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2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然让你们好好的休息个够。”
“是,多谢两位国公。”秦琼都把话说到这里了,莫无为还有什么可说的?何况他也很想弄明白袭击自己的敌人到底是谁。至于兄弟们休息的问题——大海上那么长时间都熬过来了,还会在乎这么一丁点时间吗?
而且莫无为很清楚,不光是自己,大家都很想弄明白敌人的身份,否则就算是死了也不甘心,现在既然有机会弄清楚敌人身份,就算是晚休息一会儿,他们也是能理解的。
随着最后一个活人走下横行号,两个小队的士兵进入横行号中,开始搬运船上的东西——其实船上也没有什么东西了,因为随着船只受损,船舱大量进水,虽然经过补救勉强修好,但是随时也会破裂,因此为了降低横行号的重量,也是为了降低吃水深度,船上的大部分东西早就已经被抛弃,不光是此行的收获,就连大量的粮食和水在保留足够回到大唐的数目之后,剩下的也都被莫无为力排众议扔下了大海。
因此此时的船上除了船员之外,就只有必备的一些修船工具以及修船材料,还有最后的他们此行的缴获,也就是为了弄明白敌人的身份,而特意保留的敌人的尸体和武器了。
“启禀国公,这就是我们敌人用的兵刃,和我们的装备倒是很像。”随着一个箱子被抬下来,莫无为立刻介绍道:“他们的兵器其实和我们的兵器也差不多,属下是没有看出什么来,二位国公见多识广,或许可能认识。”
秦琼随手拿起一柄刀仔细看了看,又和尉迟恭对视一眼,然后将刀放下,摇了摇头道:“都是前隋时期的制式兵器,前隋遗留到现在的兵器很多,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没错,实际上前隋时候的兵器产量很高,在现在的很多府兵中也都还在用的是隋朝的兵器。”尉迟敬德补充道:“如果光是靠着这点兵器的话,那我们就真的什么也看不出来的。”
“还有这个。”莫无为也不失望,而是转身又打开一个箱子,取出一把奇怪的兵刃:“这是我们船长斩杀的对方的一个头目,也正是因为此人被杀,敌人才疯狂起来的,专门朝着我们船长杀去,最终导致船长陷入重围,战死殉职……船长战死之后,我们都慌了神,且战且退结果又遇上了大风暴,在颠簸中尸体大部分被狂风卷走,包括那人和船长的尸首,我们及时抢救也只留下了这一把兵器而已。”
“这……”果然,秦琼一看到这把兵刃,顿时瞳孔一缩:“敬德快来看,是不是这个?”
“这东西怎么会出现在这里?这不是……”尉迟敬德惊呼道:“不可能,他们不是应该随着前隋的灭亡,已经全军覆没了吗?为什么还会重新出现?”
尉迟敬德早年间是铁匠,专门为人打造兵器,对各种兵器都有研究,后来发迹之后,也将这个习惯保留了下来,曾经对上至两汉三国南北朝下到今年刚刚生产的兵器都有研究,算是大唐勋贵中最顶级的兵器专家了。
而就是这样的兵器专家,在见到这把兵器之后,也是惊呼出声,可见这把兵器究竟有多不凡。
但要说这兵器有多么稀有也未必,实际上这把兵器虽然锋锐,但是实际上并不是什么神兵利器,也就相当于百锻兵器差不多。
唯一比较奇怪的可能就是这把兵器的造型了——这是一杆矛,却并不是长矛,长度只有六尺多一点,也就和一杆长枪差不多(长矛是很长的,丈八蛇矛就是明证),这也没什么,历史上的矛类兵器那么多,长矛只是其中一种罢了。
问题是就这么六尺多长的矛上,光是矛头居然就足足有两尺长,这几乎相当于一把剑的长度了,足足占了整根长矛的三分之一,矛头两面开锋,侧面有两道深深的血槽,锋刃下半段还有密麻的锯齿,隐隐泛着红色光芒,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把饮血无数的绝世凶兵……
这或许已经不能用正规的矛来定义这把兵器了,应该算是一把奇门兵器,一般人的人是用不了的,只有经过专门训练的人才会以此为兵器。
也正是这兵器的造型如此奇特,秦琼和尉迟敬德才能一眼将其认出来,因为这种造型特异的矛,其实是昔年间一支纵横天下无敌手的军队的制式装备,只是那支军队随着前隋的灭亡已经全军覆没了,这种兵器也应该消失了才对,怎么会重新出现?
