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南皇-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老夫子说不出话了,李贞说的的确有道理,想了半天:“如果是假的,这句话又怎么能从古时传到今天?”这已经是求教的语气了。
    “这句话能从古代传到现在自然有它的道理,说不定圣人真的说过这几个字也不一定。”
    老夫子被李贞的话弄糊涂了:“你不是说圣人没有说过这句话吗?”
    “我只是说圣人的确说过这几个‘字’,不代表他说过这句话。”李贞也来劲了,绕着课堂边走边解释道:“或许圣人的确说过这句话,但是因为后人断句错误,所以使大家对这句话产生了误解。”
    “断句?”老夫子眼睛一亮,古代可没有标点符号,怎么断句全凭自己摸索,偏偏汉语博大精深,标点点在不同的位置就会产生不同的意思。
    “不错,‘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样读的话的确是‘妇女和小人很难伺候,你和他们过于亲近了,就会对你不尊重;过于疏远了,又会抱怨’的意思。但是。。。。。。”李贞话音一转:“如果将女子二字隔开,也就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这句话的意思就会大变。句子中的‘女、子、小人’三者正和‘同创、父兄、在旁’三者。韩非子曾经曰过八奸,‘凡人臣之所道。成奸者有八术:一曰:同床;二曰:在旁;三曰:父兄;四曰:养殃;五曰:民萌;六曰:流行;七曰:威强;八曰:四方。
    何谓同床?曰:贵夫人,爱孺子,便僻好色,此人主之所惑也。托于燕处之虞,乘醉饱之时,而求其所欲,此必听之术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使惑其主,此之谓同床。
    二曰在旁。何谓在谤?曰:优笑侏儒,左右近习,此人主未命而唯唯,未使而诺诺,先意承旨,观貌察色以先主心者也。此皆俱进俱退,皆应皆对,一辞同轨以移主心者也。为人臣者内事之以金玉玩好,外为之行不法,使之化其主,此之谓在旁。
    三曰父兄。何谓父兄?曰:侧室公子,人主之所亲爱也;大臣廷吏,人主之所与度计也。此皆尽力毕议,人主之所必听也。为人臣者事公子侧室以音声子女,收大臣延吏以辞言,处约言事,事成则进爵益禄,以劝其心,犯其主,此之谓父兄。’孔圣人是以此三者劝慰君王,乃是提醒君王留意身边的三种奸人,乃是一句劝君圣明的警句啊。”
    话说完了,李贞也正好绕了课堂一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再一看周围的人,一个个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自己,很明显他们打心里更偏向于李贞的推断,如果不是心中偏向李贞,恐怕早就有人站起来反驳他了,可是李贞的话偏偏又和自己从小接触的观点截然相反,这让他们纠结欲死。
    被大家看得有点不好意思:“先生,不知学生的推论是否有那么一点道理?”
    老夫子面无表情的看了李贞一眼:“老夫突然有点急事,这一节课改成自习。”说完头也不回的出了课堂。
    “。。。。。。”这老头什么意思,李贞将求救的目光看向长乐。
    “八弟,你怎么能对李夫子说这样的话?”
    “我说什么了?”李贞有点莫名其妙,自己只是将自己的观点说出来,有什么不对吗?
    李恪扭过头对李贞道:“八弟你不知道,李夫子是出了名的老顽固,老夫子是被你气着了。”
    “这有什么可气的啊?”李贞还生气了呢:“他不同意我的推论就不同意呗,我自己同意就可以了。”
    李恪苦笑:“但是老夫子甚是古板,你的观点和他不一样,他会一直教导你,直到你承认他的观点是对的。”
    “哪有这么奇怪的夫子啊?”
    “很遗憾,李夫子就是这样的人。”
    “如果我一直不同意呢?”
