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艘自然就是李贞所说的那艘排水量高达五千吨的超级货船,它的也不负它的装饰风格,因为这艘船的名字就叫做——皇帝号,隶属于皇帝级商战两用船(这是李贞新提出来的一种设计思路,商战两用,顾名思义,就是平时可以用来作为商船,但是也保留了战舰的风格,只要李贞想,完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艘船改装为战舰),也是这一级船的首舰。
按理说皇帝这样的称呼是不能用在别的地方的,因为这在古代是属于大不敬,但是没办法,这一艘船的名字是李世民亲自起的——当然,李世民是没有见过皇帝号的,但是李贞曾经拿着皇帝号的图纸给李世民看过。
在看到设计图的时候,李世民就惊呼道:“此船真乃船中帝王也。”
于是李贞打蛇随棍上,拍板将这一艘船的名字定为了皇帝号,这一级别自然也叫做皇帝级,李世民也只好答应下来。
而且李贞也想好了,皇帝级的船都要沿用这样的起名风格,第一艘叫做皇帝号,第二艘就叫做帝王号,第三艘叫天子号,第四艘叫君王号……以此类推,反正在古代皇帝的称呼有很多,而且这样的船制造工艺复杂,短时间内注定是不可能造太多出来的,因此名字绝对是够用的了。
不过听说海船厂的那群疯子,已经开始着手研究八千吨以及一万吨的船了?
李贞觉得自己应该拭目以待——反正在历史上,飞剪式帆船的确出现过万吨以上的帆船的,但是那个好像是钢铁的吧(普鲁士号,满载排水量一万多吨)。
不管了,反正五千吨目前为止已经够自己用的了,至于八千以及一万吨的,就让那群闲的没有事情做的设计师们揪头发去吧,能造出来固然最好,就算造不出来,也没有什么损失,就当积累经验了——至于动力问题,这点反而是最不用担心的。
因为蒸汽机已经设计出来了,虽然密闭系统依旧是一个大问题,但是科研组已经在寻找橡胶替代品了,据说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只要研制成功,哪怕造价昂贵,但是以李贞的财力,也应该可以造出几套蒸汽系统来,到时候安装在船上,完全可以取代风帆,别说是一万吨,就算是再来两万吨三万吨,只要你能造出来,蒸汽机就可以带动起来。
“殿下,这就是我们的船吗?”一直到现在,刘仁轨都觉得有些难以置信:“殿下您在暗中到底都隐藏了什么?竟然会有这么多船出现?还有那一艘,真的有五千吨吗?”
李贞肯定道:“当然是真的,而且重量只多不少。”
刘仁轨一把捂住心口:“竟然是……真的?”
“你至于嘛。”看着刘仁轨一副心脏病复发的样子,李贞颇为无语:“一千艘大船虽然的确很壮观,但是以大唐的实力,按理说也不是弄不出来,你至于这么反应这么大吗?”
“以大唐的财力,一千艘大船的确不是问题,但是那得需要多长时间?”刘仁轨反驳道:“何况船厂的船都是随时造好随时开走,谁会没事将一千多艘船攒在一起的?也只有殿下您会有这么大的手笔了吧?”
