的死囚犯人,赵高对他们有救命之恩,而且在赵高的庇佑下都安家乐户。古人又最重恩义,门客都是由世家大族私自出钱粮养的,他们只忠于门阀,并没有多少国家观念。今见到赵高惨死,一个个都如被激怒的狮子一般,怒吼着又冲杀上来!
赢子婴无奈,只得让宦官们用力将门口顶住。韩则趁机退了下来,连续久战,是个人都吃不消。
“韩则?还有力吗?”
“几处刀伤,幸好未曾伤到要害,则还有一搏之力!”
“这里大门你先别管,你拿着赵高的人头从后殿里翻出,让外殿的侍卫前来护驾!”
“这、外殿侍卫多有阎乐安排的奸细。恐怕——”
“如今赵高已经服诛,以前贼军杀死二世皇帝,殿内侍卫已经换过一次,想必赵高安插的奸细并不多。你出示人头,恩威并施,外殿之人也不是不可用!你速去速回,半个时辰内如无援军,吾便自尽于此!”
“喏!”
看着韩则提着人头消失后,赢子婴才回过头来,他执剑高呼道:“诸位努力守住大门,不久便有援军前来护驾。凡死战不退者,赏金千两,封爵赏地不在话下。战死者,抚恤由家人带领,君无戏言!”
赢子婴话一说完,里面又跑来七八个宦官,提着木架棍子,冲了出来。
……
韩则从内殿跳出,提着人头疾步飞奔,他咬着牙拖着一身血迹冲出内殿。转过数个回廊,便看见一队巡逻的甲士。他提头高呼:“赵高人头在此!速往内殿救驾!”
众甲士看着惊疑不定,没一个行动的。韩则大骂了几声懦夫,提着头便跑。
时值赵成将众臣汇聚在外殿,一个个伸着脖子红着脸大骂秦王,赵城在里面怒声高喝:“秦王意欲弃臣子而不顾,私自投降贼寇!想我大秦屹立关中多年,竟然就要被他拱手让出。此等行径还配为新君吗?”
众臣都怒不可遏,他们还不知道刘邦打到了尧关脚下的消息。认为纵然不能打败贼军,依靠关中分割天下还是可以的。各世家大族都在关中根深蒂固,谁愿意抛弃家族利益白白便宜外面的贼寇?一个个都吵闹着要见秦王。
赵成在外面等候多时,也不见赵高出来,心里也颇为焦急,暗思再不见赵高出来,就领着大臣前去逼宫,非要子婴退位不可!
韩则连遇见数队卫士,却无一人敢去救驾者。韩则大声辱骂,提着头直卫兵驻所而去。如今咸阳宫中兵力单薄,只有五六百侍卫看守,而且还要分成三波巡守,此时在营中的不过一两百人,都是晚上巡逻睡觉的。
韩则赶到驻所,向门卫道明来意,不多时,营中就吵闹翻天,一个短髯将官从营中走出,看了看韩则手中血淋淋的人头,确认是赵高不疑,当及下定决心前去救驾。
他并非赵高亲信之人,以前赵高未死,他只得俯首听令,如今人都死了,他觉得自己的机会来了。大手一挥,就准备拔军前往,韩则心中也是大喜,认为秦王有救了!
哪知道那将官才下令,身边的一个副将便一剑砍了断了他的一条胳膊。接着营里人分成两拨就地厮杀,韩则无奈之下,只得挺剑杀出条血路,自往内殿去了。
赵成见了赵高久不出来,就私自下定决心要带着众臣逼宫。赵高那日让他在信宫长跪数个时辰,他心中也很恼怒。今天只要他领着大臣逼宫成功,自己的地位就会水涨船高,赵高自然也会高看他一眼。
心中下定决心,赵成带着众臣气势汹汹的开往内殿去了,在路中刚好看到了一身血污的韩则。
韩则看到上百个大臣也是惊喜,他提头高呼道:“贼子赵高意图弑君,已被伏诛!诸位大臣块随我进殿救驾!”
