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依旧谦虚。
    另外几位大臣也都见识了李贞的字,觉得非常好,房玄龄正要站出来,却被阎立本抢了先:“请陛下允许臣考较殿下的绘画。”
    “爱卿的画技朕佩服不已,准了。”就和诸遂良的字一样,阎立本的画也是天下有名的,提起这个,就没有人不服的。
    “是。”阎立本对李贞道:“请殿下画一幅画,什么画都可以。”
    “是。”绘画这一关是李贞最不好过的,倒不是他不会,他也学过,但是他学的是什么啊?他学的是漫画,而且是萌系漫画,心里有点发虚,也不知道能不能行:“阎先生,我的画技和普通的画技不太一样,不知道行不行?”
    “殿下只管画来。”一听是新画技,阎立本的眼睛更亮了,他嗜画如痴,对于新画技自然是很有兴趣的。
    “是。”漫画是不好用毛笔的,众人见他舍画笔不用而是找了一块木炭,都饶有兴趣的围上来,想知道他与众不同的画技到底有何不同。对于众人的围观,李贞并不理会,他现在正在找目标,找了一会儿,他看到李世民,嘴角扯出一丝坏笑。漫画的绘画速度很快,特别是单人漫画。因为木炭的颜色较淡,李贞干脆帮画像上色,为了避免画到中途被人认出来,李贞还特意挡住了众人的视线,但就算如此,也依旧被人认出来了。
    “噗!!”阎立本不愧是专业画家,李贞还没开始上色,他就知道画中人是谁了,一想到画中那可爱的人,阎立本就忍不住笑出声来。
    “阎爱卿,你因何发笑啊?”李世民很好奇,但为了维持皇帝的威严,却不得不坐在御案后面干着急。
    “臣只是看到殿下的画技果然与众不同,臣见所未见,闻所未闻,因此见猎心喜,忍不住失笑,还望皇上恕罪。”阎立本根本不敢说实话。
    “原来如此,爱卿心有所感,何罪之有?”李世民也没有在意,但对于李贞所画的内容却更好奇了。
    “殿下,别画了,老臣这一关算你过了。”笑归笑,但是皇上的脸面还是要保存的。
    “那怎么行?”李世民想都不想的摇头拒绝:“凡事有始有终,半途而废是不对的。而且为了避免诸位爱卿心中不服,还是让贞儿画完的好。”
    “。。。。。。”阎立本心中叹息一声,皇上,你一会儿可不要怪臣啊。

第十一章 考核(下)
    第十一章考核(下)
    上色比较麻烦,但是李贞依旧在一个时辰里完成了,完成后的李贞并没有将画像交给李世民,而是首先递给长孙:“母后请看,我能不能让诸位大人看啊?”
    其实他画到一半就后悔了,万一李世民看到这画后生气该怎么办,幸好长孙在这里,首先将画像交给长孙品鉴一番,长孙说可以就可以,说不可以那自己撕了就是。
    长孙看了一眼,“噗嗤”一声就笑了出来,一边笑一边看李世民,结果越看越想笑,一点皇后的形象都不顾了,燕妃见皇后笑得这么欢乐,忍不住凑过去,结果一看也忍不住笑了起来。
    “贞。。。。。。贞儿,你。。。。。。你怎么这。。。。。。这么调皮啊?”长孙将捂着肚子笑得直不起腰来:“没事,让诸位大人看看吧。”
    “是。”李贞心里松了口气,将画交给了阎立本:“请先生指点。”
    “噗!”尽管有了心理准备,但是阎立本依旧没有忍住,捂着肚子将画递给了房玄龄:“诸位看看吧。”
    “噗!”
