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秦-第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罢叔孙勃的言语,司马欣怜悯的看着他摇了摇头,很显然是李信将叔孙勃当作牺牲的探路石,前来试探前锋军虚实的。
思毕,司马欣对龙且说:“必然是李信畏惧,这才让这些傻瓜前来试探。我估计此时李信已经弃城逃了!安邑说不定已经是个空城!”
龙且问司马欣李信何人,司马欣就说道:“李信乃始皇帝灭六国的将领之一,不过当年伐楚失败,被一直闲置不用。估计子婴小儿登基后无人可用,于是封了他为上将军吧!”
龙且听完过后也没怎么在意,他继续让士卒前进,然后再派侦骑前往安邑,他倒要看看,这李信究竟跑没有!
第五十章 大破龙且
龙且带着大军继续前进,不多时便赶到离安邑十里之地的一片小树林里。司马欣猜测李信已经弃城逃走,龙且为人谨慎,他下令部队就地休息,再派出侦骑去城边侦探。两小时后,侦骑回报,说安邑城的四道城门都大大打开,城墙上只见旗帜不见人影。
司马欣捻须肯定的说道:“四门皆开,必然是李信已经逃走!龙且将军,天色将晚了,快带兵入城吧!”
龙且摇头说道:“也有可能是敌人有意引诱我们入城!”
司马欣闻言不悦,皱眉道:“四门皆开,他即便是引诱我们入城又能如何?既然龙将军胆怯,那不如这样,将军队一分为四,各进一门。到时候一发令响,士卒们一涌进城!城里纵然有埋伏,四方合力下,也能拿下此城!”
对于司马欣的不满,龙且也不在意。他想了一会,觉得司马欣所言也有道理,秦军兵少,只能集中一两门埋伏,到时候四路皆进,其他两路纵然遭了埋伏也能赶去救援。
心中下定决心,便与偏将各领一部杀向安邑。
城外号声一起,四路兵马蜂拥而进,龙且一马当先,提戟冲进城去,后面吊桥放下。楚军冲进城后,并未在城墙上见到人影。四路兵直到州衙,路上不见一人,龙且心慌,忙拨回马,大叫:“退兵!”州衙中一声炮响,四门烈火,轰天而起;金鼓齐鸣,喊声如江翻海沸。
司马欣、龙且领兵回走,各巷道城塞之中乱箭飞出。楚军不知道深浅,一个个慌忙向城门跑去。结果才刚杀到城墙,城外喊声如雷,无数秦兵蜂拥杀来!楚军更加慌乱,大呼:“外面亦有秦军!”
龙且摔盔大叫道:“中李信匹夫之计矣!”司马欣走得慌忙,刚拍马到城门,城门上一条火梁砸下,正中坐骑后跨,那马扑地倒了。司马欣惨叫一声,原来手臂被火梁压住,须发皆被烧毁,遂朝后大喊:“龙且将军救我!”
龙且翻身下马,用手拖住火梁,后面士卒慌忙将司马欣救出。此时秦军从四门杀进,龙且带着士卒又被杀退到城里,此时整个安邑城中火光冲天,到处有人厮杀。龙且提戟奋战,连杀数十个秦兵,有亲兵喊道:“将军,西门秦兵薄弱,可突西门而走!”
龙且领败军刚走到西门,见到城墙旁边推着柴草,地上到处都是火。他令士卒拨火开路,就欲出城。突见一老将飞奔而来,口中声音如雷:“龙且小儿,休想逃走!”
龙且按马向身后司马欣问道:“此人莫非就是那李信老贼?”司马欣见过李信,点头说道:“此人就是李信!”龙且仰头大笑,手中长戟一指道:“老匹夫竟敢呈匹夫之勇,他这是自寻死路!”
