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唐极品闲人(刺刀)-第2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偏北,面向西。将冠者出房,面向南。

正宾向将冠者行揖礼。将冠者出房立于席右,面向席。赞者取栉掠,置于席左,兴,立于将冠者之左。正宾揖将冠者,即席跪。赞者即席,如正宾向跪,进为之栉,合紒,施掠。宾下阶,主人也下阶,宾盥洗,主人揖宾,登阶复位。执事者以冠巾盘进,宾下一级台阶,接过冠笄,执之,正容,到将冠者前,向将冠者祝曰:“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以介毕福。”

然后跪,为冠者戴上冠。赞者以巾跪进,宾接过,加之,兴,复位,揖冠者。冠者到东房中,脱去四衫,换上深衣,加大带,纳履,出房,正容,南向,立良久。

宾揖冠者。冠者即席,跪。执事者以帽子盘进,宾下两台阶接过,执帽到冠者前,祝之曰:“吉月令辰,乃申尔服,谨尔威仪,淑顺尔德,眉寿永年,享受胡福。”跪下,加之,兴,复位,揖冠者。冠者到东房中,脱去深衣,换上皂衫革带,系鞋,出房站立。

惟执事者以幞头盘进,宾降三级台阶接受,祝辞曰:“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赞者为冠者取下帽,宾加幞头。执事者接过帽,撤栉,入于房。

摈者在堂中间偏西处设醮席,面向南。赞者酌酒于东房中,出房,立于冠者之左。宾揖冠者,冠者就席右,面向南。正宾取酒到席前面向北念祝辞曰:“旨酒既清,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冠者向正宾再拜,直身,面向南,接酒盏。宾复位,面向东答拜。冠者在,跪祭酒,直身,就席末,跪,饮酒,兴,把盏递给赞者,面向南,再拜。宾向东,答拜。冠者拜赞者。赞者在宾左稍后处,面向东答拜。

宾从西阶下阶,面向东。主人从阼阶下阶,面向西。冠者从西阶下阶,立偏东处,面向南。宾字冠者,致辞曰:“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

冠者对曰:“某虽不敏,敢不夙夜祗来。”宾也可以另外作祝辞。

而后宾请求告退。主人邀请礼宾,宾答应,至更衣处等候。

主人立于祠堂香桌之前,告辞曰:“今日冠毕,敢见。”冠者进立于两阶间,再拜。

最后就是饮酒祝贺,再分赠礼品,杜学文这个好礼的冠者四面叩头,拜见长辈。

等到杜睿一字不差的将冠礼的全部过程全都说完,杜学文这个好礼之人的脸色都变了,原本只是听闻冠礼,觉得那场面很是排场,便想着等到自己行冠礼的时候,也依样照搬,哪里想到居然如此繁琐。

杜学武好笑的看着杜学文,道:“大兄!若要依着父亲所言,这般行冠礼,小弟也正好见识一下,到时候,愿为大兄做执事!”

杜学文的脸,此时苦的都能滴出水来,连连摆手道:“四郎!你就不要再取消大兄了!”

杜睿看着也笑道:“怎的?学文,可是还要知礼!?”

杜学文连忙装出一副正色,道:“爹爹平日里不是教导孩儿凡事不可过于拘泥,要随性而为吗?孩儿看就不用那般麻烦了,爹爹给孩儿取字,孩儿换过了衣冠之后,就算成礼了!”

何止是杜学文受不了那么多的繁文缛节,杜睿首先就受不了,他虽然觉得那些华夏文明总结出来的礼法需要传承,但是用在自己的身上,那可就敬谢不敏了,文化是要继承,是要发扬,可是倒也不差他们一家。

杜睿咳嗽了一声,道:“吉月令日,始加元服,弃尔幼志,顺尔成德,寿考维祺,以介毕福。”

杜学文连忙屈膝跪倒在地,对着杜睿三拜。

杜睿接着道:“吉月令辰,乃申尔服,谨尔威仪,淑顺尔德,眉寿永年,享受胡福。以岁之正,以月之令,咸加尔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黄耇无疆,受天之庆。”

