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徽商天下(寄奴)-第1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许宣走在一旁,一面看着身边女子在朦胧夜色之中窈窕婀娜的身影,一面听着她的说话。但是随后,身子突然僵了僵,无法继续迈动脚步。因为腰间突然传来一股力道,有东西抵在那里……夏日的衣服单薄,他能够明显感觉到几许锋利,应该是一柄短剑。

“那边便是妾身的宅院,师父他们也都在的……”白素贞伸手指着前方,心情轻松地说道,又朝前走了一段,回过头来的时候,才发现许宣愣愣地站在了后方。

“汉文,你怎么了?”白素贞疑惑地问了一句,随后望着那边的时候,目光也是微微一顿。这边转角的地方挂了一只灯笼,但是光线并不算明亮,这时候从许宣背后的地方照过来,他的影子显得格外的大。

那不应该是一个人的影子才对,白素贞明白过来,表情微微有些僵硬。此时许宣站在那里不曾过来,一定是发生了一些事情,再联想到那古怪的影子,或许身后有人拿着刀抵在身后也不一定的。

“汉文……”她叫了一句。

不过下一刻,安静的夜色里响起了几声轻微的咳嗽。声音传来之时,白素贞肩头明显的垮了下去,像是松了一大口气。随后才朝着那边的夜色里,试探地问了一句:“青衣?”

而许宣其实更早意识到这一点,身后被匕首顶住的同时,夜晚比较清新的空气里有着一丝明显的交杂着女子幽香的血腥气息。香味和血气联系在一起,这时候抵在他腰间的有是一柄短剑,其实有些东西自然就能够猜出来。

就在那边白素贞喊出来之后,许宣觉得身后抵在腰间的刀刃慢慢地收了回去。那边又传来两声压抑的咳嗽,虽说是拼命压抑住的,但是依旧能让人察觉到几分痛苦。随后裴青衣从黑暗里走出来,身上的衣裙破了很多处,头发也是散了的,先前在此之前她遇到一场很激烈的搏斗。

这还是许宣第一次见到她这般狼狈的模样。

“青衣,你受伤了。”白素贞皱着眉头走上来,离得近了就能够看到她身上衣服的破口处,有些地方血已经凝固了,还有的地方依旧不断有殷红的液体渗出来。

这样的伤口此时在她的身上有十几处,若是换做一般人,恐怕根本支撑不住。但是裴青衣的心性果决,也是能对自己狠的人,因此支持到了现在。

但是其实也是强弩之末了。

“我只是……受伤,他们死了人的……”她说完之后,整个身形微微有些趔趄,手中的匕首也因此掉在了地上。

幸好许宣在一旁,见状伸手拉了对方一把,才没摔倒在地上。不过那边还没有稳住身子,便偏过头狠狠地说了一句:“不要你扶,放手啊!”

“哦,好吧。”许宣的反应也是简单粗暴,点点头,随后就松开了手。

“嘭!”

“哎,汉文你……”

在重力的作用之上摔倒下去,原本全身就已经耗尽了气力到得某个极限的女子,此时完全没有任何悬念地晕倒了过去。白素贞连忙过去掐住对方的脉搏,半晌之后才放下心来。

“脱力了……”白素贞低声说了一句,随后有些抱怨地看了许宣一眼。

许宣很干脆地摊了摊手,表情显得有些无辜:“是她自己说不要扶的。”随后还是他将裴青衣送进了白素贞的院落里,剩余的事情就不需要他来费心了。

许宣这一次来的匆忙,随后还有事情,也就没再拜访药池公,只是道声告辞便离开了。他走到门口的地方,白素贞从里面追出来,素雅的衣裙在朦胧的火光之中,仿佛仙子一般。过来之后,沉默了了片刻,伸手替许宣稍稍整理了有些凌乱的胸前衣服,口中低声说道:“辛苦了……一切小心了。”

先前许宣将裴青衣摔在地上,看似搞怪,其实也是无奈之举,这一点白素贞是能够理解的。作为她的妹妹,裴青衣一直以来都对许宣有着很大的意见。除了他一夫多妻的原因之外,还有的重要原因便是在裴青衣看来许宣一直能惹麻烦,而且他并有没有相应的能力去应对,于是每一次这些麻烦都会波及身边的人。

