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子家有个河东狮-第1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蕴儿擦擦眼角的眼泪,道:“在梨园的戏曲里学的。”
  楚云:“……”
  现在唱戏的都已经用上这种台词了么,六啊!
  不过说认真的,楚云是不会同意武蕴儿带着楚书一起去北方的。
  今时不同往日,不能再慢悠悠的去北方了,若是楚云一人,定然是快马加鞭,就算是带着武蕴儿,以武蕴儿的身手,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但楚书现在还没断奶呢,怎么可能受得了路途的奔波。
  楚云心中知道,武蕴儿是放心不下他,但是,为了孩子考虑,真的不能任性。
  若是楚云或者武蕴儿双方,有一个人有亲族帮忙照看着都好,可惜,当时楚云和楚家也是决裂了的,武蕴儿和武家也决裂了,不然,让一个长辈来照看孩子,也未尝不可。
  现如今,武蕴儿却是必须要留下来照顾楚书才对。
  果然,这孩子真的是楚云的一生之敌。
  楚云也就不吐槽被戏曲改变的武蕴儿画风有多诡异了,看得出来,武蕴儿明着像是在演戏,对楚云不舍的眼神,却是伪装不出来的,楚云擦去她眼角的泪水,柔声道:“你放心,这次肯定不会有什么危险的。”
  “你上次也是这么说的。”
  楚云:“……”
  瞬间打脸。
  “上次那只是个意外,现在那些喜欢作乱的人,已经死光了,再说了,我不还是好好回来了么?”
  “我不听我不听,我就要去!”
  武蕴儿完全没有被楚云的话说动,开始了撒泼阶段,楚云却被这台词给震惊了,别说这也是在梨园学的,真要是这样,楚云还非得去看看是不是有个同类过来了。
  武蕴儿之前的淡定完全是假的,楚云就知道,没那么容易说服她。
  脑壳疼。
  为了这件事,武蕴儿晚上睡觉的时候都是背对着楚云的,一副不愿意听他说话的样子,并且交代了绿衣,在收拾行李的时候,也准备了她和楚书的。
  绿衣:“说好的你自己来呢?”
  一夜过去,第二天,赵构果然如约定那样,任命楚云为监察使,也就是去做监军的。
  有人以为楚云这是因为昨天和吏部大佬争锋相对惹出的祸事,被流放了,却是不知道,这是楚云争取到的进身之阶。
  就看这场战争里面,楚云能发挥多大的用处了。
  早朝过后,楚云又被赵构叫了过去,这次是问他准备什么时候出发。和宣德一样,赵构也在楚云要去搞大事情的时候,送上了一个金令。
  “持此令牌,如朕亲临,若是有什么不好处理的事情,这令牌随便你用,切记,以保全自己要紧。”
  赵构把金令交给楚云,还叮嘱了一番,楚云也没有推辞,有这个东西在手上,不论他做什么事情,都会顺利很多。而且,这好歹也是赵构的一番心意。
  楚云接过令牌,也没忘记礼数,道:“谢皇上。”
  “你一切小心,朕看你满面愁容,若是觉得棘手的话,现在后悔也来得及。”
  赵构关切地道,楚云忍不住吐槽道:“圣旨已下,怎能反悔!臣也不是忧心前程,而是因为蕴儿。”
  “蕴儿怎么了?”赵构疑惑地道,莫不是两人的夫妻感情出了什么问题?
  楚云回答道:“蕴儿知道我要去北方,执意要与我同去,但楚书如今尚在襁褓之中,有怎能承受的起路途之苦。”
  “这样啊!”
  赵构的语气忽然有些低沉了,道:“你们夫妻的感情,果然还是这样好。”
  楚云听到这句话,不禁有些心酸,如果没有发生那些事情,赵构现在大概也会很幸福吧!