听到杜睿要给杜学文行冠礼,早就去准备了的冯照,捧着成。人礼服上前,交给了杜学文,杜学文再三拜,然后退入内室更衣。

等到出来的时候,身上已经换好了成年人的衣冠,杜睿再道:“旨酒既清,嘉荐令芳,拜受祭之,以定尔祥,承天之休,寿考不忘。”

冯照递上酒杯,杜学文对着杜睿又是三拜,而后将酒一饮而尽。

杜睿看着,强忍着笑,又道:“礼仪既备,令月吉日,昭告尔字,爰字孔嘉,髦士攸宜,宜之于嘏,永受保之,取字鹏举!”

杜学文,杜鹏举在对着杜睿三拜,道:“孩儿谨受教,谢爹爹赐字!”

随着杜学文这不伦不类的拜谢,冠礼在转瞬之间,便结束了,从今以后,杜学文就是在杜睿这个做父亲的眼中,也变成成年人了。

杜睿看着一身正装的杜学文,不禁也是欣慰,当初的小小孩童,如今已然成年,对一个父亲来说,还有什么是比看着自己的孩子长大,更有成就感的呢!?

“鹏举!如今你已加冠,为父就不耽搁你的时间了,去吧!去奔你的前程去吧!不过有一句话,你要记牢,从今以后,你只能靠你自己,为父只会看着你,看着你成才,不混出个名堂来,为父便不在见你!”

杜学文并没有觉得杜睿此言不合情理,他反倒觉得作为杜睿的儿子,他理应享受这样的待遇,对着杜睿又是三拜:“爹爹!孩儿今日便去长安,孩儿会时刻牢记,孩儿是您的儿子,绝不会给您丢脸!父亲保重!孩儿去了!”

杜学文起身对着杜睿一躬身,而后又对杜学武道:“四郎!爹爹处,便劳你多多尽孝了!等到大兄功成之日,咱们兄弟再续手足之情!”

杜学武闻言,也正色道:“大兄保重!”

杜学文离开了,冯照一直将杜学文送出了大门口,这才回来,对着杜睿有些埋怨道:“老爷!大少爷不过十六岁,您这样,是不是有些苛责了!”

冯照是看着杜学文长大的,对杜学文的感情就好像自己的子侄辈一般,杜睿如今将杜学文“逐出”了家门,在冯照看来实在是有些不近人情。

杜睿笑道:“冯教师!当年我第一次出征的时候,不过才十岁啊!”

冯照一撇嘴,心道:难道天下人都和你一样不成!

杜睿显然猜到了冯照心中所想,笑道:“冯教师只管放心就是了,学文这孩子,有傲气,有骨气,这一点像我,他总会凭借自家的本事,闯出一番名堂来的!”

正说着,突然外面闯进来一人,见着杜睿便道:“老爷!澳洲道那边出事了!”

第七篇 永徽 第十二章 澳洲道

澳洲道出事了!

杜睿闻言,顿时一惊,要是放在前些年,澳洲道出事,他根本就不会放在心上,毕竟那个时候,大唐虽然已经在澳洲道上拥有了驻军,可毕竟距离开发澳洲还差的很远。可是现在不一样了,随着这些年,大唐彻底将整个南洋诸岛都纳入了统治范围,大唐对澳洲的开发已然开始。

此时的澳洲道对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提起他的,单单是澳洲道丰富的资源,以及大片的耕地,就让大唐难以割舍。

大唐本土虽然经历了杜睿变法,民间对耕地的矛盾小了很多,但是想要消除贫富差距却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那些富人虽然不敢明目张胆的兼并土地,但是私下里一些小手段还是层出不穷,澳洲道存在的意义,首先就是解决大唐的耕地危机。

澳洲道要是乱了,对杜睿的大计可是影响颇大。

“到底发生了何事?”杜睿脸色陡然变冷,言道,“澳洲道因何而乱!?”

来人忙道:“启禀老爷!都是~~~~~~~都是~~~~~~~~”

杜睿见来人言语失措,登时怒道:“有何话便说,支支吾吾的作甚!?”