原本裴青衣才懒得管这些,但是当这些麻烦会影响到白素贞的时候,她还是表达出了自己的看法。今天这事,不用说又是因为许宣。一路过来,白素贞和许宣心底都明白这一点,但也都没有说出来。当裴青衣将短剑抵在他的腰间,并且随后恶狠狠地申明不要他去扶的时候,有些事情,就还被撕破了。

如果裴青衣还有意识,那么无论如何都是不允许许宣扶持的,虽说她已经极度虚弱,不过作为一个高手,谁知道不会突然爆发一下,那样的话,就会是一件很棘手的事情。而且那边离白素贞的院落还有很长一段距离,因此最好的方法自然还是让她晕掉比较好——这便是滑稽举动背后的深层含义,白素贞是看出来了,此时便是在许宣的面前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她并不怪他。

随后走在路上准备回去的时候,许宣的神情才变得有些凝重起来。这是他先前在白素贞面前完全没有露出的一面。这种凝重,是在见到裴青衣之后,达到了某个顶峰的。

同李贤的矛盾由来已久,他此行杭州,也是为了在这件事情上对自己以及相关的人有一个交代,因此明里暗里的准备都做了许多。从眼下以人力拉车为基础铺开的消息网络,到当朝首辅张居正,他天马行空地抓住一切可能性进行布置。所有能够给自己这边加一些砝码的举动,都在他这里有过反复的权衡和取舍。这些事情也没有人可以帮他,他表面上依旧是云淡风轻的样子,但是暗地里却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力。

在刘家的事情上,他走了出来,便是放出一个信号。这个信号一般人肯定也察觉不到,但是李贤,那是一定能够知道的。

许宣知道那边随后就会有动作,不管是明里暗里,或是官面上的。但是不曾想到,对方的第一波还是让他没有预料。如果不是许宣准备的充足,那么这一次就有些被动了。但是这样之后,虽然暂时化解了危机,但是也让李贤对他眼下的手中掌握的力量有了一个大致的评估,随后的手段或许就更难应付了。

并且裴青衣还杀掉了对方的一个人,这是李贤巨大的损失。以前在岩镇的时候,许宣听方元夫提起过,裴青衣已经能算是非常厉害的好手,但即便如此,今夜还是受了重伤,证明李贤那边派出的人也不是等闲之辈。这样的人折掉一个,无论如何都是相当可惜。

李贤随后的动作还不是最麻烦的事,在许宣这里,所担心的其实是身边的一些人。他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但若是还像今日这般连累到其他人,那么他这是他无法接受的。一次两次或许他能够做出有效的应对,但是难免会有失手的时候,只要有一次失手,那么有些损失就是他承担不起的。

对付李贤,不可能是他一辈子的目标,不然就太没出息了一些。在杭州这边,他给自己的时间是半年到一年左右,在这个时间截止之前,一定要有一个结果。想法是这样的,但是要怎么样去操作,也还是走一步看一步的事情。但是好在现在双方已经交上手了,有了第一次随后就会有第二次、第三次……他会在某一次将对方打倒。

罢了罢了,双方都已经到了这一步。横竖都不可能善了,他才不会因此就害怕了呢。

第513章风云(三)

夏日到了尾声,再往后便是秋天了,不过天气还是不见转凉,南方的气候便是这样,所谓的“秋老虎”若是发起威来,那么比之夏日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眼下消暑的方式实在是太少,没有空调、没有冷饮,一般而言买个瓜放在水井里镇一镇,切开来吃也就是最好不过的方式了。倒是有一些男子会在钱塘水里面游泳的,许宣原本也是要考虑过去的,不过被黄于升以“有伤风化”的由头制止了几次,他也就作罢了。“倒是看不出来,你还会考虑风化的问题……”为此他难免也会这样抱怨一句。

夏天虽然难熬,但是忍一忍也就能过去。这其间许宣同令狐楚见了一面,对方最近很忙,不过先前关于银子失窃的事情,终究是有了些眉目。

“先前根据你的想法,我查了附近几家道观……有了些发现。但是那边只是表面上出来做事的,背后应当还是有人……暂时不准备打草惊蛇……等一切布置好了,到时候一网打尽。直娘贼的,那才叫解气……”他说这话的时候,恶狠狠地喝了一口酒。显然在这事情上憋屈太久了,这个时候看到了报仇的希望,他是恨不得吃对方的肉。

许宣先前也是不负责任地猜测,现场的情况他当然没有见到,只是根据令狐楚提供的一些消息进行了一点简单的推理,但是不曾想到事实上还是有些用处。但说起来,这也并非歪打正着,而是基于他超越这个时代的见解之上的,一些合理的推断。

