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3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神色,嘴角也努力挤出了一丝笑意。

晋阳公主连忙将李承乾的手握在双手之中,这只曾经她认为世界上最有力量,最为温暖的手,早已枯瘦无比,这让晋阳公主忍不住又是一阵心酸。

“皇兄!你醒了,可吓死兕子了!”晋阳公主想要给李承乾一个笑脸,可是嘴角都还没等翘起来,眼泪就流的更凶了。

李承乾笑着,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女儿一样,虚弱的说道:“看你,都做了母亲的人了,怎的还这么爱哭,难怪父皇和母后当初都说,兕子是将这天下的多愁善感都占全了!”

晋阳公主强忍着泪水,她知道李承乾不想看着她哭,勉强让自己笑着道:“皇兄!兕子盼着皇兄快快好起来,眼看就是盛夏了,兕子还要让皇兄为兕子捕蝉呢!”

李承乾笑着点了点头,道:“好!等皇兄的病好了,就陪兕子去捕蝉。”

一旁的汝南公主小声提醒着:“皇兄!还是歇歇吧!话说多了伤神,你现在的身子要静养才是!”

汝南公主知道李承乾怕是时日无多了,其实如果不是她这些日子的悉心照料,李承乾怕是早就去宗庙报道了,能活到今天,汝南公主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李承乾闻言,摇了摇头道:“欣儿!涑儿!兕子!你们谁都不用安慰朕了,朕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怕是真的要去见父皇,母后了!”

汝南公主强忍着眼泪,道:“皇兄万万不可如此说,皇兄是真龙天子,自有万神护佑,一定能逢凶化吉的!”

李承乾一笑,道:“欣儿!你知道朕是最不信那些的,什么长生不老,当初父皇要不是信了那道士的话,怎么会走的那么早,朕如今也看清了,这人终究是难脱一死的,只是朕还有事放心不下!”

这时,安康公主急道:“皇兄!登州那边传来消息,睿郎已经在登州上岸,不日就能到长安了!”

李承乾闻言,顿时浑浊的目光一下子亮了起来,看着安康公主道:“涑儿!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汝南公主点点头,道:“皇兄!涑儿说的是真的,睿郎真的就要到长安了!”

李承乾闻言,心中不禁大为惊喜,精神也好了些许,道:“好!好!这就好!这就好!大唐有救了,大唐有救了!”

武京娘在背后的小动作,李承乾如何会不知道,只不过故念着夫妻之情,李承乾实在是不忍心对武京娘动手,只能将这件事留给杜睿去解决。

如果他死了,杜睿却还没到长安的话,到时候主少国疑,可就没有人能制得住武京娘了,汉朝吕后的故事就要在大唐上演,这是李承乾最为放心不下的事情。

李承乾熟读史书,对汉朝发生过的事情,自然知之甚深,吕后虽然为汉朝削弱诸侯势力奠定了基础,可是她给汉朝的危害,也是巨大的。

因为没有哪个男人愿意被一个女人骑在脖子上,历史上的武则天够强势了吧,还不是一样在权势滔天之际,立刻就有人跳出来反抗,而且这个反抗的人,还是当初帮助她登上皇后位置的李世绩的长孙李敬业。

尤其是唐初四杰之一的骆宾王炮制的那篇讨武瞾檄,将武则天放在被告席上,从头到脚,臭骂一通,名扬天下。

“那个非法把持朝政的武氏,不是一个温和善良之辈,而且出身卑下。当初是太宗皇帝的姬妾,曾因更衣的机会而得以奉侍左右。到后来,不顾伦常与太子关系暧昧。隐瞒先帝曾对她的宠幸,谋求取得在宫中专宠的地位。

