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徽商天下(寄奴)-第19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坐在那里,望着东方的天空。晨风里有着几缕清新的味道,远处出杭州城外的山峦起伏的轮廓不断朝视线的两端蔓延开来。

他看了一阵,随后有些意味莫名地叹了口气。

一年了啊,整整一年……

好像经历了很多的事情,但又好像仅仅只是做了个梦一样。他当然知道不是梦了,每天早晨醒过来,身边所有的人和事都在提醒着他。倒是让他有时候都会不自觉的怀疑,那个以前的他会不会是一场梦。

不过纠结纠结这些东西,也没有什么意义。但他觉得,总归还是要做些什么。爬到房顶看日出,吹一吹风,或许是不错的选择。

时间流逝,东方的天空渐渐的泛白,随后被染成红色,太阳就要出来了。

而他是去年的今日,来到这个年代。

一整年就这样地过去了。

……

一整年过去了,但是时代还是这个时代,他也早已经习惯了自己眼下的身份。不过偶尔还是有一些东西会牵动起他的记忆,让他的心情有些复杂。其实随着时间流逝,他也已经开始有些木然了,这样的情况也变得越来越少。不过到得今日,算是做了一个总的爆发。

他觉得该去纪念一下,如果非要解释的话,那算是对于自己的一个提醒。那些回不去的时光和日子,那些记忆的浮尘同眼下的繁芜交接、纠缠,他怕自己有一天会完全忘记掉。

虽然眼下在这个年代过得没有太多的不如意,但是他并想忘记。

所以今天应该会有一场庆祝。

……

对于许宣突然的邀请,来赴宴的几个人都有些意外。

一般的宴请都需要一个由头,但这一次就比较突然了。刘余帆和黄于升手中是有事情要忙的,被许宣拉了过来。而另外过来的还有令狐楚,他最近忙得火急火燎,今日过来的却是老大不乐意。当然,即便如此,但依旧是过来了。

四个人的聚会场合,就定在了院子里的凉亭里。这时太阳升起来,秋风也是很凉爽的。

“也没有什么事。”许宣拿着茶壶往四人的茶杯里倒茶,随后想了想,又另外给令狐楚斟了一杯酒:“就是大家闲来无事,聚一聚,联络联络感情……呵呵。”

虽说来到了杭州,但是酿酒的事情也已经在这边做了起来。不过这些事情,刘余帆有路子,许宣只是提供了方法,随后就没有再管。刘余帆那边摸索了一些时间,最近也已经开始正式生产酒水

“闲来无事?”令狐楚闻言,瞪着眼睛,几乎要发飙。而一旁的黄于升和刘余帆二人,闻言也有些郁闷。许贤在言行上虽然比较随意,有时候也会乱说话,但是总得说来,一旦做事情都是相当严谨和靠谱的。这个时候真的是多是之秋,他们每个人其实都是有要紧事情要做的,这个时候所谓的“闲来无事”就有些过分了。

“你最好给我一个理由,不然这酒我不敢喝……”令狐楚黑着脸说了一句:“又有什么事情要求我么?”

“当然不是。”许宣站起身,随后搓了搓手,笑着说道:“这样吧,你们先坐着喝几杯茶,我去厨房炒几个菜……不要担心,这点时间耽误不了什么事情。”

他说着走出了凉亭,径直朝着厨房的方向过去了。

身后的凉亭里,气氛稍稍凝固了片刻,令狐楚有些狐疑地朝许宣的背影看了一眼,随后问道:“他刚才……说了什么?”

似乎是有些不敢相信。

宴请本身当然没什么,即便许宣毫无理由的将几个人拉过来,他们嘴上抱怨,但是作为朋友,心中自然不会真的去计较这种事情。况且最近几个人坐在一起吃吃喝喝,也是常有的事情。但是今天的情况有些不一样,许宣居然当着众人的面宣布亲自下厨。

黄于升在那边,面色有些古怪。虽然对于许宣,他已经很习惯对方的一些行为举动,但是有时候还是觉得有些难以理解。比如他会觉得裹脚的女人不好看……开玩笑,裹脚!这么好看的东西……他也会因为自己多娶了几个老婆而心生内疚,这当然不是许宣自己说出来的,不过毕竟相处了一些日子,黄于升能够感受的到。因此自然就比较疑惑了,男人三妻四妾,有什么不对的么?

