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不朽大皇帝-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忽然之间,晋国皇帝像是想起了什么,问身边的一名内侍。
  “回禀陛下,前些日子荀大人让陛下给召回来了,一直丢在大牢里呢。”太监低头回禀道。
  “哦,是了,上次荀吴说让朕给凤文城增兵,让朕给召回来了。”晋国皇帝也想起了这件事,感叹道:“不愧是五大将军之一呀,眼光就是毒辣,当初朕要是听他和汪执所言,晋国也不会被区区百万兵马就逼到这一步田地。”
  “陛下小心点,前面有石子。”内侍太监低着头,提醒了一句。
  不是他没听到皇帝的感叹,而是他不敢。
  当初,荀吴是皇帝亲自下令打入大牢的,难道这个时候皇帝只露出一点感叹,他便顺势答一句,提议皇帝把荀吴从大牢里放出来?
  合乎皇帝陛下的心思倒还好,要是皇帝只是感叹一句,并没有重新启用荀吴的心思,那他这个太监的命就悬了。
  自古以来,皇帝什么话都能对太监说,但是最忌讳的,就是太监表达自己的观点。
  尤其是这种荀吴这种大将军,多讲一句都不能。
  果然,皇帝在感叹一句之后,再也没有任何的言语。
  内侍太监悄悄的擦了一把汗。
  ……
  接连几天,涌入晋城的人越来越多。
  短短半个月的功夫,城里城外,都能算是一个灾民区了,各地的地主乡绅到了晋城后,就如同一个个没见过世面的土财主,有购买宅子的,也有逛青楼赌场的,让本就十分繁华的晋城,更加的热闹了。
  那些做客栈生意的,房间更是供不应求。
  一些角落里,搭满了帐篷。
  而就在这时,朝廷也发现了不对劲。
  这几天,河道靠岸的商船少了。
  一开始,还以为是各大商队因为战事,而暂时缩小了买卖。
  但是很快,就察觉到猫腻了。
  运粮的商队,是朝廷指定的商船,那可是皇商!
  就算是战乱了,那大批粮食也该如数抵达才是,不然可是要掉脑袋的。
  可是这几天,本应该抵达的粮船一条也没有!


第328章 围城

  晋国朝廷慌乱了。
  结合外面的传言和不断涌入城中的百姓,联军的用意已经呼之欲出。
  拒绝百姓入城!
  晋国朝廷颁布法令,在拒绝外来人员入城的同时,又命令沿途的官府,纠察那些正在往晋城方向迁徙的百姓,将之堵住。
  即便如此,当漕运被断绝之后,庞大的晋城也是难以维持下去。
  不说其他的,就说煤炭方面,就是一个大问题。
  晋城周围的山林毕竟有限,所以城中的大户人家烧的是木炭,而普通百姓家烧的煤球,当漕运被断绝后,不仅米粮断了,煤球这种生火的东西,也就一并断绝了。
  还有油盐等物,一些基本的生活物资,也无法正常供应。
  一时间,晋城内各项物资的价格飞涨,老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抢购各种物资,囤积在家里。
  眼看着城内一片乱糟糟,朝廷也没有办法,紧急放开太仓囤积的粮草等物资,供民间调配,同时加紧从周围的城池中,收购多余粮草等。
  饶是如此,一系列调控下来,也是杯水车薪。
  几日的功夫,各项物资配比再次失调。
  城外,则是怨声载道。
  那些被阻挡在城外的百姓,心里一片冰凉。
  寒心的不是联军打来了,而是朝廷的这种做法。
  毕竟,国家之间的战争向来就是残酷的,你打我,我打你,互相攻伐是常态,这次联军进攻还没有过大规模的屠杀,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朝廷就做法就太不对了,这么做简直比入侵的联军还有要可恶!
  从中渡河到晋城的这几百里路途中,百姓们怨声载道,被拦下的百姓纷纷破口大骂,甚至与当地官府起了冲突。
  这个时候,联军再次改变策略,以打击沿途的官府为主,给逃难的灾民开辟一条道路。
  六月底,联军距离晋城,只有百里地!
