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逆子乱臣(路人)-第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个下令的兵部尚书要背负的责任可就太重了。

京城的衙门离得都不远,兵部的人又都骑着马,所以几份抄本很快就送到了那些重要之人的手中。丞相吕中和,大司徒叶名扬,大司马吴敬淄,以及其他六部的高官在看了这份抄本后都是一脸的惊讶,他们实在没有料到会出现这样的变故。

在他们之前预料中,宋军便是真能取下黑山崖,获得一场大胜,那也是旷日持久后的事情了,这也是他们敢于让西征大军返回的底气所在。可这突然而来的胜利,明显打乱了他们的部署,让这些大人物们都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

不提其他那些官员在知道了此事后的反应如何,光是叶名扬就因为此事而坐立难安了。他一手握着兵部送来的抄本,在自己的公室中已经来回走动了有半个时辰了,可纷乱的心却没有一点平静的意思:“真是出人意料哪,这个王冲竟还有如此运气,前吴十万大军半年苦攻不下的关卡,他却只是半月不到就取下来了,莫非他有神仙相助不成?”

“看来我们之前的安排得要变一变了,希望许万友能明白其中的轻重,赶紧让传令的严峻回来,不然事情一旦成真,天下人可都要指着咱们的脊梁骨骂了!”叶名扬猛地顿住了脚步,就想叫人去给许万友一个提醒。

不想这个时候公室前却传来了一个熟悉的声音:“家主!”却是他的弟弟叶名远来了。在接到这个惊人的消息后,叶名扬就心神不定,极需一个人来和自己商议一下,而这个人选自然是叶名远最是合适了。

“进来吧!”叶名扬迅速调整好了心态,面上没有了之前的徨急,便是在自己的弟弟面前,叶名扬也必须保持一贯的威严和冷静。在让其坐下后,叶名扬才把手中的抄本递了过去:“你看一看吧,事情真是有些不妙哪。”

叶名远很快就将这份捷报看完了,也深深地皱起了眉来:“真是让人意外哪,王冲究竟是用了什么办法,才能如此之快就取下黑山崖呢?”

“这个我们就不必深究了,我找你来,是为了让你说说咱们该怎么应对的。王冲立下如此功劳,我们还能阻挡他的崛起吗?”

“家主,我以为我们还是有办法的!”叶名远沉默了一阵道:“既然他获得了胜利,我们何不让他继续前进呢?蛮地的险关可不只有黑山崖一处,能取下一地,不等于他就真能在蛮地长驱直入,说不准什么时候他就栽了跟头了。所以以我的看法,这次我们应该做的就是推着他继续对蛮人发起进攻,无论他需要什么,都可以满足!”

叶名扬的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你能这么快就找出应对之法,真让我欣慰哪。不过你想过没有,如此一来他立下盖世功劳的机会也便大了许多,若他真是得天之眷顾,把蛮地给平定了呢?那我们又该如何自处?”

“这样更好,我们大可以上书皇帝,封他一个国公之位!开疆拓土的功劳换一个国公也是正常的,到时候他便也成了皇帝的心腹之患了!功高盖主,只怕皇帝会比咱们更想早日将王冲给铲除呢!”叶名远说着又是一转话锋:“而且他恐怕也不可能成事的,我们尚有叶浩可以牵制他,只要有这么个人在,他就难保不在下一次的战斗里失败。”

“唔,你所说的都是正理。不过我担心的也是这个叶浩哪,若是让王冲瞧出了问题,只怕我们的麻烦就大了。叶浩毕竟不是我们自己亲手培养的人,这忠心可不够啊。”

“这个更不必担心。家主,早在把他培植上去时,我已经在其身旁安插下人手了,一旦发现他会对我们叶家有损,就会将其立刻铲除,不留任何的后患!”