    李泰插嘴道:“他每天问你一次,你只要不承认,他就会拿戒尺打你的手心,一直打到你承认为止。”
    “那我同意就是了。”李贞无所谓道。
    “欸?”李恪、李泰、长乐和长孙冲以及听到他们谈话的勋贵都惊讶的看着李贞。
    “八弟,你难道不应该坚持己见吗?”李恪问道。
    “但是打手心很疼的。”李贞苦着脸道:“大不了我表面上承认,心里坚持自己的观点就是了。”
    “但是这不是君子所为啊。”李恪有点接受不了。
    “我又不是君子。”李贞指着自己:“我是小孩。”
    “我。。。。。。”李恪差点被李贞呛死,别人也都是一副接受不了的样子。倒是长乐几个女孩子眼睛一亮,纷纷声援李贞:“没错,八弟只是小孩子,就算说了谎,父皇也不会怪罪的。”
    “姐姐们说的对,小孩子犯错,就连神都会原谅的。”李贞道:“再说,先贤说的好‘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嘛。”
    “这话说的好。”李恪很认同李贞这句话:“这是哪位先贤说的?”
    “还用问吗,三哥。”李泰吃味道:“肯定是老神仙的传承啊。”
    李贞立刻点头:“没错,这句话直接就在我脑海里出现的。”
    “真是羡慕八弟,能得到老神仙的传承。”李恪也是羡慕得很。
    “那八弟到底都会些什么啊?”长乐问道:“真的只有美食大全吗?”

第八章 神功
    第八章神功
    “完整的传承暂时只有美食大全,我这几天整理了一下记忆,发现还有不少零碎的传承。”李贞眼睛都不眨:“比如刚才那句海阔天空,就是其中之一。”
    “可是八弟,你为什么不选别的传承,只选了一个美食传承呢?”李泰开始挑刺,这几天李贞的传说传的到处都是,把另外几位兄弟的风头都给遮住了,特别是李泰,在李贞之前李世民的众多儿子里只有太子能比得上他,别的兄弟都远不及他,现在倒好,李贞一出,群雄辟易啊。
    “美食大全不好吗?”李贞反问道:“至少我就从美食大全里找到了硝石制冰的方法,让天下黎民安然度过夏天,还有果汁也是消暑利器,这样不好吗?”
    “我。。。。。。我没说不好。”李泰瞬间被李贞将军,他可不敢说硝石制冰不好,他身材肥胖,夏天对他来说最是难熬,他现在指着硝石制出来的冰过夏呢:“但是我觉得吧,美食毕竟是小道,八弟当时你怎么没有继承一些兵书战册或者治国之术呢。”
    “我也想啊,但是传承这东西又不归我管。”李贞摊摊手:“是美食大全选择了我,又不是我选择了美食大全。再说四哥你也不要小看美食大全,俗话说医食不分家,很多食物本身就是药材,而且美食大全里还记载了不少药膳的食谱,这些都是能归于医学一道的。”
    “真的吗?”长乐睁大眼睛道:“好多食物都能当药材用吗?”
