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无限乱入-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一会儿就打点完毕,前往向乔老告别,其后又派人迎接汉帝,以皇车等待,见一切都已完毕,徐珪便下令上路,只带着一千余军士护卫,自己在前,身后冷夜吴道,然后是汉帝的马车以及张居正,大乔的马车。
徐珪留给孟良4000士兵,让他守城,兵权都在孟良手中。
为什么要让李世民做太守呢?一来柴桑较为偏僻,不过弹丸之地,若留自己自己身边其他文官镇守,感觉过于屈才,留下不愿显露本领的李世民再合适不过了;二来留下孟良,并将兵权交与他,主要是为了防止李世民,毕竟他是一代君王,让他一个人在一个地方独掌大权难免心有不安。
行在路上,徐珪思忖这除了柴桑和扬州各郡,另外还有荆南三郡也属于自己,武陵太守巩志,邢道荣协助,兵力有5000军;桂阳太守廖化,周仓协助,兵力有4000;零陵太守刘度,儿子刘贤,杨龄,潘龙,三人协助,兵力有7000,这三个郡总计有16000人,前方大军40000人,自己带着1000人,还有扬州各郡,少说合起来也有四五万,那么自己现在总计有个十万兵马,的确算得上是大诸侯了。
“对了,小三国,”徐珪在路上无聊,便呼唤小三国。
“主公何事?”
“我现在有多少能力点?”
“主公,回到柴桑后你的各种作为总计获得100能力点奖励,当前拥有400点。”
“呵呵,那就来召唤一发吧!花费400点能力点。”
“遵命!召唤人物能力范围扩大2点,系统正在抽取中,请主公稍等。”
“呵呵,现在这个召唤系统倒也是快速,省去那么多机械重复的询问了。”
“第一人,清末大太监李莲英,武力:47,统率:69,谋略:75,政治:76;”
“66666666……”徐珪汗颜,扭头看了看汉帝嘀咕道,“是不是他缺太监,这货怎么又出来了?”
“第二人,梁山好汉步军将校第二名地暴星丧门神鲍旭,武力:83,统率:72,谋略:59,政治:47。”
“又是个重复的?”徐珪忍不住吐槽。
“第三人,南宋著名奸臣秦桧,武力:64,统率:74,谋略:82,政治:86。”
“哼!这逼!要是召唤出他我肯定直接弄死他!”徐珪对秦桧和赵高宗是痛恨至极,没有原因的痛恨。
“第四人,东晋时期军事家、文学家谢玄,武力:89,统率:96,谋略:82,政治:83。”
“他的北府军可是赫赫有名的啊!”徐珪赞叹道。
“第五人,南宋抗金名将岳飞,武力:97,统率:101,谋略:88,政治:82。”
“岳、岳飞!”徐珪大惊失色,久等的岳飞大大终于出现了!
“系统正在随机召唤,请主公稍等。”
“岳飞岳飞岳飞,我要岳飞!”徐珪不禁皱眉祈祷。
片刻后,小三国突然提示:“恭喜主公获得南宋抗金名将岳飞,会在主公前往秣陵后投奔。”
“哈哈!Yes!”徐珪控制不住喜悦,大笑出声,搞得身后冷夜吴道一脸懵逼,面面相觑,
“意识的能动作用杠杠滴!97的武力和破百的统率,哈哈,当属我手下第一人!”
徐珪还没退出系统就哈哈大笑,身后的冷夜吴道彻底懵逼:“什么?主公在说什么?”
“哈哈!”
徐珪再次大笑一声,一脸春风得意,扭头对冷夜吴道说道:“二位,到了秣陵后我请你们好好喝一顿酒!”
“……遵命!”
两人再次对视一眼,点头道。
(由于在修改前面的章节,近日就只发一章,不过这一章字数比较多,各位书友将就一下吧!谢谢支持!)
