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复秦-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诔晒坛峭獾木小
却说在半个月前,蜀国春申候曹应自持武艺高强,视各国大将如草芥,专门找猛将比武,连胜了十三场,更在众目睽睽之下,口出狂言,最终惹恼了乐阳。二人比武后,曹应口吐鲜血,不久便死了。
曹应乃蜀王曹松之堂弟,如今却惨死在汉国。曹松自然要兴师问罪。不过刘邦老奸巨猾,在曹松问罪之前便去找了项声。项声掌四国帅印,如今又快到了祭天伐秦的时节,哪能让事态扩大。将乐阳鞭责一百,权当恕罪,这事也就这么平息了。
曹松纵然心有不甘,却也无可奈何。只得暗中派人监视乐阳,看能否暗中除去此人。不过乐阳一直待在兵营里,曹松一直未找到机会。在这天,曹松突然得到了一条消息:乐阳如今出了南郑,护卫公主前往连城山。
曹松闻之大喜,立即点齐三百铁甲军,赶往连城山。曹松心里断定:只要乐阳死了,哪怕汉国的人都知道是他曹松干的,项声为了顾忌大局,也不敢拿他如何!
毕竟,曹松乃是楚王亲封的蜀王!要是换了其他将领,这事就不好说了。这也是曹松为何要亲自前往的原因!
一行人纵马狂奔,蜀王曹松一骑当先。他身材不高,圆脸细眼,身上没什么威严,看起来倒是颇为可喜。如今曹松刚掌蜀国大权,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所以脸颊通红,当真是朝气蓬勃!
曹松挥鞭吐气,从城固奔至南郑,上了官道后,便直往连城山赶去。
就离曹松四十余里的地方,一辆华丽青铜轺车正缓缓而行。车前驾有四匹白色的骏马,两侧有铁甲兵持戈开道,一员白袍猛将紧随其后。
汉公主刘盈靠着车窗,揭开帘布偷偷的打量那名随车而行的将军:那将军生得俊俏,面上就若是施了脂粉一般,然而左眼的部位却有一条狰狞的伤疤,凭添了几分凶恶!身穿白衣白甲,胯下一匹雄壮的白马,腰间别着双戟,看起来威风凛凛。
似感觉到了公主的目光,白袍将军扭头一视!刘盈的心脏骤然停止,吓得脸上一白,连忙将头颅缩了进去。
回到座位上长喘了几口气,刘盈公主不停的拍着自己的胸口,她将才竟然被那目光吓得差点失禁!她也从未见过如此凶恶的眼神。
旁边侍女连忙围拢,捏肩的捏肩,捶背的捶背,七嘴八舌的问起来。刘盈气呼呼的说道:“外面那将军怎么如此凶恶?”
有侍女答道:“公主有所不知,我听人说,外面的乐阳将军曾经背主弑兄,还吃过人呢!”
“吃人!”刘盈的双眼陡然圆睁。
侍女连连点头,接着说道:“听说乐将军以前在牢中吃过人,现在特别喜欢将人生撕!每逢交战的时候,要是有敌将敢出阵挑战,都要被他徒手生撕!”
“生撕!”刘盈猛吸了一口凉气!
侍女见公主惊讶,继续卖弄她不知从哪听来的消息:“前些日子,蜀国的春申候布擂挑战各国猛将,却遇到了这乐阳将军。二人交手不过五个回合,曹应就被他一戟砍落下马,他将曹应举在空中,本欲生撕的,不过旁边的将军一起喝止,曹应才免遭分尸之厄。不过回去不久就死了,听说死的时候胆汁竟然从口里流出来了!”
刘盈的脸苍白如纸,显然被吓住了。过了良久,刘盈才回过神来,口中抱怨道:“母后不知怎么想的,竟然派这么一个凶恶之徒来保护我!”
旁边的侍女忙安慰道:“公主不用怕!您是大汉国的公主,乐阳不过是您的臣子,不用担心他对您不利。”
刘盈可怜巴巴的说道:“你不是说他的脑子有问题吗?万一他又发疯,我们岂不是惨了。”
侍女顿时结舌。
不说车厢里的那群女人,却说乐阳一人正吊在最后,突然耳朵一动,随即翻身下马。他用手在地上一摸,然后侧耳趴在地上倾听,没过一会便翻身上马,不过神色变得有些凝重。
乐阳已经察觉后面有骑兵追来,不过他并未让车马停下。如今在这汉国境内,乐阳就不惧怕任何人!