如同今日许宣要出厨房烧菜,这样的举动也是他古怪性格的一种反应。即便真的要请客吃饭,直接找个酒楼进去不就好了么?难道会差这点钱?而且家里面又不是没有下人……黄于升对此有些想不开,过得片刻,才感慨一般地抱怨了一句:“啧啧……君子远庖厨啊。”他说完之后,目光有朝着一旁的刘余帆看了看:“刘兄,你说是吧?”

刘余帆此时也是满脸复杂的神色,不过闻言倒是笑了笑:“君子远庖厨……也对也不对。”

“啊?”黄于升张了张嘴,不知道他这话是什么意思。

倒是一旁的令狐楚皱着眉头想了想,随后说道:“此话出自《孟子》,前面似乎还有很长的一段话。”他说着又皱了皱眉头,随后很光棍的摊了摊手:“不过我忘记了……”

黄于升在一旁,撇了撇嘴,小声说道:“还号称读书人……”不过话是这么说了,但是黄于升自己也没有多少印象。

刘余帆见状,摇头笑笑,随后拿去桌上的茶水喝了一口:“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远庖厨也……”

“就是这句话。”令狐楚点点头。

黄于升也在那边说道:“我记起来了、记起来了!是有这么回事……”他说着,看了看旁令狐楚明显有些鄙视的目,脸色微微一沉:“你这种表情是什么意思?”

所谓‘君子远庖厨‘,说的不过是一种不忍杀生的心情罢了。孟子有一次拜访齐宣王,谈话中说起齐宣王见到一头因为用来祭祀而即将被杀的牛,觉得不忍心,就下令用羊去替换。也就是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心理,因为他亲眼看到了牛即将被杀的样子,而没有亲眼看到羊即将被杀的样子,因此孟子说了之前的一番话。“眼不见为净”,所以君子远离宰鸡杀鸭的厨房。

但是这样的话,到了后来人们断章取义,“君子远庖厨”就被理解成了男子不该进厨房,进厨房的都不是君子的意思。

这个时候几个人在这边因此谈了一阵,因为原本就是很私人性质的聚会,令狐楚也不会真的拿出官场上的那些架子,所以聊得话题也有些随意。

“其实很多古人原本的意思,未必是我们理解的那般。后世断章取义地厉害,一些本来的东西失去了真面目,反倒大行其道,让人以为是真的。”刘余帆喝口茶,这般评价道。

众人聊了一阵,随后许宣在厨房那边将一锅汤炖上,趁着这个当口也过来闲扯几句。待知道之前关于“君子远庖厨”的讨论之后,笑了笑说道:“倒是想起另外的一句话……大概也是断章取义的后果。”

“哦?汉文你指的的是什么?”那边刘余帆感兴趣地问了一句。这时候有家中婢女走过去,许宣远远地看了一眼,摇摇头:“女子无才便是德。”

“女子无才便是德?”黄于升在那边重复了一句:“怎么了?这样的说法不对么?”

而刘余帆同令狐楚对视一眼,随后点了点头像是明白过来:“是了。”

“你们到底在说什么?”黄于升还不曾反应过来,这样问了一句。一旁的令狐楚伸手狠狠地拍在他的脑袋上:“不学无术!你这样子真是丢我辈读书人的脸!”

“呃……”黄于升有些无辜地看了看令狐楚,心中想到你算哪门子的读书人,但是有些话到了嘴边还是没有说出来。

“女子无才便是德……”许宣点点头,又摇摇头:“这话如果单独来看,确实也就是那么个意思。女人家么,知道那么多东西干嘛……头发长见识短才是应该的。”他说着,伸手取过桌上的茶杯,给自己也倒了一盏,喝了一口才说道:“其实这句话还有前半句。”

“前半句?”黄于升闻言,疑惑地问道。

一旁的地方,刘余帆接口到:“前半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他说着摇摇头:“陈继儒的年些前说的话,但这话其实也不是他第一个说。”

这句“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历史上,也是让人误解颇深的一句,表面上看来是贬损女性的,即便是后世,也有很多人并不理解它的本意。

许宣在旁边一张空着的石凳上坐下来,随口说道:“‘男子有德便是才’,这前半句话是希望一个有为的男人,要以德行为主,以才干为辅的意思。其实是要告诫每个男子要以德行为主的意思,而非叫男人不要重视才干。”他说着顿了顿,才继续说道:“而下联‘女子无才便是德’依然是劝女子要以德行为主的意思,而非贬辱女人不能有才干。这整个误会是因为错解了‘无才’的‘无’字所造成的。其实‘无’的本意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