“我也不想的,但是这不是没办法吗?”李贞有些心虚的解释道——诚然,他将这些船攒在一起的确是因为海参崴造船厂暂时不能出现在人前,而且以当时大唐的环境也用不了这么多船,因此李贞才将其全部封存起来的。但是这里面要说没有独属于李贞的恶趣味的话,那就算是李贞自己也是不相信的。
“不说这个了,他们来了。”见刘仁轨还想说些什么,李贞连忙转移话题。
此时所有船都已经停靠抛锚完毕,上面的船员已经陆陆续续开始下船,当先走在最前面的是二十来个相貌看起来足有五十多岁人中年,但是李贞知道,这二十人的年龄其实只有四十岁,最大的也不过四十五岁而已,之所以他们会表现的这么老态,就是因为西伯利亚的环境实在是太苦了,无情的风雪摧残了他们的年龄。
当然,李贞现在并不在乎这些,他看到这些人一个个完好无损,心中非常的激动:这些都是自己的心腹啊,为了自己的大业,甘愿在海参崴那苦寒之地一待就是十多年,可以说没有他们,就没有如今的海参崴造船厂,也不会有眼前这一千大型商船,更不会有大唐未来那广阔的天地——至少没有他们的话,大唐的盛世将会晚来好几年,就凭着这一点,这些人就功莫大焉。
“属下王德威,见过太子殿下,十数年未见,殿下一切安好,属下们十分欢喜。”当先一人还未来到李贞跟前,就一下子跪在地上,声音略带哽咽的喊道。
“属下冷山见过太子殿下,十数年未见,殿下一切安好,属下们十分欢喜。”
“属下刘老六见过太子殿下,十数年未见,殿下一切安好,属下们十分欢喜。”
“属下谢玉过太子殿下,十数年未见,殿下一切安好,属下们十分欢喜。”
“属下……见过太子殿下,十数年未见,殿下一切安好,属下们十分欢喜。”
“……”
第一百六十一章 大唐好福利
第一百六十一章大唐好福利
“好,很好,大家也都安好,这实在是再好不过了。”李贞也很激动,大家一个个都安然无恙,这在李贞看来,就是最大的好事。
说起来王德威他们还是李贞身边的老人了,除了房遗爱薛仁贵以及杜荷三人之外,他们二十人是最早投靠李贞的,就算是席君买都比他们要晚一点。
原本李贞是将他们编入身边的近卫军中,让他们在帮忙训练近卫军的同时,顺便颐养天年的,并没有让他们涉身赴险地的意思,因为他们的年龄都很大了,年龄最小的也有三十多岁了,参军年数最少的都在十年以上,在古代都已经算是老人了。
可是后来因为海参崴造船厂的建设需要有李贞的心腹过去看着,因此在从侧面征求了他们的意思之后,便将王德威他们给派遣了过去,作为李贞的代表驻扎在那里——别看王德威他们只是五大三粗的大头兵,但是不要忘了,这些人在没有投靠李贞之前,可都是军中的老卒啊,在各自的营中都是担任着一些小官职的,尤其是王德威,更是做到了长史的位置,拥有着相当不错的管理经验,管理一个船厂完全没问题。
如今算来,大家已经有十多年没有见过面了,但是尽管如此,再次相见的大家依旧没有觉得一点生疏,反而感情更加的深厚。
更让李贞高兴的是,去的时候是二十人,如今他们回来了,依旧还是二十人,一个都没有少——对于双方来说,这无疑是一件好事。
“大家都快起来吧。”见大家都跟着王德威跪下了,李贞连忙将人扶起来:“大家为大唐立下了大功劳,对大唐的未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你们都是大唐的功臣,以后莫要跪下了。”
“是,属下听殿下的。”王德威抹了一把眼角,从地上爬了起来:“殿下一千艘大小商船都在这里了,还请殿下验收。”
“验收的事情稍后再说。”李贞摇摇头,拉着王德威的手道:“王大叔,你们这一路辛苦了,我已经在王府设了酒宴,咱们还是赶紧回去吧。”
“殿下不急,我们还有一些客人您没有见过呢。”王德威连忙给李贞使眼色:“属下觉得殿下您见见他们为好。”
“对,这件事我倒是忘了。”李贞恍然,他刚才见到王德威等人,心中很激动,却是忘了船队中的某些人也是需要安抚的——毕竟虽然说起来他们都是奴隶工匠,但是这些年来他们对于李贞的奴役并没有反抗,也没有人逃走(当然,在西伯利亚那种地方,就算是逃走也没用,方圆几百里全是冰雪丛林,逃出去根本就是死路一条),如今又给李贞造出了这么多的船,给大唐立下了大大的一个功劳,于公于私李贞都是要安抚他们的,不但要安抚,还必须要对某些人进行封赏。
“诸位都辛苦了……”李贞连忙调整心情,换了一张笑脸:“诸位为大唐的强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本宫铭感五内……”
“殿下辛苦……多谢殿下赏赐……”
一番繁文缛节之后,李贞终于将所有人安抚好了,不但大许空头支票,而且还当场为一些功劳比较大的人废除了奴籍,赦免了他们的的奴隶身份,将他们的身份转为了大唐子民。
这让所有的船匠都心中振奋,赦免奴籍倒不算什么,李贞在将他们派往海参崴的时候就给他们过这样的许诺——只要他们在海船厂待够十五年或者期间为大唐立下过什么汗马功劳,朝廷就会免除他们的奴籍,让他们像正常人一般生活。