按马等了不久,背后骑兵已经赶到。当先一人勒马举手,背后的骑马便随着手势停了下来,显然是一队训练有素的骑兵。乐阳冷冷的看着对面,那些人的衣甲他非常熟悉,乃是蜀国的骑兵。
乐阳向对面喝问道:“前面是公主的车架,尔等纵马急追,意欲如何?”
曹松并未回答,反而偏头问部下道:“前面那人可是乐阳?”
蜀军中有识得乐阳的,便向曹松说道:“那白袍小子就是杀害春申候的乐阳!”
曹松的眼中并射出寒芒,鞭指乐阳道:“杀了他!”
背后骑兵一起呼喊,个个扬戟舞戈,向着乐阳杀去。乐阳见对面杀来,面上一冷,取下双戟,反倒是拍马迎了上去!
看着乐阳如此举动,曹松的脸皮不停的抖动,咬牙切齿的骂道:“好一个不知死活之辈!”
话未说完,再看那场中,乐阳撞进骑兵之中,提戟劈砍,势若狂魔。周遭的骑兵竟然都挡不住一合!那双铁戟或挑或劈,挨着便残,触之就死。不过三刻,就有十余人死在乐阳手中!
乐阳入阵杀了十来人,便驱使着战马冲出了圈子,他的坐骑跑得极块,眨眼之间就将骑兵甩下。后面的骑兵破口大骂,忍不住挥鞭急追。追不多时,却又见乐阳杀回!入阵又杀了十来人,乐阳又跑了出去,等骑兵一追上去,他又折返回来。如此这般,竟然上百人折在了乐阳手中。
蜀王曹送早已经惊得张口结舌,他愣愣的看着前方,喃喃的说道:“天底下竟然还有如此悍勇之辈!”
话刚说完,却听得有人在着急的喊些什么!曹松猛然惊醒,再看眼前,却见一白袍将军如雷奔至,未及说话,那匹雄壮的白马便将曹松胯下的战马撞倒。曹松啊呀一声,人已经飞到了空中,话音刚落,便见一只大手向着空中一捞,整个人便落入了白袍将军手中。
背后的骑兵又惊又怒,大声向乐阳吼道:“放下蜀王!”
“蜀王?”乐阳似乎有些惊讶,他拧着曹松放到眼前一瞅,然后点头说道:“果真是蜀王曹松!”
曹松面红耳赤,怒目吼道:“要杀便是!孤绝不皱一下眉头!”
乐阳微微一笑,脸上那条伤疤看起却更加恐怖,他盯着曹松说道:“你是蜀王,我自然不会杀你!公主就在前面,我会将你交给公主处置!”
曹松气急而笑,他咬牙切齿的说道:“你不杀孤,孤日后必杀你!”
乐阳冷哼一声,却不答话,拧着曹松便掉转马头。蜀国的骑兵个个愤恨,却不敢阻拦乐阳离开,只得眼巴巴的跟在乐阳身后。乐阳提着曹松追上了前面的车队,公主刘盈早已经察觉情况不对,车队也已经停下。待乐阳走近,刘盈见他一身的血腥,手里面还提着人。刘盈虽然害怕,却还是强做镇定的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乐阳将曹松掷在地上,冷声说道:“此人乃蜀王曹觉,他带领骑兵意图袭击公主,已被我擒下!该如何发落,还请公主示下!”
刘盈失口惊呼:“什么!”
等确认了地上那人真是蜀王之后,刘盈在心里急思:“蜀汉是盟友,蜀国的大军也停留在汉国的境内。这乐阳如此不知轻重,倘若一个不好,必然引发大战!”
她对乐阳又恨又气,心里好歹又几分急智,眼睛一转心中便有了一个主意。她连忙下车,顾不得脏乱,用双手将曹松从地上搀扶起,然后怒斥乐阳道:“谁说蜀王是来袭击我的!蜀王是受我之邀,一同去连城山踏青的!”
