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如此甚好,列位接旨。”汉帝点头,赞同不已。

  “末将遵命!”

  这几十个人齐齐拱手领命,不少人露出迟疑。

  荀彧等人面不改色,心中却已彻底了然:主公的权力被废了!

  突然李逵囔囔道:“陛下,俺铁牛目不识丁,虽然打仗勇猛,但并不会统兵,俺不要做太守!”

  “哦?”汉帝故作疑惑,眼睛微眯,“李将军不要受封赏?”

  “嘿嘿,是呀!俺铁牛只要做哥哥身边一小卒就行啦,去别的地方还没有美酒喝,俺就不去啦!”

  说罢自顾自的看着徐珪大笑,跟个孩子似的,徐珪不由得心中一暖。

  “呵呵,好!”

  汉帝见李逵心无城府,原来是自己多虑了,本以为他是为了徐珪,没想到竟然只知道喝酒。顿时全无顾忌,就改令:“尉迟恭!”

  “末将在!”

  “朕任你为建安太守!”

  “遵命!”

  ……

  听完汉帝的封赏,徐珪很是寒心,满脸颓然,想不到新年第一天,汉帝就以封赏的名义散开自己的得力干将,将自己召唤,招募而来的人才派往各郡,又将跟着自己伐黄巾、讨董卓、平荆南、征扬州的精锐士卒大部分划为禁军,拱卫皇城。

  现在除了文官不谈,将领也就只剩下冷夜吴道李逵了,还有鲁智深罗士信这两个和尚,林冲则就算了,看样子他已经是汉帝的人了。

  徐珪叹了口气,虽说给自己封了个扬州牧和吴侯的职位,但兵权却削了一大半,身边也就只有几个亲信,而且内阁设立后,行政肯定也要先行禀报张居正,经内阁同意方才可以实行。

  ……

  难道这就是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良臣亡吗?可眼下只平定了扬州这一块地方,蕲春还在袁术的手中,中原地区战争的气息愈来愈浓,各地兵马调动愈来愈频繁,整个十三州局势紧张,甚至比董卓乱政时更为混乱,而汉帝这等卸磨杀驴之举,着实让人费解,也让徐珪分外寒心。

  “主公。”突然小三国清甜的声音传来,有如一道酥风,稍稍缓解了徐珪内心的失落。

  “何事?”徐珪在脑海中询问,语气低沉,透露着内心的凄凉。

  “主公,系统监测到由于张居正的政见引起了朝中的变荡,同时引发了君臣不和,岳飞统率增加1点,当前达到102。”

  见徐珪没有说话,小三国继续说道:“主公,汉帝开始着手集权,在过去的半年里,定都秣陵的事已经传遍四海,名声正式传扬,现在可以查看属性。”

  “呵呵……”徐珪惨笑一声,“给我看看吧。”

  “汉献帝,武力:68,统率:78,谋略:79,政治:74。”

  “呵呵,十五岁的汉帝……”徐珪又笑了笑,愈发的凄惨,笑中带着伤。

  “主公,由于汉帝总属性为299,岳飞为369高于汉献帝70点,因此‘精忠’属性爆发,统率,政治,谋略全面上升7点,当前武力:97,统率:109,谋略:95,政治:89。”

  “我擦,潜能激发了!”徐珪听了不由得大吃一惊,一扫颓废,岳飞现在属性爆棚,109的统率是自己这两年里见到的最高的一个!

  顿了顿又摇头自嘲:“呵呵,我现在不过是被削了兵权的落魄之人,就算有个神将在此,又有何用?”

  “报!”

  突然一声疾呼,徐珪忙退出系统,朝中文武扭头看去,只见一身银甲的皇城守卫正奔驰过来,似乎有急事禀报。

  皇城守卫,总计八百人,是汉帝在过去的半年里从扬州境内招募而来,个个武艺高强,忠心耿耿,一半用以拱卫皇宫,一半用以传令守卫。

  这皇城守卫近前跪拜禀报:“陛下,宫外有一人求见,自称是平原令刘备,乃汉室宗亲。”

  “哦?”