“赵高死了?”众大臣被这突如其来的消息打懵了。赵高会死?就这样被杀了?
赵成在见到赵高头颅的刹那,已经六神无主了。过了半天,才醒悟般发出一声尖叫,手啰嗦着指着韩则:“杀掉他!杀掉他!”
韩则大惊,扯过一个大臣问明身份,手起剑落,一剑就将赵成砍死。众臣见二赵都死了,就随着韩则向内殿奔去。
赢子婴领着十来个宦官,依靠着宫门将门外数十个甲士死死挡住。这些宦官都有些血气之勇,上次望夷宫事件也让他们明白不抵抗也难免一死的事实。不过究竟是些不会武艺之人。手中的木架棍棒更是被门外甲士砍断不少,眨眼间就有两人死在乱刃之下。而宦官们见到同伴惨死,都有些害怕再不负先前之勇,殿门一下变得岌岌可危。
赢子婴见这样不是办法,如今他所能依靠的就只有这些宦官了。他们如不能死战,这殿门根本坚持不了半个时辰!
事已至此,赢子婴也只好咬牙挺剑一起出战。他这具身子虽然久病羸弱,但也并非手无缚鸡之力。赢子婴早先最爱骑马打猎,武艺虽然不是很好,但也身手娴熟。
赢子婴以身作则,提剑与贼奋战。外面那些甲士见了,一个个红了眼,如闻到腥味的鲨鱼,刀剑全向赢子婴招来。赢子婴挡得甚为狼狈,一不小心,一截袖子就被割断。身边的宦官们,见了秦王都不畏惧身死,竟然身肩披锐,如何又不感动?一个个卯足力气拿出拼命的架势,木棒架子将赢子婴死死护住。后面殿中又跑出几个宦官,甚至几个胆大的宫娥都悄悄的站在后面,将殿里的罐、盆子等东西向外面砸去!
殿门虽然危急,却也一时间挡住了。
第八章 咸阳乱
内殿之围最终在韩则与众臣赶来后顺利解除,门口赵高的二十几个甲士全部被乱刃砍死。赢子婴杵着剑一身血污的看着诸臣,下令就在此地召开朝会。
众臣跪倒在殿门台阶下面,一个个低头不语。今天子婴的形象让他们大出意外,他们领命前来的时候可是亲眼看见秦王提着剑红眼咬眼连杀了两个贼寇。秦王会武艺他们都毫无疑问,疑问的是一个病秧子怎么转眼就成了一个屠夫?
赢子婴左脸上那一抹长长的五指血印看着让人真是头皮发麻,如此大的形象差距让人觉得莫非以前都是伪装?
赢子婴可不在乎这些大臣们有什么想法,如今虽然赵高授首,赵成伏诛。但外面还有个咸阳令阎乐,如不尽快将此人斩除,导致他拥兵作乱,那就事情大条了。他静静看着诸臣,说道:“赵高与关外贼军私通,还直入宫闱逼问玉玺所在。其人罪恶滔天,待会自有人将罪责一一定下!诸位大臣能前来救驾,孤心甚慰。不过如今咸阳令阎乐还未伏法,迟则生变,众臣今日就不必出宫了。”
子婴将话讲完,本欲派韩则带人去收服外殿侍卫,出宫将阎乐拿下。但看到他身上受创数处依然大声抱拳请命,子婴究竟没派他出去。
赢子婴转身看向诸臣,开口说道:“咸阳令之事,有谁能为孤分忧?”
卫尉白廷,廷尉王觀挺身而出,抱拳说道:“吾二人愿往!”后面众臣也都反应过来,个个叫嚷着愿为秦王分忧。子婴看了看白廷王觀,知晓他们毕竟掌管的是军事,于是就下令让白廷去捉拿阎乐,王觀去安抚城外驻军。
二人抱拳应喏。
却说阎乐奉了赵高之命,纠集了大队的人马在城中往来奔驰。因赵高没告诉他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以为又要像上次那样扮成贼军,入宫弑君。不过连二世皇帝都杀了,杀个子婴还不是手到擒来?城中的大臣们都入宫去后,阎乐便派兵在各家府衙严加看守,同时下令关闭城门,不准任何人外出!