第一百二十四章 汉帝的心机
(本书企鹅群:)
徐珪心里激动得不行,刚准备前往秣陵,迎接全新的生活,并且要以那边作为根据地,着手训练士兵,操练兵马防范外敌时,就给自己召唤了个岳飞,这可是足够镇守一方的大将啊!
想到这边,不由自主地嘴角一弯,望着前方漫漫长路:“老天还是公平的,照现在的情况看,虽然出了个张居正或许会对我的权力不利,但又出了个岳飞给我,而我手下除他之外再无如此卓越的帅才。”
想到这边便不再多想,只希望能够早些见到岳飞,这个军事属性爆表,精忠报国的名族英雄。
……
秣陵这边并无太守,自从黄巾动乱后太守早已不知所踪,后来朝廷废弛,根本无暇顾及这个小县城,因此太守之位就一直闲置着。
过了几天,一行人全部到达秣陵。
城外风景优美,山清水秀,一条护城河环绕着城墙,给这个小小的县城增添了几分灵性。
汉帝看了看笑道:“爱卿所言不假,此地果然与众不同!”
身旁的张居正也笑了笑:“是呀,陛下,此地虽为县城,但着实风景如画,而且有险可依,不得不说,徐将军真的是军事天才!”
“呵呵。”汉帝微微笑了笑,对未来的生活满是憧憬。
徐珪的四万大军先行进入城中,一路浩浩荡荡,吸引来无数百姓;等徐珪汉帝等人经过时,百姓们齐声欢呼,夹道欢迎,迎接闻名已久的徐珪,还有传说中的汉帝。
这种场面对他们来说,或许一辈子才能见上一次。
徐珪挥手,面带微笑,亲切无比,而汉帝也掀开车帘,挥手示意,表现自己的亲民。
然而有个插曲,只听百姓纷纷大呼:徐太守!徐太守!却很少有人称呼“陛下”,这让坐在皇车里的汉帝听了很不是滋味,果断阴沉着脸,放下车帘,一言不发,旁边的张居正也是皱眉不已。
“徐太守!”
一个老者领着数十个百姓来到徐珪前面,个个手里捧着无数的食品:“徐太守,您的大名已传扬四海,人人都知道你是匡扶汉室的忠臣,是心系百姓的好官,这些都是乡亲们贡献出来,以供徐太守犒劳军士!”
徐珪翻身下马,来到这个老者跟前笑道:“各位乡亲父老的好意徐某就接下了!”
随后转身吩咐:“冷夜吴道!”
“在!”
“收下乡亲们的赠品!”
“是!”
两人又领着几十员士卒,纷纷收下。
“咳咳……徐太守啊!”
这个老者见徐珪收下了东西,轻咳一声:“咱们秣陵是个小地方,并不富裕,希望太守能像治理柴桑那样,减轻赋税,不知可好啊?”
“呵呵,”徐珪笑了一声,“就算老人家不提,我也自然会请求陛下减轻赋税,在我的心中,百姓至高无上,没有百姓哪有国!”
“多谢徐太守!”
一干百姓听了纷纷大喜,跪地便拜:“徐太守仁慈,果然名不虚传!”
“乡亲们请起!”
徐珪上前扶起这个老者,随后笑了笑:“我等前来秣陵,尚有诸多事宜,就先行一步了!”
“好!欢迎徐太守!”
百姓们高兴无比,把徐珪敬若神明,仿佛他就是自己心中的信仰,目送着徐珪一行往城内走去,百姓聚在一起,满脸高兴,都为徐珪能来此地感到欣喜。
全部安置完毕后,徐珪看着与自己刚到柴桑时的情景差不多的秣陵,心里苦笑:又要重头再来,重新奋斗了!
当即传令冷夜吴道吩咐下去,先想方设法建造一座宫殿,以供陛下称都。
却说汉帝和张居正歇息下来后,张居正皱眉不已,看着闷闷不乐的汉帝道:“陛下,进城之时徐将军的呼声如此之高,甚至盖过了陛下,这……”
汉帝一愣,面有难色,良久后,才努力挤出一丝微笑:“呵呵,爱卿不要多疑,有徐爱卿这等作战勇猛,为民着想的人才,是我大汉的福分,百姓自然拥戴他,你为何要如此?”