  汉帝起身,面露惑色,顿了顿下令:“将他请进来!”

  “诺!”

  这名皇城守卫领命飞奔而出。

  不一会儿,一个耳垂硕大,双臂颀长的人进入,徐珪一看,正是刘备,身后还跟着五人,除了关羽张飞本来认识,还有个赤头发的刘唐特征明显,另外两个大汉都不认识,一个气势滔天,不可一世;一个隐而不发,暗藏波涛,不知道哪个是雄阔海,哪个是斛律光。

  “微臣刘备刘玄德拜见陛下!”

  刘备见到汉帝后,打量了两三眼,立马下拜。

  “平身!”

  刘备起身后,挺直身体站立。

  汉帝见刘备样貌略有奇特,也不住地打量着他,顿了顿开口:“你说你是汉室宗亲,不知你祖上何人呀?”

  “陛下,”刘备正色,“臣乃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阁下玄孙,刘雄之孙,刘弘之子也。”

  汉帝疑惑,让人取宗族世谱前来检看,见文字众多,便交予张居正。

  张居正接过来,会意,朗声宣读:“孝景皇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刘备乃刘弘之子也。”

  汉帝心中思忖,这样算起来此人是我的叔叔啊!

  顿时大喜,起身笑道:“想不到在此地竟能遇见皇叔!”

  又上前握着刘备的手,仔细打量着他。

  见他气度不凡,波澜不惊,一脸富贵态,且又是自己的皇叔,心里暗思:“徐珪权势过大,国事都不由朕主,所幸张居正为朕排忧解难,情势有所好转,如今又得此英雄之叔,朕有助矣!”顿时有心借助他的力量打压徐珪。

  “皇叔,有生之年得见一面,实乃汉室之兴也!”汉帝满脸激动,紧紧地握着刘备的手。

  现在汉帝只想多拉拢一些亲信,一些忠于自己的人,以便巩固、扩大自己的权势。

  “陛下言重了。”

  刘备面无表情,拱手施礼,他如此淡定,让人猜不透内心在想什么。

  (从本书开始小白就有意将刘备写的坏一点,与《三国演义》尊刘贬曹的主旨背道而驰,希望刘备粉不要喷我;我这么写刘备其实也不是无脑黑,而是确实觉得刘备表面忠厚,实则不怎么老实,正如后人所言‘大伪似真,大奸似忠’,嗯,就这样吧!)

  “皇叔,你远道而来,朕岂能不有所表示,现在就封你为左将军、宜城亭侯!”

  “多谢陛下!”

  刘备微微颔首,拱手领命。

  “皇叔,你就先留在城中吧,朕要与你好好叙叙!”


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会失落?看我穿越者的妙计


  “遵命!”

  刘备再次拱手,突然从袖中掏出一份竹简,上前想要递与汉帝。

  张居正立马拦着,笑道:“皇叔请递与在下,由在下转交便是!”

  “……”

  刘备默默地看了张居正一眼,点点头:“好。”。

  张居正接到手中,掂了掂,才给汉帝。

  汉帝看了看,笑道:“呵呵,公孙将军身在幽州,离此甚远,防御匈奴,不便前来,却以书信告慰,真大汉忠臣!”

  刘备点头赞同:“陛下,公孙将军一心为了大汉,保境安民,麾下部队勇猛无敌,真乃天将军!”

  “呵呵,皇叔所言甚是,现在公孙瓒身居何职呀?”

  “启禀陛下,现领北平太守,前将军。”

  “哦,那朕就加封他为卫将军,皇叔以为如何?”

  “甚好。”

  刘备点头赞同,跟个好好先生似的。

  “对了,皇叔,”汉帝突然注意到跟着刘备一同进来的五人,见个个样貌不凡,除了刘唐稍有痞气,其余四个都气势逼人,便笑道:“皇叔,这五人是你的属下吗?”

  “是的,陛下!”