“所以‘无才’不是真的没有才干,而是‘我虽然很有才干,但一点也不自炫其才,依然自视若无’的意思。古代的女子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却拥有过人的才气,还能自视若无,这就是德行的一种……按照原本的意思,其实是在褒奖女子,并非看鄙夷女子的意思呢!”他说完之后站起身,又朝着厨房方向过去:“你们接着聊啊,我去看看汤怎么样了……

第515章风云(末)

关于一些误解的讨论,也纯粹是闲谈,并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这些话很多时候只是私底下说说,若是真的当成一个事情来做,那是没有什么意思的。随后就谈到其他的方面。

“听说刘兄最近在忙着布行的事情,是不是发财了?”黄于升笑了笑。他同刘余帆也有一些时日不曾见到,不过对于彼此在做的事情多少还是了解一些的。苏州那边的消息传过来,刘余帆也有动作。这些事情许宣插手不进去,最多只是在背后提供一些意见。对方也只是偶尔问一下这个行不行,那个能不能做。当然,即便没有许宣的意见,刘余帆也是能将事情做成的。

这一次苏州沈家的一些部分市场,被杭州的一些布商瓜分。刘余帆得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被如同储家之类的布商获得。因为当时才春风楼里,许宣一语将事情道破,储家或许觉得这事情不是很保险了,随后拉了一些盟友进来,若非如此,刘余帆的收获还会更大。但即便如此,也是颇为可观的。

日光晴朗,秋日的正午十分,一些简单而精致地菜肴摆在凉亭里,一壶酒。若说丰盛,比这丰盛很多倍的酒席,眼下几人都是经历过的,但是此次是许宣亲自下厨,因此就显得别开生面。

不需要像平日应酬的时候,装模作样的露笑脸,讲言不由衷的话。这时候是想说什么就说什么,完全不用操心自己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大家都是朋友,不会在这种事情上计较太多。偶尔也会就菜肴的质量做一番评价,这算是家常菜,但是许宣的手艺确实不错,或许比之那些大酒楼的名厨掌勺之类的有差距,但味道也完全是算得上可口。他本人又不靠这个过活,纯粹是当****好来摆弄,甚至只是偶尔为之,居然也能到这种程度,实在是让人吃惊。

“今日找诸位过来,就是想要你们陪我喝酒。至于原因……就不好说了。”许宣拿酒敬了几人,随后说道:“就算说了,你们大概也听不懂。希望能够帮我记住这个日子……”他说着沉默了片刻,抬头看了看凉亭之外碧蓝如洗的天空,半晌之后才喃喃自语道:“对我来说,这个很重要的。”

几人面面相觑地看了看,今日并非什么佳节,因此到也不该有什么庆祝活动。随后就想着会不会是许宣父母双亲去世的日子,但是见他的神情也没有哀伤之类的情绪。但肯定是有事情的,这事许宣既然没说,他们也就知趣不问。随后也就是喝酒了。

一餐简单的午饭,一些简单的心情,这一天是八月初二……距离中秋节还有半个月不到的时间。

几个人手头都在忙的事情,在这一天稍稍地放了放,就如同一曲之中的休止,之后或许就是高潮,当然,在这之前也还有一场很长的铺垫。

……

过了几天,许宣的培训班就正式开张了。

考虑到今年秋日便有一次乡试,若是事情能够铺开早一点,那么也就能早一点出结果。虽说很多时候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但是既然是完全为了应试去的,本身的功利性和急迫性都是在一开始就摆在了最突出的位置上。

培训的地点,选在了一个比较偏僻的角落。杭州城虽然富裕,但那也是从总体上而言的,眼下这个年代,即便是京城之中,也不是没有穷人。只是相对其他地方,这里的穷人要少一些,生活过得容易一些罢了。杭州城东边的地方,明显较西面落后一些,这从房屋的样式,往来人们的衣以及神色都能够看出来——不虞温饱的人们,平日里的姿态大抵会从容不迫一些,而这边的人们因为每日要为生计奔波,大多数时候是忧心忡忡的。

之所以选在这里,一方面是因为要有一个相对清静的环境。虽然是应试的培训,但也是学习的一种,在闹市肯定是不行的,滚滚红尘什么的,很容易让人分心。当然,除此之外,更重要的原因其实是出于保密的考虑。