选入宫里的妃嫔美女都遭到她的嫉妒,一个都不放过;她偏偏善于卖弄风情,象狐狸精那样迷住了皇上。终于穿着华丽的礼服,登上皇后的宝座,把君王推到乱。伦的丑恶境地。加上一幅毒蛇般的心肠,凶残成性,亲近奸佞,残害忠良,杀戮兄姊,谋杀君王,毒死母亲。这种人为天神凡人所痛恨,为天地所不容。她还包藏祸心,图谋夺取帝位。皇上的爱子,被幽禁在冷宫里;而她的亲属党羽,却委派以重要的职位。呜呼!霍光这样忠贞的重臣,再也不见出现;刘章那样强悍的宗室也已消亡了。“燕啄皇孙”歌谣的出现,人们知道汉朝的皇统将要穷尽;孽龙的口水流淌在帝王的宫庭里,标志着夏后氏王朝快要衰亡。

我徐。敬。业是大唐的大老元臣,是王公贵族的长子,奉行的是先帝留下的训示,承受着本朝的优厚恩典。宋微子为故国的覆灭而悲哀,确实是有他的原因的;桓谭为失去爵禄而流泪,难道是毫无道理的吗!因此我愤然而起来干一番事业,目的是为了安定大唐的江山。依随着天下的失望情绪,顺应着举国推仰的心愿,于是高举正义之旗,发誓要消除害人的妖物。南至偏远的百越,北到中原的三河,铁骑成群,战车相连。海陵的粟米多得发酵变红,仓库里的储存真是无穷无尽;大江之滨旌旗飘扬,光复大唐的伟大功业还会是遥远的吗!战马在北风中嘶鸣,宝剑之气直冲向天上的星斗。战士的怒吼使得山岳崩塌,云天变色。拿这来对付敌人,有什么敌人不能打垮;拿这来攻击城市,有什么城市不能占领!

诸位或者是世代蒙受国家的封爵,或者是皇室的姻亲,或者是负有重任的将军,或者是接受先帝遗命的大臣。先帝的话音好像还在耳边,你们的忠诚怎能忘却?先帝的坟土尚未干透,我们的幼主却不知被贬到哪里去了!如果能转变当前的祸难成为福祉,好好地送走死去的旧主和服事当今的皇上,共同建立匡救王室的功勋,不至于废弃先皇的遗命,那么各种封爵赏赐,一定如同泰山黄河那般牢固长久。如果留恋目前的既得利益,在关键时刻犹疑不决,看不清事先的征兆,就一定会招致严厉的惩罚。

请看明白今天的世界,到底是哪家的天下。这道檄文颁布到各州郡,让大家都知晓。”

当然李敬业骂的虽然痛快,可是最后他失败了,但是这依然没有阻止天下人,将武则天扳倒的雄心。

为首的就是太宗之子越王李贞,当时武则天成为实际的女皇,权势滔天,大肆为武氏家族加官进爵,并屠杀李氏皇族,这迫使李氏皇族甚疑武则天将要取代李唐江山并称皇帝。

唐高宗去世,太子李显继位,就是唐中宗,命其伯父李贞为太子太傅。

光宅元年后,武则天临朝称制,不久废唐中宗。立幼子豫王李旦为皇帝,即唐睿宗。但实际大权掌握在武则天皇太后和武氏外戚手中。

因为李氏皇族尽忠尽孝于先皇列祖列宗,所以准备一起反抗武则天可能将夺取李氏皇族社稷。这些李氏皇族主要有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鲁王李灵夔、李元嘉的儿子黄国公李撰、李元轨的儿子江都王李绪、李灵夔的儿子范阳王李蔼、虢王李凤的儿子东莞郡公李融,和包括越王李贞、李贞之长子琅玡王李冲等人。

武则天在完成修建明堂后,召集宗室聚集于东都洛阳,在洛水举行祭神仪式。李贞等人预防武氏皇太后可能先将他们诛灭干净,于是开始积极行动反抗武则天。

首先,黄国公李撰伪造唐睿宗李旦给李冲下的诏书,说:“皇帝已经被软禁,要宗室一起来勤王”。

李冲也假造唐睿宗李旦给他的诏书,说:“皇太后要取代李氏江山,建立武氏王朝。”