刘盈说完,继续用手拍掉曹松身上的灰尘,然后带着一脸歉意的向曹松欠身说道:“是乐阳不分轻重!此事我必当重惩!还请大王息怒!”
言毕,便招呼甲士将乐阳擒下,然后去其衣甲,让他裸身跪在曹松面前。哪知道乐阳不为所动,硬着脖子说道:“吾受大将军之恩,立誓报效汉王。公主要杀我可以,不过想让我向他下跪却是不行!”
刘盈气急,向甲士喝道:“打!狠狠打!打得皮开肉腚才行!”
甲士领命,果真用皮鞭狠狠的抽打乐阳,乐阳昂头站在地上,任凭皮鞭打得一身是血,竟然连哼都不哼一声。
刘盈忙将曹松扶上马车,在车上再次向曹松道歉。哪知道等刘盈抬起头,却见那曹松却直勾勾的看着自己,口中喃喃的说道:“没想到这天地间还有如此清丽脱俗的女子!”
刘盈俏脸微红,垂首说道:“蜀王可不要乱说,今天这事——……”
曹松也回过神来,他见这汉国公主不仅人长得漂亮,还颇有心计,在那种情况还想着顾忌自己的颜面。
“如此女子,若不能取之,岂能甘心?”
心中这么想着,曹松却冷哼道:“奇耻大辱,孤岂能释怀!公主之意,孤已经明白!就此作别,还望他日相见!”
言毕,便揭开帘布,跳下了马车。马车下,乐阳依旧还承受着鞭刑,曹松向着乐阳冷冷一笑,就这么大踏步走了。
曹松走后,刘盈脸上却似喜似悲,到了最后却苦笑了一声,口中念叨着:“‘就此一别,还望他日相见’!好一个他日相见!母后为了此事,倒是煞费苦心啊!”
刘盈虽然不喜欢用脑,但并不代表她不聪明,相反的是,她遗传了她父母的聪慧。今日之事,只要稍微动点心思,便能明白。
为何临走的时候,母后不让周文护卫?偏偏换来这乐阳?
想必这乐阳就是母后为了引来蜀王的诱饵吧!
刘盈揭开帘布,对这下面的二人说道:“人都走了,也不用打了!让大家掉转方向,准备回宫吧!”
下面的甲士停止鞭打,乐阳却忍着疼一瘸一拐走到车窗下,向公主说道:“公主还未去连城山,怎么这么快就回宫?”
刘盈哼了一声,说道:“看来外面的谣传皆不可信,乐阳将军如此忠勇,日后必得重用!别废话了,本公主心情不好,不想去连城山了!”
乐阳双目微闭,抱拳道:“喏!”
车马慢慢的掉头,一行人又开始往回走。在摇晃的马车上,刘盈的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
汉王宫。
王后吕雉静静的打量着面前的将军,将军屈膝跪坐,一脸的端重。
此人便是前右将军周勃长子周文,如今为袭了其父的爵位,又添为帐前金吾令。吕雉如此打量,周文稍显不安,抱拳问道:“不知王后召末将前来有何事吩咐?”
吕雉听后却轻叹了一声,反问周文道:“你是大王的帐前将军,肯定见识不凡。哀家问你,按照如今的局势,若是蜀国愿同汉国结为联盟,你觉得大王应该答应还是不答应呢?”
周文闻言一惊,随即喜道:“若蜀国愿意同汉国结盟,此乃国之幸事!”
吕雉却苦笑着摇了摇头,向周文说道:“你是周勃儿子,是大王最信任的臣子。有些东西,你也应该了解。自从大王伐楚失败以来,就一直一蹶不振,原因你们也知道,被困在汉中死地,再难翻身。就连那跟随大王那么久的夏侯婴,不也是看到大王前途渺茫,所以向大王辞别了吗?以前跟随大王的人,散的散离的离,剩下的要么是真正忠诚于大王的人,要么就是新进之臣。”
“你是大王心腹,大王的心思你也应该明白。大王是个不甘人下之人,他是不会屈服在项羽的淫威之下的。然而汉中如囚,却一直想不到办法!直到现在,有一个天大的机会摆在大王面前。只要掌握这汇聚四国的大军!大王就又可以卷土重来!要是在此之前,蜀国跟与汉国悄悄结盟,到时候办事就容易得多了!”