整个咸阳城此时人人闭户,各行停业,只剩下那嘈杂的铁甲碰撞之声到处轰鸣。咸阳城中驻有卫士六千余人,另外在栎阳驻扎着三千兵马,沣河下游驻扎着三千骑兵。
却说骑兵尉李必一日间收到了两封书信,一封是来自秦王子婴,一封来自丞相赵高。秦王招他入城一见,赵高下令他前往尧关帮忙御敌。这两封书信让李必猜测咸阳城必有大事发生,让他犹豫的是他不知道该听谁的。
按理说,秦王诏令在此,他应当毫不犹豫的执行。而且在前些日子,秦王还在为公子的时候就给他写过信件,不过那时候的他毫不犹豫的将信给烧了,而如今子婴又派人来送信,其中之意不言而喻。李必对秦王的重视还是比较感激的,但毕竟丞相积威日久,他也不敢轻易下决论。他思考了半天,心中还是拿不定主意,便让人招来副将骆甲,并把两封手书都交给他看。
这骆甲当年随将军王离驻守在长城,王离领着边关的二十万大军南下的时候,骆甲因路染痢疾而留在了咸阳。他与李必以前都不太对付,因为李必乃上将军章邯的手下,王离和章邯不和,他们二人自然也就不和。不过后来王离战败被杀,章邯降了项羽,两人现在都成了没有后台的人了,大概是同病相怜之故,二人却成了好友。二人向丞相送了好多的礼,可惜究竟成不了赵高嫡系,所以现在李必态度莫名也是情有可原的。
骆甲仔细的看了看两封书信,凝眉想了会,这才说道:“你我二人统领着兵权,又入不了丞相帐下。丞相早晚必然会寻个借口将你我调离,这三千兵马就在咸阳城边,有风吹草动不须半日就可到达。这兵马不掌握在他手里,恐怕他一日不会心安的。所以,无论怎么样,我们都不会得到丞相的信任。如今秦王婴有心拉拢,不管这城里出了什么事情,你我都不能按兵不动。要么前往尧关,要么领兵去咸阳。如等大势定下,无论秦王得势还是赵高掌权,我们观望的行为就会被他们认为心怀异心。既然如此,依我之见,不如前去咸阳,听秦王调遣吧!”
李必听完骆甲的话,觉得言之有理。当即决定整领军马前去咸阳,二人雷厉风行,手下又是骑兵,一行人浩浩荡荡直往咸阳开来。
……
整个咸阳突然间乱了,到处是厮杀声。
阎乐从逃出宫闱的奸细中得到消息,秦王子婴杀死了赵高赵成,如今让卫尉白廷派家丁侍卫将自己府门团团困住。又有廷尉王觀提着赵高人头一路招降。阎乐心中大急,一是慌了头,二是没长脑子,在这人心惶惶之下竟然准备鱼死网破的攻打咸阳宫!
且不说这咸阳宫他打不打得下,但这次这般明目张胆的去杀秦王,又有谁人愿意?上次攻打望夷宫好歹也是假扮成山东的农民军,又是诈开宫门才得手的。阎乐想鱼死网破,却在路上被手下杀了。
他这手下也并非是为了投降秦王,或是为了功名利益。而是不想随着阎乐去送死,贼性又复发,准备在咸阳内抢劫一般然后逃出城外。如这种想法的大多都是上次参加过攻打望夷宫的卫兵门客,这些人连皇宫都打过,如今又无人管束,完全就成乱军贼寇!
那往日富丽堂皇的门府,墙高门大的阁楼,屋藏万金的商贾,都成了他们抢劫杀戮的目标。
这些士兵一个个被黄金美女亮瞎了眼,在没有军规束缚之下爆发出的疯狂恐怕比真正的贼寇还厉害!无数的房门被踹开,无数的火光在各处亮起,城内到处是狂笑声和尖叫声!火光中全是扭曲狰狞的面孔!