  反观晋国的军队,华温奇麾下的大军几次调拨,接近百万援军都还在中途,距离晋城有千里之遥,大军辎重无数,加上押运粮草等物,行军速度无比之慢,一个月内是无法成功抵达了。
  晋城,这座四百年历史的繁华大城,也是陪伴晋国几百年兴衰沉浮的第一大城,遭遇了史上最大的危机。
  至此,城内已经集聚了数百万百姓。
  三国联军并未兵临城下,因为不管怎么样,晋城作为一个国家的都城,其周围的守备力量都不可小觑,仅仅是常驻的禁军就有三十多万。
  再加上,这个月开始周边不断赶来勤王的大军,晋城周围的守备力量已经不下于六十万。
  六十万大军,在防守的情况下,足够与联军势均力敌了。
  “大元帅,大军要围城多久才可进攻?”
  一面山坡上,万喜走到了朱熙的身边,一边看向连绵的营寨,一边问道。
  “以晋城的物资储备,最多十日。这其中不仅仅是粮草,还包括食言和柴火在内,作为一国皇都可是寸土寸金,可没多少大的仓库储藏,几百万百姓再加上那将近六十万大军,每日的消耗是一个非常恐怖的数字,绝非一城能够承受得起的。”
  “那大元帅觉得,我们此战何时能够结束?”
  “结束?”朱熙摇了摇头,道:“这不好说,现在晋城内人心惶惶,听说已经有不少百姓饿死,或许是我们的一大机会,或许即便是我们攻下了晋城,也无法久占。”
  “哦?”
  “各路勤王大军已经动身了,一些北境的府兵也都动员起来,到时候数百万大军包抄下来,我们还能据守吗?”朱熙摇摇头,道:“晋国终究是霸主,底蕴深厚,我们一路打到现在,已经是人困马乏,除了预留在沿途的人马外,大军已经不足八十万,优势不大。”
  万喜点点头,道:“某也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但是最担忧的,还是晋国朝廷的态度。我联军虽然兵临城下,但是毕竟无法将晋城围困,那晋国皇帝若是要舍下这一座皇都突围,我们是万万抵挡不住的。”
  朱熙远眺,久久无言。
  良久之后,终于道:“我军粮草不济,兵力也无从补充,若是半个月之内,没有赢的希望,便考虑撤军吧。”
  撤军?
  撤军!
  万喜先是精神一震,而后似乎想明白了什么,点了点头。
  确实如此,如果不撤军的话,会被拖死在这里的。
  晋国是本土作战,而且国内富庶,余粮很足,在面对外敌的时候别无选择,肯定是会一直耗下去的。
  但是联军呢?
  大军推行数百里,距离伊水仓已经很远了,等吃光伊水仓的粮食,这八十万大军就等着为一天的三餐奔波吧。
  别说什么麒麟军和青龙军之类的,吃不饱肚子,再精锐的士卒也一样要完蛋。
  二十万麒麟军,也得折在这里。
  ……
  晋国皇帝这几天很烦躁。
  已经是第八天了,晋城快要坚持不下去了。
  被几个平日里瞧不起的国家打到家门口,再进一步连他这张龙椅都要掀翻了,对于一国霸主来说这是何等的耻辱?
  关键是,都这么多天了,国师那边还是没有半点消息。
  难道,连国师也没有办法?
  这几日,他是每天都去后苑一趟,将目前的形势禀报给国师,可是每次等来的都是失望,国师的洞府他又不能进,只能在外面干着急。
  他已经决定了,如果今日过去,再没有消息的话,就考虑将荀吴从天牢里放出来,利用敌我之间的优劣,来一场迂回战术,一定能拖到勤王大军来援。
  让几个内侍留在外面,他像寻常一样,坐着小舟进入了湖心岛。
  待他将今日朝中的情况说了一遍之后,洞府内还是没有声音。
  就在他以为,今天又将像寻常一样毫无所获的时候,洞府内传来了许久不曾响起的声音。
  “陛下,请恕老夫无礼了,这几日沟通天意,无法与陛下交流。”
  “哈哈哈,国师说的哪里话,只要有办法,朕恕你无罪!”晋国皇帝大笑,道:“朕就在此站着,国师有什么对策,但说无妨。”


第329章 天意北迁

  “陛下,此次老夫闭关,发现了一处生机。”
  “哦?生机?”