而在这之前,也的确有不少人因为立下过大功,因此被赦免了奴籍,所以这对于那些已经在海船厂待了十多年的船匠们并没有吸引力,尤其是第一批船匠们,因为十五年之期已经快要到了,只要再有三两年,他们就会重新变成正常人,所以他们虽然期待,但是并不羡慕。
真正让他们羡慕的是大唐子民的身份。
虽然海参崴地处西伯利亚荒原,环境恶劣,交通通讯条件极端落后,在这里通常是好几个月都未必能看到一个活人,但是因为李贞的特意关照,所以每隔几个月,李贞名下的商会就会派遣一支商队去海参崴为他们运送武器、食盐、棉衣棉被等等物资补给,同时去的还有很多关于大唐的情报——所以尽管海参崴相当于是一座孤岛,但是他们对于中原的了解并不落后。
也因此,海参崴造船厂的人很清楚现在大唐究竟有多强大,自然也希望成为大唐的子民,可想要成为大唐子民并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虽然大唐子民的身份获取难度比不上后世我大天朝绿卡那么难以获取,但也不是是个人想拿就可以拿到的。
因为李贞的推动,如今大唐正在进行户籍改革,每个国民都有相对应的‘身份证’,只有凭借着这样的‘身份证’,才能享受到朝廷所颁发的相对应的福利,如果没有这个‘身份证’,那你就是黑户,以后哪怕是发生灾害,你也别想得到一口救济粮。
可是拥有大唐居民‘身份证’的百姓们,却可以享受大唐无尽的荣光以及高到掉渣的福利——大唐如今的福利可是很高的,农税虽然还在征收,但是已经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光凭这一点,就有无数外国人愿意加入大唐。
更何况除此之外还有像是扶老助幼、扶危济困、免费医疗、九年义务教育之类的政策都已经开始,甚至李贞如今的问田书苑和少年军本身就被算作是大唐诸多福利中的一种——虽然目前少年军和问田书苑还只是针对孤儿,还没有面向全社会,但是如今大唐的孤儿已经非常少了,面向全社会扩大招生是早晚的事情。
这就更了不得了,因为所有人都知道,无论是从问田书苑毕业还是从少年军中出来的人,都是一等一的人才,虽然淘汰率很恐怖,但是相比于民间自己的教育方式,成材率还是要高上很多很多。何况就算是那些不合格被淘汰者,只要不是在训练中死亡,同样拥有一技之长,走到哪里都属于被疯抢的人才。
第一百六十二章 审美观出了问题
第一百六十二章审美观出了问题
大唐现在的福利真的很好,虽然与后世相比还有很大的不足,但是李贞相信只要大航海时代开启,无数的真金白银涌入大唐,将大唐变成未来的瑞典(后世福利最好的国家)。
而且与后世不同的是,持有绿卡的外国人是可以享受大唐的一切福利待遇的,哪怕是做官,只要你有能耐,也完全可以做得,不会有人对你有丝毫的歧视(这点和某些国家不同,比如澳大利亚,绿卡持有者没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参军,不能成为陪审团员,不能从事特殊工作)。
因此大唐绿卡对于外国人的吸引是非常恐怖的,尤其是那些常年居住在大唐的外国商人,每天都有无数的外国人来到户部麾下的户籍司请求加入大唐。只是大唐自己的福利政策都还没有彻底落实到每一个人,我们凭什么要将属于自己的福利让给你们这些老外?
所以外国人你除非是有特殊的能力,比如很会赚钱(投资移民),或者有很先进的技术(技术移民),再或者就是你对大唐有大功劳(特殊贡献移民),又或者你嫁给或者娶了大唐人(依亲移民),只有满足这四样中的一样,大唐才会对你打开方便之门,敞开怀抱迎接你。
至于那些没有本事的——对不起,您哪儿来的回哪儿去吧,大唐不需要废物。
因此直到如今,拥有大唐户籍的外国人数量依旧非常稀少,也不过才几千人而已,这里面大部分都是商人,属于投资移民,当然也有不少的技术移民,至于依亲移民,这个反而是最少的——这让李贞也很奇怪,因为后世好多移民都是依亲移民,相反投资移民才是最少的,如今却和未来完全相反,真是太奇怪了。
后来李贞经过调查后,却哭笑不得的发现,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纯粹是审美观出现了问题。
要知道古人可是有审美观的,在不同的时期,审美观点也不一样,就好像在盛唐时期,因为百姓富足,国库充盈,百姓居然以胖为美,杨玉环一个小肥妞,居然可以独宠六宫,还有楚灵王时期,喜欢腰细的美女,于是宫中宫女为了减肥,有人竟然给生生饿死了——这就是传说中的楚王好细腰,宫女多饿死……其他时期和朝代自然也大多都是如此。
但是在无论哪个朝代,除了后世的二十一世纪,从来没有华夏人流行嫁给外国人的,唐朝更不会如此。
此时唐朝刚刚开启门户,外来的外国商人虽然多,但时间也不过十多年罢了,百姓们还没有从心理上接受他们,审美观还没有转变过来,那金发碧眼、毛孔粗大,浑身带着一股怪味的西洋人也的确不是华夏人的菜,自然也不会有嫁娶之事了。
更何况这些年里大唐百战百胜,每战必灭国,几乎没有一合之敌,一举扭转了五胡乱华以来华夏百姓地位低下的境况,百姓民族自信心空前高涨,哪里会看得上西洋鬼子?
