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3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搞女人、在大内操兵演武、信用奸人、游猎巡幸、御驾亲征,其危害和影响尚非全局性的,性质也不是十分恶劣,不像那些大暴君,毁灭文明、穷兵黩武、虐民残民,犯下从根本上反文明、反历史的罪行。
杜睿不希望李贤成为朱厚照,是因为朱厚照根本就不知道怎么做好一个皇帝,他甚至不想做一个皇帝,这才是最可怕的。
朱厚照从做太子开始,他好像就没有兴趣,假设让他在太子和街头恶少中选择,他没准会选择后者。以他的性情,其实生来就不适于呆在皇宫里,而适于在社会上甚至是下层社会厮混,偷摸抢拿,广结三教九流之辈,过一种毫无规矩的生活。
可偏偏一不留神,他降生在帝王之家,命中注定将来要做什么皇帝,这对于他,是一生悲剧的开端。弘治一死,皇帝位子传给他,角色心理冲突益发激烈。细看他在位十六年的情形,几乎没有认真履行过皇帝的职责,无论是把国家搞好还是搞糟。
“八党事变”之后,他等于取得一个“自由身”,从乾清宫搬出去实际上象征着推卸皇帝职责,尽由刘瑾等辈胡来,刘瑾倒台后,朝政则完全由内阁代理。
他的原则是,只要你们不来干涉我,让我为所欲为,其他就随便了。
他躲到豹房忙自己的,尽兴玩乐,“皇帝”两字于他纯粹只是一个名义。后来,连这名义也不想要了,执意替自己改名、授职授勋,从皇帝自“贬”为大将军、国公、总兵官,臣子以君相待,他还不允许。
事实上当皇帝不需要什么才具,多少笨蛋白痴照样当皇帝,而是指喜欢不喜欢,上瘾不上瘾。朱厚照对当皇帝,瘾头明显不大,广义地说,他对玩政治兴趣不高。如若不然,他完全可以在尽兴玩乐的同时,把权力控制得更牢。实际上他却撒手不管,让别人享受大权。之所以整个明代,除朱棣之外,藩王叛乱的事情只发生在正德年间,而且连续发生两次,都与朱厚照疏于权力控制大有关系。对权力如此,对皇帝的义务更是避之唯恐不及了。
朱厚照或许没干过太多祸国殃民的恶事,但是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危害一时,还流毒后世。
李贤在细细的听了杜睿的这一番如何做皇帝的阐述之后,想了半晌才抬起头,道:“姑父!朕已经知道该怎么做了!”
杜睿闻言,欣慰的点了点头,道:“如此甚好!圣上只要明白要做皇帝,怎么做皇帝,如何做一个好皇帝,臣也就放心了!”
李贤是个聪慧过人的少年,他能够猜到杜睿的心思,见杜睿如此说,立刻笑道:“朕虽然知道该怎么做了,只是如今朕还年少,经验不足,姑父可不能偷懒!”
杜睿也笑道:“圣上说笑了,臣受先帝托孤之重,旦夕不敢松懈!”
李贤点点头,道:“那如今这最要紧的一件事,姑父觉得该如何应对!”
杜睿知道,李贤说的是皮纳尔求援的事,也不解答,而是反问道:“圣上觉得应该如何?”
李贤知道杜睿是要考校自己,想了想,道:“朕虽然觉得救援拜占庭,对大唐的利益没有多少,但是拜占庭为大唐牵制着大食,一旦坐看拜占庭亡国的话,只怕大食的实力一旦增强,就要骚扰边境,而且大唐与拜占庭也分属友邦,要是坐视不理的话,怕是要惹天下人笑话了!”
杜睿闻言,道:“圣上说的有些是对的,有些则是错的!”
李贤道:“哦!姑父觉得朕说的不对,便请姑父指教了!”