杜睿虽然无官一身轻,但是多年以来,积威甚重,来人被吓了一跳,忙将实情说了出来,杜睿闻言心中一阵暴怒,抬手就在几案上狠狠的拍了一掌,那张几案承受不住这么大的力量,登时支离破碎。

澳洲道之所以乱,居然是出在了那些移民的唐人身上,一开始,那些移民到了澳洲道,还算本分,虽然强行圈地,让澳洲当地的土人苦不堪言,双方虽然爆发了几次冲突,但总归还没有闹出大事来。

可坏事就坏在了人性的贪婪上面,这些年大唐总共往澳洲道移民超过了百万,这些年过去了,其中自然也就产生了贫富差距,那些开采各种矿坑发了财的人,一开始觉得雇佣人,花费太大,便将注意打到了那些土人的身上,大肆抓捕奴隶,期间在澳洲道刮起了一阵腥风血雨。

那些为富不仁者这般手段,自然激发起了澳洲土人的反抗,为了生存,那些土人纷纷纠集在了一处,起义,反抗的事件不断,严重动摇了大唐在澳洲道的统治。

土人的凶性被激发了出来,那些富人所需的劳动力自然就少了,可是即便如此他们还是不肯有所收敛,土人不好抓捕,这些人自然就打起了同样来自大唐移民的注意,一些破产的移民,被迫卖。身给了他们,供他们奴役。

要说忍耐力,唐人相对于土人更是要差的很多,繁重的劳役,惨无人道的剥削,压榨,让那些贫苦的唐人移民迅速生出了反抗的念头,紧跟着到来的,又是一阵更大规模的起义,甚至有的起义部队还与当地的土人联合在了一处,如今已经占据了澳洲大陆的南部地区。

为富不仁!为富不仁!

历来农民起义都是因为那些为富不仁者压榨太过,百姓忍无可忍之下,才不得不发起反抗,致使王朝动荡,社稷失统。

杜睿自问已经对得起天下任何人了,给了他们生存的机会,发财的机会,开疆拓土,让他们的生活更好,可是那些人还是不满足。

当初杜睿建议太宗皇帝,开放域外的矿禁,为的就是转移内部矛盾,可是那些人却丝毫不体谅他的苦心,只顾着发财,以至于都失去了人性。

听来人说起那些被抓捕的澳洲土人的悲惨遭遇,杜睿听着都毛骨悚然,为了震慑奴隶,那些矿主居然用处了凌迟,扒皮等手段,甚至对待同族,手段更为狠辣,他们还是人吗?

杜睿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有多高尚,为了能让大唐始终站在世界的顶峰,杜睿知道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异族的鲜血,和无尽的杀戮。

可是杜睿终究还是有底线的,当初他远航到达澳洲,虽然也动用过杀戮的手段,但更多的还是圈禁,划出了一块土地,让那些土人生存,相比较于前世历史上开拓澳洲的英国人,杜睿称得上仁慈了,可是他仁慈,那些为富不仁的混账东西,却将他的仁慈给泼上了一层墨汁,让杜睿的仁慈,现在看起来更像是虚伪。

杜睿原本以为历史上那些率先开拓澳洲大陆的西方人就够无耻,卑劣,贪婪了,特别是随着英国人重新发现澳大利亚并将此地作为犯人的流放地后,澳大利亚土著原始社会发生了重大变化。

这种变化主要表现在土著传统的社会制度的衰亡和风俗习惯的消失。最令人发指的是英国人对土著人的大规模屠杀。根据后来的澳大利亚人口调查,土著居民人数已从18世纪末的三十万,下降到七万人。其中纯血种仅为四万人。

西方殖民者对土著人的驱赶和大肆残杀的行为一直持续到19世纪30年代。野蛮的殖民统治在土著人的心理上造成了严重的伤害,由此在土著人与白人之间产生了很深的矛盾。比如,1815年,统治者马克?奎尔建立了一所土著人的寄宿学校,教授土著孩子知识并让他们信仰基督教。马克希望这种方式能消除种族冲突并造就土著人的人才,但结果是,土著孩子的读写能力提高了,但没有人皈依基督教,所有的学生又从学校回到了自己的部落,学校也不复存在。

