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南皇-第1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狼狈不堪。
李世民神情大动,面容刹时间都潮红了起来——有神兵如此,谁能挡我大唐天威,大唐必将纵横天下,所向无敌。
一时间豪情万丈,情不自禁,仰天长笑。
没有人笑话李世民的失态,如果他们手中也有如此强大的军队,他们只怕比李世民表现的还要不堪,甚至活活笑死也不一定。
李世民身侧的异族使节面面相觑,都从彼此的眼中看到了无尽的惊慌——这只是十万人而已,而大唐的军事力量可是足足有好几十万的,就算这里面有一半的普通军队,但剩下的一半也足以横扫天下了。
第八十六章 献俘大典(7)之各方心思
第八十六章献俘大典(7)之各方心思
李世民的眼神犹如炽火一般灼热,目光所及,无一人敢与之对视者,纷繁低下了脑袋,只觉得一股莫大的压力倾泻在自己身上,压迫的胸膛发紧,几乎不能呼吸。
他们终于知道为什么大唐能够成为天下霸主——有如此实力,谁人可抗?
在使者群中不乏一些别有用心之辈,此次前来大唐就是打着窥探大唐实力的目的来的,更甚者还想在此期间,在大唐搞点事情。但现在见大唐竟然有如此声势,一个个都为之心神俱乱,只想着将大唐的实力传回国内,哪里还有别的心思?
在所有的使者中,大食帝国的使者名字叫做伯克尔·伊本·哈塔卜,是大食帝国第二人哈里发奥马尔·伊本·哈塔卜的长子。
此时的大食帝国正是处于四大哈里发时代(阿布·伯克尔、欧麦尔·本·赫塔卜、奥斯曼·本·阿凡和阿里·本·阿比·塔利卜),因为其中的第一任哈里发阿布·伯克尔是***教先知默罕默德的最早期支持者以及追随者,后来默罕默德死去,他就被选为大食帝国的第一任哈里发,由他开创的大食帝国一共传了四代,也就是四大哈里发时代,也因为他的正统性,因此也四大哈里发时期被称为正统哈里发时期。
只是阿布·伯克尔只当了两年的哈里发,就去世了,他的继任者就是欧麦尔·本·赫塔卜(也被称为奥马尔·伊本·哈塔卜,两者其实是一个人,只是音译不同罢了),同时也是他的战友和挚友。而伯克尔·伊本·哈塔卜是欧麦尔·本·赫塔卜的长子,取伯克尔这个名字,也是为了纪念阿布·伯克尔。
只是这个伯克尔性格狂妄,自以为自己的大食帝国强大,自己又是大食帝国哈里发的儿子,身份高贵,大食帝国战力天下无双,因此在出使大唐的所有使者中,就属他最跳,整日里在长安城惹是生非,好几次都被巡城官兵抓住,都是鸿卢寺将他给捞了出来。
而他之所以跋扈狂是因为他根本不信大唐的实力比他们强几多,他们大食帝国有兵舒数十万,每一个都是弓马娴熟,身经百战的战士,勇士中的勇士,精英中的精英。
大唐固然繁华,但是在他看来,这些繁华都是空中楼阁,没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大唐的繁华注定要为旁人做嫁衣——而这个旁人,在伯克尔看来,就是他们大食帝国,就好像曾经的萨珊波斯以及拜占庭一样。
至于传闻中大唐百战百胜……呵呵,那只是因为大唐的敌人实力太弱了,在他眼中大唐的实力最多也就和萨珊王朝一般罢了,如果大唐的敌人换做萨珊波斯或者拜占庭帝国的话,他就算是能赢,最多也就是惨胜,哪里有他们大食帝国赢的这么轻松。
可如今见到大唐这十万战兵的表现,被强大的士气冲击之后,伯克尔才知道自己才是坐井观天的井底之蛙,可笑之极。
他以往不知天下之大,不知大唐强盛,如今亲眼所见,胆气早已经被夺,脸色吓的惨白,裤裆里甚至还有点点湿润的感觉——哪里还有半点的傲气?