杜睿道:“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只有相对的利益。圣上!纵观华夏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类似的史实。隋末唐初之迹,时局动荡不安,高祖为巩固自己的势力,给当时占据瓦岗的魏公李密写了封信,信中对李密大加尊崇,李密轻信了,最终被高祖打败。还有楚汉争霸时,汉高祖看到自己的势力还不能与项羽抗衡时,便卑躬屈膝地侍奉项羽,使项羽因此相信自己已逐渐削弱刘邦的势力,以致垓下一战,把项羽彻底消灭了。或许有人会觉得高祖皇帝和刘邦耍弄手段,不够光明正大,但无论如何他们用何等手段,终究成就了一代王朝,而后世看到的是他们的丰功伟业,没有谁会去批判他们不光明磊落,甚至他们所用的计谋会被歌赞为妙计,他们被后世赞为骁勇善战,足智多谋。他们为了自己的王朝利益可以向敌人假装妥协,示弱,最终成为一代英雄。还有三国时期,袁绍与冀州牧韩馥是老朋友,他们曾共同讨伐董卓。而后袁绍却用计主管冀州之事,反客为主,尽夺韩馥之权,逼得韩馥扔下一家老小,孤身投奔陈留太守张邈去了。圣上袁绍为何要与韩馥反目?要知道当袁绍缺少粮草时,韩馥立刻派人送去粮草。袁绍为何敢冒天下人唾弃为忘恩负义之徒的骂名,攻取冀州?终其缘由,是为了利益,冀州是粮仓,得到它就使袁绍的势力更上一层,利益的趋使让他们成了仇家。”
李贤闻言仔细的想了想,皱眉道:“姑父说的虽然不差,但是如果一味只讲利益的话,如何彰显我大唐的大国气度,恐怕会寒了天下人之心!”
杜睿笑道:“圣上多虑了,历来国家的威望都是打出来的,贞观年间,太宗皇帝北伐颉利,薛延陀部也曾出力良多,然而其讨要定襄,求娶公主,太宗皇帝何以拒绝,还是为了利益,如果将定襄给了薛延陀的话,大唐的北疆将完全交与他人之手,一旦薛延陀反复的话,北疆将永无宁日。如今的拜占庭也是一样,当初臣兴师西进,要灭了大食,彻底解拜占庭之威,也不是不可以,只是因为那样做不符合大唐的利益,当初要是把大食给灭了的话,拜占庭在西亚就彻底没有了对手,他们先要获得更多的领土,只能从大唐的身上讨要了。”
李贤原先还一直以为当初杜睿西进,只占据了中亚之后,便撤兵还朝,是因为力有不及,现在杜睿解说了一番,他才明白,原来杜睿回兵,是因为当时继续进兵的话,大唐的付出和得到的回报不成正比。
“可是如果坐视拜占庭被大食所灭的话,岂不是白白便宜了大食,大食的国力要远胜于拜占庭,一旦大食解决了拜占庭,没有了后顾之忧,必然要挥师东进,如此一看,大唐还是要救拜占庭!”
杜睿见李贤也能够**思考问题了,不禁大感欣慰,笑道:“拜占庭自然要救,只不过要看看他们能够付出多大的代价了。”
李贤闻言,顿时领悟,道:“姑父是说,大唐救援拜占庭,不能让拜占庭占到任何好处!?”
杜睿点点头,道:“正是如此,要是将好处都让拜占庭人占去了,大唐耗费钱粮,岂不是徒劳无功,皮纳尔此来无非就是想要借着大唐,拜占庭,大食三方的利益纠葛,相互制衡的现状相要挟罢了,他们想要坐享其成,臣自然不会让他顺心如意!”
李贤闻言,心中不禁大喜,他虽然不喜欢这种权谋之术,但是作为一个皇帝,他有不可避免的要卷入其中,既然躲不开,倒不如坦然面对的好。
“姑父快说,这一次朕该如何配合!?”
杜睿笑道:“圣上可曾看过臣当年所著的《三国演义》。”
李贤道:“姑父所著的《三国演义》乃是旷世奇书,朕自然看过!”
杜睿笑道:“那圣上一定还记得书中有一段,孙权使鲁肃讨荆州,刘备和诸葛亮君臣是如何做的了!”
李贤闻言,好半晌才反应过来,当即大笑了起来,抚掌道:“好!好!好!这一次朕就配合着姑父演上一场戏,倒要看看那皮纳尔如何应对!”
杜睿见该说的都已经说完了,便向李贤告辞,等出了承天门,一眼就看见了皮纳尔正在宫城门外焦急的等待着。
皮纳尔见杜睿出来了,急忙上前,道:“公爵大人,如何了?大唐皇帝陛下可愿意见我!?”