吕雉的俏目盯着周文,周文低头咽下一口口水,紧张的说道:“王后将如此机密事告之臣,臣深感荣幸,当为大王效犬马——……”
吕雉突然止住了周文要说的话,开口说道:“你说的,哀家都明白。但是与蜀结盟,却有一事与你有关。”
周文愣了愣,吕雉带着一脸歉意的说道:“当年大王与你的父亲已经定下婚约,以后要将我那宝贝女儿许配给你。然而那曹松贪恋盈儿美色,借此要挟大王,让大王将盈儿嫁给他!”
“啊!”
吕雉一说完,周文便长大了嘴巴。
吕雉一脸不甘的说道:“哀家其实中意于你,可是造化弄人,为了大汉的江山,大王不得不和亲结盟!周文!你要记住!这是大王的耻辱,亦是汉国的耻辱!”
周文眼睛已经慢慢变的赤红,他紧紧捏着拳头,想说什么,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早在当年,周文便与刘盈相识,他亲眼看着她长大,一天一天出落越来越漂亮。当刘盈的美貌传遍了整个汉国时,他心里还曾有一丝窃喜,因为汉国第一美人不久就会成为自己的妻子。然而吕雉的话,却似一道晴天霹雳,霎那间便摧毁了周文的希望。
一种无法言语的痛楚涌上了心头,一股滔天的恨意充斥了他的脑海。他的拳头捏了又放下,直到手指触碰到了腰间的剑柄。巨阙的剑柄幽冷而清凉,霎那间便让周文恢复了清醒。
周文红着眼向吕雉磕头拜别,然后踉踉跄跄的出了大殿。他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咆哮:“夺妻之恨不共戴天,若不杀曹松誓不为人!”
外面却又开始下雨,春雨连绵,最是悠久。早晨公主所乘的那辆青铜轺车又驶回了王城,一到宫门口,公主便提起裙角,飞快的跳下了马车。
刚走了周文的后殿,又迎来公主的质问。刘盈质问那高坐在玉壁下的王后,问她为何要苦心安排这些事情。
吕雉静静的看着自己的女儿,对她说道:“你是汉国的公主,你的使命关系到汉国的命运,你应该学会顾全大局。”
刘盈最终嘤嘤的哭了,她瘫倒在地上,哭得梨花带雨。吕雉抱着刘盈肩膀,不知是在安慰还是在说她自己:“在这乱世,谁又能由得自己呢?就如娘亲,当初你父王什么都不是,谁又肯甘心嫁给他?你看看,母后的头发还是青的,而你父王已经变成了一个糟老头子,我那时难道就甘心吗?”
殿中多了一个人的哭声,外面的春雨似乎也更大了一点。
一日过后,蜀王曹松派出心腹武阳候古荣,前往南郑向汉王求亲,并献上玉璧十双,锦缎八百匹,茶饼三十框……零零总总拉了几大车。
第四百零二章 古荣其人
“这天呐!就是这般矫情!”
说这话的是一个身穿曲裾袿衣的无须男子,袿衣缀有长长的带子,风一起,长带飘飘,甚为逸丽。来者一手别于背后,一手微曲于胸前,两指轻扣,三指微张,做拈花状。驻足于宫门外,其嘴微启,便有下人执伞撑在头顶。不过男子身量颇高,身板又挺直,所以下人不得不惦着脚尖撑伞。
无须男子束发高冠,肤白貌美,虽然身为一个男子却透露出一股阴柔之气。再配以红衣白鞋,端的让人生出一种妖异之感。男子总是嘴角微翘,乍一看觉得他是在笑,仔细观察又觉得他在讥讽,要是多注目一会就会觉得这表情端的可恶!