大食帝国处在中亚与西亚,东边连接着大唐,西边比邻欧洲与非洲,伯克尔深知自己国家以及周边地域的情况——非洲就不说了,除了一个埃及地区之外,其余地方都还处于茹毛饮血的状态,部落混战时有发生,让他们团结起来,那得再等一千年。
至于欧洲更是不堪,欧洲多民族林立,各国之间征战不休,早已经结成了生死大仇,虽然有一个教廷在旁边制衡着,但也正是因为有教廷在,欧洲注定统一不起来。
就连大食帝国内部也不是一片祥和的,大食帝国的扩张太快了,占领地区的反抗时有发生。何况帝国还在占领区强行推广***教,强行毁灭本土宗教……这更加加剧了帝国内部的冲突,他的父亲自从当上哈里发,就一直致力于平息内部的动乱,在这个时期基本上就没有向外扩张的精力……
说了这么多,伯克尔想要说的是,以眼前这十万战兵的素质,足以横扫天下绝大多数军队——包括那些被真主祝福过的***战士,也绝对不是对手;
如果大唐有三十万这样的战兵,就足以让大食帝国寝食难安;如果大唐有五十万这样的人,面对大唐的兵锋,大食帝国就只有退避三舍一途;
如果大唐有一百万这样的人,那大唐就足以横扫天下,整个亚洲欧洲以及非洲加起来,也不足以抵挡大唐的攻势。
大唐有没有一百万这样的兵马?
除了大唐的高层,没有人知道,但是伯克尔知道的是,从如今的数据统计来看,这样的兵,大唐五十万肯定是有的——至少在南洋大唐就布置了十万,北征高句丽的时候,又抽调了十万,再加上三万足可以以一当十的少年军,大唐足以让大食帝国退避三舍了。
何况,以大唐现在的经济状态,民族自信心,大唐朝廷随时可以拉起一支百万人以上的军队,这点毫无问题。而且这之军队还肯定是全副武装,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精兵,上了战场见了血,就会成为一个合格的士兵,就算比不上眼前这些,但是两个当一个还是没问题的,这又是五十万……
所以说,以如今大唐的实力,完全可以横扫天下,如果不是内部还没有稳定下来,大唐朝廷也奉行所谓的仁义之道,恐怕……
还好,事情还没有到最糟糕的程度,还有挽回的余地。
伯克尔如此,西突厥的使者同样是一个想法。
西突厥的使者叫做阿史那折波鲁,是西突厥新任可汗乙毗射匮可汗(话说这位还是大唐册封的呢)的弟弟。
面对大唐的兵威,阿史那折波鲁可谓是面色惨白——他虽知大唐强盛,但哪里料到大唐竟然强盛至此?
如此强兵,要灭西突厥岂不是轻而易举?
心中更是万分感激自己的哥哥乙毗射匮可汗,要不是自己的哥哥主动向大唐称臣,只怕在收拾了高句丽之后,大唐的兵锋就要对准西突厥了吧?
面对强大的大唐,阿史那折波鲁实在是找不到一点可以令西突厥赢下这场战争的办法,也就是说如果大唐真的攻来,那西突厥的下场将会和东突厥一样,成为大唐的牧场,自己等王族也会和颉利那个废物一样,成为大唐的俘虏,从此遭受无尽的屈辱——甚至还可能会被放在这一次的献俘大典上,那可就要丢尽了阿史那一族的脸面,就算死后也无颜面对列祖列宗了。
而如今高丽半岛上仅存的一个国家,新罗的使者更是下定了主意,一回到新罗就立刻劝说国王死心塌地的依附唐朝,甚至干脆学六诏那样,直接请求内附得了——唐朝如此强势,只有依附大唐,才有存活的希望。
大唐的威势,已经如烙印一般,刻在他们的心底。
第八十七章 献俘大典(8)之意气风发
第八十七章献俘大典(8)之意气风发
所有人的表现,都被李世民收入眼底,脸上露出了自傲的神色:“诸位,我们大唐的军队,可还算威武雄壮?兵士可还算英勇无畏?可还算精锐吗?可还入得诸位的法眼?”