  “呵呵,朕就俱封为偏将军,日后再论功行赏!”

  “多谢陛下!”五人跪拜。

  “呵呵,”汉帝笑了笑,看了看底下的群臣,“各位爱卿还有何事,如无就此退朝!”

  刘晔出列,拱手道:“陛下,秣陵乃是小县之名,岂能用作一国之都?微臣以为可以更名。”

  “哦?”

  汉帝眼睛一亮,“照爱卿之意,何名妥当?”

  “嗯……”刘晔沉思片刻,说道:“不妨改名‘建业’。”

  “甚好!”汉帝微笑一声,扭头对张居正说道:“张丞相,即日起,将秣陵更名为建业!”

  “遵命!”

  “那么众位可还有事?”汉帝询问。

  ……

  见众人无一人吱声,汉帝心里很是满意,大袖一挥:“退朝!”

  “恭送陛下!”

  群臣齐声送别,随后各自出殿。

  却说徐珪回府,自然是闷闷不乐,的确,先给一个糖吃,再抽几巴掌,换谁都会郁闷。

  “夫君。”

  一声鸣鹂般的声音传来,是那么的动听,亲切,徐珪抬起头,看着挺着肚子的大乔,顿时一扫郁闷:被汉帝针对了又怎么样,我还有妻子,马上还会有孩子,自在的生活也挺好。

  “盈儿。”

  徐珪柔声笑了笑,上前轻轻抚摸着大乔的肚子。

  “夫君,你为何闷闷不乐?”

  大乔何等玲珑,虽然徐珪此时面带笑意,但大乔一眼就能看出这是强颜欢笑。

  “哎!”徐珪见被大乔看出来了,也就不再隐瞒,叹了口气:“盈儿,汉帝忌惮我权势太盛,虽然封我为扬州牧,领吴侯,但却将我麾下武将尽数派往各郡,又将随我征战多年的士兵大多数充作禁军,哎!”

  这是徐珪的心痛点,自己忠心耿耿,一心扶汉,想不到却被这样对待,顿时再次叹息一声。

  “夫君……”听到这边,大乔也为徐珪感伤,蹙起柳眉安慰道:“夫君,自古不可功高盖主,不然引起陛下生疑也属正常,况且汉帝前生坎坷,自然多一个心眼,你也不必挂在心上。”

  “嗯。”

  徐珪看着大乔绝美的脸蛋,轻轻握着她的玉手点头。

  这时,冷夜吴道一起进入,见徐珪正与大乔商谈,场面有些暧昧,便轻咳一声:“主公,荀彧等人前来拜见!”

  “哦?”徐珪疑惑了一下,松开手说道:“知道了,你们先去吧。”

  “遵命!”

  二人拱手而退。

  “夫君,你可去与他们商量,我一个弱女子无法为夫君解忧,只好在背后默默支持了。”

  大乔微微笑道。

  “……”徐珪心里一暖,上前微微搂住大乔,亲了一口:“知道,夫人不必担心,我且与文若他们商量一番。”

  “嗯。”

  徐珪又看了一眼大乔,才转身而出。

  ……

  荀彧一见到徐珪就拱手:“在下以为,天子认刘备为皇叔,恐怕对主公无益。”

  徐珪见荀攸、郭嘉、周瑜等人个个点头,对荀彧的想法很是赞同,便说道:“汉帝认刘备为皇叔,我又能怎么办呢?而且我现在麾下士兵都被汉帝以封赏的名义派往各地,士兵也都编成禁军,即便心有不满,也无可奈何呀!”

  说完就深深地叹了口气。

  荀彧等人互视一眼,摇头苦笑。

  突然周瑜厉声训斥:“徐伯玉!你只是被削了兵权,却又为何如此颓废?你不记得当初征讨黄巾时,比现在的情形还惨吗!”

  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徐珪看了看旁边瞠目结舌的荀彧等人,又看了看剑眉倒竖的周瑜,当即连连拍掌,谈笑起来:“哈哈!公瑾所言甚善!你这句话倒是提醒了我!”