也是因此,令狐楚虽然表面上骂骂咧咧的,但是对于许宣在这件事情上的帮忙,他心中自然还是感激。虽说令狐楚有能力,但这些能力也不是放在所有的地方都能用,那些有关化学的东西,在后世来说,一个高中生也多少能懂。放在眼下,就完全不一样了。

“能帮上忙就好。”许宣到不在意这些,对于令狐楚,他心中的感激其实更多。这个家伙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很不靠谱,但实际而言,许宣的很多次麻烦都是对方在背后帮忙化解的。这些事情,其实令狐楚完全不帮忙也说的过去,只是对方还是帮了。以许宣的身份,能够给予令狐楚的实质性帮助并不多,但对方还是愿意出手相助,并没有什么功利因素在其间。

在这个意义上,对方完全是站在朋友的立场上,许宣自然也是一样。

不过虽说没有太强的功利心,但此次许宣帮了令狐楚也自然是有好处的——随后他在杭州遇到什么事情,对方或许也能是一个助力。不过总得说来,他并没有将其当成交易。

这一次见面之后,二人很久都不曾再单独见面。只是许宣有一次远远地见到令狐楚,对方大概也是在忙事情,双方并没有相认。而那边的事情到底进行到了哪一步,许宣没有太过关心。先前令狐楚只是没有方向,这时候找到了事情的关键,问题应该不大。

……

而白素贞那边,双方既然见了面,也就不需要再遮掩什么了。彼此都是知道对方心意的,他偶尔会过去见上几面,偶尔捧一个西瓜过去,偶尔是其他的一些东西。在经历了先前春风楼的事情之后,白素贞正式下定了决心,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大概不会在到处行医治病了。

这让杭州城里少了一道颇为有味道的风景。但是人们也只是稍有些遗憾,每日的事情很多,他们也不会将心思完全放在这些事情上。即便是一些受了白素贞的恩惠,也只是念叨一阵,等到时间过去,有些事情总归会慢慢淡去的。当然,她还是会替人看病,不过是改成了坐诊而已——药池公在杭州这边也是有几个药铺的,一些病人上门,她也会替人瞧瞧病。

更多的时间里,她主要是在梳理这些时日以来积累下来的经验,以及同许宣探讨一番他的那种与众不同的医理。不过许宣后世的爱好其实是中医,只不过那个时候的中医也被西方的医学影响到,开始走上两者结合的道路。不过根源上是不同的东西,真的要做到融合也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因此在许宣来到这边之前,那样的进程也是步履维艰——现代医学,主流的还是西医的东西。

不过回到古代,其实西方眼下的医学才刚刚萌芽,也是出于一种迷信和蒙昧的状态。相对来说,传统医学在这个时代,是要领先太多了。而且眼下儒家的影响力波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不语怪力乱神,如同后来那样医学同迷信之类的东西纠缠在一起的情况还是不多。比如治疗肺结核,需要用到冬天第一场霜降之时的甘草做药引的说法,在眼下完全是无稽之谈。如果说出来,肯定是要被人嗤之以鼻的。

这个时代当然有局限的一面,但是另外的一方面,也是一个好时代,因为有无数发展的可能。许宣便是想看看,如果西方的医学理论这时候同传统医学一起发展,到底会变成一种什么样的情况。当然,或许最后什么都不会有,毕竟眼下的传统的观念制约,类似西医的一些理论观点以及行为方式,是站不住脚的。

但是万事都不可能绝对,万一有那么一丝可能呢?有那么一丝可能,结果或许就会不一样了。为了这种可能,许宣觉得可以努力一下。他当然没有拯救苍生的愿望,因为在这一点上,是有心无力的。他只是一个普通人,即便曾经打拼出了成绩,但是在这个时代,所有的事情同眼下都是完全不相干的。他的那些经历,除了让他赚一点钱,遇到一些事情的时候能够多一些思路之外,实际的意义并不多。

如果按照历史,明朝到得现在,也算是快进入尾声了。但是这同他有什么关系?等到半个世纪以后,如果真的有山河板荡的局面,人们的生生死死,他的一生大概已经结束。穷则独善其身,他即便真的想做什么,也只能从一些身边的事情,力所能及的事情开始。或许真的像一只蝴蝶,煽动翅膀之后能够带来一阵狂飙的飓风吧。

谁知道呢?