    “哈哈哈。。。。。。”
    “。。。。。。”就算没笑,也都是面色涨得通红,古怪的看着李世民。
    “贞儿到底画的什么啊?”李世民也忍不住凑过来,结果一看就呆住了。画像中的人穿着龙袍,头戴平天冠,身穿龙袍,坐在龙椅上,圆圆的小脸上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能萌死一大片人,小巧的鼻子更是可爱,几缕胡须明明很正常,可是别人一看就想笑。。。。。。虽然略显夸张,但是依旧能看得出来,这就是当朝皇帝陛下。
    “这。。。。。。这。。。。。。这。。。。。。这是朕?”李世民看着画中的卡通形象,结结巴巴的问道。
    “对啊。”李贞一脸自豪的看着李世民:“这可是孩儿心目中的父皇呢。”
    “你。。。。。。我。。。。。。他。。。。。。这。。。。。。”李世民实在是说不出话来,要说生气吧,倒也不生气,要说恼怒,也谈不上恼怒,到了最后他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来。抱起李贞轻轻的在他屁股上拍了两下:“以后不许拿父皇开玩笑。”
    “知道了。”李贞十分乖巧。
    “诸位爱卿,这一关算是过了吧?”李世民不着痕迹的收起画像,装作不经意的问道。
    “过了,过了,臣本来就说了,殿下已经过了的。”阎立本强忍笑意回答道。
    “皇上,接下来就让臣考较一下《尚书》与《春秋》吧。”等大家笑够了,杜如晦站出来道。总的来说这些人的出题范围还是在四书五经之内,虽然唐朝没有四书这个概念。
    “准了。”
    “是,请殿下解释一下‘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九族既睦,平章百姓。百姓昭明,协和万邦。’这句话的意思。”杜如晦很直接,在得到首肯后就直接问道。
    “公正能发扬才智美德,使家族亲密和睦。家族和睦以后,又辨明百官的善恶。百官的善恶辨明了,又使各诸侯国协调和顺。”李贞回答的也很迅速。
    “殿下果然才思敏捷。”杜如晦道:“那请殿下背诵一遍《曹刿论战》。”
    “但是这个不是《春秋》里的啊?”
    “《左氏春秋》也是《春秋》啊。”杜如晦坏笑道。
    算你狠,但是这依旧难不倒我,李贞张口即来:“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论战》是上学时期必背的一篇,就算是没有那个女朋友,李贞也能完全背下来。
    李贞背完,杜如晦又道:“请殿下背一下《闵公元年》。”
    “好吧。”这个是《谷梁传》的,但李贞依旧不怕:“元年春,王正月。继弑君不言即位,正也。亲之非父也,尊之非君也,继之如君父也者,受国焉尔。齐人救邢。善救邢也。。。。。。”
    《春秋谷梁传》每一年都是一章,每一章都不是很长,但因为是按照时间记载的,所以特别容易记混。
    “《文公九年》。”
    “九年春,毛伯来求金。求车犹可,求金甚矣!夫人姜氏如齐。。。。。。”
    “。。。。。。”杜如晦又问了了几个问题,李贞都完美的答了出来。
    “殿下记得很好。陛下,殿下才思敏捷,记忆惊人,臣这一关殿下完美通过。”见李贞是真的记住了,杜如晦也不再为难,直接宣布李贞通过。
    “辛苦爱卿了。”
    “臣不敢言辛苦。”
    “陛下,《礼》和《易》这一关就由臣来把关吧。”房玄龄道。
    “可。”
    李贞心中暗叫糟糕,《仪礼》缺失很严重,万一后世缺失的原文在唐朝还有的话就糟了,不过事已至此,李贞后悔也没有用,只能硬着头皮上了,房玄龄对李贞道:“《仪礼》太过枯燥,殿下的年纪恐怕也不足以记得这些,臣就请殿下背诵《士相见》这篇吧。”
    李贞感动的几乎要落泪,老房真是好人啊:“士相见之礼。挚,冬用雉,夏用腒。左头奉之,曰:“某也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
    “甚好,《仪礼》就算是殿下过了,《易经》比《仪礼》还要枯燥晦涩,殿下也只需要对上臣的上句,并且说出他们各自对应的卦象即可。”
    “是。”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
    “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出自《乾卦》。”
    “六四,贲如皤如,白马翰如。匪寇,婚媾。出自哪一卦?”
