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7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的都没问题,不管是军姿还是步伐动作上,都是一等一的,问题是在气势上……
他们表现出来的气势,别说是和陌刀队媲美了,甚至连其余六支队伍的气势都比不上,只是平平淡淡,一点都没有将天下第一强军的威风展现出来。
这下子不但是那些官员们觉得奇怪,下面的百姓更是议论了起来。
“奇怪,这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天下第一强军吗?声势未免也太小了一点吧?”
“就是啊,我还想着这少年军究竟有如何惊艳的表现呢,现在看来,连普通的军队都比不上啊。”
“莫非,这少年军的战绩都是被吹嘘出来的?”
“这倒是不至于,但如果少年军只有这么一点表现的话,那他们的战绩中有夸大部分,这点是肯定的。”
“……”
当然,这只是没有见识的人的议论罢了,他们没有相应的眼光,自然看不出少年军的可怖,但是这一切表现落在识货之人的眼中,却是让他们竟还莫名——在场不乏久经沙场的老将,他们对于杀气的感应是最敏锐的。然而现在他们却没有从少年军身上感应到哪怕是一丁点的杀气……
这就真的很可怕了,因为只要是杀过生的,身上不可避免的都会沾染一丝杀气,一些敏锐的人是可以感应出来的,但是少年军却没有一丝杀气泄露出来……
这只说明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少年军没有杀过人,另一个就是他们隐藏的太好了……
首先第一个是不可能的,少年军在南洋厮杀了那么长时间,怎么可能连一个人都没杀?
何况之前林邑的屠城事件,可就是少年军干的啊。
既然第一个不成立,那就只有第二个可能了……
但是这怎么可能?
一群小屁孩竟然能将杀意隐藏的一丝不露,这……
实在是太可怕了。
如果运用在战场上,少年军去伏击什么人的话,绝对是一伏击一个准。
就算再警惕的将领,弄不好都要吃亏……
“好可怕的实力,于沉默之中爆发吗?如果将杀意全部暴露出来,他们究竟会有何等强大的力量?”伯克尔倒吸一口冷气,惊叹道。
“竟然能将气势收敛到这种程度,只能说不愧是少年军吗?”阿史那折波鲁同样被少年军的战力惊艳到了,震惊不已。
“这样的军队,以一当十已经是谦逊之词了,果然,被称为天下第一强军,不是没有道理的。”
“可怜那些笨蛋,竟然不识货,真以为天下第一强军是吹嘘出来的吗?”
“和他们计较这些干什么?只是一群无知愚民罢了。”
“……”
就在这段时间,少年军的演练也到了尾声,李贞策马跨出一步:“启禀陛下,陌刀队(重步兵)、云骑军(轻骑兵)、绝阵骑兵(重骑兵),铁甲军(轻步兵)、神射营(弓兵)、神弩营(弩兵)、飞狼铁卫(枪兵)、少年军(特种兵)整训完毕,请陛下检阅。”
“……”李世民的肾上腺素顿时就亢奋起来,因为他知道,接下来就是大阅兵最后一个仪式,也是最重要的一个仪式——皇帝检阅。
在这个仪式中,八支军队会排成两列,而李世民将会坐上特制的马车,从八支军队中穿越而过,检视大唐精兵,接受他们的效忠——这是独属于大唐皇帝的待遇,也是一个王者最荣耀的时刻,也只有万国来朝能比得上了。
“准。”李世民大喝一声,转身下了城墙。
很快,朱雀大门的正门缓缓从中打开,一辆仿造春秋时期战车制造而成的青铜战车,由六匹纯白色的战马牵引着从城门洞中缓缓驶出,李世民披甲执戈,面色肃穆,屹立战车之上,浑身散发着无尽的王者气息。
“致礼!”第一个路过的正是陌刀队,在李世民进入检阅区的一刹那,房遗爱便大喝一声。
“哗!”所有陌刀手都将陌刀立起,竖在眉心之间,一股无声的肃杀弥散开来。
李世民此刻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激荡的,看着左右那一个个散发着无上威压的将士们,他的心都是在颤动的——这就是朕的大唐啊,这就是朕的军队啊,有战兵如此,我大唐何愁不流传万世?何愁不兴旺千年?