  “晋国乃北方之国,据北地而霸天下,所以若是要取天子而代之,必有一劫难,这劫难并非死劫,而是生死劫,是生是死,皆在一念之间。”
  “也就是说,今日之危局,有法可解?!”
  “陛下说得不错。”
  “该如何破除?”
  “这次大战,我大晋本可以战胜,孰料人为,致使陛下功亏一篑。”
  “人为……“
  晋国皇帝呢喃了一句,他并非蠢人,立即就明白了国师此话中的意思。
  也就是说,定是哪一个人或者哪一批人,在暗中捣鬼或者误国,将此次大战引至了如今的不利局面。
  ”陛下前日与老夫说,共有六位大臣劝陛下启用荀吴,与城外的联军大战?”
  “没错,此事无误。”晋国皇帝皱着眉头点了点头,似乎想到了什么,询问道:“难道,与这有关?”
  “没错,具体是哪些人影响了陛下做决定老夫不知道,但是必定和这些人有关,因为天意示警,此战不可为。”
  “那……那……除此之外,朕有何办法?”
  “既然为北方之国,陛下便少不得要往北境去一趟,老夫观那临、越之国隐隐有龙吟之声,或许是天意在引导。”
  临国和越国?
  晋国皇帝沉默了。
  几十年来,两个国家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一直是晋国的附庸,每次会盟都是晋国的忠实支持者,国师说让他暂时往北迁移,待到勤王大军抵达,击退了联军之后再做打算,也不失为一个好办法。
  “朕自当遵天意。”
  晋国皇帝遥遥拱手,拜道:“如此一来,朕即日自当准备北迁事宜,国师当随朕离开晋城避祸,来日再归于这洞府。”
  “唉。”
  洞府内传来一声长叹,道:“老夫连日闭关,已经耗损了太多元气,就暂且在这洞府中吧,谅那联军也奈何老夫不得。”
  “如此……如此就委屈国师了。”
  晋国皇帝喟叹了一声,心里默默打定了主意,出去之后定要拿那几个劝战的臣子问罪,否则这晋国非要在他们的手里败亡不可。
  回到大殿,晋国皇帝在万众期待中,开始了朝会。
  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革职!
  凡是主战的一方,全部革职处理,逐出殿外。
  并且降下圣旨,天意示警,晋城不可久居,皇都銮驾将北狩,移居临国,待时南迁,再造霸业!
  顿时,剩下没有被革职的臣子们一片欢呼,立即开始了忙碌紧张的移驾准备。
  一个时辰后,偌大的晋城便乱成了一片。
  一道道圣旨从城内发出,直抵各路勤王大军。
  原本,各路大军还在苦心备战,一接到圣旨后便都懵了。
  好好的一座皇都,不守了?
  对面也就八十万大军而已,凭借着攻守之间的关系,双方之间也算是势均力敌。
  待到各路勤王大军赶来,那联军就算是再厉害,也折腾不出什么风浪。
  可是,圣旨既然下了,那就只能是遵从。
  夜幕降临,大队车马悄悄开出了晋城。
  这支人马绕开了联军驻扎的方向,从北面直接出城,沿着河道就往北而去。
  晋国君臣中,没有哪一个人认为这是在逃亡,因为这是天意。
  统一天下必须经历的一次劫难!