  楚云没有接话,他的情绪也因为赵构这一句感叹而有些低沉了,反倒是赵构先反应过来,笑道:“这事好解决,你大可以带蕴儿去,书书交给朕就可以了。”
  “这怎么行?”楚云立刻反驳道:“皇上日理万机,又怎能……”
  “别吹了,朕并没有日理万机,大部分的政务都让九个阁老帮忙解决了,朕也经常会带着颖儿,你留下书书更好,让他们做个伴。”
  赵构不由分说打断了楚云的话,让楚云无力吐槽,前一天,还觉得赵构是在励精图治,一天过去就暴露咸鱼本质了么?
  楚云并非没有察觉到赵构话语里面暗藏的信息,九大阁老如今对朝廷的掌控能力,还是在赵构之上。
  当然,赵构不至于沦为傀儡皇帝,只是不能太任性而已。
  但楚云还是不放心把楚书交给赵构,自古有云,一入宫门深似海,这深宫大院中,多少肮脏的事情,楚云又怎能放心留下没有任何防备能力的婴儿在这里。
  所以,即便赵构说到了这个份上,楚云仍然拒绝道:“谢谢皇上的美意了,然而,此去北方,不知要征战到几时才能得以返京,臣不愿自己的儿子没有父亲陪伴,也没有母亲陪伴,所以,蕴儿不能去北方。”
  见楚云态度如此坚决,赵构也只好叹息一声道:“你啊,还是不相信朕啊!”
  “臣不敢。”
  这点就是楚云必须要否定的了,这传出去,他估计就得给自己一首凉凉了。
  赵构拍拍楚云的肩膀,道:“你就别说什么你不敢的了,朕说过,你没有什么不敢的。如此一来,朕倒是后悔让你去从军了,若是让你呆在京城,也不必受此离别之苦了。”
  楚云没有接这句话,赵构也没有看楚云,转头透过窗户,仿佛突破了时空的阻碍看向被了被层层宫墙阻挡的远方。
  “楚云,你知不知道,上次你远赴西川之后,当遇刺的消息传回京城之后,蕴儿是什么样子?在你没有回来的时候,蕴儿从来没有笑过。”
  赵构说到这里,又补充了一句:“虽然她以前就不爱笑。”
  楚云:“……”
  请不要在这种关键的地方开始吐槽好么……
  “那时候,她整个人都如同行尸走肉,若不是依依照看着她……”
  赵构话都没说完,忽然戛然而止了,楚云知道,那是因为他提到了一个名字。
  赵构没有继续说下去了,只是语气沉重地道:“带蕴儿一起去吧,朕现在已经可以体会到蕴儿的痛苦了。你不用担心叔叔书书,朕对天立誓,会给你把书书照顾好的,如违此言,人神共弃!”
  “皇上不可!”
  楚云说完,无奈地叹息了一声,赵构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就算再怎么不放心,楚云也没法不相信他的心意了。
  堂堂一个皇帝都开始发誓了,楚云如何能不信。
  或许,这也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了吧!
  楚云也不再扭捏,对赵构道:“这样,臣回去和蕴儿商量一下。”
  “嗯,去吧。”
  赵构该给的,都给楚云了,该给楚云准备好的后路,也准备好了,没什么要说的,自然是放楚云回去。
  而楚云前脚到家,后脚就有太监过来念圣旨了。
  这圣旨不是给楚云的,而是给楚云的儿子的。
  大致的意思就是,皇帝觉得楚云的孩子聪明可爱,非常喜欢,所以想带着身边养一养,并且赐封了一个郡王的身份。
  楚云当场就懵逼了,不带这么胡来的吧!
  之前还说赵构没以前任性了,现在看来,其实也差不多。
  值得吐槽的是,楚云这一家子的构成,武蕴儿是郡主,楚书是郡王,唯独楚云,现在还没有爵位。
  以前好不容易闹乌龙混了个男爵在后来也被宣德给收回去了。
  一瞬间,楚云就成了这个家庭里面地位最低的人了。
  脑阔痛!