贞儿,你可真是给了父皇一个最好的礼物啊。
“将士们好。”激动的李世民几乎差一点就忘记检阅仪式了,好在前面驾车的骑士暗中提醒了一下,这才连忙反应了过来。
“陛下好。”陌刀队也很激动,虽然号称是前天下第一强军,但他们也是很少见到皇帝的,此时皇帝检阅他们,顿时便将自己的最好状态拿了出来。
“将士们辛苦了。”李世民又喊。
“为大唐服务!”陌刀队按照预定好的台词回应道(好吧,我承认,我是抄袭***他们检阅部队的台词了(#^。^#))。
看着那个屹立在马车上,豪气纵横、意气奋发的背影,旁观的人要说心里不羡慕那是假的,紧跟着也不由的升起了万丈豪情。尤其是那些异族的使者们,他们一般都是出身自自己国家的王族,比如波克尔,比如阿史那折波鲁,就连李察,他也是新罗王的舅舅,他的姐姐是新罗王太后。
这些人都是王族出身,没有一个是简单的,每一个都是有自己的野心存在的,只是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不能成行罢了。现在看到大唐帝王竟然有如此威风,不由的就用换位思想,将自己代替了李世民的角色,一想到自己未来或许可能也有这一天,接受万民的朝拜,他们那原本沉寂的心顿时就活跃了起来。
李世民也没有想到,自己只是检阅了一下军队,享受了被无上军队拥护的感觉,就让某些人生出了别样的心思。如果他知道的话,估计要大笑三声——这异族之人真是太好哄骗了啊。
说不定以后就要改变对异族政策了呢,好在他现在在检阅部队,并不知道。
第九十一章献俘大典(12)之看台骚乱
第九十一章献俘大典(12)之看台骚乱
穿过陌刀队之后,接下来就是轻骑兵了。
“致礼!”
“哗。”
“将士们好。”
“陛下好。”
“将士们辛苦了。”
“为大唐服务!”
重复的一套。
然后是重骑兵。
“致礼!”
“哗。”
“将士们好。”
“陛下好。”
“将士们辛苦了。”
“为大唐服务!”
……
“如此豪情壮志,大丈夫当如是也。”
新罗使节李察喃喃道,却不防这话被旁边的程咬金听了过去,冷着眼睛横了他一眼:“怎么?你这个小老儿难道还准备想取代我家陛下,自己做皇帝吗?你也配?”
程咬金这话说的很轻,除了他们两个之外,并没有人听到,但是这话落在李察耳中,却仿佛千斤之重,李察被吓坏了,冷汗当时就流下来了。
“噗通”一声,李察的腿一软,立刻就跪下了,连连叩首道:“不不不,将军误会了,下臣又岂敢有如此奢望?下臣只是看到圣主如此威仪四方,霸绝天下,不由想起了昔年的汉高祖,他看到秦始皇出巡的场景,发出了这样的感叹……下臣只是也感叹一句罢了。”
“哦?”程咬金眼睛中的寒光更加冷冽:“这么说,你是将自己代入到了汉高祖刘邦的角度……你是准备当汉高祖了?想不到你人长的猥琐,竟然野心不小啊……”
“我……将军饶命,下臣真的没有这个意思啊。”李察快要吓疯了:“下臣刚才还想着回去之后,就上禀吾王,请求内附大唐的——你就是给下臣十个胆子,下臣也不敢窥视神器啊。”
“十个胆子都不敢?这话说的好啊,可是谁又有十个胆子呢?”
“下臣……将军,你要不杀了下臣吧?下臣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解释了啊。”李察百口莫辩,程咬金明显就是故意找茬的,他就算是再怎么解释,陈咬金要是存心挑刺,总是能从他的话中挑选出刺儿来的,干脆心一横,头一伸,摆出了要杀要剐悉听尊便的态势来——就不信你真的敢在这时候杀人。
“好了,知节你就别吓唬人了。”看着李察一副待宰羔羊的样子,秦琼看不下去了,出声呵斥道:“你也不看看这是什么时候,现在是让你撒泼耍横的时候吗?平白的让人看了笑话。诸位贵使,实在是对不起,我这个兄弟心眼实在,性格憨实,想到什么说什么,还请诸位不要在意。”
“呵呵,这是自然,我等自然是看出来了这只是一个玩笑。”
“没错,只是这李使者竟然会当真了,未免有点太那什么了。”
“李使者啊,你还是快站起来吧,程将军只是和你开一个玩笑呢。”
“……”
别国使者自然不会放过这个落井下石的机会,要知道虽然大家都是使者,但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大家都代表了各自的国家,都在向大唐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
问题是利益就只有这么一点,你多分了,我分的自然就少了,因此看向彼此的目光,都仿佛是在看仇人。
尤其是新罗,自从来到大唐之后,就一直以大唐的头号心腹小弟自居,平日里洋洋得以,高调行事,也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现在看到李察被程咬金耍,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跟着冷嘲热讽。
程咬金也忽然放声大笑:“哈哈哈,对,本将军只是和你开一个玩笑,你怎么跪下了?”