然而,在诸王约定共同起兵的时间之前,688年9月16日,李冲在他作刺史的博州提前起兵反抗,他通知越王李贞、纪王李慎、韩王李元嘉、霍王李元轨和鲁王李灵夔等人,让李唐宗族同时起兵反抗武则天。但只有李贞起兵,其他诸王都没有准备充分,而迟疑不决。李贞通知他姑母常乐公主和姑父寿州刺史赵瑰,常乐公主表示支持李贞。不过李贞以为只有他和他的属下裴守德一心,就把他的女儿良乡县主嫁给裴守德。

不久李贞很快占有上蔡,同时李冲兵败被杀。李贞听说李冲兵败,惶遽不安,想向皇太后武氏饶恕。可是这时李贞的属下傅延庆带来两千位应征士兵,李贞改变主意,向部下官兵宣称:“李冲已破魏、相数州”。

并且李贞令道士及和尚转读诸经以祈福,家僮、战士都带护身符以避免兵戈之伤。

武则天命左豹韬卫大将军麹崇裕为中军大总管,夏官尚书岑长倩为后军大总管,凤阁侍郎张光辅为主帅,率十万大军讨伐李贞,并且制削李贞及李冲父子之属籍,改姓虺氏。

左豹韬卫大将军麹崇裕领兵与李贞军队相遇。李贞派他幼子李规和他属下裴守德抵挡。李规和裴守德拒战兵溃,并逃回豫州首府汝阳城躲藏。

李贞躲避,欲闭门自守,在麹崇裕率众兵迫迫逼近下已经开始攻城,裴守德只好到处寻找李贞,欲杀之自保。

最后李贞的侍卫对越王贞说:“大王是金枝玉叶岂能受刀剑之伤。”

不久李贞退回官邸,饮毒自尽。李规不得已亦缢其母,然后自缢;良乡县主、裴守德也自缢身亡。麹崇裕斩李贞、李规父子及裴守德之首,传首东都,枭于阙下。

虽然李敬业和李贞等人都先后失败了,可是对武则天的反抗,却从未停止过,是武则天当真无道,残害百姓,祸乱江山,其实无论是吕后,还是武则天,她们的才华,能力,都不弱于任何一个男人,人们之所以反对她们,只是单纯的因为她们是女人的关系。

李承乾当然不会知道历史上还曾经有过一个武则天,他知道的是,一旦武京娘的野心得不到约束的话,那么这个天下必将大乱,到时候烽烟四起,动摇的是大唐江山社稷的根基,连累的黎民百姓遭受战火涂炭。

得到了杜睿即将回来的消息,李承乾整个人都轻松了起来,病魔似乎也奈何不了他了,看着三位皇妹,笑道:“你们都放宽心,承明归来之前,朕是绝对不会走的!朕还要等他回来,当面向他说一句抱歉的话!”

汝南公主等人闻言,都是一惊,李承乾身为大唐皇帝,居然要向一个臣子道歉,这绝对是闻所未闻的。

她们的父皇太宗皇帝虽然也虚心纳谏,承认自己的错误,过失,但是要他道歉,那是绝无可能的,但是李承乾却要向杜睿道歉。

三女之中最了解李承乾的还是他的胞妹晋阳公主,她知道李承乾向杜睿道歉,不是以一个皇帝的身份向他的臣子道歉,而是以一个朋友的身份,一个年纪稍长的兄长的身份。

#¥#¥#¥#¥#¥#¥#¥#¥#¥#¥#

立政殿内,天草四郎已经到了,当他走进来的时候,分明可以看出武京娘的慌乱,这让他的心里对武京娘稍稍有些鄙视。

无论如何,武京娘都是大唐的皇后,杜睿就是再怎么厉害,立下了再多的功劳,都是大唐的臣子,两人君臣的名分是无论如何都改变不了的。

可是一得到杜睿即将回返长安的消息,武京娘就慌乱成了这个样子,和历史上的武则天相比,她果然还是差远了。

“田迎!”武京娘看见天草四郎,心中就是一阵烦躁,皱着眉,寒着脸道,“你究竟是怎么办事的?当初你信誓旦旦的对本宫保证,绝对会将杜睿留在澳洲道,结果呢?他现在已经回来了,而且不日就要到长安!你说,现在该怎么办?”