  而武蕴儿在听到这个圣旨的时候却是一脸的不乐意,楚云如果不按着她,估计她能冲到皇宫去和太子吵一架。
  她这种感情,楚云能懂,所以,楚云没有任何说教,只是安抚她。
  这件事,归根结底,还是楚云自己的问题,如果他不想着去从军,不想着去开创一番基业,完全就不会有这些事情,也不需要承受离别之苦。
  不过,做出了这个选择,楚云也并不后悔,男人总得去做点事情的。
  楚书被封为郡王的事情,顿时轰动了整个京城,这件事,当然是不可逆转的,赵构这点权力还是有的,无人可以质疑。
  别人羡慕的是楚云,居然能享受这样的荣宠。
  果然,有裙带关系就是好!
  吴敬贤手下的人,不禁怀着这种恶意在揣测着楚云。但当他们一肚子的怨念的时候,他们的核心吴敬贤,却是在找楚云喝酒……


第四百七十九章 情况不妙
  楚云在收到吴敬贤请柬的时候,也愣了一瞬,随后才露出一个会心的微笑。
  武蕴儿在楚云的安抚下总算是不生气了,但她一直抱着楚书,满脸的纠结,楚云已经能看出她的决定了。
  楚云之前有说过,武蕴儿可以选择留下带孩子,或者跟他一起去北方。
  武蕴儿没有正面回答,但是冲她这带孩子的样子,答案已经揭晓。
  楚云这一次赢了他儿子一筹。
  接到吴敬贤的邀请,楚云和武蕴儿知会一声便出门去了,见面的地点,还是老地方。
  明月楼。
  日常逛青楼任务完成,不过,吴敬贤这次也没有叫陪酒的妹纸,他挑了一个清幽的厢房,楚云进去的时候,他还在自斟自饮。
  喝的是茶。
  配合着吴敬贤那儒雅的白袍,这画面中他俨然一身仙气。见楚云到了,才淡淡道:“请坐。”
  楚云也不客气,很随意的坐在了吴敬贤的对面,吴敬贤便从茶壶里面倒了一杯茶,递给楚云,道:“请用。”
  楚云小饮一口,没有去品尝其中的味道,只是道:“好久不见吴师兄怎么学会了这老人家的一套?”
  “泡一壶清茗,可以静心,养气,你难道没有觉得愚兄风采更胜往昔了么?”
  吴敬贤一本正经地在自恋,楚云不禁失笑。
  吴师兄果然还是老样子,看上去正经,其实皮的很。
  “吴师兄,你这话我没法接啊!”
  楚云略带着调笑的语气道,吴敬贤不知道这个梗,只回答字面意思道:“那便不接就是,咱们今天是来谈正事的。”
  随着话音落下,刚才的轻松气氛仿佛瞬间不复存在。楚云端坐好,正色道:“吴师兄有话不妨直说。”
  看到楚云一副正经的样子,吴敬贤却又不正经了,他笑道:“今日的正事,就是为你饯别,此去北方,贤弟的征程不知有几多坎坷,愚兄只有一杯清茶,祝你马到功成。”
  “谢谢。”
  尽管吴敬贤有点胡闹的样子,楚云还是把吴敬贤敬的茶,一口饮尽了。
  不过,喝完了这一杯,两人都非常默契的没有说话,空气就这样忽然安静了下来,反倒是有些尴尬。
  但也没有人去打破这一刻的宁静。
  过了许久,吴敬贤才叹道:“你这一去,万事小心。”
  “我会的。”
  楚云郑重承诺,吴敬贤又给楚云满上一杯,怅然道:“我相信你会成功的,只是不知道,当你凯旋而归之时,你我是否还能如今日这般。”
  “到时候,便麻烦吴师兄煮一壶好点的茶,今天的这茶叶,太次了。”
  楚云接过了吴敬贤的话,他知道吴敬贤想要表达的是什么意思,他和吴敬贤,两人心中都明白。
  现在,他们还是一个阵营的,但等下次见面,可就不一定了。只是,就算是对手,那也是可敬的。
  吴敬贤笑道:“那我便等着你回来,我家里倒是有上好的杭城龙井,今天的这茶,你该怪明月楼的掌柜,茶叶都是他们给的。”
  楚云:“……”
  所以,到头来还是该怪自己呗!
