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长风万里尽汉歌-第1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用说话中早注意了陆谦神情,见他一脸郁闷,再想到他先前听到的风声,如何不知道陆谦的顾及在哪儿。当下大笑:“哥哥着相了。那曹正兄弟只一棒把王全德打落下马,却非是一棒就将王全德打的脑浆迸裂。王员外之死,安不知其是栽倒马下,摔死的?”
智多星果然一肚子鬼主意,如此一解说,王全德之死立刻就成了过失杀人。
事情很轻松的就过去了。虽然曹正被打了一百军棍,还赔偿了王家足足八百贯钱,但他性命好歹是保住了。别看处罚是发配军前效力,事实上,伤情一了,那依旧是要去北地‘上任’的。就像大名府里的李四,别看被一抹到底了,但人实权在握。用宋朝的规矩看,就是官阶掉到了平民百姓级别,可差遣实惠的很。
此间事了,直到八月份,都无甚意外发生。整个梁山泊属地,天天都有士绅贫民遭殃。陆谦视若未见。从梁山泊区区一水洼,猛地扩张至整个齐鲁,这期间不磕磕碰碰的,没有激烈摩擦,才有怪呢。
陆谦一只眼睛盯着西军的进度,另一个眼睛看着梁山泊。大到关系整个齐鲁的前途,小到梁山泊上种植的棉花的收获,一切都尽收于他眼底。那棉花是北地的一新鲜事物,棉布在这个时候的价格可是不低,比丝帛价都要更高。陆谦是专门着人去岭南寻来的棉种和师傅,在梁山泊上也才种了一季。
大小事务是真的很繁多很繁重。也所以,陆谦着手组建了秘书处。淄青大都督府体系中多出了“秘书郎”这么个很别开生面的官职。
秘书处以宗颖为首,李梁、郭永为左右曹。后者是被卢俊义死活拉进了体系里,有因为卢俊义的全力推荐而坐上了秘书处的第三把交椅。三人之下是多大十余人的‘行走’。那或是梁山泊军中的聪明伶俐者,或者是投效来的落魄书生,再有就是将吏子弟,那其中一个就叫做乐和。
是的,就是孙立的小舅子,铁叫子乐和。虽然陆谦听闻这个名字的时候,第一个反应就是这厮不是个‘歌星’铁叫子嘛?
水浒原著里,贯会吹拉弹唱的很是有几个人。虽然最出名的是浪子燕青,但实质上这乐和才是最专业的一个。聪明伶俐,各种乐曲,一学着便会,又有一副好嗓音,受招安后,直接被王都尉调走,留用身边。可以说同那安道全一样,都迎来了人生的新辉煌。
这乐和职业只是个小牢子,还是因为姐夫孙立的关系。但人很聪明伶俐,作事道头知尾;说起枪棒武艺,如糖似蜜价爱。说是文武双全是有些扯淡了,可至少是个穷人版的燕青吧?虽然在水浒原著上都给彻底的边缘化了。
现下孙立投降,归顺了梁山泊。孙新、顾大嫂夫妻,解珍解宝兄弟,还有邹渊邹润叔侄,那是一个个都走上了人生新舞台,可乐和没有。而是早早的带着自己的姐姐一家躲了起来,如此反倒叫那乐大娘子多过了不少是非。
待到梁山泊一统齐鲁,孙立行走在外时候,他才带着孙立家眷前来投奔。如此却是错过了大都督府开府建牙的好时机了。孙立本想要叫他随自己左右着实,却恰巧秘书处成立,陆谦左手招揽人手填充其内,乐和由孙立作保,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前去应考,从总数四五十名考生中脱颖而出。成功的进入了其中。这乐和在司狱司中行走多年,对于刑名多有了解,其在秘书处就主要负责司法信息整理。
虽然入职时间还短,陆谦却知道他在秘书处中混的甚好,短短几日就能与人打成一片。果然是很会来事的人。
而这些天里,好几个夜晚,陆谦都被噩梦惊醒。他梦到了自己真的成了‘张士诚第二’,梦到了他意气风发的称王建制,梦到他走投无路时候的绝望与凄然……
这教他心中有些发慌。那最早的几天,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去回忆记忆里的张士诚。后者与他现下这情况真的有几分相似之处。都是以‘义气’为重,都是兵不嗜杀,都是厚给利禄而奸贪必诛……
从张士诚的身上,陆谦能找到自己很多的相似点。以至于他一度都钻进了牛角尖,怎么才能不叫‘义气’在日后不羁绊掣肘自己。
陆谦他实在是想不出法子来。一度他都觉得自己要给智商充点费了。
是潘金莲无意中的一句话叫他如梦初醒。那日他问潘金莲怕是不怕?毕竟跟随他的日子,那真的是不叫安稳。
结果潘金莲回话说的很虚假:“官人雄才大略,英明神武,兵锋无敌,率义兵为天下诛残贼,功高德广,可谓无二。宋室纵据有神州,兵多将广,其下又能事者极多,却只是那冢中枯骨,早晚为官人所破,妾身有何可忧可怕的?”