“艹,这不废话吗?”
这是此刻所有人的一致心声音,泥煤的这要算不得威武雄壮,英勇无畏,那还有什么军队算是英勇无畏,威武雄壮?
大唐的军队要算不得精锐,那我们的军队算什么?
拿着烧火棍的农民吗?
这样的军队要还是入不得我们的眼睛,那还有什么军队能被我们看在眼里?
少年军吗……不要和我提少年军。
那就是一群变态。
见无人开口,李世民又道:“朕看诸位的眼中都有些不服气,既然如此,那不防这样,这里一共有八支军队,诸位贵宾不防亲自挑选一支,让他们为我们单独演练,不知诸位意下如何啊?”
“靠,你哪只眼睛看我们不服气了?我们很服气的好吧?”
李世民自然看出了他们的想法,不过他已经决定将这一次大阅兵的作用发挥到淋漓尽致了,因此装作没看到一般,笑道:“看来诸位贵宾都很矜持啊,既然这样,那朕就亲自点名吧——嗯,李察爱卿,就由你开始吧?不知道爱卿准备挑选哪一支军队?”
李察就是新罗的使者,闻言李世民点到了自己的名字,顿时汗水就下来了,竟然颤栗的跪了下来:“大唐兵威如此,臣莫敢仰视,哪敢亲眼目睹?陛下,臣心服口服,心服口服啊。”
堂堂一国使者,竟然被吓得跪了下来,可见他之前受到的冲击有多大。
其余人也心有余悸,都暗自在心中想道:大唐阅兵,指在立威,仅仅只是过场就如此骇人,真刀实枪的操练起来,岂不更加的可怕?
如此想着,一个个也高呼大唐天威莫敢仰视,纷纷表示心服,竟然没有一个人站出来质疑的。
对于这种情况,李世民也呆了呆,随即一阵摇头苦笑——既然所有人都心服了,那自己也不好再勉强,此事你情我愿,若是强求反而得不偿失。
不过人都是会变的,这些使者都是聪明人,只要给他们一段时间,自然能调节过来心态,李世民可不觉得这么一点威慑能吓住他们多久,要想彻底打垮他们的意志,那就只能下猛药——所以李世民决定,将大阅兵演练到底,给他们所有人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
看着一干人各异的面容,李世民脸上带笑,眼中尽是自得,瞄了眼下方那不动如山的十万大军,眼中的自得又度转化成欣慰欢喜,意气风发的大笑道:“我大唐有战兵如此,何愁天下不定,四海不平?四方朝拜,万国来朝。”
“圣主所言甚是,大唐强盛至此,我等臣属亦深感荣幸的同时,也万分心安。”李察这个马屁精,立刻打蛇随棍上,猛拍李世民马屁。
“……靠,这个马屁精。”看到李察竟然夺了头筹,别的藩属国使者顿时在心中暗骂,在不屑李察那小人行径的同时,也在深感懊悔,自己怎么就反应慢了一拍呢?这马屁要是由自己来拍该多好?可恶的李察,占着茅坑不会拉屎,白瞎了这么好的机会,这要是换我来,我一定会将唐皇拍的飘飘欲仙。哪像是现在中这样,唐皇竟然没有一点反应。
对于李察的恭维,李世民只是淡笑一声,道:“药师,继续吧,让我大唐子民见识一下我军风采吧。”
他心底其实也想见识一下接下来的项目,只是一个进场仪式就如此的雄壮了,那接下来的正戏肯定也会更加的精彩。
“臣领命。”李靖知他心意,立即也舞动旌旗传下了命令。
李贞接到命令,立刻指挥起来。
“喝!”一声整齐的暴喝,将所有人都吓了一个哆嗦——很难相像这么整齐的声音,竟然是从十万人口中一起喊出来的。
随着暴喝的响起,这一场足可以载入史册,被万世传扬的大阅兵,正式开始。