说句过分的话——在外国,大唐百姓走路都是用鼻孔看路的,见人高一等,怎么会看上外国人?
除非是那种身体上有缺陷的,实在是娶不到媳妇或者嫁不出去的,否则没有谁会娶(嫁)一个外国人的。
不过这种风气已经被李贞慢慢的扭转过来了,因为他在这些年里,可是运送了不少外国美女到大唐,尤其是南洋被大唐征服之后,那些南洋女子就只有两种选择了,一种是嫁给一个大唐男人,一个就是送入隶圉司成为一个奴隶。在这两条之间,那些女子只要不是傻子,自然会选择第一个——只要大唐男人能接受南洋女子,距离接受西方胡女也就不远了。
何况李贞如今已经以身作则(李氏皇族本身就是多种族混血儿,何况李世民又给李贞安排了那么多的外国女王),上行下效之下,大唐人很快就能接受胡人的。
说实在的,李贞是很希望唐人多娶一些外国人的,因为这样可以改良大唐的人种,优化基因,对于未来的
“殿下,殿下?……”小福子轻轻将李贞叫醒:“王大人在问您问题呢。”
“嗯?哦,对不起,想东西入神了,还请诸位不要见怪。”李贞恍然惊醒,羞赧道:“刚才王大叔你说的什么?”
李贞一介太子,竟然叫一个老卒为大叔,这让人群中某些人大皱眉头——就算王德威为大唐带来了这么多船,也当不起李贞一声大叔吧?要知道李贞此举可是等同于将王德威和李世民放在一辈了啊。
他王德威一介船匠,有何资格担此待遇?
他就不怕折寿吗?
但是李贞却不这么想。
王德威等人的功劳太大了,这些人根本不知道这一千艘船,对李贞来说究竟有多大的意义——可以毫不客气的说,这一千艘船至少能将李贞的大航海时代推前五年,也就是说大唐距离称霸天下又提前了五年。
有人或许会说了,只是五年而已,能算得了什么?
但是不要忘了,人生有多少个五年?
未来的天朝,研制蘑菇弹,也只是用了两年半多一点啊。
再说现在可是地理大发现时代。
五年时间,足够李贞做很多事情了。
说不定都可以登上澳洲了。
所以李贞这一句大叔,王德威等人绝对受得起。
“大叔的称呼,属下愧不敢当。”王德威同样婉拒道:“臣只是按照殿下的吩咐,制造了这么多船而已,怎么能当得起如此尊称?殿下若是看得起德威,不防叫德威一句老王,属下就铭感五内了。”
“噗!”李贞一口水就喷了出来:“老……老王?”
你怎么不隔壁呢?
王德威当然不明白这个梗:“是啊,殿下有问题吗?”
“没事。”李贞也不再在这个问题上纠结:“你刚才想说什么?”
“是这样的,属下们在今年三月份对皇帝号试航的时候,在海中救起了一艘破船,上面还有几个人奄奄一息。”
“什么?”李贞大惊……
第一百六十三章 到底是什么人?
第一百六十三章到底是什么人?
“难道是倭国人?还是新罗人?他们是怎么发现海参崴的?”李贞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倭国和新罗,因为这两个国家距离海参崴很近,尤其是新罗,两者之间只是隔了一个日本海,很有可能被巡逻的新罗人发现。
如果真的是这样的话,那事情可就糟了——以新罗人的能耐,不可能不会知道这个造船厂的恐怖的,他们绝对会想尽一切办法夺取回来的。
更要命的是,因为海参崴这地方太苦了,因此为了节省资源,造船厂的军备其实并不强,而且因为天气太过寒冷的缘故,也没有装备多少热武器,所以说如果真的是新罗或者倭国人发现了这里的话,光凭守军的力量,是不可能抵挡得住他们的进攻的。
如果李贞的猜测都是真的的话,那他接下来就必须要做一个抉择了——究竟是起兵灭掉倭国和新罗呢?还是直接毁掉海参崴造船厂呢?