杜睿面色故作为难,道:“皮纳尔公爵!这一次你可当真是为难我了,要不是看在我们是老朋友的面子上,我是无论如何都不会去向皇帝陛下开口的。”
皮纳尔忙道:“是!是!是!公爵大人的恩情,拜占庭帝国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
杜睿笑道:“皮纳尔公爵!我帮助你们可不是为了要你们报答,你这样说可就实在是太让我伤心了!”
皮纳尔现在心急如焚,哪里有心情和杜睿东拉西扯,忙道:“公爵大人!是我失言了!不过~~~~~~最后皇帝陛下答应了吗?”
杜睿这才点点头,道:“最终皇帝陛下还是答应了您的请求,不过~~~~~~~”
“不过怎样?”皮纳尔的一颗心几乎都要悬在嗓子眼儿上了。
“不过~~~~~~~~”杜睿故意卖了一个关子,道,“具体的事情,还是要皮纳尔公爵等到明天见了我大唐帝国皇帝陛下之后,自然有分晓,好了!皇帝陛下让我通知您,明日会在承庆殿接见你,皮纳尔公爵!拜占庭帝国的生死存亡可就看你能不能说服皇帝陛下了!”
皮纳尔闻言,连连点头,满眼都是感激之情。
第七篇 永徽 第十四章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恒的友谊,存在的只是利益!
一相情愿的把别国当成自己的血肉兄弟,到头来,换回的只会是被兄弟兜头一刀。占领道德的制高点,除了能得到一个虚名之外,什么也没有,国家不会因为虚名,而突然强盛起来,更不会因为虚名,而得到别国的心悦诚服。
汉朝之所以强大,被西域诸国诚惶诚恐的侍奉着,盖因汉武帝打造了一支足以横扫天下的强军做后盾。
大唐之所以万邦来朝,四夷宾服,也是因为自贞观之治,太宗皇帝给大唐注入了一种永不屈服的信念。
后世的宋朝之所以备受欺凌,自开国以来,屡受北方蛮族的入侵,则是因为重文轻武,让炎黄子孙没了血勇。
所以说,大唐能有今天的地位,站在世界诸国顶峰,享受别国的敬畏,仰视,全都大唐将士打出来的,要是没有太宗皇帝北击突厥,要是没有杜睿开疆拓土,灭国无数,今日之大唐,恐怕绝非如今这副景象。
大食被杜睿西征打怕了,只能蛰伏起来,慢慢积蓄力量,伺机报复,拜占庭被大唐强大的军事力量震撼了,如今国家内忧外患,这才想起来要想大唐求援。
“大唐帝国皇帝陛下,拜占庭~~~~~~~~王国公爵皮纳尔谨代表我国~~~~~~国王,向您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在大唐皇帝面前,是不能称帝国和皇帝的,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皮纳尔知道皇帝的称呼在大唐人眼中只能是独一无二的,皮纳尔熟悉大唐,知道曾经就有一个海岛小国,妄称天皇,结果被大唐灭了,连那个天皇都掉了脑袋。
如今拜占庭势弱,皮纳尔可不想因为一个称呼,而激怒大唐,给他的出使带来不好的影响。尽管如今坐在皮纳尔面前的,只是一个看上去只有十三四岁的少年人,皮纳尔的心中也不敢有半分轻视。
大唐强大的形象已经深深的印在了皮纳尔的欣赏,对于大唐的一切,皮纳尔都是带着一点近乎自卑的敬畏在看待,眼前的皇帝虽然年纪小,但是誰知道这个神奇的国度,会不会早就一个亚历山大那样留名千古的少年郎。
皮纳尔说的是汉话,倒也不用人翻译,李贤等到皮纳尔行过大礼之后,脸上的表情还是一副淡然,显得丝毫都不亲热,只是伸手虚托了一下,道:“外使请起身吧!来人!看座!”