廷尉王觀一路招降,险些被贼军砍死,急忙逃回家中关闭房门不敢再出。卫尉白廷见事不可为,带着自己的门客和甲士逃进了信宫之中。偌大的咸阳,就没有一支能够平息叛逆的军队!
咸阳宫中,赢子婴双拳紧握,心中愤怒不以。他没想到城中竟然发生如此大的变动,这种兵变如不能尽快平息,那整个咸阳完全就是遭受了一场浩劫!心里更是对咸阳令阎乐大骂不止,此人如此不济,竟然被自己手下给杀了,完全就是平日里治军不严不得军心的结果!
他按着额头瞟了一眼下面惊惶吵闹的群臣,心中急速转动着该以什么办法来解决这次乱局。如今他手下可用之人不过百十人,都是将才敢于奋战的宦官及后来从外殿赶来投诚的侍卫。这些人忠诚度如何暂且不说,就说这战力恐怕连城内的乱军都不如!如此军力又如何能平乱?
“事已至此,想得再多又有什么用?”苦思无果之后,赢子婴只得下定决心兵行险招。如不能尽快将咸阳之乱解除,日后又拿什么去抵御叩关而入的刘邦?
赢子婴当即下令,亲帅手下这群乌合之众,出宫平乱!他让人将秦王大纛高举,准备凭着秦王威信从各个世家大族解救开始,只要将各族的门客解救出来,这支队伍就会越变越大!
有遣人星夜偷出城去,催促李必的骑兵归降!另外还有驻守阿房宫与驻守皇陵的士兵,都一个不放过的通知前来平乱!
事情已经到了危急的关头,要想生存在乱世当中,不光需要冷静的思维,还需要一往无前置死地而后生的勇气!这种勇气赢子婴前世并不知道有不有,但这一世,他对生存的渴望,对生活的珍惜让他有了须当一博的勇气!这是一种成长,一种升华,一种两世为人身份变化后的觉悟。
死过,病过,才知道活着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
第九章 犹记得大帐相杀
有些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些人死了,但他一直活在人们心中。有些人生成名就青史留名,有些人悄然泯灭成为别人成功的垫脚石。
始皇一统天下,有谁不知道大将王翦?有谁不感叹他的功劳!王家父子两人灭五国,整个关中咸阳谁人不知?大风起兮,在那个英雄辈出的时代,一个个如彗星般耀眼的名将相继出现。他们平生事迹都让人口口传送,他们是奠定了秦朝天下的最大的功臣。
——李信不是这样的功臣,他只是一个映衬别人成功的小丑。犹记得当初自己大袖挥舞,满怀信心的告别秦王,统领二十万大军击楚。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当初自己在咸阳宫的铮铮誓言,秦皇对自己的信任,犹然在心。一将功成万骨枯,一战败北无人问。自此之后天下又有何人记得李信?