科考培训这种事情,最好还是低调一点,至少在这一次乡试之前能够保密。虽说还是有泄露的可能,但是能多做一点事情,让这样的可能少上几分,那再好不过。

许宣和刘余帆物色的最初的一批人选,在八月初六这一天已经全部到齐,眼下人数有二十多人,但是考虑到或许有人会因为一些原因退出,因此最后的人数或许到不了这个。但是眼下一次乡试,能出的举人数量横竖也就那么一些,这些人里面最后只要有一半人,或者更少一些,只要有三分之一能够出成绩,那么也已经极为了不起的成果。当然,在此之前,成果之类的东西,暂时还不在许宣的考虑范围内,只要按部就班地去做事情也就够了。

许宣在这之前,花了一番大力气整理一套教学方法,当然未必成熟,不过接下来的实践正好可以作为应正,也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慢慢修改。其实眼下能够考到到秀才的人,基本功都是有的。但之所以屡试不中,很大的程度是因为心态的原因以及应试方法上出了问题,不过没有人告诉他们,即便他们自己意识地到,也很难有一个努力去改变的方向。与此同时,这些人常年钻在科考之道上,为人处世是不懂的,而且完全不会变通,整个脑子都已僵化掉。也是因此,越考越没有希望。

还有一些人,就连秀才都没有,还在考的老童生,说基础不扎实那也实在是冤枉他们了。既然能够在这条路上一路走到黑,撞死不回头的人,肯定不是投机取巧的人。不然的话,恐怕在这之前就已经放下举业去从事其他的行当。这年代虽然比较落后,但是在杭州这边,机会不是没有。本身是读书识字的,要讨一碗饭,总归会有一些或好或坏的出路。

不过这一次的培训,还是基于乡试展开的,那些不是秀才的人暂时就不考虑了。

在一场可以决定命运的考试上,能够产生影响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身体原因,心里状态,天气原因等等……甚至笔、墨、纸、砚的好坏,都是很重要的因素。当然,最关键的自然还是实力。若是实力足够,能考上进士的人,让他们重新来考,一个举人八成也是跑不掉的。这些人除了在读书上有收获之外,其他的恐怕也是因为对于科考的套路已经摸熟吃透了。

接下来就是很长一段时间的封闭式训练,所有的一切都已经准备好了。然而在此之前,这方作为培训学校的院子里,却闹出了不小的动静。

既然是屡试不中的秀才,自然都是上了年纪的。这些人到得这样的年纪,除了每月官府的一些廪膳,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另外一方面,家中又是上有老、下有小,生活的担子很重。原本都是要面临或者已经面临没米下锅的窘境,这个时候刘余帆的人找上门,将事情做了一番介绍。不说别的,单单是一条读书又有钱拿,还包吃住,就足够让他们动心。最后答应了下来。

他们原本以为会是一个有经验的老儒,至少也是个举人来做教师。其实也没怎么将这样的培训当回事,不过是当作类似传授经验,或者是一些考中举人的人过来在他们面前炫耀的举动。他们开始觉得没有面子,为此还颇做了一番心理斗争,但是这个时候人都要饿死了,面子什么的就放一边,那些人过来炫耀,他们忍一忍也就过去。而万一真的能够学到什么经验,那就是完全是赚大了。而自己所要做的,仅仅只是事先约定好的保密。

八月初六这一天,二十多人被安置在一个偏僻院落的厅堂里。厅堂里此时已经摆好了课桌椅,弄得如同私塾学堂一般。笔墨纸砚之类的东西摆在上面,一看就是质量上乘的那种。这二十人有的之前完全不认识,但也有的人是认识。清晨的时候,相互之间就接下的事情进行着简单的交谈。

骆绍仪就是此次参加培训的秀才之一,已经四十出头,但在这群人里面算是年轻的。先前对于刘余帆的邀请,他其实完全搞不清楚情况,今日过来之后,见到的都是如同自己这般常年落第的人,心情也不怎么好,与此同时,疑惑也就更甚了几分。

“哈,绍仪老弟,你也来了?”身边有人同他打招呼,骆绍仪朝那边声音的来源看过去,见到一个平素认识的老秀才冲着笑着说话,于是拱手回应:“祝明兄,你也在。”

这人是认识的,叫耿祝明,但二人之前并没太多的交集,不想今日也来了。相互客套了几句,骆绍仪皱了皱眉头:“这到底是要做什么?为什么在下完全看不懂?”