皮纳尔按照礼官教给的程序,谢了皇恩,坐在了一旁的锦墩之上,承庆殿内的气氛让他感觉有些压抑,少年天子的态度也让他感觉有些不安,这种淡漠之中隐藏着巨大威势的感觉,眼前的少年天子简直就好像一只蓄势待发的老虎一样,让他从心底里不敢抬头。
皮纳尔哪里知道,李贤今天这副做派,都是杜睿教给的,两国谈判,首先就要在气势上彻底压倒对方,让对方的心理防线崩溃,然后自然就予取予求了。
李贤过了一会儿,才一脸漠然的说道:“贵使原来朝贺,朕不盛欢喜,有劳了!”
嘴上说着欢喜,但是李贤的脸上又哪里有半分欢喜的样子。
皮纳尔忙道:“皇帝陛下客气了,能够来到长安,外臣不胜荣幸!”
皮纳尔说着,偷偷抬头看了一眼,突然感觉李贤的目光如电般直射过来,这让他不寒而栗,心中不禁暗暗道,难怪这么小的年纪,就能成为这个庞大帝国的主宰,果然不同凡响。
见李贤说过一句话之后,就不再开口,皮纳尔暗暗有些担心,朝着一旁的杜睿求助式的看了一眼。
杜睿心中暗笑,对着皮纳尔点了点头。
皮纳尔见杜睿点头,强自让自己冷静了下来,站起来对着李贤躬身一礼,道:“皇帝陛下!自您的祖父担任皇帝的时候开始,大唐帝国和拜占庭王国就建立了非常亲密的外交关系,当您父亲在位的时候,我们两国更是一同并肩作战,对抗邪恶的阿拉伯人,这些年以来,两国的交往也不曾间断过,对于大唐帝国给予敝国的帮助,敝国上下从来都不曾忘记过,外臣此来,是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希望能够得到大唐的帮助!”
李贤明知故问道:“贵使请讲!”
皮纳尔咽了口唾沫,李贤这种淡漠的态度,让他觉得非常不安,可是好不容易才得到单独面见大唐皇帝的机会,绝不能白白的错过了。
拜占庭现在的局势,皮纳尔身为重臣,自然是一清二楚,阿拉伯帝国叶齐德一世的大军,兵临城下,叛军更是将拜占庭这个老大帝国折腾的千疮百孔,更是因为查士丁尼二世愚蠢的行为,居然要去绑架教皇,让拜占庭在欧洲失去了所有了朋友,现在拜占庭帝国唯一能指望的就是大唐的帮助了,没有大唐的帮助,君士坦丁堡或许还能坚持,但是丢失了其他所有的领地,君士坦丁堡独存又能怎样呢?
一想到查士丁尼二世那愚蠢至极的行为,皮纳尔就感觉到一阵悲哀,那个被割了鼻子的皇帝,如今更加疯狂了,除了残杀所有他认为对自己有威胁的人之外,他什么都不愿意去理会,哪怕拜占庭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边缘。
相比于眼前的这位年纪更轻,却已经有了人君气度的大唐皇帝,查士丁尼二世简直就是一个浑浑噩噩,心狠手辣的疯子。
不过拜占庭的国情再怎么糜烂,也是他的祖国,查士丁尼二世再怎么混账,也是他的主君,这是无法改变的。
皮纳尔只能硬着头皮道:“皇帝陛下!贵我两国共同的敌人阿拉伯帝国如今再一次伸出了他的爪牙,向文明世界发动了疯狂的侵扰,您的朋友,拜占庭帝国的臣民正在那些野蛮人的攻势下,艰难的抵抗着,捍卫着文明世界的荣誉,而就在此时,卑劣的克尔松和卡扎尔人背叛了他们的祖国,发动了大规模的叛乱,您的友邦正在兵灾战火之中呻吟着,皇帝陛下!外臣请求您,展现您恢宏的气度,博大的爱心,给予拜占庭帮助,帮助我们,也帮助文明世界消灭那些暴徒。”
皮纳尔这番冠冕堂皇的说辞,除了让杜睿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之外,根本就没起到任何作用,这让皮纳尔不禁有些失望。
过了一会儿李贤说道:“皮纳尔公爵!朕听人传言,说贵国的国王查士丁尼二世,曾被人赶下了王位,还遭受肉刑!可有此事!?”