    “出自《贲卦》。”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
    “六二,或益之十朋之龟,弗克违。永贞吉。王用享于帝,吉。出自《益卦》。”
    “。。。。。。”,一炷香后,房玄龄对李世民道:“陛下,殿下通过了。”
    “甚好,有劳爱卿了。”李世民心里这个高兴啊。
    “陛下,最后一关就考试诗词文章吧?”欧阳询道。
    “可。”
    “殿下,你就以马为题写文章与诗各一首吧。”
    “是。”李贞答应就后悔了,以《马》为题的文言文有很多,比如韩愈的《马说》、岳飞的《论马》都很有名,但是太有名了,李贞不觉得自己三岁之龄能写出这样的文章来。
    李世民见李贞皱着眉头,笑道:“贞儿可是不会写?”
    “孩儿没见过马,更没有骑过马,写不出来。”李贞‘泪汪汪’道。
    欧阳询一拍额头:“这是臣的不是了,那就请殿下随便写一首诗和一篇文章吧。”
    “是。”李贞提笔就写:“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是写。。。。。。青蛙?”李世民问道。
    “是啊父皇,青蛙很好玩的。”李贞仰起头‘天真’道。
    “写的不错。”李世民拿起来读了一遍:“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殿下聪慧无双,臣等为陛下贺,为大唐贺。”想不到唐初的高官也会拍马屁啊。
    “哈哈哈。。。。。。诸位爱卿过誉了,贞儿还小,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此话诸位爱卿莫要再说。还是看看贞儿的文章如何吧。”虽然嘴上是这么说,但那副得意的模样简直想让人揍他。
    “啊!我知道该写什么了。”李贞听了李世民的话,终于想起来自己可以写那一篇文章了。
    “贞儿准备写什么文章啊?”
    “刚才父皇说孩儿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孩儿有所悟,知道了一个人哪怕天资再好,也不能只只依靠天资而不去学习新知识,否则一定会变成平庸之人的。”
    “哦?”李世民道:“这样的文章可不好写啊,贞儿能写的下来吗?”
    “举个例子就可以了。”
    “你准备怎么举例子?”
    “父皇请看好吧。”李贞准备写《伤仲永》,这是宋代宰相王安石的名作。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伤仲永》篇幅很短,李贞一会儿就默写了下来。
    李世民看着这篇《伤仲永》久久不语,末了才交给了欧阳询:“诸位爱卿看看吧。”
    欧阳询接过,看完也是默然不语,传给杜如晦。。。。。。最后连长孙和燕妃都看了一遍,燕妃捂着嘴看着李贞,眼里还泛着欣慰的泪花。

第十二章 悲惨的李佑三人组
    第十二章贞子的故事(这个才是正名,上面的发错了)
    “贞儿,你老实告诉父皇,这不是你从天书中抄的?”看完《伤仲永》,李世民虽然面有欣慰,但还是严肃的问道。
    “我倒是想抄,但是天书里没有这些。”李贞实话实说道,他连天书都没有,何谈从天书中抄袭?
    “记住,不能抄袭。”李世民松了一口气,只要不是抄的就好:“文人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抄袭的人被称为文贼,要一辈子被人瞧不起的。”
    “嗯嗯,孩儿记住了。”李贞用力的点点头,心里却不屑一顾,说的好像我抄了你们还能发现似的?
    “贞儿,这里面的王子是谁啊?”李世民依旧不放心。
    “是我,我是父皇的儿子,当然是王子了。”李贞理所当然,又小心翼翼道:“要是父皇不喜欢,改成李子也可以,就是不太好听。”
    “那就叫贞子吧?”房玄龄笑着提议道。
    李贞听了这个名字,立刻炸了毛,对着房玄龄张牙舞爪道:“不要,我不要叫贞子。”
    “贞儿。”燕妃担忧就准备冲上去,却被长孙拉住了,长孙对着她摇摇头,燕妃瞬间明白过来,止住了脚步。
    “为什么?”李世民被弄蒙了,抓住准备冲向房玄龄的李贞问道:“为什么不能叫贞子?”