听了这话,叶名扬的眉头才完全舒展开来:“好,有你如此安排,那我就放心了。明天我会把这个想法告诉其他人的,希望其他六家可以跟我们和衷共济吧……”

第七十三章    风起大梁(2)

皇宫大内,当朝天子赵哲的心情与那些臣子们可说是完全相反了,他快意地笑了几声,又双手合什对着虚空一拜道:“真是老天有眼,祖宗保佑哪!王冲果然没有让朕失望,在如此情况下居然能迅速攻下黑山崖,这下那些人就有得头疼了!”说着,皇帝又再次仔细看了一遍那份捷报的抄本,脸上满是笑意。

身后的黄越见了,也是心中欢喜,这些年来,他已经很久不曾见到皇帝有如此开怀了。现在王冲取胜的消息能让皇帝心情如此欢娱,他这个作奴才的也很是替主子感到高兴。

皇帝又看了一遍这道捷报后,才将它放回到了案几之上,然后欣赏地道:“这个许惊鸿也没有让朕看走眼,他既然在此次战斗里立下了大功劳,那他的本事也必不小了。如此一来,朕原来打算的事情就更应该做一做了!”

“此子的确很不一般,进入军中不过一年工夫就能得王老将军如此看重,若能再加以培养,不出几年工夫,我大宋军中就又要多一名战神了!”黄越忙也凑趣地说了一句。

“只是现在已经没有工夫让他继续在军中磨练了,朕现在需要他来京城,来为我所用!”皇帝的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欢喜之色慢慢收去:“你说,那些人在看了这份捷报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哪?”

虽然没有指明所说之人的身份,但黄越自然明白皇帝指的是七大家那些朝中重臣了。他微一愣后,方才说道:“这个……他们现在一定很是头疼,也很担心了,只怕他们会铤而走险,把这个胜利的消息彻底给掩盖下来……”

“不,这一点他们还做不出来!”皇帝连连摇头:“而且他们之前定下的策略在如此情况下也不得不作改变了。倘若他们依然想借口粮草的问题让西征大军回转,那么受到朝野诘难的就是他们了。”

“陛下,那咱们该怎么做呢?”看皇帝的表情,黄越已经知道他有了决断了。

“黄越哪,这次朕要做的就是将事情赶紧传出去,让天下人都知道西南的胜利。如此一来,就可以打乱他们的部署了,趁着他们这些人还不曾有所定论之前把事情拉进朝堂,从而由朕来主导这一切。”

黄越对这样的说法却不是那么乐观了:“陛下,即便真把事情传得满城皆知,逼着他们不得不把事情拿到明面上来,对我们来说也没有可趁之机哪。朝会之上的那些官员多半都是他们的人,怎么可能为我们所用呢?”

“这些人自然是不会为我所用了。”皇帝说着眼中有些黯淡,想来也是可悲,身为一朝天子的赵哲在朝堂之上几乎没有任何可以信任的臣子,唯一能倚靠的就是黄越这样的内侍,以及那些处身江湖,上不得台面的家伙了。转眼间,皇帝就调整了心态,轻声道:“不过这总比让他们有充分的时间来达成一个共识要好得多吧?而且朕现在要的也不多,只是要保住王冲现在的地位,以及把那个许惊鸿调来京城而已。只要我们动作够快,他们一定无法做出相应的准备。”

“那老奴这就去安排,明天之后,这个胜利的消息就会让满京城的人都知道了!”

黄越的确没有说谎,次日中午之后,西南大胜的消息就迅速传遍了整个大梁城,所有的百姓和低层官员都开始谈论起了西南大捷这件事情来了,大家都对朝廷西南的布置大加赞赏,认为朝廷这次应该要重赏那些出生入死的将士们了。