司马欣大惊,连忙说道:“龙将军不可!”哪知道龙且根本不听司马欣所言,他见到李信兵少,就想斩将立功。他让身后士卒去放下吊桥,自己领着亲卫向李信杀来。
两将相隔还有十米,李信提戈飞马,一声大喝,如雷霆奔至,刹那间戈风如刀,龙且仗戟提马向前用力一挡,整个人犹如被一块飞来的巨石撞下,战马后腿一屈,感觉像是要被压倒。龙且放戟撑地,方助战马站稳,却在此时,耳边戈声呼啸,龙且侧头一偏险险的避开李信的一击。手中长戟向李信长戈一荡,自己带马退后三步。
二将相斗不过两招,却使得龙且心中如海浪翻滚。如此骑术,唯有在上将军项羽手中才得以见到!将才李信那飞奔一击,将龙且的虎口撞裂,此时血流不止!李信又挥戈杀到,龙且亦被激起凶性,他一夹马腹,不退反进,口中一声大喝,手中长戟如奔雷砸下!李信长戈微微一抖,戟上月牙顺着戈杆向下卸去力道,戈上小枝勾住戟上的月牙,二将勾着武器在马上拼力!
两匹战马随着两杆长兵不停打转,李信、龙且二人脸上憋得通红。长戟渐渐的压倒了长戈,没有马上借力,李信年老力气稍逊,终究不如龙且。他奋力将长戈向下一压,龙且长戟亦尾随下去。李信将长戈向前一送,戈上小支就脱离了戟上月牙的纠缠,他反手将长戈抽回,拍马后退数步。
这一次角力却是龙且占了上风,他红着脸高声朝李信厉喝:“老匹夫!再来呀!”
李信仰头咆哮一声,再次驱马杀来。龙且心想现在二人距离不过数步,想必李信不能再借马力,自己也不惧他。于是提马扬戟,聚气备战!
李信驱马向前,两兵相交又是一声大响。这一次龙且依旧大占上风,不过还没等到他高兴,李信一扭缰绳,战马竟然不可思议的后撤扬蹄,这时候龙且还未转身,听到后面风声传来,他偏头一看,心中顿时大恐!
龙且被李信坐骑踢翻下马,李信扬戈刺下。龙且翻身一滚,狼狈躲开。楚军亲卫见龙且战败,拼命前来救命。西城门外越来越多的秦兵赶到,楚军更加不支。
秦兵声势如雷,司马欣闻言丧胆,派士兵救起龙且赶紧从吊桥逃离。后面秦军随后掩杀,无数楚军掉进护城河里。此役从黄昏直战到半夜,李信看着天黑,也不敢深追。
此时安邑城中大火渐渐熄灭,数万秦军站在城墙上扬声高呼:
上将军!
上将军!
龙且败退三十里,第二天聚集残兵,派人一点数,心中大悲:四万多楚军此时只剩下一万三千多人!
唯一值得安慰的是,还陆续有残兵从周围山郊野林中跑出来汇合,龙且问及另外两路情况,最后得知,从外面杀进的秦兵并不多,那日有很多楚军就已经出城外,不过现在要把这些残兵收拢也是一件难事!
龙且生怕李信杀至,于是又后退了二十里,接下来几天都在收集溃部。龙且对司马欣说道:“此战秦军至少有三万人,先生估计估错了秦军人数了!”
司马欣面上大惭,心中也是懊恼不以。龙且不再抱怨他,他继续派出斥候打探安邑秦军的消息,接连几天斥候都回报安邑城中无人!不过有斥候在离城三里的一处山谷发现一个秦军废弃的营寨,龙且叹道:“那日秦军必然就藏身在那里!”
又等了两天,龙且再次派兵又到安邑城外,这次他派了五百人先行入城,城墙上面有几个穿着黑甲的秦兵放下了吊桥,五百楚军赶紧后逃。龙且心中紧张,在城外观察了一夜过后,有斥候带着一个自称是安邑副将的家伙前来见他。那副将长得肥头大耳,浑身啰嗦着朝龙且跪拜道:“我乃安邑守将郑秋的部将,先秦军杀至,不得已乃降。如今秦军已走,亦向将军告降!”
龙且拔剑大怒,呵斥道:“李信不用之辈,就来降我!简直岂有此理!”