    “你们真的想知道吗?”李贞语气森森的问道。
    “还请殿下告知。”房玄龄也被李贞弄蒙了,他刚才也就是开玩笑,却没想到李贞居然会这么大的反应。
    “贞儿如果愿意说的话,还是说出来吧。”李世民也很好奇,平常来说李贞还是很乖巧的(作者语:才怪。李贞:召唤贞子!作者:。。。。。。卒。),很少会这么失态,这次只是一个名字而已,居然这么大反应,这让李世民兴趣大增,想要知道这个名字的真正含义。
    “好吧,这个名字来源于一个故事。。。。。。”说到这里,李贞看了看周围的环境,有些不满意道:“不行,这个故事需要阴暗气氛点缀,这光天化日的效果不好。”
    “还要这么多规矩?”李世民兴趣更大了,吩咐道:“关上殿门,另外再拿幔子把窗户都遮上。”
    “是。”
    一番努力之后,大殿变得昏暗一片:“贞儿,这回可以讲了吧?”
    “自然可以,故事还要从另一个故事开始讲起。。。。。。”李贞很有讲故事的天赋,在其抑扬顿挫,声情并茂的讲述下,一个大唐版的《午夜凶铃》诞生了。。。。。。
    “就这样,那位母亲将故事书转给了自己的上司,而她和她的儿子因此得救。。。。。。好了,故事讲完了,大家觉得好听吗?”李贞这话根本就是放屁,他都明显的听到牙齿打磕的声音了,就是不知道是谁发出来的。
    “讲。。。。。。讲完了啊,那。。。。。。那就打开门窗吧。”李世民也很不好过,心里更是将李贞恨得欲仙欲死,你讲什么不好偏偏要讲鬼故事,这回好了,朕只怕没有三五天是别想睡好觉了。
    “嗯?父皇都下命令了,你们怎么还不执行?也想当贞子吗?”李贞压低声音呵道。
    “是。。。。。。是,奴婢们这就去。”李世民的贴身大太监声音发抖,带着几个小太监畏畏缩缩的往殿外走去。
    “吱呀!”首先打开的是殿门,一缕阳光顿时戳进殿内,李贞借着阳光往大家脸上看去,这一看之下,顿时乐了。
    首先是朝臣和李世民这一块,他们的脸色算是比较好的,毕竟都是从战场上厮杀过来的,虽然面色略带苍白,但大体上还算正常,也只有老夫子孔颖达面色青白,双目恍惚,显然是被吓坏了。
    然后是嫔妃这一块,出乎李贞预料的,长孙和燕妃的面色都还不错,燕妃的眼中更是隐隐闪着兴奋的光芒,这让李贞吓了一大跳,后世女孩子喜欢看恐怖片不是没有道理的,这基因原来是祖传下来的啊。
    最后是太监宫女这一片,这一片是最惨的,甚至都有两个宫女已经摇摇欲坠了,如果不是李贞及时打开了殿门,只怕她们真的会晕过去的。
    “父皇,孩儿的故事好不好听?”李贞扑在李世民的怀里撒娇,一副你说不好听我就哭给你看的表情。
    “这个。。。。。。额,好听,好听。”被李贞萌到了,李世民也只能昧着良心承认好听了。
    “真的吗?太好了,那儿臣以后经常给父皇讲这样的故事好不好?”看着李世民便秘一样的表情,李贞心里更痛快了,果然啊,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果然是很有道理的,先贤诚不我欺。
    “啊?这。。。。。。可以,父皇最爱听这样的故事了。”俗话说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掩盖,既然头前已经承认了故事好听,李世民也只能捏着鼻子继续答应了。
    “哦,太好了。”李贞见李世民是真的难受,欢呼了一阵之后便将话题重新转了回来:“那父皇,我到底叫什么啊?”