再加上之前那一箱前隋兵刃,秦琼貌似想到了什么……
而这——其实才是秦琼二人如此惊骇的原因。
“二位国公莫非已经认出来了这把兵器,敢问这兵器究竟是何物?又是何人的装备?”莫无为见两人认出了这把怪异的矛,顿时心中一喜,连忙崔问道:“如果不涉嫌机密的话,属下恳求二位国公告知属下,属下弟兄死的实在是冤枉,就算最后不能报仇,我们至少也要知道我们究竟是死在谁的手中?”
“我们边走边说。”事情已经越来越严重,秦琼必须第一时间告诉李世民——或许殿下的少年军,要遇到对手了……
“是……”
第两百九十三章 天下无敌——果毅军
第两百九十三章天下无敌——果毅军
在去五庄观的陆上,秦琼重新拿起了那把怪矛对莫无为介绍道:“其实这兵器也不是什么机密的东西,只要是从前隋时期过来的军中老卒都会对其有印象,所以告诉你也无妨。
你应该是读过书的吧?
既然读过书,那就应该对前隋历史有过了解,那么我且问你,在前隋时期,隋炀帝曾经召集天下游侠死囚,许以生路,苦心训练,再配以最顶尖的兵器,练就了一支天下无双的军队,这支军队的名字你可清楚?”
“这个属下当然是知道的,这支军队名为果毅军或者果毅尉,也叫骁果军,乃是隋炀帝最为倚重的强军,纵横天下所向无敌,据说只有以军中悍卒练就的跳荡营能和其媲美,可惜跳荡营在三征高句丽的时候被损耗殆尽,果毅军就成了真正的天下第一强军。
后来隋炀帝巡视江都也都将其带在身边,因为长时间没有北归,果毅尉思念故乡,再加之后来瓦岗军逼近东都,炀帝无意西归,导致果毅军思家之心更切。后炀帝便以江都寡妇和未嫁女子强配给果毅军,使其在江都成家,但果毅军仍不愿留在江都,由是往往逃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三月,在司马德戡等的策划下推宇文化及为首,煽动果毅军兵变,并夜半闯入宫内,弑逆炀帝——真是可笑,这么一支无敌大军,居然弑杀了他们的主人,隋炀帝也是可怜可悲可笑啊……”
说到这里,莫无为嘲讽了两句,果毅尉号称大隋最可怕的凶兽,纵横天下无敌手,更被隋炀帝倚重为臂膀,却因为思乡问题而叛变,可怜隋炀帝一直到死都觉得难以置信(发时炀帝问究竟是何人主谋,叛贼司马德戡道:“普天同怨,何止一人”),也从侧面说明了隋炀帝究竟有多么的不得人心。
嘲讽完隋炀帝和果毅军之后,莫无为继续道:“后来宇文化及果然如约带着果毅军西归,但是当这支悍军走到洛阳东边的滑台(今滑县)时,由于军粮吃尽,就向瓦岗军占领的黎阳粮仓发起攻击,于是就和前来营救的李密大军在淇水两岸摆开了战场。
当时留守洛阳的皇孙越王杨侗在炀帝被弑后,已经继帝位而改元皇泰,世人称为皇泰帝。皇泰帝为了坐收渔翁之利,就派人招降李密,让李密全力攻打宇文化及的果毅军。李密也怕洛阳隋军在背后夹击自己,就立即应招,在童山下展开战斗。
李密知宇文军粮将尽,于是使出花招,假意与宇文和谈,并许诺借粮给宇文。宇文化及信以为真,大喜之下,允许部队放开吃喝,也许还举行聚餐之类,结果本来就所剩无几的军粮迅速耗尽。李密的计划是到宇文消耗完全部军粮后才翻脸,不料有部下叛变,把李密的花招告诉了宇文。宇文当然大怒,又知道军粮已无法支持,于是全军向李密进攻。