  不过,这茶只不过是开胃菜而已,两人聊完了正事,酒菜都上来了,两人才开始胡说八道,各种瞎扯。吴敬贤也好好地喝了几杯,自从他给太子做事以来,他便是滴酒不沾的。
  楚云也有所耳闻,本以为今日只是以茶代酒,不曾想吴敬贤愿意为他破了这个戒。
  两人喝醉了,便各自退去了,留下狼藉的杯盘。
  其实酒不醉人,只是人自醉而已,今日,可不单单是吴敬贤给楚云北上饯别,应该说,是两人之间的告别。
  至于楚云说的以后还有机会喝茶,那是不一定的事情。
  这朝堂就是江湖,同行的人,最终也一定会成为对手。,
  别了吴敬贤之后,京城的各项事务,基本也没有多少需要楚云操心的,楚云本身的职务也无关轻重,明日,便可以出发去雁门关了。
  目前还没有显示军情紧急的样子,但既然决定要走,就没有必要在京城里面浪费时间。
  夜里,赵构亲自出宫,一大堆人浩浩荡荡的,从楚云的家里,将楚书接走了,楚云有此殊荣,让很多人羡慕不已,只是赵构在抱走楚书的时候,武蕴儿哭的歇斯底里,差点把赵构揍了一顿。
  赵构在当太子的时候也偶尔被武蕴儿打过,但现在好歹是皇帝了,还是给他点面子吧!
  只是看着武蕴儿那么难过,楚云也揪心不已,又想劝说武蕴儿不要跟他一起去,然而,武蕴儿也不听他的。
  次日,楚云和武蕴儿带着赵构分配给他的几个随行的护卫一路北上,武蕴儿的情绪依旧很低落。
  只是,在跟随楚云出来的时候,却是那么义无反顾。
  她现在换上了男装,因为正式的任命里面,可没有说要让武蕴儿一起去的,带着武蕴儿,也只能算是楚云的个人行为。而换男装,倒不是为了伪装,而是方便出行。
  穿裙子,到底是有些不方便。
  一行人既没有快马赶路,也没有一路悠闲地走走停停,最终,他们以非常正常的速度,走了一个月,到了雁门关。
  这是第三次来雁门关了,每次在路上,楚云都特别怀念能坐高铁的日子。
  路遥知马力,武蕴儿这次是骑着他的小白一起过来的,奔波了这么远,小白也没有掉链子。果真是匹好马。
  倒是楚云和那些随从的马匹比较水,需要必要的休息,不然这次他们还可以更快一点到达。
  到达雁门关的时候,已经是初冬了。比起南方的温暖,雁门关格外的寒冷,但更让楚云担心的是,雁门关那凝重的氛围。
  楚云等人进城的时候,都经过了盘查,城市中,笼罩着肃杀的气氛,楚云立刻意识到了情况不妙。
  在楚云赶路的一个月当中,边关的战事确实发生了大变化,如奏折里面说的,武将军集合兵力,在葬兵谷和燕军一战,大败之后,退守雁门关。
  果然,到了最后的防线。
  雁门关往北,现在当然是不能进出了,但依然有人在盘查身份,生怕再遇到奸细。
  雁门关到底是雄关,即便是之前战败了,在武将军的带领下,也总算是将城门好好守住了,问题是,并没有援军到来。
  楚云只是在路上简单的了解情报,太详细的,楚云也不知道,只是楚云在得知潼关并没有支援的时候,整个人都气的不行。
  还好,经过长时间的摧残,雁门关依旧坚挺着。
  楚云飞速奔往将军府,准备去找武将军商量一下该怎么做,形势非常不妙,但具体有多么不好,楚云还是要了解一下才知道。
  靠着自己的信物,楚云没有受到太多的阻拦,但是,将军府里面,等待楚云的,却不是武将军,而是另外一个楚云不曾见过的人。
  显然,他是主事的。
  一看他的名字,武三,就知道这不是个地位能有多高的人,但是他身穿将军的铠甲,坐镇在府上,面上也用盔甲遮住了大半边脸,只剩下眼睛露出来,楚云如果不是自带洞察,估计能把他认错。
  但武三是个绿名,这就说明不是敌人。
  楚云问道:“这是怎么回事?”