如果事实是这样,他愿意去做这只蝴蝶。但如果让他真的用翅膀去煽动这个时代,那么是想都不用想的,纯属吃饱了撑的!

……

日子过得很平静,至少相对于许宣曾经设想过的情况而言,实在是平静太多了。一直到得入秋之后,李贤那边都是安安静静的,并没有再找什么麻烦。或许因为许宣之前的举动——在刘家的事情之上,以及后来春风楼发生的事情——让李贤知道对付许宣不是一件轻易的事情。

李贤现在回到了于家,身后的靠山是有的,不过与此同时,制约他的东西也就多了。凡事都要考虑影响,不可能再如同以前一样乱来。最近因为他要经商,这事情在于家内部产生了轩然大波。反对的声音已经足够他喝一壶,或许也是因此,他的心思暂时都还不曾放到许宣身上。而许宣这边,也是跟着对方动的,暂时也还不准备主动出击。

“人力拉车”的项目自然还在继续,不过相较于先前华夏车行一家独大的情况,眼下的已经出现了强有力的竞争者,并且还不止一家。正是因此,整个杭州的市场已经充分地打开了。人们出门乘车,也变成了习以为常的事情。一个地方的生意到了饱和之后,就有着朝外波及和扩散的趋势。眼下虽然还不明显,但是确实已经有了。

除了华夏车行之外,眼下杭州主要的车行还有两家,分别是大泉车行,和杭州车行。这几家为了争抢生意,用尽了各种手段,“月票制度”、“积分制度”也都已经开始推行起来,并且很快被对方学去。除了正当的竞争之外,偶尔也会有一些不那么正当,或者就完全是阴暗的事情发生。

几家车行的车夫偶尔会起一些争执,甚至还出现了打架斗殴的情况。这当然不是一件好事,但是期待着热闹的人们还是有些失望,因为即便是真的打架斗殴,场面都不大,甚至因此受伤的人都不是很多。表面上看起来,三家车行之间,都是保持了克制的。并且在每次打架开始之后不久,就很快有人来制止。

原本打架闹事,官府是肯定要管的,但眼下既然轮不到他们插手,官员们也就乐见其成了。并且车行方面相互之间竞争,也会上下打点,最后还是便宜了官员们。他们当然乐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某种程度上还期待着几家的竞争能够更加激烈一些。

整个杭州的交通事业,就被这股风气牵引着,一直是热火朝天的场面。但是没有人知道,三足鼎立、势成水火的背后,都是一批相同的人在操作着。包括一些打架斗殴的情况,实际说起来背后也是有人在推动的。并且一旦情况不对,立刻就能够予以制止。

对于眼下的局面,许宣比较满意。华夏车行这边,推出了专门的主事人,是黄于升从黄家拉来的比较有经验的掌柜,名叫罗永福。虽说黄家业盐,同车行经营八竿子都打不着的关系,但是这只是行业不同。做生意的很多方法,也都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

在选定代理人之前,黄于升给出了好几个人选,罗永福只是其中之一。但是许宣最后还是将其他几人排除掉,选了罗永福。在这一点上,他比较看重罗永福的稳重,而且对方确实是有些能力的。罗永福已经五十多岁了,不至于有太大的野心,许宣二人隐在背后,也能够掌控得住。

而大泉车行那边,就是刘余帆推出来的人。在这一方面,也是动用了一些关系抹去了部分痕迹,至少有心人要查的话,是查不出来什么东西。即便查出来,也完全不会同许宣和刘余帆联系在一起。眼下的时代,信息的手段,侦查的手段都没有到达后世的高度,出了锦衣卫这种机构之外,其他的民间力量能力有限,只要在几个点上做好,也没有不用太担心什么。

而杭州车行的操作方式就更进了一步。因为之前杭州这边,已经有人开始对人力拉车的行当表示了关注,甚至有人已经准备伸手了。华夏车行同大泉车行的竞争,让一部分人开始犹豫,但是这只是许宣预期目标的第一步。这些犹豫的人,其实也是可以利用的,杭州车行的成立就是如此。

许宣给了这些人一个机会,让他们能够进入到眼下在杭州如火如荼的交通行当之中。杭州车行完全是由杭州的一些有钱人出资建立的。最初也是刘余帆同许宣安插了棋子,这棋子拥有一些技术,随后联合了其他的人将台子搭了起来。并且随着杭州车行模式的形成,大泉车行也开始吸纳一部分外来的投资和入股。许宣便是借着这样的方式,将这些杭州本地的有钱人吸纳进来,并且暗中进行了一定的掌控。