土著人和白人矛盾的结果是,政府开始认识到必须“保护”土著人。所谓的“保护”就是不再进行驱赶和屠杀,政府允许土著人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但是,不允许土著人讲自己的语言,而必须说英语,让他们丢失他们自己的文化。这就是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政府对土著人采取的同化政策。

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被偷走的一代”。白人统治者为了从根本上同化土著人,采取强迫、威胁和施加压力的方式,将土著儿童从他们的父母身边带走,把他们送到白人家中或专门的由白人建立的培训机构,将他们培养长大,这期间不允许他们的父母看他们,也不让他们回家,使他们脱离自己的社区和文化,彻底融入主流社会。

比如在新南威尔士,任何一个车站的管理人员或警察只要认为他们的行为有利于土著儿童的成长,就可以将土著儿童从他们父母的身边带走。这些被带走的孩子在整个澳大利亚数以万计,到底有多少被偷走的孩子,无法统计,许多儿童长大后不知道自己的亲生父母是谁。澳大利亚政府对土著人实施的这种民族同化政策是对土著人作为一个民族的基本权利的侵犯,在土著人心中烙下了深深仇恨的印记。

“被偷走的一代”从心底里说出了这样的话“我们可以回家,但我们不能重回我们的儿童时代。我们可以重新回到母亲、父亲、姐妹、弟兄及我们社区的怀抱,但是没有他们爱和关怀的日子已经过去了20、30、40年,他们永远无法从与我们分离的悲伤中得到解脱。我们可以回到我们自己土著人的家,但这不能消除我们被偷走给我们心灵、思想、身体所带来的伤害。”

同化政策的实施不仅没有解决土著人和白人之间的矛盾,反而加深了土著人和主流社会心理上的隔阂,引发种族矛盾和民族斗争。土著人不断为自己的土地和应有的权利斗争,要求政府归还属于土著人的土地,尊重土著人的传统和文化。

英国人的做法是在精神和**上,双管齐下,灭绝澳洲土著人,相比较而言,那些为富不仁的唐人的手段就更加直接了,完全是赤。裸。裸的杀虐。

杜睿原本以为自己改变了历史,这个世界就不会存在那些罪恶的奴隶贸易,以及悲惨的种族大灭绝了,杜睿虽然为了本民族的利益,不可能给予那些土人帮助,但至少可以避免一些悲剧。

但是现在他悲哀的发现,没有了那些西方殖民者,这个世界上却多出了东方殖民者,手段一样的残忍,激烈,卑鄙,血腥。

杜睿现在都不知道当初的远航究竟是对,还是错了,他为大唐开疆拓土,带来了无数的财富,可是却也因为如此,让华夏这个民族承受了更多的罪孽。

还有那些澳洲土人,如果没有他的话,那些澳洲土人还能享受千年的安宁,一直到公元1788年,十一艘大帆船停泊在澳大利亚悉尼的海湾中,身着红色制服的英国兵列成一排,船队的总指挥官菲利普亲手在澳洲大陆上升起了英国的米字旗,宣布新南威尔士殖民地从此建立。接着是葡萄酒,还放了一排枪,一切的程序都很简单,以后每年的这一天就是法定的“国庆日”了。

当时的悉尼可不是后世的大都市,那里还是一片荒野,岸上是望不到边的桉树林,除了海湾里的帆船四周没有一丁点儿的“文明”迹象。但又不是全无人烟,就在舰队驶入海湾的时候,岸上有一群赤身**的黑人向着大船呼喊,还抖动着手里的标枪,他们是这里的土人。

说起澳洲大陆的年龄至少有几亿年了,在这几亿年的时间里,她一直享受着安宁,最初它是地球上一块巨大的冈瓦那古陆的一部分。一亿多年前,这快古大陆开始分裂成几块,向不同方向漂去,成为后来的非洲,印度大陆,南美洲,南极洲和澳洲。