  周瑜见状,脸色才有所缓和,拱手赔罪:“方才冒犯了主公,还请主公见谅!”

  说罢深深地鞠了一躬。

  “无妨!哈哈!”徐珪大笑一声,扶起周瑜。

  “主公,”戏志才说道:“汉帝虽将高宠等人赶出秣陵,但他们跟随主公作战多年,必定仍旧会听从主公调遣;虽将主公麾下百战之士划为禁军,同样,他们也都心服与你。”

  “呵呵,志才何意?”

  徐珪眯着眼笑问。

  “没什么,主公,在下只是为主公不平而已。”

  “呵呵,不过我倒有一计,众位不妨一听,秣陵一带温暖,眼下虽为年初,然而积雪渐退,想必不出一月,便已开春,到时我想请天子田猎,以观动静。”

  “主公高明!”

  在场谋士齐齐拱手。

  周瑜笑道:“主公真是愈发的机智了,竟能想出此等计谋!天子习武多时,一直未曾展示,主公的请求他必定会答应,一来可以壮声威,二来可以显国威;同时张居正一心只有天子,必定会让五万禁军随侍左右,以保护陛下安全;剩下的只需要主公想办法让一干武将前来啦!”

  “呵呵,正是!”徐珪点点头。

  附上当前徐珪势力表:

  武陵:太守:巩志,将领:邢道荣,

  桂阳:太守:廖化,将领:周仓,

  零陵:太守:刘度,将领:刘贤,杨龄,潘龙,

  柴桑:太守:李世民,将领:孟良,

  庐江:太守;徐达,将领:李文忠,冯胜

  丹阳:太守,王彦章,将领:索超,

  吴郡:太守;陈庆之,将领:宣赞

  鄱阳:太守:高宠、将领:尉迟恭,

  临海:太守:花荣、将领:赵牧

  豫章:太守:杨志、将领:岳飞

  临川:太守:杨业、将领:杨再兴

  庐陵:太守:徐宁、将领:魏延,许褚

  建安:太守:尉迟恭将领:甘宁,太史慈


第一百二十九章   徐伯玉的新发明,张居正的新建


  (这几天都在忙着修改前面的章节,更新的章节有些少,多多担待啊!目前第一篇的三十八章全部修改完毕。)

  “倒也不必如此。”鲁肃说道。

  “哦?”徐珪对鲁肃的反应表示疑惑。

  “主公,依在下之见,汉帝若接受围猎,必定会传令各方将领前来,以显示自己的箭术,这并不是难事。”

  看着一脸忠厚的鲁肃,徐珪笑了笑:“子敬言之有理,既然如此,我便启禀汉帝。”

  “呵呵,如此甚好!”

  一干谋士齐齐拱手,面带微笑。

  ……

  徐珪送走这些谋士后,回到屋中,对大乔笑道:“盈儿,我昨夜想到一物,此物香柔可口,令我回味无穷,我正想将它制作出来!”

  “呵呵,夫君,方才你还情绪低沉,怎么这番就回复正常了?”大乔一双杏眼笑意吟吟,眼中秋波暗动地看着徐珪。

  “呵呵。”徐珪笑了一声,将围猎的事说与大乔。

  “如此也好,可以看看夫君在众人心中的声望。”

  “盈儿,先不谈这些吧,反正最近闲来无事,我便将我昨夜所想的食物做出来,给你品尝一下。”

  “呵呵,那就有劳夫君了。”

  大乔微微一笑,低头摸了摸肚子,“小伯玉,你有个会发明东西的父亲呢!”