七月,双方在童山大战。归心似箭的果毅军与义军之冠瓦岗军苦战一天,瓦岗军几乎不支,李密本人也中流矢受伤,如果不是冀国公您(当时秦琼还在瓦岗)拼死保护,几乎被宇文军生擒。李密拼尽全力,才勉强击退了宇文的这次进攻。
虽然童山之战没有能击溃骁果军,但李密还是胜利了,因为果毅军已没有军粮,无法再与瓦岗军相持,童山之战后不久,果毅军自行崩溃,差点全军覆没,将领陈智略、樊文超(是当年守洛阳战杨玄感的大将樊子盖之子)、张童儿等纷纷投降李密,宇文化及只剩下两万残卒,逃奔魏县去了……
果毅军经此一役元气大伤,又分成了几部,慢慢的也就自此星散,再也没有重新组建。”
说到这里,莫无为又是一声感叹,道:“可惜如此精锐的果毅军没有输在战场上,却败在了宇文化及的无能指挥上,实在是可惜可悲可叹啊。”
“是挺可惜的,当年的果毅军可是所有军人的梦想啊。”秦琼也感叹道:“当年我年轻的时候可是相当崇拜果毅军的,甚至加入果毅军本身就是我的一个梦想,只可惜最后双方成了对头在沙场上血拼,一直到最后果毅军解散,我也没有机会加入。”
尉迟敬德也道:“是啊,我当年可是也非常想和果毅军较量较量的,但是我从军时间太晚,等我混出名堂的时候,果毅军早就没了,真是可惜。”
莫无为却忽然面色一变:“二位国公问属下这么多,莫非这把兵器是曾经的果毅军的装备?”
“没错,这杆奇特的矛其实应该叫做饮血矛,是隋炀帝集当时天下最著名的兵器大师,专门为果毅军设计的,凶戾非常,中者无救,可谓绝代凶器,再配合以此矛为基础设计的技击之术,果毅军才因此天下无敌。”秦琼沉声道:“后来这饮血矛随着果毅军的原本老夫还以为此生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把兵器了,谁知道今天居然又看到了,只是果毅军已经解散,这兵器应该也被销毁了才对,怎么会重新出现?”
“或许是民间遗留下来的吧。”尉迟敬德推测道:“当年的果毅军也并不是真的全军覆没,而是被解散了,有些人归隐山林,也有些人投靠了李密,这些人手中的一部分饮血矛或许并没有被毁掉,后来他的后人或者其他什么人出了海,也将饮血矛带走了。”
“但是按照莫无为所说,那个持饮血矛的人被杀后,敌人立马就像是疯了一样的围杀横行号船长,可见那人的身份在敌人中也是非常不凡的。”秦琼推测道:“因此我觉得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因为据我所知,当年的果毅军的高层都应该已经死绝了才对,包括后来投靠李密的那些人,也都在后来的战事中被厘米坑死了,这怎么想都不合理啊。”
“这些我就不清楚了,我们现在知道的情报太少了,还是直接汇报给陛下,让陛下亲自处理吧。”尉迟敬德本就没有什么智慧,对于这种烧脑子的问题更是头疼欲裂,想了一会儿没有头绪,索性也就不想了,还是丢给能想的人去处理吧。
“也对……”秦琼苦笑,没想到自己还没有自己兄弟想的明白,这种事情根本就不是自己能处理的,既然如此那自己为什么要操这份心?还是将这一切交给陛下才是正途啊。
第两百九十四章 恶吏害人(二合一)
第两百九十四章恶吏害人(二合一)