“……陛下,”张居正正色,“恕微臣直言,徐将军权势如此之盛,虽然表面拥立汉室,也确实为我大汉立下旷世殊勋,但难保日后他不会得意忘形,甚至产生非分之想。”
见汉帝陷入沉思,张居正接着说道:“其实依在下之见,若他像董卓那样,怕是天下群雄会奋起伐之,因为他并没有董卓那样雄厚的实力;但他若表面收敛,以此迷惑世人,甚至是陛下,然而实则暗藏野心,正酝酿一场阴谋,那么我大汉就危急了!”
“放肆!”汉帝勃然变色,猛然起身,厉声呵斥,吓得张居正赶紧跪在地上,额头接地,一言不发。
“朕见你博学多才,政见新奇才如此高看你,尊你为上宾,想不到你竟然是这等挑拨离间的小人!”
“陛下!”
张居正抬起头,大呼一声:“微臣承蒙陛下器重,才能够提出自己的政见,心中也感谢门楣光耀,同时陛下平易近人,我这才说出自己心中的想法呀!”
见汉帝虽然面有怒色,但收敛了一些,便斗胆继续解释:“徐将军虽然很有才干,但这样下去,恐怕真的会如微臣猜测的那样,若他真的有谋反之心,倾兵叛乱,到时我大汉亡矣!”
“你休要胡言!徐爱卿对朕忠心耿耿,其心可昭日月,虽说权势极盛,但仍旧对朕一往如前,并无任何异心,你再多言,休怪朕无情!”
看着汉帝再次怒极的表情,张居正知道汉帝不是开玩笑,连忙磕了几个头:“陛下,若不信微臣所言,也该采取微臣的建议,防着徐将军啊!”
“哼哼!”汉帝突然冷笑一声,“你莫不是哪路诸侯派来,特地离间朕与徐将军的关系的间谍?以断我手足,夺朕的城池?”
“陛下!”
张居正想不到汉帝这样想自己,不禁崩溃,大嚎一声,瞅着门外一名侍从腰间的佩剑,迅速拔出,往自己的手臂上狠狠地刺下去,顿时血流如注。
那两名侍从连忙进来,制住张居正,看着一脸震惊的汉帝,等待发落。
“你二人退下!”
片刻后,汉帝下令。
“……遵命!”
见汉帝有令,两人纷纷退出。
“呵呵,张爱卿,”汉帝突然面露微笑,上前扶起跪在地上的张居正,盯着他手臂上流血不止的伤口,“朕先前不过是试探你,看看你是否是徐珪的人,以此来打探朕的想法,现在看来,你是真的为朕着想!哈哈!”
张居正看着一脸怪异的汉帝,突然觉得有点接受不了:汉帝城府竟然这么深!
第一百二十五章 全力建城
“呵呵,张爱卿,”汉帝笑了笑,撕下自己内衣的一块布料,替张居正包扎上,喃喃道,“想不到爱卿如此刚烈,竟然自残明志,朕险些失去一员忠诚之人也!”
“陛下……”
张居正也缓过神来,从诧异转为平静,接受了汉帝这翻天覆地的变化。毕竟为君者,另可城府深的可怕,也不能心无城府,那样绝对不会是明君。
“张爱卿,依你之见,我该如何防着徐珪呢?不瞒你所言,朕是越来越看不惯徐珪了,每次有人前来投奔,都是在他麾下,全无一人敬慕朕而投;随着不断的征伐,他的名声和势力也越来越大;方才进城之时,百姓也都夹道欢呼,根本不把朕放在眼里!”
说到这边,汉帝不禁皱眉,眼神中满是不悦,同时也有惧意。
“陛下,如此如此……”
张居正凑过去,在汉帝耳边说了几句。
……
第二天,徐珪带领着一干武将视察城墙,因为秣陵是要称都用的,现在的规模过小,至少再扩大一倍才行,因此有些部分需要拆除,重新砌上。
突然冷夜前来禀报:“主公!有一汉子前来投奔,请前往一看!”