  “你呀,哈哈。”

  徐珪上前搂抱着大乔,在她精致的鼻子上刮了一下,柔情似水:“盈儿,你已经怀孕八个月了,等孩子生下来取什么名好呢?这是我两共同的结晶,不如一起取名吧。”

  古代应该是由父亲或爷爷这类男性长辈取名,女子的身份极低,即便才高八斗也不关她的事;不过徐珪是现代人,本来就没有传统观念,而且特别疼爱温柔娴淑的大乔,与她举案齐眉,自然毫不在意。

  “呵呵,伯玉,这样吧,你取男儿名,我取女儿名,如何?”大乔习惯了徐珪对自己万分疼爱,并未表现出惊讶。

  “可以,若是男儿,我便取名为‘绩’,以表示博取功名之意;字‘长卿’,盈儿你觉得如何?”徐珪笑道。

  “徐继、长卿……”大乔沉吟了一番,调侃道:“呵呵,甚好,比你的名字好多了!”

  “嘿嘿……”

  徐珪有些尴尬地摸摸头,见大乔脸上的笑意愈来愈浓,便也笑道:“盈儿,若是女儿你取何名?”

  “我不告诉你!”

  大乔难得的娇嗔起来,那可爱的模样将徐珪迷住了,即便对方是自己同床共枕八个月的妻子。

  “咳咳……”

  徐珪轻咳一声,轻轻抱着大乔:“盈儿,我这就先去制作我所说的那东西了,到时还请夫人赏脸!”

  说罢竟然有模有样地鞠了个躬。

  大乔连忙扶起徐珪,一张俏脸满是诚惶诚恐,嗔怪道:“伯玉你真是!哪有男人向女子行礼的规矩!”虽说语气责怪,不过心里着实温暖。

  自从嫁给徐珪后,除了征伐扬州的那段时间比较寂寞,而自己初经人事,却不得不独守空闺……不过后来到了秣陵,就体会尽了徐珪的呵护、疼爱、温柔。

  ……

  徐珪不以为然地笑道:“盈儿,我就先行一步了!”

  说罢便一溜烟的跑出去,跟个贪玩的孩子似得。

  “呵呵。”

  大乔看着徐珪的背影轻声笑了笑,脸上洋溢着幸福。

  却说徐珪跑到周瑜那边,当即笑道:“公瑾,我知道你家中有美酒,快献出一坛来!”

  周瑜惊讶道:“主公,你家中没有吗?”

  “没有,这不想喝酒就前往军中嘛!”

  “……那好吧。”周瑜转身回屋,不多时便端出一坛酒来,递与徐珪,疑惑道:“主公,看你样子不像要饮酒,不知要作甚?”

  “嘿嘿……”

  徐珪看着周瑜,突然神秘地憨笑,笑得周瑜有些摸不着头脑:“公瑾,半天后你就明白啦!”

  说罢就乐呵呵地端着这坛酒离开。

  “哎!”周瑜无奈地摇头叹气,随后又突然笑道:“主公这城府,倒是足以成奸雄。”

  ……

  徐珪跑到城中杂货铺,这家店的老板他比较熟,因为建城的时候经常见面,而他家中正好有个蒸笼。

  蒸笼虽然在汉代就已经有了,相传是韩信发明的,不过并不普及,主要还是锅为主。

  “徐将军!”

  老板一见到徐珪就笑着打招呼,“徐将军,听说陛下封你为吴侯了,小人在此就祝贺了!”

  又看到徐珪手上端着一坛酒,便打趣道:“徐将军莫不是要送酒给我?”

  “呵呵,李老四,嫂子可在?”徐珪不答反问。

  “嗯?怎么了?徐将军有事找贱内?”

  徐珪见李老四脸色有些疑惑,便朗声笑道:“我昨日想到一物,可以用来蒸制食品,苦于无人会制作,又知道嫂子手艺精巧,故此前来。”

  “哦。”李老四松了口气,“我当什么事呢,徐将军稍等,我去叫贱内出来。”

  “呵呵,有劳了!”

  片刻后,一个妇人风风火火地走出来,身材丰满,颇有魅力,而且长得还说得过去,见到徐珪立马笑开了花:“徐将军,今日怎么有空前来小店啊?”