“是是是,是下臣反应太过激了。”李察讪笑着从地上爬起来,但眼中却闪过意思隐晦不可察的怨毒——自己好心好意来进贡,你却如此戏耍折辱于我,真真是是可忍,孰不可忍……咱们走着瞧。
但是有些人却从中看出了什么——程咬金虽然看起来是个粗人,实际上是粗中有细,颇识大体,他又怎么会在这种危险的时候,随便戏耍一个国家的使者呢?要知道现在可是献俘大典上啊,旁边就有史官时刻记录着周围的一切,包括所有人的言行举止,都要记录在案的。在这样的场合撒泼,这可是足可以遗臭万年的黑点啊,程咬金这样的聪明人,又怎么会犯这样的错误?
很明显,程咬金之所以这样做,肯定是得了人的授意的,但他可是大唐的开国功臣啊,功勋卓著,受封国公之爵,凌烟阁上排名还要在秦琼之前,这天底下有谁能命令他做出如此相当于自污的事情来?
想来想去,也就只有一个人了,那就是当朝皇帝李世民。
但是原因呢?
新罗这些年表现的可是非常乖巧的,在大唐攻打高句丽的时候,还曾经出兵牵制了高句丽的一部分兵马,因此可是得到了唐皇的夸奖的啊。
现在为什么李世民又找新罗的麻烦呢?
怎么说都说不通啊。
除非……
大唐要对新罗动手了?
这也不对啊。
你要对新罗动手,那你直接派兵去就是了,为难一个使者算什么?
……
城楼上的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但是谁都没有想到的是,其实程咬金到现在都也还在糊涂着呢。
说起来这并不关程咬金和李世民的事情。
当然也不是李贞在幕后指挥……
其实这是昨天李世民给了程咬金一道命令,吩咐他在今天的阅兵式上如此这般……
但是这道命令在传达的过程中——出了一点意外……
因此才恼成了今天这个乌龙,从而导致程咬金差一点就闯下了祸事了。
此事以后再说,我们将目光放到李世民身上。
战车的速度并不快,算起来也就比平常人步行快一点,这样的速度要检阅完十万军队,自然需要不短的时间。
“致礼!”
“哗。”
“将士们好。”
“陛下好。”
“将士们辛苦了。”
“为大唐服务!”
此时李世民也才检阅了刚刚一半而已,
他此时刚刚走过轻步兵的阵营,来到了弓兵的方阵外……
虽然只是重复的念叨,看起来枯燥无味,但是无论是李世民还是围观的百姓,都没有觉得繁琐,反倒是觉得时间过的真快,竟然这么快时间就检阅了一半,速度太快了,要是再慢一点就好了。
第九十二章 献俘大典(13)之大阅兵结束,阴谋咂起
第九十二章献俘大典(13)之大阅兵结束,阴谋咂起
李世民的心情仍然是激动的,身体都出现了微微的颤抖,好在他座下的战车在设计之初就已经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专门在底部设计了一个控制腿部的机关,防止李世民摔倒——这也是为什么李世民第一次站在战车上,却没有一点晃动的原因了。要知道在之前,他可没有接受过这样的训练啊。
虽然百姓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战车可不会因为百姓们的心情而停下来,依旧坚定不移的缓缓前进。
“哎!好想再看一会儿啊。”
在所有人的叹息声中,战车终于是走完了这条路,李世民也检阅完了所有的大唐精锐。
此时的战车已经来到了安业坊与光福坊之间——毕竟有十万人呢,就算排成一个个的方阵也依旧排了很长的距离。毕竟俗话说的好,人马过万无边无沿,一万人就这样了,十万人更是看不到边际,排到这里已经算是很拥挤了。
之所以这么拥挤,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考虑到安全,毕竟谁也不希望在路上碰见什么刺杀之类的事情——虽然不一定会奏效,但就像一只苍蝇飞锅里一样,毒不死人他恶心死人啊。
也不要以为这样的事情不会发生,事实上如果可能的话,会有不少人选择在这个时候动手——毕竟平时李世民身居深宫之中,一般人可见不到,现在难得有一次露面的机会,他们自然不会放过。
事实上,要不是大唐的情报部门的努力,早在李世民走了一般路程的时候,就有人动手了,这一路行来,情报部门抓获了不下于十波想要置李世民于死地的刺客。
如果让大唐周边的异族人一定要给自己的敌人,排一个最该死排行榜的话,那毫无疑问的,排名第一的一定是李世民。
这些年李世民南征北战,征服了无数的国家,这对于大唐来说的确是无上的荣耀,但是对于那些被征服的国家来说,却是天大的灾难。
尤其是那些贵族们,除了特殊情况外,普通那些被征服地区的普通百姓的生活质量是明显提高的,对于大唐的持拥护态度的。但是那些昔日里高高在上的贵族们,却在一夕之间沦为了丧家之犬,尤其是那些侥幸逃过被俘虏命运的贵族们,不但没有了高高在上的地位和锦衣玉食的生活,还要像老鼠一样,躲在暗地里,苟延残喘,做着那永远也实现不了的复国大梦。
这种地位上的猛然转换,可是很容易将一个人逼疯的。
而一个疯子,他们无论做出什么事情,都不是很奇怪,向毁掉了自己生活的仇人复仇,更是在情理之中。
尤其是手中掌握了一定力量的人——不要怀疑,哪个国家没有一两件压箱底的底牌?