这话虽听起来顺耳,但假的很。可是雄才大略、英明神武与兵锋无敌这十二字却如黄钟大吕,叫他猛地醒悟来,自己真的是迷了心窍了。
那张士诚是什么性格?雄才大略四个字绝对跟他联系不上。私盐贩子出身的他,是出了名的爱斤斤计较,且胸无大志。夺取了富饶的苏杭之地,就心满意足了。似乎就没真正图谋过整个江山。
陈友谅与朱元璋鄱阳湖大战,陈友谅联系张士诚,要两面夹击朱元璋。后者面上答应,实则按兵不动。
是的,你可以怀疑陈友谅在‘远交近攻’,乐得看陈朱两败俱伤。但是在鄱阳湖陈汉大败后,你不趁着朱元璋的主力在外的机会,全力进攻老朱。不说把应天打下来,至少将泗州、扬州这些江北之地夺下来啊,难道你就是个睁眼瞎,看不到泗州、扬州这个江北凸出部分,对于自家的害处?反正张士诚是给朱元璋来了一遭神助攻,眼睁睁的看着朱元璋消灭了陈汉,再回过头来,二十万大军攻伐自个。
所以他也绝对称不上英明神武,更不要说是兵锋无敌了。
而陆谦呢?他自己知道自家事,英明神武可能与他也不是那么相配,但他却绝对是雄才大略,从一开始他的目标就是夺取万里山河,主宰整个天下兴衰。而有系统在,他手下的兵马也真的能称呼的上兵锋无敌。
陆谦如梦如醒。是啊,自己与张士诚是有很多相似,可自己与张士诚也有很多的不同。
他是被‘兄弟义气’给架住了,但这兄弟义气再重,他也不会像张士诚那般赏罚不明。张士诚因为其打江山的都是当年的兄弟,所以其兄弟犯了错误,最后都不了了之了。这特么不是在找死?
陆谦却不会。他很清楚的记得一句话:赏罚不明,百事不成。
第345章 读书人信不得
自从程婉儿入了陆谦后宅,那就是反射性的,潘金莲浑身上下就生出了刺,架起了枪。
这是女子的天性。不管那女人是不是程婉儿,不管程婉儿心中又有多么凄苦。
这就像碰到了天敌。
更不要说这程婉儿生的花容月貌并不比她逊色丝毫,尤其出身高贵,而这个可以说是潘金莲最大的短板。
还有什么比自己最痛苦的短板却是对手特突出的特长而更叫人痛恨的呢?