事情再也盖不住了,通政院只得将王冲的原件捷报送进了宫里。虽然皇权已经被七大家瓜分和架空了,但是在世人面前,还是要做做样子的。

到了这天傍晚的时候,宫里就传出了消息,让群臣于明天一早入宫早朝,商讨对西南将士的奖赏事宜。这也是题中应有之意,臣子把奏报递进去,就是为了开这个朝会了。

要知道大宋的朝会可不象许惊鸿另一世的历史上所出现的明清两朝那般,每天都要上朝的,而是分为大小朝。每月的初一,十一和二十一是大朝,初五,十五和二十五为小朝,大朝是在京城六品以上的官员都要到场,而小朝则只是大小九卿到场便可。而随着皇权的旁落,朝会就更是稀少了,四月虽然已经是初三了,可朝会却从未开过。如今因为这件事情需要开设大朝,足以看出朝廷对此事的重视程度了。

天刚微亮,在京六品以上的数百臣子就出现在了皇城的会极门前等候,随着时间来到卯时正,紧闭的宫门才在清脆的鞭声中缓缓打开。然后群臣就以各自的品级排着整齐的队伍一步步地从会极门进入皇宫之中,来到早朝的中极殿参与朝会。也只有在这个时候,臣子才有臣子的模样,在他们的心里才猛地发觉皇帝的存在!

站好了班后,位于文臣第二位的叶名扬的目光就从身边的那些朝中重臣的身上一一扫过,同时心里想着:“这个将消息传出来,使事情无法拖延的究竟是谁呢?”在得知满城皆已传开西南胜利的消息后,他就大为恼怒和迷惑了。

本来还想着今天和那些人商议一下该怎么应对呢,却没想到转眼间就拿到了明面上。这样一来,大家没有一个统一的意见,等皇帝问起时他们该怎么说呢?

叶名扬最怀疑的自然是吕中和了,虽然是七大家之一,但是这个当朝丞相却与其他权臣不同,竟还想着维护皇权。如果说这个消息是他刻意放出去的,自然说得过去。但另外几人究竟暗地里打着什么样的主意,叶名扬也猜不透,也算是被他怀疑的目标了。

其实何止是叶名扬啊,其他几个重臣现在脑子里也一直在想着这么个问题——究竟是哪个人把消息传播出去的?而他们虽然也有所疑心这是不是皇帝在暗中做的手脚,可一想皇权所受到的压制,就又不去深究了,只是相互间的怀疑。

这却是皇帝没有想到的效果了,竟因这件事情而让七大家之间出现了新的信任危机。不过当赵哲来到殿上,端坐御座,听群臣山呼万岁,又整齐立于阶下后,他的心里依然是极其高兴的,因为现在事情已经由他来掌控了。

在等群臣都站住之后,皇帝才开口道:“今天朕很是高兴哪!西南大军终于打出了我们大宋的威风,在短短时日里就将前吴一直拿不下,我大宋也屡次无法动手的黑山崖夺了下来。所以今日朕召群臣来朝,就是商讨一下该怎么封赏前线将士一事的。诸卿对此有什么看法吗?”说着皇帝的目光已经扫过了在殿上的那七大家的主要成员了。

就在皇宫之中,群臣朝会的时候,许家的后宅,一个女子也正死死地盯着眼前的男子,似欲冒出火来:“你说,你要瞒着我到什么时候?”说话的正是许万友的夫人方氏,而在他面前的自然便是已经与之勾结的许万全了。

此时,在他们所处的小院周围十丈方圆没有一个人影,这都是方氏安排的。本来这个小院便是她与许万全之间作那苟且之事时的场所,那些仆从早就已经被下了严令,说这里是夫人礼佛所在,一旦夫人进入就不得近前打扰了,所以今天也不会有什么差错。

只是今天方氏却不是来和许万全做那事的,而是来问罪的。想到这个人花言巧语地欺骗了自己,说什么会帮自己和儿子出气,把许惊鸿杀了,然后就骗了自己的身子,做了这没有廉耻的勾当。可最终却让自己发现那个本应该死去多时的许惊鸿竟成了朝廷的功臣,这让方氏如何能够忍受呢?