    “你爱叫什么就叫什么吧?”李世民哭笑不得,怎么还记得这个?不过心里却着实松了口气,幸亏这话题转的及时啊,你都没看到房玄龄他们都已经要笑抽了吗?
    “那就叫李子吧。”李贞没心没肺道。
    “臣刚才惊扰了殿下,还请殿下赎罪。”房玄龄也上前向李贞请罪。
    “刚才是我对房相无礼了,还请房相看在我年幼无知的份上,不要责怪我啊。”刚开始还回答的像模像样,后来就不像话了。
    “哈哈哈。。。。。。”所有人顿时被李贞逗笑了。笑过,李世民正色道:“贞儿,你通过了当朝六大学士的考核,朕心甚慰,准许你不用弘文馆上课了。”
    “谢父皇。”李贞大喜,总算不用上课了。
    “另外朕还要奖励你一个差事。你愿不愿意啊?”
    “什么差事?”
    “你的学问已经不在普通士子之下,但是空有只是是没用的,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於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所以父皇准备给你一个历练的地方。”李世民循循善诱:“你愿不愿意去皇家蒙学做一个先生啊?”
    “皇家蒙学?去教五哥六哥七哥他们吗?好啊好啊好啊。”李贞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心里更是跃跃欲试。
    “对,就是教他们,可以打手心的哦。”李世民就像是一个勾引小朋友的怪蜀黍。
    “我要去。”李贞举手道。
    “好,你先休息两天,到时候你就去蒙学当先生。”
    “好。”

第十三章 悲惨的李佑三人组
    第十三章悲惨的李佑三人组(这一章的题目才是这个)
    李佑三人第一时间得到消息,跑到李贞这里:“八弟,恭喜你通过父皇的考验了。”
    李佑是在场所有兄弟中年纪最大,但在此时也是最低声下气的。
    李贞正在教玲珑烤羊肉串:“五哥六哥七哥,你们来了啊,正好我在做羊肉串,一起吃吧。”
    “羊肉串先不要吃了。”李恽道小声道:“八弟,你老实告诉七哥,父皇是不是要你来蒙学当先生啊?”
    “对啊。”李贞明白三人想的是什么,直接将黑锅安到李世民头上:“父皇是给我了这么一个命令。”
    “你是说。。。。。。命令?”李愔抓住了李贞话中的重点:“父皇下的是命令,没有征求你的意见?”
    “才没有呢。”李贞撇着嘴道:“其实我才不想去做什么先生,这天气睡觉多舒服啊,我是傻了才去当劳什子的先生。但是父皇命令已经下了,我身为儿子也只好遵从了。”
    反正你们也不敢向父皇求证,该怎么说还不是随我的便?
    “哎。。。。。。呀!!!怎么能是命令呢?”三人立刻就哭了起来,尤其李佑,一边哭还一边拍着大腿,这个后悔啊,早知道就好好学习了,现在好了,比自己小的弟弟都能转过来当自己的先生了,这要是让别人同学知道了,自己得多丢人啊?指不定还以为自己有多笨呢。
    “你们放心了,这事又不是没有转机。”看他们挺可怜的,李贞语气一转。
    “转机?”李佑立刻扑了过来:“八弟,还有什么转机啊?你快告诉我。”
    “对啊,八弟,我平时最疼你了,你快告诉我,还有什么转机?”李愔也拿着一串羊肉串,算是借花献佛。
    “很简单啊。”李贞随意道:“只要你们进弘文馆了不就完了吗?我只能教蒙学,你们进了弘文馆,我就管不着你们了。”
    “哎!!!”三个人立刻就成了蔫了的黄瓜:“你这不废话嘛,我们要是能进入弘文馆,还会待在蒙学吗?”