澳洲大陆从南向北恰恰漂到了一个叫作副热带高压带的位置,这给澳洲带来了干热的气候。除了较湿润的东部沿海,大部分内陆和大部分西海岸都是干旱半干旱区,因为缺水,澳洲没有大河,最大的墨累河水流量还比不上长江的一条普通支流。

人们常说澳洲是块古老的大陆,这是因为澳洲很大一部分至少几亿年来从没有被海水淹没过。澳洲还有很多几十亿年的老岩石,经历过多次岩浆侵入,形成了丰富的矿藏。然而,大片古老的地面经过长期风化淋滤,土壤十分贫瘠,缺少植物需要的养分。虽然也有肥沃的土地,多分布在河流冲积平原上,可惜面积不大。

澳洲的本地植物特别适应干旱气候和贫瘠的土壤。树和灌木里有两大类最具特色:桉树和金合欢。桉树至少有几百种,它们形成大片的颜色灰暗的树林,冬天也不落叶。金合欢大多为灌木,虽然种类极多但都有一个特点,开黄花。每到相对潮湿的冬季和初春,一片片的金黄在澳洲的原野上分外醒目。

澳洲的本地动物就更为独特,澳洲就被大海环抱而与其他大陆隔绝,澳洲的动物也与其他大陆的动物群分道扬镳向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这里的哺乳动物以有袋类最具特色。除了许多种袋鼠外还有袋熊,袋狼,袋虎,澳洲没有猛兽,对人类最危险的动物是毒蛇,毒蜘蛛和北部沿海的鳄鱼。

干旱的气候,丰富的矿藏,贫瘠的土壤和独特的动植物,这就是澳洲大陆的特点,给人的感觉就是安静,祥和。在几亿年的时间里,这片土地从来都享受着安宁,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土著人,在数万年前他们踏足澳洲大陆以来,始终以狩猎和采集为生。他们大多是捕鱼能手,不仅能用木制的鱼叉,还会修水坝拦鱼,编鱼篓和织鱼网捉鱼。他们狩猎主要捕杀小型动物,像蜥蜴、鸟类、小袋鼠、负鼠,采集野果,草籽,根茎为生。

他们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他们有大量的空闲时间用来聚会,他们的舞蹈和音乐独具特色,很多是宗教仪式的一部分。澳洲从南到北许多地方留下了土著人的岩画,那些流畅的线条图案和生动的人物动物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他们虽然没有文字,但他们有大量口头流传的神话故事和关于祖先的传说,两者完全溶合在了一起。

在历史上,当欧洲人到达澳洲之前,土著人的人口至少达到了一百万。他们形成许许多多的部落,有严密的社会组织,姻制度和“法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领地。他们营养充足,身体健康,快活地生活着。

他们当然不知道,在遥远的其他大陆上,人类开始了越来越快的进步。农业,畜牧,铜器,铁器,他们已经落后了世界很远,他们安静祥和的生活,随时都有可能被打破,而他们即将成为别人砧板上的肉。

在历史上,首先发现澳洲大陆的人是中国人,当马可。波罗于13世纪从中国返回意大利时,也把这个信息带到了欧洲。欧洲人非常兴奋,因为这恰恰吻合了古希腊思想家的推测:必须有个南方大陆来和北方的大陆平衡,否则脚下的大地就要翻进无底的深渊。

公元1605年;葡萄牙人托雷斯率领着三艘船,穿过了澳洲北缘的托雷斯海峡。他很可能看到了澳洲大陆,却没有意识到这是多么的意义重大。之后一年荷兰人在澳洲东北的约克角登陆,有一部分船员划着小船沿河而上遭遇了土著人,第一次白人与土著人的相遇就以悲剧结束,几名白人被标枪刺死。

这之后,荷兰人多次到达澳洲海岸。他们搞清了大半个澳洲的海岸线,并准确地画出了一张地图,还把这块大陆命名为“新荷兰”。当然,这一切都是秘密,不能让竞争对手知道。整个澳洲只剩下了东海岸还在一片朦胧之中。