这一方面减少了很多的麻烦,毕竟生意大家都是再做的,谁也不好真的去阻碍对方。另外一方面,他也是在为以后考虑。如果人力拉车只是他自己在经营,那么以后万一出事,他会被人认为是抢了其他的人的机会,随后成为众矢之的——这当然会是一些人比如李贤乐意看到的局面。而此时将很多人拉进去,到时候即便真的发生了什么,大家的利益都是捆绑在一起的,即便于家也不好真的出来干涉。

还有更高一层的原因,这是真正出于战略的考虑。便是眼下只是杭州,许宣几个人的力量或许足够应付,但是若要走出去,大明朝的天地何其广大?如同杭州这般的城市也不是一个两个……

扬州、金陵等等,真是京城……人力拉车终究是会朝着这些地方过去的,那么就需要更多人加入进来才能够做到。到那个时候后,不仅局限于一地,也不局限于一时,一个真正的行业才算是形成了。

表面上,就完全是不相干的几家车行,但是内里的很多东西,都在朝同样的方向靠过去,只是并没有人察觉得到。当然,即便让其他人进来,也是不能太过刻意的。许宣和刘余帆为此进行了很多次的商讨,布置了一个个环节。那些所有进入到交通行业里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背后是有人在操纵的。

人力拉车是许宣进来生活的一方面,看起来比较顺利。而另外的一方面,他也开始尝试着去做一件感觉很可怕的事情。之所以说可怕,倒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从后果层面考虑的。其实在很久之前,他就在考虑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即便以他的性格,也是在权衡了许久之后都不曾下定决心。

不过这一次到了杭州,因为刘余帆的怂恿,或者说他自己也有了豁出去干一次的想法,才将心中的顾虑抛在了一边。

他决定开始办所谓的“科考培训班”了。

在这方面,他如今不是一点经验都没有。黄于升就是最好的证明,先前在徽州府那边靠中了一个案首,吓坏的许多人。因为在眼下,案首是直接可以优秀才功名的,黄于升算是最先吃螃蟹的人。不过他的方式还是有些投机取巧,当时是许宣直接将记忆里的考题交给了他,随后有的放矢地做了准备。说到底都不是真才实学,若是让他重新考一次,没有许宣的帮忙,立马就会露馅。

但此次不同,许宣决定按照后世的培训模式,摸索出一套适合眼下考试的方法。如果说如今的科考真的是凭借真才实学,说着说真的需要很高的素养,他当然没有什么办法。但是任何一种应试,既然是应试,都应该是有套路可循的。如今或许已经有人意识到这一点,但是基于时代的局限,或者是眼光的不同,还没有办法做到后世那一步。

既然八股文是完全的应试文章,那么就完全的可以按照应试的套路来摆弄,他如今就已经开始着手做这些。

其实说是在做,但眼下参与进去的几人心中都是有顾虑的。这种方式,说得糟糕的一点,那就对于传统的挑战,将整个科考制度,乃至眼下的统治基础进行某种程度的动摇和颠覆。说得好听一点,那当然也算是某种意义上的革新。即便是黄于升,他的才学并没有多少,但是也能够看到这事情背后的一些东西。

不过即便如此,许宣等人还是决定去做。其实心中也隐隐地觉得有些刺激,同人力拉车相比较而言,这件事情的意义其实更大一些。即便最后他真的可能面临不那么好的后果,被人指摘或者是唾骂,但是他还是愿意去做。在他看来,制约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因素,其中很重要的一环便眼下的“八股取士”。时间往前一点,有个叫李贽的人已经在公开的场合进行了反对。不过对于李贽,眼下正统的读书人都是满不在乎的。因为他的这种反对,并不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东西,因此将他当做是疯子。

但许宣要做的事情,就不一样了。

第514章风云(四)

其实事情的顾虑虽然多,但若是真的当成一件普通的事情来做,操作的难度其实并没有多大。放下心中的一些包袱,许宣三人在单纯的做事上都是有能力的。黄于升经过这些日子的历练已经完全能够独挡一面,当然,这也是指的在完全没有风险的情况下他对生意事项的把握。而一些风险,眼下还不曾到来,他当然还没有正式接触到。但是在许宣看来,只要多经历几次,他在这方面的能力也是能锻炼出来。所谓的迎接挑战,化解风险,最重要的前提便是胆量。这方面黄于升并不缺乏,因此也就不用太多的担心。