那边耿祝明也是一脸的疑惑,不过这样的表情并没有持续太久,随后“嗨”了一声:“管他呢,横竖都不可能再坏了……而且今日过来,那边是给钱的……”他这般说着,随后声音稍稍降了降,朝着骆绍仪靠近了一些,才继续说道:“你拿了多少钱?”

骆绍仪愣了愣,随后想了想,才说道:“不是……十两银子么?”

“这就对了。”耿祝明捋了捋有些泛白的胡须,笑着说道:“据说还有先生过来授课,我们听一听无妨。”

骆绍仪闻言,勉强笑了笑,但是心中的疑惑并没有因此减少。若真是有大儒之类的贤达过来授课,怎么也不应该落到他们头上。骆绍仪自问自己这辈子恐怕很难有出头的机会,之所以还在考,完全是因为心中的一分痴念。其实在他这里,这一次若是还无法考中,已经做好了今后不再考的打算了。但不管怎么说,今日既然已经来了,且看看再说吧。

“不过,这笔墨真是好东西……”随后骆绍仪望着桌上的物件感慨了一句。毕竟是常年累月要打交道的东西,他自然能分清眼下这些东西的好坏。光这些笔墨,恐怕就已经价值不菲了,若是他自己花钱,那肯定是舍不得用的。

“纸也很不错。”

“砚是歙砚。”

身边其他的读书人这个时候插画进来,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就在这时候,外面一袭青衫的书生走进来,议论的声音稍稍停歇了下去。眼下这二十人都不年轻了,在这样的环境里,进来的年轻人,就显得极为显眼。这来的自然是许宣了。

他在众人的注目之中,从容不迫地穿过人群,走到最前方一张像讲台的地方。目光稍稍环视了四周一眼,随后将腋下夹着的一叠纸张放下来,伸手拍了拍:“好了,现在开始上课。”

声音落下之后,课堂里顿时安静地连一根针落地都能够听见。半晌之后才有人猛烈地咳嗽了一声,而骆绍仪同身边的耿祝明对视一眼,看到对方眼中的愕然。

这些人里面,年纪最轻的也已经快到四十了,而更多的人已经五十上下。基本上半辈子都扑在科考上,没有什么成绩。他们之前已经做好了在一些举人老爷面前丢脸的准备,但是这个毛都没长齐的后生是怎么回事?

感觉受到了极大的侮辱一般。

有人甚至愤然站起来,气愤地说道:“你是何人,居然这般羞辱我等!我等虽说科举不第,但所读也是圣贤之书。你这般作为……简直气煞老夫!”说话的人年过半百,模样看起来像个老学究。此时胸膛不断起伏,颤巍巍地朝许宣伸出手去,所说得话也是文绉绉的。

而这时候,他的话代表了几乎所有人的想法。许宣站在讲台上的那一霎,他们所想的,其实觉得自己被骗了。这明显就是一个富贵人家的后生是饱了没事干的游戏,是故意来羞辱他们的——事实由不得他们不想。

而那边许宣面对老者仿佛要吃人的目光,只是简单地笑了笑:“程可钦,程老,你先坐下。”这时候,姿态上完全是将自己当成了师长的。

那边对于许宣能够一口喊出自己的名字,明显有些惊愕,不过随后许宣的话,倒是让他的愤怒更甚了几分。要不是先前他已经拿了十两银子的好处,说不定已经拂袖便走了。随后又有几个人站了起来。

“周离、方参……你们几个也都坐吧。”许宣看了几人一眼,伸手虚压,随后也不待他们反应,开口说道:“你们屡试不第,我知道情况。但今日开始的事情,以及接下来还有两个月的时间,有可能改变你们的命运……我知道你们可能很愤怒,感觉自己被人侮辱了,换做是我,也会这样。”他说着摇摇头:“不过,先别急,容我将话说完。”

“按你们的年纪,算是在下的长辈,但是今天在下在这里问一句,你们参加过很多次的科考,为何屡试不中?而你们隔壁的张三、李四、王麻子,三十出头的年纪或许就已经是举人了……你们在这上面花的时间明显比他多,为何中的不是你们?”