  浩浩荡荡十万多人马,几乎是整个王城都搬了出来。
  太监、宫女、仆役、歌姬,以及宫内主管各式的匠人,嫔妃与皇族子弟等王族子弟等,再加上随行大臣以及亲属家眷……
  如果用一个词形容,那就是乱哄哄。
  勤王大军布置在各地,用来阻截联军,这十几万人马中,有一大半就是禁卫。
  禁卫,战斗力是不怎么强的,也就稍稍比府兵强上一些而已。
  日夜兼程,三天之后,总算是逃脱了联军的追击范围。
  “陛下,我们还要继续往北吗?”
  这时,晋国皇后站了出来,两日的奔波下,让这位平日里养尊处优的皇后满脸的倦容,即便是全程坐的都是马车没有走一步路,对她们这些后妃来说,都像是一场折腾,炎炎烈日下,一个个汗如雨下,如同生了一场大病一样。
  晋国皇帝望了望窗外。
  这里还是晋国的地界,总的来说已经算是安全了。
  可是,国师说是的是要进入临国和越国的地界呀!
  不遵循天意,此劫就不算完!
  一想想也有道理,联军中可是有骑兵的,如果不走远一点,岂不是会被追击到?
  越国,是一定要去的!
  一场歇息之后,队伍再次出发。
  只不过,速度一下子慢下了很多。
  譬如,午间要找树林消暑歇息,到了晚上,又要在水边起炊造饭。
  如此一来,每日能走多远?
  下面的士卒们都很不解,这一天行军三四十里不到,若是被麒麟军杀上来,岂不轻而易举就围困住?
  禁军大将有心催促,晋国皇帝也有些烦了,在国师的引导下,他本就觉得这只是一次有惊无险的劫难之行,只需抵达越国就好了,有什么可催促的?
  慢慢走,等到驰援晋城的军队将那所谓的联军击退,自己再回去不就好了么?
  自然,晋军大将遭到了呵斥。
  三日之后,那些没有车驾的皇族子弟与嫔妃女眷等,便累得如同大病,行走如枯槁了。
  又是两日,见一直没有追兵,长长的队伍便轻松起来。
  皇族子弟与后宫女眷的抱怨,也逐渐地消失了,料定此行已经是有惊无险,在休息了一段时间后,开始拍起了晋国皇帝的马屁。
  晋国皇帝洋洋自得,大笑道:“我大晋必将一统天下,此次联军被击退后,便再无后力联合伐晋了!”
  终于,这一日拂晓时分,队伍前行了一段时间后,前方有斥候来报:“禀报陛下,前方就是越国地界!”
  晋国皇帝霍然起身,四面张望。
  只见前方有一大队人马列队,大纛旗上写着一个“越”字。
  晋国皇帝不禁长吁了一口气,下令道:“前去看一下,是否越国皇帝亲自前来相迎了!朕要在越国歇息一段时间,完成天意归国!”


第330章 拒之门外

  晋国皇帝的一番话,自然引起了周围人群的广泛响应,歌颂之声不绝于耳。
  唯有那些将士,有些急促不安。
  那大队人马只是前军,后方还有大片部队,少说也有近十万之数,若是此时越国生出什么异心,晋军如何抵挡?
  晋军大将军一脸惶恐,劝道:“陛下,我大军刚刚战败,此番又是以溃退之势来越国,陛下应当折节屈身,方可在越国立足,若是一再傲慢,恐惹越国君臣不悦,殆误了大事,还请陛下三思。”
  “岂有此理!”
  晋国皇帝顿时不悦,傲慢矜持地点了点身边的一个嫔妃,道:“看见没有,越国每年向朕进贡美姬无数,国中公主更是任我皇族子弟挑选,小小越国百年来托庇于我大晋之下,岂可与本王相提并论?给他三分面子,便是看得起了。”
  “可是陛下,所谓礼尚往来,如今越国大军来迎接,我们更应该……”
  “哼!毋得多言,速速传诏!”晋国皇帝喊道。
  禁军大将张了张嘴,想要再说,却见旁边的一个内侍暗暗朝他使了一下眼色,只能硬生生的将嘴里的话咽了回去。
  一个斥候来报:“禀报陛下,越国皇帝率领臣民,前来相迎。”
  晋国皇帝大笑,道:“越国皇帝还算是知礼,亲自来边境相迎,回头朕自有厚待!”