科考培训班,虽然是他要接下来要做的事情,但是显然不可能明目张胆地打出这样的招牌来,一切都以低调为本,所做的事情也被遮掩在其他的外衣之下。

既然要培训,当然需要有人。以许宣几人眼下的积累,硬件设施之类的东西此时不必担心。其实说起来,眼下的教学水准之下,硬件之类的东西并不是很重要。只要有一间房子,能够摆下几张课桌椅让人来做,能够进行必要的遮风挡雨,也就足够了。而至于师资,也自然是许宣来充当教师的角色。虽说以后若是可以,倒是能够培养一些进行培训的讲师之类的人才,但眼下来说,八字还没有一撇,他一个人也已经足够。

硬件和师资都不缺乏的情况下,最主要的问题在于生源。许宣眼下的计划并没有存了赚钱的目的,完全是前期的试水,但是即便如此,用来让他培训的学生其实也未必好找。总不能随便找一个人就说,我教你科考,你来跟我学吧。这样是没有多少人会相信的。许宣眼下的年纪才二十出头一点,本身有没有在科考上取得成绩,如果真的这样说了,肯定是会被人当做笑话来看。

在信任度上没有说服力,另外一方面就是人员的选择。如果从发蒙的小孩子着手,教上个几年,或许能够潜移默化的让其接受或者说习惯自己的搞法。但问题是他并没有三五年的时间来等待,如果那样,也不能突出所谓“培训”的价值了。而要让一般人接受他的想法,这个难度也实在是太大。眼下未必没有开明的人,但那样的人总归是少数。如同李贽这样的,对于科考之道嗤之以鼻,但是真的让他来认同许宣的作为,更多的恐怕还是不太可能——这样明显带着功利的行为,在啊一些人那里分明是对这些读所谓圣贤书的读书人的一种侮辱。

商量来、商量去,他和刘余帆还是决定从一些科考失意的书生处入手。这些人读书多年,基本功是有的,但是一次次科考失利带来的打击,让他们很大程度上身心疲惫。不过既然还坚持在这条道上走着,那么显然是不甘心。对于这种人来说,吊死在科考这棵树上的原因,许宣一已经有过分析,其实未必是科考的神圣性使然,更多的是因为科考对于这些人而言,已经成了一种习惯。除了继续去考,继续落第之外,他们找不到其他的出路。

而为了能够中榜,他们其实不介意手段。之要合理合法的,或者不合理但是合法的,都没有太大的问题。因为他们所为的结果就是想考中,至于考中之后的事情,他们实在是不会想那么远的。

这些人,最适合做他的第一批实验对象。而在听取了许宣的意见之后,刘余帆左思右想,觉得确实有那么几分道理,因此也就同意去试试看。

通过人力拉车带来的信息渠道,对于杭州城内一些潦倒落魄的读书人,许宣心中多少有了一些了解。不过这种了解并不具体,他只是从选了一些人,随后刘余帆借助关系去调查一番。因为事情比较有风险,所有这些人的身份就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需要有一个干净的身份,背后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牵扯,不然的话倒时候万一出了纰漏就比较麻烦了。

还是有就是这些人平素的为人和人品,虽说潦倒书生,失意文人,但是这些人也是人。有着七情六欲,和自己的心思。而作为开始,他所看重的还是这些人老实一点,人品靠谱一点,能够轻易压得住。

暂时来说,这样子也就能将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里面了。虽然不保险的一方还有很多,但是这世上很多事情是没有办法等到完全准备好的,事实上也完全不可能准备好。

这只是前期的一些工作,只要这些人过来还有一些后续的跟进。有些不合适的肯定是要淘汰掉的,但前期的工作做足了,也省去在这些事情上费心的麻烦。

……

又是一个秋天的早晨,许宣特地起了一个大早。时候到得眼下,白日的时间变得短了,黎明到来的时间比夏日要迟上一些。他拿了梯子爬打屋顶上,坐在依旧有些朦胧的晨光之中。屋舍俨然,鳞次栉比的房屋,远远的铺开在视线里,高低起伏地做着冲击。后方是街道,早晨的人还不是很多,偶尔有脚步声打那过去,也是完全不会注意到他的。

他坐在那里,望着东方的天空。晨风里有着几缕清新的味道,远处出杭州城外的山峦起伏的轮廓不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