武京娘一股脑的将所有的责任全都推到了天草四郎的身上,却忘记了,当初天草四郎要密谋杀害杜睿的时候,她可是曾经阻止过的。

天草四郎也不想和武京娘分辨,这个时候可不是推卸责任的时候,杜睿眼看着就要到长安,他们必须先解决了共同的敌人。

“皇后娘娘!此事皆是臣办事不利,不过皇后娘娘,现在不是说这些的时候,杜睿只要一到长安,娘娘的大事可就休矣!”

天草四郎劝解道,此刻最要紧的就是让武京娘冷静下来,她要是都慌了的话,那才真的是万事休矣了。

“娘娘休要慌张,那杜睿再怎么样也是臣子,您是大唐的皇后,这君臣的名分是到了什么时候,都变不了的,他杜睿就是再厉害,也不能将您怎样,皇后娘娘,您现在最要紧的就是不要乱了方寸!”

武京娘闻言,非但没有感到宽慰,反而脸色是越来越冷,如果当初不是天草四郎当初勾起了她对权利的**,或许她根本就不会像现在这样患得患失,可是现在,她的心中既然已经生出了要坐上那个位子的野心,再让她将心中的这团火熄灭,那可就难了。

武京娘现在就好像是一个疯狂的赌徒一样,显然有人要抢了她的筹码,她此刻和人拼命的心思都有了。

杜睿来长安,很明显就是要来争她的权,这个是武京娘绝对不能容忍的。

“你说说吧!现在该怎么办?本宫可不想坐以待毙!”武京娘此刻也冷静了下来,语气冰冷的问道。

天草四郎观察着武京娘的脸色,他看得出,武京娘这一次是决定要孤注一掷了,这样最好,只有这样他才有把握说动武京娘,让武京娘去做那件大事。

现在看起来,这个时机是对了!

“皇后娘娘,其实要解此危局,倒也不是没有办法!?”

武京娘闻言,就好像一个溺水的人突然抓住了救命稻草一般,忙出言相询:“田卿家!有何妙计,快说!快说!”

天草四郎故意沉思了一番道:“皇后娘娘!如今的局势,如果杜睿归来,见着圣上的话,到时候受了托孤重任,娘娘何以自处?”

武京娘闻言,登时面色再度变得有些冷了,道:“田迎!你是不是又要鼓动本宫去做那犯上之举,你若是敢言,本宫现在就先取了你的性命!”

天草四郎见状,忙道:“娘娘误会微臣了,微臣当日也是为娘娘着想,口不择言,才说出了那大逆之言,回去之后,微臣也是悔恨不已,如今如何还敢再在娘娘面前献此计!”

武京娘闻言,面色稍稍有些缓和,道:“你且试言之!”

天草四郎忙道:“娘娘!如今拱卫长安的禁军,娘娘已掌控其中四部,依微臣之见,非常局势,当行非常之事,杜睿既然要来与娘娘争权,不妨在长安,将其诛杀!”

武京娘一愣,道:“这不成,杜睿乃是大唐功臣,且在军界之中,威望颇重,那些兵卒如何肯去杀他!”

天草四郎道:“这就要看娘娘的了,只要娘娘能够盗出兵符,到时候以圣上的名义,定杜睿一个谋逆大罪,那些禁军都是受皇家俸禄的,臣就不信,他们会跟着杜睿一个反贼,与皇家为敌!”

武京娘闻言,思虑了片刻,不禁也有些心动了,只不过~~~~~~~

“到时候圣上该如何安置?”

天草四郎闻言,心中不禁一阵腹诽,李承乾的命都只剩下那么一点点了,到时候一场兵谏下来,连惊吓,带恼怒,说不得就一命呜呼了,还有什么以后。

不过此刻,天草四郎最要紧的就是先将武京娘安抚住,忙道:“到时候太子殿下登基,娘娘临朝称制,圣上自然是尊为太上皇,没了国事烦心,说不定到时候圣上的龙体就会康复如初!”

武京娘当然不会相信这样的鬼话,李承乾的身体,她还能不清楚,不然的话,她也不会如此忧心了。

只不过想要盗取兵符,那是痴心妄想,兵符一直都在李承乾的身上,随身带着,想要取来,只有软禁了李承乾,将其制住才行。

可是武京娘又如何忍心!