队伍很快就来到了五庄观,李世民亲自出手将所有的死者和活人都仔细的核对了一遍,发现并没有冒充之人,然后又亲自检查了一下横行号的缴获,可惜因为数量太少,和秦琼一样,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至于尸体上的刺青,也非常的奇怪,并不能解读,而且最后也被证明只是单独一例,并不能证明些什么——至少李世民的印象中,没有哪一个老对手的标记是这样的。
什么也没有看出来,结果自然是一无所获——自己的船队受到了袭击,找不到敌人也就罢了,偏偏连敌人是谁都不知道,这就更让人心中郁闷了,再加上那把饮血矛的出现,貌似给了李世民某种不好的暗示,因此导致他的心情非常的不美丽。
皇帝的心情不好,就会迁怒大臣,那么大臣们的心情自然也都不会好,大臣们的心情不好,就要找下面小官们的麻烦,小官们被无端怒斥,心情更不会好,他们的火气就只能让更下面的胥吏们承受,胥吏是连接百姓和朝廷的中间人,他们受了怒火,不敢向主官们报复,就只能朝百姓发泄,发泄的过了也没有什么关系,反正百姓是大唐的最底层,他们就算承受了怒火,也没有发泄的途径,更没有告发的途径,就只能在心底默默忍受着,于是整个越州城的气氛就变得怪异了起来,慢慢的这种怪异就变成了压抑……
这就是为何越州城气氛如此压抑的最主要原因……
萨伦舰队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李贞当然是知道的,甚至他早就有所猜测,而论心中的郁闷,他比李世民还要不爽,李世民不爽是因为大唐又出现了一个神秘而又强劲的敌人。
而李贞不爽的是,萨伦舰队可是他的舰队是,舰队上下从船长到水手都是他的人,如果这一整支船队都出事的话,那么光是死者的抚恤金,就要让李贞赔到肉痛,就更不用说他自己本身的的损失了——船队的损失就是一个不小的数字了,更要命的是根据莫无为所说,那股敌人是盘踞在越州到香料群岛的航路附近的,也就是说在没有剿灭那股敌人之前,岭南和香料群岛之间的航线就是不安全的,随时都可能会面临敌人的袭击,这就非常的操蛋了。
至于剿灭那股敌人?
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做起来又谈何容易?
而且最最重要的是朝廷对敌人了解太少,一直到现在都搞不明白对方究竟是什么人,他们到底和大陆究竟还有没有联系,他们盘踞在那里的目的是什么?究竟是萨伦无意中发现了他们的窝点,还是他们就是专门来找这支船队的麻烦的?
如果是前者还好一点,但如果是后者的话,那就可怕了……
如果他们是专门和李贞作对或者破坏大唐的南洋政策的话,那么此时就算李贞真的派遣军队过去,只怕也已经晚了——敌人不是傻子,在袭击了大唐的船队之后,他们根本不可能只盘踞在那座岛屿上不走的,游击战的道理太简单了,只要有一点沙场经验的人都会用。
所以说如果他们真的是在找李贞的麻烦,那么就算李贞按照莫无为提供的坐标派遣舰队前去围剿,只怕此时那里早已经是人去楼空了。
大海茫茫,如果敌人离开了原地,就算是李贞将自己麾下的所有军舰都派出去,想要找到对方也无异于大海捞针。
可是如果不将对方干掉,那么岭南到香料群岛的航线就会处于绝对不安全甚至是完全断绝的状态,就算李贞给出再大的悬赏,只怕也没有人敢走这条航线了。
至于派军舰护航?