“呵呵。”徐珪笑了一声,心想岳飞来了!便跟着冷夜下城。
来到城下,只见一个二十七八岁模样的人,手握一杆长枪,生的是器宇轩昂,丰神俊朗;旁边还有一匹白色的骏马,头至尾足有一丈长短,自蹄至背约高八丈,头如博兔,眼若铜铃,耳小蹄圆,尾轻胸阔,一看就不是寻常马匹;身边一个小孩大概十岁,长的虎头虎脑,鬼灵精怪的;身后还有两个家丁与一辆马车。
“在下拜见徐将军!”
这人见到徐珪就微笑着行礼,气质不凡。
“呵呵,壮士,听说你前来投奔,不知你是何方人士呀?”
“回将军,在下兖州汤阴人,姓岳名飞字鹏举,久仰徐将军大名,特来投奔!”
“好!”
徐珪上前轻拍岳飞的肩膀,又看了看他身后的人,笑道:“这些都是你的家眷?”
“是的,此乃小儿岳云,身后乃贱内李氏。”岳飞分别指着身边的小孩和身后的马车一一介绍。
看得出来,岳飞话并不多,或许有本事的人都懒得靠废话去刷存在感吧!
“呵呵。”
徐珪心里不无惊讶,想不到召唤的岳飞竟然带了个岳云出来,这算是买一送一吧!
见鬼马的岳云正好奇地打量着自己,不禁上前摸摸他的头。
“嘿!”
突然岳云坏笑一声,抡起小拳头一拳打过来,徐珪猝不及防,胡乱一挡,顿时手臂吃痛,不断地摆手。
“云儿!怎么如此无礼!”
岳飞怒斥一声,上前拧着岳云的耳朵。
后者立马疼得挤眉弄眼,求饶不止:“疼疼!父亲大人饶命!云儿不敢了!”
“要是再这样,严惩不贷!”
岳飞再次怒斥了一句,才松开手。
“呼……好小子,年纪不大劲儿却不小!”徐珪揉了揉被砸的生疼的手臂,不禁笑道,“壮士,你这孩子多大啦?”
“回徐将军,小儿年方十岁,此子性格顽劣,方才多有得罪,还请将军不要见怪!”
“呵呵,”徐珪笑了一声,看着正做着鬼脸的岳云,仿佛忘记了刚被教训过,便朝着他说道:“你小子,为何要对我动手啊?”
“嘿嘿!”
岳云坏笑一声,说道:“我一直听父亲说徐珪武艺高强,现在见你不过屁大点的人,顿时心痒,这才忍不住动手,哈哈,将军不要见外啊!”
玩玩竟然还有模有样的学着大人拱手。
“云儿,你怎生如此无礼!”
岳飞大怒,一把拉过岳云,将他按在自己的腿上,抽了几下屁股,疼的岳云惨叫连连。
“……哈哈!”徐珪上前制止盛怒的岳飞,笑道,“好小子,性格倒是直爽,我喜欢!”
“哎!”岳飞起身,拱手赔罪,一脸无奈,“将军,对这个儿子我是毫无办法,他自小便性格顽劣,多为村里人不喜,我屡次教训,也不见有所改变。”
“呵呵,小孩子这样挺好,长大了会变的!”徐珪笑了笑。
随后又寒暄了一番,徐珪对岳飞说道:“壮士,你就先在高宠将军麾下任副将吧!”
“多谢主公!”岳飞拱手领命。
“冷夜,带领壮士前去!”
“遵命!”冷夜拱手,转身说道,“壮士,请随我来!”
岳飞见冷夜浓眉大眼,相貌英俊,气质彬彬,不禁暗叹:徐珪麾下人才果然不少!
“主公!”