说到底,她和历史上的武则天相比,还是太心软了,武则天能为了皇后的位子,亲手掐死自己的女儿,栽赃给王皇后,能够为了一张皇位,杀了自己的亲生儿子,能够为了稳固武周江山,任用酷吏,大开杀戒,可是这些事,武京娘都做不出来,只是因为,她和历史上的武则天相比,不够心狠手辣。

天草四郎见武京娘犹豫,连忙又道:“娘娘!成大事者不拘小节啊!”

武京娘闻言,顿时心一狠,道:“好!这件事本宫自会料理,你去通知武三思和武懿宗,一旦杜睿到了长安,便行大事!”

天草四郎闻言,心中顿时一阵狂喜,只要武京娘肯配合,这件事他就有大半成功的把握,到时候杜睿一死,他先帮着武京娘拥李弘登基,之后再鼓动武京娘称帝,然后可就是他大展拳脚的好时机了,到时候华夏大地之上四处烽烟,他就有机会改朝换代,将这个华夏的锦绣江山,变成他们大和族的了。

这可是倭人幻想了几千年的目标了,如今就要在他的手上实现,天草四郎岂能不激动万分。

“娘娘放心,微臣这就去办!”

天草四郎走了,武京娘又陷入了沉思之中,她没想到就在此时,立政殿的门外,闪过了一个人影,接着便朝麟德殿快步走去。

第七篇 永徽 第二章

平坦的官道上,一队军马疾驰而过,引得两旁边行人纷纷侧目,队伍之中,一面大旗迎风飘扬,更是让人们微微有些惊诧。

“刘兄!看清楚了吗?”一个中年人对旁边的同伴问道。

刘兄点了点头,好半天才说话:“没错!没粗!上面写着的宋国公杜!真的是宋国公回来了!”

说着,那刘兄的脸上洋溢出了难以自抑的激动,身子都微微颤抖了起来。

这时,越来越多的人聚拢了过来,看着远去的队伍,突然也不知道是谁,发出了一声欢呼,紧跟着欢呼声就在这郊外响了起来,越传越远。

“真的是宋国公,真的是宋国公!天可怜见,大唐有救了,黎民百姓有救了!”有的人激动的眼泪都流了下来,看着远去的队伍,突然跪倒在地,不住的磕头。

“宋国公不是去了澳洲道,征剿叛军吗?怎的会来了这里!该不会是那家的少爷,公子闲的无聊,装扮成宋国公了吧!?”也有人提出了质疑。

“你懂什么?”那人的话,立刻就招来了反驳之声,“宋国公天人一般的人物,区区叛军能奈何了他,想来是澳洲道事了,宋国公知道了圣上染病,这才急匆匆的赶回来,看样子应该是在登州上岸的!”

“就是!宋国公其实那些膏腴子弟能随便扮的,你没看见护卫宋国公的都是谁,那可是咱大唐的精锐飞虎军!跟着宋国公出生入死几十年的!”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长安有宋国公坐镇,看那些个宵小之辈,还能乱了咱大唐的根基!”

国人是关心国家的,尤其是身处在一个盛世的百姓们,对国家的认可尤为强烈,长安发生的事情,天下尽人皆知,李承乾缠绵病榻将近一年的时间了,朝中早就被人折腾的乌烟瘴气。

武氏权重,那武三思,武懿宗,甚至连不过十多岁的武承嗣,武攸绪都身居高位,正直之士尽退,满朝皆是些趋炎附势的小人,就连英国公李世绩都不得不称病不出。

眼看着大唐江山就要落于一般小人的掌控之中,百姓们也是心急如焚,期盼着能有一个救世主,降临,扫清奸邪,还大唐一片朗朗乾坤。

现在好了,杜睿回来了!

杜睿回来的消息很快就传扬开来,百姓们自然是欢欣鼓舞,可是那些新晋凭借着溜须拍马,提升上的地方官员则是忧心忡忡。

杜睿虽然久不在朝,可是其声威却没有丝毫被减弱,那可是个真真正正的杀神啊!