  “呵呵……”

  徐珪有点受不了这热情的笑容,微微笑了笑,“嫂子,我昨日思得一物,此物以面粉揉制而成,不过需加入少许酒曲,揉匀后将其包住,放置于暗处,令其发酵膨胀,等待其膨胀到一定程度,将其揉制成饼状,放入蒸笼中蒸制即可。”

  “哦呵呵,”老板娘捂嘴笑了笑,“早就听说徐将军善于发明物品,如今又发明了一物,还交予小女子制作,诚惶诚恐!”

  “呵呵……”

  这老板娘属于豪放派的,即便放到现在也过于开放,徐珪有些接受不了,干笑一声:“那就有劳嫂子了!”徐珪拱手。

  老板娘被徐珪的样子逗笑了,大笑不止,李老四则万分惊慌:“哎哎哎!徐将军怎可行礼,真是折煞小人了!”

  说完便扭头,面色不善,语气不淑,对着老板娘说道:“快去依照徐将军的指示前往制作吧!”

  “好嘞!”

  老板娘全不理会李老四,又朝着徐珪抛了个媚眼。

  徐珪嘴角微微抽搐,扔下一句:“二位辛苦了,我明日来取!”说完转身就走。

  “呵呵,徐将军这就走了,都不来坐坐吗?”

  老板娘依旧热情,询问徐珪。

  “不了……二位好意徐某心领,内人还在家中等我回去呢!”

  “哎哟!徐将军真是个才貌双全,善解人意的好男人呀,不像我家这位,木讷呆板,一点情趣都没有!”

  徐珪不由得汗颜,扭头一看,见老板娘一脸委屈,不禁无语。

  老板娘见徐珪扭头过来,再次笑道:“徐将军慢走,小女子就不送啦!”

  ……

  徐珪身体狠狠地抖了抖,立马加快了步伐,小声嘀咕:我估计以后不会来这家店了。

  ……

  皇宫内阁中,汉帝正与张居正在一起,八个多月了,两人一直形影不离。

  “张爱卿,”汉帝端起台上的茶呷了一口,“如今一切安定下来,下一步该当何为呀?”

  “陛下,”张居正拱了拱手,“陛下,眼下虽然削弱了徐珪的权势,将兵权纳入在手,将领也多数派往出去,然而朝中并无多少陛下的心腹,微臣有个主意,不知当讲不当讲。”

  “爱卿请讲。”

  每次张居正说一个新主意时,汉帝都满脸期待,因为张居正的建议总能让自己眼睛一亮。


第一百三十章   徐福记牌的馒头哟!


  (期中了,这个月有三门专业课考试,更新就……)

  “陛下,去年董卓在长安称帝后,朝中不少大臣告老还乡,董卓也都允了,只是下令不许他们出关;而朝中老臣多为汉室栋梁,他们必定会全心全意地支持陛下,依微臣之见,可派遣得力干将潜入长安,将他们悄悄带回金陵。”

  张居正摸了摸胡须道。

  “嗯,爱卿言之有理。”汉帝点头不已。

  的确,那些老臣多是世袭罔替,对汉室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信仰,就像佛教徒信佛一样迷信,如果他们能来到金陵,绝对会大力支持自己,对自己的势力起到极大的巩固作用。

  “那么依爱卿之见,派谁前往合适呢?”

  “呵呵……”张居正粘着胡须笑了笑,“陛下,此次长安之行非高宠不可!”

  “哦?”汉帝疑惑道,“为何?”

  “陛下,微臣听旁人之言,高宠以前都是带着一副铁面具,后来出了事故才卸下;我朝中大多虽然武将众多,那些身经百战的名声颇大,不适宜露面,万一被识破则前功尽弃;至于那些不为人知的武将,虽说身份安全,但又恐怕能力不足,而高宠将军不仅能力出众,长安那边更是无人识面,因此是首选!”

  “甚善!”汉帝点头笑道。

  “陛下,既然如此,微臣便遣人去往鄱阳,唤高宠将军前来。”

  “嗯,交给你办吧!”

  “遵命!”