许万全默然不语,因为他也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才好了。而他的沉默,让方氏更是愤怒:“你之前是怎么保证的?原来这一切都是你的谎话哪,我真是猪油蒙了心,居然会信你的这些鬼话,你分明就是别有用心……”

“大嫂,你且听我解释,我不是不肯除了那人,实在是……”许万全张口还待分辩,却被方氏立刻打断了:“什么解释,你这完全是在欺骗我了。你骗了我的身子,就想抵赖,就不肯替我做事了,你这个……”一时间竟也找不出词汇来骂对方了。

许万全见对方越说越是无礼,心头也自有火,突然大喝一声:“够了!”那方氏还真被对方的话语给吓住了,愣愣地看着他,他才放缓了声调道:“你听我解释,我这不也是没法子吗?那影杀堂的帖子你也见了,那可是千真万确的东西,我怎么可能作假呢?可谁能想到连影杀堂都杀不了他,最终还把订金退了回来,我这实在是没有法子,才隐瞒了你的。这还不是怕你生气吗?”

“你说什么?影杀堂把银子退了回来?”方氏简直不敢相信地问道。

“不错,当时我也不信会有这样的事情,可是那三倍的银子却是千真万确的!”

“怎么会这样……那野种究竟有什么能耐,能让影杀堂都不敢对他下手?”方氏喃喃地念叨了几句后,又怀疑地看向了许万全:“你不是在骗我吧?”

“银子还在我那里呢,你要不信等下我就取来你看。”许万全信誓旦旦地道。

“那你就这么算了?作为一个杀手团体,他们不能完成嘱托,可不是赔钱能算数的吧?”方氏很是不甘地道:“你怎么就不想想其他法子呢?”

“我还能怎么样?影杀堂可不是你我能惹得起的,而且他们退银票回来,我完全不知道,若是真得罪了他们,只怕我的小命可就保不住了……”许万全苦着张脸道。

“……”见对方如此小意地说话,方氏一时竟也发作不得了。毕竟是和她有着那种事情的男人,而且相貌堂堂,人也识趣,对她的吸引也自不小,其实那事多半也是她自愿的,实在无法再说什么重话了。

许万全也看出了这一点,这时候也不怎么老实了,上前搂住了方氏的腰:“你心里的愤怒我可以理解,可你也要体谅我的难处哪。有些事情我也不是刻意隐瞒于你的,只是怕你生气才……而且我不还是在想着法子呢吗?”说话间,他已经上下其手地对方氏发起了“进攻”。

被他这么上下一摸,方氏的身子也有些发热了,但还是板着张脸道:“你怎么说也不该隐瞒我的。”说着扭动了下身躯又道:“那你现在想出计较来了没有?若是真让那野种成了气候,我们要对付他可就更难了。而且一旦他真有了一定的势力,一定不会放过我和那几个孩儿的,我们许家和他已经结下深仇了。”

“法子我还在想,无外忽再找杀手刺客。他虽然本事了得,但暗箭难防,总有疏忽的时候。至于你担心他会被提拔就更不必了,他可不光是你我的敌人,大哥也是深深忌惮他的,必然会想法子把他的功劳压下去。”说话间,许万全手上的动作更是放肆,已经除去了方氏外面的罩服。

方氏此时也已经动了情,任由对方把自己的衣服一点点脱去,眼中闪过兴奋的光芒,气息紊乱地道:“如此我就放心了,不过你可不能再欺瞒我了……”

“我对天发誓,今后什么事情都不再欺瞒于你……婷儿……”说着甜言蜜语间,两个无耻的男女已经从前堂来到了后面的卧室之内,滚作了一团……

朝堂之上,许万友可不知道自己脑袋上的绿色又浓了一分,依然在慨然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陛下,虽然西南的这次胜利很是难得,但以微臣之见论功行赏还不是时候。因为那边的战斗还在继续,说不定王将军能创出更大的胜利来,到时候一并赏赐不是更好吗?”