如今这世上,嘴唇无须者多为宦官。男子不仅无须,嘴唇边连绒毛也无,那肯定就是去了下身的阉人。宦官中真正的阉人其实很少,基本都出没于宫廷。男子亦是如此,不过他虽然是阉人,却不是宦官,而是有爵位在身的大官。此人姓古名荣,字常切。如今被蜀王官拜武阳候,执少府职,当真是位高权重。
古荣的外貌看起来阴柔妖异,却不似普通的阉人那般躬身屈膝,他的腰挺得极直,眉毛也极浓,目视之间犹如针刺。古荣在宫门外立了不久,便有一位身穿锦袍老宦官出门迎接。老宦官施礼迎接,嘴唇含笑,哪知道古荣却看也不看他一眼,昂着头如闲庭踱步一般便向前走。
老宦官心中毁谤,却不敢表露出来,只得跑到前面躬身引路。走过长廊高阶,宦官将古荣引至一处偏房,言道:“大王正在早朝,还请贵使在此静候。”
古荣微微颌首,目视老宦官出去。老宦官依旧含笑,慢慢的退出了屋子。古荣环顾四周,见此处陈设简单,只得从桌案上取下酒壶自斟,酒水入樽,古荣持樽放到鼻间一闻,随即皱了皱眉头,伸手便将樽中之水倒在了地上。原来这里不设酒茶之物,若渴了便可饮下清水。古荣性格偏激,不喜水茶,唯爱最烈的酒。他曾说过:“水难入喉,渴当饮酒,方为圣贤焉!”
在古荣想来,他立志要为国做一番大事!当然要学一学圣贤的寂寞和风骨。昔日张良曾对刘邦说,古荣常拿自己与信陵君魏无忌相比,可见此言不虚。
世人常有笑他,骂他者,古荣皆不以为许,认为自己身残志坚,绝非闲人可比。
古荣等不多时,先前那宦官又来请见,言明汉王相召。古荣不苟言笑,起身后负手而行,老宦官在背后看着古荣头顶上的那顶高冠,心里不停的唾骂。
原来古荣极好高冠,他头上所带之冠比文士带的那种高山冠还要高,顶在头上就像是一根棒槌,再看他昂首阔步的样子,如何不让同样身残的老宦官心生嫉恨?
老宦官心理不停的咒骂,古荣却突然停步,老宦官一不小心差点撞到古荣的背上。正惊愕间,却见古荣转身,脸上依旧是那副似笑非笑的神情,张口问道:“你在骂我?”
老宦官赶紧摇头,古荣却说了一句:“非吾类,安知吾想?”说完便又转身走了。
要入宫殿,先去鞋履。古荣脱下鞋子后,便缓步跨进了大殿之中。面对满朝文武,古龙面不改色。走至殿中,古荣弯腰施礼,汉王问所来何事?,古荣答:为蜀王求亲。汉王又问何人,古荣答公主刘盈。汉王面上不喜,古荣道蜀王年轻有为,亦是一国之君,心慕公主已久,不胜向往之至。汉王见古荣言辞恳切,遂许之。
朝会散后,古荣回到城中驿馆,面色焦虑,心中不宁。原来在来之前,古荣就劝说过蜀王,不可取汉王之女。奈何蜀王不听,古荣劝说无果,只得亲自请命前往汉都。今天见到汉王,却道与外面的传言不同。外面皆传汉王年老昏庸,不理政事,怕不久将死。而今日古荣所见,那汉王虽然年事已高,但精神奕奕,红光满面,绝非市坊间传言那种不日必死的情形。再观满朝文武,一个个精神抖擞,不少人面带异相,绝非普通人。
古荣忧心忡忡,他以匡扶蜀国为己任,自然是想帮主蜀国摆脱楚国的控制,日后纵然不能一争天下,也要如战国七雄一样能真正的分割自立。汉国乃死囚之地,汉王早已得罪过楚王,蜀王公开向汉王求亲,此时楚国势大,日后问罪却不好说。看那汉国君臣,必然不甘于失败,日后说不定就要将蜀国拉入泥潭。
正思虑间,突有下人来报:“南郑令张良前来求见!”
古荣凝眉一思,心中纳闷,张良此时来见我又是什么意思?
他知道张良乃刘邦倚重的谋士,虽然官爵不高,但刘邦向来敬服此人。古荣不敢怠慢,忙出门将张良迎进屋内。
二人分宾主坐下,下人将古荣携带的烈酒斟下,二人举樽共饮。放下酒樽之后,张良才吐气赞道:“好酒!”