如果不是潘金莲早一步感觉到了身体的异样儿,宣来安道全号脉,这安神医也的确医术高明,纵然时日甚短,也铁口直断说这潘金莲腹中已经结胎。那一下子就让潘金莲近来紧张的神经放松了下来。程婉儿这个‘天敌’本是让她如锋芒在背的,也仿佛随着‘怀孕’两字而瞬间拉的遥远。
再没有孩子更叫潘金莲感到安心的了。虽然这股子幸福没过几日就又变成忐忑,可不要生下个女儿啊。一举得男,才是真正的安心如意。
那随后陆谦赏赐下的礼物,那厚厚的礼单也足以说明他的惊喜和雀跃。
潘金莲能怀孕这本身就有着巨大的意义,虽然他更希望自己的第一个孩子他娘是程婉儿。因为陆谦现在真的很怀疑,这具身子就是难以叫女子受孕。那般的话,他每个子嗣就都万分珍惜。如果这第一个孩子是小子,从程婉儿肚子里蹦出来的他,在未来时候,无疑更容易被朝野所接受。
但潘金莲怀孕,陆谦也不至于多么伤心欲绝。他的高兴半点没有因此而减弱。
如此却也叫南苑里的程婉儿一派甚是不甘心。
要晓得,程婉儿出身好,生的好,可以说一进大都督府就得了陆谦宠爱。甭管她自己没有哪个争宠夺爱的心思,她身边人却都对北苑有着强烈的敌意。
这就是天敌。陆谦身边自有两个女人,那彼此敌视,就是必须的。
南苑北苑,指的就是程婉儿与潘金莲。因为她们都非正室,那东西还是省略了。代指的就是南北。尤其是登州的那个大都督府里,两个偏院还真就一南一北,如此这般称呼就正式出炉了。便是迁挪到了益都来,称呼也是不改了。
程老夫人今日带着两个儿媳妇特意递牌进了大都督府的后宅,她是来看自己的女儿的,来安慰自己的女儿的。
北苑的那个婢子养的,铁树开花,老母鸡下蛋,抢到了自家闺女前面去了。今日似乎是满月,不仅安道全在此号脉是有喜了,其他大夫依次号脉,都道是有喜了。这下就确切无疑了。
今日那北苑不知道有多热闹,林娘子、徐娘子、栾娘子、乐大娘子、李娘子等等,是纷纷前来为潘金莲贺喜。而后院里热热闹闹,前院也不遑多让,陆谦是大摆筵席,大都督府外流水席一百桌,欢闹盛大之极。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已经有后了呢。
程氏心里是深恨之,但她却要告诉自家闺女,不要慌,不要乱,不要急。这今后的日子还长着呢。她年纪还小,不急这个。
屋内的侍女尽数都退了下去,留下程婉儿与母亲两人说梯己话。程婉儿听母亲说到这里,终于开口道:“母亲,您真以为这今后的日子还长着的吗?”
怕是自己娘亲都不晓得自己这个做女儿的,这些日子是多么的提心吊胆。多少次夜里,她被噩梦给惊醒。梦中,整个大都督府都化作了灰烬,她死了,母亲死了,两个嫂嫂死了,最后是她的父亲和逃出去的两个哥哥,最后是整个程氏宗族……
从小受父亲影响的程婉儿实在不能想象梁山泊倒推宋室的可能。对比起宋室,所谓的八百里梁山泊就是一个小水洼,即便得一时之兴,夺占了整个山东,也只是无根浮萍。
看看梁山泊的那些政策,完全是自绝于士绅大户,自绝于士大夫。那是在真正的于全天下为敌作对,岂能得好?
王师一旦杀来,于程婉儿想来,山东各地必然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
程氏被吓了一跳,赶忙扭头去看窗外门口,“你这失了心的,这等话可不能再说。那天下事由得男人们去做主,女儿家的可不要去想。”
再看自己闺女,着实生的漂亮端庄,优娴礼度。
“你呀青年厚福,不似那婢子年老谫薄,遭逢多故。今后就一心去寻摸,怎样为大都督生下一儿半女,好永正母仪。俺这乖孙,日后还有大造化呢。”
程婉儿看向自己母亲的目光仿佛是在看傻子一样,这不是自己失了心窍,原来自己的母亲才真正的迷了心窍。
程氏被女儿看傻子一样的眼神气的不轻,瞬间里手都痒痒了。“老娘活了多大,吃的盐比你吃的米都多。我告诉你,读书人信不得。看看你那死鬼老爹就清澈。历朝历代,皇室更替,多少巨族世家,书香门第,受前朝几多深恩厚泽,一见变故,便改辕易辙,颂德称功,依然气昂昂为新朝佐命之臣。这就是读书人。赵官家可靠得他们治天下,却靠不得他们保天下。那太平年月里,似你爹那般措大还能糊弄百姓,真到了龙蛇陆起,刀枪厮杀时,却还是要看大都督这般的真好汉。”
“你且末再生出这等邪念,莫不非要你老娘并着嫂嫂、侄儿尽死绝了,才称心?”