首先开始的是陌刀队,此次的陌刀队一共派出了一万人——这已经是大唐所有陌刀手中一半的人数了。
要知道陌刀队是非常培养的——不是因为装备不好制造,自从高炉建设成功之后,大唐的钢产量就已经突破到了一年一万吨以上。
虽然这些刚才都只是最普通的粗钢,并不是特种钢,不能制造火炮或者别的特殊装备或者设备。
但即便是粗钢,所铸造的兵器,相对于十年以前的兵器来说,在材质上也已经超出太多了。
虽然比不上陌刀的材料,但也不差多少了,再稍加精炼,制造出来的铠甲兵器,就远超以前的明光铠和陌刀。
所以,在装备上并不担心,事实上要是兵工厂火力全开的话,整个长安兵工厂一天就足可以打造一千柄陌刀以及者三百具明光铠。
问题是……
装备足够了,问题是没有足够穿戴的人啊。
也就是说,虽然装备没问题,但是大唐实在是找不出那么多合格的陌刀手来,不说训练方面吧,就单说兵器的重量——要知道一柄陌刀要足足三米长,五十斤重——就算隋唐时候的五十斤只相当于现在的二十二斤,但是二十二斤的刀也不是一般人能拿起来的,就算能拿起来,想要用的顺手,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何况,除了陌刀之外,明光铠的重量更重,折合现代的重量单位就是三十五公斤,也就是七十斤。
七十斤加上二十二斤……
这已经是小一百斤了啊。
也就是说,一个陌刀手在上战场后还什么都没有做,就需要扛着将近一百斤的装备,而且还要将这套装备使用的溜熟,至少要拥有斩开马匹的力量(如墙而进,人马俱碎)。
如此算来,一个合格的陌刀手,至少要有五百斤的力量……
然而这样的战士,每一个都是百里挑一的勇士,大唐能找到两万就已经是了不得了,实在是找不到更多了。
如果这样的战士大唐拥有十万,李贞早就率领他们横扫天下了,至少也可以打到中亚去了,又何至于一直到现在,都还窝在东亚横行?
但就是算如此,这两万陌刀手,也都是以一当十的勇士,就算是李贞呕心沥血训练出来的三万少年军,除非和他们玩阴的,如果要是正面硬钢陌刀手,也绝不是对手。
第八十八章 献俘大典(9)之陌刀之威
第八十八章献俘大典(9)之陌刀之威
今次统领这一万陌刀手的陌刀将是房遗爱,之所以他会成为陌刀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上一任陌刀将,也就是他的前任,在高句丽战场上被礌石给砸死了……
朝廷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陌刀将人选(一个陌刀手的挑选就已经这么难选了,作为万里挑一的陌刀将的选拔更是难上加难),正好房遗爱跟着李贞回来了,朝廷立刻就瞄上了他,将陌刀将的职位安在了他的头上。
而房遗爱也成的确是最合适的陌刀将人选了,除了他之外,应该不会有人比他更合适了。
之所以这么说,是有原因的。
首先是实力,房遗爱天生神力,而且还不是一般的天生神力,拿着上千斤的东西就跟拿根稻草一般轻松,这样的神力就算是李贞也比不上,一般的陌刀手更是远远不及。
其次是资历,房遗爱是当过陌刀兵的,要知道在李贞没有送给他青龙偃月刀之前,房遗爱的兵器就是一把八十斤重的特制陌刀以及一套特制明光铠。所以在陌刀军的眼中,房遗爱也相当于半个自己人,因此在心理上就已经接受了他。