说罢,就欲杀副将。司马欣上前劝解,龙且暂且饶过副将一命。此时得知秦军真的已经走了,方敢入城。司马欣在路上向那副将打探,最终得知,李信所拥不过两万秦兵。有八千埋伏在巷子里面,剩下的都驻扎在城外。如果不是楚军慌乱的话,完全可以冲出城外再杀进来。
不过此时后悔已经来不及了,得到了秦军的明确消息,龙且让副将星夜杀奔夏县,第二天楚军副将带来消息,夏县无一兵一卒防守,秦军离去已经足足有四天了!
第五十一章 兵临关下
公元前206年十一月中旬,李信打败楚军前锋,灭敌二万余人。龙且写信向项羽请罪,所带士卒驻足不前。
也在此时,田都、董怡领着一万军队涉汾水兵至河津,不日便要攻韩城。
函谷关那高巍的城楼,被东边山谷那庞大的黑影笼罩,阴沉的天空挤不下一滴水,两侧山崖容不下一丝风。垛墙之上片插黑色的旗帜,赢子婴持着一封锦书淡淡的笑着,斜着眼看了看关下那被灰色雾霭笼罩的大地,仿佛看到了城下那数不清的刀戈锋芒。扬起消瘦尖锐的下巴,那上面停留着一圈青黑色胡莊,他向关外递出了青筋毕露的右手,那纸锦书从手边悄然滑落。
时不我待,只争朝夕。项羽既然不肯纳降,那也只好拼死一搏了。只是不知道蒯切先生,是否安好?
那封项羽的回书从城墙飘落,晃晃荡荡的跌落尘埃。回想信中所言,赢子婴微勾唇角:“想让我引颈受戮,却不是那么容易。”
漫天的雾霭遮挡住下面重叠人影,青草上的露水被沉重的脚板压塌。无数黯淡的影子在雾中时隐时现,脚步声与喘息声也渐渐可闻。
大雾中似有什么庞大的生物在里面挣扎,云雾变幻滚动,大地在微微发抖,函谷关中的角楼上,一块被风雨腐蚀了不知道多久岁月的朽木轰然掉落。
整个函谷关似乎都随之颤动,关上的将士都不由得心中一抖,用力的将手中的兵器紧了紧!目光放之关外,那雾霭中挣扎的巨兽缓缓的显现出了他片鳞只爪。满地的五色旗在关下抖动,无数的身穿甲衣的士兵踏步向前。人堆之中,更有庞大的巢车、箭楼、在大雾中张牙舞爪。
关下大大军停驻在离关三百步的位置,一队一队的兵士列阵向前。
赢子婴按剑默立在关上,身后李信、白延、褚辽、韩则、孙逸……数员猛将簇拥在旁。
早在三日前,上将军李信得知楚将季布与陈余(注)带着赵楚联军进驻安邑,李信自知渑池城小,不敢与之对峙,遂收拢各路秦军返回函谷关。并令快马将消息送递到秦王手里,赢子婴得知消息后,尽起华阴将士赶往函谷。
秦军将士共计三万八千余人,同聚函谷,准备依关死守。季布、龙且展兵十万徐徐前往。
季布、龙且的大军并未让关上的秦军等待太久,赢子婴进关不过一夜,十万扣关将士便踏着雾霭前来。联军得老天眷顾,一夜大雾使得大军离关十里才被秦军探子发现,一路上风平浪静,关中秦兵也不敢出关偷袭。
赢子婴眯着眼冷漠的瞅着下面数不清的黑点,握剑的手指被他捏得乏白,关下兵马强势,甲衣整齐,一看就知道这支部队颇为精锐。
按理来说,联军远来疲惫,先锋受挫,季布之军不应该急于求战,却不料竟然披行星踏月而来。
关下联军陆续赶到,在城下摆出一道浩长的阵势。千军万马之中,一骑猛将脱阵而出,手中长戟挥舞,战马在关下左右驰腾,随后万声呼喊助势,声音如雷轰海啸,不可一世。
城上秦军个个拉弓上弦,神情紧张。有些秦兵未曾见过这种大军压阵的威势,一个个浑身啰嗦额头见汗,更有心虚者,丢弓掉箭,惶惶茫茫。
赢子婴侧头,心中觉得大为不妙:没想到这些各地驻军竟然如此不堪,敌军稍微造出些声势就已经丧胆!
却是此时,上将军李信一捋长须,转头朝白延吩咐道:“擂鼓助阵,以涨我军之威!”