    “没错长乐姐姐。”李贞连点着小脑袋:“就像梨子梨子有润肺止咳的效果,母后有气疾,我就建议她多喝梨汁,对母后身体有好处的。”
    “原来母后喝梨汁是八弟你的建议啊。”长乐恍然大悟:“我还以为是太医的方子呢。”
    “是啊,正是我出的注意。长乐姐姐你不是也有气疾嘛,多喝一点梨汁,吃一些梨子都对身体有好处。”
    长乐点点头:“我已经在喝了,不过说真的,喝完梨汁我真的觉得气顺了很多。”
    “嗯,还有萝卜,萝卜能生津止渴,也要多吃点。”李贞吩咐道。
    “我记得了,太医也这样说过,但是萝卜不好吃。”
    “天底下没有不好吃的菜,只有做不好菜的人。”说完这句话的一瞬间,李贞觉得自己人格得到升华,自己在这一刻已经变成一位圣人。。。。。。以上纯属废话,想了一下:“我今天的饭菜里有一道萝卜炖羊肉,一会儿给长乐姐姐你吃吧。”弘文馆学子们的中午饭是由尚食局统一提供——李贞除外,他的饭菜是自带。
    “那怎么行?我吃了,贞儿你怎么办?”长乐虽然非常想吃,但是又不好意思。
    “没事。”李贞摆手道:“玲珑帮我做了很多菜的,少吃一道没什么的。”
    其实他并不是太喜欢萝卜炖羊肉,他更想吃的是萝卜炖排骨,只是猪肉在这个时代是贱肉,就连百姓都不是太常吃,更别说是皇家了,而且这时候的猪都是没有经过骟割的,吃起来有一股骚膻味。
    “那,就多谢八弟了。”长乐还是有点不好意思:“早就听说八弟的饭菜比尚食局的还要好,今天我可要好好尝尝。”
    “尚食局的饭能叫饭吗?”李贞苦着脸:“我在灶台没有垒起来的时候吃了两天,说实话,也就能入口而已。”
    “呵呵呵。。。。。。”长乐掩嘴娇笑不已。
    “真的,一样的材料玲珑做的比他们好吃两倍。”李贞眨巴着眼睛,‘认真’道。
    “好好,那我一定要好好尝尝。”
    “三哥,你要不要?我今天带的多。”招呼完长乐,李贞又转头问李恪,李恪算是李世民所有儿子中最有才能的一个了,而且身负两个皇朝的血统,身份最是尊贵无比,但也正因为的血脉导致了他的悲剧,因为他永远不可能当太子——大唐的臣子们绝对不会允许自己造反对象的后代当上皇帝的。
    “也有我的份吗?”李恪惊喜的问道。
    “当然有了。”
    “那我尝尝。”李恪挫着手道,他现在也不过十一岁,又怎么可能挡得住李贞的美食诱惑呢?
    李贞又看了看李泰,看他的体型就知道这是一个吃货:“四哥要不要来?”
    “好啊好啊。”李泰也顾不得吃李贞的醋,此时还是吃饭更重要。然后李贞又邀请了几位姐姐,她们也都同意了(因为查不出来李佑、李愔和李恽的出生年月日,只能当他们如今还在‘小学’读书)。这是李贞故意的,他今天做这么多饭菜就是为了和几位哥哥姐姐打好关系。
    “哇!好香啊。”豫章是在座中除了李贞最小的,闻到李贞饭菜的香味,口水就止不住的向往外流。
    “好吃的话豫章姐姐就多吃点,不够我这里还有。”李贞又给豫章拨了些肉。
    “不用了,有蒸饺和鱼头汤就够了。”几位皇子公主的家教都很好,虽然李贞一招呼着大家多拿一点,但是每个人都只是挑了两份。
    “好好吃。”南平先尝了一口兰州拉面,顿时眼睛一亮,觉得十分好吃。
    “姐姐喜欢就好。”
    “八弟,我恨你。”李泰吃了一口葱爆羊肉,顿时泪流满面。
    “为什么啊?四哥。”李贞当然知道李泰为什么恨自己,这个梗在后世已经玩烂了,不过还是故意问道。
    “你让我吃这么好吃的菜,我以后还怎么吃得下尚食局的饭啊?”李泰这话确实是真心实意,李贞的饭菜可比尚食局的高了不止一个档次,以他那吃货的属性,吃了李贞的饭,别的饭菜怎么可能还咽得下去?