李信看淡了咸阳的风景,看腻了久违的浮华盛景。有时候做梦的时候都记得大帐相杀,兵戈相击之声。看着自己一日日变老,一日日久候在屋里等待君王的召见,一次次的希望变成了失望。何时能骑战马提长戈?何时能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他是咸阳中的一位被人遗忘的人,他的门庭早已经长满了青苔,他身为陇西侯却没到陇西去看过一眼。
始皇帝忘记了李信,二世皇帝也忘记了这个日益衰老的将军。他上的奏折,入不了皇帝的眼。他心中的迫切,无人能知。记得当初得到始皇驾崩的消息,他向着北方跪哭了半日,哭得肝肠寸断心伤不以。二世登基后,他壮志未酬,拉下老脸去求赵高,却被拒之门庭。他从此久病不起,觉得自己时日无多,只是那颗心脏!那颗心脏的渴望一直未曾泯灭。他看不到日益衰老的帝国,看不到四处狼烟的烽火,他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他酗酒他骂人,有时候还神智不清。每天一次次擦拭着那柄多年不用的长戈,无数次醉倒在死去多年的爱马坟前。
他的儿子也死了,一代白发送黑发。他守候着年幼的孙子,大声告诉他太公当年是何等的勇猛,亲手宰了燕国的太子丹,带领着骑兵在天下纵横。孙子拉着他的灰白的长须问他:“太公怎么不再去打仗了呢?”李信无语看天,只是眼角有莹莹泪光。
前些日子,他觉得自己要死了。于是躺在床上,准备闭目就死。年幼的孙子拉着他的袖口,央求他起来给他继续讲故事。他无力的拍了拍孙子的手,道:“太公老了,要去见始皇帝和你父亲了。你可要好好的活着,将来要勤练武艺当上将军,可不要像太公一样。太公骗了你,太公打了败仗,秦皇对太公失望了。以后你切勿像太公一样!”孙子大声嚷着:“太公怎么会打败仗呢?你不是告诉我好厉害好厉害的吗?”李信别过头去,对着外面挥了挥手,于是下人就抱着孙子挣扎哭闹着出去。
也就是这个时候,赵高派兵攻陷了望夷宫,杀了秦二世。李信在床上躺了七八天,竟然还没有死!这把这老将军气得翻身就起,来到院中提着长戈放意的挥舞,事后还吃了二斤肉喝了一斤酒。他现在对世事漠不关心,管他关外贼军,管他皇帝变更。
今日城中兵荒马乱,夜晚火光冲天。准备早早入睡的老将军蒙头闭着眼睛数了千只绵羊都未曾睡着,气得老将军起来又喝了几口酒啃了一根猪蹄膀。门外到处是哭喊声,又有贼军想冲如府内抢劫,却都被侯府里的家仆杀退了。老将军坐在床边又骂了半天,先骂已经成了死鬼的昌平君、项燕,后骂还是死鬼的王翦、王贲父子,再骂如今也成死鬼的李斯、赵高。然后砸了不少的瓶瓶罐罐,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叫过一个家将,问了问如今的外面的情况。家将将二世遭贼人杀死,如今秦王子婴登基的消息告诉他,后面还将自己得到小道消息:廷尉王觀提了赵高人头招降城里卫兵一事说了。
李信拍案骂道:“我早知道赵高不是个什么好东西!死了活该!”骂完后却又深思道:如今城中如此之乱,必然是秦王计谋未尽全功,让赵高手下有了反弹的机会。他虽然年老,脑子却并不糊涂。院子里又传来几次喊杀声,却将老将军真正激怒了。他拔剑在手,招来门中家仆护卫厉声喝道:“老夫还未曾死!外面贼子这么嚣张,是想进屋代替老天来收我尸体吗?尔等都是忠于我李家的大好男儿,身有技艺不去报军为国,却是老夫误了你们。今天老夫要饱饮贼寇鲜血,你们可随我奋勇杀敌,事后全部参军,当博功名以光耀门楣!”
家仆抱拳大声道喏,于是李信骑上了战马,提起了长戈带着身后数十家仆,冲出了府门,宰杀外面作乱的贼军。老将军虽然年老,手中长戈却丝毫不见有所退步!他吼声如雷,一脸怒容须发皆张。身后的数十家仆也是当初随着他纵横沙场马革裹尸的部下的后人,手中武艺都是不差!一行人在大街上奔驰杀人,连救了数起人家,身后的跟着各家的门客家仆也越来越多。老将军更是杀死一个贼军中颇有威望的贼首,各家家主见了这位满身血腥气的沙场老将,一个个都像找到了主心骨一般,跟着老将军各处救难,家仆将陇西侯李信的旗帜升起后,身后更是欢声如雷。
贼首里一个却是见多识广,知道这是当年随始皇帝剿灭六国的大将。他们一直以为这将军恐怕死了好久,如今却没想到在此见到。又看到老将军气势如虹,兵戈不息,好多还未失去理智的贼军见了都放下武器磕头就降,老将军长笑着来者不拒,也不派人将这些人看押,却让身后众人将这样复降的贼兵都裹起来一起走,大声劝慰他们毋须担心,可随他平息叛乱,将功补过!一切过往全由他一人大包大揽的担下!