程氏这话说的太狠,叫程婉儿听了脸都白了,连道不敢,再几番多陪了不是,才把母亲劝下。
这南苑房屋里一番母女对话,北苑不知道,陆谦也不知道。他不是看不出那程婉儿头顶气柱中搀着的红色,可那又如何?这女子就是个柔弱的,陆谦一眼就能看穿。
而不提陆谦这里如何,就只说那沧州之地。
彼处倒也有三万禁军,可是百年不闻刀兵,这河北诸路白白有三十七将二十万大军,却已经是废物一团,尽数不堪战了。
那日王师中、宋江一伙人驾船冲出刀鱼寨,那青州对岸的滨州都不敢落脚,是驾船直到沧州。上下才具安下心来。
那王师中先去与沧州知府见过,其后便一门心思的推脱罪责来。这厮也非是那无有根脚的人,他乃王珪族侄,而王珪前文里已经说过,北宋宰臣,元丰中为宰相。父王准、祖王贽、曾祖王景图皆登进士第。其女婿九人:余中、马玿、李格非【李清照老爹】、闾丘吁、郑居中【枢密使】、许光疑、张焘、高旦、邓洵仁皆登科。邓、郑、许相代为翰林学士。孙婿秦桧、孟忠厚为南宋宰臣。
王师中根脚很厚,但是他到底犯了大罪,身为一方牧守,弃土而逃,罪责岂是小的?可要是有一替罪羔羊,做那挡箭的盾牌,王师中却是可以继续逍遥自在。
那替罪羔羊他早在登州时候便已经选好,可是情况有变啊。王师中万万想不到马政那一介武夫竟然闭门自焚,殉了登州城。兼之众人皆知马政之子亦死难于青州,这下他王师中根脚再深,也不能将马政做那替罪羔羊。
马政乃一路主将,可不是孙立那等无名小卒。
但一计不成,那就再生一计。这文人欲为自己脱罪,便总少不了要构陷他人。此番他选中的只有也只能是宋江。
而可怜宋黑子还被王师中迷惑,一心想着傍上大腿,好一呈心中报复。那里料到等来的却是要杀自己的屠刀。
再说那宋江在沧州登陆后,先就向柴家拆解了一笔钱款,再有沧州知府的襄助,仗着自己的名头挥舞着钱财招兵买马,短短时间里也确切招揽了一两千人。而后就被王师中派去了南下。进到棣州,那向南隔着一条京东故道【黄河】,便就是齐鲁了。
留铁扇子宋清与锦毛虎燕顺,在沧州继续招兵买马。这日二人被招入府衙,宋清被随从引着入内拜见府尊与王师中。刚进后衙的小花厅就被三五随从摁倒在地上,宋清大惊骇然。“小人无罪。相公何以冤枉宋清?”
王师中大喝道:“胡说!这贼骨头不打如何肯招!左右,与我加力打这厮!”却是那再标准不过的屈打成招。
随从将铁扇子捆翻,挥舞棍棒来,打得皮开肉绽,鲜血迸流。
这边一张早就备好的供词被取出,抓起宋清手掌,粘上鲜血一并摁下。只要无人再于宋家兄弟撑腰,这等罪状便是做实了的。
那与宋清同伴进来的燕顺亦被突然涌出的衙役给擒拿,手下丁勇,一个都没跑掉。
燕顺由他拷讯,死不肯招和梁山泊通情。王师中再三把燕顺拷讯,不能拿到供词,也就作罢,说道:“不必问了。取具大枷枷了,下在牢里。来日捉拿了宋江,一同砍头。”
而沧州知府与王师中这般构陷于人,岂能瞒得过知府衙门之人,有那与柴进熟络的,早把消息通报过去。惊得小旋风目瞪口呆。
就是他那登州来的族叔都惊诧:“宋公明于江湖上名声远扬,可在官场上却是个初丁,并无靠山旁依。那王师中与京师的宰臣往来亲密,但凡脱了罪,收纳宋江为肱骨,驱使虎狼,此番厮杀中定可斩获颇多,何以如此不智?”