最后还是房遗爱的威望,房遗爱少年从军,十多年前跟着李贞开始,基本上就没有下过战场,一直都在战场上厮杀,就算李贞蛰伏的那十年,作为他的心腹们也都没有下过战场。一口青龙偃月刀赫赫有名,刀下也不知道饮了多少仇寇的献血,沾染了多少亡魂。
所以,在强者为尊的军中房遗爱的威望是很高的,如果给年轻一辈将领做一个排名的话,他的威望其实是排名第一的。就算是薛仁贵也比不上,因为薛仁贵固然百战百胜,但因为武艺风格的不同,并没有房遗爱的武艺那样更具有冲击力,因此在军中的排名上,房遗爱其实是要高于薛仁贵的——哪怕他们两个的武艺差不多。
所以,房遗爱当陌刀将,其实是最合适的人选,陌刀手们只会接纳他,而不会排斥他。正好他又没有任务在身,便被安了一个陌刀将的名头,让他率领陌刀队完成这次军演——当然了,这个职位事后肯定是要卸任的。
陌刀队是大唐最精锐的军队,在李世民心目中的地位媲美少年军在李贞心中的地位。平常时候由皇帝亲自掌控,陌刀将也是皇帝指派心腹担任。
而房遗爱却是李贞的心腹,这样的人掌控陌刀队,即便是李世民也不会安心,这一次要不是中间出了差子,陌刀手也必须要上大阅兵,需要一个陌刀将指挥的话,房遗爱怎么也不会当上陌刀将的。
所以献俘大典之后,为了皇帝陛下的安心,他肯定是要推掉陌刀将这个职务的,而且以后基本上不会再有单人照这个职位的机会——如果以后还想当,那就只能等到李贞继位之后了。
看到令旗,房遗爱举起手中陌刀,怒吼一声:“陌刀队听令。”
“哗!”
整齐的所有陌刀手紧随着将军的动作,将手中的陌刀向上挥起,动作一致,声音一致,仿佛是一个人完成的一般,再度震惊了所有人。
房遗爱却不为所动,陌刀猛劈向下,怒吼道:“斩!”
“咻~”
凄厉的破空声响起,陌刀与空气产生了剧烈的摩擦,但是空气显然挡不住陌刀之威,只能发出一阵哀鸣,任由陌刀将自己劈开。
“收!”
“哗!”
“斩!”
“咻~”
“收!”
“哗!”
“斩!”
“咻~”
“……”
随着房遗爱一声又一声的怒喝,陌刀手们不知疲倦的挥舞着手中的陌刀。
陌刀手的动作非常简单,举刀向前一步,猛劈而下,退步收刀而立,一共是三个动作,看起来非常的单调。
但就是这简单至极的动作,却带着无尽的威势,就连空气都被劈的破碎不堪,肃杀之气弥漫了整个广场。
不识货的人不明白,为什么明明只是很简单的动作,为什么会给自己带来偌大的压力,以至于呼吸都有些沉闷。
而所有识货之人则更是被这股肃杀震慑到了,尤其是那些使者们,更是面色如土——他们能作为使者,自然是有点本事的,当然明白陌刀队那简单至极的动作中,究竟蕴含着多大的力道。
这也就是陌刀手们面前没有标靶,如果他们前面有标靶,无论这个标靶是木头的还是石头的,又或者干脆就是活物,面对这陌刀手的倾力劈砍,标靶的下场就只有一个——被这无尽的刀势给斩成两截。
然后他们又都想到了自己的国家——自己的国家,有没有这样的能力抵抗大唐陌刀队的攻势?又或者说,这陌刀队有没有破解的方法呢?
在将一切的方法都计算了之后,他们颓然的发现,自己对于陌刀队没有任何的破解方法,自己国家也没有抗衡陌刀队的方法。
至于人海战术,以多胜少?
别开玩笑了。
陌刀队可是专门用来对付骑兵的啊。
他们连骑兵冲锋都不怕,都敢正面硬怼,还会怕你的人海战术?