如果是换了另外一人,在有严酷的秦律当前,估计也不会就此安心就降。不过李信何许人?眨眼间不过数语就打消了众人的顾虑。他又下令寻了好多的竹竿,将那些作乱犯奸的乱军之头割下,全部用竹竿挑起。他自己的马颈下吊着差不多十来个人头,身后更是撑着数百个人头!如此声势之下,这些乱军又有何人敢与之对抗,要么逃命要么就降!
却说赢子婴领着一百多个甲士出了宫闱,也凭着人多杀了几个乱军。不过却在御史大夫府衙遭到了贼军的顽强抵抗,说来也是倒霉,城内乱军何其多?除了炸了营的城卫军,还有部分是赵高的门客亲信领着的乱军,这样的乱军还有头领指挥,并没有如其他人一般在城里乱杀乱砍,他们的目的很明确,那就是向各个世家大臣下手,准备多席卷些银子好跑路。这乱军一旦有了指挥之后,那也不能叫着乱军了。赢子婴领着百来人却遭到数百人的打击,赢子婴又如何抵挡得住?
贼军冲散了赢子婴的队列,连续杀死了数十人,身后武将见情况危急,再也顾不得其他,带着数十个保卫着赢子婴慌忙朝信宫逃去。赢子婴无奈之下也只好退走先跟信宫里的卫尉白廷汇合。
白廷手下还有三百多人,都是家里的一些家仆门客和外殿的一些侍卫。他先前去攻打赵高与阎乐的府衙,遭到了里面门客顽强抵抗,手下损失了不少。连他也带了伤,肩窝被刺了一剑,现在躺在殿里的一个处石阶上叫唤。
赢子婴走了过去后,白廷忍疼朝子婴请罪道:“臣无用,辜负了秦王的期望!望秦王责罚!”
赢子婴看到他这个样子又怎么忍心去责罚他呢?先好言劝慰了一下,接下来又问了下赵高府内情况。听见说赵高府内还有数百门客,而且大多武艺高强后,连赢子婴自己都感觉到棘手。这数百门客不处理好,必然又是一祸根!
赢子婴思前虑后,觉得还是不能就此坐以待毙。他招来手下几位大臣,问计道:“如今城中慌乱,如果不能尽早平息的话,这咸阳城必然损失惨重。不知道尔等可有什么良策?”
白廷跟着几名将军苦笑了一下,最后一个想出了一个称不上办法的办法:“贼寇势重,秦王也毋须多虑。只要明日阿房宫与皇陵守卫到后,贼军必然会退去。若要尽快的平息贼乱,秦王可下诏免去乱军死罪。言只要肯投降的话,就既往不咎。这些乱军大多还是惧怕秦律严苛,这才不得不作乱自保罢!廷尉之所以招降不能,也是秦王未曾早下诏书之故!”
赢子婴点头称是,当即写了诏书,准备带人继续出宫招降。这一次诸臣可不能让子婴冒险了,拼死都不让子婴出宫。赢子婴也只能妥协,他知道自己出宫意义也不大,也不再勉强。
身边的几位大臣也看出来了,这位秦王虽然年纪不大,但做事情极有魄力,行事雷厉风行极为干脆。虽然说有魄力不一定办好事,但一位有决断的君主还是比废物二世强太多了!这也让他们看到了点希望,莫非老天究竟舍不得赳赳老秦就此灭亡,派下一位贤主来力挽狂澜?
第十章 满城风雨
满城风雨一直持续到晚上下半夜,就开始慢慢平息下来。一是老将李信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二是由李必、骆甲的骑兵赶到,三是秦王使者持诏劝降。
城内作乱的军队大多都投降了,有部分赵高的门客和凶恶之徒都被老将军斩首。到第二天凌晨,又有阿房宫的守卫,驻守皇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