    “哈哈哈。。。。。。”所有人笑成一片。
    “不用担心,只要四哥愿意,我天天带给你吃。”
    “天天带就不用了。”李泰鼓囊着腮帮子道:“只要能隔个三天两头的给我做一顿就可以了。”
    “没有问题,诸位哥哥姐姐谁想吃什么提前给我说一声,我吩咐玲珑帮你们做。”李贞拍着胸脯道。
    。。。。。。
    “当!”下午钟声响起。学堂里的杂乱声消失不见,所有人都危襟正坐。随着钟声落下,一个夫子走进学堂。
    “夫子好。”
    “都坐下吧。”
    “谢夫子。”
    “今天我们学习。。。。。。”这位夫子好像对上午的事情一无所知,并没有提起此事的意思。但是李贞却不这么认为,因为就在一刻钟时间里,这位夫子已经看了自己三次了,不是轻轻的扫一眼,而是死死的盯着李贞看,每一眼都要停留十秒钟以上,仿佛要挑李贞的毛病。
    可是李贞却更胜一筹,他知道这位夫子是在找茬,但是他不怕,因为他前世十几年学生生涯,早就练就了《睁着眼睛睡觉神功》、《睁着眼睛说瞎话神功》、《睡觉走路神功》、《站着睡觉神功》。。。。。。除了流川枫的《睡觉骑单车神功》没有练成以外,别的学子必备神功都学得差不多了,《睡觉骑单车神功》实在是太过高深,李贞的修为还不到家,因此没有练成,甚憾。
    李贞没有猜错,这个夫子确实是在找李贞的麻烦,今天上午课还没有上完,李夫子就气哼哼的回来了。问他缘由,原来是一个新学员离经叛道,将《论语》上的一句话解释成了完全相反的意思,具体是哪一句李夫子却没有明说,但是对于这种侮辱先贤经典的学生,所有夫子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打压,坚决彻底的打压,这位王夫子就是他们的先头部队。
    王夫子注意李贞很长时间了,希望李贞露出破绽,他好加以惩罚,但是李贞表现的很好,一直仰着头睁大眼睛盯着自己听课,没有一丝一毫不耐,不得已之下王夫子只好祭出夫子的法宝——提问:“李贞,你来解释一下‘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这句话的意思。”
    李贞毫无动静。
    “李贞,李贞。。。。。。”王夫子大怒,走到李贞面前,猛地一拍桌子,桌子发出巨响,李贞条件反射一样站起来:“在的老师。”
    然后才从睡梦中觉醒。

第九章 刁难
    第九章刁难
    “你刚才怎么回事?”王夫子质问道。
    “先生的课讲得太好了,学生听得如痴如醉,宛如进入仙境,腾云驾雾,十万八千里。。。。。。”李贞这话表面意思是在夸王夫子讲得好,自己听得如痴如醉,但更深层的意思大概就是你丫的讲的什么我根本就没有听懂。
    “停!停!停!”王夫子一连叫了三个停:“那你解释一下‘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这句话的意思。”
    这句话出自《礼记》,问题是他根本还没有讲到这一句呢,分明就是在找茬。
    李贞很诚实:“先生,学生今天才来上课,之前根本就没有接触过《礼记》,先生今天还没有讲到这里,学生如何会知道这句话的意思?”
    “你不是有天书吗?”王夫子冷笑道。
    “学生只记了本《美食大全》,别的还没有回忆起来。”麻蛋,这是明目张胆的为难学生啊,连皇子公主都欺负,放到外面还不得杀人啊?
    “贪图美食,该打。”王夫子扬起了戒尺,说到底他还是想揍李贞一顿。
    “贪图美食没错。”眼看他连戒尺都要举起来了,李贞立刻道:“孔子曰:‘食色,性也。’我贪图美食又有什么错?”
    “那顶撞夫子总没错了吧?”王夫子立刻又找了一个理由,不论怎么样,今天他是肯定要打李贞一顿的。
    “没错。”李贞伸出手掌,乖乖的领了十下戒尺,王夫子下手特狠,打得李贞眼泪都流出来了。
    “以后都要好好听课,夫子的话不一定都是对的,但是圣人的话却是不会错的。”王夫子若有所指,然后继续讲课。
    下了学,李贞就被大家围住了,长乐看着李贞发紫的手心:“夫子太过分了。”
    “我算是看出来了,这夫子就是专门找八弟的茬的。”李泰恨恨道。
    “我要告诉父皇。”南平气氛难平。
    “不行,父皇就算知道夫子错了也不会惩罚夫子的。”李恪摇头道:“就算是夫子错了,父皇也不敢轻易的惩罚他们,夫子教训学生是应该的,如果因此反而被父皇惩罚,这个名声传出去可不好听,而且以后的夫子恐怕也不敢来教授我们的课业了。”
    “可是这样也太过分了。”襄平愤懑不平道。
    “大家不用担心,我大不了不上这个学就是了。”李贞却极为洒脱道,大不了老子不干了,不伺候你们还不行吗?