“话不是这样说的,有功当赏这是朝廷的规矩。若是这样拖延着不给赏赐,对前线的将士们的士气打击也是极重的,于我军的战事很不利啊。所以臣以为还是该赏的。”说话的却是朝中有数的不在七大家控制下的三品高官,赵雍,刑部侍郎。

皇帝听了这话,因为刚才那几个官员的一致意见而不悦的神情才缓和了一些:“不错,这才是老成之言嘛。前线的将士舍生冒死去和蛮人作战,现在取下如此战绩,朝廷却不加以赏赐,试问他们会怎么想?今后还有谁会给朝廷出力呢?吕丞相,叶司徒,许司马,吴司空,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呢?”

皇帝所问的四人正是如今朝中地位最高的四人——吕中和,叶名扬,吴敬淄,以及许万友的父亲,忠勇侯许正年。刚才对答的都是一些七大家在朝中的助力,唯一开口的大人物却是许万友。可现在皇帝却把问题抛给了那四个真正的大佬,这却是要一锤定音了

四人相互对视了一眼,还是由叶名扬先开了这个口:“以臣愚见,立下大功自然是要赏的,朝廷也不能因为要省那么点钱粮就寒了前方将士们的心。另外臣以为,朝廷也该升赏王老将军,如此一来才能真正提振前方大军的士气,从而一举平定西南蛮患。”

其他三人听了他的话后都是一怔,显然没有想到叶名扬会与皇帝同一看法,甚至尤有过之,他到底怀着什么样的主意呢?许正年本来显得昏花的老眼中悄然闪过一丝了然,随即又不见了,用沙哑的声音道:“臣以为叶司徒的建议很好,臣附议。”

“臣也以为如此最好。”吕中和也随之附和地说道。

这下,下面的群臣就有些不解了,怎么自己等争了这么半天,几个大佬却突然变了风向呢?可是三家的家主都表了态了,其他人自然不敢再坚持。而这个时候吴敬淄在沉默了一阵后,也点头道:“臣以为也该如此,只是不知该如何赏赐前线的将士们呢?”

“这个自然要交给户部和兵部的诸卿来筹划了。”皇帝呵呵笑道,随即又道:“至于对王将军的升赏,朕倒的确不曾考虑过,你们有什么见解吗?”这是实话,皇帝从来没有想过这些人竟会这么轻易就同意自己的看法,所以自然不会之前就对王冲的升赏有所准备了。

“王老将军一生为我大宋立下了汗马功劳,这次更是取得了从未有过的胜利。以臣之见,当封其为镇远侯,另升为上将军,食邑千户,荫其一子入朝为官,不知陛下以为如何?”叶名扬立刻就给出了自己的设想。

皇帝也有些愣了,如此丰厚的赏赐和升迁,怎么看都象不是给一个有威胁的对手的。但是既然到了这个时候,他也不想退了,便点头道:“如此甚好,不知诸位卿家有什么看法哪?”

“臣等以为甚善!”群臣在看着笑得神秘莫测的叶名扬后,都有了一个决定。

如此皇帝反而有些忐忑了,但事到如今,他也只能接受了。不过他并没有因此就停止下来,而是拿起了那份捷报道:“另外,朕还有一个人的问题需要征询一下诸位的看法。”

第七十四章    风起大梁(3)

中极殿中,高坐御座之上的皇帝在继续说着话:“朕看了整篇捷报,发现这上面提到的许惊鸿于此次夺取黑山崖的战斗中立下了首功,朕心甚慰啊。朕以为朝廷当好生奖赏此人,将其提拔为一营都统,以鼓励军中将士多立军功,不知众位爱卿以为如何啊?”

殿上群臣听了这话都是一怔,皇帝提出的这个问题实在太出乎他们的预料了。这不但因为他们想不到皇帝会去管军中中层将官的任免,更因为他们许多人就连许惊鸿这个名字都是第一次听到,试问该怎么回答呢?