白延大声应喏,转身招呼数十鼓手,一个个上了望台,架起数十面牛皮大鼓。不多时,激昂的鼓声便回荡在函谷关上,关上的秦军在鼓声之中,神情渐安,在不复先前紧张之感。
赢子婴微微颔首,心中想道,真不愧为沙场老将,应对迅捷得体,不损我大秦威风!
城下猛将在下面扬戟呐喊,战马左右飞腾,看似极为彪悍!
赢子婴双眼微眯,手指那将,回顾李信说道:“此人耀武扬威,将军能射否?”
李信聚目细观,随即摇头道:“离关足足有一百七十步,不能射也!”
赢子婴还在细观看下方猛将,却见那将回转马头朝身后军士说了什么,稍不多时,就有整齐的呼声传来:“李信匹夫,皓首老贼!敢与龙且一决死战么?”
城下呼声越来越烈,即便是鼓声也依稀可闻。李信似乎听见些许,转身朝白延举手示意,顿时关上鼓声渐息。策耳再听,却叫老将军怒气直上头顶!
“手下败将,安敢言勇,待老夫出城宰了他!”李信从侍卫手中接过长戈,便要立即动身。
赢子婴从后拉住李信臂膀,皱眉说道:“将军乃秦国柱石,安能轻易赴险?如此轻率,恐中了敌人的诱敌之计啊!”
秦王之言,让李信犹疑了一下,他挥下正准备备马的军士,抱拳朝赢子婴说道:“如今我军士气不高,如不应敌将挑战,却让士卒认为我李信有惧敌之嫌!到时候敌军攻城,我军凭白失了两分胜算。”
赢子婴明白李信的意思,但他还是不敢苟同李信的做法。不过他也明白,李信毕竟乃秦国有名的猛将,一生从不惧敌将单挑。他虽然也有统帅大军的能力,但是比起王翦、蒙恬却少了几分沉着。这也是当年为何他位居人下,郁郁不得志的原因。
李信虽不是张飞,但想他转变成司马懿也根本不可能。
对此,赢子婴只好郑重的劝慰道:“望上将军以大局为重!”
李信见秦王不许应战,也只好吹着胡须一脸不岔的回来。
城下喊声欲见高昂:“苍髯老贼!皓首匹夫,何以言勇?”
李信撇头不理,城下龙且大笑叫骂,呼声更绝。
赢子婴冷笑道:“让他们叫骂,看看他们能叫骂到什么时候!”
时间不知觉就过了小半日,赵将苏良忍不住朝主将季布说道:“将军难道任由龙将军叫阵?不准备攻城?”
季布是个方脸短须的大汉,他的眉毛极浓,一身英气尽聚集在此间,双眉正在有一道淡淡的刀痕,不细看根本看不出来。可他只要一皱眉,刀痕就及其的明显,却正中拧成四道细沟。
季布挑了挑双眉,闻言笑道:“龙将军有心一雪前耻,你我又何必为难?”
苏良心中不解,又道:“将军让我们星夜起程,好不容易趁着大雾赶至函谷关下,又怎么单搦战而不强攻?如此下去久站军疲,莫非将军准备明日再攻城么?”
季布听后,心中只是冷笑。他又何尝不想立即挥鞭就战,不过前次龙且兵败,项羽让他做了主将,这叫一直位居季布之上的龙且如何心服?龙且阵前搦战不过是宣泄他心中不满罢了,这龙且与上将军项羽乃同乡好友,绝不会因为一战的得失而使得次位颠反,此次季布名义上是主将,可他的将令龙且未必会听。
与其交恶龙且,还不如让他在阵前自讨没趣。
只要秦将不出城,夜黑之前他一样能提兵攻关,到时候龙且也无话可说。
心中所想又怎会对一赵将说出?季布只是淡淡的说道:“后军就地休息,前军就让继续叫骂罢了,夜黑之前攻关!我军虽不免疲惫,关中秦军又何尝能休息?”