皮纳尔闻言,不禁一惊,要知道拜占庭和大唐相隔何止万里之遥,在拜占庭发生的事情,居然都能传到长安来,不过再一想也就释然了,大唐在塞浦路斯岛上有驻军,拜占庭发生这么大的事情,塞浦路斯岛上的驻军不可能不知道。
“皇帝陛下当真是明见万里!”皮纳尔先是恭维了一句,“莱昂提图斯就是一个暴发户,一个暴徒,他藐视上帝,要知道查士丁尼二世陛下的王位是上帝授予的,他无视规则,发起反叛,罪有应得,皇帝陛下!外臣知道在大唐,世界的东方,也有君权神授的准则,外臣想您对此事的感受一定与敝国国王查士丁尼二世陛下一样的!”
杜睿闻言,险些要肖楚声来,他可没想到皮纳尔居然还打算勾起李贤同仇敌忾的心思,便道:“莱昂提图斯藐视你们的上帝,可是我听说查士丁尼二世陛下对上帝在人间的仆人一样不怎么客气,甚至打算派人去绑架在罗马城的教皇圣塞吉阿斯一世到君士但丁堡来受审,可有此事?”
皮纳尔闻言,脸色也是微微一变,查士丁尼二世所做的这等事,就连他都觉得混账至极,要知道在欧罗巴,教皇的地位可是独一无二的,是上帝在人间的执法者,是欧罗巴所有王国的共主,就连野蛮的斯拉夫人也在名义上接受着教皇的领导,可是查士丁尼二世居然因为宗教改革将教皇当成了罪犯。
不过皮纳尔到底是个思维敏捷的人,立刻违心的说道:“皇帝陛下,公爵大人!罗马大主教的地位虽然是尊贵的,但是这个天下只有一个人才能称为皇者,那就是您,大唐帝国的皇帝陛下,圣塞吉阿斯一世居然斗胆敢称教皇,分明是一种极大的无礼,所以比国国王查士丁尼二世拘捕他,也不是多么不能理解的事情!”
杜睿听了,一双眼睛险些都瞪了出来,这个皮纳尔几年不见,无耻的功夫可是大大见长,居然有青出于蓝的趋势。
李贤听了也是一阵翻白眼,他早就听杜睿说过,教皇这个成为早就有了,而且已经传承了很长的时间,可是听皮纳尔这么一说,那个圣塞吉阿斯一世的老头就好像刚刚僭越称皇一样。
可是人家都装孙子了,杜睿自然不好在这件事上继续纠缠下去了,接着又道:“公爵阁下!听说如今在贵国发生的叛乱,其中一个名叫菲利皮科斯的叙利亚人已经被拥立,继承了皇位,不知道这是个怎样的人。”
皮纳尔听杜睿提起菲利皮科斯,顿时脸上浮现起了不屑的神色,道:“那不过是个克尔松贱民,根本没什么了不起的!”
杜睿当然也知道菲利皮科斯不足为惧,菲利皮科斯出生身于亚美尼亚贵族。在第一次反对查士丁尼二世的叛乱中他就试图夺取皇位。提比略三世即位后被放逐到凯法利尼亚岛。查士丁尼二世复位后又被放逐到赫尔松。在那里他得到可萨人的帮助,被拥立为皇帝,最终进驻君士坦丁堡。他在位期间徒劳的抵御保加尔人和阿拉伯人的进攻。最终在浴室里被反叛者刺瞎双眼后被废黜。
皮纳尔接着说道:“而且在我出发前来大唐的时候,他的攻势已经被敝国的安纳托利亚军区司令利奥将军挡住了!”
利奥!
这个名字一下子就引起了杜睿的主意,问道:“可是叙利亚的利奥!”
皮纳尔的脸上带着自豪,说道:“是的!他确实有叙利亚的血统,而且年少时不过是个牧羊人,现在他已经成长为拜占庭优秀的将军!”