    “那怎么行?”长乐劝道:“学还是要上的。”
    “不用上了,夫子这一顿打将我的知识给打出来了一部分。”
    “诶?”大家齐声惊咦,这话是啥意思?
    “八弟,你什么意思?”李泰瞪着眼睛问道。
    “也就是说,我现在的知识量已经不比普通学子差了。”李贞耸耸肩道:“不信你们可以考考我。”
    “怎么可能?”
    “简直是难以置信。”
    “还有这样的事吗?”
    “我这就向父皇报喜去。”
    “我也去。”
    “等等我。”
    。。。。。。
    “你是说,你夫子惩罚了你,反而将你的知识给打出来了?”李世民也是目瞪口呆。
    “是啊,父皇,但是那个夫子可不是好东西。”李贞生怕李世民赏赐那个王夫子,连忙告黑状。
    “怎么不说好东西了?人家虽然惩罚了你,但是也算是间接的帮助了你,难道你还要怀恨在心?”李世民有点不满意了,小心眼在皇家可不是什么好毛病。
    “真的不能赏他啊父皇,我跟你说啊。。。。。。你说这王夫子可不可恨?”李泰飞快的将事情的原委说了一遍,俗话说吃人嘴软,自从吃了李贞的饭,吃货李泰对李贞是好感大增啊,此时迫不及待的帮着李贞说话。
    “恪儿,青雀说的可是真的?”李世民的心里也不痛快了,哦,我让你教育我儿子那是相信你,你倒好,讲课讲不过我儿子,你就直接在肉体上收拾他,这是一个夫子能做的事情吗?你口口声声满嘴先贤,但‘以理服人’可也是先贤的话啊,怎么就没见你恪行呢?
    “是真的,父皇,所有人都可以作证。”李恪作证道。
    “可恶至极。”李世民听了也十分生气,但随后又苦笑道:“但是我真的不能惩罚他。”
    “我也没叫父皇惩罚他。”李贞拉着李世民的袖子道:“孩儿只是希望父皇允许我不用上课就可以了。我如今的学识并不比王夫子差,根本就不用上课。”
    李世民捻须思考了一阵:“不是父皇不相信,只是贞儿你的际遇实在是过于离奇。”
    “不如父皇考考我?”李贞提议道。
    “光是父皇考你恐怕难以服众,明天我会请几位大学士过来当你的主考官,若是你能通过他们的考验,到时候别说不用上课,你就算是给哥哥姐姐们上课业不是不可以。你,有没有信心?”