就比如光福坊的一处房间中,隐藏着的两个人。
“?!(很好),李世民已经要过来了,我们一定要成功。”一个穿着有点像是汉服,却又不尽相同的青年赤红着双眼,操着怪异的腔调,激动的说道。
“殿下,真的要这样做吗?”一个侍从打扮的人,用不熟的汉语,有些迟疑的问道:“我们一旦出手,无论成功不成功,我们都死定了——当然了,不是小人怕死,主要是殿下您的安危……”
“完全不用担心。”青年激动的摆着手:“我这一次来,根本就没有打算活着回去,只要能完成我的复仇,就算死了又何妨?可恶的李世民毁掉了我们的国家,俘虏了我的父母,杀害了我的兄弟姐妹,我恨不得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我这些天每时每刻都在想着如何报仇——现在机会终于来了,只要将这涂了毒药的特制的霹雳弹扔出去,李世民沾染一点烟雾,就绝对是十死无生。
如果让他们知道,杀死他们帝王的,竟然是他们自己的武器,不知道他们会作何感想?哈哈哈……想想都感到激动啊,哈哈哈……”
青年明显有些癫狂了,手中捧着一枚红色的手雷,激动的浑身发颤。
然而……
“哐!”
房门被暴力踹开,一群人迅速冲了进来,将想要引爆手雷的青年和他的仆从按在了地上。
一个青年排开人群,走到两人身边,笑眯眯道:“很不错的打算,不得不说如果你的计划成功了,对于大唐来说的确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是很可惜……你自从进入长安城,就被我们发现了,只是一直不知道你们想要干什么,因此没有动作,但是现在看来,你们这是在找死啊。”
“不,李世民还没有炸死,我不甘心。”
“呵呵,你是百济义慈王的儿子吧?”青年没有理会他疯狗一般的狂吠,继续冷笑道:“我记得大唐灭百济的时候,只有两个王族子弟没有抓到,一个是幼年便被送到倭国的扶余丰,另一个就是扶余义慈的次子扶余庆了,你应该就是扶余庆吧?话说你也真是的,既然逃过一劫,那你就好好的躲起来过日子就算了,以你们百济王族在民间藏下的宝藏,让你过上富家翁的日子是完全没问题的,你何苦来做出刺杀陛下的事情来?”