主将发话,苏良不敢质疑,只好下令后军就原地休息。
军令一下,后面的军士一个个都席地坐下,从身上行囊里摸出水壶干饼,抹着汗水胡乱下咽。
后军一休息,前军稍有异动,耳目皆聪的龙且立即发现。他拍马回阵,心中冷哼一声,思道:季布这是把自己当猴看呢!他安排几百个嗓子大的,令他们站在关上射程之外叫骂,然后吩咐前军也休息。
站在关上的秦国君臣立即发现了敌军异动,年轻的褚辽心中安奈不住,张嘴叫道:“这些贼子竟敢如此猖狂!藐视耶!”
白延亦愤然道:“贼子安敢如此!秦王请下令,让我领兵出城偷袭一番!”
上将军李信虽没说话,但他的鼻子也重重冷哼一声。赢子婴眯眼细看了一回,转头问李信道:“上将军以为如何?”
李信扯着胡须说道:“兵戈在旁,阵形未乱,大雾未止,士气犹在,不可攻也!”
赢子婴亦点头说道:“种种痕迹,都是想引诱我军出关。不过用计太过肤浅,想必着领军之将也未必有多高明。”
李信闻言若有所思,赢子婴回顾身后众将一眼,从肺里压挤出一股气,沉声说道:“项羽兵多,我军所能依仗者,无外乎是函谷坚城地利,如出城作战,便是舍长取短,不可取也。眼前之众,不过项羽麾下一支偏师,纵然能击溃他们,也改变不了格局大势。孤在华阴日夜思虑,终得一策下计。
项羽之众甚多,所需粮草甚广。而麾下兵马杂乱,靠的是从各国取粮。近几年各国战乱不息,存量不多后续难进,所以项羽的部队所行甚缓!而我关中存粮充足,关内人心安定,我在华阴呆了月余,所做之事便是广积粮草,准备和贼军打一场耗时日久大战!如不出我所料,只要我军能坚守月余,项羽军中必然粮草不济,军无战心,到时只要有一国之兵心生怨言,那他项羽就只能撤兵!关中之危,自然解矣!”
注:陈余又名陈馀,巨鹿之战赵王歇的大将军。历史里面陈余贪生怕死,畏惧秦军。包围巨鹿之派了五千士卒前往,结果还全军覆没。不过在本书中,陈余虽败,却依旧项羽军同赴关中,这样一来,他的功劳就不止日后封侯那么简单。这一小小的变动,我日后用得着。关于陈余详细情况,我在后面篇章会做出解释,有专牛角尖的读者不要误会。
第五十二章 函谷攻略(一)
身后众将听完秦王所言,心中顿时明朗。此言一出,恍若给众将打了一支强心针,给予了他们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希望。
众将面有喜色,唯有李信还在沉呤不语。赢子婴举掌齐眉,再次观望了关下敌军一眼,随即吩咐众将道:“尔等务必要小心谨慎,不许有丝毫懈怠!我与上将军有要事商议,稍后便回!”
众将抱拳应喏,赢子婴与李信先行下关,走至关内大帐,赢子婴许李信依案对坐。赢子婴从袖中拿出一副地图,铺展在桌面,沉思了一会,方才开口问道:“上将军似有所虑?”
李信伸手在桌案图中划了一圈,问道:“关中情形如何?”
赢子婴拍案叹了口气,知道了李信所想,答道:“半月前前,朝中大臣皆作书劝孤投降,所以孤才置信询问上将军。”
李信闻言愤怒的说道:“书墨笔吏,贪生怕死,最不可信!”
赢子婴叹了一口气,忧虑道:“咸阳尚且如此,难保关中各地有些人不生出异心!”
李信也叹道:“大敌逼近,难免有心怀异心者。只要秦王能在函谷关阻挡住了项羽大军,量他们也不敢贸然行事。”
“国强则民安,国弱则民反。我已经吩咐了咸阳令韩谈,密切监视关中豪族。尤如将军所言,我军能将敌军阻挡在函谷关,他们未必敢有所行动。”赢子婴手指在桌案上敲动,一手按住眉心,突然又朝李信问道:“上将军想必知道孤现在最忧心的是什么!”
李信微微颔首,道:“秦王所忧虑者,无外乎兵马微薄,阻不了关外敌军强攻!”