  “你真是朝廷派来的监军?可否拿出印信?”
  武三没有回答楚云的话,反倒是向楚云索要印信,刚才楚云只是出示了盖章的任命文书,却没把自己的官员印信交出去,所以,武三才再次要求确认身份。
  楚云很想知道,武蕴儿的表叔去哪里了,这里是什么情况,他也不和武三纠缠,拿出印信给他,同时问道:“告诉我,你为什么要伪装武将军?”
  武三依旧没有回答楚云的话,只是再三查看了楚云的印信,才终于摘下了头盔,面前,是一个有些憔悴的老兵,他就算是穿着将军才能穿的盔甲,也没有那种气质。
  但是,他脸上的苍凉,让楚云知道,这里面肯定有故事。
  “武将军已经去世了,朝廷没有援军,北燕连日攻城,北燕的将军哈慈卡冬勇武无人能挡,前些时日,武将军与敌将激战,深受重伤,夜里便撒手人寰,临终前交代卑下伪装成他的身份,暂不发丧。”
  武三非常明了的将事情的经过简要的说了出来,楚云闻言大怒,道:“为什么武将军会选择和人对敌,当将军的哪能如此胡来?”
  按照武三的说法,显然武蕴儿的表叔,是死于斗将,即双方武将之间单挑,这一般是打仗的前戏,这个在气势上是非常有帮助的,若是主将威猛,则士气强盛,反之,肯定会造成士气低迷。
  但是,守城的时候为什么还要斗将!
  那已经是没啊意义的事情了,就一直等到朝廷的援兵来不行么?为什么一定要呈个人勇武?
  这才是楚云生气的地方。
  武三却红了眼睛,吼道:“住口!将军是为了保护全城的百姓和将士,就算你是监军,我也不允许你侮辱将军!”
  楚云:“……”
  得了,他也不瞎生气了,道:“你说清楚,为什么要斗将?”
  “因为那哈磁卡冬日日在城下叫战,燕军陈兵于城下,扬言若是我军固守,城破之日,必定屠城。那哈磁卡冬自持勇武,大放厥词称一日有人与他决斗,他当日便不攻城。若能击败他,则引兵退走。于是……”
  “于是你们就开始了斗将?”
  “是的,当时将军断言,若是燕军强攻,我方放没有援兵,最多能坚持半个月。所以,这一个半月来,每天都有一个先锋,明知不敌,依旧冲杀出去。直到无先锋可用,将军不得不亲自上场!”
  武三说到了这里,已是虎目含泪,楚云惊道:“一个多月?为什么固守了这么久?”
  “因为葬兵谷之战,一日之内,我们便被击败,不得不退守雁门关,而且,那一战,损失了太多的兵力,以至于雁门关防守空虚。”
  通过询问武三,楚云也总算是把问题差不多弄明白了,但明白之后,是更加的愤怒。
  雁门关几近失守,一个多月都没有援军!
  武三还道:“武将军已经将战败的消息急报回京了,但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任何援军。”
  楚云听到这里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了,忽然,一阵鼓声响起,声震整个雁门关,这是战鼓的声音,武三又把铠甲戴在了头上,道:“今天,该到我了。”
  “什么意思?”