“哼,你懂什么?李世民夺我江山,我……”
“闭嘴吧,要不是你们百济自己作死和高句丽勾搭到一起,我们会找你们的麻烦?”青年明显不想听扶余庆的解释,厌恶的摆摆手:“押下去吧,挑断他的手筋脚筋,堵住他的嘴,省的他自杀——这件事没有那么简单,多问问他,看看有没有什么幕后主谋。”
“是。”
所有人都走了,只剩下青年一个人待在屋子里,眼中闪烁着明灭不定的光芒,良久才悠悠一句:“真是的,这就叫做不作死,就不会死啊。你以为杀了李世民,就能报仇了吗?不要忘了,李世民死了,可还有李贞呢,相比于李世民,他才是最可怕的那个人啊。幸亏啊,提前抓住你了……不然的话,李世民一死,李贞可就要提前继位了……我们可就没有足够的发展时间了啊。”
“李贞,李世民,咱们慢慢玩……呵呵呵……”轻轻笑了两句,青年走出了屋子。
第九十三章 献俘大典(14)之阅兵结束
第九十三章献俘大典(14)之阅兵结束
没有人知道屋子内发生的事情,暗中的情报部队更不会知道他们虽然成功的解除了一个隐患,但是却还有一个更大的隐患……在潜伏着。
此时的外面,战车也终于走到了受检阅队伍的尽头,战车在骑士的驾驭下,划了一个完美的半圆,调头往回走。
“奏乐~”
回去的时候,自然不能再喊了,毕竟虽然只是短短两句,李世民也已经重复了半天了,嗓子眼儿早就冒烟了,再喊就真的要把嗓子毁掉了——就连后世大老板他们检阅部队的时候,也都是只喊一半,回程的时候用旁白介绍大华夏这些年的成功成就,繁荣与繁华来代替大老板的声音,也显得不那么单调。
看过国庆大阅兵的李贞自然是明白这一点的,只是大唐可没有那么高的科技,让旁白可以不出现就能介绍大唐的繁华盛世,因此李贞也只能退而求其次,使用音乐代替了——这也是为什么在检阅的时候,没有扮乐的原因了。如果去就配上音乐,那回来就没得玩了。
“嘟嘟嘟嘟……”
“滴滴滴滴……”
“咚咚咚咚……”
“呜呜呜呜……”
“duangduangduangduang……”
“……”
各种各样的乐器顿时响起,演奏的是李贞专门请大唐音乐大家编写的曲子,每一首都气势恢宏,慷慨激昂,令人一听就能感受到大唐军队的强大与繁华。
“……”
李世民也深受感染,腰板不由的站的更直了。
一直到走进朱雀门城门洞后,这才痛苦的揉了揉腰,感叹道:“嘶,这幸亏大阅兵只有这一次,要是再多来几回,朕的腰板就要断了。”
“陛下,要不要休息一下。”驾车的骑士闻言提议道:“现在距离上城门楼发言还有一段时间,属下放慢速度,咱们慢慢走过去吧。”
“无妨,已经好多了。”李世民闻言摇了摇头:“毕竟是年龄大了,朕年轻的时候,可是在战场上厮杀三天三夜都不会有一点疲累的,现在竟然站了这一会儿就不行了,哎……”
“……”骑士没有回答,他作为李世民的心腹,不但武艺高强,更重要的是深愔只听不说的道理,因此并不是什么能言善辩之辈,何况在这种场合的,他也不好说什么劝慰的话。
“走吧,我们直接上城楼。”
“是。”
在大唐上下万众期待之中,李世民很快就出现在了城门楼上,此时早有侍卫准备好了一切——虽然没有麦克风之类的,但是一个简单的扩音设备还是没问题的。
至于他演讲的内容嘛——无外乎回顾过去、歌颂现在、放眼未来那一套,这些就不多说了。
“……巴拉巴拉巴拉……”李世民的演讲还是很成功的,至少在忽悠民心上是不下于元首的,终于,在所有人心情激动而又意犹未尽之中,他的演讲落下了帷幕。
这一次的大阅兵无疑是成功的,这次大阅兵宣扬了大唐的繁华盛世,弘扬了大唐的无尽兵威,狠狠的震慑了那些别有用心的异族,同时还极大的提高了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心,可谓一举数得。
等李世民的演讲完毕,此时已经是下午申时,接下来就是大阅兵最后一个项目(之前计算错误,皇帝检阅部队不是最后一个项目,绕长安一圈才是)——所有受检阅部队绕长安城一圈,在宣示大唐威仪的同时,也是让受检阅部队接受百姓们的欢呼,迎接属于他们的荣耀。
“药师,开始吧。”看看天色不早了,李世民便对李靖说道,现在时间刚刚到申时,天色还早,军队绕城一圈,回来正好差不多到戌时,正好归营修整,到了明天献俘大典才正式开始,这些军队还是需要上场的。