“舅舅!已经到了司州地界了,用不了五天就能到达长安!”薛讷归来之后,也隐隐有些兴奋,他感觉到了,这次去长安,肯定是要有大事发生,年轻人都喜欢出风头,薛讷自然也是一样。

杜睿点了点头,面色比之前些天,也稍稍缓和了些,道:“不可松懈,传令下去,让将士们不避劳苦,尽快赶到长安,便是大功一件!”

薛讷点了点头,接着有些疑惑道:“舅舅!您既然知道有人要对您不利,为何还要这般大张旗鼓的,那岂不是暴露了我们的行踪!”

杜睿笑道:“我就是要让那些宵小之辈,知道我杜睿回来了!”

杜睿这么做,而不是轻装践行,自然有他的道理,他就是要让那些人心惊胆颤,让那些人提前路出马脚,然后好将那些人一网打尽。

薛讷看着杜睿凛然不惧的模样,不禁一阵心驰神往,喃喃自语道:“大丈夫,生当如是!”

#¥#¥#¥#¥#¥#¥#¥#¥#¥#¥#¥#¥#

杜睿这边朝着长安挺进,而皇宫之中一个人也在因为不凑巧听到的一件大事,而心惊不已。

武媚娘原本是打算要去看看自家妹妹的,结果刚到立政殿门口,就看见一众宫娥太监都站的远远的,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的装扮成了泥塑。

武媚娘心中疑惑,便要进去,可刚到门口,就听到了武京娘和天草四郎所密谋的大事,顿时一阵胆战心惊,她没想到自己的妹妹居然当真有这么大的胆量,急匆匆的就要去麟德殿,可是走到半路,武媚娘又犹豫了。

武京娘纵然有千般的过错,万般不对,可终归是她的妹妹,两人自幼就在一起,相互扶持,经历了那么多的困苦,才有今天,一旦她将这些事情告诉李承乾,武京娘纵然能保住一条性命,这一生可就全完了。

犹豫再三,武媚娘最终还是转身走了回去,她要去劝说武京娘,让她悬崖勒马,不要一错再错了。

立政殿内,武京娘此刻依然还在犹豫,她有野心不假,可是同样的,她更不想让李承乾在这件事当中受到伤害。

突然听到武媚娘来访,让武京娘也是一阵惊讶,武媚娘跟随汝南公主等人来此,也有大半年的时间了,可是却很少来她的立政殿,今日怎的来了!?

“快快有请!”

毕竟是自家的亲姐姐,两人年少之时又最好,如今武京娘因为杜睿即将归来的事情,心烦意乱,这个时候能有亲人陪在身边,她也能稍稍宽慰些。

不多时,武媚娘走了进来,武京娘正要上前,却见武媚娘的脸色不郁,心中也是一动,连忙对着身旁的宫娥,太监使了个眼色,众人纷纷下去了。

武京娘拉着武媚娘的手,笑道:“姐姐今日怎的有闲暇,来看妹妹了!”

武媚娘看着武京娘,她是个聪敏,且心细如发的女子,不难看出武京娘是在强装着镇静,事到如今,她也不想什么旁敲侧击的法子,直接冷声道:“今日若是再不来的话,只怕是我们姐妹就只有在黄泉相见了!”

武京娘一惊,勉强笑着说道:“姐姐今日是怎的了?怎生说这等奇怪的言语!”

武媚娘见武京娘还在装糊涂,心中也是一声叹息,道:“京娘!方才你与田迎在殿内,所言,姐姐都听到了!”

武京娘闻言,一张俏脸顿时被吓得惨白,看着武媚娘,突然她的心中居然闪过了杀人灭口的念头,这个念头让她都不寒而栗,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她居然变得如此心狠了。

武媚娘接着道:“你放心,这件事我还没有向圣上禀报,我来这里,是想要劝你悬崖勒马,尽早回头,京娘!事到如今,难道你还要执迷不悟吗?你这段时间所做的一切,圣上都一清二楚,圣上之所以不处置你,是因为还顾念着夫妻之情,你可千万不要一时利欲熏心,被人利用了!女人这一辈子求的是什么?还不就是相夫教子吗?你为何要走到今天这一步!”