  “今天,该我出战了,因为我是最弱的,所以,撑到了今天,但是除我之外,将军的亲兵,已经死完了。”
  武三戴好了头盔就往外走,这句话说出来,楚云差点被迎面而来的悲壮击倒。
  他不禁想到了一个月前,他说要支援的时候,那些远在京城的大佬们,一个个都提出反对的意见,却不知道,在他们讨论的时候,雁门关已经陷入了危难当中。
  信件在传达的过程中,葬兵谷就战败了,等到战报到了手里,已经是在艰难据守了,而朝廷上,却还在为了一些军饷开支,各种扯皮。
  在他们扯皮的时候,边关的战士却在用自己的命,换取每一天的安宁。
  楚云跟着武三,一起来到了城墙上。
  武蕴儿也跟随在楚云的身边,听到武将军已经去世的消息,武蕴儿看上去仿佛没有什么情绪波动,但楚云感觉的到,和他一样,武蕴儿已经在暴怒的边缘。
  到了城头上,楚云才知道,那激昂的鼓点,是北燕的鼓。
  当他们走上城楼,鼓声刚好停止了,城下一个粗狂的声音道:“城上的弱鸡们,你们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么,本将军已经玩腻了,今天,就算你们故意派人出来送死,本将军也不会再让你们继续在城头蹦跶了,弱鸡就早点去死吧!”
  “哈哈哈!”
  城下,是一片大笑声,大夏的士兵,个个握紧了手中的武器,却没有一个人呈一时之勇,冲杀出去。而在一群嘲笑的声音中,有一句话,清楚的传达了出去。
  “今日,我武三来战你!”


第四百八十章 一骑当千
  武三脱掉了自己的盔甲,城墙上许多士兵都露出了惊诧的神色,却并没有出现骚乱。
  那些比较机灵的人,很快就想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内心不禁升起一种悲凉之感。这些日子,武将军经常会在城墙上巡查,但是,每次有人和哈慈卡冬决斗的时候,将军都没有阻止过。
  如果是以他的性格,断然不会让自己的手下,一个个的去送死。
  现在,真相大白了,他们的将军,或许早就死了!
  武三之所以脱下盔甲,是因为他觉得,这盔甲,是将军的,他不能让这身铠甲蒙羞。
  在对敌之前,他解下了身上的所有防具,只拿着一杆长枪,便从吊篮上,下了城楼。
  目前的这种情况,进出城只能用吊篮,城门是不可能打开的,之前的决斗也是如此,没有人知道草原人会不会趁着决斗开城门的机会发起进攻。
  楚云没有阻止武三,因为阻止一个战士去参加战斗,反而是对他的亵渎,当然了,楚云也不会让他就这样去送死,他看到了哈慈卡冬的战斗力,888,这个战斗力,再次刷新了楚云的记录。
  除了武蕴儿的999+之外,这是武力最高的了。
  不过,这次楚云带着武蕴儿来了,准备询问武蕴儿的时候,身边的武蕴儿,已经将长枪拿在了手上。那是楚云送她的。
  武蕴儿并不知道这杆枪到底有多强,只是觉得很顺手而已。
  武力值相差一百多,加上神器在手,应该是稳了吧?但楚云还是问道:“你对上那个人,有几成胜算?”
  “不知道。”
  武蕴儿果断回答道,楚云顿时觉得有点头疼。
  如果可以,他真的宁愿把武蕴儿当花瓶养在家里,不愿意她出去冒险,但在这种时刻,除了武蕴儿,他也不知道该依赖谁了。
  计谋在绝对的武力值面前,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楚云在此时,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援兵,没有武将,只有武蕴儿了。
  说话间,武三已经下了城楼,长枪指着哈慈卡冬,道:“下马来战!”
  哈慈卡冬不屑地呸了一声,道:“这么弱的也配让本将军下马?乌托尔,踩死他!”
  话音落下,哈慈卡冬坐下的黑马顿时如离弦之箭一般,冲向了武三,临近了,前蹄一蹬,便将武三踹飞了。
  楚云顿时震惊,武三怎么说也是武力值两百多的人,居然连匹马都打不过?
  还好这一蹬腿是踢在了武三的枪杆上,没有直接踢在胸口,不然武三就直接凉了,但这一下被格挡了,那个叫做乌托尔的马似乎很不高兴,再次朝武三冲了过去,这是要踩死他!、
  哈慈卡冬的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笑意,其实他早就可以攻下这座城池了,但是,他就是喜欢这种虐杀的感觉,特别是喜欢看到这些人,明知道要死,偏偏一脸倔强上来送死的样子。
  不过,他已经玩够了,今天,他不光要杀人,还要破城!