杜睿顿时心一颤,他可万万没想到历史发生了改变,一个新的对手居然提前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这个利奥在后世还有一个威名赫赫的称呼利奥三世。
利奥三世,叙利亚人,被后世的西方人评价为伟大的军事家、改革家。初为拜占廷将领,趁阿拉伯人围攻君主坦丁堡之际,夺取了政权。他不仅粉碎了阿拉伯人的围攻,而且将他们赶出了小亚细亚。推翻狄奥多西三世后,结束了自711年至717年拜占廷的无政府状态,登上皇帝宝座,并开创伊苏里亚王朝。
利奥三世原是有着叙利亚血统的小亚细亚牧民,家乡为马拉什,通阿拉伯语和希腊语。早年曾协助查士丁尼二世复位,向政府进献多头生畜,得到查士丁尼二世的赏识而获得官职,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官至安纳托利亚军区司令。
在历史上当查士丁尼二世被菲利皮科斯推翻,菲利皮科斯又被人刺杀之后,狄奥多西三世继位,利奥三世也趁机自立为王,但实际上仍未成为拜占廷的真正统治者,君士坦丁堡仍然在狄奥多西三世的统治下,因此利奥三世勾结阿拉伯势力,接受阿拉伯的条件,以争取其支持,联合出兵攻占君士坦丁堡。
利奥三世在阿拉伯人的配合下,率军进入君士坦丁堡,正式揭开伊苏里亚王朝的序幕。但利奥三世建国后,并没有履行对阿拉伯的承诺,阿拉伯因此率兵攻击君士坦丁堡,阿拉伯兵的陆军及海军分别取道小亚细亚及博斯普鲁斯海峡进攻。阿拉伯围城近一年后,利奥三世借用希腊火的威力,终于击败阿拉伯军队,暂时抑制阿拉伯的威胁。
利奥三世在位期间,重新编修了查士丁尼一世的法典,是为埃克洛加,当中涵盖了婚礼、遗嘱、奴隶及私有制等法律内容,同时在法典中强调君权的重要性,巩固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
在军事上,自从阿拉伯帝国横空出世之后,在这个具有无限扩张意识的政治宗教军事一体的政权攻击之下,曾经辉煌的拜占庭帝国就进入了噩梦的时代,亚洲领土几乎丧失殆尽,只剩下小亚细亚半岛上的一点残余。
因为利奥三世违背了当初的约定,阿拉伯哈里发一怒之下,派出了著名将领摩斯拉玛率领水陆两路二十万大军,一千八百艘战舰进逼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形势危急异常。
君士坦丁堡被围困了一年,但凭着君士坦丁堡独特优越的防务条件,加上利奥三世的沉着应战,再加上希腊火的应用,利奥三世先是将阿拉伯海军引入君士坦丁堡港内,用“希腊火”烧毁了大批阿拉伯战舰。阿拉伯军队由于在冬季严寒和瘟疫中大量减员,军心动摇,阿拉伯舰队部分水兵的叛变和保加利亚人出其不意的进攻更使形势转向有利于基督徒一方。
利奥三世于是突袭阿拉伯陆军,仅在亚德里亚堡之战就杀死阿拉伯军2万2千人。拜占庭海军又先后击溃了两支阿拉伯增援舰队,迫使阿拉伯军队撤退。此战阿拉伯人死亡15万人,战船几乎损失殆尽。
利奥三世在危急关头挽救了拜占庭帝国,极大的挫败了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势头。这一仗对东西方世界意义重大,它使利奥三世赢得了“拜占庭的救星”的殊荣,从而确立了伊苏里亚王朝的统治,同时使阿拉伯倭马亚王朝陷入恶性循环中。
利奥三世后来还乘胜反攻,逐渐把阿拉伯人赶出小亚细亚西部,到他得意的继承人君士坦丁五世时代,更是配合阿拔斯王朝灭掉了倭马亚王朝,并夺回了整个小亚细亚和叙利亚部分地区。
基层出身的利奥三世对帝国体制的弊端有着非常清醒的认识,而对于四面受敌的拜占庭帝国,加强军事力量显然是重中之重。
利奥三世巩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后,便开始将他多年苦苦思索的改革付为实践。他竭力整顿税收的征收,改善帝国的参政状况,加强和完善军区制,给予新兴军事贵族以土地和财产,给予士兵以安定的生活。但这一切都同当时拜占庭帝国的教会发生了抵触,变得寸步难行。