这看起来是一个好方法,但是实际上却并不怎么行得通。毕竟之前的萨伦舰队里面也是有三艘军舰的,而且其中还有一艘三级战列舰,这可是足足有九十多门火炮,并有六百多水兵,再加上两艘四级战舰,也足足有七百多人(每艘三百五十人),火炮一百多门,这已经是一股不小的海上力量了,但就是这样的力量,却被敌人轻易干掉,就算敌人出其不意以及三艘军舰主动断乎的缘故,但是这也已经非常的可怕了。
何况一直到最后,莫无为都不知道敌人究竟有多少人,此次的袭击他们到底是不是倾尽了全力?那座岛上是不是还隐藏着更大的力量?
在没有弄明白这些之前,如果只是派遣几艘军舰护航只能是在找死,可如果要是让一整支舰队都出去护航一条航路的话——不说会不会惊吓到敌人,光是这阵势也未免也太奢侈了一点吧?而且军舰出航,每一次的消耗都是巨大的,如果这么来几次,李贞也要吃不消了。
但是如果不派遣舰队围剿的话,李贞却有一份担忧——如果敌人长时间没有收获,会不会袭击香料群岛?毕竟香料群岛的坐标并不难搞到,财帛动人心,只要出高价,有的是船员愿意赚这笔钱。
这可是李贞的命根子啊,偏偏此时香料群岛上的守军不多,一共只有一千多人罢了,敌人既然敢袭击船队,没道理他们不敢袭击只有一千人的群岛。
可一旦如果他们真的这么做,那么可就真的打中李贞的七寸了……
所以不派遣军队也不行……
李贞陷入了纠结之中,最后想了半天,他终于是下定了决心——舰队肯定要派,否则无法对萨伦舰队的船员以及死者家属交代。不过也不能就这么不明不白的派,必须在派遣舰队之前至少要弄明白对方的身份,就算弄不明白,也要等到萨伦船队回来,带回更多的消息后再说……
“最近城里的气氛怎么这么奇怪?”感受着身边压抑的气氛,李贞非常好奇的问道。
在床上修养了一个多月,李贞屁股上的伤终于好了,匆匆处理完公务就迫不及待的走出了五庄观,轻装简行,带了两个随从和几个侍卫就进入了越州城——这些日子他一直趴在床上,可算是将他闷坏了,再也没有了刚开始的自在,差点就憋出病来,现在身体终于好了,他自然迫不及待的要放飞自我,好好的在外面透透气。
但是一进城他就发觉了城中的不对劲,虽然越州城依旧是热闹如以往,无数百姓来来往往好不热闹,但是他却明显感觉的出来,来往的百姓们脸上却并没有带着一点笑容。
“还不是那些胥吏们干的。”旁边小安子哼哼道:“因为萨伦船队的事情,陛下非常的生气,于是将怒火转移到百官,百官又将怒火转移到了手下胥吏手中,胥吏自然不愿意吃这个闷气,于是又将怒火转移到百姓头上,只是胥吏们做的太过分了——这几天已经发生了好几起胥吏伤人的事情了,甚至有好几个人都死在了胥吏的手中。”
“该死,怎么没有人告诉我?”李贞脸色阴沉的冷呵道:“难道我没有交代过他们吗?无论大小,只要是出了人命的事情,都要汇报给我的,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殿下,现在满朝上下都被萨伦船队的事情刺激到了,上到陛下下到九品芝麻官,那脸色一个比一个臭,他们谁敢在这时候触碰你们这些大人物的霉头啊?”小安子苦笑道:“您也不想想,您的心情不好,如果再告诉您这种事情,您不就更糟心了吗?你一旦不舒服,谁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万一您怒火万丈的要是再来一次大清洗的话……底下的胥吏们可都不干净,谁知道这团火会不会烧到他们自己头上?所以只能将这件事暂时压下来,等萨伦事件过去了或者等您的心情好转了才会汇报给您……”
“这么说,这还是我们的错误了?”李贞的脸色更不好看了。
“闭嘴,你会不会说话?”旁边的小莫子踢了小安子一脚,又笑着对李贞道:“当然和殿下您没有关系了,实际上就算殿下你们不发火,他们这些蛀虫们也都好不到哪里去。
殿下您是不知道下面的人到底有多可恶,别的奴婢没有亲眼所见也就算了,就说前天吧,奴婢出来采购水果,就亲眼见到一群胥吏将一个卖甘蔗汁的小商贩打的死去活来的,原因却是因为那群胥吏喝了他的甘蔗汁,却非要说甘蔗汁是酸的,小贩气不过和他们理论,却被那群混蛋叫人砸了他的摊子,还抢走了他的所有钱,并将小贩打成了重伤,如果没有人给他治病的话,现在应该都已经死了。”
“这应该也只算是正常的纠纷吧。”李贞反问道:“就算胥吏们的手段激烈了点,赔偿一点钱,惩治一下主谋不就完了吗,有钱在手,怎么可能会没有人给他治病?”