  破城之后,要怎样进行令人愉悦的折磨呢?哈慈卡冬仿佛看到了眼前的一片断肢残骸,眼中也尽是暴戾。
  忽然,他听到一阵破空之声,咻!
  究竟战场的他感到了一种强烈的危机感,抬头望去,只见一杆长枪,破空而来,转眼到了面前,哈慈卡冬连忙勒马,右手狼牙棒挥出,击中长枪的枪尖,将长枪打了回去。
  然而,这杆枪,在半空中被从城墙上一跃而下的人接在了手上,又是一计力劈华山,哈慈卡冬只感觉到眼前一道阴影,仓促间,只能双手撑住狼牙棒,格挡住了这一击。
  但这一击的力道大的吓人,从兵器相交处,通过哈慈卡冬,传到了坐骑的身上,乌托尔后腿一弯,竟是一下站不稳,翻到在了地上,而哈慈卡冬也非常狼狈地从马上摔下来,一个翻滚解掉冲势,半蹲着,抬头一脸凝重地看向了打出这一击的人。
  同样,这人也没有穿铠甲,仔细看,居然还是个女人?
  哈慈卡冬并没有因为武蕴儿看上去单薄就轻敌,他已经感受到了武蕴儿身上散发出的压迫力。
  这不是个好对付的。
  武蕴儿并没有乘胜追击,她偷袭,只是想救下武三而已,等哈慈卡冬站稳了,武蕴儿才提起长枪,朝哈慈卡冬冲杀而去,简单的一计突刺,在哈慈卡冬格挡的瞬间,武蕴儿忽然变招,长枪一挑,哈慈卡冬的狼牙棒便被武蕴儿挑飞出去。
  武蕴儿手持长枪再一横扫,一点寒芒先到,哈慈卡冬人头飞出。
  和狼牙棒几乎是同时掉在了地上。
  楚云:“……”
  众士兵:“……”
  全都一脸懵逼。
  武蕴儿在城楼上还不知道自己有多少胜算,到了城下,居然干脆利落地一枪秒杀,这可是一个人凭着个人勇武,带动军队气势,打地大夏的军队节节败退的燕军猛将。
  懵逼了一瞬间之后,城楼上顿时爆发了整天的吼声。燕军群龙无首,但是有人喊道:“杀了他给将军报仇!”
  顿时,燕军全军出击,楚云也连忙指挥道:“出城,迎敌!”
  他的监军身份虽然还没有公布,但是,连日来大夏军队本来就一直在压抑中,现在得到了一场大胜,就算楚云不说,也有人会想去战斗的,楚云的命令,只是一个引子而已。自然不需要去核实身份。
  开城门是需要时间的,而这时候,燕军已经冲向了武蕴儿。
  武蕴儿纵声一跃,踩到了才刚刚站起来的乌托尔的身上。
  乌托尔对这个人当然不会臣服,顿时一顿乱跳,想要将武蕴儿从背上弄下来,不过,不管它怎么折腾,武蕴儿宛如定海神针,站地稳稳当当,手持长枪,与冲杀过来的燕军决战。
  一骑当千!
  乌托尔跑得极快,他可不管什么战争不战争,它只想甩掉那个讨厌的人,却不小心成为了武蕴儿的助力。
  长枪在手,天下无双,武蕴儿一人一枪,踩在马背上,反倒是将燕军的阵形撕扯出了一道缺口,兵锋所过之处,只留下一地的尸体。而等她冲杀了一阵,城里的支援也出来了,燕军群龙无首,在被武蕴儿冲阵之后,顿时毫无斗志,只能灰溜溜逃走。
  在武蕴儿的带领下,大夏的军队,又追杀出了数里,最终,还是跑不过这些骑马的。
  不过,此战大胜,已经足够振奋人心的了。而武蕴儿追得最远,也是最后才回来,并且,她是骑着马回来的。
  也不知道她做了什么,刚才脾气暴躁的乌托尔,现在非常温顺的载着武蕴儿回来了。
  楚云早就在城下迎着,看到武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