    “有。我一定会通过考试的。”李贞没有说大话,他是真的有信心。
    他前世有一个女朋友就是出生于书香门第,为了追她,李贞是费了老鼻子劲了,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了一番中文,四书五经只是小意思,其余百家经典也都有所涉猎。要不然也不会随口指出《论语》中的谬误,并且引申出《韩非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
    “有志气。”见到李贞信心满满,李世民更高兴了:“你回去准备吧。”
    “是,儿臣告退。”
    “父皇,要是八弟真的通过了考试,您真的准备让八弟当我们的先生啊?”了走了,几位哥哥姐姐都还在,几个人互相对视一眼,由最年长的李恪开口。
    “怎么,你不乐意?”李世民故意问道。
    “那倒不是,只是。。。。。。”李恪有点难以启齿:“只是。。。。。。”
    “只是你们都是哥哥,被弟弟教书,还要称弟弟为先生,觉得面子上过不去,对不对?”李世民一眼就看穿了李恪的小心思。
    “这个。。。。。。”
    “学无先后,达者为师。。。。。。”李世民指着几个人一通乱喷,直说的他们满面通红,为自己的想法羞愧不以才道:“放心吧,不会让贞儿教你们的,我只是打个比方,不过要是贞儿愿意的话,让他教教佑儿他们还是可以的。”
    ‘那您说这么多干什么啊?’李恪几人泪流满面,同时又有点庆幸,庆幸的同时又对李佑他们充满同情,但是俗话说死道友不死贫道,五弟、六弟、七弟,你们慢慢熬吧。
    “什么,你说的是真的?”李恪和李愔是亲兄弟,身为哥哥,他觉得有必要让自己的弟弟为将来的悲惨生活早做准备,果然,听完李恪的消息,李愔满脸惊恐的看着李恪。
    “我有必要骗你吗?”
    “八弟真的要当我的先生?”
    “只是有这个可能。”李恪坏笑道:“八弟只有在通过考试,并且同意了的情况下,才能当你的老师。”
    “那你觉得八弟通过的可能性大不大?”李愔立刻小心翼翼的问道,心里却在祈祷。
    “很大。”这是实话。
    “能不能让父皇收回成命?”李愔的声音都在发颤。
    “你说呢?”
    “不要啊。”李愔悲惨的哭了起来:“就没有解决的办法了吗?”
    “如果你能升入弘文馆就可以了。但是。。。。。。”李恪满脸同情的看着李愔:“你门门功课都不及格,你让先生怎么同意你升入弘文馆?”
    “不!!!”李愔的叫声惨不忍睹。
    “这能怪得了谁?你不上课,反而到处玩耍。”李恪拍了拍李愔的肩膀:“现在报应来了。”
    “天啊!老天爷,算是我李愔求求你了。”李愔噗通跪在地上,一边磕头一边向老天爷祈祷:“求求你不要让八弟通过考核,就算他能通过考核,你也不要让他答应父皇,算是我求求你了。”
    为了显示自己的诚心,李愔也算是拼了,每一个响头都是磕的梆梆直响,丝毫没有作假。李愔是李世民十四个儿子中最不服管教的一个,也是李世民最讨厌的一个,以至于让他说出了“禽兽调伏,可以驯扰于人;铁石镌炼,可为方圆之器。至如愔者,曾不如禽兽铁石乎!”这样的话,可见对自己这个儿子有多么失望。可是谁也没想到,一个李贞竟然将李愔克的死死的,李世民要是知道,恐怕不会经过李贞的同意,直接下圣旨将李贞调入‘小学’,专门来管教李愔了。

第十章 考核(上)
    第十章考核(上)
    李恪又安慰了李愔一阵九离开了,他还要通知李佑和李恽呢,只留下了哭天抢地的李愔。
    李恪进入李佑的寝宫,没过一会儿,李佑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便响彻云霄,显然是得到了消息,然后是李恽,同样如此。
    第二天天气很好,房杜二人下完早朝正准备回去,有小太监上前道:“房大人,杜大人,皇上有请。”
    “皇上找我们有什么事吗?”路上,房玄龄问小太监。
    “奴婢也不清楚,不过好像和八皇子有关。”小太监低声回答道。
    “八皇子?”房杜二人对视一眼,八皇子的神异他们也都听说了,硝石制冰法他们也都见识过了,不知这个八皇子又出什么幺蛾子了?
    杜如晦问道:“八皇子怎么了?”