“是。”李靖知他心意,立即也舞动令旗传下了命令。
李贞得到命令,强打精神,带着军队绕了长安一圈。
此时所有受检阅军队已经出来了超过几个时辰,早已经疲累不堪,尤其是陌刀队和重骑兵,他们都是身着重甲,浑身装备分量不下于一百斤,在这里苦苦熬了这么长时间,早就没有了之前的尽头,要不是平素的军纪以及强大的军队荣誉约束着他们,只怕他们这时候早就脱下盔甲,扔下刀枪坐在地上休息了。
不过很快,所有人都将浑身的疲惫扔了一个干净,重新拾起了早上的劲头,重新变得神采奕奕。
原因很简单,因为他们感受到了荣誉——长安上下百姓游人何曾见过大唐如此军容,一个个的都为大唐欢呼喝彩,这一声声的喝彩,在受检阅军队就来,无疑是对他们的夸奖与拥护,甚至比皇帝检阅都更让他们感到荣幸。
道理很简单,皇帝检阅他们,这里面的荣誉是他们应得的,因为说到底,他们其实是在为皇帝打天下,保护的是大唐皇帝的江山,这荣誉本身就是属于他们的。
但是百姓们的拥护却是不同,因为这是百姓们自发的拥戴,这其中包含的是浓浓的信任——一个和自己没什么关系的人,却选择无条件的相信你,这本身对于你来说,就是一种肯定,你当然会觉得荣幸。
绕城一周之后,时间也来到了晚上戌时末,让大唐百姓见识到大唐的军威后,李贞命令薛仁贵领着本部戎马回到了驻地。而他自己刚刚进城门,就遇见了前来传令让他立刻进宫的王亭初。
到了皇宫之后,李贞才发现来的不只是自己一个人,而是几乎大李世民的心腹都到了,可以说如果在这种时候往这里扔一颗炸弹的话,那大唐将会倒退至少十年。
“父皇,您不是在斋戒吗?怎么跑出来了?还有,你们这是在干什么?喝酒吗?”
不要以为一个献俘大典就那么简单,此次的献俘大典虽然在规模上要远超从前,然而说白了其实就是献俘太庙的升级版本,说到底献俘的对象还是自己的祖宗。
而既然是献俘太庙,那作为皇帝皇后,不但要焚香净手、沐浴更衣,更是需要斋戒三天,以示尊敬,这是必备礼节。
第九十四章 李世民醉酒
第九十四章李世民醉酒
不光是皇帝皇后,甚至他的嫔妃和皇子,以及所有参加献俘大典的群臣们,都是需要这样做的。
但是现在李贞看到了什么?
李世民现在不但没有在太庙里面待着,而且还和群臣聚在了一起。
更重要的是,如果李贞没有闻错的话,空气中弥漫的应该是五粮液的味道,甚至李世民的脸色依旧还红润无比——有的人喝酒上头,只要稍微沾一点酒,脸色就会红的跟关公一样,而李世民就是这样的体质。
也就是说,李世民不但没有去太庙和燕妃待着,他还躲在皇宫之中召集了群臣,不但吃了东西,甚至还喝了酒……
“父皇,你们在干嘛?”
“额,不要在乎这些细节。”被李贞揭破,李世民老脸一红,也幸亏他的脸色遮掩,没有人看出来。
李世民之所以这样,甚至还违背了周礼,在献俘太庙的前夜喝酒吃肉,原因就是他太高兴了——今天所经历的一切,彻底刷新了李世民的三观,更是激起了他无穷的斗志。
兵将悍勇无双,百姓安居乐业,朝廷万民拥戴,这毫无疑问,就是对他的最大的表扬,也是对于他这个皇帝的最大肯定,他当然有理由高兴,更有理由庆祝——当然了,无论如何,在这种时候喝酒,都是不对的。李贞已经可以预料到了,明天过后,李世民首先面临的就是以魏征为首的御史言官们的口水……
为咱们的老李同志,默哀三分钟……
看到李贞,李世民连忙招手,强行转移话题:“来来,贞儿快快过来,父皇有事情要和你商量。”
“什么事情?”
“是有关于那些异族反抗者的事情。”说起正事,李世民立刻就进入了状态:“你猜今天在检阅部队的时候,父皇遭遇了几次刺杀?”
“这个儿臣如何会知道?”李贞今天一天都在指挥部队,刚刚将部队送走,就又被李世民抓了过来,根本就没有时间和了解这些情报,哪里会知道这些。
李世民又道:“你不防猜一猜。”
李贞想了想,给出了一个模糊的数据:“以那些国家对咱们大唐的仇恨,恐怕至少也要在十波以上吧。”
“哈哈哈哈……朕说什么来着?贞儿果然猜对了。”李世民忽然大笑起来,伸出手对着诸位心腹道:“快快快,朕赢了,给钱给钱给钱……”
“殿下果然聪慧。”李靖笑着从兜里取出一块金元宝,放到李世民手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