首先第一个选择并不可取,首先是因为两国,尤其是新罗对于大唐还算恭敬,如果没有理由就灭人家的国家,不但显得大唐太霸道,更是会让大唐的属国心寒的,因为这叫做不教而诛,是国与国之间交往的大忌。
其次,新罗和倭国毕竟是两个国家,尤其是倭国,远居海外,就算是大唐想要灭掉这两国,也必须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否则很有可能会失败。
所以,第一个选择并不可取。
但是第二个的话……
李贞也有些心疼啊,如今的海参崴造船厂绝对是大唐第一的造船厂,就算是比登州造船厂和越州造船厂比起来都要强大不少,造船速度更是快的惊人——根据王德威所说,如今的海参崴造船厂制造一艘千吨级的海船平均只需要三天时间,,这已经是相当快的速度了,越船和登船这两个后起之秀是拍马也赶不上的。
这样的一个造船厂,如果就这样被毁了……
想想都觉得心肝疼的慌。
李贞陷入了纠结中,好在王德威给他解了惑:“殿下这一次可猜错了,并不是倭人和新罗人……这两个国家狼子野心,尤其是倭国还曾经行刺过殿下,属下见了巴不得他们淹死的快呢,又怎么会救下他们?”
“那就是靺鞨了,那就更不好了,你们还是撤回来吧,海船厂我们不要了。”李贞脱口而出,但是他的眉头拧的更紧了——现在的靺鞨就是一群野蛮人,他们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还过着茹毛饮血的生活,如果让他们知道海参崴的存在的话,绝对不会放过这么一处好的过冬地点的,海船厂的处境反而更加堪忧啊。
至少如果让倭国或者新罗人抓住他们的话,作为工匠这些人还有活下来的可能,但是如果落到靺鞨人的手中……
李贞估计只能从靺鞨人的大便里找他们的尸骨了……
但是李贞明显又猜错了,王德威又笑了:“殿下您又猜错了,也不是靺鞨人……您不防再猜猜?”
“既不是倭人,也不是新罗人,还不是靺鞨人……那就是驳马(马字旁加一个交,念bo,通驳,古代北方部族名。)了,那还好一点,不过也不怎么样。”李贞依旧是愁眉不展,因为驳马虽然发展出了自己的文明,但是他们毕竟是突厥人的偏支,骨子里的野蛮是怎么也去不掉的——也不用去掉,因为此时的驳马其实和东爨差不多,虽然有了自己的文明,但是只是最初级的,比靺鞨人也好不到哪里去。
海船厂落到他们手里,其实也不比落到靺鞨人手中强多少(另外这里解释一下,靺鞨是一个人种的统称,他们内部是分很多部族的,有的靺鞨民族已经发展出了自己的文明,但是有的靺鞨人却依旧是茹毛饮血,尤其是北方的靺鞨人,因为远离文明圈,因此文明村程度并不发达,至于驳马,这个民族大家估计不清楚,但是大家只要知道,他们生活中北极圈附近就可以了)。
不过如果是驳马的话,李贞反而松了一口气,因为驳马人的地盘是北西伯利亚,而海参崴却和朝鲜半岛隔了一个日本海,双方距离很远,就算有驳马人流窜到附近,他们的人数也并不会太多。
然而王德威依旧给出了否定的答案:“不是,殿下又猜错了。”
“又错了?”李贞这回不纠结了,反而心中松了一口气,因为海参崴附近的势力就这么一点势力,如果都不是的话,那就好办了,除了以上几大势力外,李贞谁也不怕。
“到底是谁,王大叔你就别卖关子了。”
王德威面露难色,有些迟疑道:“这……不是属下不说,只是属下经历的事情实在是太过离奇,属下怕殿下以为属下在诓骗殿下。”
“到底怎么回事?”李贞更好奇了:“我向你保证,无论你讲过的东西有多离奇,我都不会生气,也不会心存芥蒂的。”
“那……好吧。”王德威得了保证,总算是放下心来,开始讲述那天他的经历:“事情是这样的,那次是皇帝号第一次下水海试,属下不放心,就亲自跟了一次船,海试自然是一切顺利的,虽然有些小毛病,但是只需要小调整几次就可以了,不用返回船坞大修,然而就在十天后我们准备回航的时候,有一个水手无意中在海面上看到了一艘破烂不堪的船,属下遵守海上的规矩,立刻派人上前查看,然后……”
王德威的故事很快就讲完了,毕竟这只是一个出海救人然后被人感谢的故事,但是里面所讲述的内容,却让所有人沉默。
“你的意思是说,你救下的人并不是唐人,也不是靺鞨人或者倭人以及新罗人,这些的是来自大海的对面的?”刘仁轨忍不住了,问道:“你就确定他们说的是对的吗?你也算是一个海上人了,你知道大海有多大吗?就你口中那样不足三丈的小船,想要横跨整个海洋?你知道可能性有多低吗?”