  张居正弯腰施了个礼,转身退出。

  汉帝再次呷了一口茶,露出了得意的微笑。

  ……

  次日一早,徐珪前往那家杂货店,见到李老四打了个招呼后,便直接入内。

  还没进入内屋,就已经闻到那熟悉的香味,徐珪对着李老四笑道:“嫂子真是心灵手巧,你可真有福气!”

  李老四“嘿嘿”笑了笑,挠挠头:“吴侯休要嘲笑小人,我家这婆娘除了手艺还行,其他一无是处!”

  说罢还摇摇头,似乎真的很郁闷。

  “你说什么呢!”

  突然一声阴冷的喝问传来,徐珪扭头看去,见老板娘正冷着脸,怒视着李老四。

  徐珪扭头,发现李老四嘴角微微抽搐,瞳孔闪烁,表情都僵硬住了,不禁心里好笑:昨日还对嫂子指颐气使,原来是个气管炎!

  “哦呵呵呵,徐将军!”

  老板娘见到徐珪,立马收起冷脸,媚笑道:“徐将军,奴家已经按照你的吩咐,蒸制了三五笼出来,你快来瞧瞧!”

  “……呃,好!”

  徐珪打了个冷颤,看了李老四一眼,拉着他,一起进入内屋。

  桌子上放着三个竹制蒸笼,此时正冒着热气,麦芽的香味混合着淡淡的酒香,直往人的鼻腔里扑过去。

  徐珪没有吃早饭,顿时食指大动,便笑道:“嫂子果然好手艺,与我所想一般无差,徐某就先尝一个吧!”

  说罢也不客气,直接抓起一个大馒头就往嘴里送去。

  突然老板娘娇笑一声:“呵呵,徐将军别急呀,你看看这东西的背面。”

  徐珪一愣,将馒头翻过身来,居然发现馒头的下部刻着个“福”字,顿时抬起头,看向老板娘的表情有些丰富。

  “哦呵呵呵……”老板娘再次笑了笑:“徐将军,怎么样?”

  “……好手艺!”

  说真的,除了对这个老板娘的热情有些反感,其他还是挺好的,而且在馒头下面纹了个“福”字,真的手艺很高。

  “莫非每个下面都有个‘福’?”徐珪问道。

  “是呀,这些‘福’字可是包含了奴家对徐将军的祝福呢!”

  老板娘俏皮地眨眨眼,故作羞涩状。

  ……

  徐珪突然感觉有些吃不下了,表情僵硬地咬了一口,缓缓咀嚼。

  不得不说,这馒头做的可不比自己以前吃的差,甚至更为好吃,可能是这时没有污染,没有化肥激素,麦子全是天然长成的缘故吧。

  徐珪当即赞不绝口:“真好吃!”

  “呵呵,徐将军,这馒头里奴家还自作主张,加了一些桂花,自然好吃。”

  此时老板娘风情万种,像是想用馒头来勾去徐珪的心。

  “呵呵……”徐珪干笑一声,扭头看着仍然呆若木鸡的李老四:“李兄你也来尝尝,嫂子做的真的很好吃呢!”

  “呃,好。”

  李老四闻言,这才动身,经过老板娘跟前时,眼里竟然有些畏惧。

  徐珪看在眼里,硬是憋着没笑出声。

  “徐将军,要是好吃就多吃些,吃完了奴家继续做。”

  “呵呵,嫂子好意我心领了,这三笼我就带回去吧,趁着热腾给盈儿吃!”

  “哎哟!”老板娘故作惊讶的叫道,随后指着李老四叹了口气:“你看看你,有人家徐将军一半体贴就好了!”

  “呵呵……”

  徐珪再次干笑一声,将蒸笼里的馒头尽数拿出,果然,每个下面都有个“福”字。

  “两位,徐某这就走了!”

  徐珪拱拱手告别。

  “徐将军慢走!”李老四笑了笑,拱手回礼。

  “徐将军要常来玩啊!”

  徐珪刚踏出一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