    “那我就没办法了。”李贞摊摊手示意自己无能为力。
    “啊!!!”李佑仰天怒吼,李愔泪流满面,李恽双目无神,看样子被打击的不轻。
    “哎呀,好了,你们怎么都这样呢?”李贞举着羊肉串:“你们可以往好了想啊,我当上你们的先生,我可以照顾你们啊,比如我少留一点作业。”
    “我宁可多做作业。”李恽从李贞手里接过一把羊肉串,咬了一口在嘴里狠狠的嚼,也不知道此时他心里想的是羊肉串还是李贞,想来应该还是后者多一点。
    “哦!原来七哥喜欢做作业啊。”李贞装作恍然大悟道:“喜欢做作业好啊,那我到时候多留一点作业。”
    “别!”李佑立刻道,然后瞪着李恽:“你怎么能这么说呢?谁愿意多做作业了?”
    “没错,八弟啊,我不是太喜欢做作业。”李愔也道:“到时候你就少留一点吧。七弟喜欢做作业,你就单独给他留一点。”
    “谁喜欢做作业了?我才不喜欢做作业呢。”李恽瞪着李愔,又笑眯眯的对李贞道:“八弟啊,你看咱们关系这么好,能不能将我们的作业免了啊?”
    “是啊是啊,八弟,作业就免了吧?”李佑也凑过来道。
    “没错,咱们兄弟之间说作业就太见外了不是?”李愔也附和李佑的话。
    “想都别想。”李贞毫不留情的拒绝道,还想不做作业,怎么那么会想呢?
    “作业是不能少的,不然父皇会找我麻烦,但少留一点还是可以的。”
    “也行吧。”知道不做作业成了妄想,李佑三人就开始安慰自己:“少留点就少留点吧,只要比别的先生留的少就好。”
    “放心吧,我心理有数的。”玲珑又烤好了一大把羊肉串,李贞分给三人:“而且我的教学方法和那些老学究不太一样,你们肯定会喜欢的。”
    “才怪。”三人心中如此想到,一想起自己等人将要被眼前的弟弟教育,三人便没有一点胃口,羊肉串在他们嘴里如同嚼棉花,没有半点香味。李贞看着他们没有胃口的模样,暗自偷笑,等过几天你们就知道我的好处了,话说自己应该准备哪一本教材呢?李贞也陷入了苦恼之中。
    前世李贞接触过的启蒙读物有很多,最著名的莫过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以及专门教人吟诗作对的《笠翁对韵》、《声律启蒙》、《训蒙骈句》。前三者被称为‘三百千’,后三者更是被称为‘吟诗作对三基’,都是启蒙必读之物。
    “五哥,你们都已经识字了吧?”
    李佑道:“《千字文》已经学完了,大部分字已经都认识了,先生正在教我们作诗。”
    “我明白了。”既然是作诗,那么再没有比《声律启蒙》更好的了。‘三基’虽然都是诗词启蒙教材,但是各有侧重,各有千秋。
    其中《声律启蒙》以重点掌握格律的概念,是最简单的,先学这个会比较容易上手。然后再学《笠翁对韵》,《笠翁对韵》以求在诗词中学会用典故,这个要比《声律启蒙》难一点,而且里面好多典故都是唐朝以后的,李贞需要将不合适的地方修改一下。
    最后学习《训蒙骈句》,《训蒙骈句》按韵部的顺次,由三言、四言、五言、七言、十一言的五对骈句组成一段,每韵三段。学会这个,基本就已经对诗词对联有一个概念了,以后只要勤加练习,吟诗作对并不是难事。
    送走李佑三人,李贞回屋开始默写《声律启蒙》,《声律启蒙》里面也有一些典故需要更改,比如‘伯乐马,浩然驴’中的浩然驴,此时还只是唐初,孟浩然他爹都还没有结婚呢,这个是必须要改的,好在历史上和驴有关的名人比较多,此处就给他改成了“伯乐马,诸葛驴”,取自诸葛瑾之驴的典故。
    等李贞抄完《声律启蒙》已经是三更天了,李贞改完《声律启蒙》小眯了一会,天就已经大亮。吃过早饭,在心中算了一下时间,李世民应该已经下朝了,便领着小福子带着食盒往御书房而去。

第十四章 忽悠李世民
    第十四章忽悠李世民
    到了御书房,李世民果然已经坐在那里了,只是脸色不太好:“父皇!”声音甜得连李贞自己都大呼受不鸟,浑身起鸡皮疙瘩。
    “贞儿,你怎么过来了?”看到李贞,李世民臭着的脸色才阴转晴。
    “父皇刚刚下朝,想来还没有吃饭,孩儿是给父皇送饭来了。”
    李世民乐了:“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说吧,找父皇来什么事啊?”