  片刻之后,两国人马便在城郊相遇。
  越国军列前,已经年近六旬的越国皇帝坐着辇车,带着一个千人卫队,与十多名臣子开进前来,老远便驻马守侯在道边。
  见晋国人马朝自己而来,越国皇帝似乎有些忐忑和局促,四顾身边的臣子,而后稍稍安定。
  晋国皇帝正摆着架子呢,以为越国皇帝会下辇车相迎,没想到迟迟未见动静,更不见期待中的参拜。
  晋国皇帝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
  区区越国,竟然如此怠慢霸主?
  真当联军攻晋,晋国便衰落了么?
  无知!
  晋国皇帝脸色不悦,让车夫驱动辇车上前,冷冷喝道:“越病己,身为一国之君,连附庸臣礼都不知道了么?”
  越国皇帝遥遥拱手,道:“霸主君临我越国,病己自当以礼相待,只是当下联军攻城,我越国岌岌可危,恐怕不是陛下的避难之所,穷弱小国,唯有薄酒金银相赠,还请陛下见谅。”
  说着,也不下辇车,旁边拉出来一辆马车,上面装着十几坛子酒水,加上一堆银子。
  晋国皇帝的脸都黑了。
  酒水!
  银子!
  这是在恶心晋国么!
  所有的晋国君臣也全都愤怒莫名,但是皇帝都没说话,他们只能低着头,眼神阴鸷,像是要将越国皇帝生吞活剥了一般。
  “大胆!”
  终于,晋国皇帝忍不住了,暴怒大喝:“一车酒水和金银,当我晋国为何物?朕要进城,快快让开,否则朕必将你碎尸万段!”
  越国皇帝也不恼怒,只是淡淡一笑:“逃亡之君,竟然也敢妄自尊大,昔日你晋国强盛,我越国忍辱负重,难不成真以为我越国君臣有奴性不成?”
  “好个越病己!”晋国皇帝怒不可遏,大怒道:“越国小邦,就不怕他日我大晋兵马一至,将之踏平么!”
  “踏平?呵呵呵……”越国皇帝的脸色,也变得难看起来,道:“本欲给你三分薄面,只要不牵连我越国便可,如今看来晋国之亡,不无道理!”
  “晋亡?”晋国皇帝大笑,道:“联军小小兵马,岂能蹦跶,朕遵循天意来你越国,若是敢阻止,就是逆天而为!也罢,今日我大晋就遵从天意,先将你拿下问罪!”
  拿下晋国皇帝?
  真要动手?
  一时间,不仅是众臣有些迷惘,就连晋军大将,也一下子怔愣住了。
  晋国队伍虽然有十万人马,可是其中有近半是非战斗人员,能打仗的估计也就五六万兵马,这么多天的奔波来,早已经是人困马乏,就算是兵卒也没多少战斗力。
  反观越国,将近十万兵将,都是早就得到消息,布陈在此处的精兵强将。
  两军若是交战起来……
  禁军大将迟迟未动,心里焦急万分,要不是下达这道命令的是皇帝,恐怕早就已经骂开了。
  这时,越国皇帝也哈哈大笑:“我越国虽小,也不是好惹的,朕的身后有十万精兵,对付你这如丧家之犬的败兵,却是足够了!来人,擂鼓!”
  越国皇帝的话音刚落,就见身后战鼓擂动,声震云霄,大军一步一步向前,构建了一道坚实的防线。
  晋国皇帝脸色铁青,阴鸷的盯了越国皇帝一眼,冷哼一声便令人调转辇车。
  虎头蛇尾!
  晋国大队伍走了,往西边而去,不用想都知道,这是去临国。
  越国皇帝哈哈大笑:“爽!多少年了,被晋国欺压了百年,今日也算是出了一口气!”