“哪里有赔偿啊?”小安子嚷嚷道:“那群小吏本身喝甘蔗汁都没有给钱,是事后非说甘蔗汁太酸才过来找麻烦的。”
“什么?这越州怎么会有如此恶事?”李贞难以置信道,这种事情如果是发生在别的地方也就罢了,李贞来自后世,比这更奇葩的事情他都见过,这件事虽然奇葩,但也不算多不常见,但是在越州居然也出现了这种事,这就令李贞觉得难以置信了。
要知道李贞是知道越是底层的官吏,其实才越是祸害无穷,相反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员们对于普通百姓的伤害不会那么明显——虽然他们祸害的层次是国家这一级的。
胥吏害人是非常可怕的,动辄就能让人倾家荡产——家破人亡,抄家的县令,灭门的知府,这句话可不是说说的。
所以在上一次大清洗之后,李贞就专门关注过胥吏的任命,保证这些人的人品都能过得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上杜绝胥吏害人的情况发生。
然而他没有想到,就是用了这样的手段,居然还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这究竟是人心变了,还是自己有眼无珠?
小莫子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连忙纠正道:“殿下,您也别郁闷,这胥吏害人自古都有,此事是断绝不了的,而且您不是也说过吗?治国就是治吏,礼仪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之不国。底层的小吏出身贫寒,一朝得势自然无所顾忌,偏偏他们位于国家最底层,又数量众多,互相包庇,上层就算是有心治理,也如狗咬刺猬——无从下嘴啊。”
难得小莫子能说出这么大的道理来,只可惜这一次他等于是做了无用功,看到城中百姓死气沉沉的样子,李贞就知道越州城被那群混蛋折腾的有多狠,这样的人如果不收拾,不给百姓一个发泄的渠道,那么一旦这气氛被压抑到极致,当百姓再也忍受不住的时候,说不定还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哼,难以治理?本宫偏偏就不信这个邪。”李贞当然知道这个道理,别说是现在了,就算是信息极端发达的后世,下层管理单位各种问题都层出不穷,国家就算想治理,也往往一扯一大片,根本不敢动。
“本宫治理不了整个天下,还治理不了一个岭南吗?”李贞冷冷道,和整个天下相比,岭南治理起来可就要方便多了——你们不是怕大清洗吗?那本宫就让你们再尝尝人头落地的滋味吧。
“……”小莫子和小安子无言以对,但是他们明显从李贞平淡的话语间,闻到了浓浓的血腥味,一时间心中也只能为那些即将再次迎来血腥恐怖的官吏们默哀,同时心中也长长的舒了一口气——终于有人能治住他们了,这些祸害百姓的混蛋,都死了才是最好呢。
“那边怎么回事?为什么百姓都冲着那边跑?”就在李贞心中想着如何再进行一次大清洗的时候,忽然感觉街道上的人突然就开始往一个方向跑去,不由好奇的问道。
“殿下稍待,待属下去照顾人问问。”一个跟在李贞后面的侍卫随手拉住一个正在奔跑的百姓生出声问道:“这位大哥,那边出了什么事情?为什么大家都在往那边跑?”