第一个来到澳洲的英国人是丹皮亚,他于1688年登上了澳洲,但仍然是贫瘠的西北海岸。他试图找些淡水,可是除了“沙地,动物足迹和野蛮的土著”,他什么也没有找到。发现澳洲东海岸的历史荣誉落在了詹姆士。库克身上。

他在1770年到达了澳洲大陆的东南端,之后驶入了植物湾,库克成为第一个发现澳洲东海岸的欧洲人,他在澳洲大陆上升起了英国国旗,以国王乔治三世的名义宣布占有这块土地。

接着,他乘船继续沿海岸向北航行,到达了澳洲东海岸的最北端。在这里库克船长再次郑重其事地宣布英国对整个澳洲东海岸的占领,并将其命名为新南威尔士。在植物湾他们就与土著人相遇,土著人还向他们投掷了标枪。这之后在整个东海岸到处都发现了土著人的存在。但是他们丝毫没有迟疑地认为:这是一块无主的土地。在那个时代,似乎只有“文明人”才有资格作为土地的主人,原始人类几乎被当作黑猩猩。

已经习惯了安静生活的土著人或许还并不知道,他们的家园将要发生改天换地的变化,澳洲历史新的一页就要开始了。

澳大利亚现代社会的开端在全世界界独一无二,最开始的时候,它只是以流放犯人为目的而建立的英国殖民地。

当第一批英国犯人到达澳洲大陆的时候,那些天真,单纯的土人终于明白外来人打算长期占领他们的土地,于是冲突爆发了,土著人开始用石块和标枪袭击外来者。

已经习惯了做世界主人的英国人,当然不肯罢休,于是驱逐和杀戮开始了,还处在梦寐之中的澳洲土人当然不是已经步入了文明世界的英国人的对手,他们被迫离开了他们的家园,朝着澳洲东部迁徙。

此后越来越多的英国人开始向澳洲移民,他们看中了这里不要钱的土地,梦想着当个牧场主,发大财。随着自由移民源源而来,澳洲越来越像一个“正常”的殖民地,而不再是个“大监狱”。

英国人开始疯狂的抢占土地,留给土人生存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曾经安宁的生活,一去不复返,迎接来的是悲惨的命运,当然在英国人口中,他们已经身处文明的世界。

现在历史发生了改变,在历史上,改变他们生活的是英国人,而现在则变成了唐人,但是和历史上相比较而言,他们并没有得到善待,拥有的依然是悲惨,而且和历史上相比,这种悲惨的命运,还早来了一千多年的时间。

听着来人的讲述,杜睿的脸色也变得愈发阴沉,澳洲道发生的事情,是他所始料不及的,原本以为取代了英国人成为澳洲的主人,那些土人的境遇至少能好上一些,文明不至于被摧毁,谁知道在他心中善良,包容的同族,到了澳洲那片天高皇帝的地方,立刻展现出了人性最为卑劣的一面,巧取豪夺,成了一个十足的奴隶主。

“澳洲道乱成了这个样子,难道冯毅那厮就不闻不问!”

来人忙道:“冯将军也曾多次派兵镇压,只可惜,非但没能镇压了叛乱,反倒让叛匪的声势愈发好大,到如今已经镇压不住了!”

什么!?

杜睿闻言更是恼怒异常,只要稍稍有脑子的人,都应该知道,此刻派兵镇压,无异于是火上浇油,抱薪救火,土人之所以反抗,是因为唐人剥削,压榨过甚,而那些唐人移民造反作乱,也是如此。

这个时候,最需要的是安抚,而后严惩那些为富不仁之人,可是冯毅居然派兵镇压,当初跟在杜睿身边学了那么多,简直都学到狗肚子里去了。

杜睿强忍着怒气,道:“如今朝中可知道此事!?”