第一百六十四章 美洲大陆
第一百六十四章美洲大陆
“殿下,这王德威满口胡言,不但欺骗殿下,连陛下都没有放在心里,实在是欺君罔上,还请殿下赐他大不敬之罪。”刘仁轨看来是真的很不喜欢王德威,居然连欺君罔上和大不敬都用上了——这在古代可是重罪,仅次于揭杆造反,谋朝篡位了,刘仁轨这是在置王德威于死地啊。
其实说起来,刘仁轨在最开始的时候是很佩服,甚至是很感激王德威的,毕竟他能为大唐带来这么多船,而且未来可以说这些船几乎都是要归他调配的,可以让他这个未来的海军元帅增加了不少的权柄,这对于刘仁轨来说,可是天大的恩情了。
然而很快,这份感激随着李贞的一声大叔,就彻底烟消云散……
在深受天地君亲师思想熏陶的刘仁轨看来,李贞叫王德威大叔,本身就是不合礼仪的。
李贞是什么?他可是当朝太子啊。
而且王德威算什么东西?
一介平民罢了。
李贞怎么能叫一个平民大叔呢?
就算是朝中那些公爷,也配被李贞叫大叔吧?
他这么叫,把皇帝陛下放在什么位置了?
但是更让刘仁轨恼火的是,这个叫王德威的居然只是稍微推辞了一下,就大大咧咧的接受了下来……实在是太过分了。
太子殿下年轻不懂事,你王德威活了几十年了,难道也不懂这里面的规矩吗?
说你大不敬,说你欺君罔上,我说错了吗?
如今见王德威说的事情如此离奇,刘仁轨终于忍不住率先发难了。
在他看来,什么大海对面来的人?
什么一片丝毫不下于大唐的大陆。
这都是骗人的。
当然,这样的地方或许的确有,因为太子殿下可的说在海洋中间的确有一座巨大的澳洲大陆的,既然还中间有大陆,海对面有大陆也就说得过去了。
但是大唐的海船已经这么发达了,却连大海中间的澳洲都没有发现,更别说是大海对面了——王德威竟然说那些人是来自大海对面,而且乘坐的还是一条舴艋小船,这怎么可能?真以为大海是那么温柔的吗?
“殿下,属下可以对天发誓,属下所言句句属实,绝对没有半点瞎编乱造。”王德威见被人怀疑,立刻指天发誓:“属下刚开始的时候虽然和他们的语言不通,但是通过手势,也大致能猜出来他们说的内容,后来属下学会他们的语言之后,更是证实了此事,属下所言句句属实,若有一丝隐瞒,必叫我天打雷劈,堕入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超生……殿下,属下绝对没有撒谎,殿下您要相信属下啊。”
“你的意思是说,他们带来了一种红色的美味食物,这种食物……还有吗?”出乎所有人预料的是,李贞并没有追究对方的来历,而是问起了王德威口中那种红色的食物,看神情颇为急切。
所有人都无语了。
现在是说这种事情的时候吗?
那食物再好吃,有王德威的欺骗重要吗?
再说,王德威说的话本身就是假的,又哪里会有好吃的红色食物呢?
早就听闻越王殿下看起来英明神武,实际上是一个超级大吃货,如今一见,果然传言非虚啊。
“殿下……”刘仁轨急了,他看出来了,李贞并不想惩戒王德威,但是在他看来,王德威这种目无君上,不知忠孝廉耻之辈,迟早会带坏殿下的,此人实在是不适合跟在李贞身边,还是早早的将他赶走为妙。
“不用担心,本宫相信王大叔不会骗本宫的,再说了这种事情很容易查证,王大叔也不是傻子,他怎么可能会在这种事情上骗本宫?”李贞安慰了刘仁轨一下,又连忙将目光投向王德威,急切的问道问道:“王大叔,快回答我的问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