许宣这般说道,众人脸上露出几分苦涩的表情。其实这也是他们反复在拷问自己的一个问题。都说十年寒窗,但是他们的寒窗何止十年……家中几乎所有的期盼都说在他们的身上,每一次考试都带着巨大的期待进入考场,随后所盼来的却是一场巨大的失落。一次、两次、三次……时间的多少在他们这里似乎完全没有作用,什么天道酬勤,完全是无稽之谈。

那边许宣望着他们的表情,笑了笑:“方法不对而已,就比如庖丁解牛……这个典故众位都是知道的,就因为有了方法,才能够毫不费力地解一头牛。不然的话,即便拿着斧头去砍,都未必能有效果。”

他说着顿了顿,才继续说道:“你们该读的书也都读了,该做的也都做了,但你们中不了……因为你们的方法不对。方法不对,当然能改。但是落第之后的你们心态也跟着起了变化。到得如今,你们虽然都在考,但你们想一想,当年你们以秀才的身份第一次乡试之时,是何等意气风发?到得眼下,我敢说,你们很多人每次考前要么是胆战心惊,辗转难寐。要么是火罐破摔,完全等死……你们这样的心态,已经将自己能考上的可能断送掉了。”

人群之中,骆绍仪微微有些愣神,这书生的话,其实并没有太多的东西。但却是让他想起二十多年以前,他第一次乡试的情景。当时举家送考,父母殷切的眼神,邻人关切的问候,同窗真挚的勉励。那已经是很久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如今父母已经过世,家业也没落下去,他的科考之路还是前途黯淡。他很多时候都不愿意想起……

这时候,在场的很多人都同他有着类似的情绪。

许宣说着,深深地吸了一口气:“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你们只是慢一点,不必就此放弃希望。”

“这么说,你觉得自己闻道在先么?”人群中有人这般问了一句。

“当然不是。”许宣摇头笑笑:“我是带给你们成功方法的人……我叫许宣。”

第516章未来的方向(一)

后来骆绍仪经常回想起这句话,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的东西,也只是在以后,他才能知道这句话的分量,但那时的他也已然不同了,而如今看起来年轻的书生,在那时自然是走得更远了。不过此时此刻,倒是完全没有人在这事情上站出来叫一句好,或者是鼓掌喝彩的。因为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都像是一个无聊到极点的笑话。

“既然来了,就听一听吧……又不要钱的。”书生在那边摊摊手,随意地说了一句。

这倒是,不要钱的,那么暂时就……听一听吧。骆绍仪心中这般想着。

用一些简单的话将人稳下来,许宣其实并不想在这上面花太多的功夫,只是想随口说上几句,能起到效果就好了。这些老秀才,连年落第,几乎要被科考逼疯,内心其实是非常脆弱,自己也不需要多说什么,只是稍微提起一些东西,他们自己就将自己感动了。

对付文学青年,或者说文学中老年,这样子就完全足够。而他所谓的培训,终究是要落在培训的道理和培训的实践上,当然是早一点开始上课比较好了。

虽说是对着一群比自己的年纪大得多的中老年,但是许宣并没有什么压力。当然,至于对方要习惯这样的关系,或许需要的一定的时间。而有些人,或许根本不愿意适应。他也猜想,今天上完课之后,有一部分人会选择离开。

场面稍稍安静了一阵,还是有人低声说了一句:“可笑。”不过确实是拿了对方的钱的,自己又不需要付出什么,即便眼前这个叫许宣的年轻人是富贵人家的后生,闲得无聊来戏耍他们,那也不要紧。反正面子这种东西,早就不知道在哪一年就已经丢掉了。

“听你的意思,似乎是能让我等考中?”人群中有人这样问了一句,正是先前一直在疑惑的骆绍仪。虽说感叹这些年自己的经历,但是他对许宣先前的话,自然是不信。

“我已经说过了,能不能中全靠你们自己……你们能让自己的不中,自然也就能让自己中。”许宣简单地回答道,他不准备在这事情上做太多的解释,口舌之争是没有什么意思的,只要随后的实践能证明他的对的,那么就足够了。

随后拿起桌上的一叠纸业,随意地翻了翻,将其中的一半放回到桌子上,拿起另外的一半在桌角上拍了拍:“这里有一些试题,当然说起来一点都不难,你们可以试着做一做……然后我们再说。”他一边说着,一边走下讲台,将手中的纸业分发的在座的秀才们手中。

骆绍仪近距离地打量着眼前的书生。太年轻了,真的是太年轻了……他又皱了皱眉头,如果说真的科考有道,算的上少年得志,但是他连秀才的纶巾都不曾戴,应该是没有功名的才对。这般想着,那边书生似乎是感受他的目光,偏过头冲他笑了笑。

随后骆绍仪回过神来,低头去看那分发过来的纸业上的题目。目光顿在那里,很久之后,才朝下移了移……与此同时,旁边已经响起了窃窃私语的声音。

“这是什么东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