古荣捏着兰花指以袖掩面将酒喝下,喝完后霞飞双颊,显得更加美艳。张良又赞:“酒美,人更美!”
古荣却突然哼了一声,脸上却抖生一股怒色。张良心中一惊,心思莫非有所不对?他迟疑着开口:“吾曾闻武阳候师从名家,乃当年天下第一剑客龙阳君的徒弟,不知——。”
古荣陡然放下酒樽,张良眼光瞅见,人却突然顿住。原来古荣手中的酒樽竟然被捏得粉脆,那青铜介沫从古荣指间不停的洒落。古荣双眼微闭,脸上又换上那副似笑非笑的神色,开口说道:“不错,龙阳君的确曾指导过我的剑术。不过我不耻他的为人,在三个月前已经被我杀了!”
“什么?”张良一惊,顿知失口,连忙为古荣斟酒。
古荣眯眼说道:“那老匹夫不阴不阳,年纪一大把,还想着勾引男人。某虽身残,但依旧是个男儿,岂能拜妖类为师?所以三个月前,龙阳君已经死在了我的剑下。”
古荣说完,却用他那狭长的双眼死死的盯着张良。哪知道张良轻叹了一口气,突然下席跪地,向古荣深深一拜。古荣微惊道:“公此乃何意?”
张良拜完起身,叹气说道:“吾师从黄石公,人皆知吾师是一个德高望重的隐士。然而吾师却曾对我提及,他平生只恨一人,那便龙阳。今闻龙阳已死,想必吾师也会含笑九泉,故此当拜一拜君!”
古荣讶然,问道:“莫非其中有什么缘由?”
张良道:“吾师已经仙逝,他的生平很少有人得知。其实吾师并非是下邳人,而是魏人。他本是魏安釐王之弟——公子治,魏安釐王宠信龙阳君,不理国事。吾师苦劝过魏王,却被龙阳君嫉恨,所以在魏王身边口出谗言,将吾师赶出了魏国。吾师心灰意冷之下就跑到楚国隐居,十年不闻世事,出世后哪知天下大变,秦已经灭亡了六国。魏国也已经早已经不存了!”
闻张良之言,古荣心中疑惑方解。不过将才张良称赞他貌美,古荣心中却依旧不爽,待此人也没之前热情,冷冰冰的问道:“不知公今此造访,却有何要事?”
言下之意,就是没什么事便要送客逐人了。张良将才一番试探,已经有点清楚古荣的心思,当下郑重的说道:“蜀汉二地本就是唇齿相依,蜀王更是要迎娶汉国公主,如此当为友邻之邦!”
古荣面无表情,微微颌首。张良继续道:“武阳候深明大义,剑斩龙阳老贼,此举不难看出,君之高风亮节。你我虽然分处二地,效忠二王,但良对武阳候早已心生向往。今此来见,当有一肺腑之言,不吐不快。”
古荣裾袖微展,端正身子,抱拳说道:“先生请讲!”
张良徐徐开口讲道:“先蜀主曹咎,本乃楚王的亲信。得陈平之助,方能分土为王!虽也称王,但先主依旧以臣子的身份对待楚王。蜀国的粮食、布锦、食盐、武器……只凭楚王开口,蜀主便双手献上。楚王伐齐、与汉王交战,后来相助衡山国,每次楚国出兵,蜀国都要备齐粮草军械。唉……先主心中只有楚国,又哪有蜀国呢?但武阳候却是土生土长的蜀国人、蜀国朝中的大臣,大多数也是蜀国人!如今蜀国已换新君,你们身为蜀国之臣,难道就眼睁睁的看着新君继续受楚王的摆布吗?”
张良言辞动人,古荣却不为所动,裂齿冷笑道:“如今项声伐秦再即,你说这些话,就不怕掉脑袋?”
张良捻须笑道:“汉王雄才大略,又岂能甘心困死于此地?我口吐肺腑之言,而你却心怀叵测,若是要告发,就当我张良识人不明。”
古荣哼了一声,突然拍案怒斥张良道:“尔等苦心积虑,又使美人计,当真以为我看不懂你们的心思?”