吴道跑过来禀报:“主公,南边城墙多有破损,西边也是,可以拆除这两处城墙!”
“好,知道了,传令下去,除了北城墙,其余城墙一概拆除重建!你让花荣将军带领士兵前往执务吧!”
“遵命!”
吴道拱手而退。
随后又处理了一些事务,一天很快过去。
接下来的几天都在忙着扩建,城中人手不够,又从外郡调来许多工匠,一起动手,现在很多设施基本已经都投入建造。
第五天,周瑜带着小乔,鲁肃,以及岳父乔远监督酿造的“竹叶青”酒前来,徐珪自然少不得与两人一番互动,又拉上冷夜吴道,一起找个酒馆喝酒去,至于小乔,则前往大乔那边,与姐姐相会。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都在忙着建造,全城皆工匠,无数百姓也一同投入建造生产中。
城墙拆起来很快,因为古代城墙多是由泥土搭建而成。搭建起来也快,不过秣陵就不一样了,因为要用做都城,徐珪便亲自下令工匠烧制砖块,打磨巨石,并用泥土夯实,历时两个多月,才将城墙搭建完毕。
同时派士兵将原本的护城河填埋掉,并在城外挖掘新的护城河,挖河就比砌城墙难上许多了,历时足有四个多月,不过事成之后,整个秣陵城看起来端的威武雄壮了许多,可谓是城高墙厚,富有龙气。
经过这番改造,秣陵县城足足扩大了一倍多,如今城南多是空地,徐珪便建造了一座大规模的酿酒厂,用以酿制蒸馏酒;在秦淮河畔边,依照现在房地产商的式样筑起了府宅,供城中文武官员居住,大约半年多的时间便已经全部建好,而此时也已经到了公元191年,也就是二年。
“拜见陛下!”
秣陵城皇宫中,一干文武拜见汉帝,迎接新的一年。
“众爱卿平身!”
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汉帝已经十五岁,生的越发的威武,颔下开始生出稀疏的胡须,眼神犀利,颇有君主气息,根本看不出是历史上哪个一直被曹操挟持的傀儡皇帝。
“如今秣陵城改头换面,万象更新,列为爱卿去年为我大汉抛头颅洒热血,因为迁城事宜,一直以来从未赏赐,现在朕就依次封赏!”
汉帝扫视一眼,朗声宣布。
第一百二十六章 张居正的第一条计策
(这几天都在修改前面的内容,更新有所差池,见谅!)
“拜见陛下!”
秣陵城皇宫中,一干文武齐声拜见汉帝,个个妆容严整,以迎接新的一年,同时还有扬州各郡前来的其他官员。
“众爱卿平身!”
经过了半年多的时间,汉帝已经十五岁,生的越发的威武,颔下开始生出稀疏的胡须,眼神犀利,颇有君主气息,根本看不出是历史上哪个一直被曹操挟持的傀儡皇帝。
“如今秣陵城改头换面,万象更新,列为爱卿去年为我大汉抛头颅洒热血,因为迁城事宜,一直以来从未赏赐,现在朕就依次封赏!”
汉帝坐在宽敞威武的龙椅上,居高临下地扫视一眼群臣,朗声宣布。
“徐爱卿。”
“末将在!”徐珪跨步而出,拱手待命。
过了一年,二十二岁的徐珪颔下才开始长出胡须,或许是古人与现代人的分别,汉帝才十五岁,胡须便已经比徐珪长了许多。
在过去的半年里,徐珪一直在忙着着手改造城池,饱经风吹日晒雨淋,多了几分沧桑,不过俊朗依旧,甚至多了几分成熟男人的魅力。
又仗着人品好,能文能武,声名远扬,城中许多待字闺中的黄花姑娘都对他情有独钟,即便他再过一个多月就会成为父亲,毕竟这个时代男人三妻四妾再正常不过了。
在这过去的半年里,由于自身的各种作为,先后总计得到了600能力点。
“徐爱卿,”汉帝起身,一脸感激地看着徐珪,“朕还记得,就在前年,是你将朕从国贼董卓手中救了出来,之后又为我大汉剿灭逆贼,清除不臣之人,群臣之中,你当属首功!朕现在封你为征北将军,领扬州牧,封吴侯!”