  队伍中,不知什么时候,晋国皇帝脸色变得通红,羞恼之下,喷出一口热血。
  立即,队伍中一阵慌乱。
  禁军大将传令,紧紧保守消息,事态才得到控制。
  大军又沿着原路,返回了一段,然后往临国而去。
  皇孙贵族们在长途跋涉下,早已经没有了那般挥洒随意,一个个脸色苍白,神色疲惫。
  那些娇贵的嫔妃们,更是垂头丧气,被越国赶出来后,歇息的希望破灭了,一个个都变得有些呆滞。
  君臣将士们,终于如梦初醒。
  这是一场逃亡之旅!
  晋国的百年霸主身份不管用了,连越国这种附庸小国都可以蔑视和嘲弄,更是扬言要开战,已经证明晋国的影响力和威慑力在大大的降低。
  晋国皇帝突然之间吐血,更是加重了将士们的这种心态,皇孙贵族们在看向龙辇的时候没有之前的敬畏,从一片称颂和拍马中,变得沮丧和怨恨,更是有一些人在背后,小声的议论。
  再也没人谈论所谓的天意了。
  所谓的一统天下之心,被越国这个小邦浇灭,将士们如同泄气的皮球,一旦歇息的时候,便如同没有生气的行尸走肉,像是刚刚遭受了一场惨败一样。
  「记住本站网址,,方便下次阅读,或且百度输入“”,就能进入本站」


第331章 丧家之犬的晋国皇帝

  大队伍从越国撤离,往西而撤。
  好在,越国和临国紧紧相邻,临国的边境并不是十分的远,只是三日功夫,便抵达了临国边境。
  同样是一大队人马,遥遥望去,但见一大队人马奔忙而来,大纛旗上的“临”字清晰可辨。
  不过这一次,晋国皇帝小心了一些,远远张望了一下,发现后面没有大部队跟随,于是心安下来。
  吃一堑长一智,晋国皇帝整理了一下仪容,下令将龙辇推到最前,禁军仪仗出列,臣子站立在两侧,准备迎接前来的临国队伍。
  片刻之间,散漫的禁军又生龙活虎起来,旌旗仪仗舞动,俨然一副迎接外邦皇帝的模样,可谓是礼数周全。
  这时,临国大军已经在到了近前停下,下马来一人:“临国太子临江和,拜见晋皇。”
  晋国皇帝捋了捋胡须,笑道:“免礼,朕北狩临国,还请贵国相助,待到还都之时,定有厚报。”
  “谢过陛下。”临江和一拱手,道:“听闻陛下前来,父皇命令外臣前来相迎,外臣先进一步,为陛下安顿宫殿。”
  “临国君臣果然靠得住!”晋国皇帝一挥手,笑吟吟道:“你们先去,今日天色已晚,朕明日便到。”
  临江和拜别,领着队伍走了。
  禁军大将和几个臣子围了上来,眉宇间有迟疑之色,道:“不见临国皇帝来迎,这临国太子看似恭敬,所做所为却有些呆板,还请陛下三思。”
  “三思?难不成我大军在外,还不进去?那你们倒是说说,该往何处去。”晋国皇帝冷笑一声,而后道:“朕看你们是被趋炎附势的越国给吓怕了,朕近来虽然有些畅,但还没到昏聩的地步。”
  禁军大将和几个臣子面面相觑。
  还没到昏聩的地步?
  这些年来,迷信于国师,又听信馋臣,和当初登基的时候已经大变了样了,这不是昏聩是什么?
  或许,昏聩中还带着自大,带着好大喜功。
  说起来,这也与环境有关,毕竟是击败了几个竞争者登上的皇位,皇帝急于证明自己是最适合坐这个位置的人,所以导致了心态上的变化。
  一时间,周围几个臣子腹诽不已,如果皇帝不昏聩的话,自己这些人怎么能爬到这个位置呢?