面对陌刀队,人海战术只能是送人头,给陌刀队增加功绩罢了。
想要赢陌刀队,只有用奇计,比如水淹火烧又或者土埋等方法。
这应该也是唯一能克制陌刀队的方法了。
但是大唐也不是笨蛋啊。
论玩计谋,大唐才是祖宗。
谁能玩得过他们啊?
所以思来想去,他们连脑袋都想破了,但就是找不到陌刀队的克制方法。
心中不由更加惶恐,同时也有些庆幸。
幸亏啊,大唐只有两万陌刀手,如果这个数量增加到五万,那他们就可以在一年时间里荡平整个东亚,如果这个数量增加到十万的话……
恐怕天底下没有谁会是他们的对手了,就算是那支号称是天下第一强军的少年军,也绝对难以抵挡陌刀队的攻击。
哪怕少年军以功能齐全著称,明招暗招阴招阳招都用出来也没用,因为陌刀队的实力是随着数量增加的,数量越多,实力越强。
两万少年军可以轻松虐杀两万陌刀队,五万少年军也应该许可以和五万陌刀队打成平手,但是十万陌刀手可是一块钢铁做成的骨头,哪怕少年军来二十万,也休想攻破陌刀队的防线——这就是一力降十会。
第八十九章 献俘大典(10)之少年军
第八十九章献俘大典(10)之少年军
“收!”
随着房遗爱的最后一声大喝,陌刀队迅速回归原位,一切再度变得寂静无声。
大家明白,陌刀队的表演已经完毕了,心中不由有些意犹未尽——虽然陌刀手的表演非常的单调,没有一点艺术性,但是就是这种单调,却让人觉得压力倍增。
“……”
房遗爱单独跨出两步,朝着城门楼大声道:“陌刀队演示完毕,请陛下检阅。”
“重重有赏。”李世民只给出了四个字,但是这四个字已经足以说明了他此刻的态度和心情。
“谢陛下。”房遗爱顿时大声应道。
“谢陛下。”陌刀手们也紧跟着吼道。
陌刀队的表演完毕了,接下来是轻骑兵……
然后是重骑兵……
很快,八支进队中的七支已经演习完毕,只剩下最后一个,也是所有人都最期待的,传说中的天下第一强军——少年军该出场了。
不光是百姓们好奇,就连城门楼上的大臣们和外国使臣们也都探出了头,尤其是使者们,虽然刚才他们被大唐军队那如虹的气势给被吓得不轻,但是此刻面对这一支号称大唐平均年龄最年轻,却战斗力最强悍,却也是最神秘的军队,所有人都保持好奇态度,他们都想弄到第一手的资料。
少年军实在是太神秘了,虽然从林邑之战后,少年军的威名就已经传遍了天下,但是要说谁真正见过少年军的,却是少之又少。具体原因就是,少年军从成名之后,就一直都在南洋作战,就算后来被李贞召回,也没有出现在世人面前,而是隐藏在岭南某一处上绝谷之中,继续训练。
一直到李贞回长安,才调集了一部分少年军跟着他回来,但是就算如此,少年军也一直都窝在军营里,很少出来,因此见过的人依旧是少数。
所以对于这一支声名赫赫的军队,所有人都是只闻其名,不见其人,大唐上下都是好奇心爆棚。
就连李世民对于少年军,也只是见过两次罢了,对于少年军的真实实力,可是好奇的很呐。
此时随着少年军的出列,所有人都将目光聚焦在了他们的身上,当看到少年军那青涩的面庞之后,所有人都震惊了——之前少年军隐藏在人群里,他们也没有注意,但是现在……他们只知道少年军的年龄小,要不然也不会叫少年军了,但是谁都没有想到,少年军竟然这么年轻,看他们那一个个年轻的脸庞,有十八岁吗?