见到古荣动怒,张良却依旧捻须微笑,他摇头说道:“武阳候此言差矣,蜀王心慕我国公主,又何须用计?如今蜀王已经成为了楚王手中的牵线木偶,况且君忧臣劳,君辱臣死,此言不需我多说。为了蜀国,与汉结盟有利无弊!还望候君明察!”
第四百零三章 生瘟
张良在驿馆之中,与古荣相谈良久,等到天都快黑的时候才告退离去。等到张良走后,古荣才长舒了一口气。他取下了悬挂在墙上的宝剑,拔剑视之,却见剑锋夺目,口中喃喃的说道:“与虎谋皮,当真是前途凶险。但要让蜀国不在受人摆布,却不得不如此!”
言毕,却是长叹一声。
观古荣模样,却难以符合那种忧国忧民的形象。然而,人若有志,又岂能凭皮囊就能定论的?
自从切了下身后,古荣却难得戒掉了以前恶习。他观摩文字,苦研经文,平生佩服的便是信陵君魏无忌。总之,他自从知晓志向以来,就与那些卑躬屈膝讨主言欢的阿谀小人离之甚远。
剑名“龙阳”,乃龙阳君昔日所配之剑。龙阳君的剑术早已经大成,古荣早已经习全龙阳的剑术,却不耻他的为人,故而弑师夺剑,任凭后人评说。
掌四国帅印的是楚国大将项声,项声乃武将出身,自身武艺不俗,出入之时,身边更有甲士护卫。此人不除,任凭张良有再多的主意,也难以成功。张良之所以拜访古荣,除了说服他,还要依仗古荣的剑术。
龙阳君的剑法乃是天下最快的剑法,然而这个用最快剑的人却死在了古荣手里,自然是古荣比龙阳君更快。
所以,古荣才是刺杀项声的最佳人选。
赵国的血,依旧未曾流尽。
在那片苍茫的大地上,一只黑色的老鹰在低空盘旋。鹰啼声尖锐刺耳,带着一丝仓惶。原野上一只野兔窜进了草丛,老鹰拍翅拔高,一箭飞去,只听的一声悲鸣,老鹰便从空中坠落。
无数黑色的骑兵,骑着快马在草原疾奔,放箭射鹰却不知是哪位将军。
善无城早已经残破不堪,一个月的苦战,外墙已经落入齐军手里,然而就当齐军准备挥师攻打内城的时候,一场噩耗从天而降。
两日之后,所有的齐军仓惶撤退,仿佛那座城里诞生出了一个可怕的怪物,先前还威风凛凛的将军,眨眼间就变成了无胆的鼠辈。
当秦国的大军奔至善无城下的时候,看到就是这么一副场面:空空的营帐,随处乱扔的旗杆,还驾着铁锅的灶台,随手丢弃的铠甲……齐军像是在一夜之间仓惶撤退,连仓库里的粮食都未曾搬走,留下的就是这一眼望不到头的仓惶破败之景。
李左车的心是沉甸甸的,他皱着眉头在抛弃的营地里检查,时不时俯身捡起一些破小的器具。看得越多,他心中越是肯定:“齐军必然是承受无法想像的恐惧,在一夜之间抛弃了所有的东西撤离的。”
检查过齐军军中囤粮之所,那里还留有好几大车的粮食,而齐军为了赶路,竟然连粮食都不要了。面前的这一切,显得是如此诡异。
战马在这死寂的营地里不安的打着响鼻,李左车没弄明白,只得翻身上马,招呼士卒继续赶路。
也许到了善无城,这一切都会明白。
马儿在原野上狂奔,空旷的地界上看不到一点人烟,北风凛冽,颇有点冷。但吸进鼻子里的空气,却总感觉有点什么不对,没走多久,不少的士卒就掩着鼻子开始打喷嚏!
李左车打了几个喷嚏,先并不在意,等他发现身边的士卒都开始打喷嚏的时候,他才觉得有所不对,立即下令让所有士卒用布带丝巾蒙住口鼻。
走了不久,善无城的轮廓依稀可见,然而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一道冲天而起的黑烟。
那黑烟在天空中翻滚如龙,犹如一条大棍抵天触地。
李左车不知不觉的就下令止步,勒马提缰,李左车愣愣的看着远处的那道黑烟,眼里尽是惊疑不定。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