杜睿说完,就知道自己问了一句傻话,朝廷要是知道了此事,难道还能瞒得过他,只怕李世绩早就派人来通知了。

冯毅不上报朝廷,显然是担心此事太大,引火烧身,想要将此事遮掩过去,等到镇压了叛乱,神不知鬼不觉。

杜睿怎么都没想到冯毅居然会变得如此,当初随他远航之时,冯毅虽然年轻,但是处理事情老成持重,颇得杜睿的信任,可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不但没有丝毫长进,反倒大不如前了。

“澳洲道现而今的形式如何?”

来人低着头,道:“叛军如今势大,冯将军也只能守住澳洲道的东北一代,倒是也曾派人去招抚,只是叛匪全无回应,连杀了冯将军的几个信使!”

杜睿闻言,冷哼道:“局势如此糜烂,他才想起要招抚,早去做什么了!”

杜睿虽然嘴上斥责,可是心中却盘算起了该如何处理此事,澳洲道对大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绝对不能就此丢了,要是丢在同为唐人的移民手中还不觉怎的,可杜睿担心的是这件事情背后有人在煽风点火。

几乎出于本能的,杜睿就想到了那个深藏不露的天草四郎,同为穿越者的天草四郎无疑是杜睿在这个世界最大的敌人,天草四郎和杜睿一样,熟习这个世界,而且行事谨慎,颇有心机,这么一个对手隐藏在黑暗之中,杜睿怎么都放心不下。

一旁的杜学武见杜睿愁眉不展,小声道:“父亲!可是想着要去澳洲道走一遭!?”

杜睿闻言一愣,看向了杜学武,他确实想着要去澳洲道处理这件事,可是他的心中也有担忧,他担心的是,那个天草四郎如今就隐藏在中原的某个角落,要是他远航出海,前往澳洲道的话,这个天草四郎在大唐内部煽风点火,到时候,杜睿远在海外,根本就照应不到,澳洲道虽然重要,但是怎的也比不上大唐的本土,这里才是大唐的根本,要是本土乱起来,那带来的巨大影响,可是澳洲道的百倍,千倍。

可是这话,杜睿又不能明说,只是皱着眉,思量了起来。

#¥#¥#¥#¥#¥#¥#¥#¥#

与此同时,长安的李承乾也终于得到了冯毅的告急文书,登时大惊失色,从澳洲道到达长安,少说都要数月的时间,海上颠簸,再加上从泉州到长安这么远的路,文书上写的澳洲道事急,如今还不定糜烂到了何种地步。

当初杜睿为太宗皇帝谋划的一统宇内大计,李承乾知之甚深,知道澳洲道对大唐的重要性,那里可是大唐继续向美洲大陆开拓的前沿基地,如果澳洲道不保,还说什么一统宇内,横扫八荒。

李承乾也顾不得天晚,立刻就派人将李世绩和田迎两人召了过来,李世绩是如今朝堂之上的第一军事家,而田迎则是李承乾新晋的宠臣,当初的一篇策论也颇有见识。

等到两人一到,李承乾便迫不及待的将澳洲道的事与两人说了,李世绩闻言也是大惊,只不过这些年随着大唐对澳洲的开拓,李世绩对那里也有所了解,可是毕竟知之不详,此时也是犯了难。

“两位爱卿,澳洲道之于大唐至关重要,如今局势糜烂,该如何料理,还望两位爱卿试言之!”

李世绩思索了片刻,道:“圣上!如今贼匪势大,又与土人勾结,急切之间只怕难以平定,前番冯毅杀戮过重,已经绝了招抚的路子,依臣之见,不如派遣援军,守住东北一线,暂且放弃澳洲道的南部,等待时机,再予以痛击!”

李承乾闻言,顿时一阵皱眉,显然他对李世绩的意见并不满意,他不是一个有耐性的人,澳洲道局势糜烂,他恨不得立刻就能解决,等待来日?那根本就不是他的性格。

李世绩也知道李承乾并不愿意等,可是现在除了等之外,根本就没有别的办法,现在朝中根本就没有人对澳洲道熟习,贸然派遣援军的话,一旦战局不利,恐怕澳洲道的局势就难以挽回了。

李承乾不理会李世绩,转头对着化名田迎的天草四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