实际上少年军的平均年龄比他们想的还要低一点——只有十七岁而已。
在所有的少年军中,年龄最大的今年十九岁,最小的才十四岁,绝对算是大唐最年轻的军队了。
看到这一幕,所有人都不由的感到心酸,一些对少年军战力限怀疑的人更是心生愧疚,包括同时被接受检阅的军队,都出现了这样的想法,尤其是陌刀队。
要知道在少年军之前,陌刀队才是大唐第一号的战力——如墙而进,人马具碎,所向披靡,这个评语可不只是说说而已啊,那是真正能做到的,当年在突厥大草原上,就是陌刀队顶着突厥骑兵的冲锋,第一个突进了颉利可汗的老窝阴山的啊。
所以当陌刀队的陌刀手们知道自己的称号居然被一支从来没哟听过名字的军队夺走之后,顿时就不服气了,虽然后来少年军的表现的确非常惊艳,也的确当得起天下第一强军的称号,别人也都是服气的,唯有被夺了名号的陌刀队非常的不服气。
这一次在大阅兵的时候被排在第一位,也是陌刀队主动要求的,除了可可以用自身的勇武狠狠的震慑外邦使者之外,更重要的也是要给少年军一个下马威。
但是现在……
陌刀手们才发现,自己的想法究竟有多么可笑……
唐唐一群大老爷们,被一群小屁孩夺走了名号,不但没有觉得耻辱,反而一个个不服气的想要和人家比试一下——丢不丢人?
人家十几岁就开始上战场为国杀敌了,别说他们战斗力真的很强,就算他们一个个都是脓包,就凭着这份心意那也都是英雄,你凭什么给他们下马威——丢不丢人?
想要夺回名号,可以。想要和少年军比试,没问题啊。但是要比试去战场上比试去,看谁杀敌更多,谁打的胜仗更多,这才是男人之间的浪漫,在这里给人家下马威算什么——丢不丢人?
想到这里,那些心存想要和少年军一较长短的陌刀手们,顿时一个个都面露惭色。
李靖可不知道消此时陌刀队心中的想法,见少年军准备就绪,便挥动了手中的令旗……
‘少年军,准备~’少年军的统领并不是李贞,他在这场大阅兵中扮演的角色是领队,少年军的统领是薛仁贵。
“哗!”
少年军的军演开始了。
不同于陌刀队,少年军的操练可就要有看头多了——倒不是说他们的操练有多华丽,在战场上玩华丽,那是你嫌自己死的不够快。
虽然少年军的动作也非常的简单,但是却不同于陌刀队那般惨烈,而是将整齐发挥到了极致——不论是陌刀队还是别的参演部队,毕竟都是临时训练的,就算训练的再好,终究是有瑕疵的。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非常的整齐,但这是大家离得比较远的缘故,如果在他们演练的时候靠近了看,就能从中发现一些破绽,这也是李贞将他声势发挥到极致的原因,只有声势够大,足够震慑所有人,谁还会去注意一点点的瑕疵啊?
而少年军就不同了,他们是从小就开始训练的,基本上将所有的动作都给吃透了,一些动作几乎成了他们的本能,在操练中出现问题的话,根本不用将领的调节,他们之间就能知道彼此该做什么了。
如果说别的军队像是一个人的话,少年军根本就是一个人在动作——如果将一个人的耳朵堵上,除了声音大一点之外,他根本就不能从声音中分辨出这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支军队在走路。
但是看着看着,所有人都面露奇异之色,少年军的演练是很有看头的,但为什么……
总觉得有哪里不对劲啊?
第九十章 献俘大典(11)之皇帝检阅
第九十章献俘大典(11)之皇帝检阅
少年军的表现的确很惊艳,可圈可点,但……
是也只是可圈可点罢了……
别的都没问题,不管是军姿还是步伐动作上,都是一等一的,问题是在气势上……
他们表现出来的气势,别说是和陌刀队媲美了,甚至连其余六支队伍的气势都比不上,只是平平淡淡,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