赢子婴点头,沉声道:“将军所言甚是,孤在华阴积粮月余,所得粮草颇丰,所以孤不担心兵粮不济。可守关之士太少,如果项羽不计得失日夜强攻,函谷关必然守不住!”
李信点点头,双眉皱起,说道:“项羽之兵甚多,如果真的强攻的话,恐怕要从关内抽调壮丁民夫,协助守关!”
赢子婴道:“恐怕只有如此了,唉,此次纵然能让项羽无功而返,这关中秦地怕也是大伤元气啊!”
李信正欲再言,突然帐外有兵士来报,关外贼军已经开始攻城,李信翻身而起,朝赢子婴一抱拳,便风风火火的朝关外城楼走去。
李信走后,赢子婴摇头暗思:如果拼举国之力纵然将项羽阻挡在函谷,可还有关中驰道的汉军,盐津、蒲板的部队,这些部队虽然是小众,可一旦失守,也必然给关中带来极大的冲击,到时候各地豪族就有趁机而动。只希望王冲、白廷、吕文能将贼军堵住。
他心中最担心的还是留守武关的刘邦的军队,毕竟秦军无关可守,关上的傅宽、曹参都非庸才,王冲、公孙二人未必是他们的对手。公孙、王冲若败,尧关必失,到那时,纵然赢子婴再有能耐也回天乏力!
想到此处,赢子婴心中更是愤然!
时不待我!时不待我啊!
如果不是项羽挥兵甚急,他咬牙也要将武关拿下,如此危急之时却留下这么大的隐患,这完全不能让人安心了!
唯有盼王冲与公孙止聪明点,将武关的曹参牢牢盯住。
……
函谷关上,沉闷的空气如才刚倒进铁锅里的油,稍微加热就会躁动不安。
关上将士一个个屏住呼吸,用眼紧紧的盯着关下的敌军。下方敌军来势汹汹,无数士兵扛着云梯、冲车,迈着大步呼声如雷的跑来。
留守关上的褚辽双眼一眯,举着天上的右臂微微颤动着,旁边神情焦虑的副将一眼不眨的盯着,只待手臂下压,便是万箭齐发之时!
两百步!一百步!八十步!五十步!
“就是现在!”褚辽将手臂用力下压,身旁副将便嘶声竭力的叫喊起来:“射!”
恍然间,关上箭矢如蝗虫压境,只听得“咻咻”之声骆驿不绝。
奔跑的士卒依旧埋头向前,藏在士兵中的将军突然一声呐喊:“举盾!向天!缓步!”
眨眼间,下方士卒犹如变戏法一般缩进了盾墙之中。万箭倾泄而下,关下敌军除了无盾遮掩的士卒外,就只剩下举着云梯、冲车的士卒被射死了一些!
褚辽在关上用力握拳,心中愤然:“竟然如此多的盾牌,如此一来我军的箭矢就会威力大减!”
他转头朝副将说道:“吩咐白延将军,让他准备抛放猛火油和滚石!”
“喏!”
等到副将去远,褚辽看着下面冷哼一声,回顾传令官道:“让弓箭手暂停射箭,即刻换上弩弓,待敌军到了城墙之下再射!”
季布、龙且等将等上一辆不高的巢车,正聚精会神的看着前方的战事。当看到秦军弓箭无功而返之时,季布脸上略显得色道:“我昔日从代城寻找墨家子弟,打造了一万三千面盾牌,耽搁了好几天行程,如今看来却正好用上!”
龙且鼻子冷哼一声,用眼斜瞥了季布一眼,随即鼻孔向天,阴阳怪气的说道:“难怪你比我先锋军只后行一天,却磨磨蹭蹭等了十来天才前往安邑汇合,看来季将军是早有所料啊!”
季布听出了龙且口中的意思,心中也颇有火气,闻言立即反击道:“龙将军的先锋是走的笔直大道,为了早些赶到函谷,是避城不入,绕着秦军的旗帜而行。哪像我们,一路上攻城拔寨,还要安排留守将士,安能如龙将军那么悠闲!”
龙且听后,双目瞪圆,一拍扶手,咆哮道:“放屁!一路走来,哪座城池不是我前锋打下的?我龙且岂惧这秦狗的破烂布片,季布,老子看你很不爽了,是不是想打架!”