    “父皇不吃就算了。”李贞不乐意道:“我给母后送过去了。”
    “谁说父皇不吃了?”李世民抢过食盒:“只是父皇平时吃你一顿饭实在是不容易,你突然给父皇送过来这么多好吃的,父皇还以为你有什么事找父皇呢。”
    “嘿嘿嘿。。。。。。”李贞不好意思道:“孩儿还真有一件小事找父皇。”
    李世民刚将食盒打开,闻言手中一顿:“什么事啊?说来听听,父皇看看你的事值不值这份饭菜?”
    “孩儿是有一件好事找父皇,又不是求父皇办事的。”李贞撇撇嘴道。
    “好事?什么好事要找父皇?”
    “咱先不说这个,父皇刚才脸色不好,难道还有人敢惹父皇生气吗?”李贞问道。
    李世民摆摆手:“都是些朝堂上的事,说了你也不懂。”
    “那孩儿就不问了。”李贞也不多问,朝堂离他还太远,不是现在的他能管的。
    “不说父皇的事了,倒是你,你不是说有好事吗?到底是什么好事?”
    李贞掏出《声律启蒙》递给李世民:“父皇,这是孩儿抄写的《声律启蒙》,孩儿过两天去蒙学就准备用着本书当教材,父皇看看行不行?”
    “《声律启蒙》,是干什么用的书?”李世民接过书看了一眼,就是这一眼,让李世民再也顾不得说话,完全选了进去,良久,李世民读完《声律启蒙》抬起头道:“贞儿,这是老神仙给你的书?”
    “是啊。”李贞点头:“孩儿写了很久才将它写下来呢。父皇,孩儿可以用吗?”
    “当然可以,不但你要用,朕还要让全天下的孩子都要读这本书。”李世民豪情万丈道。
    “可以。”李贞就等他这句话呢:“父皇想用什么东西换?”
    “我。。。。。。”李世民才想起来,这书还不是自己的呢。
    斟酌了一下,李世民用商量的口气道:“贞儿,这本书对父皇很重要,也正是太过重要,所以父皇暂时想不出什么东西能抵的上这本书。你看,能不能暂时先欠着?”
    “和《声律启蒙》差不多的书一共有三本,另外还有几本和《千字文》差不多的,还有几本专门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的书籍,还有。。。。。。”
    “停!停!停!”李贞越说,李世民额头上的汗水就越多,最后实在是受不了了,连喊了三个停:“贞儿,这都是老神仙留给你的?”
    “对啊,孩儿可是全都学会了,作诗写文章就像和水一样简单。”李贞毫不脸红的吹擂道:“所以,父皇想要欠到什么时候?又准备用什么东西做抵押?”
    “这个。。。。。。”这就好比你已经三天没有吃饭了,此时有一块肥肉在你面前,自己正准备吃,然后有人告诉你这块肉需要你用东西换,这东西的价值还必须抵的上这块肉在你心中的价值。李世民就是那个饿了三天的人,那些启蒙读物就是那块肥肉,所以李世民心中这个纠结啊。
    “贞儿,你觉得什么能作为抵押呢?”李世民实在是不知道该用什么东西换,只好将皮球踢给李贞。
    李贞哪知道什么东西能换啊,好在他是小孩子,可以用必杀技,将手臂支在腮帮子上,睁大了眼睛看着李世民:“孩儿也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