武媚娘如果知道历史上她所做的一切,恐怕就不会说出这么一番话了,不过现在而言,她确实就是这个想法,她生活的中心就是杜睿和她的一双儿女。

武京娘看着武媚娘,特别是听到“相夫教子”这个词,她的心中不可能没有触动,只是这番话更加触动了她内心的另一面。

相夫教子!

这或许是如今每一个女人都秉承着的礼仪纲常,可是武京娘却不甘心,她不甘心一辈子都要躲在男人的羽翼之下,做一辈子的贵妇。

武京娘自问才能不弱于任何一个男子,既然男人可以掌天下权柄,为何她就不行。

“姐姐有些偏颇了,妹妹记得,当初姐姐还曾对妹妹说过,巾帼不让须眉的!为何今日姐姐便没了那般志向!?”

武媚娘摇头道:“京娘!可是这个世界,终究是男人的世界,没有哪个男人会甘心让一个女人站在他们头上的,巾帼不让须眉,不过是说说罢了!”

武京娘闻言,心中不服道:“那孝烈将军呢?姐姐难道以为连孝烈将军都比不上男子?”

武京娘所说的孝烈将军,就是后世众多影视之中被大书特书的花木兰,北魏宋州虞城人,华夏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花木兰的事迹流传广远,忠孝节义,以替父从军击败入侵异族而闻名天下,太宗皇帝即位之后,还曾追封其为“孝烈将军”。

花木兰是中国古代四大巾帼英雄之一,她是中国南北朝时期一个传说色彩极浓的巾帼英雄,她的故事也是一支悲壮的英雄史诗,她所生活的年代,时值北朝太武皇帝时期。

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但是花木兰的父亲年事已高又体弱多病,无法上战场,家里中弟弟年龄尚幼,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十二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子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而木兰既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这就比一般从军的人更加艰难。

可喜的是花木兰最终还是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二年后凯旋回家,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赦免其欺君之罪,同时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然而,花木兰因家有老父需要照顾拒绝了,请求皇帝能让自己返乡,去补偿和孝敬父母。

千百年来,花木兰一直是受中国人尊敬的一位女性,因为她又勇敢又纯朴。《木兰诗》更是被列入中学课本,被千千万万的人世代诵颂。花木兰的事迹和形象更是在后世几度被搬上舞台,长演不衰,她的精神激励着成千上万的中华儿女保卫国家,可歌可泣。

武媚娘闻言,摇了摇头道:“可是孝烈将军的结局呢?她就算是在疆场上如何能耐,可抵抗得了皇权?一道圣旨,孝烈将军要么入宫为妃,要么就是抗旨不尊,而唯一能抗拒的手段就是自杀!”

武京娘闻言尚自不肯信服,接着又道:“那前朝的冼夫人又如何?”

冼夫人,又称冼太夫人、冼太、岭南圣母,出生在高凉地区,死于公元602年,享年八十。她的一生,顺应人民的要求和愿望,致力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她和她的子孙们相继为岭南地区持续百年的相对稳定,促进广东南部地区社会和经济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是爱国主义典范。

冼夫人,生于梁死于隋,身历三朝,至今十五个世纪,她的英雄形象依然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中,被陈、隋皇朝敕封为“石龙郡太夫人”、“宋康郡夫人”、“谯国夫人”,死后谥封为“诚敬夫人”。

后来,又被明太祖和清朝同治皇帝分别谥封为“高凉郡太夫人”、“慈佑太夫人”。新中国成立后,被总理誉为“中国巾帼英雄第一人”。

冼夫人的一生是伟大的一生,她以崇高的品德和坚强的毅力,顺历史潮流而动,创造了辉煌的业绩,永远为人民所崇敬、所歌颂。

史书上记载,“越人之俗,好相攻击”。冼夫人在婚前,已“在父母家,抚循部众”,“劝亲族为善”,主张各部族和睦相处,不要动辄兵戎相见,“互相攻击”,多构仇怨。特别是规劝其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