只有许家父子,叶名扬、方远山等少数几人才知道许惊鸿的来历,而他们的心思也各不相同。许万友最是心急,连忙出班道:“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这个许惊鸿臣也曾查过,不过是一军中队正而已,纵然在此次战斗里立下了微末功劳,也实在不够将他擢升为五品的都统啊。如此不但不会鼓舞到军中将士的士气,反而会带来反效果啊!”

方远山也在许万友这话后站出来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自己的大舅子自然是相同看法了。因为方氏的关系,方远山对这个许惊鸿也是闻名已久了,虽然还不知道这个少年的能耐,但压住他总是没有错的。

叶名扬并没有做声,只是带着冷笑看着眼前的一切,同时心里已经现了警兆了,皇帝今天的所为很不对劲,似乎是在有计划地扩张着自己的势力啊。如此一来,本来并没有疑心的他对皇帝顿时起了疑心:“莫非这次将捷报传得满城皆知的幕后之人便是一直以来看似都被咱们压得无法有所作为的皇帝吗?”

“两位爱卿所言却也有些道理,是朕一时大意了。”皇帝面不改色地道:“不过此子立下如此功劳,朝廷还是应该赏赐提拔的,却不知该怎么赏他才好呢?”

“只需赏给他一些银两,再好生鼓励一番便是。至于提拔,自有军中将领来做了。”许万友急忙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许司马又有什么看法呢?”皇帝对这个建议却不怎么感冒,直接问了一个许万友不敢得罪和反驳的人。

许正年依旧是一副昏花的模样,咳嗽了一下后才道:“老臣以为提拔一些年轻的将领也不是什么坏事。毕竟我大宋的军事今后还是要靠他们来支撑的。”

“但是老侯爷,咱们对此子究竟有何本事依然无所知啊,若是破格提拔,而他又能力有限的话,岂不是让天下人笑话吗?”许万友此时可不敢说话了,好在还有方远山。

“两位卿家的想法都不错,那朕就来说一个折中的办法吧。”此时皇帝知道已经到了关键时刻了,没有再忍,而是直接给出了自己的办法:“就把这个许惊鸿叫进京来以观其能。如果他的确有着在军事上的才能,就当象许司马所说的一样,给予重任,为我大宋军中培养一个后继人才。若不是的话,那到时候再说也不迟嘛!”

许万友一听这话,心里就是咯噔一下,皇帝居然想把许惊鸿给召进京来,这不是给自己惹祸吗?但是心里越急,却越是想不出反驳的话来,皇帝已经是通过许正年和方远山两人的意见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的确也很是合理。

“众卿对此可有什么看法吗?”皇帝又问了一句,他很清楚自己的计划第一步就要达成了,这让他的心里莫名的一阵激动。

“臣等谨遵陛下圣意!”在半晌的沉默依然没有一个反驳的理由后,群臣只得通过了这个方法,但许万友的脸色却变得极之难看了,虽然他并不担心许惊鸿能伤害到自己,可是一想到这个恨自己在心的儿子来京,就浑身的不自在。

朝会在又商讨了一番对西南军的赏赐之后就结束了,而群臣也在再次行礼后退出了大殿。七大家的几个主事的家主脸上的神情都有些难看,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所担心的军方崛起的可能又大了许多,至于那个叫许惊鸿的家伙来不来京城,对他们来说就不怎么上心了。

不过也有例外的,比如许家父子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当大家出了会极门,离开皇宫欲要各自回衙的时候,许正年却将儿子叫进了自己的车驾之中。

一见儿子进来,放下车帘,老爷子就板起了一张脸来:“如此好的机会你怎么反要往外推呢?惊鸿也是我许家的人,现在有这么个出头的机会,你做父亲为何还要从中作梗?”

“父亲,孩儿这不也是担心他对我们还有成见吗?”在带着怒意的父亲面前,许万友不敢有任何的不满,苦着张脸道:“当年的事情您也是知道,他可从不将我当作自己的父亲哪。若让他真成了气候,只怕会对我们许家不利啊。”

“他不当你是自己的父亲,那也是因为你先不把他当自己的儿子所致。你和我都是瞎了眼,如此佳儿却被你如此轻视,甚至是无视!你再看看那几个小子,哪一个现在不是靠着老夫当年的功劳在朝中厮混。可他呢,却无凭无依地成就了大功劳,如此人才不正是我们许家振兴的臂助吗?”