如此说来,再看柴进,忙再说道:“我素来知道贤侄急公好义,在江湖上亦是享有大名。可此番因果断不容你牵扯进去。此非常时机,官府断不能违逆。否则柴氏宗族不安也。”
柴进面上央不过,只得答应。但是暗中,寻来一心腹庄客,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通。
第346章 千古留名李清照,走投无路黑宋江
八月初九。
一对三旬夫妇,乘坐着一辆青幔小车,在百名梁山军步骑的护送下,经过了数百里跋涉,从密州来到了青州益都。
这是夫妻二人十分熟悉的一座城市,早前他们曾在这座城市里呆了足足八年。也是为了避梁山泊之祸,夫妻俩才不得不转回密州老家。却不料千躲万躲,还是躲不开去,这该来的还是要来。
赵明诚挑开车帘,看着熟悉的益都城,怅然叹息:“千古艰难惟一死。为夫身负家族之重,齐鲁士林之望,却不能刚正有节,以死明志,实乃大节有亏。”
虽然他自己无做的大官,可他父亲赵挺之,那是敢于蔡京争锋的强人。大观元年(1107年),赵挺之罢相,紧接着染病去世,赵明诚遭蔡京诬陷,被追夺赠官,家属受株连,赵明诚李清照夫妇从此屏居青州乡里。
原本正史中,这对夫妻在青州足足待了十三年。但是现下这个时空,多出了陆谦这变数,夫妻俩早在梁山泊第一次兵指东平府时候,就赶到局势不宁,早早的收拾行李去了赵明诚老家故里——密州诸城。
可是现在诸城也为梁山泊所据,夫妻二人无路可走,此番被一队人马送来益都,也是如此。
赵明诚非决然性烈之人,陆谦得到密州信报,稍作思虑便有了决定。要那密州军将用强,由不得赵明诚不从。就陆谦的记忆里,那赵明诚绝不是伟岸大丈夫。两宋交集之时,他还曾经做到了知江宁府的高位,可江宁营兵发生叛乱,这厮不加以防备布置,反而在兵乱爆发时候干净利索的弃城而逃了,这等懦弱之人,舍得了去死么?
果然,强压之下赵明诚屈服了。夫妻二人先行,他们家中收拢的金石古玩等物,日后自会被送到此处。
陆谦闻报,欣喜不已。赵明诚的老子赵挺之,与北宋朝堂上的影响力许已经半点无村,但在山东之地的影响力却依旧尚存。而李清照的老子李格非不仅是宰相王珪的女婿,还是苏轼门下弟子。更出身东平府大族李氏,那李家不少人已经逃走,但也剩有不少人还居留原处。
陆谦故然是对士大夫很有意见,甚至是很看不起。但他也知道,想要治理中国,那就离不开他们,离不开现今的儒家。
别提什么复兴百家,现实点好吧。宋朝不是两汉,后者还有一点百家余萌,前者时候,屁的百家啊,孔老夫子的那些欺师灭祖的徒子徒孙们,早就打着“我注五经”和“五经注我”的旗号将自己需要的百家精华尽数的收为己有了。
【汉儒是“我注五经”,即先有经典,再钻研经典去探求其中的道理;宋儒是“五经注我”,即先有自己的思想,再歪曲经典来加以诠释。王安石的《三经新义》似乎就是个典型例子。】
谁敢说沈括不是儒生?谁会说岳飞不是儒将?