第两百九十五章 船队回来了
第两百九十五章船队回来了
突然被人拉住,那汉子正要发火,却忽觉眼前一亮,一枚银灿灿的碎银子出现在侍卫手中,顿时眉开眼笑:“这位爷好生大方,不过具体情况我也不清楚,不过听他们说,好像是朝廷一直期盼的那支船队回来了,这下太好了,朝廷的那些官老爷终于不用发飙了,我们的日子也终于可以好过一点了。”
这话说的李贞心中暗叫惭愧,说到底这城中的压抑气氛终究和自己等人撇不开关系,要不是自己等人发火,这怒火也不会层层转移,最终转移到了百姓的头上,实在是大大的不该。
不过现在不是愧疚的时候,听到刚才汉子的话,李贞有了更重要的任务……
“终于回来了,希望别损失的太严重吧……”这时候被朝廷期盼的船队只有一个,那就是萨伦船队,既然他们回来了,那一些问题应该也可以得到答案了,只希望他们能得到的信息多一点,否则朝廷就只能暂时放弃香料群岛了……
“这是怎么回事?你的脸怎么了?”
当李贞看到萨伦的时候,却是吓了一大跳,因为萨伦的脸上,居然被割了十几刀,原本还算帅气的脸庞都彻底变了形状,上面沟壑纵横,惨不忍睹。
“殿下,我有愧殿下的信任,一百五十艘船只带回来了三分之一,无数伙伴死去,我实在是没有脸再见您了。”萨伦哭着嗓子道:“殿下您惩罚我吧,只要您不杀了我,让我有机会打回罗马,您就算是废了我进宫,萨伦也认了。”
时间过了这么久,该知道的萨伦都知道了,事实上他是真的很愧疚,因此当得知船队上具体的伤亡人数的时候,整个人几乎愧疚的要死,并且在当天晚上用刀子划破了自己的脸,表示自己无颜再见李贞——如果不是心中还怀着要打回罗马的信念,只怕他当时就要自裁以谢天下了。
“你这是何苦?此乃天灾人祸,又和你有什么关系?”李贞苦涩道,一次性损失了那么多船和人,他心中当然是不爽的,但是现在事情已经发生了,萨伦在这其中做的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错误,李贞当然也不好怪他。
“算了,父皇正急着见你们,赶紧带上你们的证据跟我走。”
“是。”
萨伦这一次带回来的东西不少,尤其是那些敌人的尸体,更是足足有上百具,还有他们使用的兵刃……
“陛下,这里又有几把饮血矛……”秦琼又拿着几把饮血矛走了过来,面色凝重道:“我们的某些猜测可能应验了。”
在看到那一柄饮血矛的时候,其实李世民已经意识到了什么,但是奈何饮血矛只有一柄,并不能作为证据,因此他的猜测也只能是猜测,而无法被证实。但是现在不同了,秦琼又从缴获的兵器中找到了几把同样的饮血矛,那么李世民的猜测也能够得以验证。
“就是不知道,我们的这一股敌人,究竟是哪一个‘老朋友’留下来的?”说起‘老朋友’三个字的时候,李世民可谓是咬牙切齿。
之所以这么咬牙切齿,是因为李贞知道目前能大批量使用饮血矛的只有三个势力:第一个自然是杨广的后人,当年果毅军叛变也不是所有人都叛变的,有一部分还是对杨广很忠心的,只是随着杨广的死亡,这支果毅军也只能杀出了重围,逃出了江都城,自此失去了踪迹。如果有杨氏后人找到这批果毅军旧人,说不定能得到他们的支持。只是杨氏后人应该已经被李贞捉到了才对,所以这个可能性不会太大。
第二个势力是李密后人,当年童山之战,果毅军和李密的劲卒良马拼了个两败俱伤,后来有相当一大部分果毅军投靠了李密,但因为双方之前是敌人,而且还将自己的精锐杀的元气大伤,因此为了照顾瓦岗人的情绪,同时也是忌惮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