“打就打,别以为我季布怕你!”季布脖子一伸,双目冒火的说道。
眼看二人即将打起来,旁边的司马欣、陈余连忙劝阻,陈余说道:“二位将军都是上将军的左膀右臂,怎么能因为一点点误会而失和呢?如今我方将士还在前面拼命,如果二将军在现在闹起来,我军军心必然大乱,这是不智的行为啊!”
听完陈余之话后,两人都将脸一撇,各自不服气的哼了一声。过了半响,龙且眯着眼睛看着周围那险峻的山壁,突然心中一动,回头朝陈余、司马欣问道:“这函谷城关接连两旁的峭壁,如果我军能派几百精锐之士偷上这两旁的山峭之上,趁着夜黑摸上函谷关,到时候两方夹击,这函谷关岂非旦夕可破?”
季布脸上微讽,轻声吐了一句:“白痴!”
龙且脖子一粗,红着眼咆哮道:“季布小儿,你说什么!”
司马欣拉住龙且的手臂,摇头叹道:“龙将军所想确实有失考虑,函谷关因为身置山谷而得名,两旁山壁险峻,且不说能不能上去,纵然是上去,必然也是无功而返。”
龙且被司马欣言语所动,暂且不理会季布,问道:“为何如此?”
“龙将军有所不知,从函谷关城确实能通过藤蔓梯石爬上两旁的山崖,不仅如此,两旁山崖上还筑造了秦军安置的烽火台,上面都有营哨驻扎。适如龙将军所言,就打算我军能从外面偷上山壁,遇见这山崖之上的烽火驻兵,照样还不是铩羽而归,到头来还要暴露我军的虚实!”
龙且听后只得讪讪而止,只是季布闻言却略有所思,沉呤半响,方才开口说道:“适如先生所言,这两壁山崖都有烽火驻扎,那岂不是我军虚实他们都看得一清二楚?倘若在这谷外扎营,我军岂不是要日夜担心着敌军偷袭?”
司马欣闻言点头道:“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军如果要布下营寨,必须撤出函谷二十里,不然稍有怠慢就可能被秦军夜袭。不过这一旦撤远了,每日攻城便是个麻烦。”
季布闻言皱眉苦思,龙且在旁左顾右视。
又过了片刻,季布才继续说道:“若要攻破函谷,这两侧烽火必须拔掉!这些人能在高处俯览全局,对我军太为不利。如果我军在离函谷二十里的地方布下营寨,每日这一来一回行军都要耽搁半日,到时候兵疲马乏,如何能攻城?一旦拖到夜晚,又要刻刻担心敌军偷袭。两侧危险太甚!这两处不解,函谷不攻!”
说罢,当即下令:“鸣金收兵!”
正在架上云梯,安排冲车的攻城将士闻声不解,领军攻城的将军一脸晦气的叫到:“收兵收兵!”
城下一阵慌乱,城上随即有滚石火油浇下,关上弓弩声不止,顿时折损了不少了人马。不过片刻,城下的军队就在哭爹喊娘之声中撤走,关上将士也不解的停下。
赶至关上的上将军李信也眯眼看着城下撤走的士卒,旁边侍立的白延不解的询问道:“上将军,他们这是何故?”
李信抬头看了看天上,说道:“天色将黑。”
“天色将黑就要撤兵?他们不夜战吗?”
“他们不敢!唉,看来是有人将函谷关的情报告之贼军主将,会是谁呢?”
第五十三章 函谷攻略(二)
夜已渐深,季布之众从函谷关撤军后,乘着夜黑后退二十里,选了一处便于取水的山沟扎营。
等待草创营寨之后,又才安排埋锅造饭。联军虽然未曾在函谷关上久战,但一路行军太长,一旦休息下皆疲惫不堪。营帐之中,陈余、苏良、公孙止等将皆汇集于季布帐中,久候多时,却单独不见龙且。
季布上坐高位,目视旁边侍卫,询问道:“通知龙将军了吗?”
侍卫拱手作答:“已经派人两次通传了。”
“那就再派人去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