  只是,皇帝既然已经认定此事,大家也只能接受了。
  当即,晋国皇帝下令,全军在城外扎营,饱餐一顿,明日一早启程,尽快进入临国城池。
  号角四起,炊烟遍野,皇孙贵族们又欢呼雀跃起来。
  第二日拂晓,队伍便启程了。
  依旧是杂乱不堪,但是相比于以往,总算是多了一些威仪。
  临国派遣了使者和大军前来接应,夹在两侧之地,将这支混杂纷乱的车马人流夹持在中间,仿佛押着战俘一般。
  下午时分,终于到了城池下。
  此城池乃是临国的一个边境小城,名唤乐城,平日里鱼龙混杂,因为是边境地带,所以有许多不法分子活跃其中,暗地里进行着一些肮脏交易。
  晋国皇帝精神很好,这些日子在外奔波,可把他累坏了,虽然坐在龙辇里不用走路,但是炎炎灼日下,何时体验过这种苦楚?尤其是这几年在皇位上,肆无忌惮之下,身体几乎被酒色掏空,就更加吃不消了。
  禁军大将十分的担忧,看着紧闭的城门,心里惴惴不安。
  “子房呀,是否还有担忧呀?”晋国皇帝笑呵呵问道。
  “回禀陛下,臣确实有此担忧。”
  “无妨,朕这么多年风风雨雨也过来了,当然知道凡事都有风险,只是朕既然为真命天子,就不俱于此,我们都要相信国师的话,就当这是一次寻常的狩猎罢了,再过些时日我们就回去。”
  “是,微臣知晓,只是等下陛下进城,臣恳请站立在龙辇左右,以防不测。”
  “不测……你是说,这临国的君臣,要做出什么不臣之事?不应该吧,他们哪有这个胆子,若是与我晋国交恶,转身就会被那魏国吞灭,得不偿失。”
  “但愿如此吧。”
  禁军大将应声,心里暗叹了一口气,他何尝不也希望如此?
  只是,正如皇帝陛下所说,凡事都有个万一。
  “子房呀,你在朕还是皇子的时候就跟在朕的身边了,这些年来朕对你还是非常信任的,但是也不必杞人忧天,就算是有什么不测,有你们这些高手在朕的身边,朕也无碍。”
  闻言,禁军大将点了点头。
  的确,晋国作为霸主,皇宫内肯定是有高手的。
  就说皇帝身边的几个公公,那都是有内息在身的人。
  而作为禁军大将军,他早在十几年前便踏入了蜕凡境,成为一名真正的武林高手,这也是为什么皇帝的脾性大变之后,他仍然能够深得皇帝的信任,并非是他比有些人更忠心更会拍马屁,而是因为他比别人更有存在价值。
  想到这里,他也稍稍有点欣慰,皇帝倒还不至于完全昏庸,最起码经过越国之事后,头脑稍微清醒了一点。
  趁着今天皇帝能听进去话,他又多交待了几句,包括进城后若是碰到什么意外,君臣之间该怎么配合的问题,都一一交待了清楚。
  想到接下来能够安顿下来,疲惫不堪的逃亡大队伍打起了精神。
  乐城的城门大开。
  “恭迎陛下。”一员临国大将走上前来,拱手道:“太子有令,陛下一人入城即可。”
  一人入城?
  近十万人马,只能他一人入城么?
  晋国皇帝的脸色,瞬间变得像是吃屎了一样难看。
  这不是明摆着打脸么?
  身边的禁军大将,也是变了脸色,主辱臣死,这种要求皇帝陛下一人下车进城,无异于是对一国之皇帝最大的侮辱。
  “陛下逃亡之身,难道没听说近日,晋城发生了什么?”那将领冷笑一声,问道。
  发生了什么?
  顿时,不仅是将士们面面相觑,就连晋国皇帝也心里一咯噔,心里有一种不好的预感。
  “没错,晋城已经失守了,是在你这一国之主撇下万千百姓臣民逃亡后,群龙无首之下,被联军轻而易举的将晋城收于囊中,可怜那上百万勤王大军,只能退到沿边城池,眼看着晋城被联军占领。”
  ……
  ……
  失恋了,一边码字一边想哭,从中午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