“父亲的意思要重新接纳他?”许万友心里暗道不好。

“不错,惊鸿怎么说都是流着我许家血的人,只要我们诚心以待,他还是有回头的可能的。何况朝中现在能站住脚的都是世家之人,他若想有所作为也必须依靠咱们,这不是两利的事情吗?这次老夫可是把我们许家未来交托给你了,你务必要把他重新拉回到我们家族之中,只有如此,才是最有利的。”

“孩儿遵命就是!”虽然心里依然很不情愿,但在父亲的强命下,许万友只得点下这个头了,当然他究竟会怎么做,现在依然还无法得知。

同时在叶名扬的车轿之中,他也正与自己的弟弟叶名远说着话:“看来皇帝也开始不甘寂寞,要在临死之前做点什么了。”对这个早失去了皇权的天子,他并不放在眼里。

叶名远微微一愣,旋即点头道:“看来家主是瞧出问题来了。其实也是可以理解的,身为一国之君,却一直被咱们压制着,几乎没有任何的权势可言,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一直忍到死的。只不过他到这个时候再出手,是不是太晚了些?”

“不可轻忽大意啊。”叶名扬捻着右手的拇食两指道:“当年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他赵哲蛰伏了几十年,到老才骤然而起,其威力只怕更在楚庄王之上哪。”

“那咱们该怎么应对呢?”

“先瞧一瞧吧,看他耍什么把戏。王冲这件事上,必须尽快与其他人取得一致,如此他的威胁便可减到最小了。如果他真的不肯安份地做他的傀儡皇帝,那说不得只有先除去了,反正几个皇子都盯着这个位子呢。”

“那么,那个叫许惊鸿的小子呢?要不要下手在半道上把他除了?”

“这个不用我们动手,有更急的人会下手的。若是因为这么一个不起眼的家伙而让我们处在了不利的位置,就太不值得了。现在我们要做的就是盯住了皇帝,看他究竟能耍出多少花样来。”叶名扬的眼中闪烁着犀利的光芒,已经不见了一向以来的儒雅。

皇宫之中,赵哲此时也全没有计划成功的喜悦,反而有些担忧:“黄越,你说朕今日的所为如何啊?”

“陛下运筹帷幄,自然是极成功的。”黄越立刻赞了一声,而后才又小声地道:“只是有些事情上还是急了一些,如此一来怕是会惹来其他人的怀疑哪。”

“朕也在事后感觉到了这一层,他们个个都不简单,岂是这么容易就打发得了的?不过时不我待啊,朕已经六十四了,若再不动手,将现在的江山交到那几个不肖子手上,只怕我赵家的天下就更不会属于我们自己了!”说着皇帝的脸上已经充满了担忧。

“陛下……都是老奴无能,若老奴当初能够有些本事的话,何至于到今天的地步……”黄越很是自责地说道。

“怪不得你,当初朕不也一样吗,还是太年轻哪。所以朕才不放心把江山交给他们,五个儿子没一个能斗得过这些如狼似虎的权臣哪!”在喟叹了一声后,皇帝又想到了一件事情:“今天的朝会怎么没见景王哪?”景王赵琮是皇帝的第四子。

“四殿下他在半个多月前就离开大梁四处游历去了……”黄越小心地道:“当时因为陛下正在担心西南之事,所以老奴就不曾上奏。”

“哼,他倒是看得开,显然是认定皇位不属于他,所以连朝事也不想过问,只想当个闲散王爷了。这五个儿子,不是和那些人走得极近,就是不理政事,你说朕百年之后如何能安心呢?”皇帝又一次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两日之后,朝廷用以赏赐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