“多谢陛下,末将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徐珪连忙跪拜行礼,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从镇北升为征北,等于是从三品升为二品,已经是位极人臣了。
虽然自己的初衷是自立,不过见汉帝这么可怜,又想到历史上汉帝处处被挟持,顿时心生怜悯,于心不忍,想着做一方诸侯也好,除了权力不像自立那么大,其他方面还是可以的,便决意拥立汉帝,助其复兴汉室。
“爱卿平身,不必多礼,呵呵。”汉帝笑了笑。
“谢陛下!”徐珪起身,不紧不慢地回到原位,心里感慨看来自己的付出都是值得的,为汉帝做了这么多事,都没有白做。
“徐达,高宠,陈庆之,王彦章!”
“末将在!”
四将除了陈庆之,个个体格健壮,精神抖擞,领命而出。
“你四人功勋卓著,屡立战功,朕依次封你们四人为平东将军、平南将军、平西将军、平北将军!”
“多谢陛下!”
“李文忠,冯胜,花荣,杨志,李逵,周侗,李长庚,徐宁,尉迟恭,索超,杨业,魏延,许褚,甘宁,太史慈,檀道济!”
“末将在!”这十六将齐齐出列,看起来煞是壮观。
“尔等各为征虏将军、镇军将军、镇护将军、安众将军、安夷将军、安远将军、平寇将军、平虏将军、平狄将军、平难将军、辅国将军、虎牙将军、轻车将军、冠军将军、度辽将军、横海将军!”
“谢陛下!”
汉帝一次性封赏了这么多人,让在场文武都深感意外。
“项充、李衮、杨再兴、冷夜、吴道、宣赞、赵牧、周瑜!”
“末将在!”
“朕现在封你们为鹰扬将军、折冲将军、虎烈将军、宣威将军、威远将军、宁远将军、伏波将军。”
“谢陛下!”
“岳飞!”
“末将在!”
“朕封你为偏将军!”
“多谢陛下!”
随后又看了一眼,看到傻乎乎的罗士信和一脸凶狠的鲁智深,笑了笑:“鲁智深、罗士信!”
“在!”鲁智深出列。
“傻子在!”罗士信嘿嘿笑道。
“呵呵,朕有意在城中建一座寺庙,以宣扬佛教文化,教化百姓,朕就封鲁智深为国师,罗士信为住持!”
“多谢陛下!”
两人退下,罗士信乐呵呵的,鲁智深则不动神色。
“林冲!”
“末将在!”
“朕爱你武艺超群,勤勤恳恳,封你为皇城禁军统领,着手操练五万禁军,拱卫皇城,不得有误!”
“!”林冲愣了一下,立马跪拜,长跪不起,虔诚万分:“多谢陛下!末将必定倾我所能,为我大汉训练出一支铁血禁军!”
“呵呵,爱卿请起。”
汉帝笑了笑,对林冲的表现很是满意。
“陛下!”
徐珪皱眉出列,拱手疑惑道:“如今我军兵力不过六、七万,如何能训练这五万禁军?”
的确,徐珪本部45000人马再加上这半年从各地招募来的士兵,总共也就只有六七万人,若其中五万用以训练禁军,那么徐珪身边只有两万不到的士兵,还怎么继续讨伐诸侯?
其他武将也纷纷表示赞同徐珪的建议,都表示不可。
“张爱卿,你怎么看?”
汉帝见底下一片嘈杂,与自己唱反调,并没感到恼火,而是微笑着询问张居正。
“微臣以为当务之急乃训练一支禁军,如今刚立新都,管制松弛,若被乱臣贼子趁虚而入,后果将不堪设想;陛下乃一国之尊,若出任何意外,我大汉亡矣!”