时代发展到今日,千百年的演化下,儒家不仅从名义上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代表,实质上也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主体。
农学、工学、法学、武学、算术、医术等等,已经完全被收纳为儒家门下了。
这就是一个海纳百川的故事。秉着拿来主义,儒家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需要什么就从别家哪来什么。而别的学派为了保持传承也不得不在外体上披上了一层儒皮。
那不愿意如此的,就只能被历史长河的惊涛彻底湮没。这是一个‘大浪淘沙’的过程,淘汰掉的不仅有那些‘顽固不化’的学派,同时也有儒家内部的守旧人。
久而久之的,那些外体上披着儒皮的学派,仿佛也真的就变成了儒家。
千百年的光阴,帝王皇权的支持,已经叫儒家壮大到了一个不可颠覆的地步。陆谦从不否认这一点。也所以他自信满怀。因为只要是皇权支持的,在强大的压力之下,儒家就会自动的、主动的去适应、去靠拢这一变化。
儒家士大夫是最顽固的,同时也是最容易改变的。
因为这个学派与中国的历史,与中国的发展,已经深深地结合了起来。它从来不是一个学派,学识、读书,在中国老百姓的思维里,早就与做官富贵划上了等号。
追逐权力,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儒家士大夫的本质。这要这一点不变,陆谦相信,儒家就会主动发生变化的。而赵明诚、李清照夫妇,就是沟通梁山泊与儒家士大夫的桥梁。
当然,不能否认陆谦也是很想见见名传千古的易安居士的亲面。
丈夫的话李清照具听在耳中,可她却没有回话的精神,也没有说话的精神。年纪刚三十出头的易安居士当然不是病重,她这是心病。
丈夫这一路上的表现就像一把尖刀插入了两人本来亲密无间的爱情中。她第一次知道自家这个学问精湛,为人谦和的丈夫,竟然是如此的怯懦之人。
二人成婚十余年,婚后感情和谐,以收集金石字画作趣。因为政治因素,赵氏亲属被迫隐居乡里,赵明诚和李清照来到青州定居下来。赵家由显贵变成了普通百姓,对他们而言,却是因祸得福。二人得以把全部的精力都投放在金石、字画和古玩上。赵氏夫妇每得一本奇书,便共同勘校,整理题签,得搭配书画器物,便仔细把玩,互相给予评价。同时,夫妇二人在饭后还时常坐在归来堂中烹茶。两人指着满屋的书籍互相拷问对方,猜中的人先饮茶。以此为乐。可以说是一神仙眷侣也不为过。
至于李清照十余年无出,赵明诚背地里有无动过纳妾生子的念想,这就不需要去计较了。反正赵明诚本人也是他老爹四十岁时才喜得麟儿的么。
虽然没了官势,但李清照却觉得自己过得并不差。比起她的那些堂姐妹、表姐妹来,这样的日子真的是给个官儿都不换。
可是如今这一路上的赵明诚的挣扎,赵明诚的怯懦,却是叫她好不羞愧。虽然并无争吵,但往昔的鱼水和谐已经一去不返,感情上她似已经在冷淡疏远赵明诚了。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昨夜是赵明诚最后的机会,他在窗前独坐了半夜,也下不狠心了断自己。只在书案上留下了这么一首诗。李清照喝问他,赵明诚还用言语搪塞说可为朝廷内应,真叫他想起来就要冷笑。
对于赵明诚的话,更是不以为然。就他这胆量,他真的敢吗?就算是敢,也是自知大节已亏,欲借此以湔释耻辱,此所谓欲盖弥彰也。
二人进入益都城,自然是在自家旧宅。虽然往日留下的仆人已经尽数逃走,可宅院里却被打扫的干干净净,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不少。待到夫妻二人落定,更是有人引着数十男女,来仅凭他们挑拣。
陆谦下午就来登门拜访。