在基督教获得正统地位之后4个世纪,教会的势力以惊人的速度发展,以至到了畸形发展的地步,随着亚洲地区被阿拉伯人征服,这些地区的主教涌入帝国内地,很多修道士从被占领区涌入帝国内地,随之而起的修道院遍布各地,他们就像蛀虫爬伏在本就缩水的国土上。帝国需要的不是只会诵经的洋和尚,而是能打仗、能保家卫国的战士,这必然在教会与军人出身的利奥三世之间产生激烈的矛盾。
有一本教会的经书称:“人类分成两半,一半是僧侣,另一半是俗人。”
僧侣人数的实际数字虽然达不到人口的一半,但他们所占有的土地却几乎占了帝国的半壁江山。而且他们还拥有免税权和其他特权。与此同时,帝国无地少地的平民却越来越多。要增加帝国的税收和劳动力,要有大量富饶的土地分给新兴的军事贵族,就必须拿富得流油的教会开刀,无论利奥三世本人的宗教思想如何,这已成为他的必然选择。
另外,基督教会在宗教本身的硬伤也使它成为了被攻击的对象。早期的基督教强调精神信仰,禁止偶像崇拜。
但基督教随着它的发展也像许多其他宗教一样,逐渐走上了偶像崇拜的道路,圣像和圣人遗骨被修道院供奉起来,愚昧的群众认为对圣像的顶礼膜拜可以使自己趋利避害,而带给了修道院滚滚财源。而且对各圣徒的偶像崇拜有把基督教引向多神论的危险,这严重违背了基督教作为一神教的本质,基督教内部本身就有人对此十分不满。
为了重整军队,利奥三世下令广泛征用了教会的所有土地和其他财产。教会好不容易才把这些财富敛到自己怀里,怎能说给人就给人呢?
西方人惯有的抗争精神在那些修道士身上得到了充分地体现,“归还财产,还俺们土地”之声此起彼伏。
和中国的寺院有所不同,教会在当时不仅是精神世界的统领者,而且也统治着社会的经济。修道院利用各种特权,利用免税权,大量占有土地,剥削依附于土地的居民。国家实力被这些僧侣掏之一空,他们其实比俗人还要俗。
利奥三世正利用了这些硬伤,发起了向教会夺权的轰轰烈烈的“捣毁圣像运动”。
利奥三世先是发布了第一道反对圣像崇拜的诏令,将供奉圣像视同偶像崇拜。这是向全国教会的第一道宣战书。随后,在全国发起了破坏圣像的运动。
修道士们一听就恼火了,没了圣像,俺们怎么收香火钱?
接着,由于教会违抗诏令,修道院的大批土地被没收,余下的土地也必须课税,修道院的数量被大为减少,大批修道士被还俗成为社会劳动者。修道院在教育方面的特权也被取消。利奥三世开了个头,他儿子君士坦丁五世在位期间采取的行动更为激烈,使这场运动达到高峰。
利奥三世得到了大部分军事贵族和宫廷贵族的支持,因为他们是这场运动的最大受益者,从中分到了大量的土地财产,部分开明僧侣和保罗派信徒也站到了这一边,一些主教也跑来给皇帝唱赞歌,因为修道士不听他的话,这次可以趁机统治他们。城市手工业者们也起来欢呼,他们对修道士的骄横早就不满了。
而多数教会高级领导者则是反对力量的代表。在地理分布上,小亚细亚的军区和多数民众都支持这场运动,而包括首都君士坦丁堡在内的帝国欧洲各省,特别是希腊地区的多数民众则反对这场运动,甚至部分地区爆发了持续时间不长的武装反抗。
但利奥三世推行改革的决心不会因为任何反抗而削弱,他果断镇压了武装反抗。利奥三世突然废黜了君士坦丁总主教泽门的职务。
罗马教皇格列高利三世也坐不住了,他宣布开除利奥三世和所有圣像破坏者的教籍,站出来反对利奥三世的命令。修道士们更是站起来威权,开始煽动那些容易激动的居民,妇女是他们的主要宣传对象。居民们对修道士报有同情心,帝国各省及君士坦丁堡的大多数居民开始纷纷响应他们的号召。
在希腊及爱琴海上各岛还爆发了大规模的起义,反对皇帝的政策,宗教的力量真是太可怕了。幸好,拉奥三世乃铁腕人物,轻易地镇压了反叛者。
罗马教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