“呵呵,爱卿言之有理!”
汉帝起身,笑眯眯地看着张居正。
突然发现徐珪出列,似乎有话说,便抢先一步,高声宣布:“张居正心系大汉,与朕的想法不谋而合,且这半年来屡次提出新奇的政见,如今朝中人才稀缺,许多职位闲置,朕就封你为丞相,管理群臣,另外领内阁首辅,协助朕处理政事!”
“多谢陛下!”张居正面不改色,拱手领命。
“!”
下面的群臣面面相觑,实在想不到汉帝居然将丞相这么高的一个官职封给了这个从不露面的儒生,这可是三公之首啊!
荀彧等人则更为吃惊,但同时不无赞赏,内阁是什么他们从来没听过,但现在听起来就感觉很厉害,大有不明觉厉之意。
“张丞相。”
汉帝笑了笑,走上前去搀着张居正。
“陛下。”
张居正略显惶恐。
汉帝又扭头扫视了一眼文官,朗声下令:“荀彧,荀攸,朕封你二叔侄为丞相司直,协助张丞相处理政务。”
“……微臣领命。”荀彧荀攸暗自皱眉,悄悄地互视一眼,都感觉到了阴谋的气息。
“郭嘉,戏志才,你二人为丞相长史,丞相征事。”
“谢陛下。”
同样,二人齐齐皱眉,心中颇为忐忑。
“包拯,你为丞相长史,刘晔、和愣朔直鹞┫嗍罚┫嗌偈贰!
“多谢陛下。”
这三人都不像前面四个面露迟疑,而是淡然领命。
“张丞相,朕记得还有武陵、桂阳、零陵、柴桑这四城以及原扬州各郡文武未曾封赏,你稍后传令下去,部将皆为偏将军,太守仍旧原职。”汉帝扭头对着张居正说道。
“遵命!”
汉帝又扫视了一眼,见徐珪等人面有诧异之色,心里有些得意,但面不改色,接着封赏,封赏内容让徐珪大吃一惊。
第一百二十七章 引狼入室,驱狼吞虎
“呵呵,”汉帝笑了一声,“自黄巾叛乱以来,各郡多位太守离职,因此朕决意对空缺的郡县太守进行任命!”
“……”
底下文武叽叽喳喳,议论纷纷,稍微有些政见的都蹙眉沉思,静待汉帝的指令。
“如今除会稽有太守王朗,其余诸郡多为空缺,暂无太守,有庐江郡,丹阳郡,吴郡,鄱阳郡,临海郡,豫章郡,临川郡,庐陵郡,建安郡等九郡闲置,张丞相,依你之见该当何为呀?”
汉帝说完后便看着张居正,由他裁决。
“启禀陛下,”张居正拱手,“微臣以为我大汉武将如云,而徐将军麾下猛将甚多,留在秣陵着实可惜,不妨对其进行封赏,他们俱是万人敌,镇守一郡必可保一方无虞!”
“嗯,爱卿言之有理,”汉帝嘴角一弯,点点头,“那你就说说看,何郡该由何人镇守?”
“回陛下,徐达为徐珪伯父,文韬武略,无所不通,可为庐江太守,并且李文忠,冯胜副之;王彦章横勇无敌,可为丹阳太守,索超副之;陈庆之屡立战功,可为吴郡太守,宣赞副之;高宠勇冠三军,可为鄱阳太守,尉迟恭副之;花荣神射无敌,可为临海太守,赵牧副之;杨志资历深厚,可为豫章太守,岳飞副之;杨业练兵有素,可为临川太守,杨再兴副之;徐宁金枪班独步天下,可为庐陵太守,魏延、许褚副之;李逵麾下严整,颇得兵心,可为建安太守,甘宁、太史慈副之。”
“好!如此甚好,列位接旨。”汉帝点头,赞同不已。
“末将遵命!”
这几十个人齐齐拱手领命,不少人露出迟疑。
荀彧等人面不改色,心中却已彻底了然:主公的权力被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