    “这个奴婢真的不清楚了。”
    来到御书房,李世民已经等着了:“二位爱卿稍等一下,还有几位爱卿没有过来。”
    “是。”二人等了一会儿,孔颖达、阎立本、虞世南以及诸遂良四位大臣陆续走进御书房。
    见人都来齐了,李世民道:“诸位爱卿,朕八子贞年纪幼小,却狂妄无比,得了仙人传承之后更是如此,自言学通天人,文辞风流天下无双,甚至不愿读书。朕欲给此子一个教训,让他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诸位爱卿都是学究通天的大学士,朕便提议由几位爱卿出题给贞儿回答,若他能通过诸位爱卿的考验,朕便许他不再读书,要是通不过,便要略施惩罚,不知诸位爱卿可愿当这个考官?”
    “臣遵旨。”在场的都是老狐狸,皇上什么意思自然都明白。
    “传皇子贞。”
    “是。”
    不大功夫,李贞便来到御书房,来的不光是他,他身后还跟着燕妃和长孙。
    “见过父皇,见过几位大人。”李贞很有眼色的行礼。
    “贞儿免礼。”
    “见过八殿下。”
    “贞儿,这几位爱卿都是有大学问的人,你可要想好了。”李世民开始给李贞施加压力了。
    “儿臣已经想好了。”李贞毫无惧色。
    “那就开始吧。”
    几个大臣互相对视一眼,孔颖达站出来道:“就有老臣考较一番殿下的《论语》吧。”
    “有劳先生了。”李贞连忙施礼。
    “嗯,‘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下一句是什么?这一句是什么意思?”孔颖达很满意李贞的知理,但出题上却未见丝毫留情。
    李贞回忆了一下:“‘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这话的意思是吃简陋的食物和凉水,弯曲手肘当做枕头,也乐在其中啊,用不正当的手段使自己富有、尊贵,这对我如同浮云一般。”
    “嗯。”孔颖达很满意,李贞的回答很快,不见一丝卡顿,这说明李贞是真的把学问学透彻了,继续问道:“‘邦有道,贫且贱焉,耻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的上一句还有意思。”
    “‘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意思是“坚定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治国与为人的大道。不进入动荡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国家有道就出来做官;国家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有道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无道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李贞依旧回答的很流畅。
    “孝子之至,莫大乎尊亲;尊亲之至,莫大乎以天下养。下一句及释义。”
    “为天子父,尊之至也;以天下养,养之至也。意思是孝子行孝极点没有超过尊奉双亲;尊奉双亲极点没有超过用天下来奉养父母(瞽瞍)作了天子父亲说尊贵了极点了;(舜)天下来奉养说奉养极点了。”
    “。。。。。。”《论语》算是简单的,李贞记得也很牢靠,回答的很好,孔颖达非常满意,对李世民道:“陛下,殿下对《论语》的理解很透彻,老臣这里算是过关了。”
    “有劳爱卿了。”李世民心中美得要命,脸上却不动声色。
    孔颖达过关,诸遂良站出来:“陛下,就由臣来试试殿下的书法吧?”
    “准。”
    诸遂良对李贞道:“请殿下默写一遍《关雎》。”
    “是。”《关雎》并不是太长,李贞很快就默写完毕。诸遂良一遍看李贞的书法一边点头,李贞的毛笔字虽然不是什么名家,但也勉强能入得了眼,对于他诸遂良来说不算什么,但是却要比一般的学子强得多。
    “陛下,八殿下的字很是难得,只是稍欠火候,只要勤加练习,超越王右军也不是不可能。”诸遂良对于李贞的书法评价很高,盖因为李贞的书法虽然依旧稚嫩,但却走出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路子。
    须知自从王羲之以来,世间学字者不论怎么改变,总都带有一丝王氏书法的影子,这是因为天下学子十有八九都是学的王羲之的书法,当然逃不去王氏书法的框架,更别提独树一格自成一家了。但今天从李贞这里,诸遂良却看到了一条不同的例子,或许这就是脱离王氏框架的契机也说不定。
    “爱卿过奖了,贞儿的字虽好,却远远不及爱卿的。”李世民也是识货的,自然知道李贞的字有多大的发展前途,心里乐开了花,嘴上却依旧谦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