他对赵明诚、李清照很感兴趣,赵明诚、李清照对他也很感兴趣。
三年且不足,便在东京眼皮底下掀起如大此波浪,以精锐之师,以寡敌众,屡败官军,斩获元老宿将,叫天子威严尽丧。有宋百五十年间,未曾见过如此大贼。更叫人感到怪异的是,如此之人才,本是朝廷制内一小吏。这也算是沧海遗珠了。
路有遗才,盖宰臣之过也。陆谦这般势大,可谓是当初张元、吴昊之事重演。
也不知道赵官家想没想过这一点,不然依照此例,便可罢了蔡京相位。
梁山泊统领山东之地一月有余,诸般政策,赵明诚、李清照心知肚明。其人可谓是在山东地界掀起了血海狂澜。且虽根基不稳,却半丝无有与士绅大户和解的迹象,雷厉风行,大动干戈,山东各地皆血流成河。然而在苛刻士绅大户之余又宽待百姓,设立宣政司,发行报纸新闻,责令茶楼酒馆市井瓦肆设立报博士,定时定点读报,宣扬政策,引导舆论,是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如此般来,只需要三五年时间,齐鲁士林若不低头,则话语权烟消云散。所谓士林清议,半钱不值也。
待到听闻陆谦亲自登门拜访,赵明诚、李清照惊诧之余,忙起身相应。
这赵明诚身穿藏青直缀,宽袖长袍,头插木簪,体态修长,儒雅文秀,果然是一表人才。而李清照,相貌如何不去褒贬,反正是不如他府中二女,可那一身的如华气质,直教人想到了八个字:温文尔雅,秀外慧中。
二人走在一起,果然是有夫妻相。如果他们头顶气柱上不带有红色,就更好了。
见了易安居士样貌,陆谦心愿得偿。与赵明诚言语了一番,言辞中不外乎是俺看好你哦,好好干,今后定有大前途。而后陆谦就走了。不走,难不成在归来堂里跟他们夫妻谈古论今,说文唱对,评诗论词?还是省省吧。
留下亲自请柬,乃是八月十五的中秋宴。那也是赵明诚夫妻亮相之始。
“这位大都督行事虽然霸道,却也堂堂正正,更有章有法。官人既已拿定了主意,便就弃了那些妄念,休得首鼠两端,居心反复。届时害人害己,为天下士林耻笑。”言尽于此,李清照也转身离去。空留暇赵明诚一人看着中秋请柬,默不做声。今日八月初九,中秋很近了。
此时,马车之中,陆谦很是高兴。
赵明诚他老爹在齐鲁士林中的影响力还存留两分,小小的赵明诚,就是陆谦沟通齐鲁士林的最好桥梁。这厮心头虽然不情不愿,他却也不在乎,只要赵明诚他把事情做好就是。而有了他投效,事情传扬开了,呵呵,那可是梁山泊的一把助力。
因为当初的元祐党人碑而倒霉的官员多了去了,可远不止三百零九人,这些人当中良莠不一,在元祐党禁去除后依旧困顿民间的不在少数。赵明诚的选择或许还能给他们一些出动呢。反正是大大的好事。
就这时,马车猛的一停。
唐伍急匆匆地走了进来,说着:“禀大都督,棣州传来了消息。”
陆谦精神一振,说着:“宋公明说了什么?”
唐伍说着:“宋公明愿举兵投效大都督,献出棣州。只求我军能打破沧州,就回他兄弟。”
陆谦心中大乐。这黑厮被王师中给阴了,不得不来投效梁山泊,那是走投无路之困境,这回终于不说燕顺那吃人的强贼了。
“来人,持着宋江手书,速去沂州招揽朱仝、雷横两个。”
第347章 摘宋江的果子
大都督府里猛地响起了聚将鼓,不到两刻钟时间,城中的大小头领就悉数到场。
陆谦开门见山,直说了宋黑子此时候的困境。这宋江本来拥兵两千,又有棣州坚城,和城内的上千民勇襄助,只要防守得力,士卒们敢于拼杀,梁山泊就是出动三五千人也不能短时间里将棣州拔除。而且梁山泊大军主力都聚集于青州府,不日就将东进济州,与朝廷的西军大战一场。这后方的淄州、登莱等地当然不是空空如也,却也很难不动声色的抽出五七千兵马来,杀奔棣州。
所以,这宋江兵力虽弱小,可据有棣州坚城,一时半会儿的却安稳如山。也是他命乖,靠上了王师中这么个小人,为了自家富贵,马政他都想卖掉,况乎是小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